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让儿子独立一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让儿子独立一回范文1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来自他的专注性和思考力。和所有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一样,儿子常常是上窜下跳,一刻不得闲。当初让他学习围棋,是基于一个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希望他能安静下来做一件事。然而,刚学棋那会儿,完全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儿子的种种“陋习”依然难除。听课时,东张张,西望望,有时还与旁边的小朋友你推我搡。下棋时,他不会安安稳稳坐在小椅子上,而是一会儿站,一会儿跪,一会儿靠,一会儿倚,常常需要我们家长或老师的陪伴和监督才能下完一盘棋。
渐渐地,随着讲课内容的丰富与加深,儿子上课时的小动作日渐减少,与小朋友下棋时也不再需要我们陪伴。有时,看着他专注思考的神情,常常让我忍俊不禁(小子,总算把你骗进去了)。如今,儿子已经能够独立与电脑对弈1个多小时。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儿子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诸如玩具的拼装、智力游戏的挑战等,他也开始能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独立地解决。更难能可贵的是,有时面对嘈杂的外界,他仍能专心地做自己的事,不为外界所动。
其次,初步建立起信誉与责任意识。学棋之初,儿子经常因为一时的粗心大意,被对方偷袭,那种懊丧感,让年幼的他恨不得悔上一手。但从学棋第一天起,儿子就明白了“落子无悔”这条棋界基本的规矩,这条规矩在以后的日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儿子:人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言行,你必须对自己落下去的子负责,你必须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人生如棋。慢慢地,儿子开始懂得,要言而有信,要说话算数,要言行一致。现在,我们跟他商定的一些生活原则和行为习惯,只要他答应,或者他自己设定,基本都能很好遵守。
再有,就是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毅力。儿童学棋,所要经历的第一关,就是输棋。一开始,儿子常常因为输棋而哭鼻子。之后,虽不哭了,但依然义愤难平。至今,我还异常清晰地记得,有一回,他非常认真地跟我对弈,但结果却落败。那一次,他没有哭,却用双手抱着自己的头,那种与年龄极不相称的痛苦表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之后,他放出一句话:“妈妈,我明天一定要赢你。”
为了落子无憾,儿子逐渐学会了瞻前顾后,三思后行。然而,就算深思熟虑,也未必能够做到圆满。但是,还得“落子无悔”,还得面对眼前的事实,不管这个事实对于他而言,有多么惨烈!没有伤心的时间,没有懊悔的机会,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弥补,迅速地从几种解决方案中找出最正确、最快捷的方法来处理眼前的问题。有时,我在旁边观棋,看着棋局十分危急,提醒他赶快相救,谁知他说,他早就看出来,那些棋根本没有方法再救活,他已经放弃。那种坦然,那种笃定,令我汗颜。不是吗?在舍与得之间,我们常常举棋不定,儿子小小年纪就懂得及时放弃。眼下,经过无数次胜负的考验,儿子已经能够相对从容地面对,一时的被动与落后,一时的输赢,不至于再严重影响他的情绪。
最后一点,就是东方式思维的启蒙和熏陶。方寸之地的围棋,蕴含着中国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思辨哲理。儿子通过无数次下棋的尝试与实践,逐渐意识到,下棋既要计算和推测,又要凭着自己的直觉果断出手,这种相对模糊的、不确定的思维方式,便是典型的东方思维。
让儿子独立一回范文2
一、不同情境中进行识字,反复出现,提高识字效率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在识字教学中,我发现,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而“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那如何让生字宝宝反复与学生见面呢?我在教学语文版第一册《小小的船》一课时,进行了探索。在板书课题“小小的船”后,先利用字卡让孩子们读准“船”的字音,然后出示各种船的图片,问:你们认识这些船吗?图片激发了学生对“船”的兴趣,在他们说对各种船的名称后,我随机在图片旁边出示:“帆船”、“轮船”、“游船”、“渔船”……就在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船的同时,“船”这个生字反复在孩子们面前出现了十几次。而在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后,我创设情境: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学生跃跃欲试,大声说:“能!”于是,我出示课文中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让同桌一起练习读,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知不觉地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接着,我出示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说:“生字宝宝真调皮,又从词语中跑了出来,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孩子们在自由练习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中反复与生字宝宝见面。接下来,我又将生字的拼音去掉,说:“生字宝宝没有了拼音,你们还认识吗?”此时,孩子们已经能熟练地认出被我打乱了顺序的生字了。我趁热打铁,设计了游戏环节――“摘星星”。我指着已经布满“星星”的黑板说:“天上的星星说:‘小朋友,只要你把我们摘下,读出写在我背面的字宝宝,并且给它组词,我们就是好朋友了。’谁想摘下这些星星,和他们交朋友呢?”孩子们的手迫不及待地举起来了……巩固识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
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逐步形成自主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1.认记字形
分析“迷、谜、咪、眯”4字字形、字音。从已贴出的字卡中拿出这四个字,单独再贴出。
师:同学们真聪明。祝贺你们,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了。光认识了可不行,我们还得想办法把它们牢牢地记住。你们瞧瞧这四个生字宝宝有些什么关系呀?
