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歌的行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歌的行板范文1

可是后来在声音的浅斟低唱当中,我们好像看到了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浮虚幻影。我们不需要给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交代,我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心理历程,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完这一生。

或许,在我们感慨似水流年的时光之时,时光就已经悄悄的从我们手指缝里溜走。有时候美好的时光是不需要刻意的去感受和修饰的,就像当你在外面旅游的时候,看到非常美丽的风景,你未必就要拿起相机来拍照,留下照片才算是不枉此行。有时候你用心去欣赏,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也许会更加深刻。

因为那种感受是不需要借助外界的道具去铭记的,他已经时刻烙印在你的内心。

我们也许一直都在感慨那些虚幻的梦想,那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那些能够让人伤心垂泪的现实。其实他们一直都存在这些,我们没有办法否认。

可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一些温暖和光芒存在着。他们也许需要我们费一番力气去寻找,也是需要我们花费很久的功夫去维持。但是他们的美好也值得。

如歌的行板范文2

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是否可读、易读,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版面的效果。报纸版面最先和读者见面,它的传播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副刊的版面因其内容的特殊而存在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是也要服从并服务于报道内容,凭借个性化的版面语言去表现内容,不仅能影响内容的传播效果,而且要体现其艺术魅力。

栏目体现版面的“个性美”。副刊要办出特色,开设丰富多彩的栏目不失为美化版面的一个有效手段。栏目名称要力求新颖,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形成自己的风格。名称起得好,有助于丰富版面的内容,避免单调乏味,还能凸现个性。做为党报《锡林郭勒日报》,为增加读者可读性和作者的参与性,特在周末专刊上开设了《情感空间》《百姓故事》《生活小贴士》《周末谈》等品牌栏目,每个栏目都精心设计制作了栏头,既简洁明快又意味隽永,这些突出当地草原文化特点的专栏和各具特色的栏头,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开辟出异彩纷呈的版面个性之美。

追求版面创新,保持个性魅力。版面风格是由报纸的性质、读者对象、地域特征等因素决定的,它不仅表现为内容的独特性,而且表现为形式的独特性。如今,报纸改版已经是常态化,但是仍不免雷同化、模式化,富有个性魅力的“独家”版面凤毛麟角。在新闻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的今天,视觉的差异化竞争成为报纸较量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报纸专副刊改版创新中,要善于求变,彰显个性,形成独树一帜的版面风格。在稿件和版面的编排手法上,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办报思想,体现“可读、易读、悦读”的设计理念;在版面创新中,通过对版面语言要素的优化组合,体现编辑思想,营造视觉强势,进而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版面风格一旦形成,就不宜轻易改变,只能做改进式的细节上微调,而不宜做颠覆性变革。一家报纸专副刊的个性化风格能让读者从报纸堆里一眼就能找到,同时对读者来说也是“老友重逢”的感情纽带。

报纸版面语言的创新,能够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报纸版面语言的运用,不仅承担愉悦功能,而且还起到强化视觉语言效果,使读者感到报纸面孔常变常新,对受众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以此来实现深度表现,使静态文字内容充满动感和阅读趣味。如果说专副刊内容是留住读者的必然要求,那么版面创新则是争取读者的重要手段,当今报纸专副刊的版面设计,应从读者的阅读习惯出发,以唤起读者的感应,打造报纸的个性品牌。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日报社)

如歌的行板范文3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112-01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生活的最基层的组织,是实施教育工作的最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负责人,是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密切联系师生、学生之间,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的成败,关系到学校的培养目标能否全面实现。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强烈的奉献精神,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班主任工作既艰辛又琐碎,要花很多休息时间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从思想上、学习上关心学生,在点点滴滴中诱导学生,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用赤诚的心去热爱 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诲人不倦。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那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班主任工作要协调好各方方面的教育力量

班主任应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实施对学生的教育时,必须充分认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主动承担起协调这三方面教育力量的任务,充分发挥这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班主任应充分利用有利于学校教育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成为教育学生成长的强大动力。家庭教育是校外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教育力量,“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学生与家庭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其各方面习惯受家庭影响最深。班主任应花功夫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取得家长的协助与配合。班主任还要在任课教师与学生间起桥梁作用。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任课教师是重要一环,通过任课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与动向。对学习认真,课堂纪律好,成绩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不认真,成绩有退步的学生应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督促其改正错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班主任要经常主动与各任课教师联系,配合任课老师的工作,这样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针对初中生的年龄先生,做学生的严师益友

