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年夜饭的来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年夜饭的来历范文1
本次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对“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加深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中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从中学会调查、参观访问、查找资料、运用网格资源等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对春节习俗的分析、研究,培养他们善于分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积极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
(一)引出课题“春节习俗”,提出研究内容“春节的由来与传说”“春节传统习俗”“春节年俗”“春节食俗”
(二)提出可以研究的具体相关问题:
1、关于“春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2、对于“春节习俗”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春节的来历、红包压岁钱、拜年、贴春联门神、年夜饭团圆饭、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民间美术等等)
(三)学生分组确定研究问题
1、根据问题的类别,学生自由选择,成立研究小组(互相协调)。
2、分组讨论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上网查资料、调查、访问等)。
3、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
4、确定研究专题:
(1)回溯历史渊源——春节的来历与传说
熬年守岁、贴春联门神
(2)走进传统文化——春节传统习俗
红包(压岁钱)、拜年、贴春联门神、新年放爆竹、接财神、年画、
年夜饭团圆饭
(2)感悟节日文化——春节食俗
包饺子、蒸年糕、年夜饭各地习俗
(3)通俗与高雅的文学艺术——感悟春节习俗
春联、春节灯谜、窗花
(4)民间美术——欣赏春节习俗
年画
(5)春节忌语
(四)分组落实研究计划
1、根据研究内容,明确学生研究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方法,教师及时指导。
3、确定具体研究内容及方式方法。
春节由来与传说
·四人小组1 春节的由来 “什么叫春节”
·八人小组2 春节的传说熬年守岁、贴春联(门神)等
春节习俗
·四人小组3 春节传统习俗红包(压岁钱)、拜年
·四人小组4 春节传统习俗新年放爆竹、接财神
·四人小组5 春节习俗春节灯谜、窗花图案含义
·四人小组7 创意灯谜制作,整理。将灯谜系统的整理在A4纸上,并能发挥想象力,制作3-5副灯谜进行展示。
·八人小组8 春节忌语搜集,整理成册
春节食俗
·十二人小组9 春节食俗包饺子、蒸年糕的来历及象征意义,年夜饭各地习俗,学习包水饺和蒸年糕。
民间美术
·四人小组10 春节文化年画
·八人小组6 窗花创作并写明窗花代表的含义,每人3—5张优秀作品(A4纸)
以上研究小组,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查阅相关书籍以及观看影像资料进行研究,研究方式可以通过:将研究内容以文图结合的方式整理在A4纸上;搜集绘画相关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将研究所得绘制成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阶段二:利用假期时间,各小组展开研究计划
(一)每个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二)各小组整理归纳研究成果。
阶段三:信息交流会,展示动手实践、创作的成果。
1、交流研究成果。
各小组可由1-2名学生向其他学生介绍本组获得的成果及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同时出示相关资料,并介绍资料的来源。其他同学可提出相关问题询问。
2、归纳总结各组的研究成果,并展示。
(1)研究“春节由来与传说”小组搜集了春节的来历,春节相关的典故等,并以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示。
(2)研究“春节食俗”小组,主要研究“年夜饭”、“水饺”的来历、程序及象征意义;传统菜肴的象征意义及取菜名的学问等,并模拟操作实践。
(3)研究“春节习俗”小组,主要研究的是传统春联的作法、写法、张贴的讲究及春节灯谜的由来及窗花图案含义,春节送红包压岁钱的由来以及拜年的习俗。开展春节习俗介绍会,将研究所得向同学们进行详细介绍,并展示相关书面文字图片资料。
(4)研究“民间美术”小组主要研究的是窗花的常用图案、象征意义及张贴的讲究,年画的象征意义及张贴的讲究等。小组成员现场进行剪窗花表演。
(5)研究“春节忌语”小组主要是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收集资料,整理成册,并予以展示。
4、总结延伸:
年夜饭的来历范文2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二、调查时间
春节期间
三、调查方式
1、利用谈话的形式,询问长辈。
2、跟爷爷奶奶准备、干活,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3、查阅资料,了解春节习俗。
四、调查内容
1、除尘
腊月二十四这天,爷爷早早把我叫起来,我们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彻底清扫一遍。我问爷爷这时打扫有什么讲究呢?
