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课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田忌赛马课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田忌赛马课文

田忌赛马课文范文1

    最近听了几位老师讲《田忌赛马》这篇课文,通过表演朗诵推理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了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勇于创新,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但几节课听下来,却又觉得缺少点什么。思之再三,我觉得这篇课文不应该只是体会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更多的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孙膑的智慧来源于哪里。《田忌赛马》赛的是什么?赛的是智慧,而智慧来自于孙膑的善于观察分析,勇于创新思维。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学生该学习的地方。

    我认为,教学《田忌赛马》应该在学生理解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使田忌赢得了比赛,体会到孙膑的足智多谋后,重点去品读课文中的句子,如:“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从刚才的情形看,他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说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句子连起来,想一想田忌看到这些现象会想些什么,从而理解孙膑的,智慧并不神奇,它就来源于孙膑善于观察分析,勇于创新思维。而这,正是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做到的,激励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成就自己非凡的智慧。

    我记得全国着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透过《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要使孙膑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越来越清晰、丰满,他的智慧来自于善于观察分析,勇于创新思维的主题越来越鲜明、深刻,最后使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智慧人人有,全靠细心观察与分析。窦老师的主题教学也令我印象深刻,在她的课堂上,总会围绕一个主题,品读课文也好,补充材料也好,都要引申、拓展、升华,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而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

    由此我又想到了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晏子使楚》、《赤壁之战》和《冀中的地道战》,晏子的辩才、赤壁的火攻、地道战创造的奇迹,篇篇闪耀着正义和智慧的光芒,那么,把“智慧来自于什么”作为这一单元的主题进行教学,再适当补充些其他的智慧故事,真正做到用教材教,扎扎实实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学习中得到滋养和成长,学生的收获一定会更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田忌赛马课文范文2

《田忌赛马》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齐国的大军事家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课文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这是对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进行培养,对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启蒙的很好的教材。教学本课,我根据"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合理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观察、思维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质疑问难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进而达到自能读书的一种有效手段。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路,学之端。"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所以,教学时我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例如:导学第二段后,让学生质疑。学生经过思考便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的问题比较泛,显得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重点和内容。我就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进行提问,学会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问道:"孙膑为什么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有探讨价值,我便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又如学习全文以后,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使他们在发言、讨论中开发智力,培养积极思维,逐步学会自己研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造表达、交流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讨论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思维,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多处使用。例如解决课后第2题:读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1)齐威王每个等到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三个句子体现了孙膑的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三句话的联系,教师可启发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果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得很多,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后,情况会怎样?再让学生讨论三句话之间的联系,学生及时交换看法,相互启发,便很快地说出: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同时发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正是有了这样的发现,孙膑才作出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便可以转败为胜的准确判断。学生在讨论中解决了问题,又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

三、创设动手操作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到协同作用,同步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田忌赛马》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两次赛马的出场顺序,了解现场赛马情况。我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用卡片制作表示田忌和齐威王的三匹不同等级的"马"。在导学第一段和第三段时,再让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排列"马"的对阵情况,然后又叫几个学生到黑板前面边演示边讲解。这样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轻松有趣地明白了两次比赛马的出场顺序,体会到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指导比较分析,启发求异思维。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导学《田忌赛马》第四段时,为了帮助学生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教师先指导学生对两次赛马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次 田忌 齐威王 第二次 田忌 齐威王

(斗力)(败)上-上(胜) (斗智)(败)下-上(胜)

(败)中-中(胜) (胜)上-中(败)

(败)下-下(胜) (胜)中-下(败)

学生经过比较分析,便很快地说出田忌转败为胜是因为在孙膑的指导下,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终于以胜两场输一场的战绩获胜。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拓宽训练,启发他们思考:除了这种出顺序田忌能取胜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取得胜利?让学生试着排其它顺序。学生很快地排出另两种对阵方法:

田忌 齐威王 田忌 齐威王

(败)上--上(胜) (败)中--上(胜)

