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箫声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箫声咽范文1
箫声咽范文2
大家好,我是五年二班的孟美汐。我在小学学习、生活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我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快乐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寒假刚刚过去,在这个寒假里,我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第一,我有幸被邀请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radio774去录制英语节目“小鬼当家”,这是我第一次到广播电台录音,在电波中能听到自已的声音,我真的很兴奋。第二,春节前夕,我和班级的几名同学在学校的组织下去慰问了孤寡老人,和他们一同包饺子、一同联欢,给他们带去新春的祝福;还有一件有意义的事,春节后我去了中国残奥管理中心给我们的校外辅导员、我们的老朋友奥运冠军的何军权叔叔拜了年。在他的宿舍里,没有双臂的他用脚熟练地操作着电脑,给我看了许多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报道,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介绍他刻苦训练的事迹。他因没有双臂,在泳池中无法用手触摸电子记时板,他只能用头撞击,由于用力过大,头部经常撞出血……正因为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在雅典残奥会上,何叔叔夺得四枚金牌,打破三项世界纪录。他还给我写了一句赠言:“笑对人生,希望对人生充满信心”。我要时时刻刻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无论生活,还是学习。
新学期开学第三周,我有幸当上了光荣的升旗手,这是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信任。请大家放心,作为大队委员,我会努力去为同学服务、为班级服务。我一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笑对人生,为学校增光。
箫声咽范文3
忘不了,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忘不了你们那和蔼可亲的目光,忘不了你们那谆谆教诲。是你们用汗水哺育我们快乐成长,是你们用知识的甘霖滋润我们拿渴望知识的心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升初学生致辞发言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小升初学生致辞发言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六年的日子,如同轻烟一般,被微风吹散了。但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份母校情。不久,我们将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告别曾经在我们身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就要对你挥一辉手了,可我不想连一片云彩也不带走!我要用我的心记下这个家——我的母校。
忘不了,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忘不了你们那和蔼可亲的目光,忘不了你们那谆谆教诲。是你们用汗水哺育我们快乐成长,是你们用知识的甘霖滋润我们拿渴望知识的心田.......在这六年中,经过老师们的辛勤教育,我们不仅学到了书本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功底,而且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之间的情谊,更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时光。回首往事,是一个多彩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合唱中的歌声......是啊,多么值得回忆的昨天,我忘不了。
忘不了,这六年的校园生活!每天清晨,同学们按时到校,进行早读;早操铃一响,同学们依次下楼,上课时,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这就是我熟悉的校园生活。
母校啊!我即将要走了,要离开您的怀抱,展翅高飞,我不会忘记您的给予和付出,不会忘记你那温暖的怀抱!终有一天,我会回来,接受您的检验。
小升初学生致辞发言二
在这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日子里,我们最后一次欢聚在母校的操场,欢聚在湛蓝的天空下。
从入学到现在,身边的这棵雪松已经增添了六个年轮。每一个年轮,都仿佛是一本生动形象的日记。里面记录着一年级小朋友的牙牙学语;二年级小同学读词语的声音;三年级小同学被神奇的电脑世界所震惊的赞叹声;四年级同学的朗朗读书声;五年级学生的玩耍嘻闹声;六年级毕业生被作业埋葬的叹息声。
我记得,六年前入学的第一天,父母把我送进校园。我哭着闹着要回家,爸爸把我带到教室门口,我死活不肯进去。这时,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向我走来。她边走脸上边带着笑容地问我:“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擦了擦眼泪说:“我叫高馨洁。”老师又说:“高馨洁小朋友,你现在可是一年级了,不能再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动不动就乱哭哦!”听着老师的话语,我随即点点头。看着老师,我心里不禁在想:“多好的老师啊,她用简洁的话语给我上了一课。”
我还记得,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我们在学书本上的分数应用题。叶老师先讲了:“有三个粽子,平均分成三份,一份是多少?”叶老师又换了一道题,十二个女生,平均分成三队,每队多少人?叶老师问我:“高馨洁,请你讲一讲这道题把哪个量看做整体‘1’?”我慌慌张张的站起来回答:“这道题......这道题......把三个粽子看作整体‘1’。”接着就是一阵哄堂大笑。这堂课让我知道了上课不听,吃亏的是自己。
我更记得,一年前的那场运动会。五年级的八百米正在进行,我也是其中的参赛者。枪声一响,我便跑了出去,过了几分钟,我就被我现在的同桌(陈诺)和她人甩的远远的。到了第二圈,我已筋疲力尽,所以很快到了最后一名。忽然,从我耳边传来同学们的加油声和鼓励声。在那时,加油胜和鼓励声对我来说像是美食和饮料。我吃饱了,喝足了,便重新有了信心。我冲过了终点,便走了几步,倒在了操场旁大口大口的喘气。就在这时,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不在乎名次,只要跑过了终点就是胜利者。”我想我不仅收获了胜利,还收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加油和鼓励。
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记忆夜空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啊!
