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作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联合作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 联合作战人才培养

以信息技术为牵引的世界新军革正在迈人快车道,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军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要打赢信息化战争,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信息化联合作战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

一、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各国间的科技、经济、军事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军队建设跨世纪发展的高度,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其次,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使传统的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作战手段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技术战争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争得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已成为各国军事家的共识。

再次,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军队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军队院校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要求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世界军革的新要求,构建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加快培养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军革制高点、推动军队转型建设、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

二、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1、战略思维的培养。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准确领悟并深刻把握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与发展方向的战略思维能力;既能从中国观察世界,又能从世界分析中国;对我军在新军革背景下面临的战略环境、地位和任务,能站在国家现实与长远利益的高度来认识、解读和把握,并从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的战略高度思考,提出解决相应军事问题的对策。战略意识、全球眼光直至“太空思维”,都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基本职业素养。

2、联合意识的培养。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中,诸军兵种地位平等,作战行动需要同步响应、无缝链接、高度协调,要求联合指挥机构中的各级指挥人员具备自觉的联合意识,一体筹划联合作战指挥行动。因此,各军兵种指挥人员应自觉服从联合指挥,主动协调行动,确保作战行动顺利进行。

3、信息素养的培养。联合作战人才培养要具有获取信息的强烈意识,多渠道、多手段采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战场环境、敌我态势的感知和掌握;具有敏锐的信息鉴别力、洞察力,熟练掌握信息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能够高效地处理和使用信息;能够熟练使用多种通信工具特别是指挥自动化系统,依托信息化装备实现作战意图。

4、战斗精神的培养。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将重点实施精确性、实时性、突然性打击,作战强度大、节奏快、对抗激烈。战争的突发性、破坏性、杀伤性和残酷性空前提高,没有前后方之分,发现就意味着摧毁。这就要求各级联合作战指挥官经得起各种残酷战场环境的考验,具有压倒一切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求胜决心和战斗精神。

5、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体系对抗,使战场信息瞬息万变,主动求新求变,敢于冒险与创新,是信息时代军事统率与指挥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军事指挥官,只有具备了这种敏锐的战场信息感知与创新能力,才可能为驾驭信息化战争的复杂局面和解决棘手问题找到答案。

三、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是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院校办学思想的核心。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新型人才培养观,是院校教育转型的首要问题。要牢固树立“忠诚使命、重德博识、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统揽,打破陈旧封闭的教育观念,认清教育转型的形势,把握教育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突破原先的人才培养思维定势,掌握联合作战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加快形成面向联合、内涵发展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新优势和新特色,确保教育转型健康推进。

二是设计新的教育内容。要紧紧围绕办学的总体目标,以中国特色军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需求为牵引,以信息化为主导,深入探讨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以不同于专业技术军官培养的理念和策略,对军官学历教育体系进行全新设计,将联合意识、信息素质、战斗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构建与大学办学目标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进行新的教学改革。要扎实做好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按照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模型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紧贴部队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完善教材体系,按照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要求,贴近部队信息化建设实际、贴近第一任职岗位、贴近本学科专业发展前沿,审视和梳理专业教材体系,重点抓好“联合作战基本理论”“复杂电磁环境概论”“信息安全保密”等课程的建设。

四是构建新的管理模式。要认真探讨新形势下从严治校、依法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主动适应教育转型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大学办学思想确立的先进管理理念落实到制度层面,围绕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行管理机制创新,使管理工作逐步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管兵型向训官型、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要着力加强学员队管理育人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建设,为学员设置和提供务实有效的模拟领导与组训实践平台,使学员队管理模式改革成为支撑转型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陈东祥.未来型军事人才构想仁[M].北京:出版

社,2005.

[2]李明海.试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J].军事学术,2000,

(2).

