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摘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格列佛游记摘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格列佛游记摘抄

格列佛游记摘抄范文1

一、结合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都是精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稻草人》《我的老师》《小橘灯》《曹冲称象》等课文,不知激起了多少人读书的欲望。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结合课文适时介绍一些作家、作品,就更能逗得不少孩子心痒痒了。我在教《城南旧事》时给孩子们唱《骊歌》,讲林海英;教《皮皮鲁的风筝》时介绍郑渊洁,讲我小时候看的《皮皮鲁和鲁西西》,讲《舒克和贝塔》;教《黛玉初进荣国府》时介绍曹雪芹,讲《红楼梦》里的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些都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恨不得马上去找来一睹为快。可见,语文课堂是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的主阵地。

二、与孩子们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坚持每天阅读

首先是让孩子们制定阅读计划,特别是寒暑假阅读计划,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老师推荐适合学生读的文学作品,或者学生和家长一起选择喜欢的文学作品,列出阅读计划表,制定出短期计划和长远目标,做到有目的地阅读。也许有人会质疑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书目会出现“乱读”、“随便读”的状况。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在老师的总体方针指导下,再经过孩子们的互相交流、推荐,他们的审美水平和阅读兴趣都会呈现大同小异的状况。因为生活环境和年龄相近,孩子们都喜欢上了《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八十天环游地球》《格列佛游记》《木偶奇遇记》《昆虫记》等儿童文学作品,也有些孩子喜欢上了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和唐诗宋词。因为长期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泛。相应地,他们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这些都可以从平时的语文阅读课和习作课上感受到。

其次是老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阅读作业,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有人很反感边读书边摘抄,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果要求孩子一定要每天摘抄,可能会降低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但是我觉得,现在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快速阅读”、“微阅读”之类的,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抄既是点滴的积累,也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阅读,从小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至于读后感、读书笔记,则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抒感,学会深层次交流。这样一来,完全是自然而然地付诸笔端,学生又怎么会不情愿呢?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格列佛游记摘抄范文2

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多读书,不断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自己读的书多了,在日常教学中就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儒雅之气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教师以自己的学识魅力,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对引导学生阅读就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和无声的力量,对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有莫大的作用。

当然,要想使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最重要是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必须有法、得法。切实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真正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乐于阅读,把阅读变成“悦读”,轻松享受阅读。把阅读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自我需求和一种伴随其终生的习惯。“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每次接手一个新班,都要对学生做一个阅读情况的摸底调查,通过问卷、谈心或家访等方式,先理解学情,然后再对症下药。整理出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的阅读的具体方法和计划任务,采取阅读专题指导课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法有序地开展阅读。

常用阅读的方法有: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跳读,就是先看文章开头的两段,接着仅看以下各段的第一句,然后将最后两段逐字逐句读完,这样可以避免把时间花在不必要的文字上,适用于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略读,也叫泛读,用最快的速度先浏览所选择书目的前言和内容介绍等,了解其大概内容即可;细读,对一册课本中的重点单元内容、范例、篇章或精彩语段须认真阅读,反复研读、品味;比较读,即阅读时把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地域,同一体裁,又是类似内容的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读,看有何异同点,有什么创新,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整体感知读,就是瞬间辨认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整体理解它的意思,可以大大提高阅读速度;搜索信息核心地读,注意搜寻作者用来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性句子,例如,搜寻段落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和过渡句,搜寻在“综上所述”“总之”“由此可见”等之后所作的简单概括。

格列佛游记摘抄范文3

如今的中学生已不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

课外阅读不但能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良好的性情,扩充其生活经验,增加其社会活动能力。中学生中凡是读写能力较强的学生,几乎都从长期坚持课外阅读中受益。鲁迅及老舍等中国现代文学大家,他们正是在青少年时期坚持了广泛的阅读,才积累了深厚的语文功底,写出了许多的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下面,笔者围绕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目的

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其目的主要是指导学生能科学地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合理利用阅读时间,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语言材料;开发课外学习潜能,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二、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步骤

1.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目录:课外阅读的关键在于选择确定阅读书目,由教师推荐最值得阅读的书目,让学生亲自参与书目的制定,最后由师生共同商量确定。

我们班最后确定的必读书目如下:《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三字经》《弟子规》《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中华成语故事》《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在选择书籍时把阅读中外名著和阅读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优秀刊物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有阅读的欲望和动力。