初中阶段是12―15岁左右的阶段,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也叫青春发育期,这是儿童发展的一个期。初中学生处于生理上的“激变期”,主要表现为成长发育迅速,体形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由于初中生身体器官的发育和激变,生理机能逐步向成熟过渡,以及由小学升入初中后,新的学校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促使他们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发生重大的变化。针对这个年龄的特点,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是:一方面,对学生要严格管理,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传授知识与他们,这里体现了班主任的“严师”角色:另一方面,对学生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关爱、理解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可以信赖的,是真诚地为他们好,是可以交换意见的,这里体现了班主任的“朋友”角色。

三、在班级创建后,要制定严格的,并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学生

结合校纪校规,制定严密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律性较差,给教育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靠说服、谈心远远不够,必须制定严密的班级管理制度。我制定的这个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实行奖惩分明的加减分制。由班干部每天对学生的表现(包括学习、考勤、纪律、好人好事等等)进行加减分登记,月末汇总,作为学生德育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的依据,以此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培育良好的班风。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逆反心理,管理他们最要讲一个“服”字,即让学生对老师、对制度心服口服。要达到这个目的,在管理学生时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班的加减分制度是公开的,每个人都可以到班干部那里查询或提出异议;这个制度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成绩好否,都一视同仁;我在处理班务时,时刻提醒自己要公正处理事情,执行“全班一个标准”,告别是对双困生更要把握好尺寸。制度实施后,要及时反馈信息,不断修正完善,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一个制度的出台总有它不甚完善的地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因此要及时反映信息。我对同学们说,大家对班里的制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作为班主任也要不断检讨自己,保持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如歌的行板范文4

行板如歌①

王蒙

①柴科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心里,他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②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令人愉悦光明,热爱生命。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欢乐!他的另一些更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

③艺术就是永远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忧郁的摆脱。摆脱了也还忧郁,忧郁了也要摆脱。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苦难的光明。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忧郁与摆脱,这就产生了一种摇曳,一种美的极致。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人生苦短,人生苦苦。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这就是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④是的,摇曳,柴科夫斯基最令人着迷的是他音乐的摇曳感。有多少悲哀也罢,有多少压抑也罢。他潇洒地摇曳着表现了出来,只剩下了美。

⑤这就是才华。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它是上苍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类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柴科夫斯基教给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珍惜的人才没有白活一辈子。而这样的美谁也消灭不了,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也不会下沉。

⑥我宁愿说他是一个抒情作曲家。也许音乐都是抒情的。但是贝多芬的雍容华贵,包含着够多的理性和谐的光辉;莫扎特对于我来说,则是青春的天籁;在绝妙的神奇之中,令我感到的是某种华美的陌生……只有柴科夫斯基,他抒的是我的情,他勾勒的是我的梦,他的酒使我如醍醐灌顶。他使我热爱生活,热爱青春,热爱文学。他使我不相信人类会总是像豺狼一样的你吃掉我、我吃掉你。我相信美的强大,柴科夫斯基的强大。他是一个真正的催人泪下的作曲家。我相信这与人类不可能完全灭绝的善良有关。这与冥冥中的上苍的旨意有关。

⑦他的一些曲子很重视旋律,有些通俗一点的,甚至人们可以跟着哼唱。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了。我写过一个中篇小说,题目就叫《如歌的行板》,这首乐曲是我主人公命运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知道有没有读者,从这篇小说中听出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来。还有一些其他的青年时代的作品,我把柴科夫斯基看作是自己的偶像与寄托。

⑧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虽然年华老去,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单纯,虽然我们不得不时时停下来舔一舔自己的伤口,虽然我们自己对自己感到愈来愈多的不满……又有什么办法!如果夜阑人静,你谛听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青年时代落过的泪水。只要还在人间,你就不会完全麻木。

⑨于是你感谢柴科夫斯基。

【注】①行板:音乐速度记号,约为每分钟60-72拍,相当于人平静时的心跳节奏或不疾不徐的步行节奏。

(有删改)

1. 在作者看来,是柴科夫斯基音乐的什么特点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觉得柴科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心里?

2. 文章直到结尾才提到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 文章结尾说“于是你感谢柴科夫斯基”。结合全文,谈谈感谢的理由是什么?

