成长的故事手抄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长的故事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长的故事手抄报

成长的故事手抄报范文1

一年级爱读书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一年级爱读书手抄报图片(1)

一年级爱读书手抄报图片(2)

一年级爱读书手抄报图片(3)

一年级爱读书手抄报图片(4)

一年级爱读书手抄报图片(5)

读书手抄报的资料1:读书伴我成长

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2、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3、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4、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6、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 ——陆珑

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9、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10、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爱读书手抄报的资料2:书香伴我成长

清晨的缕缕阳光从我的发丝笔直地倾泻下来,我捧起书好似看到很久之前我满手捧起的美好时光。

想起年幼的时候,总喜爱捧着注音的童话故事。费力的拼读着,眼神里闪着无比耀人的明亮。我认为那翻开书时崭新的墨香是那样的迷人。翻开了,我就翻开了一个美丽的故事。里面只有纯洁的美好,所有的结局都是美丽的。无论多费力的读完一本书,但在最后我都喜欢大声的告诉母亲:白雪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阳光照耀得我的脸庞无比的快乐。那书香就陪伴着我进入每一个梦乡。

梦醒了,我已告别了做梦的年代。但那书香却越加浓烈的陪伴着我的少年。我开始思考于梦想与现实。阳光依旧灿烂得炫目。我还是一样热爱读书,从那白纸黑字中我开始学会分辨人间的是是非非,美恶善丑。我看着别人的故事,投入自己的情感,真切的感受着喜怒哀乐。虽然懵懂,但我依旧热爱着那清新的墨水的香气。那书本煽动时的香气,使我陶醉。伴随着那书香,我开始领悟人世间的美丽。那不仅仅是知识,还是真善美。

时光不留分说的流走,我已经渐渐踏向成熟。夕阳的光彩笼罩着我的房间暖黄。我放下手中握得发热的钢笔。房间里充满着钢笔水的味道。我依旧热爱着读书,成长的时光中我开始懂得了表达,我开始写着我自己的故事,让别人感受我的喜怒哀乐。我叙述着属于我的青春的故事。夕阳如血,交织着云朵,那古老的城墙内敲响了一阵晚钟。伴随着那阵阵书香。

多少个年年岁岁,就那样不经意的从我手中溜走,改变了许多的许多。但是不变的依旧是那对书的热情。看着自己那成排成排的书柜,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书教会我的不只是知识,还是做人,生活的道理。我闭上眼,最后一缕阳光那样的灿烂,仿佛在对我微笑。

书香伴我成长。

读书手抄报的资料3

小九九乘法口诀表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猜你感兴趣:

1.一年级小学生读书手抄报图片大全

2.一年级读书手抄报图片大全

3.一年级读书手抄报大全图画

成长的故事手抄报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实践 课外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及时信息为内容,以学生主动实践、主动创新为原则,实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等能力的整体发展,才能真正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凸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在班里设了班级图书馆,上一届的班级留下了300多本好书,我动员现在的班上每一个孩子捐献了一本。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班级图书馆有近500本书了,而且书的品味都很高——除了名著,都是名副其实的好书。我们的图书是自由漫游的,只要不带出教室,孩子们可以自由借阅(每周有两天是全开架),完全做到了足不出校园,足不出班级,就能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对精彩的内容能够及时的摘抄下来,建立一个读书笔记集,每生每学期能记录1万字左右。一年下来,我班上孩子的平均课外阅读量每天应该在20页以上。

二、日记

从一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每周上一节日记指导课。学生在写日记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积累下来,并指导学生锤炼语言,推敲词句。老师在批改时用个性化、情感化的语言,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激励、导向的作用。每个学期下来,我把学生的日记打印成作品集,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命名为《萌芽》、《成长的印记》等。这样以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日记集,从而更加培养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三、课前十分钟演讲

