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莫顿亨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莫顿亨特范文1
文中,作者通过叙述亲身攀崖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却步,而要冷静分析困难,化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这样就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得以解决。
特别是父亲的那种对小孩的教育方式:当眼看小孩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他没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帮助小孩脱离危险,而是用了一种对小孩成长有帮助的方法——鼓励。当小孩遇到困难时,父亲鼓励小孩自己去独立克服困难。也正是因为这样,事后亨特自己也学到了不少;反之,如果当时亨特的父亲只是爬上悬崖把亨特抱了下来,那亨特也不会从中悟到什么,反而更加强了对父亲的依耐性。也是从这一点,我很钦佩这为伟大的父亲。要是把这种事情放到现在的父母身上,可能大多数的家长只会选择一种方式,那就是自己亲自上去抱。这就是父母和父母之间的不同。我认为这个道理还适用于更多方面。
比如,我们学习,总是要从小学学起,然后再一级级往上升,课程跟着由简单变难,直至大学,甚至更高等的学府。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可以只读大学的课程,而不学一些比较基础的课程。学习就像是马拉松,是急不来的。
莫顿亨特范文2
家楼下,一条小路上。一个圆球似的小男孩,正在妈妈的保护下,摇摇晃晃地走着。瞧他那样,一定是刚学会走路。他走得很急,一不小心摔倒了。他慢慢地爬了起来,脱离了妈妈的帮助,迈出了一小步。噢,摔倒了!没事,再来。又迈出一小步,站稳了脚。他“呵呵”地笑出了声。
我回到家,翻开数学《练习文》做了起来。前面做得很顺溜,就像在抄写课文一般,“唰唰”就写出来了。可是,做到最后一题,却把我难住了。我冥思苦想,可百思不得其解,就差把脑袋里面的东西都翻出来看看了。算了,还是等爸爸给我讲吧。正当我想放弃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出刚才小男孩走路的一幕。连小孩都知道坚持不懈,那我更应该努力。
于是,我反复看题,认真分析,仔细思考。过了一会儿,总算是算出了答案。再验算一下,咦,怎么不对?我感到十分沮丧。哎,拼了,再做一次。我又重新算了一遍,换了另外一种方法,得出了另一个新的答案。接下来验算,耶!答案正确!我终于做出来了,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此时的我,就像一个吃了蜜的小孩,心里甜滋滋的。
莫顿·亨特爬悬崖,走了一步又一步;小男孩第一次独自走路,走了一步又一步;我思考数学题,做了一次又一次。一步,一步,再一步。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勇敢地去面对重重困难,一步一步地去克服它,战胜它,成功就会为你戴上智慧的光环,并为你大声喝彩。
莫顿亨特范文3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跌倒了,爬起来》。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途。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有灿烂的鲜花,也有密布的荆崎。在这旅途上每个人都会遭受挫折。多少人跌倒在这条路上,就再也没有爬起来,多少人把这条路看得遥远可怕,以为是不可通过的,这些都是懦者的表现。
我始终认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坚强地面对挫折,战胜困难。你跌倒了,要自己站起来,继续走下去。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同学们一定对自己的成绩很期待。有些同学因为懒散好玩,放弃了许多学习的时间,成绩不太理想。或许你会后悔为什么没有抓紧时间努力,或许你会为这一次的失败而消沉。可是一次的失利,并不意味着你比别人差;一次的懒惰,并不意味着你永远不会努力;一次的退步,并不意味着你不会再进步。
在你失落消沉的时候,不知你有没有看到,在阴霾下挺立的苍松翠柏,在死一般的黑夜路闪烁的星辉,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坚定的信念能把失败超越。对于强者来说,跌倒一次算什么,只要爬起来,只要你敢于正视失败,敢于拼搏,同样可以笔直地站在蓝天下,继续往前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无论多大的挫折都勇敢的去面对,克服它,最终,这些挫折会向你低头,向你屈服,你就再也不会跌下去,牢牢地定住脚,因为你已经到达了成功的彼岸,你已经采摘到成功的鲜花——那朵远在天边的奇葩。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就记下了这么一个经历。当我们看到前途遥远可怕时,要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小步后,再走下一步,直到要抵达的地方为止。这时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有多么遥远。
莫顿亨特范文4
一、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语句
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作文中的句子,是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在写有关“理想、信念”主题的作文时,可直接引用流沙河《理想》中的“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以及玛丽-居里《我的信念》中的“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等,由此写出这样的片段: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追求和向往的目标,这就是理想。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没有理想的人,就像迷失方向的船,找不到停泊的港口。理想是要靠汗水去浇灌的,是要靠拼搏去实现的,也许到了生命的终了,理想还未实现,但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二、由课文引发联想
