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学院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学院范文1

根据我馆业务流程图,再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我馆实行知识管理之后的业务流程(见图2)。整个机构设置三大部门,资源服务部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所在。资源服务部采用一种纵横交错的网络化模式,以学科专业为标准划分为若干小组。结合目前图书馆资源配置的现状,尤其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学科专业分布的实际情况,可采取重点(特色)学科先行,兼顾一般,逐步展开的原则。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目标有以下3个,第一,为师生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第二,新的业务流程为馆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创造了空间,人员的配置有效刺激了馆员积极努力地工作和自我充电,有利于馆员自身素质和知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三,整合了我馆的知识资源,实现了知识增值。

2开展馆员个人知识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提高馆员的个人知识水平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克服知识的无序状态,有效地组织知识、控制知识以及传递知识,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已是广大馆员面临的当务之急。馆员个人知识管理包括馆员知识和个人知识管理两个方面。其中馆员知识包括馆员掌握的原理知识、事实知识、技能知识、人力知识等4种。以上4种知识可以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原理知识、事实知识和人力知识以及一部分技能知识称为显性知识,而难以规范化、系统化和直观表达的那部分知识称为隐性知识。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个人知识整理的方法,是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协助馆员整合随手可得的各种资源,在信息工具的协助下,让原本简单的资料,变成具备更多价值的信息或知识的过程,实质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个人知识管理包含3层意思:第一,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第二,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吸收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和优点以弥补自身思维和知识的缺陷,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特色;第三,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激发创造出新的知识。总之,就是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随着馆员个人拥有的知识的增多,迫切需要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知识管理,图书馆员可以从以下途径来进行个人的知识管理。

2.1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创建

图书馆员可以根据自身拥有知识的类目,选择一个个人知识管理的软件,将自身的隐性知识以及掌握的各类显性知识,按类存于知识管理软件中,形成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并持之以恒。

2.1.1个人数字图书馆

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采用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全文数据库软件,将有关的网上信息和自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存储,使之成为有组织的信息集合。个人数字图书馆相当于个人的信息仓库,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控制功能。通过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馆员可以轻松实现对自身知识资源的管理,是个人自主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例如我馆很多馆员都在利用中国知网创建个人数字图书馆。

2.1.2网络日志Blog

网络日志已经成为馆员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一个Blog其实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一般都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作为馆员的网络个人日记给馆员提供了个人展示自己某个方面才能的空间,通过网络任何人可以访问,是学习交流的重要方式,有利于知识共享。

2.1.3专门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

可以在网上基本免费甚至免费下载使用这类软件。常见的专门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有个人知识王(IspaceDesktop)、超级文档管理器、文档资源管理软件(Mybase)等。这样馆员在为用户提高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

2.2个人知识学习网的构建

馆员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前提是拥有很多知识,所以馆员要进行知识的学习,构建馆员的个人知识学习网。

2.2.1人际网络

人际网络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关系网。馆员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同时也是馆员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2.2.2学习与培训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时期馆员的知识构成主要是以图书馆学知识为主,如分类、编目、图书排架等。而在网络时代,馆员的知识构成将要求多元化,包括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外语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知识等新型的知识。

2.2.3网络

图书馆员也可以通过专业的图书馆学的网站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建立内部知识库

图书馆内部的知识共享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建立知识库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库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库,既存储信息也存储与信息相关的语境。它是在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用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工具,将物质世界相互独立的简单的平面性数据和信息及知识转化为电子世界立体性的知识网络体系结构。知识库是一个动态的有机体,其价值在于不断更新。知识库的作用主要是使信息和知识有序化,同时使大量的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编码化和数字化。图书馆要有计划地建立图书馆整体以及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专业知识体系,将现有知识分门别类地提炼加工,同时及时搜集所需的新知识,以形成有本馆特色并不断发展的系统性知识库。结合本馆实际,本馆内部知识库是对图书馆所获取的读者、馆员的知识评价、选择和有效组织后的知识的存储中心,具体包括馆员的个人资料、馆员的论文等学术成果、为师生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对师生的知识需求进行分析的结果以及学科专家的资料。

4创建学习型图书馆

学习型图书馆是指图书馆能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与具体措施,促使其成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个人生命潜能,提高人生价值以充分实现自我,形成良好的图书馆气候和文化,进而带动图书馆的创新与进步,实现顺应变迁和持续发展的目标。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就是要结合图书馆的发展以及馆员个人的愿望,通过全馆学习的形式,创造一种良好的全馆学习的图书馆文化,使全体馆员为共同的愿景而努力。

4.1建立共同的愿景和发展目标

学习型图书馆的建立要求图书馆全体馆员建立共同的愿景和发展目标。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来了解馆员的愿景和目标,图书馆领导者再来整合这些馆员个人的愿景和目标,从而提出一个全体人员都能接受的务实的共同愿景和目标。

4.2发挥馆长的作用

学习型馆长是学习型图书馆构建的灵魂,首先馆长要能够整合一个务实的全体馆员认可的共同愿景和发展目标。其次要有杰出的战略规划能力,能够明确规划出未来本馆如何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再次要懂得授权,适度赋予馆员和读者更多的权利,让他们能够参与一些决策的制定和服务质量的控制。另外,馆长要以身作则,以此来带动全体馆员。

4.3建设学习团队

只有当整个图书馆都处于不断学习追求进步的状态时,图书馆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馆员个人的成长速度也比其他的方式更快更有效。图书馆所有的成员都要共同努力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和习惯,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学习团队。

