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产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产品范文1
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一股金融创新浪潮,这股浪潮一方面来自市场参与者规避金融监管以及税收、会计方面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投资者重新分配金融风险的需要。随着各国金融监管的逐渐放松以及财会税收制度的逐步完善,金融创新的动机将更多的来自于后者。
金融风险存在于股权市场、债务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而金融创新的工具不仅涉及各种衍生工具,还包含了资产证券化、结构性产品等各种产品组合,从理论上说,这些工具可以应用于每一个金融市场,构造出千变万化的金融产品,但是金融创新来自于需求而不是供给,投资者的需求决定了产品最终的生命力。
根据期货业协会(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 FIA)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股票指数衍生产品在交易所市场占据近半数的份额,2004年交易量占比达到42.58%,其次是利率衍生产品与个股衍生产品,分别为25.62%与22.58%,而其他衍生品种则相对较少。
从近三年的变动趋势来看,上述格局基本维持不变,其中股票指数衍生产品的相对比例略有下降,而利率衍生产品与外汇衍生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国内金融产品创新的制约和机遇
就金融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大致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条是从投资方式来看,分为“基本买卖”“质押、融资”“融券、做空” “组合交易”“复杂组合交易”五个阶段;另一条是按照金融产品划分,分为“货币、外汇市场”“固定收益市场”“股票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四个阶段。从市场运行的角度看,前一阶段市场往往为后一阶段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和定价依据等实质性支持。
然而,目前国内的情况是股票市场孤军深入,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没有基本信用市场的丰富实践,无论投资者还是筹资者都没有建立牢不可破的信用观、风险观、资金成本观,投资者对股票的投资回报没有清醒认识,盲目追逐资本利得;筹资者对资本成本及其背后所承担的责任没有深刻认识和严肃担当,一味掠夺榨取。
因此,不得不看到的是,国内市场发展的现实条件对于金融新产品的发展既有明显推动作用也有显著的制约作用。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背景对金融市场发展提出了明确的需求。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要求金融市场“同步”市场化,而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也对外汇交易市场和境内外筹资、投资提出了广泛的需求。金融改革、银行转型、金融技术和金融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决定了证券市场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混业经营的金融业大趋势,使金融产品发展不再局限于各自的领域内。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和财富积累,对金融市场流动性(规模)和收益性也提出了较明确的需求和制约。
其次,金融市场内部的子市场之间,如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股权市场和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之间也出现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再次,国内市场基础发育程度决定了我们需要通过引进新产品和新的交易制度来吸引新增资金,提高投资效率。
衍生工具发展建议
中国目前的衍生产品市场较小,但是需求很大,必须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体现由易到难的发展路径,并充分满足投资者对特定风险的管理需求。就国内而言,目前需求较为迫切的有国债期货、外汇期货、融资交易、股指期货,其中利率衍生品的发展最为迫切。
在发展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时候,吸收国外的成熟产品也需要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以下几点是我们认为必须注意的:
第一,产品规模要能够满足需要。
我国人口多、地域广、经济总量庞大,而金融产品相对稀缺,任何金融产品如果有市场的话,则其潜在需求必然也是相当庞大的。在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条件下,特别是一些大宗产品,必须具备足够的规模,否则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金融产品价格扭曲,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最终必然损害金融产品自身的基础。
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已有前车之鉴;目前凭证式国债的紧俏,也充分说明了产品规模的重要性。
第二,在目前固定收益市场与股票市场仍割裂的现状下,股票市场引进固定收益品种市场交易的需求尤为迫切。
2003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的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次级债、短期融资券、回购交易、信用拆借等全面开花,新推出和即将推出的外汇交易、外汇远期交易、资产证券化产品也相当活跃。相形之下,交易所股票、债券、回购持续萎缩。因此,证券交易所和主要依托证券交易所产品的证券公司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危机状态,力争扭转份额下降的趋势。
在衍生品发展上,交易所开发新产品不应仅限于股票市场,而是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固定收益市场齐头并进,至少也应当力争扩大产品基础。证券公司应当把开发银行间市场的发行承销经纪业务作为迫在眉睫的要务来抓,尽量摆脱交易所证券产品持续萎缩的不利局面。
股票市场基础薄弱、积重难返;上市公司信誉不彰,难以吸引新增资金。如果交易所开发新产品总局限在股票市场的范围之内,在不能有效吸引新增资金的不利条件下,这些产品将主要分流原有股票投资者的资金,对原股票市场不利。因此,除了大力开发ETF、权证、股指期货等股票型产品之外,还应注重其他市场类别的产品开发。
第三,有必要引进融资融券和做空机制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同时要做好制度建设基础工作。
金融产品范文2
关键词:信用衍生产品;金融安全;金融效率;次贷危机
Abstract:Credit derivatives is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transferring credit risks.The thesis finds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credit deriva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credit derivative on financial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Under this law, the credit derivative can diversify and hedge risk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if transferred risks is below a certain level. However, risks can also be amplified and crisis triggered if the risks transcend market tolerance.
Key Words:credit derivative,financial security,financial efficiency,subprime mortagage crisis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7-0018-05
一、引言
信用衍生产品自二十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迅速发展成为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的市场调查, 2007年末仅信用违约互换的名义本金余额就达到了62.2万亿美元。银行运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在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债务危机和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中,有效地分散了信用风险。2001年,经济衰退使美国贷款违约率上升,出现了世通、安然等大公司破产和阿根廷违约等事件,信用衍生产品分散信用风险使美国大银行免受灾难,美国比较平稳地渡过了经济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几乎没有出现波动。但在美国次贷危机中,信用衍生产品放大了次级住房贷款风险,引发金融危机并向全球扩散。信用衍生产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为什么不仅没有降低风险,反而扩大风险酿成了危机呢?