再见,我美丽的母校!是您让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再见,我敬爱的老师!您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所学的知识,使您所赐予的,是您让我们成为祖国未来的希望。
再见,我亲爱的同学!在小学生活中,我们有过欢乐,有过悲伤;取得过成功,经历过失败。正是这点点滴滴构成了我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愿我们的友情天长地久!
小升初学生致辞发言三
敬爱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作为毕业班学生代表在这里发言,这是一个令人激动而又特殊的日子,此时此刻,我既有毕业的喜悦,也有掩饰不住的回忆与留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六年级毕业班同学,向关爱我们的学校领导和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敬礼)
有人说,小学生活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是的,六年的时光——两千多页的喜怒哀乐就这样匆匆翻过,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生动的细节,那么多精彩的片断。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过得充实而快乐。我们圆满完成了六年的学业,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告别了天真,走向了沉稳;脱去了童年的稚气,获得了自信;抛弃了依赖,学会了选择;我们学会了感恩,懂得了自尊、自立、自强…… “班级之星”、“二小之星”、“书写小标兵”等记载了我们的辉煌,彰显了我们的风采;一张张大红奖状,述说着我们勤奋的求知与探索。是母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拥有了集体荣誉感,让我们学会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让我们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在竞争中健康成长。特别是学校开展“翰墨飘香,阳光书写,”活动,我们不仅养成了规范、工整的书写习惯,而且懂得了要堂堂正正做人。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实验二小,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我们还学会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校训将铭记在我们心中,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深深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中。我们怎能忘记,自从走进校园,老师就像父母那样牵起了我们稚嫩的小手,搀扶着我们在求知的人生道路上开始了蹒跚的起步。明亮宽敞的教室,留下我们多少欢笑。是老师们轻声的教诲,打开了我们的心灵之窗;是老师们的深情凝视,给了我们最坚定的信心;是老师们关爱的目光,使我们从容而快乐地走过一个个学期。老师的一节节悉心传授,一次次潜移默化……都萦绕在我们心中,化成一朵朵芬芳的花,花香犹在。
此时此刻,我代表六年级的全体同学向老师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您用心血浇灌的鲜花,现在每一个花瓣都散发着浓郁芬芳。请相信我们,您的汗水和希冀,会化作频传的捷报,如期而至,飞到您的案前,那便是我们对您长期无私奉献的报答!”师恩如山,敬爱的老师们,再华丽的词汇也无法表达我们对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更是亲人的您的尊敬和爱戴。您给予了我们生命的色彩,我们将永远铭记!
回望我们小学生活留下的深深足迹,忘不了,在鲜艳的国旗下,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时的庄严模样;忘不了,校运会上,我们矫健的身影和优异的体育成绩;忘不了,“六一”儿童节、元旦汇演,我们轻歌曼舞,展示艺术才华的身影;忘不了,我们用自己的勤奋来回报给老师们的累累硕果……这是母校留给我们永远珍藏的记忆。母校的一草一木,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欢乐。如今我们就要毕业了,所有这些温暖的记忆都将铭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细细珍藏。
“毕业”不是一个轻飘飘的名词,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留恋。对于老师,对于同学,对于朝夕相伴的校园,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依恋与感恩。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敬爱的老师,亲爱的母校,无论将来我们走得多远,无论将来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心总是和你们连在一起,都不会忘记“常回家看看”,看看永远牵挂着我们的老师,看看装载着我们童年故事的是实验二小校园 !