4.4实行激励约束机制

在图书馆实行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激发馆员的内在的动力和要求,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约束机制包括奖励机制、用人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我馆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活动的具体实践活动有以下一些形式:一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发展图书馆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各种形式的学习团队是图书馆进行学习的基本组成单位。我馆先后组建了文献资源建设小组、参考咨询小组以及网络技术小组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团队,促进了全馆信息的沟通、知识的共享,有利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和馆员个人能力的提高。二是开展全馆学习。我馆除组织正常的政治和业务学习,还坚持每月举办业务讲座,一般是由各部门的主任或业务骨干根据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向全馆介绍自己工作方面的业务知识,这样可以加强全馆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了解,有利于提高馆员服务水平、拓宽馆员的知识面。我馆每周五下午停止对外开放,作为全体馆员的学习探讨时间。通过全馆馆员共同学习,掀起了全馆学习热潮,形成了全馆学习的图书馆文化。三是开展培训与交流。根据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最近几年我馆先后邀请了一些图书馆界的专家举办了一些专题讲座,通过馆员和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开阔了馆员的眼界,提升了馆员的素质。另外,我馆结合本馆实际和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业务骨干到兄弟馆进行学习与调研,并且积极组织馆员参加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会议,把新知识、新文化带到图书馆工作中来。四是重点培养业务骨干。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中间力量是业务骨干。通过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带动其他馆员的发展。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行绩效管理,通过物质奖励以及其他形式的奖励,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馆员的创造能力,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5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

在介绍了我馆的各种资源、技术的条件下,笔者构建了一个本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

5.1第一层第一层是用户层。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用户主要是全学院的教职工、学生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以及部分授权过的外部人员。

5.2第二层

第二层是界面层。主要有业务界面和图书馆界面。业务界面供图书馆工作人员使用。目前,我馆的自动化系统是深圳大学自行开发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开放性,可实现采访、编目、借阅、检索等业务功能。同时可直接从CALIS联合目录中心下载数据。图书馆界面主要指图书馆网站。读者在图书馆网站可浏览、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5.3第三层

第三层是数据库层。知识获取主要从知识资源来采集,知识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的传统的纸质文献、数字化的电子文献以及各种数据库等。而知识组织则利用图书馆内部知识库来进行。知识服务主要通过参考咨询、信息推送等方式。而馆员知识学习这一块则图书馆有相应的培训与学习以及知识社区等途径。

建筑学院范文2

关键词:工科背景;艺术教育;功能开发;改革

中图分类号:TU-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95-03

收稿日期:2011-10-20

基金项目:2010年度安徽理工大学校级重点教研项目(2010jyxm043)资助

作者简介:李岩(1977-),女,安徽淮南人,讲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与理论教学工作。

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趋势日渐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对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高等院校持续大规模扩招的态势仍在不断加强,许多院校都相继增设和开办了建筑学专业。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1983所普通高校中,已经有179所院校设立了建筑学专业。显而易见,建筑学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等院校目前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众所周知,建筑学横跨工程艺术和人文艺术,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具备双重属性。尽管技术在建筑学上通常处于主导的地位。但是,艺术又随时促进技术的研究。因此在国外基本上把建筑学视为文科,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学生的来源也形形,而在国内却是差别极大,始终把建筑学专业从属于理工科,导致国内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往往重视了建筑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忽视了建筑艺术效果的美学规律教学。要想挖掘工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的艺教功能,对学生的培养就必须既要借鉴艺术院校的经验,又不能生搬硬套,保持自身的教育特色。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高校,其土木工程、采矿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在全国高校中享有盛名,2000年开设建筑学专业。本文立足于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教学,试图阐述在工科院校背景下,如何遵循艺术学科(建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借鉴强势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功能的开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就业竞争力的、有特色、专业素质高的毕业生,以解决安徽理工大学及其它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 、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工科院校存在严重的生源问题

建筑学作为工科类专业,每年只靠高考文化课分数录取(缺乏相关的艺术科目专业考试),学生学习建筑学专业的美术基础明显不足。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教育严重匮乏;对高等教育各专业领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向等认识非常模糊。笔者已经在安徽理工大学从事了十年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工作,曾在2009年对安徽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507名学生进行调查,50.4%的学生进校前对自己学习的专业一知半解,只是盲目选择或者随意选择;有24.3%的学生对专业认知模糊,只不过是随大流;不仅如此,笔者还认为这其中尚有25%左右的人不适合学建筑学这个专业,不具备从事本专业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这些隐患必然成为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发展的瓶颈,势必影响和制约建筑学专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二) 缺乏创造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功能中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对学生不受约束的创造性设计能力的培养。建筑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所以我们才有了对美的追求并审视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建筑,建筑设计也有了它体现的价值所在。因此,创造性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对设计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科院校背景下,在教学中往往以牺牲形象思维为代价,偏重逻辑思维发展,忽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 缺乏科学的专业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许多院校仍采取《素描》、《水粉》、《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课作为建筑艺术教育的入门课。并分别采取独立授课方式,课程普遍存在相互脱节、与专业课衔接不利等问题。教学中轻理论重技能,对艺术理论和人文学科的教学轻描淡写,对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段的训练过分重视。理论的苍白必然导致建筑创作能力的低下。因此,当下国内许许多多的建筑团队和设计公司、甚至建筑学校统统盛行 “剪刀浆糊”的抄袭之风。

(四) 教师梯队发展不平衡

建筑学专业教师教学构成单一。“建筑美术”教学团队游离在建筑学科专业之外,美术教学团队自成一系,止于艺术家(画家)团队。教师在展览和搞创作之余就算完成了美术教学,建筑设计团队的项目与研究缺乏美术团队的参与和交流。

