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心灵沟通
一、用心交流,和学生成为朋友
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一时期的孩子活泼可爱、思维敏捷、记忆力强、爱憎分明、听话、可塑性非常强,数学课堂是学生养成逻辑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学生就像花儿接受雨露,通过数学课堂的学习,教会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科学的推理演算,带领学生畅游神秘的数字王国。相对来说,小学阶段的孩子接受知识能力特别强,多样的教学手段,精彩的讲解,精心设计的每一节课,善于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都能使学生从态度,到情感,再到价值观受到深深的洗礼,不断丰满他们的羽翼。
新课程实施下,数学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育的阵地也是遍地开放。数学课堂上可以用游戏教学法、数型结合教学法等多种数学方法,课堂外教育的空间更加广阔。在课外活动期间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灵对话,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让学生不认为你是他们的教师,而是他们的大家长,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可以知己知彼,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小学生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如果问什么最能教育人,那么信念最能教育人,只要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播下“爱”和“善”的种子,不断地给予他们阳光雨露,他们的明天一定辉煌灿烂。
二、多样教学,成就孩子梦想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手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小学期间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老师的示范阅读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要在每次读题时能读两三遍,再指导学生来阅读,那么学生对阅读也会更加关注。学生认真阅读数学的习惯不是很快就可以养成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2.手抄报成为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平台
在教学中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可以在每个章节学完之后让学生做一个手抄报,分享知识,让学生养成随手记的好习惯,其实一份手抄报的容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真正要做好也并非易事。首先从版面布局来说,相比内容一致的板报,布局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小学数学被形象地称作是思维的体操,手抄报对于全面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架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制作和传阅,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很多重点数学知识可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对于能力提升很有帮助。数学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手抄报作为一种数学与美术的巧妙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提升,而且手抄报多样化的呈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整合初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它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时代在进步,教师的思维也应该在进步,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环境,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
4.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
小学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但是学生的能力有限,在解题过程中,会觉得深奥。那么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发散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抽象转化为形象的数学图像,通过数形结合来帮助小学生快速而精准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三角形公式推导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如将直角三角形画出来,并通过虚线的方式将三角补充四角,标出三角形的长和高,通过让小学生计算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来换算三角形的面积。同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教师还可以列举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式。
总之,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无论是学习还是授课,对待班里的孩子要认真,对待工作亦要认真,“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学校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年又一年变化着,但是不变的是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不变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心灵沟通对话,教育学生要把“爱”放在心间,心中充满爱,同时教育学生全面发展,针对个别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和他们成为朋友,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只有用心灵沟通,方可成就孩子梦想。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范文2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如果将例题探究比作数学教学的“灵魂”,练习则是它的“血液”,而作业就是数学教学的“营养液”。合理的数学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态度,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呼唤生动活泼的课堂,那么也赶快让数学作业去掉往日的“陈规旧习”,换上新装,展现无穷的魅力,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启示,针对高段的作业的设计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作业内容“趣”一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附有创意,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如学习“倍数与因数”单元后,我用这一单元的知识设计一道让学生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的作业,猜出后,拨打电话,再告知第二个作业。第一个数:它的因数只有1、2、3、6;第二个数:5的最小倍数;第三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第四个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第五个数:7最大的因数;第六个数:最小的合数;第七个数:1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第八个数:最小的偶数。学生根据条件,猜出“65127490”这个号码。之后,再设计这样的作业:根据本单元的知识,将自己的生日或电话设计成密码。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让学生互猜生日或电话,通过自己有“挑战性”的问题来“难倒”老师和同学们,这样在无形之中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深化本单元的知识。
二、作业过程“动”一点
大家都知道“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作业,使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动起来”。
如“非凡的设计师”:在学完“平移和旋转”,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图案,并将作品创作的过程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之后贴在教室的“数学园地”里。再如“神奇的魔术师”:学习“比例尺”后,要求学生为自己家里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思考平面图和实际客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认为这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
这样的作业,是一件件集“数学、美术、创作”于一体的艺术品,不仅引领学生自主、高效、快乐地学习数学,而且使学生那充满着思考和想象的激情如泉水般喷薄欲出,学习数学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开发。
三、作业形式“多”一点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其学习注意不能灵活分配,注意容易转移。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题型、思维方式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以保持学生对作业的有意注意,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注重作业的丰富性和趣味性。除了常规作业外,也可探索运用几种作业形式:
1.数学周记
周记(或日记)是学生直抒胸臆,尽显个性的一方天地,让学生写数学周记,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的情感空间,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如在一次数学教学后,我班同学在他的反思日记《圆的认识》中写道: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和画圆。这些内容是老师让我们自己折呀、画呀、量呀总结出来的,我学得很高兴、很认真,也都能理解。但在练习时,我把直径2厘米的圆画成了半径2厘米的圆,原因不仅是粗心,这由于我当时不是很明确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现在当然明白啦!
