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天南贡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天南贡品范文1
目前,天柱县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主要有粮食类(优质米、普米、粉条、面条、糕点、甜饼、薯类食品等)、油料类(茶油、菜油等)、豆类(干豆腐、水豆腐、发豆腐等)酒类(葡萄酒、高粱酒等)、肉类(烟狗肉、腊猪肉、香肠等)辣椒类(干辣椒、酸辣椒、油辣椒、辣子鸡)等、中药类(中药、中药饮片、中药养生组合等)、竹木材类(竹器、木板、房屋建材、家具)、鱼类(腌鱼、干鱼)、蜂蜜、蜜饯等。规模以上的加工企业主要有天柱县森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丰食品有限公司、贵州同源中药发展有限公司、天柱县老本家具有限责任公司等近二十多家企业,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3.36亿元。
二、主要做法
1.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按照省、州文件规定和州级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认定与运行监测办法有关要求指导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引导其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并指导申报州级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如天柱县森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柱县民族特色商品发展有限公司、天柱县扬扬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天柱县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企业做大做强设定目标和方向。现正在培育贵州同源中药发展有限公司、贵州贵丰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
2.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引导工作
引企业通过开展无公害产地、产品论证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论证,指导注册农产品商标,以拓展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如:天柱县森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黔丰保”、“天质米”,并开展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天柱县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十万杉”,并开展“有机产品”认证,贵州省天柱县民族特色商品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山茶油” 商标、贵州贵丰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了“贵丰”。
3.实施农业“三小”工程
通过实施农业“三小”工程,对生产经营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年终一次性奖励,从而培育了一批小企业、小基地(合作社)和小农场等新农业经营主体,同时,也推动了一些农产品加工小企业的向前发展。如:天柱县“茂源”竹器加工厂、天柱县大塘村竹器加工厂、天柱县侗家葡萄酒坊、天柱县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4.发展电子商务业
我县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电商业务,大力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园免费展示农产品,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销售信息,以拓展我县农产品销售渠道创造条件。如:贵州同源中药发展有限公司、天柱县民族特色商品发展有限公司、天柱县森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柱县东方蜜蜂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1.资金紧缺、规模难以扩大