联合作战范文2

关键词:联合信息作战;情报支援;作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联合信息作战,是为了夺取和保持信息优势,在联合作战指挥员和指挥机关的统一计划和协调下,由诸军兵种联合作战集团特别是其编成内的信息作战力量实施的一系列信息攻防作战行动。基本任务是保护己方作战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破坏敌人的信息系统,削弱其获取、处理、传递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争夺信息优势。

一、联合信息作战的主要特点

(一)信息对抗激烈,指挥要求高。联合信息作战,敌对双方都把争夺信息优势作为掌握作战和指挥主动权的首要条件。一方面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很大程度依赖于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使用等,谁掌握了战场信息优势,谁就能够取得战场的主动权。这就使得敌对双方争夺信息优势的斗争异常激烈,而这种斗争是最早展开的作战行动,并贯穿作战始终;另一方面联合信息作战指挥不仅要考虑指挥系统特别是信息系统的防御与防护,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保证指挥的不间断,同时还要运筹谋划、计划组织信息攻击力量,给敌信息系统以致命打击,剥夺对方的信息优势,迫使敌处于信息不利境地。

(二)行动样式多变,控制难度大。联合信息作战行动样式多样,既有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计算机网络攻击与反攻击等“软杀伤”行动,又有针对信息系统目标而进行的兵力袭击与反袭击、火力摧毁与反摧毁等“硬摧毁”行动。这些对抗行动不仅内部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而且外部与其他作战行动密切相关,各种作战行动大都是一体联动来实施的。因此,需要密切配合、整体协调的方面多。如侦察行动与电子干扰、计算机网络攻击、火力摧毁的配合,电子欺骗与示形欺骗的配合,各种信息攻击手段的相互配合,部队整体防卫与信息系统防卫的配合,等等。加上电子干扰在干扰对方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时,也可能干扰己方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致使信息作战指挥控制协调的任务十分繁重,难度增大。

(三)作战重心突出,目标指向性强。联合信息作战,强调信息系统与系统的整体对抗,主张对敌电子信息系统生存的要害、关节点等进行结构性致命打击,以此造成系统的整体瘫痪和功能的瓦解,进而大大削弱其一体化作战能力,降低敌方高技术武器的威力。由此带来的信息作战指挥特点是,指挥重心突出,信息作战的主要攻击目标指向明确。即敌对双方都把信息作战的重心定格在对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等关键部位与设备的攻防上,主要攻防目标指向那些对信息系统整体运转、指挥、保障功能发挥影响最大的目标。如指挥控制中心、通信枢纽、重要雷达站、卫星地面接收站、计算机网络主要节点等。

二、情报支援在联合信息作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联合信息作战,作战进程快,战况复杂多变,使战略战役筹划、作战指挥对情报的依赖性更大。高技术兵器尤其是精确制导武器只有依赖于准确、及时的情报才能充分发挥兵器的最佳效能。因此,对作战筹划、作战指挥和作战实施来说,都需要精确的情报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联合信息作战中,要迅速取得战争胜利,关键在于相对于敌军要拥有压倒性的信息优势,并由此形成显著的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不难看出,信息优势的根本着力点就是针对战场情报的获取与反获取,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情报在现代战争的特殊地位,反映了交战双方对情报获取与反获取的重视。

搜集和处理情报,是联合信息作战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因为情报活动是指挥活动的源头,起着“开关”和“阀门”的作用。它是联合信息作战决策、计划和控制活动的前提条件。情报活动贯穿于联合信息作战的全过程。首先,情报支援可以帮助联合作战指挥员提高战斗空间感知能力。获取并充分利用信息优势、保持行动自由是联合信息作战的基本原则之一,而能否获取并保持信息优势的关键则在于战斗空间感知能力的强弱。通过连续不断地搜集和分析战斗空间的各种因素与条件,情报支援可以帮助联合作战指挥员了解敌方部队当前和未来在整个战斗空间内的作战能力,对敌方可能的行动方案做出预测和评估并依此定下正确的作战决心。情报支援的这种战场准备功能是联合作战部队获取并保持信息优势的关键所在,可以有效降低敌人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使联合作战指挥员尽可能精确地预测整个战斗空间的发展态势,保持己方部队的行动自由。其次,情报支援可以帮助联合作战指挥员提高对敌方作战意图和作战重心的预知能力,进而确定正确的作战目标。及时、准确的情报支援可以使联合作战指挥员实时掌握战场情况,在最有利且最能直接实现作战目标的地点和时机使用联合作战部队,摧毁敌方作战力量的源泉和保持行动自由的根本,并最终挫败敌军。

