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走一步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走一步作文范文1
人生重在积累,成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步登天只是人们对成功的幻想,脚踏实地才是一种平淡的真实。
“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能一味的走捷径。每一分收获都是由每一滴汗水堆积起来的。只要你愿意,向前多走一步不需要多大勇气。
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他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广泛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和好评。
1862年夏天,诺贝尔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伴随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得无影无踪。五个助手全部牺牲,就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他的邻居出于恐惧,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区内进行实验。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对失败的积累和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镭酸汞。他用镭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
成功或许只是你在面对困难时的一种选择。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了电灯;如晋代着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最终成了一代书法大师;又如李时珍花了31年的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解毒的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着《本草纲目》;再如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还有法国着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了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和失败,从几十顿的矿物质中提取了几克镭;古往今来,勤奋是人们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多一滴汗水的付出会是另一种收获,懒惰的去应付会是另一种结果。成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去积累,成功与失败不是一步的距离,而是一步一步叠加起来的距离。
多走一步作文范文2
关键词:启动程序摄制力 表现力 捕捉感点 物我交融
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长期以来,有识之士作过努力的探索,但为什么不少学生仍视作文如畏途?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学作文教学偏重于文章本身的研究,极少注重学生写作心理方面的研究,违反了写作过程的自身规律。如何使学生消除对作文的厌烦,恐惧心理,轻松愉快参与写作活动? 这里,笔者以研究探索为出发点,围绕“轻松作文”问题作了一些教学尝试。
一、形成自我需要,诱发轻松愉悦的写作情感
何谓“轻松”?词典注:“不感到负担,不紧张。”学生如果贮备丰富,感觉多多,容易落笔成文,自然会化紧张,恐惧为轻松愉快;学生如果已经形成潜在的写作需求,就能充分地发挥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就不会把作文看成是“苦差事”了。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直接引发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来唤醒其写作需要,激发他们作文兴趣的产生。
心理学研究理论认为:“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并在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伍棠棣等主编《心理学》)
激励教育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推动的,而动机则是自需要所引起的,人的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有目的的活动。如此周而往复,延续不断。其心理过程如下:
人有饥饿感才会有食欲;学生在学习中一旦形成需要,就会产生求知欲,进而积极愉快地学习,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现作教学理论十分重视学生写作心理,重视学生写作的起动程序(需要、兴趣、冲动),这是与传统写作教学理论最大区别之处。
回顾中学写作教学,大部分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评改。把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创造性劳动统一为教师控制下的单调呆滞的应试技能训练。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为了应试突击操兵,本着“怎么考怎么教”的心态,把作文教学带进了应试作文教育的怪圈里。忽视学生写作的起动程序;缺乏发现能力(感悟动情点、捕捉写作灵感、洞察深刻意义);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是“奉命作文”,缺激情、无感觉、少动力。这样的写作教学,由于违反了写作学科的自身规律,最终吃力不讨好。正如写作学家刘庆锡在《基础写作学》指出:“第一重转化极为重要的。生活单薄,思想贫弱,不善于观察,不长于想象,缺乏‘发现’的能力,这对于‘写作’来说,的确是致命的缺欠,是‘先天’的不足,是极大的不幸!” 应试教育中的教学以应试为第一需要,根本没有兴趣不兴趣可言;现作研究理论指导下的教学以认识生活,积极探索人生为出发点。有感而发,有事而叙方为乐事。
二、遵循写作规律,完成轻松作文的新旅程
写作“是一种借助语言完成观念、情感传递的复杂精神产品的制作过程。”现作研究告诉我们:任何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从“事物”到“认识”,再从“认识”到“文章”这“双重转化”过程。写作者要能动地感知客观事物,转化为自己的意识和情感,这就是完成了第一重转化;然后是作者的意识、情感向文字表现转化,把头脑中的意识、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完成观念,这就完成了第二重转化。