我县大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每年所创造的利润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和家庭各项支出后剩余不多,发展资金紧缺,难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导致一些企业难以达到申办农产品中工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模及必备的条件,更不可能进行“三品一标”认证了。如:天柱县原粮白酒厂、天柱县侗家葡萄酒坊等。
2.人才缺乏,管理跟不上
大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招聘得到了技术、生产、销售方面的人才,但很难吸收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企业聘请的会计人员只为企业记帐和完成有关部门所需提供的各种报表,基本不进行会计核算。由于企业主需同时抓技术、生产、销售和管理等诸多事项,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状况,致使企业发展潜力难以挖掘。
3.加工原料不足、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由于本地农产品加工原料供给不足,企业只能从外省采购原料,导到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如贵州贵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贵丰”牌辣子鸡,风味鱼仔,风味豆豉,豆豉肉丝,牛肉丁,香五仁、油辣椒;豆豉辣子鸡,五仁辣子鸡、油豆豉、酸辣椒等产品20多个品种,现拥有加工干辣椒和生辣椒的生产线各1条,可日加工农产品超10吨,但因我县目前没有足够规模和与之相匹配的辣椒基地,企业只能去河南、河北等地采购干辣椒、因我县目前没有家禽屠宰场及配套的冷冻库设施,企业只能去福建等地采购经严格检验取家得合格证的冷库鸡;贵州同源中药发展有限公司拥有中药饮片生产线和保健食品生产线各1条,可日加工产品超10吨,由于我县目前没有足够规模的中药材基地,企业只能面向全国各地订购中药材。
4.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企业发展较慢
目前,我县还没有出台从实质上能够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强做大的优惠政策,微型企业政策和农业“三小”工程的实施对确实对小型的种植、养殖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成本大、利润薄、经营收入超500万元的加工企业来说尤如盛夏飞毛雨,微乎其微。
四、政策建议
1.建议各级政府尽快出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政策,对确实能带动农户发展种植或养殖产业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针对性培育。如根据企业需要支持企业建立(或全县统一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家禽屠宰场及配套的冷冻库设施等。
2.建议各级财政设立一定的农业企业发展滚动基金。一是对有发展潜力、有市场、前景好、能带动发展种植业生产基地或养殖生产基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扶持;二是对农产品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地、产品论证和注册商标和的农产加工龙头企业实行按比例补贴(或奖励);三是对农业投资较大的龙头企业实行50%的低息放货,放货的资金实行到期收回,滚动使用。
3.建议各级政府或有关业务部门特别是县、乡两级要配备适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专业经营管人才,以指导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并引导其逐步提升为县、州级、省极乃至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此同时,监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范运行,并监督和管理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国家扶持资金的规范使用与专项专用。
天南贡品范文2