三、联合信息作战情报支援的特点

(一)战略、战役、战术侦察日益融合、走向一体。联合信息作战往往带有明显的战略或战役性质,具有“战略级决策、战役级指挥、战术级行动”的特征,战斗与战役的界限正逐渐模糊,难以明确区分其层次,许多战术行动直接影响战略、战役行动的成败。因此,侦察在目的、手段、时间、空间、进程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趋同性和重合性。一方面战术指挥员的果断决策与动态控制,不仅需要战斗范围内实时、准确的战术情报支撑,而且更需要战役空间内其他侦察力量稳定、及时的情报支援;另一方面战场空间的多维一体和作战行动的实时并行,致使战役指挥员对战场主动权的宏观控制和对敌作战体系打击效果的适时评估,也需要战役与战术侦察的有机融合以及在情报上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

(二)侦察方式全面多维、同步齐行。联合信息作战是体系与体系间的对抗,首先从夺取制信息权拉开帷幕,并贯穿于作战全过程。因此,侦察必须做到陆、海、空、天、电等多种方式的同步协作与实时并行。太空中,高分辨率的侦察预警卫星昼夜巡视并不停地扫描战场;中、高空先进的预警和侦察机用于对数百千米以外的敌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低空的侦察直升机和无人侦察机可对敌活动目标进行侦察、监视与跟踪;全面部署的无线电侦测设备,可持续地提供敌方的大量情报信息。这些侦察方式的同步并行,可使陆、海、空、天、电等多维侦察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侦察效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从而协调一致地展开侦察,最大限度地减少侦察盲区,提高侦察效率和情报的可信度。这样就使得指挥员和作战单元能通过各自装备的计算机网络终端,掌握各个战场的态势,实现对战场态势感知的“透明化”。

(三)信息对抗激烈,情报支援难度增大。联合信息作战,敌对双方为争夺战场主动权,首先争夺的也是制信息权。因此,围绕侦察与反侦察的对抗必将激烈展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战场的透明度越来越高,但战场的“迷雾”并没有真正减少,隐真不假的反侦察手段也在不断演进。诸如散布假情报、设置假阵地、假目标、假兵器、进行佯动等一系列伪装欺骗等手段,规避对方的侦察;发射全频段电磁信号阻塞、压制干扰对方的电磁侦察;以精确制导等武器摧毁敌方的侦察设备等。

(四)侦察内容全面广泛多维,支援任务繁重。未来联合信息作战,由于大量信息武器装备的运用,双方的作战行动将不只限于陆、海、空,还将广泛涉及太空以及电磁领域。这就要求战场侦察要在多领域同时进行,侦察范围的多维性、立体性和纵深性明显扩大。从侦察内容看,由于战场目标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既要查明当面敌情,又要查明海情、天文、气象情况,还要查明敌陆域、空域和电磁域情况;由于战役战术行动趋于一体,使战役战术侦察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兼容性和互补性增强,从而使战术侦察不仅要为战术行动服务,还要为战役甚至战略行动服务,从而使侦察情报保障的空间扩大,内容增多,保障难度加大。但由于技术的限制,空间侦察系统不够完善,卫星系统战术侦察监视能力不足,从卫星、飞机和无人侦察机的雷达、摄像仪和红外成像侦察系统所获取的大量数据尚不能实现综合处理和广泛实时的图像传送,导致情报利用的实时性不够,延误了打击时机。

联合作战范文3

2009上半年,xx合作小学在区教育局和永中学区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落实xx市xx区教育局温龙教普【2008】85号文件《xx市xx区关于开展合作办学的通知》要求,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需求,全面执行“xx区xx合作小学合作方案”,在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机制建设、师生文化等方面有序地开展合作。

、开展联合研训,助力教研均衡发展。

为将联合教研活动搞出新意,搞出特色,搞出成绩,xx合作小学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活动安排上,打破联教活动以常规的课堂教学展示为主的格局,充实活动内容,突出研讨重点,让教师摸清四项规范达标活动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走进新课改,树立教研意识,营造教、学、研“三结合”的氛围,畅通校与校的交流渠道,搭建人与人的共同研讨提高的教研平台。

1、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专家引领研训。

为了促进两校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提高教师的说课水平,3月7日上午,在龙水一小教科室的组织下,邀请区发展中心语文学科教研员曹俊老师,为两所合作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小学实效性说课的技巧”的主题培训讲座。活动共分两项。首先由两校教师代表许青桃老师和程海平老师进行说课,说课的课题分别为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三个儿子》和《我为你骄傲》。然后,曹俊老师结合这两节课进行说课的技巧培训讲座。曹老师分别从说课的概念,说课的类型,说课的内容,说课的准备等几方面进行解说,并重点讲解说课内容的四大板块——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设计及教学评价。曹老师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化,引经据典,结合自身实践以及两位老师的表现提出建议,并在最后谈了说课的注意事项,为在场的所有老师“上”了实用、有效的一课,老师们深受启发。