对于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学术界存在分歧。一方面,普遍认为信用衍生产品能降低风险。Wagner和Marsh(2004)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既有利于提高金融系统效率,也会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Jorge和Li(2006)对英国主要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机构的量化分析表明,信用衍生产品使风险暴露充分分散,降低了外部冲击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认为信用衍生产品存在负面作用。Allen和Carletti(2005)认为信用衍生产品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危机传染的可能性。Baur和Joossens(2005)认为资产证券化降低了转出者的资本要求,如果风险的承担者不受监管约束,那么整个经济体的资本要求会降低,不足以应对风险,会导致系统性风险。Morrison(2005)构建了一个公司融资模型,论述借款企业依靠“银行认证”(Bank certification)效应有利于在债券市场上融资。他认为信用衍生产品弱化了银行对借款企业的监督动机和活动,相应的“银行认证”效应也就弱化了,这对于借款企业,尤其是一些小企业的融资有负面影响。Instefjord(2005)通过构建金融危机成本模型对银行业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他认为虽然通过使用信用衍生产品,银行可以更容易地对冲风险,降低风险的集中度,但也会提高银行承担风险的倾向。如果后者的作用相对更强的话,就会提高银行业的风险。次贷危机后,许多学者认为信用衍生产品是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Whalen(2008)认为政府鼓励高风险抵押贷款增长、发行CDO和监管缺位导致了金融危机。
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于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效应,研究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规律,认为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市场容纳能力限度内,市场能够分散吸收,提高金融效率;反之,超出市场限度,就会放大风
险,引发金融危机。
二、信用衍生产品与金融安全
债权人使用信用衍生产品获得信用保护,当违约事件发生时,保护者赔付信用风险损失,债权人因此转移信用风险获得确定收益。实际上,信用衍生产品并没有消除信用风险,只是转移信用风险,债权人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信用保护提供者。同保险一样,并没有减少风险,而是通过保险公司众多的投保人分散承担了个体投保人的风险,如果风险超出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不仅不能分散,还会影响到其它投保人的利益。信用衍生产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信用衍生产品能否分散风险取决于其降低风险效应和扩大风险效应的大小。
(一)风险降低效应
银行是最主要的风险保护购买者,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高风险。一是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要保证存款人的存款安全;二是自有资本相对资产比例低,财务杠杆高,即使资本充足率达标,杠杆率也在12.5倍以上;三是流动性不匹配,资产流动性低,负债流动性高;四是信贷悖论,银行向熟悉的行业和客户发放贷款,贷款相对集中,不能满足资产组合理论分散风险的要求,经营范围小的中小银行贷款集中度更高。银行购买信用保护将信用风险转移出去,发生约定信用事件造成的损失由信用保护者承担,保护了银行的安全经营,提高银行的稳定性,避免银行因信用风险而破产。通常信用保护方承担的信用风险与其原有资产风险相关性低,可以构建有效资产组合,优化资产风险收益结构,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因此,在保护方能够吸收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风险条件下,信用衍生产品能够促进金融稳定。风险减少效应 是信用衍生产品规模的增函数, ,即信用衍生产品规模越大,风险减少效应越大。
(二)风险扩大效应
1. 交易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存在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1)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由于信用衍生产品是跨期交易,债权方将承担将来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对于非资金型信用衍生产品,如信用违约互换,保护卖出方可能无法履行协议约定的赔偿责任;对于资金型信用衍生产品,如信用联结票据,保护购买方作为债务人存在违约风险。(2)法律风险。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信用违约事件的定义双方存在歧义;在一些合约中缺乏可交割资产的明确规定;涉及不同管辖权时合约的执行问题。(3)操作风险。信用衍生合约需要签名确认生效,但实际上未签名的确认书比例较高;信用衍生工具定价需要充分的数据、精细的金融工程技术和高级专业人才,这都具有操作风险隐患。
2. 道德风险。由于信用保护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保护购买方利用信息优势隐藏信息或行动,使提供方承担更大的风险。首先,银行会放松对借款人的监督。银行购买信用保护后,风险由保护者承担,会放松对债务人的监督。借款人在没有银行监督的情况下,有可能进行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在安然事件中,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其它银行对安然贷款数十亿美元,但由于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了信用风险,这些银行都没有对安然给予足够的监督,没有察觉安然通过关联交易虚增营业额和利润的会计欺诈行为。其次,由于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信用风险,银行不再承担风险,风险偏好增强,倾向于放松贷款条件,向高风险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信用风险总量增加。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大量发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贷款机构通过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了信用风险。第三,减少对债务人的救助。当债务人出现临时财务困难,债权人可以通过债务重组帮助债务人走出困境。但债权人购买信用保护后,债务人的经营困难不影响其利益,因此不愿意进行救助,甚至会出现蓄意使债务人违约获得信用保护收益的行为,结果增加本可以避免的信用风险。