修水豆子茶:修水人吃茶很怪,把茶渣也吃下暖腹。修水县在江西北部,四面环山,树木葱郁,茶叶资源十分丰富,宋代出产著名的“双井茶”。这种茶,嫩芽有白毛,壮如银丝,色碧味甘,列为贡品,名噪京华。当时大文学家欧阳修写下了赞颂名句:“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这个县产茶也产菊,乡下人叫做两件宝。他们利用产茶产菊的优势,制作别有风味的豆子茶。制作方法是:先剔除花蕊,只留花瓣。撒点盐晒干,再把白皮红心小萝卜洗净、切丁、盐腌晒干,还要制作盐姜丝、炒芝麻、炒小黄豆多种佐料,分藏罐中备用。 客人登门寒暄后,主人先摆上有盖有托的青瓷茶碗。再取五种佐料少许,烘青细茶4――5克,沸水冲泡。吃茶的方法更奇妙了,几泡之后,妇女利用插在发髻上的银钗把茶渣和佐料扒入口中。男人则左手斜托碗底,右手轻击碗侧,使茶渣振动而挤近碗沿,然后用右手中指扒进口里,慢咽细嚼,既暖胃,又充饥。不管你官位多高都得这样吃,这种茶浓、微辣、略咸、鲜嫩。外乡人说:“清凉明目,萝卜通气,生姜祛寒,食盐杀菌,与茶的药理功能相互辉映,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这个县白喉病患者较少,人们说,都归功于豆子茶。与它比邻的铜鼓、武宁县也是这般吃法。
临川擂茶:传说该县南宋时期,瘟疫流行,吞噬人命,而朝败,金兵压境,战火连绵,百姓饥寒交迫,无钱买药。在苦难中,想到茶能治病,就把茶叶、生姜、胡椒、芝麻、糯米、食盐拌和,用擂钵和擂槌把这些食物捣碎,冲泡取饮,终于送走了瘟神。时代更迭,岁月沧桑,但人们对擂茶爱慕之情有增无减,现在更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婚嫁添丁,逢年过节,人们都爱吃上一碗擂茶,相互祝福,平安长寿,把擂茶视为吉祥瑞草了。
南城麻姑茶:南城县在江西东南部。相传明代道士邓思瑞在城郊麻姑山修道,每天必以茶汤祭祀而得名。这种茶毫茸披露,雪白如银,汤黄明亮,香浓味隽,冲泡杯中茶芽上下翻腾,犹如蛟龙戏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天南贡品范文3
关键词:赣江十八滩;航运;地理形势;经济地位
一、赣江十八滩所处之地理形势
千里赣江是沟通大余岭商道的交通大动脉,但是处于赣江上游的赣江十八滩向来是赣江航运业的一大天然的障碍,一定程度限制着整个赣江航运业,甚至制约着整个大庾岭古商道的畅通。
赣江其源有二,章水汉志云,豫章出大庾县界,贡水汉志云,湖汉水出雩都县新乐山。二水北流至赣县东北始合,故谓之赣江。十八滩的滩名、所处位置以及归属问题在万安县志里面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其间有滩十八,旧皆属虔州,至宋熙宁割赣县地立县,而万安有滩凡九,其水自赣城下二十里澄泓清澈曰储滩,由仙女潭而下石峭鳞列曰鳖滩,而下曰横立滩曰天柱滩,更下曰小湖滩,更下曰铜盆滩,又杂志称阴滩、阳滩、会神滩皆赣县地,自青洲而下至梁口入万安曰梁滩,至黄金洲曰昆仑滩,至检田冈曰晓滩,至武索曰武索滩,皂口而下曰小蓼滩,韦家步而下曰大蓼滩,滩下有郭公潭清深延长至……曰绵滩,由绵津而下曰漂神滩,长潭数里为神潭,出潭有旗鼓石列滩口曰黄公滩,水性湍险惟黄公滩为甚,故东坡诗讹为惶恐滩”。奔波在赣州水运线的古人们在从事航运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航船经验,他们在航行过程中是以河道两旁的特异地形、地名和建筑物作为航行标志,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航行路线。正因为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的水运作业,日积月累,他们也有了自己的特色航运文化,十八滩号子是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劳动中创造的艺术,是千百万船工们智慧的结晶,经过文艺工作者的修饰整理,把它分成为起锚号子,扯蓬号子,撑篙号子,拉纤号子,背船号子,拉缆号子,下锚号子,摆渡号子,摇橹号子。比如当时滩师们从赣州城下流至万安十八滩段时就时而吟唱“江西九十九条龙,条条游龙出山中。赣江龙头在哪里,章贡二水会赣城。先叫浮州和虔州,以后才把赣州称。赣州‘三角’对‘三潭’,东门磨角对文潭。南门营角对鸥潭,北门龟角对储潭。东门城内出水寺,南门城外大教场,西门进城王将庙,庙边就是贺兰山”反映了万安十八滩地势地形之险要。十八滩因此也就成为了联系江西南北以及大庾岭古商道的一大天然阻碍,先人们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对它进行了勘察、整治、疏浚。
二、赣江十八滩的经济发展