生:读音相似,都有一个米字……
师:是的,这四个生字宝宝都有一个“米”字,仔细看,瞧它们的“米”字有什么不同?
生:“眯”和“咪”的最后一笔是一捺,“迷”和“谜”的最后一笔是一点。
因此,我特别注重将一些识字方法在平常教学中渗透给学生,使之逐步形成自主识字能力。在片段一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能够熟练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方法自主识字了。如他们能联系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识字,“编顺口溜、猜字谜、找反义词、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各种方法都成为孩子们识字的“良方”。
三、自主选择识字方法,体验识字过程中的快乐。
在识字教学当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体验识字过程中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
如在暑假日记当中,许多学生都描写了暑假游泳时发生的趣事。在感受着孩子的快乐时,我也发现,有不少的孩子将“游泳”的“游”字的右边写成了“反文旁”,虽然这个字还没有学习写,但是已经学习认过了,而且,我在平时教学中发现,许多孩子到了高年级经常把“游”字写错,尽管老师在作业批改时已经帮他们改过来了,但是有的孩子还是一错再错。怎么办呢?我决定将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
刚上课时,我将“游泳”两个字(“游”字的右边写成“反文旁”)大大地写在黑板上,不等我开口,有的学生就喊起来:“老师,你把‘游泳’的‘游’写错了。”我故意装出疑惑的样子问:“是吗,哪儿写错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你把‘游泳’的‘游’的右边写成了‘反文旁’。”我似懂非懂地说:“不是反文旁,那应该怎么写?你来写一写。”学生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正确的“游”字。这时,我为难地说:“怎样记住这个‘游’字呢?你们能给老师想想办法吗?让老师以后都不再把这个字写错了。”
听说要帮助老师,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纷纷将自己的“好办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将自己的好办法与大家分享:
“我编了一个顺口溜记住‘游’字:方先生带着他的小儿子去水边玩。”
“我用讲故事的方法记住‘游’字:暑假里,方先生去游泳,他的儿子也跟着一起去,来到游泳池边,方先生的儿子不敢下水,因为他不会游泳,在爸爸的训练下,儿子终于学会了游泳,不过,他喝了一肚子的水。”
“我是这样记住‘游’字:游泳必须有水,所以‘游’字的左边是‘三点水’,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所以中间是个‘方’字,小孩子游泳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陪着,所以右边上面是个‘卧人头’,下面是个‘孩子’的‘子’,合起来就是个‘游’字。”
这时,有一个孩子举起了手,说:“老师,以后我不会再把‘游’字写错了。”
听着孩子们的“好办法”,我庆幸将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记住了“游”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自主纠正了错误。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分析,想出不同方法记住了“游”字,孩子们在识字过程中表现得积极、热情、自主,他们完全成了识字的主人。识字教学由枯燥变得有趣,由单一变得多样,识字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
四、鼓励学生采用个性的识字方法,独立进行识字
让儿子独立一回范文3
案例:2008年,我离婚了。拿到离婚证,我的心异常平静,我和他恩怨两清,从今后各自珍重,再无交集。
不久,大学同学出差路过此地,我们当地几个同学共同招待,每个人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张鹏呢?”我一遍遍答 “离了”。然后就在别人的“你有第三者?”、“他有第三者?”的猜疑和惋惜中百口莫辩。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从此以后,自己的私事就成了别人嘴间不停咀嚼的八卦。
更可怕的是,当乍离婚时的轻松感过去,长久的寂寞袭来,我竟然又不停地想起前夫来。我这才发现,我们不合的只是个性,6年恋爱和6年婚姻积累了足够多的回忆和相守的习惯,虽然知道在一起不会幸福,可是戒掉却那么难。
为了尽快摆脱离婚的伤痛,我积极寻找下一份感情。让我失望的是,同意来见的大多40开外,甚至还有60岁的老头,这样也倒罢了,居然还都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我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可只是离了个婚,就似乎变成了打折处理还没人买的处理品,不得不捧着再次受伤的心继续忍受寂寞。真搞不明白,离婚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怎么过得比离婚前还难受呢?
