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范文1
阅读教学是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以说:教学即对话,对话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语言极为重要。应利用富有情感智慧的情智语言,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现以笔者所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浅谈如何利用情智语言,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
一、情智设疑,引领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
学习贵在有疑,疑引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全面分析学情和教材,找准最近发展区,并科学地确定不同层次的“最近发展区”目标,通过提问语言建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有效的提问应做到言简意赅,指向明确,富含智慧。
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开头,笔者就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呢?课文中已经给了他们高度的评价。
生:他们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师: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就这句话设计一个问题,你们会怎样设计呢?
生: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你们真会设计问题,懂得抓住中心词想开去。老师也想就全文的内容自己设计一个问题。可以吗?
生:好。
师: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
师:第三个问题就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合作设计。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描写?
生: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
师:现在结合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抓住父亲的这些描写,是想表达什么呢?
生:对儿子的关心,爱护。
师:那我们可以把问题设计成什么?
生:作者是怎样地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来表达父爱的?
师: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合作的成果,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开课伊始,教师就设计了根据文章中心句与内容提出质疑这一环节,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定义为通过学习,解决这三个问题。明确地通过合作设计问题的方式为学生指引了学习的方向。有效地引领着学生进行质疑的语言实践,他们会带着这些重点问题去阅读全文,进入最近发展区。
二、情智引导,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
教学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通过情智质疑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已建立,那就需要教师审时度势,随机作出应变,运用情智语言有层次地进行引导,用生动形象、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促使学生深潜于最近发展区,自然而然地沉浸于教师营造的氛围之中进行分析、思考、体验,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
师:遇到这么多人的劝阻,父亲还是在不停地挖,你们有什么要问问这位父亲吗?
生:父亲,你为什么要这样坚持啊?
师:谁来替父亲回答?
生:因为我曾经对孩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这位慈爱的父亲曾在儿子遇到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
生:在儿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陪在儿子身边,在儿子病的时候,他会和儿子在一起,在儿子高兴的时候,他会一起高兴。
师:当儿子埋在废墟下的时候,不论多难,他都要去挖开瓦砾,找到儿子,这就叫(生接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所以他(指向句子示意学生读。)
这个环节,从内容的理解到表达方式的感悟,教师紧紧扣住学生的交流进行一步步的引导,教学节奏紧凑,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情感还是技能上都有收获,实现了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
三、情智评价,巩固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提升
阅读课堂是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评价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学生的评价将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在交流中的回答汇报、交流感悟是学习效果的体现,教师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反馈,运用感情真挚、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客观、公正、得体的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反应,在师生、生生进行语言碰撞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情智语言引导着学生在已创设好的最近发展区内实现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巩固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提升。
笔者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运用了情智评价语言。在读书时“你的声音很有感染力,简直可以和中央台的播音员相媲美了。”在学生回答精彩时“你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主动解决问题,学习不进步才怪呢。”在学生理解不到位时“虽然你说的不是全部正确,但是我知道,你感受到了父爱的崇高,你关注到了父亲感情的变化。来,请把你的感受再融入课文中,细细品味。”
在情智评价前,学生一开始认识的程度是比较浅层面的,还处于最近发展区中的原始水平。情感也属于较温和的状态,对课文要传递的内涵理解的不到位。教师抓住学生回答中用词不当之处不断加以评价引导,对学生理解精彩的地方进行激励评价,进而让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一步步地被激发,做到情动辞切。
四、情智搭设,二度建构新的最近发展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范文2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针对当前语文教学时弊,呼吁还语文学科教学本色。提出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弱化语文的“工具性”,刻意追求课堂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轻视“双基”,完全否认接受学习,弱化教师职能的弊端。读来振聋发聩,可谓拨开了当前语文教学的浓云迷雾,看来只有简简单单的去审视语文,研究语文的学科特点,“简约、实用、高效”,才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革新之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简约化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准线,教师授课前必须要在深入解读教材文本,紧紧围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宗旨,确定简约化的教学目标,力求在短短的规定课时时间内,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一两个具体的语文难题。抛弃以往面面俱到,却华而不实,甚至是流于形式的教学流水账。当然,课文类型不同教学侧重点也应有所侧重,如景美情深的课文以赏读积累为主,故事性强的课文以熟读、复述、内化语言为主,写法上有特点的课文以领悟写法,读写结合为主。
