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行病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行病学范文1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254-6450
国内刊号:11-2338/R
邮发代号:2-7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流行病学范文2
关键词:苍溪县;胃病;流行病学
调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在改变,人群的疾病模式和疾病构成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1],胃病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病,受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大。本课题以胃病为例,通过对苍溪县居民胃病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寻找和了解当地居民胃病高发的影响因素,以期根据统计结果从流行病学层面为降低该地区胃病发病率提高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进而促进预防该地区胃病的发病和提高该地区居民生活质量。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5年7月于苍溪县随机抽取850名调查对象,包括苍溪县城及下辖的龙王镇常住居民。苍溪县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是本次川北医学院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调研地点。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50份,并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800份,有效率为89.41%。800名调查对象中,有胃部不适症状者792人,占99.0%。本次调查的各项内容和指标均基于这792名有胃部不适症状者。
1.2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广元市苍溪县居民胃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问卷》为调查工具,对随机抽取的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共19道题目,包括15道单项选择和4道多项选择。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等)、患病情况(症状、是否确诊、胃病史等)、饮食行为习惯、胃病知识的获取渠道等。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0软件并核对,然后采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居民的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的苍溪县常住居民中有胃部不适症状者792人,男性334人(42.2%),女性458人(57.8%);年龄在20岁及以下、21至40岁、41至60岁、61岁及以上的分别为74人、180人、290人、248人;其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325人、初中204人、高中138人、大中专71人、本科及以上54人,可以看出此次调查的主要人群是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且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
2.2居民患病情况
调查发现居民的常见胃部不适症状:其中有675人(85.2%)去医院确诊过胃病,大多数为慢性胃炎596人(83.1%),急性胃炎有32人(占4.5%),胃、十二指肠溃疡70人(占7.8%),极少数(0.4%)为胃癌,其余胃部疾病有16人(占2.2%)。
2.3胃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
此次调查发现,有胃部不适症状的人群平时休息时间在11点以前的仅有305人(占38.5%),在11点以后的有487人(占61.5%);仅有258人(占32.6%)平时按时进食三餐,其余534人(占67.4%)为进餐时间不固定、少食多餐、经常不吃早餐等;另外多数(41.9%)人群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习惯,47.7%的人群经常吃过夜或者不新鲜的食物;调查发现有胃部不适症状的人群大多有吃辛辣粗糙食物、喝烈酒、吸烟、喝浓茶和咖啡的习惯(表1)。
3结论
3.1该地区胃病高发,尤其以慢性胃炎为多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当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苍溪县居民大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症状,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情况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同时我们发现该地区主要的胃部疾病为慢性胃炎,而急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病率较低。
3.2引起长期胃部不适症状或胃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导致胃部不适、引起胃病高发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涉及社会经济文化、个人饮食习惯、生活水平等方面。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具有较为严重胃病的人群多是中老年人,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他们对胃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不够,以致于耽误了疾病早期的预防和治疗。而有调查显示学历和经济水平是Hp感染的保护因素[2],而Hp感染是引起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约六成的人作息不规律,甚至有长期失眠。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食用不新鲜食物不仅会引起胃部正常活动紊乱,破坏胃酸正常分泌,而且剩饭中的淀粉加热会发生糊化,胃对这种糊化的淀粉水解消化能力显著降低,剩饭也易被葡萄球菌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3]。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也会对胃肠道粘膜造成一定损伤,影响胃部的正常活动和功能。由于当地的饮食文化,该地区居民大多有食用辛辣粗糙食物、烟熏食品的习惯,有一部分人群受工作、个人等因素需要长期喝酒、吸烟、喝浓茶和咖啡等,这些习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胃部的正常活动和功能,吸烟增加胃病的发病率,降低胃病的治愈率。另外研究表明长期过度的忧郁恼怒、思虑紧张等精神刺激,能够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进而会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胃壁血管的痉挛性收缩,胃黏膜缺血、缺氧,就会发生慢性炎性病变[3]。
4建议
4.1多部门联合,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胃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有胃部不适症状的人群之所以没有及时去医院治疗就是因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经济实力不强、没有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以致于他们对胃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不高。当地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走进社区、走向群众,加大对包括胃病在内的常见疾病基础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对这些疾病的认识,指导群众正确就医、正确认识疾病,避免他们盲目从医,同时也加强医疗单位和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和连接,促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4.2群众个人提高认识,养成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
胃需要“三分治,七分养”,通过合理的饮食保护胃是预防胃病的重要方法,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必不可少。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忌口,不食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4]。对于胃病患者还应坚持合理安全用药,减少药物对胃部的伤害。
4.3坚持体育锻炼、保持积极心态,提高机体抵抗力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及饮食所伤在现代胃病患者中占很大比例,也是胃病很难治愈及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5],所以在养成正确合理的饮食习惯的基础上,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对降低胃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坚持适度的与体育锻炼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毒或细菌侵袭的机会。
4.4建立和完善乡镇或社区群众健康档案,对胃病进行提前预防
建立和完善乡镇或社区群众健康档案不仅有利于医务人员对群众的健康状况有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并且能更有效地指导群众正确用药。此外,加强群众与医务人员之间的长期联系以及医务人员对群众健康状况的监测和干预,可以对胃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本地区胃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进而提高群众生命健康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恩才,朱一胜.常州市钟鸣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J].江苏卫生保健(学术版),2013,15(1):8-9.