情感专家平逍:当男女沉浸在不幸婚姻带来的痛楚中时,离婚似乎成了救命草,好像抓住了,就会迎来崭新的阳光雨露。但事实上,离婚给夫妻双方,特别是女性带来的伤痛和后遗症是难以估量的。世人对离婚的传统偏见和离异女性二次择偶时的困境导致的自尊心受挫引起的自卑感、独自面对生活时的孤独感、失去家人时的失落感,都是女人需要跨越的几道关口。
性格开朗、懂得适时调整自己的人,可能经过一段时间会走出阴影,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反之,心灵则长时间不能复原,这种不愉快的体验也有可能终身难以磨灭。
所以当离婚已成事实,你要为自己做几件事。首先,失落感在所难免,想办法发泄心中的不满,使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把有人依靠的心理转变到依靠自己上来;其次,离婚意味着一种结束,无论是美好抑或是龌龊都已成为过去,这是初衷,也是结果。请你相信,时间可以消融一切,只要想忘记,不久,它会真的淡去。所以,当寂寞和孤独袭来的时候,尽量挣脱回忆,多想想未来;再者,建立新的交际圈子。这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不要囿于对他人的狭隘猜测,也许也仅是猜测,良好的社会关系往往是最直接的复原力量。
不要急于开始一段新的亲密关系,当你的情绪还未平复的时候,很容易从一个错误跌入另一个错误,让恶劣的情绪永无出头之日。
总之,既然已经决定放弃,就要学会放下,才能如你所想,过上比离婚前更美好的生活。
离婚后,我过得还好,孩子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案例:我离婚已经很久了。刚离婚时,不少朋友热心地给我介绍对象,我也想找个合适的人再嫁,一个人真的很不容易。
但当我把这事提上日程,年仅4岁的儿子大哭:“我不要新家,不要新爸爸!”我忍不住哭了。我知道,那充满争执吵闹的破碎婚姻不仅伤害了我,更给幼小的孩子留下了恐惧的记忆。我把再婚的事搁置起来,全心全意养育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弥补离婚给儿子带来的阴影。
我没命地工作,发誓要让儿子过得比任何父母双全的孩子强。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儿子一天天长大,我也升职为知名企业的中层,独领一方。尽管忙,我也尽一切可能陪伴孩子,满足他所有的愿望。望着乖巧的孩子、亮堂堂的大房子,我觉得自己的人生还算成功。
儿子上学以后,他班主任的一席话粉碎了我的梦。她说,儿子的性格和行为跟班里别的男孩子迥然不同,说话细声细气、性格文静柔弱、动不动就哭鼻子。我不大相信,有几次特意早早去接他,远远观察儿子的一举一动,我发现老师说的一点没错。有一回上体育课时,他与另一个同学发生了冲撞,那个比他矮很多的同学推他、骂他,儿子唯唯诺诺连连后退,连一句硬气的话都不敢说。
我的满足感顿时崩塌,付出了那么多、牺牲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让儿子健康成长,有个好的前程,可到底把儿子害了,这让我如何接受?
情感专家平逍:单身母亲不容易,她们不但要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为生计奔波,更难处理的是子女的教育问题。许多单身母亲不得不承认,不管母亲多么面面俱到,都无法代替父亲的作用。因为在儿童性格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任何一方缺失,都容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伤害。
不想让离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灾难,作为母亲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告诉他并让他亲身感受到离婚只是爸爸妈妈之间出了问题,而不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问题,更不是因为他而出的问题。不要因为离婚而中断了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鼓励孩子多和父亲来往,积极创造他与父亲之间相处的机会和时间。离异母亲可以演绎一个人的精彩,却别忘记开放孩子的世界。
为孩子树立正视生活、坚强独立的形象,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己适度的个人空间,避免成为彼此的全部重心。爱孩子就不要把所有的生活投入到他身上,这是单身母亲一大忌。
让儿子独立一回范文4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不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问题,一是担心自己的回答错误被同学耻笑,被老师训斥,自己的问题不对打乱教师的进度被老师怪罪,二是有的同学认为有同学回答问题不少我一个,所有这些担心,都让学生不敢回老师提出的问题,有问题不敢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无疑可问,再也提不出问题了 。所以要使学生敢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老师要做的是:
1.要学会尊重学生,老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更应培养学生间的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习惯(因为,有许多同学因回答错问题或提出幼稚或过于简单的问题而被其他同学讥笑后、再也不敢回答问题了)。
2.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老师要以微笑的表现,鼓励、期待的眼神,希望、亲切的话语,激励、推进的手势,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一起学习研究,打消学生惧怕心理。
