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后的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考试后的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考试后的反思

考试后的反思范文1

2、我很清楚,在这次语文竞赛选拔考试中,我没能通过考试,这令老师非常惊讶。在平时,我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动脑的孩子,老师把一个班十个名额的机会给了我,可见老师对我的信任,可我却让老师失望了。

3、考试后我也很自责,很伤心。在两次考试中,几道小题曾是老师叮嘱了几遍的题,可我还是没有记住,在考试中一道也没有做对。在老师给我说了要考试的那段时间里,老师曾多次向妈妈反映,我最近学习状态不太好,还老是跟同桌说话。

4、其实在那段时间里,我因为考试的事情和英语补习班的考试,放在同一个星期。因为压力过大,开始变得浮躁,脾气也大了,令我在课堂上容易分神,注意力不集中,还请老师原谅。

5、在那段时间里,我还没有及时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古诗,以前的古诗没有记牢,在我考试的时候,关于古诗积累的题都没有写出来,这也是我失分的最大原因。

6、“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不能因为这一次考试失掉信心,通过这次考试,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背诵过的古诗没有记牢,古诗方面的知识积累太少,并且也没有及时复习以前背诵的古诗。

考试后的反思范文2

今天,已经是考试后第3天了,可是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为什呢?考得太差了呗!被爸妈狠狠地训了一顿,爸妈都说我没好好反思,其实我反思过了,主要原因还是上课不注意听讲。

星期一,到学校以后,我在正在座位上等待老师的到来,不知怎么的今天表现特别好,真的。过了一会,老师来了,可是老师并没有骂我,反而鼓励我,当时我就想过了,如果我在考不好不就是辜负老师对我的信任吗?老师我发誓我绝对不会辜负您的。

九中初一:李晨晨

考试后的反思范文3

五一节假期放假之前,我们班的语文考试卷子发下来了。其实在成绩出来之前,我一直都挺担心的,很害怕哪天老师上课的时候突然说,成绩出来了。可是,就算我再害怕这一刻的到来,也是没有用的。

当老师拿着卷子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的整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然后老师让前排的几个同学帮忙分发一下试卷,我焦急的坐在位置上,等待着自己的试卷。看到卷子分数的那一刹那,我的整个心都凉了,怎么分数会这么低,只有92分。这下我该怎么和妈妈交代呢?

拿到卷子以后,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这次失分的原因,看完卷子以后,我的心里非常的懊悔,因为光是错别字,这一项我都已经扣了五分,其余的三分扣在了阅读理解上,这几个我丢的不心疼,因为肯定是我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没有掌握好,并且没有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这需要以后不断的练习才能够提高,但是粗心这一方面丢掉的分数,我真的是无法原谅自己。在曾经的考试中,这样的错误犯了已经不下数次了,可是我真的一点也没有吸取教训,一而再的犯错误,永不悔改。

我已经想好了,到家以后我先向妈妈承认错误,然后跟她分析这次卷面失分的原因,虽然这次的成绩很不理想,但我一定会吸取教训,在下次的考试中得到优异的成绩。

考试后的反思范文4

一、何为教育的“第一等事”

明代大儒王阳明十一二岁的时候在京师上学。有一次在书馆里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回答:“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王阳明当即反驳:“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尽管当时的王阳明还不知如何实现成为圣贤这一目标,但从“何谓第一等事”的探问上,表明少年王阳明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这一重大问题了,而此后的学习、游历、思索、实践都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早年为自己设定的崇高志向,成为他的人生航标。

1.志向的砥柱作用

一个有着远大而坚定志向的人,势必果敢坚韧,他“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任何打击都消除不了他的意志。所以,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他所有的阅读、思考和实践都围绕着这一目的,自然显得“惟精惟一”,心凝气定,专心致志,没有旁骛。那些琐屑的痛苦,浅薄的欲望,低俗的享受,杂乱的嘈音,无聊的喧嚷,不会在他沉静的内心掀起一丝微澜。志向高远,也就超越了现实的尘嚣,也就能守得一方自然明净的灵台。这样的人,真如庄子所说的“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了。