2.教学过程可操作化
课堂教学时间是学校规定的,学生学习精力也是有固定量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和使用,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文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工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做文章。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以往不少的教学设计,有的环节繁复,设问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我们不妨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过程简约化就是要抓住“一条主线”和“两个板块”。一条主线是父与子始终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两个板块”――父亲了不起和儿子了不起。这样的设计就从线性梳理走向了立体把握,也简约了教师课堂设计的难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3.教学方法趣味化
肖川博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中指出:有效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感到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的教学。课堂就是一个思维场,我们就要着力创设一个有气氛、有情味的语文学习环境,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文章大多数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或是优美壮观的自然环境,或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或是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足可让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为语文课堂的高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
4.教学评价多元化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体现多元化,即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有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如当某个学生朗读课文后,有的老师总喜欢这样评价:“读得不错,很好!”那么到底好在哪儿呢?学生就不清楚了。如果我们这样评价:“读得正确、响亮又流利,很好!如果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样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还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由此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综述: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传承国学经典的基础工程,肩头责任重大,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倾注热情的同时,还应该多多读读前沿理论观点,理性审视自己教学行为的目的性和实效性,简简单单的教语文,寻找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根”,从而改进教学行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子云.如何营造快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1,(2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范文3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那么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常规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育功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促成学生的有效性学习。笔者认为有效课堂提问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情趣的激发、学习能力形成。
一、以有效提问激活思维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活动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平台,引发智慧的碰撞,激发求知欲,使思维能力得以灵动飞扬。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重视其思考价值,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能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才视之为有效提问。
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为促进学生思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教师要认真挖掘文本中的思维因素,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坚决摒弃那些学生不用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随口能答的提问。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这样的提问即为有效。如一位老师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故意把课题中的“游”写成“画”字,一些细心的孩子看了,就急于提醒老师写错。于是老师提问:“鱼儿可离不得水,应该是在水里游呀!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正是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开始认真地研读起了课文。这一问巧妙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促成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特别要提醒老师注意的是,在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对重点需要进行巩固,重复提问容易引起学生疲劳与反感,成为无效提问。此时,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提问,让学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广,使提问依然有效,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积极性。
二、以有效提问激发学习情趣
利用课堂提问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感情波澜,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这种积极的情感、情绪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对于学生来说,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相对有限,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千万不可忽略。