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口语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其中“说话”的训练尤为重要。因此,我坚持每天利用早上第一节和下午第一节课前的十分钟,为学生提供了说的机会,说话的内容自选,可以讲前一天看的新闻,可以说读书的感受,也可以讲一天中发生的有趣的事、还可以开成一个小辩论会等等。通过课前十分钟演讲,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本剧表演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老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学生在节目改编、排练到表演的过程,无形中理解学懂了课文;恰当的动作、神态和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又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延伸和创新。在排练过程中,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带动着学生去进行文字材料的阅读、整理、重组和再现,经历了一个“文字—表演—文字”的过程。这样以来,使语文教学更加走向开放性,增加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乐趣。我们班排练的课本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守株待兔》等,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五、手抄报

手抄报是一种融语文和美术学习于一体的形式,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我指导学生先设计版面,给手抄报确定主题,取个合适的报名,比如《希望》《萌芽》等。学生精心选材,编制好栏目,然后仔细的誊写上去。与此同时还要画些图案,起到装饰的作用。学生可独立办报,也可以几个人合办一张手抄报。例如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让孩子们自己去设计制作以儿童节为主题的“六一”专刊,听到这个消息学生们都非常兴奋,马上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去:有的找资料,有的向家长咨询,有的撰写稿件。“六一”儿童节那天教室的墙上被五颜六色的手抄报装饰一新,仔细阅读各具特色。有的介绍了“六一”儿童节的来历;有的画着各种卡通明星一起为同学们庆祝节日;有的同学请家长写上了对全班同学节日的祝福。还有的贴上了自己过节时拍下的照片,还随照片附上了参观游记,奇闻轶事。几学期下来,班里先后组织了手抄报展览、装订手抄报集等活动,使办手抄报成了同学们喜爱的一种学习活动。

六、为课文配插图

如在教《少年闰土》“雪地捕鸟”一段时,我要求学生先读一读,边读边想,以便产生“内心视像”,而后将头脑中出现的画面,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下来,接着拿着画到四人小组中去交流(每人说自己的构想,别人提出不足,根据是课文中的词句),最后选出优秀的展示给全体学生看。这种左、右脑协调工作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在学习古诗时,通过朗读古诗,感受古诗意境,学生动笔为古诗配上一副表达诗意的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诗意昂然,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的情感,从中得到了美的启蒙、美的陶冶和美的感受。再如教学“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有的同学完全尊重书中插图把两只黄鹂画在了柳树上;有的则按照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把两只黄鹂画在了柳枝间,突出了黄鹂是在柳树间而不是在柳树上鸣叫。他们都画出了自己的理解,再配上抄写工整的古诗,改写精美的小文,进行对照,做到图文并茂,在脑海中又把图画变成了文字,于是在自觉不自觉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乐趣,达到了加深理解古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成长的故事手抄报范文3

一、日常生活“语文化”

俗话说“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中外名著、书刊报纸、新闻广播、多媒体网络等都充满了很多语文知识,都需要我们主动地从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将日常生活“语文化”,也就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由自主地学习、运用语文知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购买的商品说明书、电视上出现的精彩广告、接打电话或者招待家里来的客人,处处体现了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在开学初,对于每一届的新生我都会特别强调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写生活随笔的小本子,随时记录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物、事,或是一时的有感而发,尽可能地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从有限的课堂空间拓展到广阔的生活天地。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家庭也可以看作是小社会,家庭生活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从中品尝了此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深深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可是,有很多学生认为每天在家庭中的生活十分平淡,每天与父母接触,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感到激动的事情发生。面对这种情况,语文老师就要采用多种手段,积极引导他们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实地用心去感受可以让他们感动的东西,比如:可以让学生干家务,或者让学生参加一些劳动;给父母送自己做的生日礼物;和父母一起去逛街、走亲戚、游景点等。这些都能切身体会到家人浓浓的亲情,同时将亲身体验记录下来,积累写作素材。此外,也可以每天晚上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谈谈心,讲述一下一天发生的事情,向父母汇报一下学习情况,把成长的烦恼与困惑告诉家长,让家长和你一同分享成长的快乐,这样,学生会感受到了亲情,积淀了情感基础。