在日记里,学生总结了学习内容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交待了知识是如何获取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并分析了错误的原因。
2.小型研究报告或小实验报告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学生往往学得多,“悟”得少,长于记忆而短于探索,至于进行课题研究则是连想也不能想的事情。但让小学生经历搜集信息、积极思考,做一些数学小实验,或进行小课题研究,撰写小型研究报告或实验报告的过程,这种体验对学生养成敏锐的数学眼光,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科学的意识在有益处。例如学习了“百分率”知识后,让学生通过调查本地区家庭中拥有电话和电脑的数据,写一份关于本地区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的调查报告来说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又如在学习了物体的体积或容积后,可让学生自己研究如何测算出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写一份实验报告。
3.数学手抄报
编写数学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手抄报的内容十分广泛,可涉有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秩事,趣味数学,带数学的文学作品、数学与生活等内容。在活动课时,将每位学生设计的数学手抄报全部挂在教室四周,记同学们自由参观,边参观,边评议,评选出“最佳数学小报”、“最佳设计员”、“最佳创意奖”。
四、作业要求“活”一点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范文3
一、拓宽视野与激发兴趣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读数学就是读生活,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是激发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推动力,学生阅读又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剂。无论在课堂上或课外,学生只有多读,才能开阔数学视野,丰富数学情感,感受生活的美;才能积累更多数学知识;才能促使数学知识与生活融合,达到消化、接受知识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有兴趣了,才能信心百倍地学习和探究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数学阅读是点燃“学生数学兴趣”的火花,学生在广泛阅读数学故事后,一方面受到启发,在脑中逐步形成了数学价值观,促使他们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数学。另一方面,积累了丰富数学知识,锻炼了数学思维,为其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创造了条件。于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再被动,理解抽象数学知识不再吃力。
二、阅读与研讨相结合
通过阅读可以发现问题,通过探究可以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教学内容,对在阅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拟为探究、讨论的对象,分小组进行交流合作,各抒己见。指导学生阅读探究,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的过程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交流探讨,可以内化知识、细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阅读的形式与阅读的氛围相结合
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同时丰富数学阅读形式,营造数学阅读氛围。如学生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组织座谈会让学生互相介绍学习收获,讨论疑难问题。又如可在班内出数学墙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图文并茂,刊登数学家小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游戏、数学谜语、数学学习经验等。高年级学生还可以编辑数学手抄报,自己搜集、编写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自己设计版面,自己抄写。再如可以举行数学文艺会,演出数学文艺节目。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促进他们持久地进行数学阅读。
四、动手与阅读相结合
数学是一门科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边读边画,边读边写,边读边算。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题目,一边画图分析,针对不同的年级,采取画不同的图形进行分析,边画图边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经过仔细分析,学生就会顺利地解出题目。又如在教学“垂线画法”时,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画法步骤,使学生对垂线的定义和形状整体感知,再照着书上的步骤画,分析一下自己所画的垂线与书上的垂线有什么不同,多画几次,教师结合全体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画龙点睛,学生真正学会了阅读。
五、科学指导与掌握方法相结合
1.比较法。比较法就是通过比较读使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掌握数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可以同中求异,也可以异中求同。
2.抓关键字词法。抓关键字词法就是阅读题目的同时,标画重点字词并着重理解,以便尽快掌握阅读内容找出解题思路。
3.分析法。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及解题方法和操作步骤的表述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在阅读时要对教材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的推敲、分析,帮助学生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内涵。
六、培养习惯与提高质量相结合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好比是学生的肠道,学生通过数学阅读,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新东西。数学阅读能干什么呢?它就像是学生的胃,学生通过数学阅读,可以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循环往复地供给学生营养,促使其越来越健壮、越来越聪明。但是,“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饭者生疾病”道出了学生数学阅读要领,这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良好数学阅读习惯,使学生学会数学阅读,懂得在数学阅读中理解和吸收有用的东西。在课堂上,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如在解答应用题时,要教会学生怎样读懂应用题中词的含义,怎样断句或分段,怎样理解已知条件、未知条件等,要求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把题读懂,不要一知半解就动笔,那样容易出错。在课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适合自己口味、对自己有帮助的数学知识。如聪明的学生会在课前阅读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资料,在上课时,他们已对老师要讲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学起来就有兴趣,感觉轻松多了,如鱼得水。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收获更多有用的知识,才能促使他们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才能由此得到真正提高。
七、阅读指导与掌握阅读技巧相结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大多数学生缺乏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和习惯,阅读数学教材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读不出要点,发现不了问题。此时,教师的阅读方法指导显得很重要。阅读前,可以先出示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阅读概念时要抓住关键词,弄清概念的含义;阅读定义、公式、图表时,要知道条件和结论是什么,要边读边思考,充分挖掘课本阐述的思想方法;阅读时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明确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边读教材边进行圈点勾画的习惯,以及边阅读边实践的习惯。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范文4