综合以上,应从本专业的招生角度、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环境、人文环境的满足,以及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符合建筑学学科自身发展和建筑学艺术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和利用学院优势的软硬件条件、力争在艺术教育功能开发上有所创新,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 对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的组织、特殊教学条件的满足、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革

建筑学院范文3

关键词:建筑叙事;空间;意义;地域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5—0025-07

不可否认,建筑是通过形态建构、空间安排、材料结构、社会生活、文化意图来传达其与场所的复杂内涵。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逐渐变成了一种政治、资本、文化的印章,而脱离了地域既有的场所精神和生活体验;建筑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变异,变得模糊了。因而,如何再定义、理解建筑并非那么简单,往往需要借助于多学科交叉研究。同时,在当今城市变迁中,每一栋建筑试图在“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地位”。但是,建筑师在创作与工程设计过程中如何较好地传达地域场所的社会文化信息,即“讲述什么”、“怎样讲述”、“讲述的效果如何”值得研究。本文试图将建筑纳人到一个叙事维度下梳理相关的研究背景、西方建筑理论、内容范畴及其研究意义,同时倡导关于建筑叙事学新领域的研究,为地域建筑文化建构的创新实践开拓新思路。

一、建筑叙事学诞生的时代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视野下的场所营造中,自由资本的全球化与地方文化的认同性之间的冲突,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现代化的空间生产关注了物质功能的关联,忽略了社会文化情感的关联。然而,信息时代的消费者、使用者更热衷于日常生活美学视野下多样化的情感体验;大量网络制造的虚拟空间却无法满足这种亲历体验的需求。与此同时,现代建筑美学在数字化设计的冲击之下遇到了巨大挑战,欧氏经典体系中关于比例、尺度、几何形态、空间层次的美学范式不足以衡量或者诠释先锋建筑的复杂关系与语义特征。于是,建筑界从跨学科的角度不断寻求新的研究范式,重新思考建筑的创作活动;从上个世纪后期,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符号学、地理心理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等引入建筑学的同时,逐渐出现了建筑与叙事之间的交叉研究。

尽管建筑与叙事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建造,然而研究资料显示:叙事作为一种设计方法最早被应用到现代建筑的创作中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SCHOOL)任教的伯纳德·曲米(Bernard Tschumi)与尼格尔·库特斯(Nigel Coates)率先引导叙事在建筑与文学、电影、表演空间之间的跨学科探索实践;1983年校方为他们指导的学生作业出版了题为《事件的话语》一书,该书展示了:曲米与库特斯及其他们的学生如何借鉴叙事策略将空间体验、使用中的建筑、场所的时间维度等转译为城市空间与建筑漫画式的“事件话语”。这种“卡通式”的建筑创作方式受到了建筑权威的批判。于是,库特斯与其学生在80年代组建了一个名为“当今叙事建筑NATO(Narrative Architecture Today)”的研究小组,借用了一些情境主义城市的思想与手法,拼贴呈现了一个个现实与理想交融的城市意象(Ecstacity)。尽管叙事建筑小组历经坎坷,但库特斯一直在发展完善自己的叙事建筑观;并将于2012年出版了一本关于叙事建筑的专辑。

除了曲米与库特斯两位先驱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探索叙事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实践;但是比较系统地理清叙事与建筑的关系,并阐明叙事对于建筑价值的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索非亚(Sophia Psarra)。她在2009年出版了《建筑和叙事——空间与其文化意义的建构》一书;其中叙事对于建筑认知、空间秩序和社会文化意义建构的价值是该书的研究焦点口]。面对上述语境中场所文脉解构而导致空间结构和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缺失的现状,索非亚探讨了“空间和文化意义如何建构在建筑中,又是如何传达给观察者”这一命题,其研究的方法策略并不是通过综合性的调查研究来探讨,而是通过一些有着强烈叙事维度的案例来阐述,例如博览建筑、文化设施等,讨论空间编码和拥有再现叙事内容的形态之间取得平衡的策略。这本书的出版是当代建筑叙事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叙事作为建筑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为建筑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二、建筑叙事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叙事学之所以能被应用到建筑学领域来,除了上述阐述的时展需求之外,还与两者的历史渊源与相关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所谓叙事,是一种文学体裁,故事在时空中有序再现的形式;是一种结构,将部分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一个叙述过程,选择安排渲染活动/故事题材的过程,从而使得读者获得一种与时间捆绑在一起的特殊效果。关于古典主义叙事的功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已经作了一些相关的诠释。叙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Narratives/narratology)则成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连同当时的相对论、立体主义一起共同构成现代主义的三部曲。到20世纪末,叙事学在一些语言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超越了语言学这一范畴,融入了诸如认知叙事学、社会叙述学、人工智能等理论,使得叙事学变得更丰富、更广泛。小到道具,大到人类历史;具象到雕塑,抽象到文本;叙事的概念已经延伸到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将其共性的逻辑系统引入相关学科的研究之中,同时各种形式的叙事均有其独特的外在体现媒介。最终在20世纪下半叶诞生了“新叙事学”(Narratology)。新叙事概念在认识论上倡导“以符号/要素为核心”转向“以语义/关系为核心”的世界观,逐渐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的概念。

