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范文1

关键词:教材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56-02

教材分析是教师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教材分析对教师教学的意义十分重要。

2001年国家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了达到课改的目的,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教科书编制从过去的“一标一本”渐渐转变为“一标多本”。

每个地区都实行多种版本,宁夏中卫市九年级化学教材在2015年由人教版改为了科粤版,两版教材在编写上都各具特色,若能很好的结合两种教材进行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对科粤版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对比分析如下:

1 两版教材单元编排比较分析

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教科书共有十二个单元,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有七个单元,下册有五个单元。以“单元――课题”的形式划分,每个单元由3到4个课题组成,全书一共有33个课题,有8个实验活动。

九年级化学教材“科粤版”教科书共有九章,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有五章,下册有四章。以“章――几点几”的形式划分,每个章由3到5个点组成(第八章有5点),全书一共有37个点,并且同时还设置了“精要回放”,“练习题”环节。

通过比较发现“人教版”的课题少,“科粤版”的章节多,看似“人教版”的单元多,“科粤版”的章节少,其实“科粤版”把很多内容放到了一个章节里,增添了章节的难度。

2 两版教材目录的比较分析

两版教科书目录编排如下:

通过对比发现两版教材有很多的相似处:(1)两版教科书都是从身边的化学开始,这样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两版教科书都是由宏观到微观,先学习了空气进而讲解了分子和原子,这样可以使得过度自然,降低难度,适合学生学习。(3)两版教科书中上下册内容设置相同,在上册中都讲了化学世界、空气、氧气、物质的构成、水、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下册中讲了金属、溶液、酸碱盐,化学与生活。可以看出上册内容多而重,下册内容少而精,九年级要面临中考,如果下册内容设置过多可能导致复习时间过短,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

两版教材有很多的不同之处:(1)人教版中将“化学方程

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盐 化肥”单独列为一单元。“化学方程式”这单元中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内容不但多而且也是中考中的重c。“碳和碳的氧化物”涉及到了“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知识。“盐 化肥”不光体现了盐的性质还包括了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把这三个单元单独列为一单元来学习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方便同学总结归纳。(2)“物质的构成”在人教版中放在“空气”之后“水”之前,而在科粤版中放在空气之后,氧气之前。空气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物质,学生都知道空气中有氧气,空气内容学完之后学习氧气是顺利成章的,若是把空气和氧气分开讲就如吃了饭没有喝汤一样不舒服。物质构成涉及到了微观世界,九年级的学生很难想象,空气本来就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若是此时再安排更加抽象的微观粒子,学生就更加难以理解。

3 两版教材中实验的比较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离不开实验,所以两个版本中对实验都特别重视,但是在安排上也有所不同。

(1)两版教材涉及实验活动的数目不同。人教版中设计了八个,而科粤版中只有六个。虽然数目不同,但是两个版本的教材都落实了新课标对基础实验的要求。

(2)两版教材涉及实验活动的内容不同。人教版中有: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③燃烧的条件;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⑤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⑥酸、碱的化学性质;⑦溶液酸碱性的检验;⑧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科粤版中的实验活动有:①化学简单的基本操作;②氧气实验室制取、性质与物质燃烧的

条件;③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⑤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⑥溶液酸碱性检验与酸、碱的化学性质。

数目上看似人教版的多,但实质上人教版涉及到的实验科粤版都有,并且还多了一个,即化学简单的基本操作,可以看出科粤版更加重视对对基本实验的操作训练。

(3)两版教材中的实验表现形式不同。以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为例(人教版九年级课本24页,科粤版化学课本297页)。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注重实验步骤,强调问题的提出,侧重学生思考与交流。科粤版教材首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实验步骤,现象,理解或解释。其次在这些内容里又以填空的形式让同学思考并填空可以给学生以提醒和方便学生预习。最后以照片的方式出示了实验实物图,可以使实验更加形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范文2

北京市、黑龙江省、河北省劳动局(组):

关于一九五七年延期毕业的技工学校、半工半读学校、技工训练班的学员,他们的工作年限如何计算的问题,经与有关部门研究,我们意见,凡是根据国务院一九五七年总周字27号通知的规定延期毕业和分配工作的,应当从他们正式分配工作列入在册职工,并且领取了工人标准工资时,开始计算工作年限。个别地区和单位没有这样办的,应当照顾全局,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及时纠正过来。

其他年度延期毕业的上述学校和训练班的学员,其工作年限也应按上述意见办理。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范文3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与碱课题2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整个酸、碱、盐溶液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整个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本教学要求,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过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酸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比较不同酸碱中和反应pH的变化情况;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手持技术绘制曲线图,直观感受酸碱反应滴定过程pH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根据中和反应的重要地位,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和反应溶液pH的变化;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难点: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我将采取下列方式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实验做出中和反应溶液pH变化曲线图,根据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通过对比并简单介绍酸和碱的电离引出中和反应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对中和反应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中和反应的理解,联系生活,体现中和反应的应用。

