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老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杨绛老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杨绛老王范文1

“妈,您老注意身体啊,平时少干点活,多休息,这月的血压又升了”。在上海某外企上班的刘先生通过手机查看了母亲近期的饮食起居和健康状况,向远在陕西老家的母亲不停地嘱咐。自从安装了丽威为老服务信息系统后,他就能随时了解母亲的生活及健康情况,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养儿防老”是中国的古训,然而,当“防老”与子女的前途放到一起时,更多的老人更愿让儿女去更适合发展的地方。当下中国主流养老方式依然是居家养老,但面对“421”家庭结构、跨地域职业流动的加速、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国人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等现状,传统养老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保障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实现老有所养已成为政府和百姓共同关注的问题。

浙江丽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专业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成立15年来公司始终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研发,为智能家居、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领域提供软硬件产品及云平台服务。

公司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社区资源、社会资源,通过集中式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搭建一个满足老年人信息、设施、服务、交流、健康等需求的智慧物联与云平台结合的养老系统,简称“丽威为老服务信息系统”。

杨绛老王范文2

《老王》这篇文章我教过两遍,前一次是照教参备课上课,主要是分析老王的形象和悲剧,最后再请学生找寻散文的文眼。虽然也清晰地了解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主旨,但在课堂实际开展中,依然觉得是教师在牵着学生走,对文本的探讨也不深入。经过阅读杨绛先生的其他文章,我发觉这名中饱受苦难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却不见吐槽式的埋怨,而是宁静平和,似乎在和友人心平气和地追忆往事,语言虽平淡却处处透出淡定从容的人格力量。她的此篇散文也是语言平易浅显,却在不动声色中传达出对人生世相的深刻洞察和体悟。基于此,我设计了以追问教学贯穿整节课堂,力求让孩子们真正理解本专题“底层的光芒”的深层意蕴。

二、了解追问教学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一环紧扣一环地问。与一般提问不同,追问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它是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使学生弄懂弄通,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地问,直到学生能够理解透彻。

因为知识、经验的局限,高中生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状态,而追问主要是帮助学生拓宽思考的视角,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发散思维,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适时的追问,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的时候,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三、追问教学具体操作

以下是我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以及设计理念:

(一)以疑问开始追问教学,由浅入深

第一环节:检查预习,聚焦讨论的核心话题“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教师问题引导:“幸运的人”是谁?(杨绛)那么“不幸者”呢?(老王)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假思索的。问题导入由浅入深,激发学生进入课堂氛围的兴趣。

运用学生疑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为切入口来开展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掌握在文本中寻找依据的分析方法。

(二)反复追问,深入思索

第二环节:讨论不幸者老王“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你怎样理解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教师引导这句话中的“后者”指什么?继而追问:谁说老王得了恶病?老王不老实吗?文中怎么说的?不知道老王害了什么病,又猜测老王不老实,这人没有依据凭什么污蔑老王?在生活中,有选择的情况下,你会坐老王的车吗?

一连串的发问,一问紧承上一问,让本来似懂非懂、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学生恍然大悟。

(三)利用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精读细读

第三环节:讨论幸运者杨绛的“幸运”。

杨绛是幸运的人么?在我们课文中也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杨绛的不幸?

老王同情杨绛,坦然地帮助地位比他高的杨绛,太令人震撼了。一般说来同情是幸运者对不幸者发出的,而现在老王竟然也可以同情幸运的人,不能不叫人深思、触动。

我们往往喜欢泛读文章,因为轻松毫不费力,但所得相对也少。高中语文提倡精读、细读,教材需要反复阅读。较之于文本解读,更强调充分阅读,要求教师对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挖掘,通过细读我们发现文本能逐渐变得丰满立体起来,琢磨其中的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都能够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效果。例如“你还有钱吗?”“我不是要钱。”紧扣文本,从细微之言中读出深意。

(四)遵循学习规律,不急于给出答案

第四节:讨论杨绛的愧怍。

师追问:造成杨绛不幸是时代的原因,造成老王不幸是社会的因素,杨绛的愧怍是为什么?杨绛为这件事想了多长时间?(好些年)怎么明白的?老王说“我不吃”“我不是要钱”,那老王最需要什么?(尊严)可是临死前一天,他拖着将死的身体,极其艰难地爬到高楼处的杨绛家里得到的是什么?(钱)