理解课文后,选择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内容或方向加以联想和引申,并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谈到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鼓励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才能成功”,从而联想到“孩子学走路”、“雏鹰学飞翔”等,并把这些故事进行扩展,来表现主题。在写以“爱”为主题的作文时,就有了下面这个片段:
即将学飞的雏鹰,战战兢兢地耸着双肩,小心翼翼地扇动着翅膀,双脚离了巢,又落下,再一次离巢,再一次落下……鹰妈妈觉得是时候让孩子飞行了,因为天空才是雄鹰的家,于是她猛力把鹰巢打翻,小鹰从巢里掉了出来,它们一边向山谷坠落一边拼命拍打翅膀。渐渐地,它们止住了下降的趋势,歪歪斜斜地飞了起来。而且越飞越高,终于成了真正的雄鹰!
三、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
作文中还可以借鉴某类文章相通的写作方法。如大家都熟悉的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等,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巧用修辞,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有了这样的认识,在写关于“春”的作文时,就不难写出下面的文字:
温柔的春风暖暖地吹来,轻叩迎春花的闺门,迎春花只害羞地露了一下头。然而,才一天工夫,迎春花就披上了金黄的外衣,随风轻摆,播报着春的讯息。
眷是个急性子,赶得我们也不得不脱下厚厚的冬装,换上五颜六色的春装,轻快地行走于春天的校园。校园里的学生们如花一般活力四射,散发着眷的朝气,张扬着青春的魅力。春光下的少年,意气风发,带来了新一年里新的希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对苦于写作时没有素材的同学来说,不妨多翻翻课本,巧用、化用课本中的素材来充实和开阔自己的作文思路。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累:一、了解课本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二、掌握课文中提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名家轶事;三、了解与课文关联紧密的重要文学作品,熟记名篇名句、名人名言;四、关注课本中的人物评价;五、练习将积累的素材用于不同题材的作文中,切实掌握素材的变通方法。
莫顿亨特范文5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构思谋篇,有三种基本途径,即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
一、以小见情
“以小见情”就是通过对生活中人物细节的描写,如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表现蕴涵于其中的爱恨情仇。如孟郊《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这个最普通的细节,凝聚的是感人的浓浓母爱,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这就是“以小见情”。
二、以小见德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行为是心灵的外现。人物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往往能够真实地表露一个人心灵的高贵与卑贱,可谓是“小动作大窗口”。如优秀作文《爷爷的癖好》叙述了爷爷的三个癖好:总喜欢购买本地的产品,说是可以减少产品运输时产生的CO2;几乎很少购买肉、蛋、奶等食品,说是家畜的饲养,肉类包装、运输和烹饪会比植物性食物消耗多得多的能量;坚决不用一次性用品,说是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三个小癖好,却让一个固执得可爱的“环保大使”的感人形象赫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三、以小见理
俗话说:“事虽小,理却大。”的确,有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拿小事说理,贴近实际,通俗易懂,让读者更乐于接受。席慕蓉的《贝壳》即是以小见理的经典之作。文中写到,贝壳虽小,可“制作”精致;贝壳里的生命虽短暂,却活得一丝不苟。与此相比,人的生命更长,更有优越性,因此我们要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
“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手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变“废”为宝,把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造得生动亮丽,焕发出无限生机,吸引读者的眼球,激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以小见大”的特点是结构紧凑集中,内涵深刻,它适用于散文、记叙文、小说等文体。“以小见大”手法灵活多样,有托物言志,如张晓风的《行道树》、周敦颐的《爱莲说》;有以物喻人,如杨朔的《荔枝蜜》、高尔基的《海燕》;有借事寓理,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张洁的《挖荠菜》等。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见大”呢?