爷爷告诉我说: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再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爷爷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爷爷,‘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哈哈,这是因为‘福’到了”。“哈哈……”“哈哈……”
“爷爷,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你呀应该多读书了,等会儿我给你一本书,你自己好好查查吧!”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守岁
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瓜果点心应有尽有。一看到好吃的,我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奶奶说,你这孩子,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还要守岁呢!
“守岁什么意思?快给我说说。”
爸爸说:“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我们有说有笑的吃着年夜饭。“妈妈,苹果我们总吃,今晚你怎么还摆一大盘呢?”“这你不懂了吧,这叫作‘平平安安’这桌上的瓜果可都有说法”。
“年夜饭这么有讲究?”我缠着奶奶给我说道说道。
原来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现在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看晚会,谈笑畅叙。
4、放爆竹
12点的钟声刚敲响,爸爸就去点响了鞭炮,“啪”“啪”……声音真大,我赶紧捂住了耳朵。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5、拜年
初一那天,我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妈妈、奶奶也打扮得整整齐齐,我们出去拜年了。我之所以这么积极早起,是因为这一天我会收到好多的压岁钱。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了拜年的许多知识。新年的初一,人们穿戴整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年夜饭的来历范文3
2、春节的习俗
3、腊月二十三 祭灶
4、腊月二十四 扫尘
5、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6、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7、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8、正月初一 拜年
9、逛庙会
10、观社火
11、舞龙
年夜饭的来历范文4
各地除夕习俗除夕夜吃饺子是北京的老习惯,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取“更岁交子”之意。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馅中放进硬币、糖、枣、栗子、花生等。吃到硬币意味着来年发财;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待新年的钟声敲响后,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热闹非凡的爆竹声中。
黄土地的百姓很注重除夕,除夕一到都要放鞭炮、贴对联、换新衣、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尤其是打醋炭这种独特的习俗非常与众不同:人们将烧红的煤炭上浇上醋,然后让烟气充满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意为驱邪。除夕这一天锅里可不能空着,要象征性地放些食物,这叫“照锅”,寓意年年有余。老人们还要在除夕夜登高远眺,通过观察新年第一天天空的颜色来判断来年是否风调雨顺,这个习俗叫“品天”。另外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全家老老少少都要在除夕里里外外换新衣服来祈愿新年有新气象。
在除夕夜等待“分岁钟”的敲响已经成为苏州人的一项传统年俗。每年除夕,苏州的寒山寺已将敲响“分岁钟”的习俗固定为一个辞旧迎新、祈福祝愿的仪式。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绘的便是此情景。到了除夕夜守岁的最后一刻,苏州人都会安静下来聆听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新春的气息也随之扑面而来。可以说,古老的寒山寺钟声跨越历史时空,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新年到来的象征。