怀着一颗纯净之心的老王,知道自己所剩日子不多,将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都拿来了,得到的依然是钱,而这最后的一次给钱,也许造成了老王致命的不幸,被最亲的人所伤害。因此,杨绛愧怍什么,也就有答案了。

四、追问教学反思

杨绛老王范文3

关键词:角色转换;精到研究;举隅;妙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09-01

当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自觉的进行了角色的转换。教师作为主导 ,学生作为主体固然十分重要 ,但二者如果缺少了教材这个“凭借” ,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语文教学的三维结构体系就会散了架。因此说 ,对教材的精到研究 ,对这一“凭借”的深层把握 ,对“凭借”的巧妙导引也至关重要。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长期稳步开展,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语文学科。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教师备课不充分,教材研究得不深入。下面结合课例谈一谈研读文本比照搬教参更重要。

备课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本真含义,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不深入研读,不广泛的查阅资料,拓展对教材的理解,就不能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人教版旧教材的《谈骨气》一文,都认为是典型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并用三个事实论据证明了这一论点。但你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说不通的。三个事实论据是紧扣孟子的话解释怎样做才是有“骨气”,它们若能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那么我举出三十、三百甚至更多诸如等卖国贼的例子, 是不是可以更有力地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没有骨气的?这是典型的教材理解错误。

杨绛老王范文4

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黄厚江老师强调“把语文当语文教和学,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此言甚是。如果我们只是从生活、身体、遭遇三个方面罗列出“老王的不幸”,那不叫真正的语文;如果我们仅局限于让学生了解作者为自己没有能够接受老王临终前的感恩而感到不安,那也不是真正的语文;即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真能探究到杨绛感到“愧怍”的几点原因,其实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语文。曾经让我得意的这三个问题在设计上充其量也只是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挖掘上,最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情感体验,从根本上看,是缺少鲜明的语文特点,缺少一些语文的方法的。如果我们本着“以语文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的原则去重新思考并调整这一组问题,或许更能体现语文的本色,也能让教师更能体会到“让不会学的学生会学”的教学的幸福。

如果我们把第一个问题“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里?”改为“作者通过哪些文字、用怎样的语言来体现老王的不幸的?”在这个问题的关照下,我们就能跳出“信息筛选”的桎梏,而重新找到空间去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抓住“语言”让学生朗读那些富有特色的句子,去比较独特的句式在表达上的效果:“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这一读一辨析之间,学生更多了一份真切的体验,更多了一层深入的理解。通过分角色的朗读,体会“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通过角色体会,通过语音语调,学生们终于能体会到人物语言里所包含的鄙视与社会的冷漠,体会“埋在什么沟里”所隐藏着的悲哀与不幸;还可以让学生从对比的角度去阅读“我”与老王的交往,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他蹬”,“我坐”,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只是局限于“闲聊”的不可逾越的隔膜;然后老王从杨绛一家那里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亲近因而极其珍惜与杨绛夫妇的相识与交往,他以自己的“三送”方式来传达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而杨绛虽然同情老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老王,但她对老王的付出,总是物化为用金钱给予回报,因此,当老王拖着病体直僵僵“镶”在她家门框的时候,她“害怕得糊涂”了,一心想到的只是赶紧打发老王走,而打发老王走的最好方式依然是钱。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对于老王的不幸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家庭的不幸、身体的残疾、受人鄙视与侮辱、社会的漠然这些的确是老王的不幸,但这些他都能承受,最让老王过不了的一道坎莫过于熟悉他、帮助他、同情他的人对他的态度了。这点不幸表面上看似乎来自作者本人,甚至让作者感到“愧怍”,但就其根本,更是来自那个时代、那个社会。这些丰富而深沉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对语言本身、文字本身的比较、朗读、对照、体悟中才能读得,别的其他的任何引导都是多余的,也是无效的。曾经费劲口舌都讲不清楚的东西,尽然有“言”在先,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读出来、讲出来呢?教师要做的,就是巧妙地设计并引导好这些活动。