3.要尊重学生的提问:老师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即使是简单、浅显或刚讲过的问题也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给学生以敢问、主动问的安全心理。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问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的故事吧。今天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他们父子俩的故事:有一天,小头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头儿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边哭边说:“爸爸,人家小明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小头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咦,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要促进思维,而《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为什么大头儿子12年才过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三 培养思维能力,让学生善于发问
首先,教师要善于问,让学生模仿,模仿是学会提问的良好的开端。教师仔细研究提问的艺术,每提一问题都要指明问题的条件、目标及问题的思维的方向,要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差距”,这个“差距”又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而缩短,直至找到问题完美的答案。学生就模仿着、尝试着学会了提问。
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编、一法多用等方法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创造性思维。
让儿子独立一回范文5
陶艳波与丈夫杨德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被分配到秦皇岛工作。1992年,他们有了儿子,给儿子取名杨乃斌,希望儿子将来文武双全。
1993年,陶艳波和丈夫带着8个月大的儿子回老家齐齐哈尔探亲时,儿子经历了一场高烧。高烧过后,陶艳波发现,无论在儿子周围和背后怎么拍手,他都没有反应。夫妻俩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被确诊为高烧性重度神经性耳聋。
为了给儿子治病,陶艳波和丈夫跑遍了全国各地十几家知名医院,但诊断结果都一样――孩子的耳神经已经坏死。
“快教孩子学唇语吧,孩子的最佳语言期为0~7岁,再这样跑来跑去就把他耽误了。”北京一位医生告诉陶艳波,北京一家聋儿康复机构提供专门针对聋儿父母的培训。
一语惊醒梦中人,学唇语成了陶艳波唯一的希望。为了儿子,在众人的不解和惋惜声中,她毅然辞去铁路疗养院的正式工作。辞职的当天晚上,从不写日记的陶艳波在笔记本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一句话:“教育乃斌是我终生的职责。”
在北京那家聋儿康复中心的几十名学员里,只有陶艳波一个人是聋儿家长,其余都是各地特教学校的老师。每天上课,陶艳波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通过一个月的突击训练,她便掌握了唇语的基本要领。
回到家里,陶艳波把要教孩子说的话分别写在儿子的手上和卡片上,然后她坐在小板凳上,让杨乃斌坐在高一点儿的凳子上,母子俩的口唇保持在同一高度。她还把儿子的一只小手放在她的脖子下面,以便儿子感受她说话的时候声带是如何震动的,再让儿子看着她的口唇是怎样发音的。当时,杨乃斌年纪很小,学唇语根本不得要领。被封闭在无声世界里,他动不动就烦躁地哇哇大哭,甚至用小手打妈妈、推妈妈。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虽然陶艳波每天不厌其烦地教儿子唇语,可希望总是变成失望。陶艳波没有放弃,她相信只要坚持,总有铁树开花的那一天。
陶艳波的执着和坚韧终于换来了奇迹。杨乃斌4岁生日那天,看着生日蛋糕旁黄灿灿的香蕉,他伸手想摸摸,却怎么也够不到。一瞬间,他突然鬼使神差地回头,望着陶艳波喊了一声:“妈妈”。为这一声呼唤苦苦等待了3年的陶艳波一下子愣住了。回过神后,她大声叫着在厨房忙碌的丈夫:“孩子他爸,你快来听啊,我们的儿子会喊妈妈了!”打那以后,陶艳波更加耐心地教儿子唇语。
转眼间,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陶艳波决定带杨乃斌回老家齐齐哈尔上学,她准备做陪读妈妈,让孩子去正规学校读书。当时,很多亲戚觉得陶艳波疯了,陶艳波却坚持认为聋哑学校没有语言交流环境,儿子在那里学说话会更难。
陶艳波带着儿子去学校报名。尽管她认为儿子能说话,但面对一个没有听力、语言表达含混不清的孩子,校长还是拒绝了。陶艳波没有放弃,她带着孩子跑遍了附近十几家小学,仍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受杨乃斌。
在陶艳波的不懈努力下,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有一天,陶艳波带着儿子又来到一所学校。虽然杨乃斌听不到校长在说什么,但他看懂了校长的表情,便拿起画笔,在纸上画了一幅家乡公园的宝塔,用含混的发音对校长说:“学校里你最大,如果你让我读书我就有学上。不然,我就永远没机会读书了。”
儿子小小年纪竟能说出这番话,让陶艳波大吃一惊。校长也被杨乃斌的求学欲望打动,终于答应了母子的请求。不过,校长也提出了疑问:“孩子耳朵听不见,咋听课呢?”