(败)下--中(胜) (胜)上--中(败)

(胜)中--下(败) (败)下--下(胜)

结果:1 :2 结果: 1 :2

田忌赛马课文范文3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人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精心设计的新奇蕴疑的教学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田忌赛马》一课,根据"赛马"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再如第七册《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同样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问题就是个体在满足需要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主客观要素的缺损和障碍而使活动中断时所派生的一种需要。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其各种思维能力,这是教学提问艺术最主要的功能。如第八册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前先布置学生上网,了解信息高速路是怎么回事?了解它有什么好处?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很轻松,甚至还会在课上教练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学生的知识。再如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为了解决课文的难点问题: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可设计这样的铺垫性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为什么要详细写教科书的来之不易和大家争先恐后去取书?这些情节与"珍贵"有什么联系?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更具体了,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学习了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和《夕照》后,让学生对比: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景物所表现的独特的美,从比较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田忌赛马课文范文4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语文学科优秀青年教师,2011年入选江苏省好青年百人榜。近年来,先后参加各类课堂教学竞赛,多次获一等奖。曾到四川、广东、新疆、上海、河南等地执教公开课,均获好评。有30多篇论文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发表,曾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师陶杯”等征文竞赛中多次获一等奖。

教学时间:2012年2月

教学对象: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

【教学要求】

1.自读课文,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复述。

2.了解概括写与具体写这两种叙述方法的区别,能分别练习用这两种方法把事情过程说清楚。

3.探索不同的对阵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智慧。

4.根据提示语,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点】

利用课文,学会运用不同的叙述方法把事情的过程说清楚;在探索不同的对阵方法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交流大意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则历史故事《田忌赛马》(板书课题)。我了解到同学们课前都读过了,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课文讲的是田忌和齐王赛马,第一次比赛田忌输给了齐王,孙膑帮田忌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第二次比赛田忌赢了。

师:很好,顾湘读懂了这个故事。有谁能够说得简洁一些,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生:课文讲的是田忌与齐王两次赛马的故事。

师:你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真棒!那除了故事的内容,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灵活运用一些方法就能取得胜利。

师:好,你是从赛马的故事中得到了一些启迪。

生:赛马不仅需要骑手的技术和技巧,马匹的强壮和马的品种的优势,还需要有一些计谋。

生:齐王太骄傲了,如果他能够动一动脑筋,其实完全有能力再赢田忌的。

师:说得也不错。

生:我个人觉得田忌和孙膑有点无赖。我认为就应该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而他们却是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

师:黄晨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习上需要这样的思考。你们看呢?

生:我觉得文中并没有说当时赛马必须怎样对阵,也许并没有这样的规则。

师: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其实,老师在课前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有能够找到当时赛马规则的资料,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再去找一找。我们姑且认为没有这样的规定,行吗?

生:好。(齐声)

生:我认为第一次赛马,齐王的马能够取胜,是因为他的马好;而第二次赛马,田忌能够获胜,是因为孙膑让他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师:嗯,你在探寻他们取胜的原因。

二、自读课文,复述两场比赛的场景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已经知道,田忌与齐王进行了两次比赛,比赛的结果不同,取得胜利的原因也不一样。我们不少同学还从这两次赛马中得到了启迪。

师:那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课文哪几小节是直接写这两次赛马场景的?

(师板书:第一次,第二次。学生各自读课文后交流)

生:直接写第一次比赛场景的是第2小节,直接写第二次比赛场景的是课文的第13到17小节。

师:很好!看来大家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能否根据课文内容,分别给大家讲一讲这两次比赛,将我们带到那扣人心弦的赛马场。请同学们各自准备一下。

(学生各自准备)

师:谁来讲第一次比赛的场景?

生:随着一声锣响,第一场赛马比赛开始了……

师:不是“赛马比赛”,就是“赛马开始了”。

(生纠正后继续复述,复述完,学生鼓掌)

师:我代表卢芳菲谢谢大家的掌声,卢芳菲给大家介绍了第一次比赛的情况,非常清楚。那你们知道什么叫“扫兴”吗?