二、说教法

采用以实验法、启发式谈论法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向同学介绍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获得数据后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中和反应溶液pH变化的理解。谈论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酸和碱的种类,但是他们对于酸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会如何变化尚不清楚,九年级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较少,对于学习新的反应类型积极性较高,有利于实验法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猜想实验结果,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实现学习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知道胃酸过多的人,医生常常开出苏打片处方或者建议多吃苏打饼干等碱性药品或食品,使学生注意到生活中常常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研究中和反应的原理,让学生熟悉仪器使用,教师讲解说明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学生认真听并且学会本节课涉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回顾旧知、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酸和碱的表示方法,酸pH7。

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

(1)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7停止。

(2)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

(3)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7停止。

(4)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等于14停止。

(5)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酚酞在pH=8变色,随着NaOH溶液滴入,到pH=8停止。

根据学生猜想,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思考:终点前后每一滴碱液的加入是否作用?利用手持技术仪器绘制出中和滴定曲线。

学生探究,完成实验,本实验将0.2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加有酚酞溶液的0.2 mol/L盐酸溶液、0.2 mol/L醋酸溶液和0.2 mol/L磷酸溶液,观察溶液pH的变化曲线,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验分别写出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寻找三个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得新知,服务生活,由于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可以影响pH的大小,了解了溶液的酸碱性,让我们可以对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我们的生命活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于7的土壤中生长,在pH8的碱性土壤中,一般不适于种植,我国的华北地区盐碱地严重,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质量。农作物土壤需要适宜的酸碱值,人体体液也需要维持在一定的酸碱范围内,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对酸碱的中和反应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我将采取提纲式的板书,让学生清晰地回忆起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一、实验原理

二、滴定曲线

三、实验结果

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不断增大直至pH=14

四、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可向盐碱地撒硫酸盐

2.用于医疗保健,如被蚊虫叮咬可用碱性氨水消肿

3.……

六、说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范文4

【关键词】中和反应;迷思概念;原因分析;修正

一、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认为:“迷思概念是一种学生者自己建构出来的,一种针对自己经验的合理的解释,但却是一种不周全的解释。”所以学生对化学学习中一切知识点的理解都可能存在迷思概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中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所谓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概念简洁明了,反应微观实质也很直观易懂,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关于“中和反应”学生却产生了一些迷思概念。本文基于义务教育概念学习的阶段性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结合三个典型“中和反应”迷思概念,试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修正的方法。

二、迷思概念产生原因分析与修正

迷思概念1: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产生原因:生活事例中广义使用“中和”一词误导产生迷思概念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许多事例或通用说法以及课本不确当的用词误导造成学生产生一些中和反应迷思概念。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常直接用生石灰来“中和”处理;根据土壤情况,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以利于农作物生长;胃酸过多,遵医嘱服用某些含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修正方法:引导厘清概念,审视把握涵义

引导学生从“中和反应”的概念出发,分析o此概念下定义的角度,从“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或“酸+碱盐+水”可以看出,此概念中的反应物以及生成物都是从物质的分类角度进行定义的,因此要求学生先厘清物质的分类,区别酸与酸性物质、碱与碱性物质,知道如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但它是盐,氧化钙能与酸反应,但氧化钙是氧化物,不是碱,不是将能否将酸除去或与碱反应的角度来判断是否是中和反应,判断时确定反应物一定是酸与碱,生成物一定是盐和水,否则不是中和反应,更要清晰区分化学概念“中和反应”与广义层面的“中和”的异同点。

迷思概念2:中和反应生成的盐一定是中性的。

产生原因: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偏失产生了迷思概念

通过与学生对话调查发现,产生此迷思概念的原因来自教师的实验,再究其根源,是教材实验设计的偏失所致。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0页,课题开头引导学生思考:“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呢?”请注意:此问题的关键词是“能否发生反应”。

教材设计的实验是【实验10-8】: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注意:此实验的关键词:“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分析:课本要证明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推导中和反应的概念,是一个定性概念,即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只要做一个证明“反应发生了”的定性实验,但教材却安排了一个定量实验,即中和滴定反应,且选用了一个强碱、强酸间恰好反应生成了中性状态的特殊的中和反应实验,学生关注的是“恰好反应”的瞬间现象:酚酞试剂刚刚褪色,此时为中性,学生就把这种现象当作中和反应的唯一现象,而学生没有“强酸与弱碱或弱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产生的盐不是中性的”的知识储备,所以认为中和反应结果就是产生了中性状态的反应,并没有将知识建构重点放在产生盐和水的概念外延上。