[2]刘瑶.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调查分析及健康管理的初步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8.
[3]张馨,曹文君,王静等.某地区胃病患者饮食及行为习惯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3):96-99.
[4]孙立杰,颜灿冰,李思薇等.预防护理对胃病发生和发展关系的调查研究[J].吉林医学,2008,29(20):1744-1745.
流行病学范文3
>> 南朗医院流动孕妇人群梅毒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控对策分析 跌倒的流行病学研究 麻疹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报道 麻疹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G点的流行病学研究 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研究 时间流行病学漫谈 神经内科门诊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 江西省吉安市2010~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小儿腹泻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从社会流行病学视角研究艾滋病 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诊治研究进展 军团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措施研究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龋病流行病学及高发原因的研究 糖尿病并发感染68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盐城市社区体检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基于SPSS分析的龋病流行病学情况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CHINACDC. http:///tjsj/gjwstjsj/201206/t20120608_63463.htm
[4]Conde MA, Amela R, Aladro Y, et al. Eur Neurol,2010,52:29
[5]Mitsonis CH, Kararizou E, Dimopoulos N, et al. Int J Neurosci,2008,118:1251
[6]Ghanem KG, Moore RD, Rompalo AM, et al. AIDS,2008,22:1145
[7]Walter T, Lebouche B, Miailhes P, et al. Clin Infect Dis,2006,43:787
[8]Asemari AM, Bohlega SI, Cupler EJ, et al. Pitfalls in cerebro spinal fluid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newrosyphilis.Saud MedJ,2009,22:26
[9]Ozben S, Erol C, Ozer F, et al. Neurology India,2009,57: 347
[10]Marra CM, Tantalo LC, Sahi SK, et al. Sex Transm Dis,2010,37:283
流行病学范文4
>> 麻疹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灾难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血小板减少的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甲醛对健康影响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胃癌发生部位变化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诊治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麻疹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锌缺乏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胸主动脉夹层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口蹄疫流行病学及防制研究进展 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蒙古族脑卒中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牙周病与冠心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及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3种2型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3] Debbink K, Donaldson E F, Lindesmith L C, et al. Genetic mapping of a highly variable norovirus GII.4 blockade epitope: potential role in escape from human herd immunity. J Virol, 2012,86(2):1214-1226.
[14] Lee R M, Lessler J, Lee R A, et al. Incubation periods of viral gastroente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Infect Dis, 2013,13:446.
[15] Rockx B, De Wit M, Vennema H, et al.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calicivirus infec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lin Infect Dis, 2002,35(3):246-253.
[16] Hurwitz A M, Huang W, Kou B,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ngle-Chain Antibodies that Specifically Bind GI Noroviruses. PLoS One, 2017,12(1):e0170162.
[17] 余建d, 王鑫, 廖巧红等. 中国27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门诊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5,36(3):199-204.
[18] Verhoef L, Hewitt J, Barclay L, et al. Norovirus genotype profiles associated with foodborne transmission, 1999-2012. Emerg Infect Dis, 2015,21(4):592-599.
[19] Vega E, Barclay L, Gregoricus N, et al. Genotypic and epidemiologic trends of norovirus outbreak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9 to 2013. J Clin Microbiol, 2014,52(1):147-155.
[20] Matthews J E, Dickey B W, Miller R D,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published norovirus outbreaks: a review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ttack rate and genogroup. Epidemiol Infect, 2012,140(7):1161-1172.
[21] x雅晶, 刘贤金. 食源性诺如病毒在果蔬农产品中的污染及检测研究. 病毒学报, 2015,31(06):685-697.
[22] Hall A J, Wikswo M E, Pringle K, et al. Vital signs: foodborne norovirus outbreaks - United States, 2009-201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4,63(22):491-495.
[23] Bernard H, Faber M, Wilking H, et al. Large multistate outbreak of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associated with frozen strawberries, Germany, 2012. Euro Surveill, 2014,19(8):20719.
[24] Lunestad B T, Maage A, Roiha I S, et al. An Outbreak of Norovirus Infection from Shellfish Soup Due to Unforeseen Insufficient Heating During Preparation. Food Environ Virol, 2016.
