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1

问:通过5天的参训,您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收获?

答:在开学典礼上,连处长和视频中的谌省长的讲话精神让我收获多、感触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至关重要!作为教师,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的责任,还要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人才,核心价值体系要贯穿在整个少先队活动中去。吴祖平老师向我们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大家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强国,将我们的社会建设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让广大老百姓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素质的人民,这24字描绘出中国梦、复兴梦、强国梦的未来。中国梦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所以要依法治国、反贪防腐,这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才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人民民主,奋进之基:爱国、敬业;为人之基: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现在要从学生抓起,从小事抓起!短暂的五天培训结束,我收获到了新理念、新思考、新方法,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问: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这次,通过参加新一轮“千校万师”培训,我更加有头绪了:深入思考、细化工作、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尤其是创文工作和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自己先琢磨各项指标体系,再和老师共同分析、共同完成资料,工作效率上提高不少,在少先队活动中,我利用教师学习、升旗仪式讲话向师生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内容,并要求师生牢记“16字(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在心中。要求大队部组织中队开展一次“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主题队日活动,利用队会课,要求师生熟记熟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把24字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心中要始终有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追求;文明行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努力成为思想好、品德好的学生;同时让学生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问:参加新一轮第19期“千校万师”培训回校后,您在学校都开展了什么活动呢?

答:9月22日下午,我校五(2)班组织开展了一堂生动的“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并且在中国文明网已报道。教室里传出阵阵歌声,队员们踊跃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形成了师生崇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问:通过您参训后,您将带着老师们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开展了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答:我们通过学科渗透、积德榜、少先队活动课、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立德树人提高师生思想境界,教育引导师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我校作为南明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之一,还开展美德少年进课堂讲故事、唱歌曲、学典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活动,倡导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并由此带动家长一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您参训后,在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加强,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10月13日建队日活动,我校代表南明区参加全市军乐队比赛,在十二支参赛队激励的比赛中,我校获最佳表演奖。整齐的队列、悦耳的乐曲、饱满的精神风貌都令人赞叹,活动中无时无刻不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新一轮“千校万师”给您最大的感受?

答:励志训练课。它让我们从体验学习中找寻到了快乐,活动的多样性让我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彼此鼓励、相互尊重,共享成功;礼仪课。它让我们懂得了教育无小事,教师要以身示范,无论在学校、在社会、在家庭,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学生的榜样,当一名有修养,讲礼仪的好老师;“德法合一,以教为先”讲座,教会我们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还主动为我们开设一条免费咨询的绿色通道,让我们为之感动;赵国华老师我们感受到师爱是伟大的,他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做到的,让我们为之震撼,受之感染。心中无限感慨着,授课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人文关怀,激情洋溢的演讲风采,让我们收获友谊与欢乐、熏陶与感染;让我们学会用精彩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用趣味游戏去带动学生;老师们的博学多才,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忘记了辛苦;增添了欢乐,摈弃了烦恼,增强了自信,摆脱了困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2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理念

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中,要遵循四个原则,做到四个结合。四个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理解原则,服务原则,情境原则。[2]思想政治教育之“以人为本”主要强调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尊重学生,把学生的个性培养和道德素质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带着责任与感情,殷切关怀学生的安危冷暖,同时关注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学习与就业,并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抛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建立良好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持有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关注个体差异,正确评价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现并激发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逻辑思维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内容

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根源与精髓,凝聚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风貌,其对现代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多元化思潮涌动的今天,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衔接,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意识到只有将加强大学生的价值教育放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才能使大学生价值教育具有中国特色,将大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中国人。[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丰富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具体问题,对传统价值观念加以解释,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其次,注重社会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引入到实践中来,采用科学的教学对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访谈、自主创业计划、勤工助学以及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身的行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再者,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必须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同时具备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引导学生探索思考问题,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文化无时无刻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据调查显示,在媒介环境发展的过程中,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因素的结构程式发生了变化,由“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变为“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学校、家庭”,其中大众传媒成为青少年信息来源最广,对思想品德最深刻的第一影响源。[4]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最快获取信息,发泄个人情绪的主要途径。高校要积极开展以互联网为价值观教育载体的研究与实践,在此同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辨别网络信息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此外,通过建立“红色网站”,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形象的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收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教师 培育和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196-01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高校教师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担负起的职责和使命。