如一位老师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中,根据课文中的语句“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大家的以为这位父亲因为伤心过度而有些精神失常了”,提问学生:“这位父亲是否精神失常?”这个问题就很有思考价值,能激起学生探寻人物的情感热情。学生经过认真读书,激烈辩论后,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失常就是失去了一般人的常态举动,竟然在地震后的废墟中连续挖38小时;不失常是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才促使他做出惊人的举动――连续奋战38小时!这就是一种人间的崇高父爱!这一提问,不仅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积极的情感带动下,主动地阅读思考文本并能作出较为深刻评判。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努力寻求教学活动的最佳切入点,使提问能使学生产生好奇之心,疑惑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给学生留下可以再发展的空间。
三、以有效提问引发质疑追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也应贯穿于课堂提问之中。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形成生动活泼的互动局面。
当然,这种愿意质疑的习惯需要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培养。比如常指导学生如何紧扣课题或者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提问;如何对老师的讲授内容或同学的回答进行质疑追问;平常对同学的个性回答允许保留不同的观点等。久而久之,相信学生的质疑追问能力一定能得到发展,也能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来。
例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在“雪地捕鸟”一段学习时,解决了作者为什么盼望下雪的问题后,一学生马上追问:“为什么要大雪下了才好去捕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展开思维,踊跃发言,阐明观点。也更深层次地领会了课文所要说明的中心――“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以有效提问培养学习能力
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在课堂提问时应融入知识方法的迁移,渗透学法的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学习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学习的有效途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范文4
一、 追问——语文课堂让学生丢失了什么?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现今摇篮中不都是呵护与关爱,也有对学生管、控、压、挤(读、写、背、抄……)的情况。有些教师教学没有学生整体发展的观点,教学目的短期化、学科化。学科教学的价值定位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围绕着考、评、赛、查要求转;尽管教师工作辛苦而劳累,但学生的发展有单向性的倾向,课堂丢失了不该丢失的东西。
有些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心向”渐渐丢失!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受教育者的影响很大。在对待学生的教育上,有多方的评价与管理,不同学科的教师从不同的学科目的出发,向学生的认知目标“众箭齐发”,使一些学生入学前的天性、已有的学习主动性消失了。学生原本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积极地将要学习的新材料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对的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倾向。这种有意义的学习心向使得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学习心向是心理非认知因素,也是一种情感因素。当教师从一个关爱者变为向学生认知目标投射的专职射手时,学生就会出现躲避、畏缩、等待等心理,学习主动性的消失致使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心向”渐失!
有些学生“情梯”渐渐丢弃!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对智力的理解存在严重的问题,把“智”与“知”等同,“智”与“知”是不一样的。“智”有智慧的含义,智慧不仅是结构性的东西(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同时是动力性的东西(热情、渴望、追求)。
认知与情感是人的智慧的两个方面,在名利主义的驱动下,学生在教师的重度牵引下,只是认知的单向度发展。
情感与认知是人全面发展的两个交替的梯子,现在某些教师的教学使学生的“情梯”渐渐丢失。
……
二、 反思——新课标为语文课堂找寻什么?
1. 找寻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微笑。随着社会的变革,家长与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所忽视。应该说教师的心理自助,自我的情感调适特别重要。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主要落实者,基础教育的模式应该是情感优先的。学生的年龄越小,教材的情感内容应当越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越要情感化。在语文教学中,好多课文都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教师在教学文本时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父子之爱;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惋惜与痛恨,等等。教师要投入足够的情感来解读文本。
2. 找寻学生心灵智慧的和谐发展。关于人的发展,明确“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学生的生命的发展。学习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有生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进行着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新课标要课堂找寻学生心灵智慧的和谐发展,学生智慧的发展主要有认知与情感两方面。现在有人提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并非智商(IQ),而是情商(EQ),只有情商高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环境的发展。情感与认知同样是教育的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之中寻求情感与认知的健康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情感是第一位,认知是第二位的,但情感与认知互为目的,互为手段。课堂要寻求情感与认知的统一,找寻高效课堂。
三、 行动——探究课堂情感与认知的和谐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今日学生的竞争。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个性差异较大的学生,主体需要我们去关爱,教学期待着个性化。