3. 流动性风险。结构化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联结票据、CDO等)比传统的信用衍生工具流动性强,能更广泛地分散风险。但是,由于结构工具基础资产经过打包、分档等技术处理,风险链条延长,信息更加不对称,投资者难以进行准确的风险定价,普遍根据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进行投资。因此投资者对于结构产品的风险偏好是趋同的,如果结构工具信用评级降低,投资者都卖出,没有买主,结构证券就会丧失流动性。当基础资产发生大规模的信用事件,风险传导到结构证券上使其价格下跌,结构工具信用等级下降,投资者预期会进一步下跌,为了减少损失抛售结构化证券。由于金融市场的高度传染性,结构证券流动性风险快速蔓延。结果,最初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流动性风险,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一些流动性不足的投资机构破产,风险损失远远超过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
综合上述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具有风险扩大效应。风险扩大效应为信用衍生品规模CD的增函数,,信用衍生产品规模越大,风险扩大效应越大。
(三)综合效应
信用衍生产品具有降低风险和扩大风险的双重效应,究竟是降低还是放大风险,要比较降低风险效应和扩大风险效应的大小。综合效应 是降低风险效应
和扩大风险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即
如果降低风险效应 大于扩大风险效应,就减少风险,反之,则会扩大风险。
从图1可以看出,信用衍生产品规模较小时,边际风险降低效应大于边际风险扩大效应,
因此,边际综合效应,信用衍生产品发展总体上降低金融风险,有利于金融稳定。相应风险降低效应 大于风险扩大效应 ,综合效应表现为风险降低。但当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超过一定的限度(图中的 点时),转移的信用风险超出保护者的承受能力,风险扩大效应出现拐点,急剧加大,边际风险扩大效应超过边际风险降低效应,即
,因此, ,信用衍生产品增加会增加风险。随着信用衍生产品规模继续发展到图1中Q*时,风险扩大效应大于风险降低效应,综合效应表现为风险扩大。
由此可见,信用衍生产品在一定限额内,风险降低效应大于扩大效应,转移的信用风险能够被市场吸收,促进金融安全。但是,当信用衍生产品规模超出限额后,风险扩大效应会大于降低效应,市场不仅不能吸收风险,反而会引发市场系统风险,影响金融市场稳定。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具有自我过度发展倾向,如果不加干预,会超过合理规模,风险扩大效应大于降低效应,影响金融市场稳定。下面对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自我过度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信用保护购买者购买信用保护后,收益是确定的,只要净收益高于无风险利率,他会持续发放贷款并购买信用保护。每个信用保护者对信用保护的需求 是贷款收益和信用保护费用之差的函数。当
时, ,实际趋于他的资本和资金约束的贷款规模边界;当 时,信用保护购买者没有利润,理性的投资者不投资风险债券或贷款,转向购买国债,没有信用保护的需求,;当
时,是0到贷款规模边界任意数。
只要信用保护费用高于预期信用风险损失,信用保护提供者会卖出信用保护。每个信用保护提供者的供给 是信用保护费用 和信用风险预期损失 的差的函数。当 时, ,实际上趋于他风险承受能力的边界;当 时,信用保护者不提供信用保护,信用供给;当 时, 是0到承受能力边界任意数。
图2中,假设开始时处于均衡状态,供给曲线SS和需求曲线DD在E点相交,这时信用保护费用为,信用保护费用等于保护提供方的预期损失,也等于总收益和无风险利率的差,信用衍生产品为。当经济处于上升期,违约率降低,市场预期将来违约率也降低,信用保护费用大于预期违约损失。因此信用保护者增加供给,供给曲线向右下移动到SS1。供给增加降低了信用保护费用,在风险收益和无风险利率的差不变的情况下,信用保护需求增加,这时信用保护费用为,信用保护数量为。银行信贷具有顺周期性,在经济上升期,企业利润增加,信用评级提高,资产价格上涨,银行发放贷款条件宽松。实际上,经济繁荣期发放的贷款存在更多的风险,未来实际违约损失率高于人们的预期。合理的信用保护费用应等于未来实际违约损失率,为,合理的信用保护量应为。这样实际的信用衍生产品规模 就高于合理规模 。当经济发生逆转,贷款违约开始增加,信用风险超出信用保护者的承受能力,信用保护者就面临破产。
通过上面模型的分析,在持续的经济上升周期,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期会低估实际的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大于理想规模,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过度,信用风险超出信用保护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基础资产发生风险时,信用保护者无力抵御风险,陷入困境。信用风险引发市场流动性风险,风险进一步传染扩大,导致金融危机。信用衍生产品作为转移分散信用风险的工具,由于过度发展没能吸收化解风险,反而放大了风险。
该理论模型对于次贷危机具有很好的解释力。由于经济增长和房价持续上涨,人们低估了次级住房借款人的信用
风险,贷款条件宽松,MBS和CDO等过度发展。当利率上调和房价下跌,次贷违约增加,风险传导到MBS和CDO投资者等信用保护者,一些机构面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双重压力而破产,引起恐慌,蔓延成金融危机。
三、信用衍生产品与金融效率
(一)正面作用
信用衍生产品通过几种途径提高金融效率:
第一,提高贷款效率。银行买入信用保护,风险成本下降,可以降低贷款利率。买入信用保护减少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约束和流动性限制,银行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增加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信用衍生产品促进降低贷款交易成本和资金成本,增加贷款发放,提高金融效率。
第二,提高银行盈利水平和安全性。信用衍生产品将银行信用风险转移出去,银行的信用风险损失减少,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和安全性。虽然,银行转移的信用风险由信用保护者承担而遭受损失,但是信用保护者构建资产组合降低风险,其损失小于银行增加的盈利,从整体上看提高了效率。信用衍生产品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强银行的安全性。
第三,提高风险配置效率。银行信用风险转移给具有风险承担能力的信用保护者,实际上信用保护者成为基础资产的投资者,银行只是作为中介进行了资金和风险的再分配。信用衍生产品增加了投资渠道,使一些因银行准入条件或其它因素不能进入信贷市场,但愿意承担信用风险的投资者间接经营信贷业务,承担风险、获得收益。同银行相比,保护人承担风险能力强,是银行贷款更合适的投资者。对于银行和信用保护者来说,都提高了效用,是一种帕累托效率改进。
第四,促进信用风险定价和市场配置效率。信用衍生产品具有信用风险价格发现功能,信用衍生产品价格反映基础资产的信用价差,提供信用风险市场信号,有利于基础资产的风险定价。投资者根据信用衍生产品提供的价格信号,投资合适的基础资产,优化资本配置,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二)负面作用