2.采取循序渐进的阅读策略: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漫长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笔者建议教师可规定每个学生每天定时阅读一至两个小时;每周用两节课重点指导;每月、每学期规定必须读完几本书,确保阅读的时间和数量。以此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如在七年级安排学生阅读《三字经》《弟子规》《西游记》《繁星春水》《童年》等浅显易懂的著作,八、九年级安排阅读《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骆驼祥子》等著作。

3.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手段:课外阅读中的名著阅读难度较大,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辅助理解。如组织学生收看百家讲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艺术手法及人物形象;又如组织学生到书店和图书馆查阅摘抄有关对名著鉴赏的书籍,开拓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对作品理解的深度。

4.专题研讨会:每完成一个阅读任务后,教师都与学生一起制定研讨专题,让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来、说出来,相互交流。例如在阅读完《水浒传》后,笔者就拟定了如下专题供学生研讨:《梁山好汉绰号如何分类》《众英雄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吗》《谁才是真正的好汉》《梁山精神的实质是什么》《梁山不被招安行吗》《梁山好汉是如何排序的》……这样可帮学生独立地理解作品,真正走进文学作品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5.小测试:形式多样的测试有利于检测学生对书籍内容掌握的程度,以方便制定和完善下一步的阅读计划。如在阅读完《三字经》和《弟子规》后,在班内开展背诵比赛活动;阅读完《三国演义》后,开展讲三国故事活动;教师还可以出一套针对某部作品的测试卷,把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都囊括进去。

三、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吕叔湘先生说过:“课外阅读的指导很重要。”课外阅读不可以放任自流,因为它毕竟不同于课内阅读,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1.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指导学生探索阅读的规律,能迅速捕捉基本信息,如标题、作者、基本内容、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文章特点等;指导学生能快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等。快速阅读是一种阅读能力,阅读的速度快,效率高,就能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掌握圈点批注、作笔记,写摘要,写读后感以及精读、泛读、跳读等基本方法。

3.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在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时,教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能看出门道,帮助他们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原著;其次要指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不要盲从,如《水浒传》的主题,就有学生认为不全是表现“”的;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如从《三国演义》中知道了刘备的性情宽厚,曹操的奸诈阴险和雄才大略,从《水浒传》中知道了鲁达的嫉恶如仇,武松的快意恩仇……

4.指导学生阅读优秀刊物的方法:许多优秀刊物的内容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帮助他们放松心灵,调节生活,扩大知识面。以《读者》为例:可首先让学生看“封面”,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画面的主题,并给画面起个题目,然后与作者的题目放在一起比较优劣;阅读“幽默”部分,要指出其讽刺的内容及手法;可重点赏析优美的文章,并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然后谈感受。

四、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1.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特殊作用:学生阅读时对作品的理解,本身就是对人生、对社会、对真善美的领悟和思考。对于还未走向社会的学生而言,其正面引导作用不言而喻。

2.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在对作品的反复品读、理解、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3.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以来,初中学生有重视数理化而忽视语文的倾向,母语教育得不到重视。课外阅读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国语。

4.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成绩:阅读可使学生知识的积累增多,知识面得到拓展,提高他们对语言、人物、社会的理解,使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和写作文时便能得心应手,不再望题兴叹。

格列佛游记摘抄范文4

一、上好初中语文第一课

初中第一堂语文课至关重要。我精心设计了开学第一课,通过展示斑斓多姿的语文风采,让学生去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如介绍关于国画大师张大千和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君子”和“小人”的文学故事,如欣赏古典诗文的阳刚之美、阴柔之妙等,具体感受语文的工具价值及人文价值,真真切切明了语文学习的意义。然后再不疾不徐地提出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便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这样的第一课让学生方向明确,心中豁亮,长久不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从初中第一课的大处着眼,为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做长远规划。

二、实效备课蓄势,高效上课生花

学生年年不相同,认识水平有差距,学习方法有出入,视野广度有区别,岂能让一份教案、一个课件沿用若干遍、若干年?我常常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课前备课上,尽力做到教育教学短时高效。

虽说教无定法,但毕竟有法。我常常反复琢磨教学环节,并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尝试最优化教学。上《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名著阅读课时,我先做好一份课件,准备做当堂检测,其他老师又一起增加了题目。上课前却突然发现了一道选择题的疏漏之处——第四选项应该是对的。(D.汤姆在洞中遇到了印第安人乔和西班牙人,其实是一个人)赶陕找来原文查证,翻阅原著的第二十六章。

那又聋又哑的西班牙人咕哝着说:“没出息!”两个孩子见此大吃一惊。这个声音吓得两个孩子喘不过气来,直发抖,是印第安人乔的声音!