一、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
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来源。拾到一片落叶,可以发现它背后深藏着春去秋来、岁月匆忙的道理,可以发现树叶把绿意留给人类,把败叶留给土地的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看到农民粗糙的大手,可以引申联想:世界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使生命永恒……
二、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有人会问,“生活”还分有价值、无价值吗?是的。例如以“爱”为话题作文,倘若写“扶老太太过马路”“你借我一把尺子,我还你半块橡皮”,能有多深的思想性?同样的话题,若写晚饭后自己在房间里埋头用功,厨房里突然传来一声碟子被打碎的响声。“我”不禁心头一颤:妈妈已经为我刷了十几年的碗了,这近十万只碗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啊!记叙、抒情,挥洒淋漓,最后点明“爱就是一种深沉的责任”。升华主题,文章就有了深刻性。
三、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
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考生只要深入挖掘,就能从中提炼出深刻的道理,平凡中见不凡,无奇中见神奇。如优秀作文《习惯》写“我”上学时习惯走老路,生怕走新路耽搁时间。有一次“我”提前上路,决定放胆走一回新路。虽然一路上忐忑不安,但我还是按时顺利地走到了学校。文章结尾写了自己的感悟:“我们平时生活中,之所以保持旧习惯,不敢尝试,不也往往是患得患失的心理在作祟吗?”
四、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写得越细致越入微,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所抒发的情感就越充沛,所阐释的道理就越透彻。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老葛朗台临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仅是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
莫顿亨特范文6
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上一节写作讲评课。讲评的作文是上学期期末考的考场作文,题目是“一件新鲜事”和“我真的长大了”。我在寒假里认真地、反复地阅读了大家写的36篇作文,其中,有很多文章写得相当不错,朴实、流畅、幽默。此外,老师还发现大家的文章全都是叙事性的。有照顾生病的妈妈、做沙包、学游泳、走夜路、坐海盗船、母女冲突、和难题作战、看四只小猫爬竹子等等。你看,这些事件多么真实而有个性。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文章对事件本身的叙述是非常细腻饱满的。如有一个同学写他学包饺子,过程介绍形象而幽默;还有同学写自己爬梯子的过程,更是多种描写相结合;印象深刻的还有个同学写小时候给洋娃娃化妆,那化妆的过程描述得充满童趣。但是,老师总觉得大家在文章中关注更多的是事件本身,没有把事件放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叙述,缺少对事件背后情境的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情境”呢?有些同学大概会说,是不是就是“环境”啊?确实,有点类似,但又有所区别,我觉得这里用“情境”一词更准确而有表现力。
二、了解什么叫“事件背后的情境”
我们先来看一段很短的电影片段吧。在《十月围城》的这段视频中,主要事件很简单,也就是阿四用黄包车拉着老板在街道上跑,边跑边有一段关于读书识字的对话。但事实上,在这片段中,出现的东西不止这些,我们来关注一下,除了主要事件之外,电影中还出现了什么?如20世纪初城市建筑、街道、店铺、熙熙攘攘的行人、来来往往的黄包车、嘈杂的说话声、清脆的铃声 等等。
这些东西跟主要事件关系大不大?导演为什么还要设置这些东西呢?这不是劳民伤财吗?因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事件背后的情境,如果没有这些情境,那么,故事就变成是在真空中发生的了。就没有了真实感可言了,更谈不上生活 味了。
那么,写文章也是如此,要注意在适当的地方适当地还原事件发生时背后的情境。这样,才能让事件的展开有所依托,才能使事件有更强的真实感和生活味,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请你来读一下。大家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怎 么样?