第一,影响借款人投资效率。当没有信用衍生产品转移风险时,银行对贷款严格管理,督促借款人选择最优项目。银行购买信用保护后,放松对于借款的审查和监督。在没有银行的贷款审查和贷后管理下,由于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借款人会选择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次优投资项目,甚至使用贷款进行投机,而非用于最优项目。如果投资项目成功,借款人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如果失败,风险转嫁给银行,银行再转移给信用保护者。因此,由于没有经过银行的项目筛选和缺少银行对贷款使用的监督,贷款会被用于非最优项目,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减少对困难借款人的救助。银行购买信用保护后,当参考实体面临暂时的财务困难时,由于不承担风险不愿意对借款人进行救助,使借款人陷入更深的危机甚至破产,使得本可以避免破产的借款人破产。由于资产的专用性,借款人的资产将大幅贬值或闲置,同时员工失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
第三,认证效应消失,提高融资成本。在不使用信用衍生产品时,借款人获得银行贷款,具有认证效应。其它债权人认为借款人能获得银行贷款,风险可控,愿意向其融资。银行购买信用保护转移信用风险,借款人的银行认证效应消失,难以从其它渠道获得低利率资金,融资成本增加。
第四,危机严重破坏金融效率。当信用衍生产品过度发展超出合理规模后,信用风险会引发流动性危机,金融市场上流动性枯竭,投资者纷纷回收流动性,只持有风险低流动性高的国债等金融工具,银行持有现金减少贷款发放,金融配置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根本谈不上效率。由于流动性不足,实体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经济下滑甚至陷入衰退。
(三)综合作用
信用衍生产品既对金融效率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效率的总的影响在于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的轧差净额,即:
表示净效率,表示正面作用,表示负面作用。
信用衍生产品的边际效率 。图3中,当信用衍生产品在合理限额内,边际正面作用大于边际负面作用, ,效率曲线 向上倾斜,信用衍生产品提高金融效率。但当信用衍生产品过度发展,超过Q点,危机爆发,边际负作用迅速增加,,效率曲线陡峭向下倾斜,信用衍生产品的负面影响远远超出了正面作用,甚至表现为负效率。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可以观察到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投资者回收流动性,金融机构陷入风险陷阱,银行减少贷款发放,投资者高度厌恶风险,风险溢价
攀升,投资者难以获得资金,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金融效率低下。
四、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规律
信用衍生产品具有双重作用,既能降低风险,也会扩大风险,既能提高金融效率,也会降低金融效率。于是,信用衍生产品可能会形成四种金融风险和金融效率组合:低风险高效率、低风险低效率、高风险高效率和高风险低效率。信用衍生产品风险和效率的组合并非依次出现的,高风险低效率并不是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的必然结果。信用衍生产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风险提高效率,违背降低风险的原则过度发展,会导致高风险低效率,甚至出现危机。这就像经济增长不能长期偏离潜在经济增长水平,过快发展必将导致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等,泡沫破裂出现危机或衰退,最终回到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也有规律,信用衍生产品在市场限度内降低风险提高效率,而信用衍生产品过度发展,转移的风险超过市场限度将导致风险放大,降低效率,并最终回归到限额内。
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规律可以在美国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上得以验证。上世纪90年代信用衍生产品出现,信用衍生产品的品种逐渐成熟规范,交易规模逐渐扩大,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信用事件、网络泡沫破裂等事件中分散了信用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布什执政以后,随着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次级住房贷款及其信用衍生产品快速发展,超出了市场承受限度。提高利率使房地产泡沫破裂,信用衍生产品将信用风险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使次贷危机升级为金融危机,并严重影响实体经济。次贷危机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规模下降,复杂产品大幅萎缩,投资者也开始降低杠杆率,并着手改革监管体制,加强监管。
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应遵循发展规律,保持在合理规模之内。但是,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自身有具有过度发展倾向,不加干预就会超出合理规模,因此应在限度之前进行干预,避免过度发展。信用衍生产品限度只是理论上的推导,在实践中难以确定风险扩大效应曲线的拐点,那么该如何确定信用衍生产品的合理规模并对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进行监管呢?
信用衍生产品基础资产的风险状况和信用保护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影响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容量的重要因素。基础资产风险小,相关系数低,市场能承受较大规模的信用衍生产品;反之,则承受较少的信用衍生产品。信用保护者自有资本高,负债少,流动性风险小,承担风险能力就强。反之,信用保护者财务杠杆率高,缺少稳定的资金来源,流动性不足,承担风险能力就弱,市场风险承受容量就小。压力测试是一种有效测试信用保护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方法,通过测算信用保护者在遇到假定极端不利小概率事件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确定安全的投资额度。监管当局汇总测试结果,并根据基础资产规模、信用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等因素,确定市场规模的监管目标,运用监管措施控制市场规模在监管目标之内,避免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形成泡沫。
参考文献:
[1]Allen F. and E. Carletti. Credit Risk Transfer and Contagion [R].Working Paper of The Whart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enter, 2005.