果然如此!“西班牙人”就是印第安人乔,此题无答案。转念一想:既然老师都犯迷糊,不如将错就错。课堂上学生争论未果,最后恍然大悟。这一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教学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另外,学生在课堂检测环节上兴趣盎然。我们实现了预定目标:随着试题难度的逐渐加深,学生越来越觉得名著是解读不完、品读不尽的。

我和我的同仁就这样精细地磨每一节课,“疑义相与析”,取长补短,齐头并进。教师在课前多用心,多投入,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的实效与高效,可以让学生更好学,乐学,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保持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指导学生自习的具体步骤

我把“会学习”细化为3步骤: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预习是学习之始,最为重要,我做了具体的引领。

语文预习的基本要求:1.画出生字词;2.标好自然段落序号;3.做好课后习题;4.在书边做好批注,不少于3处;5.提好问题,不少于一处。

“疑为学之端”,有深入的思考,有切实的提问,思维才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开始有问题了,开始会从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文章风格、思想情感等方方面面来思考,来质疑了,问题开始有质量了。例如,在预习朱自清《春》一文时,学生提出了以下较高水平的问题。

1.第5小节的“卖弄”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是否恰当?(杨洋)

2.为什么前文对春的描写非常细腻,后文却说“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杨书轶)

3.为什么雨下了两三天,作者就提醒人别恼呢?(翁允凡)

4.第6段下雨很恼人,为什么作者却说很喜欢?(袁签枫)

5.朱自清写春写得如此生动,是不是因为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朱谈立)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时时抓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契机。单元练习中《安恩和奶牛》有两个问题:1.试比较两段文字人物描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2.作者重点在于表现安恩的形象,为什么要写屠夫呢?学生答题时枝枝节节,语言拖沓不得要领。学生的这一困惑比较典型,沈坚老师一句话给了我灵感:“是否可以画棵知识树让抽象的知识体系形象化呢?”让谁画呢?与其老师画,还不如让学生自己画。每人画一棵知识树,就是积极地参与一次竞赛,愉快地完成一项作业,一举两得!最后选出最佳作品:周凌云同学创作的椰子树——3片狭长的树叶伸展开去,这3片椰叶分别指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每片树叶里按照叶脉依次标明“比喻”“夸张”“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记叙”“抒情”等。我把这棵美观实用的椰树发给每个学生。

一张表、一棵树,语文常见写作手法的知识体系完整、清晰、立体地呈现了出来,从此学生做批注的角度多了,回答问题也有了方向。这份自主作业既完成得快乐,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高效学习。

四、语文活动的延伸

3分钟的课外延伸也是促进自主学习的一个途径。每堂课40分钟,我挤出时间安排课前3分钟诵读。诵读按照学号进行,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自制演示文稿,配上背景音乐,声画并茂。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大约有3次上台机会,大家格外珍惜,所有同学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

每周摘录也能明显体现出学生阅读倾向的悄然变化。从一开始的东看一本西看一章逐步走向系统地亲近优秀作品,大量地阅读名著。两个月下来很多同学都至少阅读了五六部名著,如《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猎人笔记》等。

我们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每月进行一次主题语文活动。

9月份进行优秀语文作业展。从摘抄、随笔、练字本、默写这四类作业中挑选最佳作业复印展览,引来学生驻足观看,称赞惊叹之余明白了如何让作业更优秀,更上乘。

10月份进行名著竞赛。就《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进行书面竞赛。同学们积极预热,有的甚至都能说出汤姆用门牙换了什么东西,虽然我明确规定太琐碎的东西不要涉及。

11月份进行硬笔书法竞赛。每人都写《水调歌头》,自画格式,最后由学生挑选佳作,以对近两个多月的练字成果进行展示。

12月份将进行诵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第2学期还将继续进行各类活动,如八年级时拟将课前3分钟朗诵改为课前3分钟演讲,有了深厚积累,再训练个性表达;还将进行名著课本剧展演,评选“最佳剧本奖”和“最佳男女演员奖”,将名著生动化、情景化。

上一篇冰雨

下一篇车身广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