一、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别重要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明天。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主旨明确、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校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综合国力和社会精神文化繁荣的需要

当前,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局限于经济、军事的博弈,更是文化的角力,社会的和谐进步更需要精神文化的引领。在整个社会精神文化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基础性和统领性作用。高校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无旁贷。

(二)在高校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个人道德素质提升需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行为层面提出的个人道德行为规范。它不是抽象的理论,它的体现贯穿于人们的日常认知和行为之中。德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通过教书育人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尽的义务。

二、高校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一)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育人先育己。要引领和教育广大学生,高校教师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按照同志所强调的,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信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带动广大学生坚定信仰。

(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研究者

高校教师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群体,肩负着教育科学和政治思想理论研究的责任。因此,高校教师应主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集中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实践原则、现实要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

(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高校教师应身体力行,建设师德师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通过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把高校建设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地。

(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弘扬者

高校教师在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开展相关研究、积极践行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校园讲座、课外活动等渠道,积极传播相关知识,在校园中形成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三、如何发挥高校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一)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共思想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可以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去,根据不同专业课教学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等。

(二)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教师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道德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除了应以身作则之外,还应加强师德建设。

(三)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

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从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改革等各个方面加强理论研究和探索,并努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4

9月19日下午,校学生骨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明辨会”在XX楼107室召开。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宋XX,人事处处长宋XX,校团委书记刘XX、副书记徐XX、王XX老师出席活动,各校级学生组织负责人、二级院系学生会主席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校学生会主席魏XX同学主持。

会议上,学生代表分别发言,从不同角度诠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青协主席规划了爱国主义情怀感召下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展;会计学院学生会主席分析了学生工作如何与爱岗敬业相结合。各讨论小组组长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给学生干部的工作启示、自我素养提高等主题分别进行了小组汇报。会上,魏XX主席做主题发言,她结合校团委、学生会近期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的相关活动,阐明从自身出发、把小事做好,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表现。

宋XX部长为明辩会作了整体点评。他指出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了解内容,其次要自觉践行,学生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宋部长表示本次明辩会开的很及时、很深刻、很精彩,意义重大,希望全校各级团、学组织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思考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途径,共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而努力。

刘文书记对全体学生干部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学生干部以身作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希望学生干部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创新;三是希望学生干部对自身工作做好总体把握。刘书记的三点希望得到了与会学生干部的积极响应。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5

党的十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部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是对全体公民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素养。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栋梁、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是传播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之一,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重要的价值观培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爱国――核心价值之核心

“爱国”是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历史反复证明,“爱国”从来就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要素和第一位的价值观。“爱国”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和美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今天,大学生“爱国”既表现为对祖国河山、历史文化等的热爱之情,更意味着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融入努力学习、增长才干的实践中去。在校学习期间,自觉的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动力,不断加深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理解和认识,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境界迈进。

爱国是对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最朴素的情感。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提高明辨是非、甄别真假、判断对错的能力,将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从点滴做起,诠释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要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49年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敬业―― 核心价值之前提

“敬业”是公民的基本职业要求,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爱国”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敬业”既包括精神层面的内涵,也包括务实层面的要求。敬业意味着热爱、看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将这种自豪转化成对工作的动力,对生活、集体和国家的热爱。敬业者既希望获得个人的成功,往往也对单位、国家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就是由忠于职守、品格高尚的亿万劳动者组成的。国民能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干好本职工作,不仅关系到自身生存发展,也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健康发展。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就必须以公民的恪尽职守及对祖国的诚实忠义为前提。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达此目的,大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按照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安排和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刻苦地学习和研究,以便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大学生在校修读期间,务必处理好学习与参加其他活动的关系,坚持以学习为主的基本原则。这既是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也是其应当履行的一项义务,更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学校学生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的“敬业”,就是刻苦努力、勤奋学习。在高等院校这座美好的象牙塔里,大学生应当珍惜这段时光,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勤奋刻苦、刻苦、再刻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体验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诚信――核心价值之根本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和必备的道德品格。“诚信”包含“礼于外,诚于内”。其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以诚恳待人,靠诚取信于人。“诚”不仅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信”是一个人形象和声誉的标志和个人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当今社会,“诚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个体道德修养层面,它更是现代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公共领域的交往规矩以及政府机构的行事准则。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条约,都须讲诚信。诚信也是国家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国家社会都讲诚信,诚信才能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纽带,才能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状态。