校长的疑问也是陶艳波的心病。那天晚上,她一宿没睡,思来想去,终于打定了主意。第二天早上,她带着儿子来到学校,恳求校长同意自己跟孩子一起上学,她来当孩子的“耳朵”。校长同意了陶艳波的请求。
课堂上,杨乃斌被安排坐在第一排。为了不挡住后面的学生,陶艳波从家里拿来一个15厘米高的小板凳,坐在儿子旁边当他的同桌。上课时,陶艳波一边时时提醒儿子,让他别走神;一边忙着记笔记,把老师讲的东西尽量多地记下来,回家再讲给儿子听。
让陶艳波欣慰的是,自己的工夫没白费,儿子学习特别刻苦,成绩出人意料地优异,每个学期都是三好学生。
母子相伴津门苦读6年
2004年,陶艳波从电视里看到,北京协和医院引进了一种澳大利亚人工耳蜗,能大大提高听觉障碍者的听力。她还了解到,因幼年时期药物过敏等原因导致后天失聪的孩子,佩戴人工耳蜗是最好的办法。于是,陶艳波和丈夫卖掉老家的房子,东拼西凑了20万元,让儿子接受了左耳植入人工耳蜗手术。杨乃斌的左耳终于有了70%的听力,能听到3米以内正常说话的声音。从那以后,陶艳波更加努力地教儿子说话。
2005年,杨乃斌小学毕业时,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为了让儿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了离丈夫工作的地方北戴河近一些,陶艳波带着孩子来到天津上初中。
那年暑假,陶艳波带着儿子敲开一所初中校长办公室的门。校长注意到杨乃斌左耳上的助听器,问道:“孩子听力不好吧?”陶艳波急忙掏出儿子在小学获得的各种学习优秀证书。看校长没吱声,陶艳波又把儿子课余获得的“书画特等奖”证书、“游泳冠军”证书一张张都掏了出来。最终,校长收下了杨乃斌。
初中开学后的第一节英语课还没上完,陶艳波就低下头抹开了眼泪。原因是老师采用了全英语教学,陶艳波一个词都听不懂。她心急如焚,向英语老师请教她该怎么办。老师建议她买个录音笔,把课堂内容全部录进去,每天下晚自习回家后再一句一句地听录音讲给儿子。陶艳波按老师的建议去做了,母子俩晚上听录音学英语,每晚都要学到一两点钟。
在妈妈的帮助下,虽然学习上的问题杨乃斌可以克服,但自卑心理却越来越重。读小学时,因为很多家长不能接受课堂上有家长听课,他换了三所小学。来到天津读初中后,因母亲陪读他看到了别人歧视的目光,他无法释怀。
读初二时,一次杨乃斌上厕所,几名高年级的男生满口脏话地说着他的妈妈如何如何。当时,杨乃斌热血上涌,攥紧拳头就朝那些男生冲去,有一名男生被打得流了鼻血。
后来,陶艳波知道了儿子打架的缘由后,什么也没说,流了大半夜的泪。后来,杨乃斌理解了妈妈的苦心,妈妈希望儿子不要等着让社会接受,而是学着融入社会。
2008年7月,杨乃斌被天津重点高中民族中学录取。丈夫担心儿子学习压力太大,建议陶艳波让儿子改上普通高中。陶艳波却坚定地说:“压力再大,由我和儿子承担,放心吧!”
杨乃斌上高中后,陶艳波感到压力更大了。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她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头顶秃了很大一块,视力也下降了,眼镜近视度数达600多度。
高考前,儿子的学习更加紧张。为了跟上老师的进度,陶艳波每天早晨五点半就把儿子叫醒,带他读一个小时英语、半个小时语文,早餐之后再到学校参加正常的晨读。每天七节正课,陶艳波一堂不落地陪着儿子听下来。为了不影响老师第二天讲课的进度,每天晚上,她还要带儿子把第二天要上的课先预习一遍,把那些难懂的、不理解的问题用红线标示出来,把要提问的问题写到一个小笔记本上。
高考前一个月的一天早上,陶艳波骑着电动车带着儿子飞快地往学校赶。因为没有注意到路面的一处下水道井口没有井盖,电动车被绊倒了,陶艳波一下子被甩出好几米,杨乃斌也摔倒在地。他忍痛站起来,看到妈妈手上、腿上鲜血直流,人也被摔蒙了,他抱住妈妈大哭起来:“妈妈,我不去上学了,我们赶紧去医院吧!”