修正方法:实验引导分析,微观表征解释

1.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石蕊溶液。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此时溶液酸碱性,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种类。

2.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不断搅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种类。

实验现象: 蓝色―紫色―红色。教师同步呈现实验过程中的离子种类变化微观表征图示(如图1),分析说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在微观上,是HCl被电离成H+和Cl-,NaOH被电离成Na+和OH-,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极难被电离的水,所以溶液中剩下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变化,所以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且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OH-H2O”。

通过以上分析,引导学生结合元素观、守恒观等认识中和反应,同时提醒学生,高中阶段会学习酸与碱恰好反应时生成的溶液并不是中性的事实,修正一定是中性的错误概念。

迷思概念3:具备了“H++OH-H2O”微观反应实质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产生原因:逻辑推论错误产生迷思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微观图示分析:HCl与NaOH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极难被电离的水,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变化,所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OH-H2O”,在引导通过几个中和反应的微观分析都得出相同的结论,并要求学生根据“H++OH-H2O”写一个中和反应,通过上述学习与训练,学生由此产生了一个推论:具有“H++OH-H2O”的微观实质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的迷思概念。

我们知道一个道理:命题正确,但逆命题不一定正确。可见学生犯了一个推论性的逻辑性错误。若教师没有就此进行即时例举纠正,学生又找不到证明逆命题错误的例子,所就产生了此迷思概念。

修正方法:例举问题辨析,引导学生科学推论

思考题:现有反应:NaHSO4+NaOH=Na2SO4+H2O,NaHSO4在溶液中能解离出Na+、H+、SO42-,溶液呈酸性,根据以上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从离子角度看,该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2.该反应是中和反应吗?

为修正此迷思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上述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并在全班汇报结果,引发大家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建立“命题与逆命题”的逻辑关系正确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光辉,许凯旋.我国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状态、问题及建议[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3(2):9~12

[2]叶静怡.“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转变教学研究[J].化学教学,2010(6):28~30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范文5

刚升入九年级的同学,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为此,我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1.培养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

使用化学用语习惯的培养,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使用。规范使用,要求学生使用化学用语要用得正确,符合规范,比如,化学符号中大小写的区分、上下标的规范,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教师可以布置足够的练习,让学生暴露错误,然后抓住典型错误进行分析,促其进行自行订正。二是要经常使用,要求教师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习惯

首先,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如初三化学中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先不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堂生动精彩的化学课,可使学生的情绪高涨,充满学习化学的热情,对化学实验多彩多变的现象惊叹不已。

老师在做每一个演示实验时要充分准备,并可运用多种手段巧妙地结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如老师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魔棒空中取烟的表演,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他们会对下一次化学实验迫切期待。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二、培养学生学会听课

教师把课讲清楚了,学生不一定就明白了。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加强疏导和引导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会听课。

三、让学生牢固记忆知识点

1.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知识的层次要点,加深记忆。如:“固态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可分以下几个问题理解:①一定温度;②饱和状态;③100克溶剂;④溶解的质量。其中①②③是必不可少的条件,④是结论。

2.突出知识中关键字、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中,“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和“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是阐述基本特征的字词,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语。

3.把所学知识综合归纳,行成知识链。介绍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时,以生成物中有盐为中心,归纳出相关知识点。在归纳时,教师应有意地渗透物质的分类,使学生准确无误地判断出物质的类别及名称,帮助学生记忆。

四、灵活运用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范文6

关键词:实验;初中化学;基础地位

实验是中学化学乃至整个化学科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素材。作为一门较为严谨的自然科学,化学理论的形成和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实验的验证和推理,古往今来的化学家的成功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而中学化学是化学入门的启蒙课,在化学教学中采取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从“做中学”,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而,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也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探究了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希望能引起广大师生对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视。

一、中学化学教学现状

(一)重知识,轻实验

实验虽然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但是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导致其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大多数将注意力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较少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他们认为,只要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就行了,用不着浪费时间去做实验,讲清楚实验的原理和相关知识、公式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中学化学教学就出现了重知识获取,轻实验操作的现象。

(二)讲解多,演示少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纵观当今中学化学教学,采取实验的教学法少之又少,即使教师采取实验演示的方法,也是教师独自在讲台上操作和演示,并且大多侧重讲解,有的甚至只是让学生认识那些实验器材和仪器,并不演示其操作和使用方法。许多教师认为,实验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且其不仅花费时间过多,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还不如直接将知识讲解给学生听,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因而造成讲解多、演示少的局面。

二、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如上面所述,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结构和反应原理,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一门学科的基础地位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着重于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化学实验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