这样看来,那个“为什么作者‘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的问题似乎就是一个伪问题了,问题没什么张力,也没有必要追问,因为文本最后一段很明确:“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作者自己都明确了说法,让学生怎么去思考这个问题呢?黄厚江老师主张语文课要追求“简”和“实”,就是要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明化,把重要的教学过程简捷化,分解、整合重点环节,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用最实在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达到最有效的教学。从这个角度去改变问题,把问题设计为“从香油和鸡蛋里观照‘我’与老王”,那么这个问题可能更有张力。有了“言”作为基础,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抓手,教师也有了设计学生活动的更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抓住“香油和鸡蛋”做文章:在老王的心里,这些“香油和鸡蛋”是什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车夫,病得如“僵尸”一般的身体,这“香油和鸡蛋”分明是老王的一颗不掺杂一点杂念的真诚的感激的心!而在“我”的眼里,这些“香油和鸡蛋”又是什么呢?其中两个“赶忙”实在耐人寻味,老王的“赶忙”大概是知道了“我”“转身进屋”的意味,这是老王最痛心的;而“我”的“赶忙”,或许更多的同情、感动、害怕。通过这样的讨论活动,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就显得很简单了:“我”对老王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老王下楼时一定非常失望与不安,这才是一道令老王跨不过去的坎……尤其是对“直僵僵地镶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以及两个“赶忙”的品析,让学生走进了对于主人公心理的探索以及对于人性的探讨。

杨绛老王范文5

所以咀嚼品味字里行间的深意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做的功课。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来品味文本中作者虽说,但不直说,想说而不明说,说了却未全说的个中“真意”。

一、品味“浓笔繁写”的深情

浓笔繁写处必有深情。

比如苏教版必修二教材中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有这一段话: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这段文字写出作者面对生命形体被“肆意雕琢”的无奈,同时也明白“有些东西”是任谁都改变不了的人生命题。

古园中坍圮的颓墙下,坑坑洼洼的地面上,“平铺的落日”让人体会到“落日余晖”可以让“坎坷”变得光明起来的;最为落寞的时刻,雨燕高歌,让人认识到人生最为落魄的时候也要高声欢唱,哪怕歌声孤单苍凉,至少证明你曾经在这个世界抗争过;冬天,孩子们的脚印踏在雪白大地上,启示生命就是要留下足迹,不管你来自何方,将到哪里,走下去才是人生的基本意义;园中那些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苍黑古柏静观世事沧桑,宠辱不惊中尽享岁月更迭,这种镇静正是活着的人所应该具有的。人无法改变突来的风雨,但是可以镇定自若面对人生的一切赐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秋风忽至,再加上寒冷的早霜,落叶呈现“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的姿态,这是作者十五年园中光阴感受最熨帖的生命的味道:如果一个人在苦难来临时表现出或欣然或坦然的姿态,会让生命呈现醉人的成熟味道。

古园里灿烂的色彩、苍凉的声音、微苦的气味交织在一起,播散着生命不屈的气息,这就是“怎样活”最好的回答:直面人生的苦难,用镇静的心态,坦然的姿态,试着把人生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出光亮;试着把人生每一次风雨都变成最好的历练;试着让最为落寞的人生弹奏出岁月的强音;试著把“脚印”迈向远方不再迷茫。这些都是作者浓墨重彩,反复渲染描写中体现对生命的思索和拷问。如果你想体会作品反复言说却不明说的深意,只要细读文本的浓笔处,真意自然浮现。

二、体味“简笔点染”的匠心

苏教版必修二教材中鲁迅先生的《祝福》里有多处看似寻常的“简笔”,往往在细微处寄寓作者的匠心。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个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寥寥几笔如同“颊上三毛”大有意味。