陶艳波虽然疼得直掉眼泪,却咬着牙对儿子说:“你必须去上学,快走!”看儿子不肯,陶艳波虎着脸不理儿子。无奈,杨乃斌一步一回头地向学校走去。
儿子走后,陶艳波被好心人送到医院,左腿缝了5针。医生让陶艳波留院观察,但她却坚持回家给儿子做午饭。第二天,陶艳波又一瘸一拐地陪儿子上学去了。
2011年,杨乃斌以56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拿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陶艳波欣喜若狂,想和全世界分享这份快乐。
16载无声母爱感动中国
杨乃斌学的是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专业。大学的课程更加繁重,陶艳波还是一如既往地陪儿子上课、做笔记。高等数学较难,她一个月就用掉了4个厚厚的笔记本。陶艳波的韧性也感动了大学的老师,很多专业课老师每周会抽出固定的时间专门为他们母子开小灶。
校方考虑到杨乃斌每天都要给人工耳蜗充电,就把他寝室的电路修改成24小时不断电。母子二人每次共同听课时,同学们都帮他们占第一排的座位。课余时间,任课老师a也经常在家或办公室给这对母子进行单独辅导。通过大家的帮助,杨乃斌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处于前列。
儿子进入大学后,陶艳波的教子理念发生了转变。她知道,儿子即将踏入社会,必须让他学会独立生活,培养他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为了让儿子多与同学接触,陶艳波让儿子尽量在学校住宿。每天晚上,她陪着儿子上晚自习到近10点钟,看到儿子回宿舍后,她再坐公交车回家。
在陶艳波的苦心帮助下,杨乃斌逐渐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生活。陶艳波陪儿子读书十多年来,谋生的担子全部落在丈夫身上。儿子的成长也促使陶艳波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她想找份工作,帮丈夫减轻负担,也好尽快攒够钱,给儿子的另外一只耳朵植入人工耳蜗。
杨乃斌读大二时,校方低价租给他们母子一间屋子,让陶艳波在那里做起了快递业务,杨乃斌也时常过来帮忙。
大二暑假期间,陶艳波建议儿子考驾照。杨乃斌不太理解妈妈的意图。陶艳波说:“因为你以后要像正常人一样上班、结婚,要负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杨乃斌这才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陶艳波最开心的莫过于儿子能在逆境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次又一次突破。在妈妈的引导下,现在的杨乃斌能比较正常地与人交流,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他还经常主动地帮助别人。一名同学考试挂了好几科,杨乃斌便主动提出帮他补课,每天在快递收发点给他讲题。其他同学知道这件事也跑来问他功课,陶艳波也帮忙解答。
上大二那年,杨乃斌喜欢上同系一个有着灿烂笑容的女孩。他对妈妈说,那女孩的笑让他想到黄金海岸的沙滩,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色的光。
看着儿子说起那个女孩一脸陶醉的神情,她知道儿子喜欢上人家了。陶艳波鼓励儿子说:“斌斌,你有爱的权利,有了喜欢的女孩,就大胆去追求。即便失败了,也证明你有追求幸福的勇气!”
在陶艳波的鼓励下,杨乃斌大胆地向女孩袒露了自己的心扉。面对表白,那个女孩却反问他:“谢谢你对我的厚爱,不过,你能经常陪我吗?”这句话让杨乃斌顿时语塞,毕竟他还要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习,确实没有过多的时间花前月下。
听儿子说了他向女孩表白失败的经历,陶艳波鼓励他说:“儿子,人家姑娘说得对,你现在还没有多少能力给别人幸福,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要做的就是要锻炼自己的翅膀,为将来做一个优秀、出色的男人打好基础。到了那一天,会有更优秀的女孩看上你的。”
陶艳波和儿子同桌16载,一路培养听障儿子成人又成才的事迹感动了万千网友,众望所归,陶艳波当选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让儿子独立一回范文6
孩子如此逆反,究竟是想证明什么?他们为什么非要与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驰?在孩子叛逆性格形成的背后,父母又起到了怎样的催化作用?