正因为守着做圣贤的理想,所以在面对任何困窘、危难、不幸的时候,王阳明便具备了意志的坚定和精神的纯粹。他虽然对自己的命运也有过悲叹,但更多的是愈挫愈勇的昂扬情态。王阳明在担任兵部主事期间,因反对宦官刘瑾弄权,于1506年被廷杖四十并贬到贵州龙场。在前往龙场的途中,历尽波折,才逃脱锦衣卫的追杀。来到龙场后,他度过了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时期,并在那里悟道。他的弟子说:“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仕途的磨难,艰险的环境,叵测的厄运,反而成就了王阳明,这要归结于他持之以恒的志向所带来的泰然和从容。《中庸》里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有了崇高的志向,便有了凝宁的内心,生活贫富、地位高低、环境优劣、遭遇穷通,都改变不了大英雄、大志士的本色。

2.志向的动机作用

有了志向,才会使人产生实现的动力,才会使人将坎坷视作考验,才会使人产生对前辈先贤的质疑,通过躬行的实践,拥有思与行、想与做的实干精神。对此,王阳明曾说:“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唯其如此,他才开天辟地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而这种精神,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所亟需的精神。

其实,越是高远的、宏大的、能够支撑一个人成就伟大事业的志向,越带有一定的模糊性。王阳明年少的时候就想做圣贤,但什么才是圣贤,怎样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他并不清楚。于是,就有了不解,有了焦灼,有了痛苦,也有了追索,有了支柱,有了决心。所有的追求都围绕着这个崇高的目标展开,那么每一步就等于向它的靠拢。而这每一步,才是眼看得见、手摸得着、心触得到的具体的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这就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二、教育之症结不在考试

1.考试与理想不冲突

前人谈读书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志向,都带着一定的模糊性。而到底如何修身,如何格物,如何致知,如何穷理,则相伴着许多具体的规范和做法。对于这样的读书目标而言,参加科举考试,只不过是其中通向“立德、立功、立言”的一条途径而已。所以,后来的王阳明还是参加了科举考试,而且一考就是好几次,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摸索攀登成为圣贤的大道。我们今天谈读书的理想,要为全人类谋福祉,要振兴中华,复兴民族,甚至哪怕是要过一种幸福的生活,也仍然带有类似的性质。而踏踏实实地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学养,却又是相对比较具体的。考试与理想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

2.是志向而非考试出了问题

我们今天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其实所有的问题,不是出在考试上,而是因为让考试统治一切而造成了志向的沦落。

当志向不明确或志向过于低俗具体的时候,也就把一个人拉向沉沦的泥淖了。没有了远大的志向,目前所做的事,就没有了一个确实的旨归,就等于没有目标的漫游,精神很容易走向颓靡,意志很容易走向萎缩。这样来看,外界的喧嚣很容易使人转移注意力,遇到困难很容易让人畏葸不前,就像浮萍一样漂泊无根难以找到一个落脚点。最近一段的学习,是为了最近一次的考试;这一年的学习,是为了年终那次考试;所有的考试都通向最后的那次考试。如此,为了考试的学习,消靡着人的精神,迟钝着人的神经,麻木着人的意志,消磨着人的精力。而“学习只是为了考试”,成为很多受教育者的共识。问题在于,考试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当这个问题得不到解答,当一个目标浅近得引人要过一种动物性的生活时,当这种目标把一个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尊严打消时,生存的意义也就成为不用在乎、不用考虑的话题,教育又如何不堕落呢?

3.无崇高志向则有大患

北宋理学家程颐在《河南程氏外书》中谈到考试时这样说:“故科举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夺志。”考试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考试对于一个人高远志向的实现并没有什么妨碍,令人担心的事在于视考试为最终的、唯一的实现世俗幸福的目标而消磨了原本高尚的志向。“已有的还必再有,已行的还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之事。”曾有过抛弃了崇高理想的读书人,成为了国家的蠹虫,成为了百姓的祸害,成为了民族的罪人。其中也有没“坏”到这种程度的,但却变得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花天酒地,明哲保身,缺乏担当精神。而到了今天,没有崇高目标引领的人,甚至做出了视自己的生命为微贱而抛之不顾、视他人的生命为草芥而随意践踏的事情,叫人情何以堪呢?