[25] Riddle M S, Walker R I. Status of vac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norovirus. Vaccine, 2016,34(26):2895-2899.
[26] Hewitt J, Bell D, Simmons G C, et al.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 caused by waterborne norovirus at a New Zealand ski resort.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7,73(24):7853-7857.
[27] Riera-Montes M, Brus Sjolander K, Allestam G, et al. Waterborne norovirus outbreak in a municipal drinking-water supply in Sweden. Epidemiol Infect, 2011,139(12):1928-1935.
[28] Cho H G, Lee S G, Kim W H, et al. Acute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associated with ground-waterborne norovirus in South Korea during 2008-2012. Epidemiol Infect, 2014,142(12):2604-2609.
[29] Evans M R, Meldrum R, Lane W, et al. An outbreak of viral gastroenteritis following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t a concert hall. Epidemiol Infect, 2002,129(2):355-360.
[30] Chapman A S, Witkop C T, Escobar J D, et al. Norovirus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U.S. Air Force Academy, July 2011. Msmr, 2011,18(11):2-5.
[31] Bonifait L, Charlebois R, Vimont A, et al.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airborne norovirus during outbreaks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 Clin Infect Dis, 2015,61(3):299-304.
[32] Tuladhar E, Hazeleger W C, Koopmans M, et al. Reducing viral contamination from finger pads: handwashing is more effective than alcohol-based hand disinfectants. J Hosp Infect, 2015,90(3):226-234.
[33] Kingsley D H, Vincent E M, Meade G K, et al. Inactivation of human norovirus using chemical sanitizers. Int J Food Microbiol, 2014,171:94-99.
[34] Kirk M D, Pires S M, Black R E,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stimates of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Disease Burden of 22 Foodborne Bacterial, Protozoal, and Viral Diseases, 2010: A Data Synthesis. PLoS Med, 2015,12(12):e1001921.
[35] Hall A J, Lopman B A, Payne D C, et al. Norovirus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Emerg Infect Dis, 2013,19(8):1198-1205.
[36] Verhoef L, Koopmans M, W V A N P, et al. The estimated disease burden of norovirus in The Netherlands. Epidemiol Infect, 2013,141(3):496-506.
[37] Hall A J, Glass R I, Parashar U D. New insights into the global burden of norovirus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revention. Expert Rev Vaccines, 2016,15(8):949-951.
[38] Kotloff K L, Nataro J P, Blackwelder W C, et al. Burden and aetiology of diarrhoeal disease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Global Enteric Multicenter Study, GEMS): a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Lancet, 2013,382(9888):209-222.
[39] Bartsch S M, Lopman B A, Ozawa S, et al. Global Economic Burden of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PLoS One, 2016,11(4):e0151219.
[40] Atmar R L, Bernstein D I, Harro C D, et al. Norovirus vaccine against experimental human Norwalk Virus illness. N Engl J Med, 2011,365(23):2178-2187.
流行病学范文5
一、国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一)调查动物种类及病种
牛:口蹄疫、布病、结核、炭疽、狂犬病、痘病、病毒性腹泻等7种;
羊:口蹄疫、布病、炭疽、狂犬病、痘病、小反刍兽疫等6种;
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布病、炭疽、狂犬病、痘病、猪伪狂犬病等10种;
马属动物:马流感、布病、炭疽、狂犬病等4种;
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鸡白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痘病、禽白血病、结核病等7种。
(二)调查内容
上述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动物种类、存栏数量、发病数量、死亡数量、疫情处置情况、免疫情况等内容。
(三)调查时间与范围
调查时间:从20*年3月开始,每月调查一次。
调查范围:每个乡镇调查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20个散养户,同时调查规模猪场、羊场、牛场和禽场个1个,当发生动物疫情时,扩大调查范围。
二、国外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一)调查病种
牛瘟、牛肺疫、疯牛病、羊痒病、蓝舌病等我国已消灭或目前我国尚未出现的疫病及突发的其它重大动物疫病。