一个春天的夜晚,我和表姐吃了晚饭,到公园散步。两个人手搭着手,在公园里闲逛。我们先走在小道里,前面路窄,石头也多,她拉着我的手,嘱咐我小心走,我没有在意,还是一如既往地踩着小碎步。我们穿过了茂密的林子,走过了“同心桥”,经过了小山坡,来到了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照出了我们行走的样子,在夜色下,影子变得若有 若无。
这篇文章是写“我”和表姐月夜散步,他把这个作为一件新鲜事来进行叙述。我觉得,就这段文字而言,确实还不错,记叙流畅,也有描写,还多用短句。但是,我觉得还可以把它改得更好。大家看下面这段文字。在这段文字中,老师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了些“月夜散步背后的情境”介绍。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然后找出这情境由哪些元素构成?
一个暮春的夜晚,大概七八点光景,天气不错,无风,很圆的月亮。我和表姐在外婆家吃完晚饭,突然想去外婆家东边200米处的姚江公园散步。表姐比我大三岁,我六岁,她九岁,这对于我俩来说,可算是一次冒险了。我们两个人就这样手搭着手走向了公园。一到公园,就感觉芳香扑鼻,公园里人不多,三三两两地走着。地面音响里轻轻播放着《梁祝》的音乐,使得整个公园幽静极了。我们走在公园口的林间小道里,小道很窄,是用一块块的小石板铺成的,两边还用石块垒起有半米高,看上去阴森得很。她拉着我的手,嘱咐我小心走,我没有在意,还是一如既往地踩着小碎步走。我们向前大概走了三十多米,终于穿过了茂密的林子,到了林子尽头的“同心桥”,经过了小山坡,向右拐,来到了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照出了我们行走的样子,在夜色下,影子变得若有若无。……
时间: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有特定时间的,有些同学在写作时喜欢用一些笼统的时间词。诸如“小学时”“有一天”“春天的时候”“晚上”“暑假时”。其实,在叙事中,对时间这一情境的说明,有时候,我们可以交代得相对准确些,有时甚至要准确到几年几月几日几点几分,这样才能更显真实。如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开头一句就是:“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那是不是越准确越好呢?那也不一定,准确是有个度的,有时候,太过准确,反而会显得不真实。如牛汉在《我的第一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开春”比“春天”要准确,“放暑假的第二天”比“暑假里”要准确,但如果这里改成“我是2月20日上午七点上的学,7月2日下午三点八分,父亲回来了。”你想,作者可能记得这么清晰吗?所以反而显得不真实了。
天气:天气是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到的一个情境因素,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如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中,有一句:“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就是交代了事件发生时候的天气情况,烘托出了一种悲伤的氛围。而在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这一句中“闷热”的天气描写就让人感知到了作者对这一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印象很深刻,也为下文事件发展做了一个背景介绍。如:秋风萧瑟,应和着路旁昏黄的路灯,使我不禁感到一丝凉意。
地名:和时间一样,任何事件发生,都是有特定地点的,地点有时候只有一个,有时候可能会不断变换。同学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一般都会关注到地点,但经常忽略对真实地名的说明。学生经常会这么写:“妈妈送我去了医院”“我走在街上”“暑假,我们去外面旅游了”,可我们应该知道,医院是有名字的,街道也是有名字的,外面是哪里?也该有名字啊。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地点的具体名字写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妈妈送我去了李惠利医院”“我走在新城大道的街上”“暑假,我们去新疆喀纳斯旅游了”,这样,文章是不是就更有真实感了?如鲁迅在《社戏》中有这么一句话:“那地方是平桥村,是一个离海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