生:不高兴,原来很高兴后来不高兴了。

师:理解完全正确。第二次比赛谁来给大家讲。不过这次,我想提高一点难度。老师这儿有个简单的动画,请你根据画面,结合课文内容给大家介绍第二场比赛。我先放一遍,大家在心里默默练习一遍。

(课件播放赛马动画,学生各自练习复述)

师:谁来试一试。

生:(根据画面内容)一声锣响,第二次比赛开始了。第一场,田忌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实力差距太大了,田忌输了。第二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田忌以微弱的优势获胜,齐王有点心慌了。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同样取得了胜利,齐王气得目瞪口呆。这样,田忌以两胜一负的成绩最终赢得了这场比赛。

(师生共同鼓掌)

师:你不愧是班级的“故事大王”,将来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现场解说员。

三、了解表述方法的区别,练习表达

师:刚才,同学们讲得真精彩!我们再回到课文,快速浏览一下写比赛现场的这两部分。同样是三场比赛,课文在第一次与第二次比赛的叙述方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一次的比赛是概括地写的,第二次比赛写得比较具体。

生:写第一次比赛时,三场合在一起介绍;写第二次比赛时,三场分开来逐一介绍。

师:你们真会发现!有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把一句话或一段话分成几句话或几段话来表述;有的时候则需要把几句话或几段话变成一句话或一段话来表述。现在请你把书上的方法变一变:仿照课文中介绍第一次比赛的方法来介绍一下第二次比赛,或者仿照课文中介绍第二次比赛的方法来介绍一下第一次比赛,行吗?请各自准备一下。

(学生各自准备后交流)

生:我来说第一次比赛。一声锣响,赛马开始了。田忌先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第二场比赛。田忌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又输了一场;第三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还是输了。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师:彭蔚学着课文第二次比赛的写法,将第一次的三场比赛分开来讲。说得非常清楚,让我们为她鼓掌。谁能够把第二次三场比赛连在一起讲?

生:第二次比赛开始了。田忌在孙膑的指导下,第一场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输了;第二场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赢了;第三场比赛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又赢了。这样田忌以两胜一负的成绩赢了齐王。

师:你说的是对的。但是,还是把三场比赛分开来说的。谁能仿照第一次比赛的写法说第二次比赛?

生:第二次比赛开始了。田忌在孙膑的指导下,用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分别对齐王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三场比赛,输了一场,赢了两场。齐王目瞪口呆。

(学生又一次鼓掌)

师:五个小节的内容,你只用了几句话就说明白了,真了不起。那我还想问一问大家,课文可不可以换一下呢?第一次三场比赛分开来写,第二次三场比赛合起来写。

生:不可以。因为故事主要应该写田忌胜了的那次比赛,而不是输了的那次比赛。

生:第一次比赛,齐王的胜利靠的是马的实力,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第二次比赛,田忌在孙膑指导下的胜利靠的是智慧。而这个故事要表现的正是其中的智慧。所以,第二次比赛应该分开来写。

师:你很有自己的见解,而且把自己的意思也表达得十分清楚。正因为这样,第二次比赛才是故事的重点部分。

四、学习人物对话,进一步体会提示语的作用

师:提到智慧,我们就得关注对这场比赛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一个人,那就是——

生:(齐)孙膑。

师:在课外阅读中,有同学了解过孙膑吗?

生:《史记》中的《孙子吴起列传》中介绍了孙膑。孙膑并不是他的本名,是因为他曾受过膑刑。

师:倪彦良读了《史记故事》,了解了孙膑。其实课本中的这个故事就是根据《史记》的记载改编而成的。

生:孙膑是孙武的后代,著有兵书《孙膑兵法》。

师:不错。正是这场赛马,让齐王了解了孙膑,孙膑才被任命为齐国的军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第一次比赛后他们的对话。类似这样的对话描写,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已经遇到过好多次了,怎么来读好呢?