一、把握设计原则,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生本预习不同于传统的师本预习,它对学生的课前研究不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而且多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形式展开。这种研究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形式丰富的探究活动里“做中学”,“学中思”,让学生带着发现,带着方法,带着跃跃欲试的激情,走进生本课堂去交流展示,去完善提高。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设计原则,遵循“准确、精炼、浅入、开放”的原则,做到“下有保底,上不封顶”。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整体把握教材,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环节收放有度,既要简明低入照顾到能力弱的学生,又要拓展高出兼顾能力强的学生。不然,问题深了,学生虽然尽力却做不出来会失去信心;问题浅了,也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而失去学习兴趣。只有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别,设计出由浅入深、梯度适当的问题,才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他们无限的学习潜能。
二、明确探究目标,学生有的放矢展开预习。
生本教育是一种立足于学生,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由指挥者转变成了为学生学习而服务的组织引导者,“导”的第一要务便是为学生设计目标明确的课前预习,避免学生漫无目的、不分主次的低效预习。一个既贴近生活又激发学生探究愿望,既有明确目标又体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的课前预习,才是一个设计成功的预习,学生才会兴致盎然地展开探索,从而在研究发现中一步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圆的周长” 课前预习为例:
自学课本第62-64页内容,完成下列课前预习:
1、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片的周长?一个巨大圆形体育场的周长呢?
2、动手实践:
(1)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纸片,用你喜欢的方法测出其周长和直径,填在课本63页的表格中并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观察表中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3、阅读课本P63《你知道吗》,了解伟大数学家祖冲之和圆周率。
4、自主探究例1,尝试完成做一做,说说你的解题方法。
有了明确的课前预习目标,学生便可有的放矢地进行自学。在上例预习的第一步让学生尽情寻找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如绕绳法,滚动法等不一而足,可是要测量一个巨大圆形体育场的周长就很难操作了,使学生产生寻求更为一般化的方法的愿望。预习的第二步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自主发现知识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更是给了学生广阔的自主探索空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里有了不同深度的发现。预习的第三步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了数学史,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预习的第四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前面总结出来的圆周长公式进行熟练应用和巩固。至此,学生完成了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全过程,同时也在活动中亲历了“圆周率”这一人类的杰出发现,喜悦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三、针对不同课型建立课前预习的基本构架。
1、新授课
(1)把课时具体学习目标以适当的研究形式抛给学生。如,或由设问引发思考,或由操作引发探究,或由迁移引出归纳,或由猜想引出验证等等。
(2)小结方法、规律、注意事项等。
(3)尝试练习,应用知识。
如广州华阳小学一年级的一节《20以内进位加法小研究》,第一步由小蚂蚁搬毛毛虫的情境图引发数学故事,列出算式。第二步由“我的方法(比比谁的方法多)”引出学生多种多样的算法,学生们在课堂上将这些方法相互交流、优化,最后形成简便易行的几种基本算法,即本节课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三步由“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认为最易错的算式是( ),我的解决办法是( )”小结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突破难点。这样设计导学案,让学生从熟悉而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比比谁的方法多”、 “我的解决办法”更是符合了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学生自然是乐学善思,兴趣盎然。
2、练习课
(1)独立完成习题,归纳小结解题的关键点及方法。
(2)针对易错点出几道题,同时做好答案在交流时备用。
这样的练习课不仅起到了应用巩固的作用,而且学生们在出题附答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易错题的深层把握。通过练习,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学习资源。学生本身就是一笔生动活泼、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
3、整理复习课
(1)以知识树、表格或手抄报的形式整理知识网络。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范文5
了解数学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的数学成就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去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好数学的信心。比如,在学习《加法与减法》的内容时,让学生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记载;十进位计数法在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在古代中国的商业活动中,人们以收入钱为正,付出钱为负。在农业活动中,以粮食增加为正,减少为负……我们在给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时,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我们要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通过对这些数学历史成就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
小学生还处在喜欢听故事的年龄,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将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紧张的教学之余,关注到数学名人故事这一隐性课程领域的开发及利用。通过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述,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著名数学家严谨治学的作风,将数学研究成果贡献于人类,服务于世界的高尚品德。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比如,自学成才的杰出数学家华罗庚,为了祖国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教授待遇,还为国家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卓越的数学家。数学家陈景润酷爱数学,他的“陈氏定理”在世界数学界引起轰动,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通过这些数学家的故事,陶冶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到学好数学的精神养料,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环境,发挥隐性教育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发挥出数学隐性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积极的课堂环境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合作者。