年龄:不要小看了年龄的使用,不同的年龄会做出不同的事情,这事情的性质和意义也就不一样。你看,在上述文章中,作者把和表姐月夜散步当作了一件新鲜事,而这件事在你们现在这个年龄的人看来,似乎毫无新鲜感。那么,我可以推知,这件事应该是发生在作者和表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所以,我加了一句对他们俩年龄的说明。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有一句:“其实,我那年已经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这里作者交代了自己的年龄,就更能凸显出父亲对我的关心,也为我下文年轻气盛不理解父亲做了一个铺垫。再如孙犁的《芦花荡》中对大菱、二菱年龄的介绍:“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有了年龄介绍,俩女孩后来的言行才能顺理成章。当然,有时候,年龄的信息也会隐含在对事件发生的时间说明里面。如“小学一年级时”这句话里面就包含了年龄信息了。
方位:方位和地点有所不同,这里所说的“方位”包括方向、距离、位置等。我问大家:“某某同学现在坐在哪里?”你们怎么回答才能让老师一下子找到他?如果你仅仅回答说:“他坐在203班的教室里。”那只有地点,没有准确的方位,我是找不到的。下面就对准确的方位做一下介绍。我有一个学生,她在文章中写道:“我家小区外有一家宠物店。”这句话中出现了“小区外”这一表示方位的词语,但是,老师觉得这个词语还不够准确,于是,我把它改为:我家小区正门右转大概十米的地方有一家宠物店”。事后,她惊讶地问我说:“呀,老师,你怎么知道是在那里?”我反问道:“你既然知道它是在那里的,你为什么不交代清楚?”是的,准确的方位词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可以在读者脑海里出现一幅地图,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鲁迅的情境介绍绘出一幅地图啊?
声音:声音在情境中又是一种真实存在,它能调动起读者的听觉感知。这声音不是指事件中的声音,而是事件背后的情境中的声音。如《社戏》中有这么一句:“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 悠扬。”
气味:气味在情境中也是一种真实存在,它能调动起我们的嗅觉感知。如在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中,有这么一句:“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这是父亲回家问我期末考试成绩这一事件发生时,事件背后的情境中的气味。
东西:这里所说的“东西”是指事件背后情境中出现一些诸如建筑、物件、花草树木等。它或者为事件展开做一个铺垫,或者提供一个背景,或者烘托一种气氛。如在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这里对事件背后情境中的“悬崖”这一东西进行了非常细腻的描写,为后来事件的展开做了铺垫,提供了背景。那么,对这情境中出现的“东西”的描写需要多么细腻呢?这个要根据需要来定,有时候要尽可能地准确而细腻,如同样是一顶出现在情境中的帽子,我们来比较下面两种说法:1.“桌上放着一顶帽子。”2.“桌上放着一顶黑绒布质地的宽边遮阳帽,上面画着各色小碎花。”大家觉得哪个更能给人真实感?当然,有时候,对这些“东西”的描写,只需简单的一笔带过即可。如下面例文:
终于到了第三圈,我全身瘫软,细密的汗珠也从我的额头上冒了出来。这时的风也令人讨厌,把我的嗓子灌得难受。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清楚该干什么。脚底被带起的泥沙漫天飞舞。我顾不上那么多了,只是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可老师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从终点传了过来:“坚持!快到了!还差一点点,不能放弃啊!”我又一次咬紧牙关,终于到了终点。