生:我们可以关注一下这里的提示语。

师:请前后四个同学分角色练一练,可以互相听听,并提提建议。

(学生分组练习后,指定一小组分角色读人物的对话)

师:你们觉得这组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们读得很流畅。如果顾昊读孙膑的话再坚定一些就更好了,因为他是胸有成竹的。

师:那你来试一试。

生:(坚定地)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生:我觉得许文昕读时,齐王那“讥讽”、“轻蔑”的语气还欠一点。

师:这的确挺难的。谁再来试一试?

(指名再读)

师:现在,我请几个同学担任这几个角色,直接进行对话,注意他们的表情、动作。

(学生担当角色,直接对话)

师:这一遍比刚才又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后大家还可以自由组合,相信会更精彩。

五、排列对阵,探析获胜的原因

师: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什么主意,这儿并没有说,但刚才了解了第二次比赛,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孙膑是——

生:(齐)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就使得比赛转败为胜。

(出示表格)

师:是呀,这个表格就表示了书上写的两次比赛的对阵与结果。能看明白吗?

(学生点头)

师:那若齐王的马出场顺序不变,除了课文中这两次比赛的对阵方法,还有哪些其它的对阵方法,比赛结果又会是怎样的?请大家各自思考一下。

(学生静静地思考)

师:请你用手势告诉大家,你还想到了几种不同的对阵。

(学生伸出一到四个手指)

师:先请伸出一个手指的同学说。你来——

生:田忌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输;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输;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赢。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填写表格)

师:这是另一种对阵。有同学能够说得简洁些,将三场比赛合在一起说。

生:田忌用上等马、下等马、中等马对阵齐王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一胜两负,输了。

师:非常好,清楚、简洁,加一个“分别”则更好。还有其它对阵,像黄晨雷一样说。

生:田忌用中等马、下等马、上等马分别对阵齐王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一胜两负,输了。

生:田忌用下等马、中等马、上等马分别对阵齐王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一胜两负,输了。

生:田忌用中等马、上等马、下等马分别对阵齐王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一胜两负,输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表格,最终完成以下表)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将6种不同的对阵方法都找到了。其中只有孙膑的对阵方法可以获得胜利。孙膑可真厉害!那么,是不是任何情况下,孙膑的方法一定都能赢呢?

生:不是的,必须田忌的马和齐王的马实力相差不大。

生:田忌的上等马要比齐王的中等马快。

生:故事前面写了孙膑的话,“从刚才的情形看,齐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这就表明齐王的马实力并不是远远超过田忌。

师:由此可见,孙膑之所以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是因为什么?

生:孙膑的观察非常细致。(板书:细致观察)

生:孙膑经过了深入的思考。(板书:深入思考)

六、拓展延伸,以史为鉴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故事最后一小节。

生:(齐)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师:这一调换该蕴含着多少智慧呀!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史鉴使人明智”。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课后,大家可以去读更多的历史故事,如《上下五千年》、《史记故事》等,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

板 书:

田忌赛马

第一次(2) 实力

细致观察 深入思考

田忌赛马课文范文5

一、课始扣题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学生针对课文题目,就提出这样的问题:“田忌和谁赛马?”“田忌是怎样赛马的?”“赛马的结果怎样?”。在学生通读全文后,教师再布疑:齐威王的三个等次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却输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激发问题矛盾,学生纷纷疑问:齐威王输掉赛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孙膑到底是怎样观察赛马的,他为什么能想出让田忌取胜的办法?看来,怎样''赛'',可大有乾坤。又如教学《草船借箭》,出示课题后,学生问:谁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这样从课题入手剖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融会贯通,为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埋下伏笔。