4. 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获得精神上的升华;我们江苏自古人文荟萃,名曲不断,请你按照本文的写作思路,从下列江苏名曲(《茉莉花》、《二泉映月》、《紫竹调》)中任选一首,简要谈谈你的聆听感受。

答案见官方博客

如歌的行板范文5

    兴趣是推动前进的巨手,枯燥是成功路上的天堑。音乐是心灵的一种表现,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吗?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和他们进行友谊的沟通。新一代的学生,情感丰富,对音乐要求的层次非常之高。

    《学堂乐歌》单元的教学,学生学得蔫头蔫脑,敷衍牵强,和学生的谈心,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内容单调无趣,没有时代感,缺乏新鲜气息。因为我在教学中一贯主张平等自由和博爱,我就问学生:“大家喜欢唱什么样的歌曲呢?”一个学生当即站了起来,神态自若地唱了一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起唱不久,20多个学生引吭而和之,演唱得特别投入,有模有样,场面十分感人。这件事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教学中,将“学堂乐歌”和“校园民谣”合二为一,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致,也达到了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其乐融融,春风拂面,温馨和谐。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艺术是相通的,高层次的东西、丰富的文化知识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时,我谈到柴可夫斯基的一些轶闻,说到托尔斯泰和柴可夫斯基有过的亲密的接触以及听过《如歌的行板》以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之事;谈到契科夫对柴可夫斯基的景仰,我站在讲台上朗朗成诵契科夫的钦佩之词:“我准备在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台阶前肃立,当一名荣誉哨兵,我对他的敬爱达到如此程度……”激起了学生对柴可夫斯基和他的音乐的浓厚兴趣。

    三、利用学生的所知

如歌的行板范文6

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出高情商、高素质的人,是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亦能增强我们对事物的探索兴趣,更可以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进而丰富人的情感、陶冶情操。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养水平的标志之一。通过音乐鉴赏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欣赏者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对于情感体验,要求欣赏者感受音乐,使之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随之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情感体验是欣赏者欣赏作品时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主体的情感反应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其实,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我们听到一首乐曲时,它所表达的情感,凭借欣赏者的感性思维,自然产生出一种体验。如突如其来的极强的音响,会让人吃惊;单薄微弱又缓慢、低滑的音响,会使人感情上似乎有放松、平稳、失望、叹息等倾向;一连串急速、昂扬又渐次递高的音响,又会使人感情上似有紧张、热烈、兴奋、昂扬、高兴、希望等等倾向;一、二个非常长的微弱的长音,会使人的感情上有着平稳、舒展的感觉;反之,如果这个长音是渐渐非常强烈的,则会使人感到憧憬、向往等。当我们听到一个快速而又活泼的乐曲时我们会从乐器奏出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而当我们听到一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广博的音乐,令人舒心;奔放的韵律,给人豁达;细致的歌词,让人静思;忧郁的曲调,使人回首往事……这种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情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与归宿”没有情感的音乐只是一堆杂乱的音响,没有情感的表演者及欣赏者就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在欣赏过程中如果欣赏者对音乐作品仅是直接的感情体验,虽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也达不到欣赏过程的体验和提高欣赏水平、能力、审美层次的目的。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有理解认识的参与,要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超越感性欣赏音乐。

二、理性欣赏音乐的体验

其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历史等相关内容。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对欣赏音乐会有很大的益处。例如在欣赏《交响曲》第三乐章飞夺泸定桥时,让欣赏者回顾飞夺泸定桥的历史片段,了解是怎么样夺取泸定桥的?(飞夺泸定桥的背景是什么?)能否顺利度过大渡河,关键是要夺取泸定桥的控制权。泸定桥的关键作用在于它是横渡天险大渡河的唯一桥梁。而历史上,的石达开在泸定桥附近的安顺场被清兵最后消灭了。也梦想把变成第二个石达开。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粉碎敌人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左路军前卫红四团,就是在这紧急的情况下,迅速接受夺取泸定桥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的。有了这一背景的了解,在欣赏乐曲时就能更好地对作品所表现的情节及音乐形象加以想象,便以理解作品。再如欣赏《如歌的行板》时,这首作品几乎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有时人们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如歌的行板》采取的是复三部曲式。1869年夏,柴可夫斯基在乌克兰他妹妹、的庄园中度假。一天,听见窗外的泥瓦匠在唱一支古老的民歌,他被这支歌深深打动,便记录了下来。这首民歌就是《万尼亚坐在沙发上》。从歌词来看,它显然是一首无聊闲逸的小曲,但是柴可夫斯基以他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从这首歌的旋律中感受到深刻而丰富的内含,于是将它用于《如歌的行板》,作为这一乐章最主要的主题。演奏此曲时,弦乐器都加上弱音器,音色暗淡、情绪内敛,是心灵创痛的抒发。当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于1876年聆听这首乐曲时,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并赞叹说:“我接触到了灾难深重的人民的灵魂深处。”通过这一介绍使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对作品的情绪更加把握到位。

其二、展开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