二、班级生活“语文化”

温暖的班集体是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生活搞得好,学生才能感到学习趣味无穷。班级生活“语文化”,即在搞班级活动的同时,运用语文,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这是搞好班级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我在每周留出两节课的时间,要求同学们交流近几天的学习收获,或说个笑话,或朗诵课外诗歌,或讲故事,或把自己积累的好段落、好词句背给大家听。这些素材可以来源于书刊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络等,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的目标就是使每个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养成细心观察世界的良好习惯,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为写作积累更多素材,扎扎实实打好语文基础。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在生活中养成爱听、爱想、爱说的习惯。还有每个月,我要求同桌二人合出一期手抄报,内容、版式不限,并评出谁的手抄报办得更新颖,更有意义。这样就促使学生平时留心方方面面的知识,留心班级生活中的闪光点,无形之中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小小手抄报在学生的眼中就是记录他们不断成长的纪念册,同时,手抄报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开发,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动脑、动手的好习惯,创新意训、创造能力得到提升,这也正体现了时代的迫切需要。

此外,在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我也不放过让同学们学习语文的机会,例如,在文艺演出前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利用选举班干部的机会让学生自由演说;在学校运动会上让学生自由充当小记者编写投稿等,这些活动的“语文化”,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同时,又能培养综合能力;教师既是在搞班级建设,同时又加强了班级教育。

三、社会生活“语文化”

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源自社会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社会生活,一切的语文知识都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的这片土壤,否则就会失去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社会生活“语文化”的含义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由的学习语文、发挥语文方面的才干,用激扬的文字服务于社会,尽自己的一些力量。

成长的故事手抄报范文4

摘 要:讲了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图书,为学生努力创造阅读机会,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为营造书香氛围,创建书香班级,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精神力量而努力。

关键词:阅读;图书;书香

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朱熹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体悟。这些名家语录足以说明多读书、多阅读的好处,足以说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及理解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作为养成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直以来我都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心创建一个书香味浓厚的班级而不懈努力。以下是我在营造书香氛围、创建书香班级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措施,现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多渠道筹集图书,充实班级图书柜

一个充满书香味的班级必定有一个充实的班级图书柜。所以,我首先要想办法为班级筹集更多的图书。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1)献书。首先我以身作则带头将家里的书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或对阅读有帮助的一些图书充实到班级的书柜里。同时号召任课老师和全班同学也积极行动起来,为营造书香班级,实现阅读资源共享出一份力。(2)借书。学校图书馆的图书量比较充足,安排班干部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定期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旧的阅读借完后再去调换新图书放到图书角。(3)订阅。鼓励学生将平时卖废纸、饮料瓶的钱积攒起来,订阅一些报纸和杂志。

二、民主选取负责人,搞好图书管理

通过多渠道筹集来的图书来之不易,为它们找一个优秀的管理员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能更好地管理好图书,在选用图书管理员也就是负责人时,我们要求负责人员一定要有责任心。为了公平公正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我们采用了在班级内民主选举的办法,同时也公布了负责人职责:(1)做好图书整理分类。比如,学科辅导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知识类等一些类别。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再细分为许多小类别。另外,要对图书进行登记编码,一是可以防止图书遗失,二是便于学生阅读时更好地查找。(2)做好图书借阅工作。筹集来的图书就是为学生提供阅读之用。如果学生只在教室进行阅读,直接向图书管理员借阅即可,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如果有的学生想借回家看,需要在借书证上登记。

三、提供读书的时间,合理进行阅读指导

(1)根据班级课程设置情况,结合每周三无作业的规定,每周三晚上是固定读书日,为了让学生在家能读书,就通过校讯通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得到大家的支持。(2)让学生利用早晨诵读,让学生诵读古诗,背诵课文。(3)中午阅读。每天中午午睡后是我班固定的读书时间,目的是给孩子们一个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了几种读书方法:

1.略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篇章或部分,以便学以致用,这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第一步。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重点语段,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读方法,这种方法适合阅读短小而经典的文章。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边读、边想、边批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这种方法适合有故事情节、内容较长的书。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强化以后,绝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就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丰富的读书活动,养成读书的习惯

成长的故事手抄报范文5

一、 充足的读书时间,创设读赏平台

1.每天一诵:利用早读反复诵读古诗、课内外文章的精彩片段。

2.每天一记:记一首诗或一句名言警句。

3.每天一“小”读:利用中午1:15~1:30的时间自主读书,阅读的书籍包括科技、历史、名著、传记等方面,由语文教师进行读赏指导。

4.每周五一“大”读:每周五晚自习阅读各班图书角的书籍,或观看《弟子规》《论语》等百家讲坛节目。

5.每天一“小”写:用“我手写我感”写一写摘抄或读书心得,字数不在多少,重在真情流露。

6.每月一“大”写:写一个月的读书收获,形式不限:如读后感、人物评论、阅读心卡、手抄报……

7.每语文课一演 :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配音、唱诗、演讲等活动展示。

8.每周一“小”展。

9.每月一“大”展。

10.每假期一“共读”。

我们每个假期都开展“亲子共读,快乐成长”主题读书活动。这是我们2012年暑假设计的读书活动方案:

①利用假期时间开展“亲子共读,快乐成长”读书活动,要求读2~3本书,每天摘抄好词美句佳段,同时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名著写成读后感或书评,不少于800字。

②开学初学校拟进行:我读我诵:诗词、美文朗诵比赛;我读我记:读书笔记、卡片展评;我读我编:手抄报展评;我读我演:课本剧、童话剧展演活动。

二、丰富的课内外活动,提升读赏能力

(一)课内的朗读赏析活动

课内的朗读赏析活动,我们常以比赛、表演等合作形式进行展示,既培养学生的读赏能力,又大大调动学生的热情。以下是3种课堂展示的方案:

1.配音表演:

通过“选、编、练、演、评”5步,我们成功地培养出一批小配音能手、小编剧。由班级实力派学生整理改编剧本,分配角色,潜能派成员可选择台词较简单的内容表演,能模仿原声,体现原作特点即可。实力派可在原声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改编。同时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如下内容:初一年级可以给小品、动画片配音;初二年级可以给新闻、动物世界配音;初三年级可以给天气预报、经典电影配音。学生尝试通过不同语气、语调、感情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体会文学艺术作品与新闻播报的差异,培养语感,提升表演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2.诗词我来唱

学生可自选诗词,自配曲调演唱。实力派学生可以选择稍长的诗词,并进行诗歌创编,通过歌声传达自己对诗词的独到见解。潜能派学生可选择绝句等短诗演唱,能体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即可。

3.课前3分钟演讲

学生除了以教材必读书目为内容进行展示外,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专题演讲。初一学年可以以寓言、哲理故事、科普作品、感恩为内容展示;初二学年可以以自然、历史类作品为内容展示;初三学年可以以议论文、哲理散文为内容展示。在演讲接近尾声时,要有自己的感悟。

(二)课外的朗读赏析活动

为使各个学段的学生对朗读赏析产生浓厚兴趣,都重视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加深体验与领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读书展示活动,具体分为三类、三阶段:

1.三类:

(1)宣传类:各学年按学期计划进行读书笔记、图书推荐卡、“快乐读书”手抄报展、读书方法放送、名著精彩片段播报、优秀读后感作品集展,由“冰凌花”小记者团对这些活动进行采访并。

(2)表演类:“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展演、讲故事比赛、情境表演、配音比赛、朗读比赛、导游员、解说员评选、人物评说、演讲等。

(3)综合类:包括:“走进传统节日”口才大赛、舞台剧表演赛、讲故事擂台赛、名著片段赏析交流会、师生诵诗会、“弘扬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读书节等。

2.三阶段:

我们将三类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初一:以“推荐方法、快乐读书”为主题,结合具体作品教给学生进行简单的摘录、批注、美读、默读、仿写、赏析等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推荐作品多以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生动、趣味性强为主,同时细化小组分工,包括组长、读赏指导员、活动策划员、笔记监督员,教师进行角色指导,培养学生读赏兴趣。

初二:以“我会读、我会演”为主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速读、精读、美读,同时以强组带弱组,形成优势互补,培养学生对作品人物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

初三:以“读书交流、综合展现”为主题,通过诵、写、评、演等方式综合展现读书成果,培养朗读、赏析表达、表演等方面的专长人才,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内涵得以提升。

这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方法引领与实用训练相结合,注重了朗读赏析的目的性、层次性,体现出由简到繁的过程,力求使学生的读赏能力由梯度式向纵深化发展。

结语:

成长的故事手抄报范文6

一.弘扬和培育“尚礼”精神,做好学校文化传承

我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解放前就已经有了学校的雏形。根据多年的积淀,“尚礼”已经成为我校师生共同恪守并努力践行的学校精神。

1. 尚礼,凝聚了我校几代人的追求

从建校至今,历任校长对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都有明确的表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张秀溪校长就要求学生“做人守规矩、干事讲原则”;六十年代中期的黄惠民校长提出要“严谨踏实”;九十年代的张希友校长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尊师守纪”的要求; 10年9月,明德小学成立,明确提出“培养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经过几代人地精心锤炼,“尚礼”精神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明德师生的心中。

2. 尚礼,铸造奉献负责的教师团队

我校的教风是:乐教 奉献  关爱 负责。近几年,我校教师从高峰期的21人逐步递减到现在的14人,除正常调动外,偶然事件频发:悦超手腕骨折;淑敬老师幼儿园借;桂森老师做手术;玉海主任腰间盘病复发;永顺老师儿子患病开颅……每一个人休假,都会留下大量的工作,在我们单位,调课表加课,没有人有怨言,没有人有不满情绪,大家都欣然接受。我校各项工作成绩始终保持全镇前列。2011年1月,被武清区委命名为“二零一零年度行风建设优秀基层站所”

3. 尚礼,打造明德最美风光

“你是明德最美风光”,是我校校歌里的一句歌词,也是我们对教育目标的追求:要让我们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好习惯之星评选,我们设置了学习、运动、劳动、礼仪等八项内容,目的就在于要涵盖学生在校生活的全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都能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2002年被区教育局命名为“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 2011年明德小学少先队大队荣获“武清区雏鹰大队”荣誉称号。

二.把校园交给学生,做好文化创新

在文化创新上,我们的思路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让每个人都成为校园中的美丽一景。

1. 教学楼内鲜花盛开

教室和楼道的窗台都摆放有鲜花,每一盆花都有专门的管理员。同学们互相学习种植经验、互相比赛看谁的花养得更好,整个教学楼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氛围。这时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观赏者不知道这盆花是谁种的,影响了学生的成就感。为了展示同学的劳动成果,我们给每盆花设计了精美的管理卡。

2. 主题教育,使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通过多年的尝试与积累,除了常规的教育活动外,我校形成了重大节点手抄报、班级合唱、六一文艺汇演三大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比较有特色、师生参与度高、教育效果明显。

重大节点手抄报活动,起初我们在楼道内很简易的拉一根细绳,把手抄报挂在上面展览。当学生看到自己绘制的手抄报被展出,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绘制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后来的展览,我们就在大厅内安置展牌,还举行校级颁奖仪式。

班级合唱大赛,是我们每年五一和十一举行的活动,演唱曲目有指定曲目和自选曲目,评委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作为班级的一员,每名同学都会全身心投入,生怕因为自己的失误给班级拉分。比赛中学生精神抖擞,班级凝聚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六一文艺汇演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最初,我们把场地设在大厅,简单演两个节目算了。因为学生很重视,我们把场地移到院区。再后来,我们喷绘背景,铺设地毯,还邀请家长参加,规模越来越大,节目的质量也非常好。每年我们学校都有节目参加区里的汇演和比赛。