(二)调查内容
同国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三)调查时间和范围
调查时间:20*年3月开始运行。
调查范围:活畜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及从国外引进的牛、羊、及其它动物和动物产品。
三、调查乡镇
县站将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每月25日至29日按乡镇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各乡镇站要积极配合调查人员完成工作任务。
3月份:*
流行病学范文6
【关键词】龋病;龋病流行病学情况;高发原因;危险性
【中图分类号】R7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118-02
龋病作为一种口腔常见病,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目前,龋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在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疾病,其患病率高,危害范围广,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60%――90%的学龄儿童及大部分成年人均受到龋病的影响(1),龋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龋病的患病率为40%――60%,人均患龋牙位数大约为2个左右。如果不对其流行病学和高发原因有足够的了解,就不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形势更加严峻。现就它的流行病学和高发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它的危险性作出评估。
1 龋病流行病学情况
2004年,WHO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表明:目前,在世界各国及不同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地区等差异,龋病的发病情况及严重程度是不平衡的。以12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在美州,DMFT=3.0,欧洲地区DMFT=2.6,而在非洲DMFT=1.7。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患龋率仍低于各国的平均水平,但已出现上升趋势。而在过去的20年中,西方工业化国家儿童的患龋率尽管高于各国的平均水平,但已呈下降的趋势[1]。在我国,对儿童龋病的患病情况发展趋势有不少研究。1999年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2]:乳牙龋患率高,龋患严重,而恒牙龋患状况较轻,研究发现(3),随年代的进展,龋病患病率,龋均,龋面均都呈下降的趋势。而部分城市患龋情况却有上升。对龋病的流行研究还显示出龋病的流行具有城乡差别。在我国四川,12~13岁儿童DMFT指数在城市,郊区,边远地区差异具有显著性:城市儿童DMFT指数最高,边远地区最低[4]。
2 龋病的高发原因
2.1 细菌因素 口腔内主要致龋菌有变形链球菌群、乳酸杆菌及放线菌3种。
2.1.1变形链球菌群是链球菌属里口腔链球菌部分内的一个菌群。这个菌群有7个菌种, 经反复研究证实,其中变形链球菌可以造成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口腔龋病的发生,同时也有证据表明该菌与人类龋病密切相关(4)。从世界不同国家21个地区的调查结果看,也以变形 链球菌检出最多,为74%――100%(5)。
2.1.2乳酸杆菌在口腔内有8-9种, 其中乳酪乳酸杆菌和嗜酸性乳酸杆菌是主要致龋菌。由于产酸、耐酸,乳酸杆菌可单独导致窝沟龋发生,也可与变形链球菌协同,在菌斑形成后,起到促进龋发展的作用。
2.1.3放线菌有12个菌种,其中的粘性放线菌、衣放线菌、溶牙放线菌与牙邻面、根面龋有关(5)。
2.2 宿主因素 宿主是龋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主要直接因素是宿主自身的牙、唾液及生活方式。
2.2.1牙是龋病发生的底物,牙冠的裂隙窝沟、异常发育沟,牙排列拥挤重叠、不整齐以及牙釉质发育不全、牙根外露等均有助于龋病发生。
2.2.2唾液是牙及细菌的外环境,含钙和磷酸盐的唾液对维持牙组织的完整性,促进牙萌出后牙釉质成熟及早期龋损害和脱矿釉质的再矿化有好的作用。唾液腺受破坏,唾液分泌减少,其清洁、缓冲功能减弱,则有助于龋病的发生。
2.2.3 行为与生活方式中的偏离行为, 如不良的口腔卫生、饮食中精制的含糖食物增多及吸烟等有利菌斑聚集,促使龋病发生发展。
2.3饮食因素 食物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也是口腔微生物进行合成分解代谢的能源。食物中与龋病发生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经动物试验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中的蔗糖致平滑面龋能力最强。蔗糖是食物因素中有利于龋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4 时间因素 时间作为致龋因素之一,其含义应该包括:致龋菌斑在牙体滞留的时间;菌斑内酸性产物持续的时间;菌斑及唾液环境低于临界ph值所持续的时间。以上因素的持续时间越长,龋病发生的危险性越大。
3 龋病危险性评估
除了检测龋病危险性以外,还需对所得结果进行评估。单一因素已被证明很难预测龋病发生,一个因素的负面作用可由其它因素的正面作用所中和或掩盖。必须全盘分析各种不同的检测数据,综合评估龋病。Petersson等[7]研制出Cariogram龋病预测系统,将有关受测试者的各致龋因素作为变量输入计算机程序,所得预测结果以图表的方式显示出来。作者应用此系统预测学龄儿童的患龋风险,并与两年后新增的龋失补牙面数(dmfs)进行对比,证明Cariogram模式较其他单一因素模式的准确性高。
对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对危险因素的评估是疾病预防的前提。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龋病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危险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对龋病的发病情况,我们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以采用有效简捷的方法对龋病发病情况进行合理评估,针对诱发患龋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PetersenDE,BourgeoisD,Ogawa.Theglobalburdenofo2raldiseasesandris kstooralhealth[J].Bullitin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5,83(9):661-669.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
[3] 刘英,陈冬梅,蒋燕.银川市青少年龋病患病趋势患病形势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2005,23(6):503.
[4] AlongeJonnesP,PattiP.DentalcariestrendsinAfrica[J].CommunityDentOralEpidemiol,1999,27(5):316-320
[5] 樊明文,牙体它髓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