最后恭祝各位领导、老师、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祝愿同学们快乐成长!
祝愿母校前程似锦,更加辉煌!
小升初学生致辞发言四
尊敬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
在这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我们最后一次欢聚在母校的操场,很快,我们要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了。
从升入五年级到现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再看看现在的我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那么不懂事。以前,我从未这样仔细的看我们的校园,现在,我要一点一点的看看学校的一花一草,还有我们的教学楼。
以前总是听别人说,小学的毕业典礼这一天,是最痛苦的,很快就要和同学们分离了。我总认为小学毕业典礼很好玩,开完毕业典礼之后就可以不用上学了。不是这样的,那一天是要和同学分别得一天。很快,今天,小学毕业典礼的今天,终于到来了。我还渴望着时间倒流,要是我知道小学毕业有多痛苦,我就会好好珍惜小学的时光了!我永远也忘不了我的母校,老师和同学!
永远记住,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那段时光,忘不了我们深厚的友谊!那么长时间了,我们总是在一起互帮互助,有什么难题就互相请教,互相解答。
永远记住,亲爱的老师!忘不了您那谆谆的教诲。俗话说的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会以我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辛勤的培育。
永远记住,美丽的校园!我忘不了您!您就像一位温和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这里使我们养成了发愤图强、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好作风。我们在另温暖的怀抱中获得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和做人的道理!
箫声咽范文4
毕业赠言
各位老师,学长: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一起分享你们毕业的喜悦,体味你们离别的愁绪。在这里,作为一名在校生,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有人说,大学的生活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是的,四年的时光——一千五百多页的喜怒哀乐就这样匆匆翻过,但是却给你们,更给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留下了那么多生动的细节,那么多精彩的片断。你们用勤奋和智慧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编织了温馨绚烂的大学生活。课堂上,有你们专注的眼神;运动场上,有你们挥洒汗水的飒爽英姿;艺术的舞台上,有你们清亮的歌声、轻盈的舞步。
在一个个飞驰而过的日子里,你们默默的传递着关爱和友谊,凝聚成了16个充满友爱精神的团队,充满昂扬斗志的班级集体,在这精彩的四年中,你们在各项竞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向学院证明了你们的实力,也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箫声咽范文5
毕业赠言
各位老师,学长: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一起分享你们毕业的喜悦,体味你们离别的愁绪。在这里,作为一名在校生,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有人说,大学的生活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是的,四年的时光——一千五百多页的喜怒哀乐就这样匆匆翻过,但是却给你们,更给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留下了那么多生动的细节,那么多精彩的片断。你们用勤奋和智慧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编织了温馨绚烂的大学生活。课堂上,有你们专注的眼神;运动场上,有你们挥洒汗水的飒爽英姿;艺术的舞台上,有你们清亮的歌声、轻盈的舞步。
在一个个飞驰而过的日子里,你们默默的传递着关爱和友谊,凝聚成了16个充满友爱精神的团队,充满昂扬斗志的班级集体,在这精彩的四年中,你们在各项竞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向学院证明了你们的实力,也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这充实的四年中,你们继承和发扬了*大精神,用实际行动阐述了”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用汗水和努力印证了”勤学勤练,多思多问”的学风。弹指一挥间,你们已毕业,但是你们的行动却清晰地刻在了我们在校生的记忆中,你们的精神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定格在路中的历史上。两载筚路蓝缕,终身受益无穷。你们就要离开这里了,将不再有天天学习的生活,将不再是象牙塔的一员。可是当你们在告别激扬文字的时代,踌躇满志地踏上实现理想和抱负之路时,也不要忘记那书香四溢的图书馆,情谊融融的寝室楼,人头攒动的食堂,还有风云叱咤的绿茵场,那都曾留下过你们的身影。当你们翱翔在梦想的天空时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大永远如慈母般等待她在外拼搏的儿女。
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竞争,走好人生紧要处的关键一步,顺利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则是关系到今后是否能学有所用、学有建树,是否能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大事。作为学弟学妹的我们,祝愿你们能冲破荆棘,踏过沟坎,做时代最勇敢的弄潮儿,将湖工大学子顽强创新的精神播撒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为我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学长们,在每年文娱汇演中,你们展示了艺术才华;在湖工大运动会上活跃着你们的矫健身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各项全国竞赛中,你们名列前茅;四年岁月,大浪淘沙,经过严格考核,你们们毕业了,你们是××学院的骄傲,*大的自豪。作为学弟学妹,在为你们喝彩的同时更感到了我们肩上的责任。在此我代表在校生向你们保证:我们会继承你们刻苦求实,奋发拼搏的精神。使*大永远绽放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我们会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种下友谊的种子,洒下青春的汗水,更要领悟做人的真谛,使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大学时代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请你们放心,*大的精神有我们来继承,在你们的刻求实,奋发向上的精神鼓舞下,我相信在明日,*大定能为我们骄傲!最后,让我献上我们全体学生最真挚的祝福:祝你们在祝事业有成!一路顺风!