这是鲁镇又一个平常年底,是祥林嫂第二次投奔鲁镇,在她的“阿毛的故事”被众人“赏鉴咀嚼”唾弃之后,鲁迅先生宕开一笔,向我们展开了一个相对“舒缓甚至有点暖意”的画卷:鲁镇的人们都“忙”着过新年,四叔家“忙”到请男短工,请“善女人”柳妈,可是祥林嫂却很“闲”,“闲”到“只看柳妈洗器皿”。起初祥林嫂到鲁镇四叔家的时候,“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祥林嫂此时的“闲”与前文的“忙”形成鲜明的对比,祥林嫂此时的“闲”与众人的“忙”形成极大的反差。此时的祥林嫂是被“闲置”的“多余人”,从中我们体会到祥林嫂“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可悲。当初一人彻夜煮福礼“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与此时落寞无用,“生无可恋”形成鲜明对比。此处鲁迅先生把文意向更深处开掘:且看“暂时坐稳了的奴隶”对“想做奴隶而不得”进一步啃噬吧!紧接着的“捐门槛”事件彻底击垮祥林嫂的精神防线就是明证。

这句话似乎漫不经心,其实就在这看似平常的“简笔”点染下,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渐次展开:先前“事事必做”的“忙”,此时“无事能做”的“闲”;起初的“新寡”,如今的“再寡”;先前的“有了笑影”,如今的“我真傻”。祥林嫂已经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深渊,单等着更大的“风雪”罢了。

果不其然“微雪点点的下来了”,真可谓一笔“勾出三魂五魄”。“微雪”落在鲁镇的地上也落在祥林嫂孤苦无依的身上,更落在她被痛苦碾压开始麻木迟钝的心上。“微雪点点”,既交代了自然环境的寒冷,又点染了人物心境的凄冷,同时也渲染了社会氛围的冷酷,在“微雪点点”中故事继续向前发展,悲剧向更深处铺衍。此处“微雪点点”下成了文末祝福声里祥林嫂寂然死去时的“大雪纷飞”,这样短短一笔意蕴深沉,让整个作品都笼罩在冰冷彻骨的寒雪中。

寒冷的自然风雪侵袭,冷酷的社会生活挤压,冷漠的世俗人心宰割,彻底埋葬了这个被“咀嚼赏鉴”成“渣滓”的“永远”是“祥林嫂”的祥林嫂。

这样的“简笔”往往是文本的幽微精妙之处,需要读者细细揣摩品味,体会作者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克制的表达”。

三、咀嚼“反笔正意”的况味

“由于文本语言和形象意义的模糊性以及作家缺位等原因,隐含在文本背后作家独特而生动的精神世界,读者有时难以完全抵达”[3]因而仔细咀嚼一些不同寻常的笔法,读者会有很大的收获。比如苏教版必修三教材中杨绛先生的《老王》有这样一段: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作者两次用“直僵僵”出老王垂死身体的僵硬,表现老王走路的艰难;“面如死灰”写出老王面容枯槁,行将就木的可怖;“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写老王强撑病体,竟是一路“摸着”过来,“摸着”爬上楼,才到“我”家的;“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想象里的僵尸”、“骷髅”、“枯黄的干皮”、“一堆白骨”这些可怕的字眼、夸张的语气,写出老王即将死去的真实状态,也写出作者当时看到如同“僵尸”的老王内心的震惊、恐惧、慌乱、担忧、怜悯等复杂感受,当然还有多年以后回忆这一场景的辛酸和自责,更重要的是对老王垂危之际仍然记挂不是“亲人”的自己,馈赠他生活里唯一“珍品”给“我”这个“萍水相逢”的“老顾客”的深深敬意和无法言说的愧疚。总之,朴实的语言背后有说不清楚的怅惘弥漫。

“在本文中,作者有意用‘反笔’反弹琵琶,写恶语写善人,凸现‘老王’将死的形象,给读者更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反衬其善行的可贵,‘反笔’中暗含着赞美之情。”[4]

由此可见,“反笔写正意”,倍增其美善。

四、深味“淡笔轻语”的真意

有时候三言两语就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韵致。

再如苏教版必修三教材中杨绛先生的《老王》开头: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起初笔者从未注意这几句轻描淡写的文字,随着阅读的深入,方约略体会到语淡情浓的味道。试想一下一位大知识分子和一个“脑袋慢”落伍社会的三轮车夫在大街上一路说着闲话的场景,心里总会涌起一种不可名状的苦涩的味道。时代的“巨手”让本来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两种人相逢于茫茫的人海,让他们有机缘相互问候,相互取暖,各自体味人生的一派苍凉。