在古代,占据主导地位的运输方式是河运。唐时,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了全面的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中国的交通事业也进入全速发展阶段。江西的航运业随之空前发展,赣江航运由原来的省内要道发展成为了全国的水运交通要道,成为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在唐代得到开发,许多城镇也随之慢慢形成,到了唐代中后期,广州由于海岸贸易的大发展,成为了南方的大都会。从东南亚进来的商品、贡品都是在广州进行周转,因此广东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频繁。而那时的交通要道就是:长安―洛阳―汴 ―宋,由此再入徐州―寿县―丹阳―九江―南昌―沿赣江而上至万安武朔―赣州―南康―大余―梅岭入岭南;另一条沿赣江而上至万安造口―赣州―南康―过洋山―九凝山,连通长安―长沙―广西的南路干线更便利了。在万安还有一条重要的陆路古驿道,是舟船行至万安武朔上岸,经黄塘至兴国经瑞金进福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赣江十八滩是十字路口,交通区位显得重要。万安处于十八滩的北端,是吉安到赣州段的必经之地。随着十八滩航运业的发展,万安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唐朝十八滩得到虔州守路应的开凿整治,使得航运更加较以前更加安全,但是还是整个航道甚至整个通商要道卡脖子的地段。过往的船只都要在专门的水手――滩师的带领下才能安全度过此段航程。正因为如此也就使得万安的滩师业得到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江西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长足进步,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易的区域也逐步拓展到全国各地,当时江西航道上的商品主要有政府的漕粮,还有米、茶叶、纸、夏布、盐等等。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盐的贩运,那时江西以质量好的粤盐代替质量差的淮盐,而朝廷对盐实行专卖制度,官运官销,从南雄转入虔州,再由虔州入赣江由赣江十八滩顺流而下运往江西各地,江西内地食盐不断增多。再者就是粮食,有的粮食是由吉泰盆地经十八滩“顺章水南运到大庾岭,然后挑运至广东南雄”。这都对十八滩区域的经济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多商品在万安县城停留、周转或进行贸易,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的工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航运的发展首先就是促成了当地商埠口岸的形成,使得万安县在建置后不久即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万安城池五云门至芙蓉门沿江一带,更是商贸频繁,每天南来北往的船只都在万安县停泊。船夫,挑夫,客商不断增多,带来无数商机,其茶楼,客栈,花街,篾篙行,滩师业,直至民国初期水运衰落才慢慢风光不再。良口圩明代时即曾有店家五百多间。它离万安县城80里,逆水行舟,当晚必得在此住宿;它离赣州115里,顺水虽然快一点,但过了九滩之后,到此亦晚,再前行无较大圩镇可住人,于此停泊过夜,良口圩镇由此兴旺繁荣。
三、结束语
大庾岭商道是我国古代最长和最重要的南北交通道,赣江又作为这个区域上的主干道,其作用显得特别重要。近代的中国的国门受到侵略者的侵袭,尤其是九江通商口岸的开放以及南浔铁路的开通,赣江的水运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航运日益衰落。此时的交通重地由南北走向变成沿长江各口岸,并由长江出海,商业贸易业的重心慢慢地转移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赣江十八滩的水运地位优势也就慢慢丧失。但是纵观古代几千历史,赣江十八滩带动了和繁荣当地及江西的航运事业以及相关的产业,传播了各区域之间的技术交流,在沟通省内甚至中原与赣州乃至岭南地区的交通网络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江西内河航运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之镛,同治万安县志,江苏古籍,1996
[2] 沈兴敬,江西内河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天南贡品范文4
冬去春来,大地回暖,正是万茶萌发。茶枝吐绿的时节。山中云雾袅绕。白云悠悠,淡淡的云里,薄薄的雾里,柔韧的茶枝上,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春茶最大的诱惑,就在于一个“鲜”字。饱吸了百花芬芳,蓄足了山水灵气,春茶的茶叶更嫩,外形澄亮整齐,味道清香、汤色透明,茶多酚含量丰富。都是旧茶无法比拟的。此时若沏上一杯爽口的新茶,不仅提神醒脑,还能散发体内寒邪。
所以啊,大好的春光里,就别再坐在办公室里望着杯中的陈叶发呆了。给自己安排一段悠闲的时光,走进茶山、茶园、了解、采摘、品尝今春的新茶,怀着满满的期待,我们一起去找“茶”!