1 叙事与建筑的可比性

正是基于叙事的基本概念与其功能的拓展,为建筑学在方法论上提供了建构意义、整合关联的路径与策略:首先可简单理解为用建筑语言来讲述空间中的故事,一种场所精神;其次是指建筑师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所采用的结构组织与修辞手法。约翰·迪克森·汉特(John Dixon Hunt)以罗轩(Rousham)皇家花园为例阐述空间场所的叙事性载体、视觉意义与策略:从建筑、雕塑、文字以及构件装饰等诠释了作品中的诗意以及主人与建筑师之间的故事,并且进一步解读了建筑师是如何通过场景与视线组织达到这种语义的。西蒙·帕夫(Simon Pugh)从文学艺术的角度,通过信件、文字描述以及少量插图,阐述了皇家花园建筑营造与生产中的主人与建筑师以及仆人之间的故事。米歇尔·德赛特(Michel de Certeau)从《日常生活实践》角度阐述了空间故事论的观点,认为城市的许多要素如前院、桥、边界等成为故事发生的可能;此外,文字记号、地图等隐喻了社会文化/历史故事。

通过文学叙事与建筑的初步分析类比,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完整的叙事需要作者(信息发送者)、文本内的叙述者/受述者以及读者(信息接受者);同样,建筑需要设计师(信息发送者)、使用者(指定的和不指定的)和参观者(信息接受者)。与此同时,叙事作品中的概念赋予了话语一种抽象空间的维度,而建筑创作主题营造了具象空间的秩序关系。如何表现时空以及如何定制时空体验是建筑与文学共同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常,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有三个描述层面:功能层(function)、行为层(action)、文本层(text)。但是,与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有所不同,建筑的表达与呈现主要通过物质载体、功能空间、使用活动等媒介来传递信息;建筑师在有意识地控制空间和时间,把时间与动态体验凝固为空间,在空间中塑造真实的生活。而文学家在文本中塑造想象的生活,将事件时间压缩了,空间文本化了。这在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Shakespeare)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以及法国作家福楼拜(Flaubert)的小说《情感教育》对应的城市地图上可以感知。建筑空间则融合了体验时间,映射了社会秩序和叙事主题。在特定的语境下,建筑空间的描述与表达还能够体现出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各种关系,如雅典卫城的帕蒂依神庙(Parthenon)和北京的天坛均是一种宗教仪式的叙事象征;中国近代城市空间和民众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将读者引入空间化的时间内部,对历史事件进行情境观察。此外,文学作品在序列感知的叙事要素中创造了线索关系,建筑则在体验过程中能感知物质空间的秩序关系;所不同的是,建筑往往组织安排一系列通过具象体验可以觉察到的文脉关系和视域;而文学叙事空间的再现并不是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是优先于形式密码的抽象的文本体系。也就是说,建筑不是虚构生活的文本,而是现实(或者未来)生活的载体。

上述表明:虽然文学与建筑有着不尽相同的呈现方式,但是拥有类似的载体、功能和创作机制;这不仅是叙事和建筑进行类比的基础,更是将叙事作为分析、理解、创造建筑的一种可选择工具。

2 叙事与建筑的相互关系

叙事为建筑创作提供了组合策略、想象力与创作源泉;而建筑及其中的生活为叙事提供了素材,两者相互影响。通常,文学作品依托于主人公生存场景的描述来展开,即叙事者心目中的街道、阳台、广场、居所、秘密房间、走道、阁楼、神秘花园、荷花池塘、村落等等的场景意象成为文学作品题材。这样的空间意象,镜像再现给读者,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集体记忆,随之反射到建筑空间/城市家园的营建之中。伊塔洛·卡尔维诺直接借用文学中故事及其叙述策略虚构了一个个富有历史记忆“看不见的城市”。文学叙事对未来人居环境的想象描绘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批判性审视,同样对建筑/城市设计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东方,这可以追溯到东晋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对中国家园营造的影响;在西方,14—15世纪文艺复兴的叙事遗产对人文主义建筑的影响;在英国,17—18世纪浪漫主义诗人亚历山大·鲍博(Alexander Pope)对田园牧歌式的英国景观规划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荷兰,哥特风格的小说对18/19世纪的居住建筑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在阁楼里你能听到源自上梁的上帝之声与天籁之音;在法国,果戈理关于哥特建筑的理解以及未来建筑的想象对现代主义先锋建筑的影响非常深远。

从20世纪的现代主义之后,叙事学对建筑学的影响巨大,其主要的变化是:多数研究关注的不只是叙事的内容,而是叙事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论对建筑创作思想的启示与影响。法国文学家罗兰·巴特(Barthes)关于“作者的死亡”的观点直接引发了乔纳森·希尔(Jonathan Hill)等对建筑的重新思考,他认为一个完整的建筑创作行为应该包括两部分:建筑师的设计以及使用者的创新利用。博格尔斯(Borges)关于小说创作中的编排策略为建筑空间关系的组织提供了思路:他采用了时空上的包含、反射、对称、倍份、双分叉、镜像和迷宫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和空间的再现相互交错难以分离,来强化叙事的关联性,同时让读者在复杂的想象空间中寻找线索。这些叙事策略成为了一些现当代的先锋作品的空间原型:金字塔模式、迷宫模式、没有结尾的多线索模式等等,运用它们去创造耐人寻味的空间美学体验。当然,建筑师必须审视这些叙事概念的分界线以及适用的范围;同时必须明确,建筑叙事的意义并非源于这些概念的借用,而是指向场所精神。不管怎样,将建筑和叙事的融合使得建筑叙事学的建构成为可能;同时,叙事学的一些理论对于建筑的理解/分析/表达/创新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3 叙事进入建筑的途径