这样“闲话”场景,于老王来说简直是一种莫大的慰藉,甚至说是一种温暖的“赐予”,因为他这个“单干户”基本上是“无人问津”的,现在杨绛先生不仅“常坐”他的车了,还一路说着“闲话”这简直就是一种温暖的“恩惠”了,所以后来老王用一个“单干户”三轮车夫能有的热情和力量去回馈杨绛先生一家的好意也就不显得生硬和突兀了。但是于杨绛先生而言,此时的“闲话”只是闲话而已,以后的故事都是这个“闲话”的一个缩影。从文本看来,杨绛先生及其家人已经对老王奉献了对一个孤苦的三轮车夫应有的爱心和帮助(比如说,给老王送鱼肝油,让老王送钱先生上医院,让老王给家里送冰,接收老王的东西会给钱等等)因为杨绛先生一家在当时境况比较特殊,这些事情已经是当时的他们能对老王做的最好照顾了。可是一个知识分子骨子里的“清高”却产生了彼此交往中难以逾越的距离,这是不易剥除的“矜持”,文本就在“一路说着闲话”中拉开舒缓的画卷,这样的人生镜头多年以后让杨绛先生不能忘怀,提笔写来就是这样淡淡的画面,与文末多年以后想起还会沉重的“愧怍”形成一种极大的反差,这样强烈的反差中作者的情意默默流淌。

笔者认为这样的“淡语”体现了杨绛先生对这段记忆的珍视,因为这样难得的情意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是弥足珍贵的,谁不珍惜曾经“患难”中的“相濡以沫”呢?更何况这个老三轮车夫曾在临死前扶病把“最好的香油,顶好的鸡蛋”送给“我”而“我”却像往常收他东西时给了钱呢?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回味情意浓。

清・叶燮《原诗》云:“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忽之境,所以为至也”,由此可见诗歌贵在含蓄,而其他的文学作品也莫不如此。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文本读好,要静下心来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细细探寻文本语言背后“含蓄无垠”的美妙意味,在作者提供的具体语境中,仔细品味那些深情呈现的“浓笔繁写”、匠心独运的“简笔点染”、褒美其中的“正意反笔”、语淡味浓的“淡笔轻语”,因为立足于语言本身的斟酌和思量,自会发现和感受语言的趣味和人生的深意。

真可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参考文献:

[1]杨万扣,阅读教学对话主体研究[M],第48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2]毕泗建,且向文本深处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年第11期。

杨绛老王范文6

关键词:教学参考 教师教参 教材参考 创新教材

在教学大纲统治的时代里,教师扮演的只是教学内容的实施者、教学指令的执行者,语文教师本着一本教学参考书,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因为语文教师“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余地,也不需要什么文学感悟力、想象力,一本教科书,一本参考书,就是一切,你必须按照上面的要求来讲,不能有任何不同,要不然,领导不愿意,学生和家长也不会放心,以后会考、高考出问题了怎么办”。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时代里,还需要语文教师有任何的创新吗?即使语文教师有深厚的积累,也没有机会发挥。学校里,很多教师把教参奉若经典,创造性思维因此受到了影响。个人认为,教师备课过程中应该多一些独立思考,少做些“搬运”的工作,应走创造性使用教参的道路,让思想灵动起来,让语文教学鲜活起来。