2、围绕“四项常规达标建设”,开展教研组活动。

合作校认真落实市区四项常规达标建设会议要求,各教研联合体围绕“四项常规达标建设”,积极主动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联合教研活动,掀起了四项常规达标建设的热潮。两校的教师积极参与了联合备课活动、教材通研活动、分工参与编写单元测试题、共磨一堂课等活动。

3、组织“民进杯”教职工读书活动,实现共享共赢。

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职工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xx民进支部的资助下,我校开展了“民进杯”教职工读书活动,三小的老师也积极参与了活动。民进xx支部统一为教职工赠送一本指定读本,还将组织评选优秀读后感,并以发放购书券形式奖励优秀的教师。

二、注重校级交流机制建设,助力合作深化发展。

合作校作为一个新的组织单位,它的运行需要一个的机制,xx合作校注重校际交流机制建设,通过一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机制,为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开阔教师视野、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开展中层管理干部交流活动,形成了中层互派机制。

龙水一小每学期必须派出至少一名中层管理干部到龙水三小,直接参与三小教育教学管理,指导检查学校工作,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方法和教学经验。龙水三小也派相应的科室到一小学习交流。为实行相对一致的教学常规管理、课程管理、质量管理等,相互促进、相互提高。3月18日中午,龙水一小教务处娄月梅主任到龙水三小工作,拉开了xx合作小学中层管理干部交流活动序幕。在交流工作期间,娄月梅主任将对龙水三小教务处四项教学常规的执行进行指导,着力抓好各项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常规的检查、督促、反馈、评价和改进,从严要求;参与龙水三小星级学校评估材料的准备;双方将探讨建立统一的质量诊断监控机制,对合作学校实施统一的质量监测和管理。今后,在合作期间,龙水一小每学期将派出至少一名中层管理干部到龙水三小,直接参与三小教育教学管理,指导检查学校工作,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方法和教学经验。龙水三小也将派相应的科室工作人员到一小学习交流。

2、通过了教师流动方案,启动了教师的流动申请。

我们在去年本部与分部实现两名教师流动的基础上,起草了教师流动方案,提交教代会通过,并启动了教师的流动申请。为合作校内的长期流动奠定了基础。也实现了xx区xx合作小学合作方案中制定的“三步走”部署,迈出关键的一步。

3、开展了首届合作校教坛新秀评比,形成了合作校级的评比评审机制。

首届合作校教坛新秀,共有9位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师参加,我们克服学科跨越的困难,通过现场的说课、上课考核和综合评定,评出了郭婷婷等4位老师为合作校级的教坛新秀。首届合作校教坛新秀评比,也促使我们组建了合作校评选专家库的建立。至此,合作校骨干教师评比、教坛新秀评比、职称评比等系列评选工作机制全部形成。

三、共同开展学生活动,探索学生层面的学习交流。

学生层面的学习交流,是我合作校今年重点探索的一个课题,为此我们组织了联合春游、广播操比赛等活动。

1、规划社会实践,共同开展春游活动。

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是新课改的要求。为此,我们

从班级和学校两个层面规划了社会实践活动,春游活动做为重要的学校层面的活动,合作校各单位都非常重视。4月1日,两校共同组织了春游活动。按照主题一-三年级为发现之旅;四年级为文明之旅;五年级为科学之旅;六年级为人文之旅。在春游实践中两校的学生时而互助、时而交流。

2、以赛促规范,联合开展广播操比赛。

为推进广播操的教学,合作校联合开展广播操比赛。以赛促学,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广播操的规范。合作校也评出了每个阶段的优秀班级。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3、统一质量监测,互动开展了口算、写字的考核。

在教学进度的把握、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的检测等方面制

定统一的制度,实施统一的管理。建立统一的质量诊断监控机制,对共同体学校实施统一的质量监测和管理。我们开展了一、二年级的口算考核;一-四年级的写字考核;一-六年级的古诗词考核;五、六年级的英语口语考核,互为对比,共同提高。