(一)有目的观察积累,培养认识生活的“摄制力”
1.有意观察,丰富表象
善于观察生活,才能不断丰富头脑中的表象。表象越多,联想就越广越深;表象越少,联想就越窄越浅,质量也越差;如果没有表象,写作就根本谈不上任何联想。教师指导观察,要有长计划,短安排;还要有鲜明的指向性和体现指导生活的实用性。
不同文体、不同作文内容,其观察指向和实用性能力迁移也不同。如培养写景状物的能力,可以带学生踏青秋游,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在教师的点拨下,调动五官相通的感受,达到目迷神醉的境界,品味到“文思如泉涌”的乐趣。这样学生有意观察生活,领悟情景,感知生活的习惯渐渐形成。表象丰富了,也就能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2.有意积累,丰富贮存
人脑的“记忆器”主要起贮存作用。有意观察生活,能丰富头脑中的表象。但人脑的“记忆器”往往随着时间推移,时过境迁而出现淡忘现象。有意积累,才能使学生及时积累生活感受而不至于成为过眼云烟。下面是指导积累贮存的几点做法。
(1)写观察日记 (2)读书剪报 (3)朗读录音
3.有意发现,捕捉感点
如果说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则是写作的关键。能动地感受生活的能力越强,“物我”交融的能力就越强,“发现”就越多,写作冲动就越大。
(二)有目的指导训练,培养学生迅速成文的“表现力”
学生怕写作文,还跟“怎样写”有关。写作过程中的第二重转化必须具有布局谋篇的能力、规范用语的能力、严谨表述思维的技能和技巧的能力。这些能力愈强,成文就愈快捷,愈完美。如何指导训练?
1.从成功文(包括教材中的范文、古今中外名著、学生优秀作文)的具体表达中汲取“怎样写”的营养。这些作品已在作者的大脑中经过了循环往复的传输扬弃过程,它们都是作者精神劳动的结晶。利用这些作品的成功的语言、或者成功的构思,哪怕是成功的标点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来提高他们的审美格调。
2.从“格”入门,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规律,从而促进写作能力迁移,完成模仿一一借鉴一一创作这一飞跃。
任何事物都有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不仅要教会其掌握写作上的规律,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提倡象林黛玉进贾府那样,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可多说一句话。写作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作文思维活跃,立意新颖,构思奇异。
三、培养评价能力,体验成功作文的喜悦
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但是,长期以来,以教师为本位的传统作文教学,把学生写出的文章作为每一次作文练习的终点。由教师独自评改,忽视了学生修改这一重要环节。久之成习,苦了教师,误了学生。根据叶圣陶先生主动论的启示: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让学生考虑如何修改。近年来,我坚持变封闭式评改为开放式评改,实行老师评改和学生讨论评改相结合,使用评分表打分。意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作文全程训练缩短周期,变冷处理为热处理;还使老师既从繁重的详批细改中解放出来,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仲梁张振华《作文与思维训练》
多走一步作文范文3
【关 键 词】文本缺席 文本回归 “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个“哈姆雷特”
【正 文】
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程标准也大力提倡学生创造性的阅读和个性化的体验,要求阅读教学让学生读出自我。但是实践中,我们往往从这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为了读出自我,我们抛弃了文本;为了读出个性,我们允许学生歪解。一千个读者是读出了“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那不是“哈姆雷特”,那是“唐吉诃德”,是“贾宝玉”。所以仔细思量这句话,其实,“一千个读者”应该是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就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那个“哈姆雷特”。
就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谈这“一千个读者”和一个“哈姆雷特”的事情,说说自己对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缺席和文本回归问题的看法。
一、文本缺席的现状及其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虽然我们要等到下半年才真正使用新教材,但“教材未到,风先起” ,早将大家的大脑清洗了一遍。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改善给沉寂了许久(忍受着“唇枪”、“舌箭” )的语文阅读教学园地带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借句时髦的话:课堂有了生命。然而:
(1)文本在课堂中慢慢“逃逸”,被纷扰的现代媒体“多情”地取代。从定义上说,计算机辅助教学本身只是一个“辅助”的身份,然而它往往由于其美丽的外表“越俎代庖”。视频、音频等诸多多媒体素材的确可以让课堂生动很多,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阿Q正传》时,考虑课文太长,学生还未进入课文的阅读,就直接让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然后直接开始教学,比如探讨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可想而知,不仅学生找不到文字所在的课文位置,而且根本就是将被电影导演、编剧“第二次创作”的《阿Q正传》当作鲁迅的作品来读。这怎么说是解读鲁迅的作品,最多也只是“第三次创作”。