这“风”和“泥沙”就是“跑步”这一事件背后情境中的东西。
人物:这里的人物指的不是事件中的主要人物,而是事件背后情境中出现的一些次要人物。对这些人,我们有时候需要根据情节做一个必要的交代。如《背影》中:“当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去坐下。”“来来往往的人”就是对情境中出现的人物的一个描写。再如下面例文:
不一会儿工夫,我就写完了。再看看他们吧!哈!有的人还在埋头苦干,有的却还在冥思苦想,有的正在抓耳挠腮,气得直跺脚呢!瞧瞧你,瞧瞧我,瞧瞧隔壁大老李,你们谁都比不过我。
这篇文章是写作者在一次英语考试中因为过于自信而失败了。在这一事件的叙述中,作者加入了几句对其他人的描写,使得事件更真实而立 体了。
……
综上所述,时间、天气、地名、方位、声音、年龄、气味、东西、人物……这些都是主要人物出场、主要事件发生背后的一个个情境。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发生在真空里的,而是发生在一个复杂的情境中的,那里可能会有各色人等,有花草树木,有各种建筑,有各色摆设,有声有色有味,还有时间空间的变化等等。所以,在记叙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关注事件的进程,不仅要关注事件中主人公的言行,还要关注事件背后的情境,那样,你的文章就会更有真实感和生活味。
当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得细腻而繁琐地再现事件背后的情境,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哪怕在你记叙的过程中,加上一笔,文章的感觉可能也就不一样了。
接下来,让我们用关注事件背后的情境的角度,先来评析或修改一下下面这几个小片段。这些片段都来自同学们的文章。
片段一:我们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欢快的气氛围绕着我们。(关注东西)
修改:我们躺在客厅柔软的布艺沙发上看《非诚勿扰》,欢快的气氛围绕着我们。
片段二:我打开抽屉,取出体温计,在妈妈的床沿边坐下。
修改:我打开妈妈床头的抽屉,取出那个用了好多年的水银体温计,在妈妈的床沿边坐下。(关注方位和东西)
片段三:那是一个夜晚,我和妈妈买好东西,正从超市出来,这时妈妈的手机响了。(关注地名和声音)
修改:那是一个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夜晚,我和妈妈买好东西,正从镇明路的三江超市出来,这时妈妈的口袋里传来了《吉祥三宝》的歌声,哦,那是妈妈手机的铃声。
片段四: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我兴高采烈地去阿姨开的店里做客。在楼下跑来跑去也厌倦了。这时,看见姐姐踩着楼梯上楼观光。我也迫不及待地跟了上去。(这篇文章,他写的是爬楼梯过程中是他是如何战胜自己的胆怯的。那么,为什么爬楼梯需要勇气呢?猜想是因为这楼梯很特别。但是,作者通篇没有详细介绍这楼梯,也就是没有说明事件是在怎样的一个情境中展开的。于是,使得这“胆怯”和“勇敢”没有了依托。因此,需要加入些什么内容呢?)
修改: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我兴高采烈地去阿姨开的店里做客,阿姨的店位于繁华的县学街,是家服装店,店面不大,大概十几个平方,但被阿姨隔成了两层,下面做买卖,上面住人,用一部高约三米、宽约半米的木梯子上下,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那木梯设置得非常陡峭,大概是八十度左右。在楼下跑来跑去也厌倦了。这时,看见姐姐踩着楼梯上楼观光,我也迫不及待地跟了上去。
片段五:包饺子的那节课到了。同学们洗了手,拿出馅儿,到老师那里领了皮子,跟着自己的好朋友一块儿包了起来。(这篇文章是写他在学校里学包饺子的,可是,通篇读下来,不知道这饺子是在哪里包的,这馅儿是怎么来的,还有饺子是哪里煮的。)
修改:包饺子的那节课到了。地点就在咱班教室,这时,教室里已经按照小组分成东南西北四大块了,每个小组成员都把自己的课桌拼了起来,上面铺着一张一次性桌布,放了一个电磁炉和一个平底锅。同学们洗了手,急急忙忙拿出各自从家里带来的馅儿,这时,突然发现咱们组有一个同学竟然带了猪油芝麻馅,哈哈,他上课开小差,没听清老师的要求,以为这节课是包宁波汤圆呢。我们到老师那里领了皮子,跟着自己的好朋友一块儿包了 起来。
三、点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