纵观建筑历史,叙事进入建筑的具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Alberti)运用历史叙事的方式(Istoria)来表达人文主义的建筑和艺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将文学作品作为造园的主题思想、空间组织、文化意境的表现载体、参考系统。一般地,从叙事载体的角度来看,建筑讲述故事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1)保护/修复或者建造名人故居、博览纪念性建筑以及仪式性空间等,并保护呈现其承载的地方故事与历史事件,不仅进行详细地解读与诠释,而且以特定的线索呈现给参观者或者使用者。古今中外这样的案例不计其数,如英格兰莎士比亚故居、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中国曲阜孔庙等等。

(2)在建筑空间场所中再现历史性情节、片断性场景等,唤起历史记忆/集体故事,例如林璎在越战纪念馆前的草坪上精心设置了一幕战争场景:安藤忠雄在水御堂中再现了日本传统仪式的场景等,使逝去的历史环境以布景的方式重新出现,将意义与仪式遗产赋给新的场所空间及其体验者。

(3)在建筑空间场所中设置主题道具、雕塑、绘画、符号等,或附之于必要的文字解说,这在文化/宗教类建筑中比较常见,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入口处、室内墙面的壁龛中均能找到宗教主题的雕塑,每一个雕塑均向朝拜者讲述一个独特的故事;在现代建筑中同样也有类似的手法,如柯里亚设计的戈亚观光酒店,用情节性的绘画布景在公共部分的墙面上,建构了可识别的地域性。

(4)将地域性的景观要素纳入到建筑中,演绎地域性生活与其空间,如意大利斯卡帕在威尼斯的斯坦帕利展厅设计中,将水作为整个空间的线索串联起城市运河与室内空间以及庭院空间,让个性化的水声、光影等自然要素与空间对话,隐喻了威尼斯水城的独特生活场景。

因此,建筑叙事不仅通过图纸、模型、图像、空间语言及其他形式再现时空意象,还表达建筑内在属性、地域场所的文化语义和社会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体验积极参与的乐趣。

三、建筑叙事学研究的范畴、内容与意义

由上述可知,外在的需求与内在的融合使得建筑叙事学的诞生成为了一种现实存在。所谓建筑叙事学,即将叙事学作为可选择工具来分析、理解、创造建筑,重新审视建筑内在的要素属性、空间结构、文化语义及其建构策略,将建筑学转译为另一种语言体系的可能,进而来有效建构(地域)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其文化认同性。其研究案例主要集中在文化博览建筑、宗教建筑、历史建筑、仪式建筑、古典园林/主题公园、城市公共空间,原因在于这些类型空间和叙事的整合较为典型。此外,建筑学(包括建筑、景观、规划)历史、理论和评论的术语、流派、写作与其他文字表达不是本课题所关注的范畴。

1 建筑叙事学的研究内容

从西方的理论来看,建筑叙事是一种表达、认知、组构空间文本及其文化意义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可以召唤创作者/使用者美学体验的形成、重现与升华,同时来建构地域文化的认同(见图1)。这一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得到证实。

(1)描述与表达空间

这是建筑叙事最基本的功能。囿于欧氏几何体系下程式化的建筑图纸系统难以全面地、生动地呈现建筑空间中的语义、事件等隐含信息,一些学者与建筑师试图借助于叙事媒介探寻一套独特的空间语言来描述建筑空间的本体。最初的策略借助于(一系列)场景图片进行诠释,如上文提到的库特斯等在教学研究中采用了漫画式的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的空间概念;进而产生了一些综合性的策略,如罗宾·埃文斯(Robin Evans)、乔纳森等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来重新考察典型案例,灵活运用了解析几何、绘画以及独特的文本诠释等叙事载体来揭示建筑实体、生活模式与片断精神之间的隐含关系;当代更多地采用了电影技术或者场景可视化技术来协助表达,如英国学者弗朗索瓦·潘斯(Francois Penz)、迈克尔·塔瓦(Michael Tawa)等借助于三维多媒体模拟技术、DV与现实空间的混合来呈现叙事性的虚拟场景,拓展了空间场所的认知与表现维度。

(2)建构空间图景

如何将空间中的故事嫁接到不同尺度的物质形态之中并且有序延展是建筑叙事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众多建筑师在创作中关注的焦点。美国建筑师海杜克(John Heiduk)认为,建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理性的建筑建构是绝对的条件,如密斯/蒙特里安;其二,戏剧化的效果(anthropomorphic),城市、符号、形象、记忆、角色等集体叙述(Mass narratives)。他热衷于运用拟人化的面具来组构这两者的关系,并鼓励使用者在感知中建立意义。英国巴特雷特建筑学院希·杰·林(C.J.Lim)指导的课程单元八、建筑联盟学院的奥斯托斯(Ricardo de Ostos)指导的本科(Intermediate)课程单元三,鼓励学生将寓言/故事/电影/小说移植到建筑/城市空间中去,并尝试运用各种叙事载体将主题落实到空间结构中,然后转化为空间造型元素与建筑的构成元素,结合整体线索路径的设定编排,空间场景的优化与转换衔接,去塑造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空间图景。但是如何让此类浪漫主义的概念故事与日常生活体验建构关系成为了一种挑战。事实上,曲米是在当今建筑理论中第一个认识到概念空间(文本/事件)和知觉空间(视觉想象/体验)的建筑师,他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就是一个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的实证。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纽约的艺术展示廊(Storefront)同样是一个优秀的典范。

(3)考察与优化空间

将建成环境及其承载的生活视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评价空间建构的社会文化意义,这是建筑叙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正如勒菲弗尔所言,空间的编码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阅读和解释空间的工具,而是生活在其中的方式,就是把空间放置于整个社会的“生成一消费”流通领域中去思考,这也是对空间中的社会生活体验的重新审视与定义。这样叙事实践是客观存在:第一种可能,就如同尹·博登(Iain Borden)等学者视野下的轮滑者,通过使用者创造性的使用来实现;第二种可能,就如同丹尼斯·法兰契曼(Dennis Frenchman 1998)的项目实践,从跨学科角度,通过节庆事件策划与公共空间之间的临时性组合来重构物质形态(physical form)与地域故事(story)两者的关系。