这种情况很多,如用黄梅戏选段代替《长亭送别》文本,用电影《茶馆》代替文本《茶馆》。究其原因,除了文本本身原因之外,主要是考虑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兴趣因素。在电脑游戏和视频影像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他们对写在纸上的文字,特别是很长的文字几乎都是在没有东西可以消遣的时候才去阅读的,再加上现在沉重的课业负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为了适应学生的这种情况,常常将课文原作者的文本用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再创作”的“文本”来代替。虽然这也是阅读,但是它让学生远离了经典,没有了坐冷板凳的耐心,而只求感官的刺激,丧失对文本形象的大胆想象。
(2)文本在没有读懂得情况下,被无限制地拓展,导致“文本缺席”。李镇西先生在《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中说:如果把创造性阅读理解成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则只有“创造”而无“阅读”了。说的真的非常好。由于对 “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 和“提倡学生知识生成”等新课程理念的误解,我们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自己的多走一步让“真理”变成了“谬误”。比如在一个学生基础较差的班级教《窦娥冤》一课中,有教师匆匆处理了一下课文,就在课堂后半部分加了一个辩论“当你在受冤枉时是否会忍”,还煞费苦心将学生分成两半,调换位置。课堂是很热闹,但是这个问题与课文到底有多少关系,与本课的教学目标到底有多少关系,不得而知。学生对窦娥的冤屈,也就是对古代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都没有读懂,就去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不是哗众取宠吗?诸如这种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追求师生更多时间的互动,充分展现学生的主置,而粗读一下文本甚至稍带一下文本的情况是经常存在。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经常有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热闹,将课文肢解,断章取义,只对课文的某个片断进行全面的探究,由课文到课外,神乎其神,到最后根本就不是语文课了。比如将《道士塔》上成世界文物保护课,将《神奇的极光》上成极光欣赏或其物理的解说课。适当的渗透是有必要的,但是不顾课本的存在显然是对语文的“背叛”。这样的“背叛”是想告诉学生语文的“无所不包”,还是想告诉学生其实老师知道的很多? “无所不包” 恐怕就是“什么都不是” 吧?语文之大大得无边啊!
“远离文本”的代价就是抛弃“语文”自己。
(3)没有作者出场的文本解读同样也是文本的“缺席”。文本是读懂了,但忽视文本背后的作者,课堂不是“学生”、“老师”、“作者”三者的对话,而是建立了文本再创作之后的学生(可能更多的是自己平时生活的体验)和老师(可能只是教参的解读)的对话。
教《师说》,我们可以对“老师”的定义进行新解,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老师形象,但我们不能逃避韩愈的认识和他所处的时代特点。如果让学生用《逃学威龙》的师生关系来审视韩愈那个时代的师生关系,甚至是我们现在的师生关系,那简直就是对《师说》的“屠杀”。
对文本进行“新解”是一次创造性的阅读,赋予文本学生更多的个性化色彩是语文教学的魅力,但是“知人论世”的阅读精神还是语文教学中永远不可抛弃的科学精神。将《荷塘月色》中的情感说成是朱自清婚外恋的苦闷,《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休的原因说成是刘兰芝的“不孕症”,都是对这种精神的离弃。试想经常浸染在这种新解的课堂中的学生,他还有什么经典不可以“新解”?将《望庐山瀑布》改成《望炉中烤鸭》虽然原因很多,但课堂教学中的这种“新解”恐怕也是一个因素。
二、文本回归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在热闹、生动的课堂中,文本在经常性的缺席。那如何让文本回归课堂,重构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呢?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些课堂,教师为了体现对学生的鼓励,经常会采取“不作为”的方式对待学生的回答。不管学生回答是否贴切,是否针对提出的文本问题,总是一句话“好的”或者“很好”。这样的处理使得课堂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很低,文本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反而起不到鼓励学生的作用,更不能谈学生对文本有什么深入的探讨。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及时地起到效果,等一会再讲,针对性就不强了。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的回答上必须落到点子上,该引导就得引导,指出不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引起重视。
另外,教师的指导还应体现在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引导。文本比起一般的媒体毋庸置疑它是显得无趣得多(一般情况下,特别是现在如Flash、视频、音频等这么发达),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像传达任务一样将文本阅读的指令传给学生,他们肯定只会是被动地接受。如果教师自己就对文本怀有极高热情,然后在努力创设情景的同时,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他们学习文本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经常将学生鉴赏文本的优秀作文推荐发表,经常让阅读丰富的同学给大家介绍经验,这样不仅能形成良好的氛围,也会促使部分学生对阅读有一种向往之情。再比如上古文《六国论》,原本很枯燥的内容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时代背景介绍或者用教师自身的朗诵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比如,如果我们在课堂当中经常让学生针对文本提出一些争议性较强的问题,带着这些富有探究意识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傅领进门,学成靠自己”,这个“领”就是“领”方法,“领”兴趣,“领”习惯。没有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根本不用谈阅读的创造性!