茶乡人家,慕“茗”而来
城里许多人不知道茶叶“从茶树到茶罐”的过程,而“茶旅游”中,制茶的传统工艺展示就是一特色亮点。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总处于一种机械化的生活,游茶山、采新茶、炒新茶、品新茶、观茶艺,听茶乐等等茶旅游,让我们完成一种人与茶的交流,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中、回归田园的新方式。
雨前龙井芬芳季
一杯清茶,百般滋味。对于茶,1 00个中国人有一百种说法。而每一种茶,又都有自己的风范,西湖龙井亦如此。已有1 200多年历史的西湖龙井,早在200多年前已被列为“皇家”贡品。
这个时节,杭州龙井最是让爱茶人魂牵梦绕。西湖岸边茶馆间间,梅家坞村茶社连连,泡在西湖龙井里的时光,感受满满氤氲的江南温情,眼见着浅绿茶叶在水涡间慢慢舒展,从容享受着属于杭州人的浅淡生活。西湖龙井素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品种包括了乌牛早、龙井43号和群体种。
好茶自然也要有好水泡,“虎跑泉”的泉水与“龙井茶”可谓双绝天下,来到杭州自然要品味一番才是。先去踏访龙井山园、灵隐、虎跑、径山寺、追踪龙井茶现存的名胜古迹,然后在桃红柳绿烟雨西湖畔茶馆小憩,再去梅家坞茶文化村,茶田之上,农家院里,观看新茶绿芽在揉压中变成翠绿扁匀的龙井茶,细品农家自产的龙井茶的自然香韵。另外,4月15日,杭州还将举行西湖国际茶宴品鉴会,既有茶喝,还能游览与茶有关的历史遗存,逛逛茶叶历史博物馆,游客可以在悠扬音乐和风雅茶艺中,感悟茶都的茶文化。
特色美食:香醇鹅肝和宋嫂鱼羹是杭州最有名的菜,特别是宋嫂鱼羹,采用回归传统的做法将鲫鱼、黑鱼等淡水鱼去骨熬汤后只放盐做成的。鱼羹中有先烤后炸的银鳕鱼肉,吃时加一勺镇江香醋和些许姜丝,鲜滑适口。
千古峨眉―雪芽
兰以涧出为贵,茶以岫生唯珍。
峨眉山茶文化空灵俊逸,润浸于峨眉山佛文化与峨眉派武术文化,又渗融其中,三大文化相互渗透相融。毋以置疑,作为千古香茗“峨眉雪芽”的生态绿茶,则是峨眉山茶文化最具核心的代表。
清明前后,正是峨眉春茶采摘的时节。此时,无论从峨眉山脚的哪一处出发,或是报国寺,或是清音阁……沿着曲折的山路拾阶而行,山路两旁的嫩芽新叶初显枝头,附近山泉潺潺,长藤依依,深深呼吸,空气里竟也弥漫着山野茶香的清新味道。在伏虎寺的茶室里,经常会有小歇的人们欣赏着窗外盛开的鲜花,细细品味着初春的新茶。如果你不屑于只是品味春茶,你还可以前往峨眉雪芽的茶叶基地,亲手摘下今春的新芽。一路上,茶园中树影婆娑,茶蓬苍翠欲滴,新发茶芽粉青娇嫩,荡漾茶山,满满的绿色好心情。微风拂过,阵阵茶树和青草香沁八心房,让久居都市的人不由得想要大喊一嗓子才叫过瘾。
看着熟练的采茶工双手齐下,动作协调,让人眼花缭乱的样子,赶紧加入其中。你可以围坐在炒茶师傅旁,抓一把自己采摘的茶叶放入特制的几分热的铁锅,然后模仿着炒茶师傅的手势,双手在铁锅中不断变换抓,抖,拓,捺、推,扣、磨,压等手法,时而天女散花,时而梅雨落潭,时而绿龙藏首,时而蛟龙出波,不仅看得眼花缭乱,也让你学得有滋有味。一趟旅行下来,说不定你也对茶艺颇有心得。
特色美食:峨眉山市白龙南路峨眉大厦旁有好吃一条街,小吃数不胜数,有烧烤、火锅、黄焖鸡、黄焖兔、酸汤鸭等特色品种,通宵营业,大众消费,价格也比较实惠。
苏州碧螺春味儿正浓
4月初正是碧螺春茶上市时间,茶叶售价在2000~2400元/公斤。此时,苏州吴中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也已经拉开了序幕,节日期间,游客可以参加“采摘春天”茶文化旅游,走进茶园全面接触茶的采摘、炒茶、茶艺、品茶的全过程。置身于碧绿的连片茶园,肩背茶篓,学着村姑们采摘茶叶的方法,在茶蓬上下翻飞,不停地采摘着新茶嫩芽,似蜜蜂采蜜,如小鸡啄食,茶香染指,茶青入篮,耳听优美《采茶舞曲》,颇有几分诗情,几分浪漫。
采完新茶,去碧螺茶馆小坐,可以观看炒茶的过程,一边还能品上一杯碧螺春新茶。说到碧螺春,东西山的碧螺春自然是最正宗的,因为这里的茶林和果树间植,茶叶可以吸收到果树的清香,而据说品质最好的茶是枇杷树下栽种的。西山景点很多,传统的如石公山,林屋洞等,如果只是休闲,不妨就到明月湾古村体验农家生活。如果时间允许,西山还有不少古村如东村、堂里、植里、石埠等古村值得探访,堂里古村也有一座雕花楼可以一看。或者乘车到西山最高峰缥缈峰,将36,000顷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特色美食:苏州小吃闻名天下,蜜汁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虾子酱油、枣泥麻饼、猪油年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尝。
普洱故乡寻春