联合作战范文4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幼儿;发展;作用

在对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之前,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测查,对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情况和智力发育情况进行诊断,接着制定相应的训练课程,借助一些特殊的运动器材,让孩子参与其中,一般需要训练1至3个月左右,就可以获得比较可观的效果,孩子在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以及饮食、睡眠方面都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

本文主要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首先阐述了感觉统合的涵义,并且就感觉统合训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旨在促进幼儿身心素质和体质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供广大同仁借鉴学习。

一、感觉统合的概述

感觉统合就是指组合人体器官各个部分的视、听、嗅、味、触、本体、平衡、运动等感觉信息输入,经过大脑的组合,来完成身体的内在知觉,并且对此作出反应。要想使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协调起来,完成个体与周围环境的顺利接触,就必须依靠感觉统合训练。譬如,当我们鞋子里有沙子时,我们的脚就会感觉到疼痛,紧接着传输到大脑里,大脑得到信息后,立即发出信号,让脚从鞋子里拿出来,倒出鞋子里的沙子。若感觉统合出现问题,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够协调作用。也就是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我们在幼儿园,有时会发现一部分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学习成绩差或者是不稳定,还容易紧张,内向胆小,吃饭时爱挑食等毛病。究其原因,都是感觉统合失调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出现。

当前,很多幼儿只有很少的活动空间,大人对幼儿的保护过度,要求比较多,再加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僵化,不和谐,进而造成感觉统合失调,以至于带来孩子学习、生活和活动方面的障碍。感觉统合失调不是病,只是由于孩子身体某项功能发育较慢,产生了不协调的现象,感觉统合失调的最终结果是造成孩子学习困难,智力下降等。这些孩子可以借助感觉统合训练来改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能力,智力发育情况,记忆力等。

二、感觉统合训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促进幼儿感觉动作发展。借助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培养幼儿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对幼儿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声音和质感很有帮助。帮助幼儿认识自身内部信息,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信息,进而发展身体的动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例如,我们训练幼儿走平衡台,要求幼儿双脚或者单脚在平衡台上站立,双手做排球等运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要加强前庭刺激,保持身体的平衡。再者,站立在平衡台上左右摇摆,做一些动作等,对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统合很有帮助,有助于建立前庭――固有平衡。

2.促进幼儿身体成长发展。让幼儿参加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发展神经系统的组织整合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对今后进行高级运动以及学习阅读很有帮助,决定了高级运动和学习阅读的训练好坏。通过游戏对幼儿的骨骼和肌肉的成长起到关键作用。例如,让幼儿趴在地上练习推球,球摆放在离墙壁30-50厘米的地方,让幼儿去推球,这样可以加强幼儿颈部肌肉的锻炼,促进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在让幼儿进行独立游戏活动的同时,当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某项游戏时,我们要适当地鼓励和表扬他们,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他们能够放心大胆地玩,尽兴尽情地去玩,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有助于孩子发泄情绪和能量,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4.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在幼儿进行游戏时,轻松愉快的氛围会使他们之间的交流更为亲密,他们与老师的交流也会显得更为亲近,轻松的人际关系就很容易建立。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立足孩子,不断探索,努力寻求更适合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方式,使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提高,提高孩子的体能、记忆能力、学习能力等,全面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进而推动我国的学前教育稳步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凌诒洁.感觉统合训练对提升幼儿身体及心理素质作用的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04(12):21-23.

[2]杨晋蜀.何春玲.感觉统合训练在学习障碍儿童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8):23-24.

联合作战范文5

关键词:高校;素质;拓展训练;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93-02

一、拓展训练由来

拓展训练(Outward-Bound)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当时,许多英国舰艇在遭到德国潜艇袭击后沉没,大批水兵因此丧生,但总有少数人能在灾难中幸存下来。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幸存者并不是体能最好的年轻人,而是年纪较大的,经验丰富的,求生意志最强的老水手。一些心理学家和军事专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当灾难来临时,决定你生存与否的关键因素不是体能,而是心理素质。战后,这种具有独特创意的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士等各群体,训练目标也从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1]。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大学生存在的以我为中心、过于自傲或自卑、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力差等问题,制约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发展之路。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针对心志、身体、品格三种基本素质,通过一系列充满趣味与挑战而又不乏人生智慧的活动,使学员从中体验、反思、领悟,并激发、调整、提升人的潜能,使受训者的人格素质得到提升。