诚然,人居空间创作以及营造实践过程不可能被简单地理解为讲述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事件,但是我们需要置身于故事之中去了解过去/了解自己,并需要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空间对记忆的影响。这些记忆往往附着在物质性的载体之中,然而这些信息已远离它们的生态环境,这就需要一种路径与方法,来激活/建构人、场所及其隐含的故事之间的关联关系。而叙事恰好可以作为一种可选择的优化整合手段,借助相关的概念与策略将建筑与场地的特性、体验和文化信息有效组织在一起。由此可见,建筑叙事已经成为了空间认知、表达、建构和考察的一种策略,一种逻辑,一种模式(见图1)。

2 建筑叙事学的相关学科与研究

从建筑叙事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与其研究内容中可以发现建筑叙事学具有复杂的学科交叉性。一般来说,与建筑叙事学相关的主要有两类学科,一类与空间语言、空间结构本体相关,如建筑学、叙事学、语言学、符号学、几何学、计算机、数学、网络系统学等;另一类与空间语义的认知诠释、体验建构相关,如(电影)文学、剧作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认知学、艺术学、人工智能、环境心理学、行为学、哲学等。通过这两个领域来描述建筑空间的逻辑性关联和文学性的关联。然而,建筑叙事学与以上每一门学科的关系有待于深入探讨,存在一些需要理清关系与边界的方面,学科自身有待于完善发展。

不管建筑叙事学是否能成为一门新学科,建筑叙事可以为丰富当代建筑理论及其实践提供新的滋养,为创新教育开启新的视野,具体有四个方面:其一,为解释和理解存在空间的信息、特征、意义提供一种可能性的语言体系;其二,为描述与表达地域建筑与场所的特征提供一种可选择的策略;其三,为分析和评价建筑空间社会文化维度的价值与特征提供了一种质化的工具,从而引导、优化与提升地域建筑的空间品质与附加值。总之,叙事可以帮助业主/建筑师/使用者理清思路、事件空间编排,逐步发掘建筑文本的文化意义,积极构筑空间秩序,整合人与场所的和谐关系,积极建构文化认同性。

必须澄清的是:第一,建筑不能简化为“叙事”这一概念及其物质空间中的体验现实,也不是为叙事而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空间、文化、自然及其社会实践的系统;第二,叙事的意义并非绝对存在于空间的几何形态及其属性中,也不是仅仅存在于建筑本体建构和社会文化的诠释,而应该存在于建筑与场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互动乃至整个的建筑生命周期之中。

四、结语

建筑学院范文4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参照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课程,从课程、教材、师资三个维度分析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发现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重点偏向英语语言技能方面,忽视在语言基础上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思维方式、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引导。笔者基于内容依托的教学理念,试图构建苏州大学特色的全英语教学培养模式:以课程为中心,以英语语言为形式,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化教学培养模式。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研究生;苏州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40-03

收稿日期:2014-12-21

作者简介:李凤玮(1989—),女,山东临沂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苏州大学2014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KYLX_1191)

研究生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适应教育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许多高校开始建设一系列教学理念国际化、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教学方法先进的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全英语教学源于双语教学,是指运用第二语言组织专业教学活动,并且根据语言的不同使用程度划分三种不同的模式:

渗透模式(MaintenanceModel):“用英语组织教学,渗透学科英语词汇等,其他以汉语讲解和交流为主”[1]。

过渡模式(TransitionalBilingualModel):“课程的主要概念、定义、法则等可用中文讲授,而其他内容尽量使用英语讲授。汉语与英语互为教学主体语言”[2]。

浸透模式(ImmersionModel):“即全部教学活动用英语进行,让学生沉浸于英语氛围之中。换句话说,全浸模式教学的基本含义是让学生用第二语言学习学校的课程”[3]。

显然,通常泛指的全英语教学就是浸透模式双语教学,主要外在表现是教材、教学活动组织语言、师生互动交流、考核方式的全英语化。研究研究生全英语教学现状及其改革进程是对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的追踪调查,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全英语教学课程的实施,进一步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全英语研究生培养环境,真正达到提高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目前我国双语教学研究趋于成熟,但是由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全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而且现在一些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刚刚开始进行相关的教学试点,针对此阶段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课程为参照,从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师资四个维度分析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以下简称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试图探索适合苏州大学特色的全英语培养模式。

一、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简介

(一)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是苏州大学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文化底蕴,为主动适应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需求而成立的新兴学院,培养从事建筑学、城乡规划、室内设计、园艺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采取国内少有的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园艺学四个一级学科为一体的特色办学模式,将相关专业放在苏州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特色建设,现设有建筑学、建筑学(室内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园艺(城市园艺)等专业,学院的目标是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水平设计学院。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式、专业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与形势的发展,着力构建具有特色化与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以国际化、职业化为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课程是其对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的有益探索。

(二)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

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是国内年轻、独立的中外合作大学——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一个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致力于促进国际化理解和改变陈词滥调,成为批判性分析和建筑环境设计的佼佼者。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育有着超过20个国家的背景并且非常积极地参与到科研、设计中,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作品,将东西方的传统与机遇融入到一个朝气蓬勃、快速发展的校园。这种复杂性、融合性、多样性同时带来了社会以及艺术上的敏感,精心致力于质量、专业的一致性以及学术的高水准。学生也在学院活跃的学术气息中受益,经常参与苏州或者更广范围的建筑设计活动,以及生活项目、竞赛、学术协会等。其在建筑设计和建筑环境方面批判性方法的努力促使西交利物浦大学在2012年主持了超过40位主讲人的国际会议。作为国内外建筑方面的佼佼者,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建筑教育、设计和科研的卓越中心。