过度关爱也会培植出孩子的逆反心理(程东河,男,37岁,工程师)
与青春的少男少女朝夕相处,父母可会总结出一个规律:“父母越关爱,孩子越逆反;父母对孩子越无微不至,孩子越叛逆得彻头彻尾。”
拿我嫂子来说,她对宝贝闺女的关心真是到了每根头发丝、每个脚趾头。比如,有一回,我路过嫂子任职的酒店,她穿着旗袍丝袜,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从酒店里冲出来追上我,只为给女儿捎句话:“记得让蒙蒙回去喝柠檬水。”哥嫂收入不高,每月加起来才3000元钱。但我侄女在同学当中,买的手机和MP4都是最高档的。嫂子每天5点半钟就起来,采购女儿爱吃的鱼虾、禽肉、精细蔬菜、热带水果,只要觉得对女儿长身体有用的东西,哪怕孩子吃腻了,也强压着她吃。侄女12岁了,做发型、买衣服、配眼镜,嫂子都要做主。然而小美女并不领情:“我妈让我烦死了!我交什么朋友她都要‘政审’;听什么音乐她要‘监控’;就连喝饮料也得按她说的来!天天像紧箍咒似的,让我喘不过气来。”
为了反抗做“芭比娃娃”的命运,侄女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脾气也越来越大。她常常故意伤嫂子的心,跟她对着干。有时,我妈爸看不下眼,也帮着训蒙蒙。这下,效果更糟了:“除了我妈,现在全家人都不待见我,说我是不懂事的坏丫头。这种吃白眼的日子我受够了,真不想在家呆了!”为此,嫂子向我哭诉过多次,我劝她能不能少给侄女一点儿约束和关怀,毕竟孩子大了,已不再需要事无巨细的关心,很多事可以自己拿主意了。可嫂子却做不到。后来我发现,她之所以放不开手,是把照顾蒙蒙当作了精神支柱和“安慰剂”,想从亲子关系中印证自己的重要性。这说明她内心比较空虚,缺少排解余暇的渠道。谁愿意当别人的“安慰剂”呢?孩子也是一样,有了独立意愿后,自然会对“保姆式”的关爱产生不满,用种种逆反行为来对抗。
苛求孩子,力图把其塑造成父母心中的理想化形象,是诱发孩子“逆反心理”的又一诱因(刘勇,男,41岁,公司经理)
儿子还在娘胎里时,老婆就开始了培养天才少年的计划。从3岁起,老婆就用助力车驮着他“赶场子”上兴趣班。看电视成了他的一种奢侈品,而且还有条件限制:做对一道带星号的奥数题,看5分钟!老婆还要在一旁掐分掐秒地“监督”,不许多看一分钟。我于心不忍,常为儿子打抱不平。老婆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换你来管儿子,爷儿俩不天天混在一起打游戏、看动画片才怪呢。你现在纵容儿子,就等于害了儿子!你想让他在刚上起跑线时就认输吗?”
12岁之前,老婆的教子策略的确很成功,孩子的钢琴10级、声乐9级、围棋业余6段,英语竞赛拿过省一等奖,当然他也被逼成了800度的近视眼。老婆的高期待和贴身防护像高压舱一样,把孩子与外界完全隔绝了,让他意识不到自己的童年是个“另类”。然而,自从他上了寄宿制初中,一接触到外面的“新鲜”空气,就被“氧化了”:迷恋上网、写博、电子音乐,还有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和电影,没有电视机,他也能网上“收看无极限”了。现在,他不弹琴、不下棋、不练声、不读英语,想成为郎郎第二、少年常昊、哈佛男孩儿的梦想早被他抛到脑后了。他甚至对妈妈说:“你知道天天被你逼着走有多苦有多累吗?你要是再逼我学这学那,我就退学!”气得老婆几乎吐血。“如果你不想成为精英,将来凭啥过上好日子、看遍世界?”儿子不慌不忙地说:“人生的路又不止你说的一条。将来我开家网上小店,当‘网络倒爷’赚了钱,不是一样周游世界?还不必向老板请假,多爽!”老婆为此天天和儿子进行“控制与反控制”大战,她说恨不得儿子减去10岁,重新变成乖娃娃。
经过反思,我终于明白了:正是前10多年视听需求上的闭塞和压抑,才使儿子内心的需求以一种空前的能量爆发出来,渐渐走向了我们期待的反面。于是,我就开导老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有心栽花花不开,反倒让孩子长出了一身的刺。其实,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虽然起跑很重要,但如果在前半程就拼尽了全力,哪还有后劲儿完成后半程?我想我们正是不懂这个道理,才适得其反的。”
孩子都有两面性,父母单凭一面就看扁他(她),让孩子自尊心受伤,久而久之自然会滋生逆反心理(崔久龄,女,36岁,网球教练)
现在,许多孩子在家与在校的表现两样:在家时,懒散、混乱、惰性十足、耍赖不讲理,而在学校,与同龄人一起竞争和比较,孩子就会“改头换面”了。如果父母单看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就给他扣上“朽木不可雕”、“不可救药”、“人见人厌”的帽子,否定他的一切,亲子关系肯定搞不好,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我姐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她儿子在家一直懒散、马虎、不拘小节,她恨铁不成钢,逮着机会就要敲打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扶不起的阿斗”,使孩子大为不满。为了证明自己能成材,他在学校拼命学习和表现,期末被评为班级的三好学生。当他把证书拿给我姐看时,她竟然不相信,认为证书是假的,还说儿子“买假证来满足虚荣心”,这种贬损让孩子的自尊心大受伤害。反正父母心中已经把他定性了,所以他开始自暴自弃,事事跟父母顶着干,我姐气得急火攻心,晕过去3回了。