[2]Baur D. and E. Joossens. The Effect of Credit Risk Transfer on Financial Stability [R].Working Paper of European Commossion of Joint Research Centre, 2005.
[3]Instefjord N. Risk and Hedging: Do Credit Derivatives Increase Bank Risk? [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9(2), 2005.
金融产品范文3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商业银行
一、金融衍生产品概述
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产品,它的价值是从其他的基础证券和基础变量的价值衍生而来的,因此成为衍生产品。国际上通常将金融衍生产品归为一种金融合约或金融产品,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金融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也叫衍生工具或衍生证券。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在1994年对金融衍生产品作了具体的定义:衍生产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实体经济出现货币资产过剩,将直接推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是具有核心内容的。金融衍生产品使得经济主体可以用较低的交易成本对各类资产风险进行独立管理并将风险进行分割和转移,增强了金融体系的弹性与抗风险能力,有助于虚拟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吸纳实体经济过剩资源,也可以增加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二、金融衍生产品迅速发展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创新浪潮的冲击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迅速发展。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率先推出了英镑等六种外汇期货合约,开创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先河。此后金融期货、期权、互换、衍生证券等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兴起,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具有管理风险、杠杆效应等功能,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金融市场上的不足,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金融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国家对金融市场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从我国企业内部因素看。(1)流动的需要。在经济形势变化加剧的时代,公司和个人更加关心资产的流动性,很多金融衍生产品就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设计的,其中,有的创新是为了容易获得现金,有的则是为了把暂时不需要的先行使用出去。(2)降低成本的需要。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是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为了降低公司的成本,金融市场创造出了股票期权等衍生工具。(3)防范风险的需要。金融创新的核心在于引入非常有效的纷繁管理工具和设计出非常精致的风险管理策略。
2.从外部环境看。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它的创新步伐远远快于金融市场的发育和金融监管水平的提升。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日益复杂,各类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目前的金融会计制度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大多列入银行表外业务,难以准确计量交易合同的当前价值和奉献头寸。当衍生产品在市场中的风险逐渐积累,投机因素无法得到充分消化,衍生产品价格就会在投机力量的带动下背离基础资产价格,在经济出现过热时加速泡沫的形成和资产价格上涨,在政府调控时有加速泡沫的破裂和资产价格的回落。
3.从环境因素看。(1)价格波动性增强。金融商品的价格(利率、汇率)波动频繁,价格变动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例如,通货膨胀,传统金融结构的衰落与国际协议的破裂,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工业化等。(2)金融理论的推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FischerBlack和MyronScholes创立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式(Black-ScholesOptionPricingModel),为各种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3)法规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巴塞尔协议在银行资本充足性方面达成了共识,而且逐渐演变成各国中央银行的监管标准,各商业银行为了拓展业务,规避资本充足性的约束,业务发展存在表内业务表外化的趋势。(4)信息和交易成本降低。科技的进步不仅加快了全球经济的市场的交易速度,而且交易的成本也降低了。
三、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要是为了对公、对私提供以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为主,尚没有提供人民币衍生交易。也就是说对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而言,商业银行提供的对公外汇衍生产品与对私衍生产品没有本质区别,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由于对公客户的个体交易金额较大,因而可以为对公客户提供更具有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而对私客户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往往需要通过聚合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因而为对私客户提供的衍生产品往往更加标准化,期限通常也比对公客户的交易期限短。1.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2004年,国内对几家商业银行取得银监会批准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资格,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推广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的力度,推出了多种外汇理财产品,并逐步形成了各家行的外汇理财品牌。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对私人客户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与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和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基金基本上不会发生损失,收益相对稳定,适合普通的外汇持有者。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银行不会给客户保本金的承诺,客户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很高的收益,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本金亏本。这类产品门槛相对较高,主要适合那些对外汇市场有很好判断、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客户,适合较为职业的投资者。与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类型:(1)利率递增可提前终止型;(2)目标收益固定、达标即止型;(3)固定利率可提前终止型;(4)“上浮封顶”型;(5)“滚雪球”型;(6)区间挂钩逐日累积计息型;(7)客户可提前终止型。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类型有:(1)“期权宝”产品;(2)“智汇宝”产品。
2.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1)金融衍生产品同质性高,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有限。由于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经营股票和商品交易,且国内企业和个人对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认识有限,因此,开展衍生产品交易的基础资产只能是利率和汇率,与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比较来看,国内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明显偏少,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具有高度的同质性。(2)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对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能力,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做市商,对于基本的衍生产品的交易都要完全同国际大银行进行对冲交易,主要以中间人的方式参与衍生产品交易,实际上是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将产品收益的绝大部分转让给国际大银行。(3)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间不长,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认识正逐步深化,管理手段也在逐步完善,但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四、金融衍生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尽管近年来震动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和风波似乎都与金融衍生品有关,但金融衍生产品仍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中。
1.衍生产品的创新定价和套期保值。比如,新兴的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性差,市场也不稳定,如何开发衍生产品进行风险回避就是热点之一。开发以多种资产为标的的衍生产品也日益受到关注。
2.信用分析和信用衍生产品的开发。在衍生产品被广泛使用之前,信用分析大多是一个主观过程,或者只简单地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及信用等级评定,但这些都不能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精确描述,同时,随着现代银行越来越多地涉及衍生产品交易,这些传统方法在很多领域都失效了。一个重大的创新就是信用衍生合约可以使用期权、远期和互换的形式,但其损益都依赖于一个信用事件,比如,宣布信用等级降级或破产发生。随着信用模型越来越复杂,一级企业对风险管理越来越集中,货款的定价及管理将会从衍生产品研究中获益匪浅。另外,经营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比如,遭到系统崩溃、政策调整和技术失败时的风险管理。这些问题具有挑战性,发生很少以至于很难通过历史数据构造概率分布,但当这些问题发生时,损失非常大,所以,研究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实践来对这些偶发事件的性质进行分析。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不可急躁冒进而应循序渐进,必须先经历以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为中心的国内经营阶段,在此阶段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管体系,培育交易主体,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步开放市场。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增多,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胡斌.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与利率市场化[J].国际金融研究,2005,(5).