提到普洱,就不得不提到勐海了。勐海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有着1 700年前的巴迭大黑山野生茶树王和遍布全州的古茶园。春天的勐海是一片农忙的景象,当普洱茶的陈香从勐海上空弥漫而去,天南海北的茶友、茶客、茶商,也从四面八方奔向勐海,为了那片叶子而来,为了大叶种普洱茶而来。漫步在勐海茶园中,眺望远方,成片的茶树正展现着生机勃勃的身姿和绿的光彩,柔软的小枝在微风中摇荡,为沉寂数月的大地传播着春的信息,绿的希望。闻着扑鼻的茶香,让人有种立刻泡杯普洱茶的冲动。
勐海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西部,从你踏上西双版纳的第一刻起,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原始森林,橡胶林、香蕉林、茶树……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生物奇观和千奇百怪的生命色彩,身手敏捷的长臂猿在森林中荡来荡去,憨态可掬的亚洲象在森林中悠闲的觅食,百鸟之王孔雀撑开羽屏展示在美丽的山水间。一趟 普洱茶之旅,不但可以让你抱得好茶归,还能在这片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大开眼界。
特色美食:勐海有各具特色的农家乐、绿叶餐、南瓜宴、豆腐全席、双龙烧。
春茶常识 揭开春茶的神秘面纱
春茶,即春季采制的茶。古人把春茶精品分为三种: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社前茶,即春社前采制的茶。我国古时有“社日”。社,《论衡・顺鼓》曰:“社,土也”。“社日”即古代在立春后第五个戍日祭祀土神之日。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间。农谚曰:“春至清明六十齐”,即立春到清明整整60天,因此,社前茶比火前(清明)茶要早一句以上。这是春茶中最早的茶。
火前茶,也叫(清)明前茶。我国吉时有一个寒食节,相传春秋战国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定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前,这天不得动火。火前茶即在寒食节前所制之茶。
雨前茶,即农历谷雨前所制之茶。春季采茶,最为上乘。陆羽在《茶经》中曰:“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本草纲目》曰:“清明前采者上,谷雨前者次之,此后皆老茗尔。”所以,唐代只采春茶。
春茶之所以上乘,主要是茶树经历了长时间的能量聚积,加上春天的抚慰,春光的普照,春雨的滋润,良好温暖的生态环境,使茶树长出新芽。茶叶之精者,尖芽也。早春之茶,古人十分看重。明人蔡复一在《茶事咏》中曰:“蕴藉一年力,神全在早春。”经过长久秋冬的磨炼与积累,在春天抚育下,茶树长出细嫩的芽尖,此时的茶树芽叶肥硕,色泽青绿,叶质柔软,并含有多种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宛如青春的少男少女,青春气色,血气方刚,香气怡人。这第一轮的芽尖,是春之精华,茶之精华。它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而且春茶生长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所以,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采制春茶前期。
每天宜喝10克茶
茶里面含有的茶多酚具有瘦身与防癌的功能,每天用10克茶叶沏水饮用,最具保健效果。一般用3克茶叶冲泡一杯茶为宜,一天3~4杯。如果茶水过浓,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铁等无机盐的吸收,引起贫血,过量饮茶还会增加人体肾脏的负担。饮茶时间不要在饭前饭后一小时以内,以免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另外,因为茶里面含有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所以在喝茶的同时,不要和蛋白类的食物如牛肉、羊肉、海鲜等一起食用。又如绿茶的茶性偏凉,若和水果等凉性食物一起食用,还会对脾胃产生伤害。
贫血,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肾病、习惯性便秘,肾尿道结石、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还有孕妇,哺乳期妇女等最好不要喝茶。
品新茶急不得
专家的观点是,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所以,春茶买回来后最好放置一段时间,等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对胃肠的刺激降低以后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