二、抓课文的重点词句质疑

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一夜的工作》中,有一句话:“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为了使学生理解“好象”这个词的作用,我引导学生读这句话,并在示范读的时候故意出错,漏掉“好象”这个词,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提出疑问,“好象”在这个句子中起什么作用,如果去掉“好象”是不是代表花生米增加了,老师再指导学生去解决这个疑难。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体会到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在学文中,对于一些重点词,我们可采取故意出错,重读等多种方式,在无意间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提出疑问。这种“引”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不引”学生也能找出关键词句来帮助学文。

三、巧用矛盾质疑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发问,往往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读到写小女孩美丽的外貌:“那金黄色的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有生问:文章写小女孩那样可怜,这儿为什么要写她这么美丽呢? 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如果让学生细读这句话,学生就会提出疑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不是矛盾了吗?”这一提问很有质量,通过深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词语,理解了人物的感情。

四、巧借标点符号质疑

各种标点符号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辩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如《穷人》一课中描写安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进行一系列的心理斗争用了大量的省略号:“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中运用了五个省略号把桑娜把邻居的孩子抱来后,不安、焦灼、矛盾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省略号并引导他们提出疑问,学会从这些特殊的标点符号挖掘出它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想法。

田忌赛马课文范文6

新课程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信息量非常大,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教材中的许多人、事、物、现象等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和不熟悉的。只靠教师传统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就可以化难为易。

例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我利用下载的远程资源,先播放了课文情景朗读,学生边看、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此时,学生处于极度投入的学习状态,情感在不断升华。之后我及时抓住导学契机,又播放自制的课件,让学生自由谈学习收获,进而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习、说话的积极性一瞬间变得活跃起来,纷纷高举小手,争着发言,有的甚至把整个课文内容复述了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得大部分学生知道了《晏子使楚》这一故事的历史背景,更直观、更具体地了解到了齐国的大夫晏子去楚国访问时,被楚王三次侮辱,而晏子三次反驳、斗智的感人场面,学生兴趣非常浓厚。

再如,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教师提前布置让学生从网络上搜索阅读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了解北京和华北地区的雾霾、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的沙尘暴、东南沿海的赤潮、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情况等,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了“保护环境”的队会活动,学生们俨然就是一个个环保小卫士。由此可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独有的视听效果,创设情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能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现代信息条件下的网络平台具有强大的信息容量,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能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教师要结合教材,选择与教材联系紧密的补充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增大阅读量。所选材料首先应该与学生学习的课文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拓展。其次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难易适合。

例如,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我先播放情景朗读导入新课,接着用目标导学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读懂课文,积极思考问题,并在书上作批注并质疑。然后借助语音视频,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在精读的基础上,播放田忌和齐威王在赛马大会上两次激烈的赛马场面,运用直观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的全过程。对课文中孙膑说的“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这一关键语句的理解,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对田忌第二次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一目了然。师生在人机互动中运用听、说、读、写、观察、想象、思考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骏马腾飞的动人情景,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之后的思维拓展练习中,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高举双手,争着为齐威王出谋划策,准备在第三场比赛中打败田忌,接着,请班上的一位学生上机操作,点击课件,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打败田忌。此时,掌声不断,听课的教师也不时地发出赞叹声。于是我及时表扬鼓励:“你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孩子,新世纪,你能行!”

再如,教学《三味书屋》一课,我在课前一周就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夹,课堂上让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取资料,为学生理解这篇比较抽象和难懂的课文打下基础。又如,在教学《向往奥运》一文时,我在教学设计中借助于PPT课件,课刚一开始,我就播放2008年第二北京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场面,会场上人们欢呼跳跃,一片沸腾。听到解说员热情激昂的解说,看到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激昂的音乐中入场的情景,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奥运会场。学生们也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情感,个个处于极度兴奋愉悦的学习状态中,有的学生欢呼起来,有的学生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高举双手,呐喊着!教师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有关奥运的课外阅读材料目录,组织成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课外阅读小组内开展阅读心得体会交流活动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一篇营销推广

下一篇舌尖上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