[2]黄小维.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的金融产品创新[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胡剑平,肖闪.透析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J].现代商业银行,2003,(12).
[4]罗熹.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及其有效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6,(12).
金融产品范文4
关键词:金融产品 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金融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必须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积极推行市场营销策略,占据竞争的制高点。当前,我国金融企业迫切需要树立市场营销观念,需要以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其经营活动。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
当前,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市场营销管理中还存有许多问题。
(一)商业银行缺乏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的宏观条件。从宏观层面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分业经营,国家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只能从事银行业务,这种局面极大地限制了商业银行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活动,从而让一些有能力进行金融创新、有意识开展金融市场营销的银行在采取任何创新行为之前必须反复考虑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和政府干预,从而延迟了其市场营销的进程。
(二)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的组织和系统的规划,银行整体营销意识不强。尽管某些银行机构已经进行了一些营销创新,但总体而言,由于缺乏对西方先进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多数银行机构都还没有设置专门的营销管理机构和配置专职从事金融市场营销管理的人员,其市场营销活动还只是一种分散、间断的行为,缺乏系统性。
(三)商业银行营销观念不强。商业银行营销观点还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上,还没有形成以顾客为导向来转变经营观念。在这种环境中,金融产品市场营销往往只是意味着广告和公共关系。这种状态显然不能适应整个银行业经营环境的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同时,银行业内普遍出现利润幅度降低、银行全国性和国际性扩张、银行业内外竞争日益加强、新的银行技术不断诞生和应用等新现象。在这种环境下,银行纷纷采取各种竞争方法来寻求新的顾客市场。这种变化要求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的以广告和公关为主要内容的营销理念,转而形成以适应买方市场特征为核心的营销理念。
(四)金融市场营销的内部统计不够成熟。我国商业银行还没能真正成为现代意义的金融企业,从而影响了银行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开展市场营销。现代金融企业是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企业,它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在整个金融业中行政的阴影还挥之不去。作为金融企业之一的商业银行也不例外,还缺乏在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市场形势下,采取主动性的竞争来获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的动机和行为。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其国有全资的股权结构使得它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远远落后于其它类型的商业银行。现实告诉我们,商业银行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竞争促使其金融产品随买方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五)商业银行的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特色。尽管一些金融机构,包括一些商业银行已采取了某些新措施,开发了一些新产品,但就整体而言,其产品的技术含量普遍较低,缺乏特色定位。近年来,不少金融机构在资产与负债业务方面开办了一些新的业务,使产品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然而由于产品缺乏特色,内容雷同,无法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另外,由于新产品技术含量低,人工操作的环节过多,因此使得产品创新成本高,反而降低了利润率。
(六)营销策略的制定不够规范。一个完整的市场营销战略计划包括:战略目标、资源分配、营销计划、战略执行进度计划、费用预算和控制方法等。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往往考虑不够全面,或是战略目标的不明确、或是缺乏进度的安排,要不然就是在开发完新产品后才发现其费用成本远远超出了预算。这种状况使得商业银行无法顺利展开其市场营销活动。
二、改善我国金融市场营销的建议与对策
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适应加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商业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从而保证我国宏观金融体系的稳定。
(一)创造良好的宏观金融环境。必须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出发,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建立适应现代经济环境的金融法律和金融政策,从而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其相关的市场营销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系统。
(二)加强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研究。针对当前经营观念落后、营销意识不强的状况,商
业银行的管理层必须对市场竞争有清醒的认识,加强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不断提高、强化市场营销意识,在银行内部树立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和建立全员、全部门、全过程的市场营销理念。由于金融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无形性和易模仿性,因此,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各种金融产品的差别就在于其服务质量和顾客对该服务的满意度上。这表明,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就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关键。为此,商业银行在推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理念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其内部各部门以及每一位员工的积极参与性,从而在开发、设计和推广其金融产品的整个过程中全面贯彻其营销观。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在内部紧密协作的基础上满足市场需要,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
(三)积极开发新型的金融产品。在做好已有的存、贷款业务基础上,应顺应顾客消费多样化发展的方向,不断开辟新的金融工具,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在经济系统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动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大量增加。因此,如何降低风险并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成为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面对经济系统中新的投资机会,银行客户对新的信贷手段和权益生成的需求也与日剧增。面对这种新的发展形势,商业银行有必要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各种现有的金融工具来进行创新。比如商业银行可以与其它金融机构合作,加强银保、银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出新型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竞争实力。同时,在开发新型金融产品的过程中,还应做到高起点,高技术,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产品,以适应现代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