素质教育下,师生间要构建友好、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是尊重、关爱、赏识、启发、引导,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下,度过愉快的学习生活,真正使师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教学相长。积极的课堂环境所包含内容除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结合班级特点,设立班级学习目标,为班级明确努力方向,由此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动力。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再如,“让墙壁说话”,教师结合学生数学的学习情况,将一些标语,如,华罗庚名言:“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图画,如“数学手抄报比赛”等,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天天不自觉的就看到了墙壁上的内容,教室的墙壁对学生产生视觉上的激励。教学实践证明,积极的课堂环境的创设,是开发及利用隐性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应该引起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主要环节。
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内在驱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探究数学知识。那么,如何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像磁铁一样对学生产生强大吸引呢?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形象思维更活跃的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要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好实践课、观察课等,让学生从这些隐性课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奥妙,产生积极探究的兴趣。比如,在执教《轴对称图形》时,除了教材中出现的“轴对称图形”外,笔者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轴对称图形,学生们很快就找出来了。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范文6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9-052-01
小学数学练习面广,量大,内容多,系统性又很强,一旦哪个环节的知识练习不扎实,将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经过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我们认为课堂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在认真分析、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情的同时,只要落实“四巧”,挖掘出更多的数学思想、理念,就能提高课堂练习质效,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内容“巧安排”,确保有效贵在精
课堂练习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新课标倡导“大数学”概念,其内涵之一就是不要单单着眼于某节课的内容,要把数学作为一个整体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教学时要把练习内容进行巧妙合理的安排,以更好地启发学生作深入的探究,真正掌握技巧和规律。
1. 新授课的练习起点要低
一个班级学生从人数多,个体差异大,接受新知识的快慢和领悟能力差异大,即使反应快,接受新知识快的孩子对刚刚习得的新知识也有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因而,新授课的练习安排起点要低,让更多的孩子参与知识运用、理解的过程,教师在练习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知识、归纳要点,理清知识的重、难点,使学生顺利从体验过渡到理解,从理解过渡到运用,从运用知识中获取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2. 巩固练习要有深度
在巩固练习的安排上,既要注意到学生的知识面,又要考虑到练习应有一定的难度。低起点强调练习的基础性,而练习有深度则强调不但要巩固新学的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关注学生的后续学习。
3. “整理和复习”的练习安排要为“练”整合
“整理和复习”是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的,为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前面新学的新知识而安排的。一般包含两至三个单元的知识点。知识点在教材安排的练习中是零星的、分散的,从一个单元的知识到另一个单元的知识之间,思维的跨度较大。因而教师在练习教学中,就要将内容加以整合、把知识要点编织成网络,更易于学生在头脑中“打包记忆”,使所学的知识在练习中得到融汇贯通,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否则零散的作业的堆砌,练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不仅在无形中也加重了学生作业负担,耗时又费力,而且在内容的安排上,如果没有注意学生思维过程的整合,不充分挖掘内涵,只是走过场,那样的练习是事倍功半的!
二、形式“巧采用”,激活思维趣味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我们设计的练习教学内容是经过精巧安排、深思熟虑的,那还远远不够。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天枯燥无味的练习是会让学生生厌而不乐意去学习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因此,在练习设计时,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如:将“整理和复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在教师引导和指拔学生怎样疏理和整理前面新学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疏理和复习,可以让他们把疏理出的知识点(可以举一点例题,解题技巧、注意事项、小资料等)通过办手抄小报的形式进行,低年级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创办一张,中高年级可以独立承办,并开展有奖展评活动,展评过程中还允许对手抄报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就像这样,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翱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表现的舞台,创设开放的练习情境,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参与复习和疏理,学生兴趣很浓,既复习了知识,还会创举出很多例子,会写出提醒同学学习这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应该注意的地方,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同时,还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数学知识的美也是魅力无穷的!此举比教师过多地讲解引导并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效果要好得多。
三、过程“巧组织”,提高劲头促参与
数学课堂练习过程是每一节数学课很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没有教学新知识环节设计的魅力,练习模式也比较单一,就造成了教师在课前设计教学时往往重视新授知识环节的设计,却忽视了练习教学这一重要的一环!在听过的课例中,许多教师的课是“凤头鸡尾”,开始上得很精彩,可是到练习教学时不仅形式和内容的安排上有欠缺,而且在练习的组织过程中也是没有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效益就没有达到尽可能高的理想状态。公开课如此,那么随堂课的练习组织呢?因此,课堂练习也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尽量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形式童趣化、组织方式民主化。
四、练后“巧反思”,形成习惯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