志向说到底,本来是很个人的事情。但当整个受教育者群体的志向都沦丧后,最后会给社会、国家、民族的现实和未来带来无尽的忧患。考试统治一个人的身心之后,学习的目的就只围绕这一中心而存在。那么,学习就成为一种直接的获取现实利益的手段。也唯有靠这个手段才能通向目标,那么,那些能够坚持的,自然是孜孜以求,不懈努力;而那些不能坚持的,则简单地被遗弃。

当一个学生通过努力迈过最后的考试之后,没有高远志向支撑,就很容易走向放弃和堕落,所以,我们会看到大学里出现风气和精神的堕落。当一个人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而走向社会,当多年的拼搏不能为自己带来向往已久的现实利益时,那么,工作就可以怠惰,生活就可以放荡,手段就可以扭曲,人格就可以抛弃,这都是可以想见而且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没有了崇高的志向作为支撑,心灵的丰盈自然可以不要,面临挫折时轻易可以放弃,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及他人和大局。唐代就曾因为一味注重科举考试,最终落得晚唐文人轻薄,整个社会风气颓败,以至造成五代的黑暗局面,不能不令人扼腕长叹,痛惜不已。现代教育应引以为戒。

三、重塑教育的更高理想

考试后的反思范文5

关键词:高校后勤实体改革 税收政策 规范化

 

随着高校“教育产业属性”的提出,高校后勤不再只是高校内部一个封闭的特殊市场,正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1 高校后勤实体改革涉及的现行税收政策

 

(1)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2)营业税。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3)所得税。《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2006年8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100号文《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彻底取消了高校后勤享受的免征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4)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 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2 高校后勤实体改革税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 法规滞后,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直接 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2000年以来,以高校扩大招生这一政策背景所带来的高校大发展和引发高校投资多元化,以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引发的高校资产经营盈利性,在税收政策层面上开始把高校纳税主体从免征范围放置于实际征收范围中去。

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

(2)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改革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化与否,与高校后勤实体的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实现了独立纳税人的过度,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实质上并未发生变化。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

(3)税收征管 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3 高校后勤实体税收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1)完善税收 、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关于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

(2)改进税收征收管理手段,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逐步使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征管进入正规轨道。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必须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把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规范化管理的切人点,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税务机关要积极构建功能齐全、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系统管理,确保信息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加强相关部门联合,健全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全面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因为高校后勤实体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工商营业执照的领发,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多个税种的税款征收和缴纳,涉及到对高校的财政拨款等诸多问题,涉及到国税、地税、财政、银行、工商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改革,带动高校发展,完善税收管理,需要上述部门之间加强协调与配合,扩大信息交换的范围,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自2000年国家出台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政策以来,几经变更,形成了对高校后勤实体相关税收政策的不断修改和变化,也加重了税务部门对于高校后勤实体税收管理的难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规范化管理,亟待解决。这不仅关系到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税收管理,更关系到如何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在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作为国家税收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试后的反思范文6

一、危机后国家和广东出台的有关缓解加工贸易发展困难的政策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家和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缓解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困难的政策,国家层面主要措施有:一是提高出口退税率。2008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决定在2008年下半年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12月1日,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二是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政策。2008年12月1日起暂停《商务部、海关总署2007年第44号公告》限制出口类目录1853个海关编码商品,以及限制进口类目录轻纺类272个海关编码商品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A类和B类企业暂停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实行“空转”管理:c类企业仍实行100%“实转”管理。三是实施国别配额。自2009年1月1日起,全部取消蚕茧和部分蚕丝产品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企业报关出口不再需要申领出口许可证。四是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内容包括: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这项改革将大大减轻企业税负。

广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工作的指导意见》、《广东省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操作指引》、《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粤港关于促进港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合作协议》、《广东分署关于贯彻落实总署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十项措施的指导意见》、《广东省支持港澳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加快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等,并设立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

前不久广东省政府又出台《关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外经贸稳定发展的意见》,在政策扶持方面有很多新措施,并提出要充分利用粤港、粤台经贸交流会平台,加快引进港澳台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同时要进一步认真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积极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深化合作,鼓励粤东地区发展对台经贸合作、粤西地区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粤北地区加强与中部地区经贸合作。