(四)制定出市场营销的短期与长期战略。首先,从短期来看,应根据已有产品的特点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对金融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比如在金融产品的导入期采取高价格高促销的经营策略,在产品的成熟期则采取开拓新市场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策略等。其次,从长期来看,在营销战略的制定上,必须做到超前性。所谓超前性是指商业银行在满足客户现有需求的基础上,应从对经济系统和市场的动态分析中发现即将出现的需求意愿,并以最新的技术和理论将这一需求的发展趋势转变为新型金融产品,为客户作出解释,从而引导客户从该种产品的潜在需求者成为现实的需求者。由于金融产品自身的特点,因此,超前性必须始终贯穿于长期战略的制定过程中。
(五)要在原有经营范围之外,大力发展表外业务。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政府对金融机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商业银行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上获得的利润正呈日益减少的趋势,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不断开辟新的利润来源,发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的开展是银行经营多样化的表现,它一方面能改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
(六)大力培养金融市场营销人才。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银行自己的客户经理,以提高促销效率。现代营销管理的中心已从过去的对物的管理转变为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银行客户经理的作用正日益凸现。客户经理作为具有知识综合性、边缘性和多样特征的管理人员,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不同的顾客群传递理念性和情感性的产品,以适应当代以顾客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在此过程中,客户经理所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市场细分。市场细分可以使银行服务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市场细分的层次越多,银行对客户的了解就越准确。银行就可以按照被细分的市场业务规模来确定其下一步经营策略;另外,市场细分工作有利于帮助发现新的待开发市场,做好市场定位。通过市场细分,可以发现,在目前新的经济环境下,银行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以及网络银行业务等都是一些新兴的市场业务。因此,客户经理所要做的就是紧紧围绕新兴市场的发展方向来开展其与客户的交流。由此可见,当前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工作已对客户经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银行必须实施人才战略,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后备军,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优势并取得成功。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企业的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以往只强调社会效益,不考虑自身效益的原则,转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并在此前提下服务于社会。因此,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必须重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作为金融机构之一的商业银行的营销活动是一种确定并刺激对银行产品的需求过程。因此,银行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应该是以银行金融产品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开发、设计、经营其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最终实现银行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亚瑟·梅丹
.金融服务营销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金融产品范文5
股票作为一种传统的基础性的融资工具,是持有者投资入股的产权证书,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可退股,即具有“非返还性”。可售回股票就是突破这种限制而设计的一种创新性金融工具,它打破了普通股票的非返还性,规定如果在未来某一时期,发行公司的普通股在市场上的价格低于某一预设值时,其持有者有权从发行公司获得补偿,也就是说,可售回股票的持有者能够在未来某一时点按照预设价格将股票“售回”给发行公司。在这里,投资者拥有“售回”权,发行公司承担“买回”的义务。
可售回股票是80年代在美国资本市场上诞生的一种金融工具。1984年11月,美国著名的德雷克塞尔投资银行(DrexelBurnhamLambert)在帮助阿莱商品公司筹资时首次设计和运用了可售回股票。该投资银行曾因善于创新而名燥一时,曾是美国杠杆收购市场的执牛耳者,其天才收购家迈克尔.密尔肯创造的垃圾债券(JunkBonds)等工具曾闻名于世。虽然1990年由于垃圾债券市场的崩溃和密尔肯的被捕,德雷克塞尔投资银行倒闭了,但其首创的可售回股票却在实践中不断被改进和完善,赋予股票以新的生命力,成为当今国际资本市场重要的金融工具。
可售回股票“售回”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并经历了以下的演变过程:
(1)现金。即持有者将可售回股票售回给发行公司,发行公司以预设的价格付给持有者现金,双方股权关系结束。这是最初的“售回”方式。很显然,以这种预设方式发行的可售回股票,对发行公司来说类似于“或有负债”,所筹集的资金不能列入发行公司的股本金,因而丧失了扩大股本再筹资的优势;另一方面,以现金买回可售回股票无疑会造成发行公司短期内的大笔现金流出,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为了避免这些缺点,投资银行家在实践中创造出了新的“售回”方式。
(2)普通股。即持有者将可售回股票售回给发行公司,发行公司不是以现金的方式结算,而是从发行公司获取相当于普通股市价和预设值之间差额的普通股。例如某投资者持有发行公司发行的两年后预设价格为每股20元的可售回股票1000股,两年后该公司普通股市价为每股15元,那么,持有者就可以从发行公司处免费获得500股普通股,原来的1000股可售回股票也将失去“售回”权,这样,此后投资者共拥有该公司1500股的普通股。这种方式对投资者来说,由于二级市场预期效应使股价的调整,“售回”前后其财富量并没有变化,利益不受影响;但对发行公司来说其意义就非同一般:以普通股方式售回的可售回股票就不再是“或有负债”,因而发行后列入股本金是顺理成章的;另一方面,“售回”无须支付现金,不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可见,普通股“售回”方式比现金“售回”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
(3)选择权。即允许发行公司在普通股、现金、优先股和债券四者中选择一种,在不影响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买回”可售回股票。显然,这种方式给发行公司以更大的选择权,使公司能够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财务状况灵活选择最有利的方式“买回”可售回股票,同时不影响持有者的利益。这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可售回股票的“售回”方式。可见,可售回股票是适应投融资双方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股票,并在实践中经历了不断创新的演变过程,是投资银行家智慧的结晶,是典型的金融工程产品。
不过,可售回股票的“售回性”是相对的:只是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段才能实施,例如如果约定的时间是两年,那么两年之内不能行使,须等满两年后的一段时期内方可;实施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同一发行公司的普通股的市价低于预设值时;一旦实施,不管是现金的方式,还是普通股的方式,或者是普通股、现金、优先股、债券等组合或任选一种的方式,“售回权”即告丧失。因此,可售回股票并不是对股票本质的否定,而是在对其功能进行改进和完善基础上的创新,极大地增强了股票的灵活性和吸引力。
可售回股票诞生以来之所以能获得市场的认同并不断发展,是因为它满足了投融资双方的利益。从投资者角度看,可售回股票由于有预设值的规定,因而大大降低了股票投资的风险,使投资者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不了解的股票,有利于首发股票的顺利销售。从发行公司的角度来看,可售回股票能够保证公司股票以较高的价格发行出去,筹集到较多的资金。一般来说,采用这种方式发行的公司多是中小企业,知名度不大,投资者不大了解,而路演(Roadshow)推介的成本又较高,其普通股票较难推销。采用可售回股票就可以避免这些不足,通过预设价值使股票以不低于其真实价值的价格顺利发行出去。公司之所以愿意作出这种承诺,是了解自己公司的真实价值并坚信未来的成长潜力,是经理层信心的表现,从而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进一步讲,可售回股票的优点和市场效应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售回股票极大地增强了股权融资的灵活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外源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已经证明,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的成本要高。从比较利益的角度看,企业应该优先选择债权融资。但是由于债权融资所筹资金只是一种负债,有还本付息的压力,而股权融资所筹资金则是股本金,没有财务压力,因而一些公司乐于采用。股权融资与二级市场有直接关系,市场火爆时市盈率较高,股票可以溢价发行,会吸引众多公司发行股票。但在市场冷清时,发行溢价小,很可能折价发行,公司一般不愿意进行股权融资。可有时恰恰这时公司急需资金,需要进行股权融资,如果发行普通股,则价格较低,对公司老股东不公平,也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不能筹集到足额的资金。而采用可售回股票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有最低价值的设定,使公司的股票能在二级市场低迷时,以较高的价格发行出去,及时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可见,可售回股票比普通股具有同样的筹资功能,且发行不易受二级市场波动状况的影响,从而使股权融资的灵活性和吸引力大大增强。