除夕被潮汕人称之为“年夜”。“围炉”是潮汕人过年夜的中心活动,它包括吃团年饭、给压岁钱和守岁等环节。据《潮州府志》“设火井于厅,相围以食”的记载,可知潮州人“围炉”的习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潮汕人民仍然保持全家老小围炉吃团圆饭的传统习俗。潮汕食俗除讲究营养美味外,还非常讲究“彩头”即借助潮汕话的谐音讨口彩,比如一盘猪血猪肠炒大蒜寓意“长久”,等等,不一而足。此外潮汕地区还流行一种在除夕时晚辈孝敬长辈祝福长辈的独特方式——“压腰”,即子孙们给年事已高的长者压岁钱,这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压岁钱”。
台湾地区把除夕叫做“过年日”,“守岁”叫“长寿夜”,意指父母长寿。除夕祭祀在台湾很流行,这一天人们以隆重的仪式来敬神祭祖,年夜饭后人们开始守岁,“正交子时”一到,大家便集中在一起,用红白米糕来祭祀神灵、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之后便在火树银花和爆竹声声中迎接新春的到来。
传说传说,很早以前,出了一个妖怪,名字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娃儿,晚上就要去糟踏她,糟踏后还要吃了才心甘。老百姓对它很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他喂的那条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起那条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夕”平时白天不出来,太阳落了坡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夏历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守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出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它,“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晓得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夏历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祛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来历我国早在汉代就有除夕吃团圆饭的习俗。旧时,由于生活水平较低,平时做不到饮食丰厚,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对年夜饭的质量和内容要求较高,饭菜要尽可能丰富,一是为了解馋,二是这种充实感预示着来年的丰衣足食。
关于年夜饭来历的传说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故事。其中,流传的比较广泛的,是一则关于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村村不安。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声响。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
年夜饭的来历范文5
我的老家四川青川在“5・12”大地震中曾遭受过重创。日子瞬间回到了最原始的生存状态:吃饭、住宿、喝水几乎都不能满足。
老家农村每家每户过年前都会熏制腊肉,一般都是存储起来第二年吃。平日里吃些普通部位的腊肉是可以的,但对于年猪的4条腿,家里一般都会放在特定的节日做或者用来招待重要的客人。
也许是劫后余生的缘故,父母在地震后的第三天就主动拿出了存放了小半年的腊猪腿。
家里的厨房是用不着的,所以腊猪腿是在外面临时搭的灶台上煮出来的。跟肉一起炖的没什么别的食材,只是从田间扯了几根胡萝卜收拾了就一锅乱炖。出锅的腊肉特别香,肉很有嚼劲,汤也鲜得让人险些吞掉舌头。记忆中自己是怎么吃也不够吃的样子。后来的日子,妈妈还炖过很多次腊猪腿,但我觉得都不如那次淼南恪
有种说法,人的一生平均能吃9吨食物,如果我们一生经历的食物有这么多的话,哪种才是最好的味道?答案自有千万种,但最好的味道一定是和情境相关。
家乡的香
“我要吃香肠!”
在最近的一次出行中,同行的一位师姐发出了这样的呼喊。临近春节,这也是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香肠是川渝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想吃吃香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春节就要到了。
齐美尔在《食物的社会学》里指出,人之所以要定时吃饭,是因为要和其他人一起吃饭。如果把这句话的范围扩大的话,人之所以在快过年时吃香肠,是因为川渝人这段时间大都要吃香肠的。
年货是集“地方性”与“年味”于一身的味道。为了“地方性”,每年有上亿的人在短短7天时间完成两次大迁徙;而为了“年味”,人们会从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年货。
即使全国共度一个春节,但在年夜饭的的吃法上各地却并不一样,甚至差得还不少。
川渝的年夜饭通常少不了香肠,上海的年夜饭少不了豆芽,浙江少不了年糕,广东则少不了鸡。而新年的第一顿讲究的就更多了。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的元宝扮相,寓有进宝之意,而在四川重庆等地的第一餐通常是吃汤圆,湖南的大部分地方第一餐则要吃“年糕”。当然,各地也有共同的一道菜,年夜饭的饭桌上基本都有鱼,寓意着“年年有余”。