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学术剽窃和考试作弊的现象在校园时有发生,“恪守学术道德”已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高等学校的校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的诚信和诚实品行,这是高等学校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内容。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大学生个人而言,就是接受高等专业知识的同时,务必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让“诚信”真正根植于心,时时刻刻用诚实守信来规范言行,做到诚信于己,诚信于人。以诚信的态度与老师、同学相处,以诚信的态度遵守校规校纪,把诚信作为人生立身之本。

友善――核心价值之美德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包含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等。善待亲人可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善待他人,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善待自然可以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倡导并保留一份友善之情,发扬友善互助的精神,既体现了人间美好的真情,也为社会和谐增添了正能量。“友善”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剂,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它无形胜似有形。友善可以营造安定、和谐的学习及生活环境。

以“与人为善”心态处理日常事务,校园、教室、图书馆、宿舍便会呈现团结友好气氛和环境。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譬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等公益活动,彰显中华民族“友善”美德,体现了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会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6

一、高中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我市经济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我市经济取得新突破,尤其在教育创强“强校舍、强师资、强管理,强质量”的新形势下,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我校作为市重点中学,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诚信缺失等现象愈演愈烈,给正在形成“三观”的高中生造成严重困惑。社会价值秩序的纠偏和重建刻不容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之欲出。

(二)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然而,在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部分学校只注重智力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的开发;在内容上,存在成人化、简单化的倾向;在形式上,较简单粗暴,未能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结合德育教育发展的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不容缓。

(三)高中生自身特点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代高中生思想敏锐,易于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思辨与表达能力。但多亲情淡薄,缺乏集体协作和奉献精神,且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结合高中生身心理特点,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对社会的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二、高中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策略

(一)多种渠道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郭秉文指出:“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迅速掀起宣传学习热潮。

1.树立典型化宣传对象。

加强网络、媒体宣传,在官方网站设置宣传核心价值观浮窗,在报刊的重要版面持续刊登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重点宣传各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示范。如:召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示范点现场经验交流会、以美德储蓄卡助推“日行一善事”“周树一榜样”、举行专题讲座、编写书籍《我的价值观———百篇小故事》等。

2.建立常规化宣传阵地。

运用社会媒介宣传,协调各部门利用各类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宾馆饭店、个体门面、商场、小区,运用电子屏、楼宇电视、户外广告等媒介,围绕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宣传,将这种宣传模式常态化、长效化。如在市区中心广场、道路桥梁两侧,随处可见醒目的“24个字”。

3.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

在学校开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栏、展示窗等,张挂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在墙壁张贴标语,在文化长廊塑造主题雕像。通过广覆盖、高频率、多角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中生领会其基本内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

(二)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王夫之倡导身教重于言传。指出:“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这是其对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提出的新要求。

1.以言语行动感化学生心灵。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修正作用。教师言行是教师内在素养的体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浓郁的爱国情结,强烈的事业心和优秀的心理品质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2.以敬业精神引导学生行为。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担负教书育人,传播文明的重任,其中“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也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我校教师素有“拼命三郎”之称,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和“巾帼文明岗”。

3.以自身经历激励学生圆梦。

学校举行做“四有教师”师德师风活动,组织开展“讲自己的故事,说身边的故事”教师演讲比赛,向学生讲述青春故事、分享人生感悟,传递奋斗成就梦想的正能量。教师如果能在教育中展示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心,学生就会产生仰慕之情,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会水到渠成。