2、可售回股票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Asymmetry)是市场运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指某些市场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市场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资源配置有重大影响,这已为现代经济学所证明。在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也广泛存在,并使市场的有效性大为降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信号显示”(Signalling),即通过公开信号帮助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预期,降低不确定性;另一个是内部人(Insider)主动承担外部人因信息不对称所承担的风险,从而使外部人对风险溢价的要求下降,内部人能够以相对更低的成本进行金融运作。可售回股票事实上提供了一个类似“信号显示”的机制,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条件下让外部人知道内部人所掌握的信息,显示公司现在的股东和经理层对公司未来价值的看法和信心,并且提供了让外部人至少获得未来某一金额财富价值的手段,把投资者无法把握的未来风险转移到发行公司身上,最终使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大为缓解。
金融产品范文6
国际农产品金融化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为应对其挑战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产品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健全农产品相关金融服务体系。与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相比,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要扩大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网点覆盖面,创新与农业有关的金融产品,为粮食等农产品生产提供融资等服务。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农业保险,将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分散由农民、企业和政府等各方共同承担,并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利用金融手段规避农业生产风险,以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二是借助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近年来,农产品期货、合约、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运用越来越频繁,其在农产品价格预测、引导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还可以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应积极引入农产品领域的金融衍生工具,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实现更加合理、更加理性的市场主体。特别是要引入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的远期合约交易模式,进一步稳定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产销关系,减少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与此同时,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全球化的今天,农业生产的全球性关系越来越紧密,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联动特点也更加明显,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国际价格波动的抵抗力。三是加快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由于我国缺乏农产品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可以加大全球化时代大宗商品定价权。比如,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促进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资本输出,更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而在国际大宗商品中体现中国力量。
(二)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很多时候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因素在于市场信息的不透明,农产品生产端不知道销售端的情况,导致生产与消费失衡,进而产生价格波动。因此,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保障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稳定进行。一方面,应鼓励农产品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由政府主导或是引导,鼓励各个农产品行业协会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信息平台。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建立涵盖各个农产品市场主体的信息平台。各个行业协会的统一农产品信息平台应包括生产端,也就是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业合作社等主要生产主体,以及流通商和销售端的所有信息,以便政府和有需要的市场主体能够随时查询到所需信息。对于生产企业和农民而言,通过信息查询,可以有效指导其种植、生产,避免出现供大于求而造成的农产品价格下跌。而对于相关监管部门而言,可以及时根据市场信息调整相关政策,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信息造假、传谣等行为的打击力度。随着农产品期货等市场化手段的出现,部分不法商人通过散布不法谣言实现农产品价格操纵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应不断完善已有的法律制度,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上出现的各种谣言的打击力度。同时,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类谣言,要第一时间真实信息,消除市场恐慌,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
(三)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力度
与发达国家比较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相比,我国农业生产具有种植分散、技术落后和靠天吃饭的特点,过于依赖农业资源票赋而不是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容易造成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力度,进一步理顺农业科技体制,重视农业基础技术研发,增加农业科研经费,并通过制度保障科研经费尽可能落到科技研究一线。进一步建立有益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与推广的科技创新体系,使农产品发展机制与实际更紧密结合,增强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的互动,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农业金融人才,提升农业从业人口素质。农业金融化是全球农业市场不可逆转的趋势,要建立一支高素质、懂科技的金融人才队伍。着力提升农业从业人员对运用科技、金融知识推动农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学会从网络等渠道了解国际农产品金融化的相关知识,了解国际大环境。着力推进农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改进,加强高校与市场主体的联系,在培养传统农业生产人才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良好的金融知识、农业知识和市场知识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比如,可以引导相关高校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合作办学,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汀单式人才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有专业知识,又对市场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要通过农产品金融化专业人才培养,为我国农产品金融化实践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