除了过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特定的节气会有特定的饮食习惯。元宵是要吃汤圆的,端午是要吃粽子的,中秋是要吃月饼的,冬至是要吃羊肉或饺子的。但这些虽看起来大一统,在每个人的家乡也有不同的特色。
汪曾祺的嗜吃,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出了名的。有人说他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他自己也说:写字、画画、做饭是“业余爱好”。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在《旅食与文化》里,他说高邮的冬至是不吃饺子或羊肉的,而是吃炒米和焦屑。冬至这天,家里会请人来炒炒米。入了冬,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汪曾祺写的时候还提了郑板桥,因为郑板桥的家乡江苏兴化,冬天也是要吃炒米的。
我的一位来自四川江油的高中同学,高中毕业便一直在外求学,而他每次一回到江油,做的第一件事几乎都是去吃一碗开元米粉,才能一解漫长的思乡之情。而另一位浙江台州的朋友在异国求学的时候,念叨得最多的便是家乡的梅干菜饼和红糖豆花。
再好吃的东西都不如家乡来的香。想念家乡的食物这一行为,仿佛是人与生俱来的记忆,到了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一定要特定的食物才能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好”在时间
大部分人对儿时的食物都有一种执念。
90后忘不了的食物,是饱受争议的辣条。虽然在各种段子里会经常看到这个食物征服了各路外国友人并风靡国外网站。但这种食物却集齐了家长眼里小孩子不能食用的所有因素:辣、食品原材料来历不明,小作坊出品,垃圾食品。但因为小时候对这种食品的记忆过于深刻,所以即使长大成人,你还是能碰到吼着要吃辣条的90后。
仔细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会发现鲁迅先生也是有茴香豆情结的。读《孔乙己》,会不知不觉地被茴香豆吸引,“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文中再加一句“多乎哉,不多也”就能形象地写出茴香豆的美味了。不止鲁迅笔下的人喜欢茴香豆,鲁迅自己也喜欢茴香豆。在《在酒楼上》这篇小说里,作者“就从堂倌的口头报告上指定了四样菜:茴香豆、冻肉、油豆腐、青鱼干”――第一个就是茴香豆。
如果在吃的食物上花了很多精力,那么吃到的味道也是好的。
日本东京有一家米其林面馆,这也是全球第一家米其林面馆。店里的酱油拉面选材讲究:酱油、肉、面粉都是店主在日本各地搜罗原材料,并且精心比较甄选出来再做的。拉面足够美味,但也是限量供应。慕名来吃的人太多,很多人为了吃上这里的一碗面,都要排上两三个小时。所以对于食客来讲,厨师花了足够的精力来精心制作的拉面已经是足够美味,而食客又花了很长的时间来等待,这样的味道,确实能让人印象深刻了。
在缺少食物的时刻,对吃到的第一口食物都是难忘的。如果你狂奔50公里,没吃没喝超过半天以上,哪怕第一口吃的是个馒头,回忆起来也是难忘的。
我的一位小学老师曾跟我们讲述过他生命里最难忘的一个苹果。老师是上世纪50年代生人,儿时经历过60年代初的。据他的回忆,在家里食物渐渐没有的时候,他已经发挥了自己各种主观能动性找食物来充饥,但还是到了找不到的那一天。就在他在山上快倒下的时候,迷迷糊糊中看到树上挂着一个苹果。吃完之后,这个苹果也便是老师记忆里以神力一般存在的最美味的苹果了。
“最好吃的食物,是和某个人一起吃”
外婆在很多人记忆中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不管古今中外,小孩子记忆里的外婆都比较宠孩子,做起饭来也是多年老江湖出手,刀工、火候掌握得特别好,味道让人久久回味。美剧里,常见某甜饼、某奶酪、某甜酒的配方,大半是外婆家传。经典的外婆形象,总是和饮食有关。
杭帮菜里还有一家连锁餐饮,叫外婆家,也颇有些人气,至于名字来源,跟外婆的神奇之处应该也是有莫大关联。
下馆子吃来的味道,终不如家人做的味道香。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大火的时候,许多网友的评论是:那些朴实动人的画面,想起了外婆。而在第二季里,导演便用283秒专门讲述了山东菏泽做西瓜酱的姥姥。姥姥是北方话对外婆的称呼。把姥姥做西瓜酱的流程讲完之后,旁白也为这位留守老人附上了一句“对姥姥来说,西瓜酱最好的滋味,也是要等到儿女们回来,那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
事实上,《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也是好吃之人,但陈晓卿美食理论的核心是“最好吃的是‘人’”。当有人让他推荐“味道好”的年夜饭去处,他的回答永远是,家里。
80后作家张佳玮曾在多个地方说过自己吃过的最好吃的一个肉夹馍:2006年最穷的时候,买早餐是满家里拣硬币算钱,买麻辣烫都不敢点荤的。到十一月来了笔钱,也不敢大用。在女朋友回学校考试前,俩人把车票钱算罢,最后剩了些钱,买了俩肉夹馍。十一月午后晴暖,两个决定天不怕地不怕过穷日子的人在丁字路口,坐靠着消防栓,边晒太阳,边欢天喜地分吃肉夹馍。
张佳玮说,后来吃过的一切,没一样能和当时的肉夹馍相比。
年夜饭的来历范文6
古代除夕过法1、驱傩