从现行的化学教材来看,实验在教材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笔者粗略统计,中学(初三)化学演示实验共有87个,分组实验有8个,共需96个课时,其中演示实验课时占90%,分组实验课时占9%。[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在总课时中占据着极大比重。一些资料显示,英国和法国仅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就接近300个。我国台湾地区对化学中实验的课时有明确规定,不得少于总课时的50%。

(二)近年来中考化学实验题的比例逐步增加

新课程改革不断地强调要让学生从“做中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而,一些中考题开始逐渐增加实验题型的比重,以考察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动手、多操作,切身感受知识的由来,也从另一方面显示出实验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性。

(三)中考化学实验动手操作的考核,证明了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考不仅侧重考查学生的书面知识,而且还要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包括实验操作、程序、细节、观察和表述等。这不仅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体现,同时体现了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三、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的影响下,化学实验势必会发挥出其强大的作用力,它是帮助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巩固知识经验、培养技能以及养成科学严谨学习态度的重要途径,从中也更加凸显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因为教材中实验部分分为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因此本文也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讨论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演示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迅速的感性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初步的学习欲望和动机,也为接下来的化学教学奠定了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为后来的学习做铺垫。化学实验具有生动、新奇和趣味性等特点,而初中生正处于好奇的阶段,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什么都想探个究竟,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趣味性和新奇性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2]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拿两个集气瓶子,一个集气瓶中装有氧气(O2),一个集气瓶中装有二氧化碳(CO2),然后将一根燃烧着的木棒分别伸进两个瓶子中,让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一定会凝神屏息地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将会发现,燃着的木棒伸进氧气瓶后越烧越旺,伸进二氧化碳瓶后则会慢慢熄灭。学生定会产生好奇,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便会带着兴趣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接下来的知识,教师也顺势提出物质变化和性质这一课题。

又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演示一个“面粉爆炸”的实验,将一个小塑料瓶和蜡烛置于去盖的空金属罐里面,在小塑料瓶和金属罐底侧各打一个小孔,并用橡皮管连接到外面,然后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将会发现面粉较为剧烈的爆炸场景,这时他们会对这一幕感到惊奇,想要进一步探究其原因。这时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燃烧的条件”的知识,演示实验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学生会仔细地观察,但并不是盲目地、毫无目的地看热闹,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第九单元“溶液”(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时候,教师可以拿一杯清水,然后慢慢往里面加入盐,让学生观察水杯中发生的现象。学生仔细观察将会发现,开始的时候加入盐便会立刻溶解,到了一定的时候加入的盐不再溶解了,会堆积在杯中,学生会感到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导出将要学习的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问题,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是带着自己的观察和思维来进入课堂的,上课的效果便会更佳。又如我们在学习金属钠的相关概念时,先拿出一块钠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得知:金属钠是银白色的,可切割,切口处还有光泽,将其放入水中会迅速反应,并发出“滋滋”声,水则变红,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可以逐步思考,推理出钠的各种属性:在水面上说明密度小于1,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等。

3.实验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从个体认识事物的角度来看,感知是学生认识化学概念最基本的因素,空泛的讲述对学生来说太过抽象而不利于理解,因此教师要利用实验让学生形成切实的感知。例如,在学习酸碱的通性时,教师强调“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这时教师若拿一杯酸(HCL)和碱(NaOH)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进行现场演示,然后与活泼的金属、碱性氧化物以及盐等一一发生反应,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和生成物,由此自己推理归纳出酸碱反应规律并形成相关概念。又如,在讲到物质的性质、变化时,教师可以演示镁条燃烧实验,学生看到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最后生成白色粉末,让学生形成化学变化的概念。再如氧气和氢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也可以通过不同演示实验来对其进行区分,加强学生对二者的认识和概念获得。

(二)分组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演示实验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分组实验则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更加清晰地获得相关知识和概念,体验化学乐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3]

1.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让学生熟悉化学基本仪器的用途和掌握使用方法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和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了氧气和氢气的知识后,要求学生动手制作氧气和氢气。由于实验比较复杂,比较适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负责安装检验仪器装置的,有负责准备实验所需药剂的,在操作过程中有负责拿实验用品的,有收集气体的,最后还有负责清洗实验器材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边实验边观察氧气的性质,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等。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是分组实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学生要验证质量守恒,就要有相关数据做支持,这时就要做实验。以镁条燃烧实验为例,在实验前学生要记录各反应物的质量及总量,反应后要记录生成物的质量,然后分析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变化,得出相关结论。学生分工协作完成实验过程中,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升了相关的能力素质。

总之,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尤其对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发展尚未完全的中学生,形象、具体、生动的化学实验更加有助于其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促进各种能力的提升。只有认清了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才能加强对实验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叶瑞心.论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资讯.2007,(7).

[2]李英红.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内江科技.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