(三)构建特色主题课程,发挥育人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校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从国家、社会、个人三层面,开展特色主题课程教育活动。

1.关注社会热点,内化中国梦教育。

丁尼生说:“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学校通过中国梦主题课程强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教育,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开展“中国梦,我的梦”国旗下讲话、以“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礼、“中国梦我的梦”首届广东省青少年书画摄影作文大赛,依托微博、微信、校园网等平台,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还有“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精彩课堂”网上展播活动,组织教师针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运用典型事例,制作网络微课,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追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

2.搭建实践平台,助推公民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熟的和真正的公民意识,就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一个人最主要的美德。”学校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主题课程强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育,由校团委组织志愿者开展“交通安全伴我行”活动,利用节假日到交通岗和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还设立“学生校长助理”管理制度,倡导“我校园,我管理”理念。每周以班为单位值周,成立自律队,开展课间楼层值日,防止踩踏事故。校运会从主持到裁判均由学生组织,培养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学校拟推行“代村长、代居委主任、代厂长”参与社会管理改革,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将社会、家庭和学校联系起来,探索“家庭学校村(居)委社会”四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3.强化养成教育,培养道德情操。

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学校通过养成教育主题课程强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第一,爱国从爱校、爱老师、爱家人开始,开展“爱国、爱校”主题教育活动,如“热爱祖国、尊师爱校”的系列班会、手抄报、演讲和征文比赛;第二,敬业从培养责任心和做事态度开始,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专心辅导每一位学生。学生认真搞好每一处卫生,专心听每一节课;第三,诚信从不说谎、不欺诈、不作弊开始,通过观看优秀电影电视,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故事会、宣誓仪式、辩论会等,使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质;第四,友善从关爱身边的人开始,开展观看纪录片、“感动学校十大学生人物”、“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等活动培养友善品质,把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融入德育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是提升高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学校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融入各个环节,长期坚持下去。

(四)结合生活主题,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

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突出强调了生活实践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

1.在服务和奉献中学会感恩。

学校组织学生义务献血、慰问敬老院、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同时,在家庭参与“孝父母、知感恩”道德实践、在社会参与“爱家园、懂礼仪”道德实践,引导高中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做到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2.在道德和传统中寻找“善根”。

我市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涌现一批批感人的道德楷模。如身患残疾的陈超新老师独守深山36年,被评为“中国好人”;雷锋式的好校长刘海被评为“茂名好人”,他们都是高中生身边最熟悉的道德模范和榜样。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中找寻善的力量,要利用重大节庆日如:春节、中秋、国庆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如:鼓励高中生用照片或视频记录家乡的风俗习惯,更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激发其爱国爱家的情怀。

3.在科技和艺术中培育情操。

一方面,我校以科技活动为契机,配备专门实验室、器材和指导老师,开展“智识奇用”科技大赛,评选“科技之班”。同时派代表参加全国科普创新实验大赛总决赛,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赢得价值50万元的“探索奖”,并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该奖的获得,在全市掀起科技创新热潮。另一方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打造优秀文化品牌。学校依托生活主题活动开展以乐促智、以技促能系列活动,把践行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三、高中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反思

(一)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思想

有些学校重形式轻内容,满足于完成任务。如在德育教育中只留下文字和图片,学生是否理解和接受不得而知。另外,由于经济不平衡,不少城市缺乏像样的科技馆、博物馆、音乐厅、天文台等场所,使科技教育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流于形式,从中得到的价值观教育就大打折扣。

(二)媒体舆论导向存在偏差

当今社会,媒体担任重要的宣传角色。然而,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噱头,对新闻时事过当的报道不断地激发医患矛盾、城乡矛盾、贫富矛盾等。就如不久前“学生为老师撑伞”一事也拿出来炒作,影响师生关系,未能在舆论导向方面发挥应有的价值。

(三)家校、社区教育尚未形成合力

上一篇进入初中的感受

下一篇云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