等她平静下来,我就劝她:“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其实都是伤害亲子关系的做法。孩子也是有独立人格、独立意识和自尊的,你越是多做肯定教育,想方设法维护他的自尊,给予他充分的信赖,他才会越不容易逆反,朝好的方向发展。就算再差劲儿的孩子,身上也有闪光点。没有比相信他是一个积极的好孩子,更能帮助他克服逆反心态的了。”我姐沉默了很久,承认了自己教子方法不妥。
父母用居高临下的口气对我们训话,是我们最反感的事情(常英昊,男,15岁)
长到15岁,父母还把你当小孩子,跟你一讲话就用教训的口气,准你这样,不准你那样,这样的高压政策,怎能让人心平气和地沟通?不炸毛、不犯倔才怪呢!上次,我跟班主任闹了一点儿误会,我爸不容分说就打了我一顿,还让我跟着他和我妈买礼品向老师赔礼道歉。我刚说:“一人做事一人当,要赔礼也得我去。要是老师不收礼,你们不更没面子?”我爸气得又擂了我一拳:“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惹事生非的东西!一点儿人情世故不懂,还在这里煽风点火……”只不过是和老师争执了几句,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这让我以后在学校怎么呆?那天我一犯倔,离家6个小时,也不接他们的电话。他们又是报警,又是去电视台登“寻人启事”,等我回家时,我家的电话号码还在电视荧屏上滚动着呢。我妈抱着我又哭又笑,我也哭了。我就想不通,自己的事儿自己解决,这是我的自由和权利呀,为什么他们非要把我当成“超级婴儿”,事事包办呢?
“出走事件”后,我们开了个家庭会议,父母最终同意了:以后凡涉及我的事都要先征询一下我的意见。这是搞好亲子关系的一种方式,也是对我人格的一种尊重。
同龄人中,为逆反而逆反的情况也很多,我认为他们是对长辈的感恩心还不够(段萱,女,16岁)
我周围的很多同学专干父母禁止的事,专结交父母看不上的朋友。我曾经问他们,为什么要如此逆反?他们说,就是为了证明自己长大了,自己是自己的主宰,不需要别人来指手划脚了。他们感觉跟父母对着干“很爽”,可以体味到身体内部新生的力量感。一个男生还举例说:“如果你特别逆反,父母怕你出事,最终只能屈服于你,就像现在你用力架住老爸的胳膊,让他的巴掌落不到你身上一样爽!”很显然,在这个年龄段,我们和父母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我们似乎成了“赢家”,至少可以与父母“势均力敌”了。但当我问他们“用逆反心态来逼迫父母,有没有考虑过父母的心情和感受时”,他们都愣住了。
可见,凡是为逆反而逆反,或者感到“谁也奈何不了我很爽”的同学,感恩心都是非常薄弱的。他们从未尝试过换位思考,也没设身处地体谅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担忧、期待和焦虑。其实,我们今天的成长压力,有一多半是由父母在承受着,择校、交赞助费、请家教,哪样不是要冒风险的事?因为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父母很可能有误会我们、错怪我们的时候。这时,我们可以去跟父母“谈判”,讲述自己的困惑和委屈,但最好不要情急之下做出让父母伤心的事来。因为我们的逆反心理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伤害到父母的同时,也伤害到我们自己,让我们在冲动之时,干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本刊观点:青春期的孩子是否每个人都逆反?显然不是。青少年行为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调研,发现只有那些在学习或生活的自主性上受到压制和约束的孩子,才会爆发出比较严重的“逆反欲”。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和师长无限制地剥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自主空间,孩子就会以“逆反”的非常规方式来争夺自己的“话语权”。在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访谈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再怎么倔犟、逆反的孩子,当他们面对某些亲友和师长的时候,逆反心理也会收敛很多,变得愿意听从和合作。在妈妈面前逆反的孩子,也许在爸爸面前温文有礼;在父母面前倔犟不合作的孩子,也许在老师或亲友面前十分“讲道理”。
怎样解决孩子的“逆反状态”?专家的建议是,不妨从别的家庭或成员那里学几招,看他们是如何与孩子相处的。要让孩子肯合作、不逆反,父母们应做到:一、给孩子充分自主空间。当孩子面临抉择时,我们只给予一些建议,而不是代他做决定;二、充分地尊重孩子,客观地评价孩子,多肯定他的进步和努力;三、放低我们对孩子理想化教育的标准;四、利用一切机会进行亲子交流,让沟通在亲切的氛围中进行,最终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铁哥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