同样为建筑学院,两者风格迥异。金螳螂建筑学院立体化的专业设置、“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折射出苏州大学“大、全、深”的历史老校的特点,这也从侧面说明其传统气息浓厚,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必将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无论是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还是其大学本身都是中西教育模式融合的新兴个体,体现着国际学校所特有的“小、精、活”特征,其专业知识紧跟际学术前沿,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

二、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专业英语课程比较

(一)课程

将金螳螂建筑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比较发现,在课程设置上,相对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授课,金螳螂建筑学院的课程主要以中文为主,只有一门“专业英语”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仅为7%,同时其课时只有一个学期。

(二)教材

通过调研发现金螳螂建筑学院“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主要是由代课教师选取的外文文献,如EnvironmentalisminLandscapeArchitecture,LandscapeasMethodandMediumfortheEcologicalDesignofCities,WhyHaven’tChina’scitiesLearnedfromAmericanMistakes,BULLDINGSTRUCTUREILLUSTRATER,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对文献中单词发音的纠正及释义、文献的翻译等。教材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支配地位,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以及考核的主要依据。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专业课程教材是CONSTRUCTIOGARCHITECTUREMATERIALSPROCESSESSTRUCTURES,ToolsforIdeals:ANINTRODUCTIONTOARCHITECTURALDESIGN,Architecture-fromPerspectivetoPost-modernity等国外引进教材,但是教材只是起辅助作用,其教师在借鉴教材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通过PPT等方式呈现,其教材更多的是用于拓展学生阅读,巩固基础知识。

(三)教学方式

金螳螂建筑学院的教学方式是围绕外文文献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讲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师生互动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不同于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传统模式,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设计室学习,辅之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式,拓展学生专业学习平台,同时突破英语的瓶颈(见图1)。“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围绕主题内容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强调学科融合、团队协作的项目式学习,促进知识创新”[4]。此外,在课外,学生的团队协作方式以及通过报告、会议、研讨会等形式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英语与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的转变,而且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协调创新能力。不难看出,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通过教材开展的是更为开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一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更为主动地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师资

金螳螂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专业教职工员19名,其中有国外工作、学习经历的教师占57.8%,通过图2我们可以发现金螳螂建筑学院大部分教师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出国访学培训等,并且主要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为主,但是全体教师都是华人。

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得益于充满激情、国际化的外国教师,他们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韩国和西班牙等20个国家,他们在学术上的经验、专业的领导才能、反思的深度以及他们将经验、研究融入课堂的能力使得建筑学院成为独一无二的建筑学习之地。这一教师海外教育水平上的差异直接致使了语言环境上的差异。面对多样化的外籍教师,英语成为学生在学校生存、学习、交流的必备工具,学习英语的融入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都非常强烈,而且他们生活在英语环境的包围之中,时时处处都有现成、真实地道的语言输入。更重要的是,其外籍教师不仅通过语言来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同时其西方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习惯以及创新能力。而在金螳螂建筑学院以及苏州大学整个学习氛围中,英语只是处于外国语的地位,不是学生学习或融入学院所必备,“而且自身的文化和认知结构都不是用英语来编码的,英语无法像我们的母语那样自然生成并在母语环境与母语课程中得以惊人的发展”[5]。

三、苏州大学全英语教学模式建议

通过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EAP英语课程比较,对于金螳螂建筑学院现行的专业英语课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立体化的全英语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数目少,且周期短。

2.缺乏多样的教学方式。金螳螂建筑学院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配套的课程网站、案例库等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权威的英语教材缺乏。

3.受语言环境、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片面地理解专业英语课程就是将专业知识用英语去表达,重点偏向了英语语言技能方面,忽视在语言基础上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思维方式、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引导。

总的来说,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英语学习技能上,没有充分体现以系统学科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忽视了核心学科知识的融入。这一忽视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该学科的核心英语词汇,教学效果也因此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提高。这正是以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下外语教学所面对的问题。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Content-BasedInstruction,CBI)是“以传统的语言教学法为基础,强调语言教学的重心向语言所代表的学科内容转变”[6]。它依托专业知识开展语言教学,又以语言教学促进专业知识拓展。基于内容依托的教学模式,对比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英语课程笔者试图构建苏州大学特色的全英语教学模式,即以课程为中心,以英语语言为形式,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模式(见图3)。围绕专业英语课程这一中心,在全英语的教学环境中,英语语言本身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成为专业知识的载体,用于构架、分析、拓展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兼顾批判性思维、国际化视野的输出。专业化知识为英语提供承载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地突破英语的瓶颈,而且在跨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系统的逻辑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了内容带动语言获得、语言促进内容学习的教学培养模式。

当然,不可能有一种培养模式适合所有的课程,本文的研究结果只是通过与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相对成熟的英语课程进行比较,进而分析金螳螂建筑学院“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进而提出本土化的英语教学培养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曹志芳.大学生对高校满意度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16).