驱傩在宋代有大傩仪、小傩仪之分。盛行于宫中的主要为大傩仪。据宋代人解释,大傩,意在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这天,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晶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而对比其他史料记载,南宋时期的临安驱傩仪式也大体如此。
2、送节物
史料记载,除夕这天宋代皇帝有赐文武大臣钟馗像的风俗。如北宋神宗时期,宋神宗就命画工摹拓钟馗像,然后雕版印刷精装后,将成品赐给中书省和枢密院中的官员。除夕之夜,神宗又派入内供奉官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而在民间,当时的人们也送门神、钟馗等节物之礼俗,如宋代史料笔记《鸡肋编》记载,除夕日送节物,必以大竹两竿随之。
3、年馎飥
馎飥,是宋代除夕所制作的一种特色小吃,类似于今天羊肉泡馍等汤饼类的食物。宋人就有冬馄饨,年馎飥的说法。大诗人陆游《岁首书事》一诗有言:中夕祭余分馎飥,犁明人起换钟馗,并自注:乡俗以夜分毕祭享,长幼共饭其余。又岁日必用汤饼,谓之冬馄饨、年馎飥。
4、试年庚
陆游《剑南诗稿》有云:乡俗,岁夕聚博,谓之试年庚。即将除夕这一天的赌博输赢视为预测下一年人生命运的游戏。另外陆游《新岁》一诗中,明烛聚呼卢之句便专指此游戏。
5、消夜果
除夕夜阖家团聚,为了打发晚上闲暇时光,宋代时,很多人家都要准备一些消夜食品,也叫消夜果,如《梦粱录》一书有描述宫廷内消夜果的场景,其言:是日,内司意思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煎、糖煎及市食,如十般糖、澄沙团、韵果、蜜姜豉、皂儿糕、蜜酥、小鲍螺酥、市糕、五色萁豆、炒槌栗、银杏等品,及排小巧玩具头儿、牌儿、帖儿。供宫中皇子、女眷玩耍、食用。而在普通百姓家中,虽不能如宫中丰盛,但也极尽所能,准备消夜果,力保年节顺心。
6、小儿卖痴呆
按宋代人的风俗,在除夕夜天将亮前,要进行一项所谓小儿卖痴呆的活动。南宋诗人范成大《卖痴呆词》就有描述: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二物与人谁独无?就中吴依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从这首看似诙谐幽默的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风俗饱含着宋代人良好的心愿,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聪明伶俐。
7、打灰堆
宋代人所说的打灰堆,大约就是在天亮前拿着一挂满铜钱的竹竿,用力敲打灰堆或垃圾堆。据说只要打过灰堆之后,这家主人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心愿也多可实现,故也称作击如愿。
现代除夕风俗一、祭祀
即祭祖,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这时我们会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这个传统活动对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这个活动,不仅能使孩子对自己的家族有所了解,还能教育孩子尊敬各位先人和长辈。
二、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年夜饭的讲究 :
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南方新年有吃馄饨习俗,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三、守岁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此时,爸爸妈妈不妨把这些名诗念给孩子听,并作出解释,让他们明白其中的意思。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晚家人团圆,欢聚一堂,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 “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另外,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它们的叫法还有讨口彩的含义,比如:
·吃枣——春来早;
·吃柿饼——事事如意;
·吃杏仁——幸福人;
·吃长生果——长生不老;
·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四、压岁
子夜时分,随着辞旧迎新时刻的来临,鞭炮声、欢笑声、祝福拜年声响成一片,交织在一起,家家呈现出热情奔放、欢乐祥和的景象。孩子们此时最期待,也最兴奋,他们纷纷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们则要忙不迭地给“压岁钱”。压岁钱古时称“压祟钱”、“压胜钱”,其最早出现在汉代。压祟钱并非是在市面流通的钱币,而是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的玩赏物,有避邪压魔的寓意。长辈给小辈压岁钱,是希望小辈平安幸福,远离晦气和灾难。
五、踩岁
此外,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六、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七、年夜饭后吃冻梨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