3. 深化办学宗旨,完善校本课程

目前,我校自己编印了《美术》和《好习惯伴我成长》两套校本教材。《美术》,包括纸工、麦秸、葫芦、版画、剪纸、树叶等六个部分。我们编印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利用在唾手可得的物品,制造美的效果,获得美的享受,感受创作美的过程。

为了深化“培养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的办学宗旨,我们编印了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教材从2010年开始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充实。2014年,我们对校本教材进行了第一次改版,让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合学生的成长,同时增加了“思考与实践”环节。

2017年,我们对校本教材进行了第三次改版。这次改版,我们的初衷有五点:一是教材内容以课文的形式呈现,让教材更像教材,更方便学生学习。二是内容更加丰富。有喜闻乐见的儿童儿童故事;有中外名人的趣闻轶事;有传统文化的经典诗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开阔眼界。三是“思考与实践”上,活动更加丰富,图文并茂,同时穿插相关的名言警句,增加学习乐趣。四是在每一课后,安排“课后总结”环节,让学生、家长、同学把学过课文以后产生的变化记录下来,作为成长中的一个小的节点。五是在每一课后安排了“精彩瞬间”环节,让学生把照片贴在里面,作为自己成长的足迹永久保存。

三. 在实践中提升,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1. 明德之星,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精彩

为配合《好习惯伴我成长》校本教材的使用,深化习惯教育成果,从2012年起,我们在班内开展了“好习惯之星”的评选活动。最初的评选从校园、学习、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展开,慢慢地发现,评选内容不够具体,不能涵盖学生身上更多闪光点,并且评选只停留在班级层面。我们调整了评选方案,在班级评选的基础上,增加了校级评选:在班级评选的基础上,凡是能够获得四颗以上“习惯之星”的同学,都会被命名为“明德之星”,在“明德之星”文化墙上展示。能在文化墙上展示,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会产生影响。

2. 制定习惯教育标准,让习惯教育有章可循

以前我们的教育局限于教师的说教,学生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学校习惯教育标准》。截取学生在校行为的15个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楼梯上,学生经过时,就可以对照执行,形式更加灵活,效果更加明显。

3. 精细化管理,让成为学校的主人

我们的值日管理,打破了原有的值日组概念,每个人承包一块责任区,值日时人人有任务。在路队、卫生、纪律等常规检查中,我们只记录问题,如卫生检查,只记录哪里卫生做的不干净;纪律检查,只记录违纪同学;路队检查,只记录出队同学。最后按照被记录的次数决定优良,记录结果以红花的形式公布在“班级风采“专栏,每月进行评比,结果也在专栏中体现。升降国旗,我们采用班级值周制度,只有最优秀的同学才能充当旗手,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和班级风貌。

卫生工具摆放很多人不愿意做,我们就设立提示牌,让负责的同学有成就感,做起来认真负责。教室电灯经常有人忘记关闭,我们也设立提示牌,责任到人。

4. 文化墙更具人性化,体现精心设计

文化墙的整体布局,以中式框边辅以现代版照片文字,彰显了我校传承传统,顺应时代的思路,全楼风格一致。围绕校训“省身 明德 立志 行远”,每楼层一个主题;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对应绿、红黄、蓝,每楼层一个色系。

浏览大厅四组展牌,会让人认识的明德全貌。精彩明德,捕捉的学生绽开的每一张笑脸;记录明德,告诉大家明德走过的光辉岁月;感动明德,记录了师生在这里流过的每一滴汗水;帘卷明德,旨在我们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看得更远。

最初我们设计文化墙目的是“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现在,我们的理念是“让每一面墙壁能对话”。每一块展牌,都留有留言区,学生通过对展牌内容的理解与实践,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留言区里。这样设计一是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二是对自己的成长留存一份记忆。

四.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工作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