二、开展拓展训练的优势

拓展培训是体验式培训的一种,与传统培训不同。拓展训练能给个人和集体带来以下好处:(1)增强个人和团队的自信心;(2)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团结;(3)促进沟通与交流,提升人际交往的技巧;(4)锻炼身体的灵活、协调性;(5)培养乐于与人相处共事的态度;(6)它还是一种面向问题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个人的决策意识、领导意识和对团队内成员的强弱项进行分析的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不时看到的信息能够被记住的不超过30%,听到的信息能够被记住的不超过50%,而亲身体验的信息则可以被记住90%以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两种不同的生活体验:(1)考试结束后,我们已经记住的学习内容会逐渐忘却,如果不再经常复习,所学知识可能再也“回不来”了;(2)生活中,我们学会的游泳、骑自行车、驾驶汽车等技能,即使很长时间不接触,仍然不会忘记。正是因为这些技能都是我们亲身体验而得到的,其他效果完全不一样,从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学习效果的不同。

三、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现状

(一)拓展训练由学校的哪个部门实施不统一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安排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大多院校由以下几个部门在负责:(1)体育教学中安排,由体育教师负责培训;(2)管理类院(系)负责管理和培训;(3)基础教学部门负责管理和培训;(4)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与培训。

(二)拓展训练实施模式不统一

高校的拓展训练实施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模式:模仿野外拓展训练公司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硬件要求高,设备多,造价高,维护难度大,安全难以有效控制。许多高校并不愿意出资几十万来建设一个前景好、对学生教育非常有利的赔钱的项目。所以,很少有高校建立起像样的拓展训练基地。第二种模式:委托培训公司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由于培训费用高,大多高校只能对学生管理部门人员和学生干部进行训练,学生干部本身在学校内的工作中,得到的综合素质锻炼就多,再进行拓展训练效果肯定非常好,而大多学生并没有从中得到真正的好处。第三种模式:由学院的体育教师或其他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由于大多的参加培训的教师自身的素质没有保障,训练中的主题把握很难保证,所以,训练过程中,项目五花八门,主题乱七八糟。甚至有的会偏离主导思想,起到反面作用。

(三)拓展训练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主要有如下几种:

1.场地无保障。没有专属培训场地,在教学楼里进行拓展训练会影响正常上课的班级;在室外,影响交通或影响室外上课(实习)的班级;拓展训练形同虚设,味同鸡肋,导致晴天坐在操场上,下雨躲在楼道里,热天树荫下,冬天教室中无声写总结。

2.资金无保障。培训教师按一般按普通授课或实验课给课时,一周只有20学时左右,按超课时10元/节进行付费。对培训教师没有任何吸引力。训练一般用品、器材费用没有出处,更不用提先进的训练装备费用了。委托专业培训机构的费用学校更是负担不起。

3.师资无保障。得到正规训练的培训师因各种原因不愿意参与培训,只好让新进校的年轻教师来进行这项工作。新教师刚从大学毕业,没有教学经验,自己还是个“孩子”,对被培训者的训练效果可想而知。

4.时间无保障。培训教师有别的课要上时不能培训;雨(雪)天无法培训;热天没有条件培训;早上不培训,晚上不培训。剩下的时间,每天只有四节课可得到学时,培训教师也不一定尽全力培训,仅凭教师的良心做这项工作,最终只能乞求所带学生别出现差错就万事大吉了。

5.效果无保障。目前困扰很多拓展培训机构、高校和受训者的主要问题是拓展训练效果转化困难。如果从培训评估层面来看拓展训练的即时效应,可以通过课程结束的反应层面评估来实现。但对学习层面和行为层面的评估却是无从做起;无法做到深层次培训后续效应的评估。“拓展训练课堂上激动,回到学习岗位上不动”是各种拓展训练结果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拓展培训效果保持时间短、不能马上产生绩效,所以拓展训练培训结束后,许多师生会认为不过如此,今后也不会再主动继续参与这项活动。

四、高校做好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对策

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是我们要着力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高校如何做好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领导重视,层层落实。高校可由分管学生或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亲自挂帅,协同教学、管理等部门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以便全面负责指导并开展全校的素质拓展培训。各院(系)可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负责该工作的开展,形成上下协调、内外沟通、齐抓共管的组织形式,促进拓展训练的开展。