二、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提出及指导思想

从长远来看,适应新形势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为推进广东加工贸易发展,广东省提出创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战略规划。具体来看,如何落实此规划,建议其指导思想是:争取国家可给予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5一lO年的自主调整期,让广东在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按照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上下联动、合力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综合配套,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验,为全国积累经验。调整期内,国家给予宏观指导,赋予广东在本区域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制定和审批管理权限,允许广东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方法,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企业自主选择转型升级方式。

规划实施的近期目标可设定为:通过4年努力,到2012年使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经营业务率先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转变,经营方式从OEM(贴牌加工)向ODM(委托设计生产)再到OBM(自有品牌营销)转变,经营路径从加工制造环节向营销服务环节转变,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实现梯次分布和集聚发展,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全省内外需联动的开放型经济战略转型。

远期目标是,更加积极地探索外经贸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发展服务型、创新型、总部型、循环型经济,到2020年,将广东加工贸易打造成为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出口产品质量优良,出后企业效益优秀,自主出口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技术研发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强,国内外营销网络布局合理的具有全球先进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和服务基地功能的示范区。

不论是实现近期目标还是远期目标,要创建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首先要改变过去的招商引资的思路或模式,主要包括:

一是在思路上突出“三个转变”。既在招商引资策略上,从“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优先引进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关联度、高税收、带动能力强、产业链和供应链较长的项目:从“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进入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领域,重点引进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医疗、环保整套设备、电气设备等项目;从“圈地招商”向“节地招商”转变,积极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和兴建多层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综合效益。

二是在产业上突出“双轮并转”。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均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还要着力引进关键项目,针对产业链缺失项目、大型项目和生产项目进行重点招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推动总部经济聚集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是在载体上应突出广东省内各高新技术园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创新推动作用。政府应确定省内重点高新技术园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作为促进本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的龙头载体,鼓励和扶持加工贸易企业在重点园区内设立研发中心,增强集聚效应,吸纳更多研发人才,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省政府应积极向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宣传推介重点园区,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引进优质项目。

四是在战略上突出“大项目带动”。要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协调解决好大项目在投资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

三、推进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措施建议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创建需要有制度和政策创新,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第一,鼓励主要服务于广东省中小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商业或城市银行等金琏机构的设立。广东省政府除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外,更应推动有关中小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发展的具有本地特色的专业化金融机构的设立发展,明确其对加工贸易等企业的专业服务范围和优惠政策、风险担保措施,比如设立深圳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东莞科技发展银行等。

第二,率先推进广东省电子。岸建设,加快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管理。推进广东省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广东电子口岸建设,加快建立立体口岸体系,创新大通关工作机制,整合通关及监管资源,提高大通关整体联动运行效率。促进口岸信息系统与全国口岸和国际主要口岸的联网,推进大通关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加强跨区域合作,建立区域性口岸合作协调机制。加快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管理,提高审批效率。

第三,重点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和设立研发机构,把生产车间提升为企业总部。省有关部门在各项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部产学研合作计划等政策上应对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港、台企业开放,省有关部门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的相关扶持政策,也应对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港、台企业开放。对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时以科研用地名义提出的申请,国土资源部门将给予积极支持。对于研发中心的审批权,应向商务部争取,将审批权限委托至省、市外经贸部门。

第四,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注册自主品牌。加大政府对具有自主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的政府采购力度。对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注册产品商标,按实际支付的注册费用给予全额资助。建立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加工贸易产品的制度。

第五,创新举措,推进加工贸易企业向一般贸易企业转型。逐步促使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化,把以外资为主导的加工贸易逐步转变成内资为主,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一是鼓励国内投资者收购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二是在税收征管上,来料加工企业转三资企业后,原有税收征管关系维持现状不变。三是来料加工企业转三资企业过程中,新成立的三资企业需通过国内购买设备的形式购买原来料加工企业已解除海关监管的设备,企业可自行向外汇管理部门申报。四是在港澳直通车方面,目前广东港澳直通车绝大部分属于来料加工企业,成立新三资企业后,已有的港澳直通车无需由新成立的三资企业重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