[2][3]帅传敏.对高等院校全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曲云英,刘鸿鹄,杨金鹏.以培养协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术用途英语课程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建筑学院范文5

关键词:建筑学;学科建设;学科交叉;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高建华(1978-),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胡振宇(1963-),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苏 南京 21000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41-02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建筑学学科建设包含了三个必要条件:构成建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在建筑学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从事建筑学研究工作的师资队伍和开展研究工作所需的硬件设施。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存储等,信息技术依托计算机和网络两个载体,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等特征。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为例,论述了依托信息技术学科、加强建筑学学科建设管理、完善学科建设以促进建筑学学科发展的方法。

一、建筑学学科建设现状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学科建设的宗旨是:以建筑类学科建设为核心,注重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全力促进学科的发展实力和水平。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类学科,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合到建筑学学科建设中了。

1.建筑学专业建设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特点是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建筑类应用型人才。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表明,在注册建筑师职业制度背景下,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职业建筑师,[1]而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点。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需掌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科技文献检索、数字建筑概论等课程。这类信息技术课程有助于培养本科生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潮流。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建筑模型、建筑构造等)和专业课程(如:建筑设计、场地设计等)的学习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准备和计算机及网络的辅助。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一级学科点下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防火与安全技术”、“转型期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和“现代室内设计与理论”五个重点方向。这五个重点方向的研究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学科的支撑。在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学科方向中,数字化技术被用于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历史名镇、名村、街区的保护更新等研究中;在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理论学科方向中,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被用来进行绿色、生态、智能建筑的设计和研究;在建筑防火与安全技术学科方向中采用计算机建模方式来训练筛选高层建筑和大空间建筑的防火评价指标;转型期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学科方向中更多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和数字技术来模拟、分析和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建筑形象;现代室内设计与理论学科方向注重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将科学性和艺术性融合到设计中。(见图1)

2.信息技术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影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筑学科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它既不是单纯技术性的学科, 也不是单纯艺术性的学科,[2]因此,学院在师资力量的培养上既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从学院的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构成来看(见图2),40岁以下的教师约占80%,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约占60%。通常,这部分教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并且很乐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有一部分青年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为BIM(Bui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汉宝德先生在《传统、现代、后现代》一文中曾这样说:“从建筑技术上说,当代的建筑师要用计算机思考,用计算机来设计,用计算机处理图样。”[3]作为未来建筑师的导师,建筑学专业教师应当首当其冲地走在时代前列。

美国的大学教育强调的是通才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历届的毕业生流向来看(见图3),大部分学生进入到设计规划部门从事技术工作。学生的工作能力具体到运用CAD进行设计、出效果图和做造型等上面。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训练。

二、国外高等院校建筑学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

建筑学院范文6

大家下午好!

感到非常的荣幸。首先,级乡村规划班的今天能够代表建筑学院届全体毕业生在此发言。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领导、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出席我毕业典礼的各位家长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不想用“白驹过隙,此刻。时光飞逝”类似的字眼,去临摹毕业典礼发言中惯有的言语,想在这有限的几分钟里说说我心里话,做真实的自己。

大学五年它意味着什么?

目睹了福州大学的蓬勃发展,五年里。亲历了建筑学院从建院到逐渐生长的过程,与全校师生共庆母校五十华诞,前不久我又迎来了建筑学院专业教育评估,并最终获得可喜的成果;从稚嫩逐渐走向幼稚,一路上大家互相协助、共勉奋进,知识的给养,社会实践的历练,让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去过很多地方,曾在厦门鼓浪屿集体等候日出,上海外滩、苏州园林,黄山脚下、西塘河畔都有我游览写生的身影,也曾在安徽南屏爬上屋顶绘制马头墙的大样,宏村西递定格向阳与夕阳的美景,这是属于我这个专业特有的实习经历;有太多感动,师恩情同窗谊,五载共处刻下无尽回忆。就在十六天前,6月9日,送旧晚会上几十个人相拥痛哭,场的老师也纷纷落泪,这一幕,想大家定会和我一样永远珍藏。哭泣,因为我站在离别的浪尖难舍这浓浓情意,但哭泣过后我仍会绽放笑脸,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更需要的那份冷静与坚强。

意味着付出、意味着收获、意味着感恩!大学五年。

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是那么优越,感谢父母。或许他会为了下一年的学费而加班加点劳累至深夜,或许他为了让你学校生活好一点自己却省吃俭用,总是默默的付出,将朴实无华的爱融入在生活的点滴里。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同学为爸爸妈妈们深深的鞠一躬,感谢你二十多年来的含辛茹苦,感谢你对我养育之恩。

引领我步入知识的殿堂,感谢老师。为我画的第一根墨线,为我裱的第一张纸,授予我专业知识、教诲我做人的道理,就连在毕业答辩结束后老师们还特地聚集在一起语重心长的为我指点走出社会后该注意些什么。感激的话千言万语,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法表达我对您的尊敬与爱戴。学生即将远行,就让我深情的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为我生长成才构筑了坚实的平台;感谢所有同学五年来的关心与支持,感谢母校为我提供了学习求知的环境。珍视那份难得的纯真友谊。

行有志风华如火。毕业是伤情而张扬的告别—低眉处无奈流年似水。

更是下一段征程的郑重开始。毕业是大学五年的精彩谢幕。

地履其黄;纵有千古,天戴其苍。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是梁启超先生在1年前,为唤醒中国青年所作的中国少年说》1年后,毕业的今天,想与在座的所有同学一起共勉。让我带着那份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规划师,为国家的建筑和规划事业做出贡献;让我发扬建筑学院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精神,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尽情施展我才气。今天,站在这里为大家发言,希望在未来的日子不论你80后还是90后,子里。都能够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慷慨激昂,精彩陈词,书写自己的胜利与辉煌。

祝我领导、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最后。

祝我父亲、母亲们永葆青春、万事如意;

祝我福州大学、祝我建筑学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