1. 平等和谐的关系,情感交流的氛围。学生首先是生活意义上的人,其次才是学习意义上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学校里最基本的科目应该是人学。”教学活动,尤其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一种交流。这种交流不仅表现为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表现在师生间微妙的心理碰撞上。师生间的平等是相对的,教师在平等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在心理上是不平等的。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实验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微笑着走近学生,教师通过真诚的了解,沟通师生间的情感,做学生的知音,学生获得了安全感,对教师更加依赖,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才能得以和谐发展。
2. 多元化的目标,多层次的设计。面对个性化的学生群体,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情感需求,遵循学生认知的个性心理特征,教育教学的目标已不再是划一的、标准化的,而应是多元化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知识与技能,有过程与方法,同时也包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多元化要求教学设计的多层次化。例如在我校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课文,教师创设的课文情境是面对全体学生,但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有自主探索的要求,有自学讨论题的引导,同时也有耐心的辅导。在协作学习中,教师有诚心的赞美,同时也有耐心的期待。在独立作业时,多层次地让学生自主选择,限量选题,难度上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教学中学生通过情境的探索,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同时认知目标在不同学生、不同层次上得以不同程度的实现,唯有如此,学生的心灵才得以健康成长。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实践 和谐 课堂
当前,在演绎、言说新课程语言的实践中,存在着两种弊端,一种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一种是新瓶无酒,有汤无药。前者是对新课程的歪曲,后者表现为对新课程的无作为,而这都源于没有建立新的相应的教学方式、生活形态。据此,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力图通过记录教师课堂教学场景和案例的剖析研讨,分析课程从独立存在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经验的历程,追寻符合《课标》理念的有效教学行为,氤氲和谐、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氛围,以期收获新课程的精彩。
一、目标与过程――共存期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如何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该如何实施语文教学呢?对这两个问题的预期,就是学习目标和过程。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目标即想达到的境界或目的;过程即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由此,教师应读透文本,预制目标,提升课堂对话品质。笔者试以浙教版六年制第八册《登山》两次实践案例进行阐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方向――教学目标的问题,尝试一根据目标采用线型结构设计,表面上看,教学设计流畅,突出对语句的朗读体会、揣摩和品读,但 “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尝试一教学环节虽环环紧扣,但显得机械,缺少应有的情趣和生命力。
尝试二围绕教学目标采用问题梳理来引导,在教学流程中突出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借助课件探究小路的危险,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山路之险;二是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列宁第一次是怎么走过这条小路”和“第二次为什么还走小路”为话题展开辩论,同时借“写”把列宁“毅然”走过的情景写具体,落实“借助课文重点句子,学习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悟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教学目标,“把学习理解、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王雷英)。
由此,我们可以说: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将使课堂的过程显得更为充分,同时课堂应该是目标与过程相互依存的落脚点,是实现语文情趣与扎实双赢的大舞台。
二、预设与生成――共栖绿洲
“凡事预则立,”预设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效落实的保障。《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预设要关注生命体,适应各类学生的需求――做不止一种的预设,而这恰是有效生成的基础。“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显成效的学习时刻”(盖耶)。笔者以《惊弓之鸟》两则教例进行分析。
在A教师构思的教学预设中,突出的是如何使教学环节组合得环环相扣、无懈可击。然而,严密设计的结果是学生急匆匆地跟着老师跑,几乎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时空,生成也就没有了时空。在B教师的教学预设中,体现的是如何让“教”更好地适应“学”的需要,怎样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以简约的导入,以认识更羸为主线生发,留足随机生成的时空,体现预设流程和生成需要。在学习“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中,教师紧扣“能手”的意思,在追问“能手”的“过程中”落实认识能手的“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既要感悟人文内涵,又要感悟语言规律”的要求。从某个角度讲,充分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从来就不是对立的。
三、本体与“综合”――共性合作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本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等语言的描述,道出了语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是学习语言,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在小学教材中有许多科普选文,在教学这类选文时,教师挖掘科普性文章综合性特点的同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凸现个性阅读,构建“潜心会文,积极语言实践”的“学习主题”。如果教学为突出“综合”仅体现科学情意目标,忽视语言实践,不仅是教学上的一种缺憾,而且也是对语文教材资源的一种浪费。如《新型玻璃》介绍几种新型玻璃,文中“也许……不是……而是”、“即使……仍然”等字里行间显现的各种形象和情感,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动、准确的语言,体悟情、理的好载体。故此笔者以共性整合的观点进行如下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和朗读课文,理解企图、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2)对描写新型玻璃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培养做生活的有心人。
2.教学流程:
(1)联系生活导入――有境。
(2)熟读文本感知――有效。
①读正确:自由读课文,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语划出来,并试着解决它。
②读流利:自由练读,同桌互助,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语与同桌交流,并试着解决它。
③读中悟:分组分段朗读,课文介绍的这些新型玻璃分别有什么特点?