其次,创建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带着任务自主学习课文。从实践来看,语文教学在很多时候会没有作业。其实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是我们语文老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本学科应有的权利。但是,我们经常要么认为布置了学生也不会做,不布置作业也给其它学科让路;要么为了赶进度一天布置很多东西,让学生做不完作业,最终导致学生反感。可以说这些都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负责任。利用学案,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体情况,不仅仅能充分落实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效果,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好的方式!
另外,通过学案我们还可以了解学生阅读中的问题,为课堂中的教师的科学引导提供依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当然,我们所编制的学案不是教案的翻版,更不是将所有要解决的问题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主动阅读课文,主动探究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学案问题设计应呈梯度分布,难度根据学生水平分出层次,好学生完成多数题,一般学生解决基本问题。并且对学案上的问题,要有适当的讲解,能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让学案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拖教学的后腿,束缚教学。
第三,要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不照搬教参或随便下载资源,要全方位地了解课文,挖掘课文,充分做好课前预设。重视文本教学,我们应在精心研究文本思路的前提之下确定教学的思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有时可能对课文自己都没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就匆匆看了一下教师用书,然后匆忙去上课。这种没有对课本的深入理解的教学也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挖不深的教材是不是太简单了呢,学生对教材还有多少兴趣?在此基础上的任何讨论都只是建立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之下,任何拓展都可能是漫无边际的天马行空式的延伸。在没有文本引导下的学习只能降低学习的效率,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所以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涉及到的任何资料都要有所了解,有用的要充分利用,没有用的当作知识储备,以备上课预设外的不时之需。
另外,我们还要认真备课后作业。现在有些老师为了赶时髦,课后作业布置什么研究性学习,而其实该校学生可能根本没有这个条件,有些根本和课文没有多少联系了。这种脱离实际,脱离文本基础的作业根本和语文教学的“得法课内,得益课外”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作业不仅要切合学生实际,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之上,不能是上课一套,上课一套,风马牛不相及,那只能增加学生负担,降低文本学习的效率。
最后,带领学生,构建老师、学生和作者的对话。阅读文本读出学生自己的体会当然是件好事,但我们不是简单地满足于此,我们要教会学生“知人论世”,掌握阅读文本的过程,学会阅读文本,学会尊重作者、尊重文化。同时还不能把作者的观点硬塞给学生,要让他们在教学中自然生成。
比如在《病梅馆记》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搜集梅花的相关知识文句,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本文的主旨,然后再出示龚自珍的的思想和时代特点,知人论世,由主观性阅读转入实证性阅读,从而和作者进行对话,加深对本文时代意义的理解。同时对于较难的文章,则可以让学深课前通过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能够顺利地解读课文,做好和作者交流的准备。
比如《巴尔扎克葬词》,文章属于翻译文章,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友谊以及巴尔扎克在法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学生在课前肯定不甚了解,这就会阻碍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特别是文章的某些句子的理解。为此,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搜集相关材料,然后再进行阅读。
“一千个读者”应该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正如李镇西老师在《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中所说的那样,他只能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是阿Q,也不可能是冉·阿让。阅读不能远离文本,远离作者,只有忠实于文本,以文本和文本作者的具体情况为基础的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体验才是真正的阅读。回归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阅读的光辉才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