一、当前使用教参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当前教师对于教参的处理,笔者通过仔细分析和发现语文教学现状,可以归为这么三个阶段:照搬教参,“眉毛胡子一把抓”;加工教参,去粗取精、去虚求实,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教参有所用,有所不用;以课本为基础,把教参当作素材、例子、资料库,根据需要,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教参。看身边的语文老师,连同自己,对于教参的处理更多的还停留在第一或第二阶段。居于第三阶段的为数不多。这就是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得不到提高,得不到根本改变的原因。”虽然这话听来有些刺耳,但是回想我们的教学实际,不正有这样的嫌疑吗?此刻,对于我们来说,是认真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而后改正提高。尽快地从第一二阶段过渡到使用教参的第三阶段。这也正是新课标对教师所要求的,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对教参,教师也需创造性的使用,在教参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积累,丰富教参的内涵,并且超越它,从而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完美的演绎它。仔细分析更多的语文老师不敢超越教参的原因,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是老师心存顾忌,担心自己的理解错误,怕因此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不如抄教参书中的现成答案。既方便,又保险。但是,殊不知,教参也是别人的理解而已。当然,这些人比起我们,经验更丰富些,理解也更深刻些;但是,既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为什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没有勇气坚持自己的理解呢?更何况,“君子所见略同”,通常情况下,受着同样的民族文化熏陶,大家的理解不会相差太远。而且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对自己多份信心,敢于丢开教参,自己去研读教材。而当一个教师真的自己去读时,就开始了独创性的劳动,进行了独立思考。一经进入这一环节,语文的天地就开阔起来了。

二、有效活用教参的教学启示

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材有了诸多的版面,浙教版、华东师范大学版、人民版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仅是教学内容、教育指令的实施者,在更大的程度上讲,他们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要考虑儿童的多样性和丰富个性的基础上开发、创生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专业化水平大大提升,特别是在教学理念中要改变对学生角色的定位,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注意教参的取舍和创新,是用教财思想进行创造性教学而不是教教材,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也强调注重阅读的个体体验吗?为什么我们还非要束缚自己,不敢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呢?只要我们也像钱梦龙老师般孜孜钻研教材,在语文天地中也一定能纵横。就会发现语文教学是如此妙不可言,发现语文天地中有这么多值得回味、学习的地方。

八年级上册《老王》一课,无论是教参还是听一些老师上课,都把文章的主题定位于“以善良来体察善良”,但是我总觉得杨绛这样的大学者,文章的主旨不该是――以善良体察善良――这么简单。假如是这样,作者岂非有标榜自己善良之嫌?而这,无论如何不是杨绛这个大学者的风格。于是,我就思考:到底老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致他死后还让作者念念不忘?我发现,除了老王的善良,更主要的是他虽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不气馁,不抱怨,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人的高贵品质。联系我们的生活,不是有许多人因为偶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吗?又不是有很多人因为遭受不幸就用冷眼看待社会,并恶意回报社会吗?比较于他们,老王不就显得可贵得多吗?更何况,经过的洗礼,又有多少人能拥有老王一样的人格和善良呢?所以我认为,作者写《老王》,是想呼唤人性的回归,希望更多的人能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完善的人格。于是,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老王身上,按照教参的理解――以善良来体察善良,那么文章的重点人物该是作者和老王两个,可是文章的题目暗示我们,本文的重点人物应是老王。教学中,我还让学生从老王身上得启示,希望学生今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回报身边人,回报社会。提到感恩的心,文中的作者一家帮助老王的也不只是字句上所提到的关心、问候、送鱼肝油、付鸡蛋香油的钱而已。如果仅此而已,作者在文章最后的愧疚就显得矫情了。读作者的自叙体散文《干校六记》,作者写到爱婿得一自杀事件时,是简而又简,只是说:“上次送默存走,有我和阿圆还有得一。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了。”连人生三大痛――老年丧子也写得如此简练的人怎会浅薄到把自己对别人的关心写来卖弄呢?其实作者一家对老王最大的帮助该是“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传话了”这句话中所体现的。试想一下,老王已经得了不知什么病,总不见好,他前往杨家又去干什么?“扶病到我家来”背后才蕴涵了作者对老王的无尽的关心。所以,老王才会如此感激。而当老王去世后,作者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一个抱病之身来我家而不是亲身前往,又不免产生愧疚之情。这样,杨绛的愧疚才不至于让我们觉得是矫情,反而让我们觉得杨绛可爱、可敬。而这,才符合作者的本来面目。

三、结语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说明,不能也不要把教参紧捧不放。应该去掉对教参的依赖心理,卸下这副沉重的镣铐,大胆地思维,认真地研读,创造行地使用教参,让自己的思想灵动起来,让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上一篇童年串词

下一篇民贵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