相机落实:词句:企图也许……不是……而是
安然无恙藕断丝连即使……仍然(这种写法叫新旧对比)
却 尽管……还是消除
④读中“解”:这些新型玻璃解决了普通玻璃存在哪些问题?
人们发现玻璃 _____,发明了_____,把它用_____。
(3)情节冲突再现――有法
(4)课后设计拓展――有度
语文课程不仅是文本的课程,还依赖教师对学科本体教学资源敏锐的发现、整合和运用,更是一种“共性体验的课程”。
四、形式与“指向”――共情磁场
“课堂是一个多层面动态生成的师生交往场”,进行语文实践离不开双向互动的语言。因此,在课堂这一师生智慧演绎场中,教师对课堂信息指令理解、把握和处理,不但直接显现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观念、教学基本功,而且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现以《亡羊补牢》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师导入:请同学再读课文,找一找意思深刻的句子,小组讨论你对那句话最有感受?
以下是笔者聆听学生小组讨论的课堂记录:
小组长说:你想出来了没有?快点说。
生1:我们先分段读,2个人一起读。
生2插嘴:要读得生动。
生3:为什么要读得生动?
生2:表情“怏怏”,跑到组长后面。
小组自由读;
小组反馈读:
生4:读。
组员齐纠错:“结结实实”读错了;“牢”读错了……
小组讨论:
生5:这篇按照总写;
生6插嘴:真笨,按照总分总顺序写的。
生7:这两段读起来好象一样的。
这样5分钟自主合作学习的场景结束了。但我们应该思考:“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老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此教学片段整整5分钟,教师期望将个体的学习体验转换为大家的学习资源。但我们发现,学生的讨论不着边际,效率低下不言而喻。故此,有必要指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指令指向的有效性需要进行适当的规范与训练。因为,有了形式的保障,指向的节奏才会合拍,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生产”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爱才有可能。
五、“经营”与“熏陶”――共筑“家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样家园似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经营和教学环境的熏陶。笔者试以特级教师卢雁红《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断来说明这种生命涌动和成长的课堂构建。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改成一首诗)
师:到处都是血迹,从头到脚,这就是父亲。当你想到这些时,你就会问自己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在这三十六小时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什么?
生:他挖到瓦砾时,手会被扎破。
生:到处都是小孩的尸体。
师:当父亲在挖出一具尸体的一刹那,他会想什么?
生:这会不会是我儿子呀?
师:他会怎样?
生:浑身冰凉。
生:浑身发抖。
师:对,不是我的儿子,不是我的阿曼达,我的阿曼达还在等我,于是抹掉眼角的泪光继续挖。这位父亲就是这样,不断地在痛苦煎熬中继续挖。你会怎样读?
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师:很好,我听到你们有感觉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是饱含着血泪的情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样一份令人心痛的爱啊,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师: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肩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
生:是爱的力量。
师:讲得好,还有吗?
生:是他对儿子讲的一句话。
师:什么话?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时候还是这句话。
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师: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这首诗也是大山的写照,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卢老师抓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这个关键的画面,营造故事发生的情境。通过引导语(“在这三十六小时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什么?”)、追问语(“当父亲在挖出一具尸体的一刹那,他会想什么?”)、烘托语和学生的想象共同经营课堂基调,打造“学习共同体”的熏陶氛围,引导孩子进一步审视“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处境,补充了文本的空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解决学生生活实际与课文相距较远的困难。父亲的高大形象逐渐由学生的眼中,自然过渡到脑中,继而镌刻在学生的心中。
摇摆者,顾左盼右,非此即彼。在新名词不断冲击我们眼球的时候,茫然或迷失语文的自我;和谐者,配合适当、协调,追寻生态。当我们热闹地讨论语文的性质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辩地关注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化行动,锤炼教学“节点”的有效性,营造适当、协调的课堂双边互动,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迈向扎实、朴实、真实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