2.合理选择培训项目。摒弃高危险的高空项目、水上项目、野外项目等不适合在高校开展的培训项目,取而代之的是合理利用高校的运动场、体育馆、教室、树林、道路等设施,把信任背摔、过电网、成功之门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适合学生训练的花费少、效果好的项目引入高校拓展训练中来。

3.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拓展训练进入中国高校教学却是近几年的事情,对于新生事物,培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有关拓展训练的理论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要得到实践锻炼,遵循其应有的规律,采取进修方式,取得任职资格。同时应建立行业协会,加强交流、合作与互助[1]。

4.资金投入的保障。学校相关领导首先需要理解拓展训练这种先进的教育观念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使其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应适时引入拓展训练,并适当增加经费投入,主动引导项目在学校教育中的大力推广。建立必要的拓展训练场地,保证培训教师的相关待遇,以确保该项目在高校的顺利开展[2]。注重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平衡来把握投入的力度。

5.训练时间保证。高校安排拓展训练计划时,需要保证时间的连续性,一般情况下,最好安排连续的培训时间,最短三天,最长不宜超过七天。培训时,应该从早上起床后开始,直到晚上熄灯前结束;让学生既要身体得到锻炼,更主要的是要学生得到心理上的体验。

6.拓展训练的教材化与灵活机动相结合。将拓展训练引人高校既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培训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同时又可以丰富完善中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但是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不能简单地把商业化培训的模式照搬过来,要根据学校的特点,把培训资料进行“教材化”。对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做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高校学生培养的特点[3]。但是,“教材化”非常容易变得一成不变而僵化,因此,教材化的同时,要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教育的模式和内容的调整和更新问题。培训计划在教材的基础上要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群体的培训需求。

7.制定相应训练效果评价标准,科学衡量培训效果。对于任何一种训练,包括素质拓展训练,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使学生保持长期、持续激情的唯一办法;拓展训练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但是,培训在人的一生中应该是持续不断的一个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培训就能解决所有实际问题。

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拓展训练教学大纲,并设法建立起合理的训练效果评估标准,使拓展训练的成果有据可查;由于社会发展太快,各种新生事物不断产生,拓展训练的内容也要求适应变化的要求,因此,必须结合本学校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拓展项目和组织方式,体现其趣味性和多样性。

五、 结束语

高校引进并坚持做好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走向社会之前就能够对团队合作有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学生顺利适应社会的需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高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不仅有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行的。但如何进一步做好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燕桐.拓展训练在高校中开展的意义与可行性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0,(1).

联合作战范文6

近年来,青神县坚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强力推进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切实做到晓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现了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有平台、有载体、有保障。

拓宽途径,确保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有平台。一是建立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县党务政务公众服务网,开通“书记信箱”、“县长信箱”和“组织部长信箱”。通过报纸、公开栏等形式,向群众公开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电话、职责、办事流程等内容。二是建立民意诉求表达平台。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完善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接待日、深化机关干部大走访,广泛听取群众诉求,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建立便民服务平台。健全县、乡、村(社区)三级上下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开展“便民服务110”进村入户、发送“民情联系卡”,为群众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乡镇驻村干部提供全程服务,确保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落实责任,确保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有载体。一是县级领导直接联系乡镇、村和群众,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10天;每半年对困难群体进行1次慰问活动;每季度征求一次所联系“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建议。二是机关干部驻村蹲点,每人每年不少于10天,新进机关干部不少于30天;股级以上干部每人结对资助1名贫困学生,资助周期不少于3年;政法系统将全县6.8万户群众分片挂联,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开展“九进九送”活动,即“进学校送管理”、“进基层送健康”、“进村庄送平安”、“进企业送文化”、“进农家送技术”、“进社区送帮扶”、“进景区送服务”、“进家庭送温暖”、“进特殊群体送关爱”;县级部门结对包村,帮助制定发展规划,落实致富项目,企业与村(社区)结对帮助发展产业,培育致富能手。

完善机制,确保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有保障。一是完善关怀救助机制。设立了救助资金专户,对特殊群体建立台账,专人联系,解决困难,对突发灾害和特殊困难,及时施以救助。二是建立协调回复机制。做实民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统一协调办理,并反馈结果。三是完善考核测评机制。建立机关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档案,对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并纳入目标考核。四是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突出群众公认标准,检验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效果。率先在全省整县完成“两票制”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通过“一述两推”产生部门正职岗位人选,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

(作者系青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