箫声咽范文6
关键词:言语形式;言语能力;言语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33
当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已重视言语的形式,但在教学中还存在诸多误区,表现为:有的教师未能根据文本特点,找寻富有特色的言语形式,有的则抽象笼统地介绍某些表达方式,其作用的探究却浅尝辄止……这些看似关注言语形式,却无助于学生言语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关注言语形式,提升言语能力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着眼个性表达,获得表达技巧
不同文本是作者各自心声的吐露,是作者独有的心灵体验,因而往往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语言表达。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珍珠泉》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乡下人家》
这样的表达就是非常个性化的。水泡怎么会“扑哧一笑”呢?作者赋予“水泡”以生命力,融入了人的情感,形象生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喜悦的心情。同样的,“天高地阔地吃起来”也是不合常理的,但是却形象地写出了乡下人的自由和洒脱,作者的向往之情呼之欲出。这样的语言现象,用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传递着文本信息,透露着作者主观的情绪感受,令人耳目一新。文本中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往往就是作者别有用心之处,也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紧密结合之处。抓住了这些个性化的语言现象,不但有利于学生读懂文本的“弦外音”“言外意”,更能促进学生在言语形式的品悟中获得表达的技巧。
二、聚焦矛盾冲突,激活言语智慧
有些文本语言中会出现矛盾冲突的现象,这些矛盾点往往寄寓深厚的内涵。抓住这些矛盾之处,使之成为一个个言语实践点,对矛盾之处进行探究思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又能实现课文内容到语言的转化,从而启迪学生的言语智慧。六上《有的人》这首诗,诗首就有这样的句子: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关注这句话的表达形式,你会发现它是前后矛盾的: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凡卡》一文,凡卡信中反复出现“求爷爷带他回乡下”的词句,其中,“亲爱的爷爷”出现了四次,“带我离开这儿”出现了三次。“反复”的写法有嗦、累赘之嫌。因此,人们在表达时往往有意回避,为何这里会如此“反复”?细读矛盾点,我们会发现这些矛盾之处是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纠结点,抓住它品读全文,能带活整篇课文的教学,同时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更深刻,语言会更具智慧。
三、搭建实践平台,实F语言运用
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例子”中巧妙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源泉”。语言学习的起步阶段,正如孩童学拿筷子,需从模仿开始。以文本语言引路,能降低语言习得的难度,起巩固言语基础的作用。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祖父的园子》
这是作者萧红心中的园子:一切自由。张祖庆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园子里书上写到的哪些事物,它们也是自由的;书上没写到的,也是自由的。选一句,写写他们像人一样的自由。课件出示:( )了,就像( )似的。 ( )愿意( )就( )。学生表达的语言异常丰富:“蚂蚱跳了,就像在玩蹦床似的。”“谷穗黄了,就像约好了似的。”“冬瓜愿意长多胖就长多胖。”
作为范例的句子使用“拟人”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作者心中园的“自由”,很有典型性。作者对于心中自由之园“施以重墨”,张老师教学时也“不惜笔墨”。仿写实践,让学生将“拟人”之法及时加以运用,促成了言语形式的有效迁移。学生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如水流汩汩而出,从这些语言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学生已完全融入了萧红笔下的“自由之园”。此种仿中有创的言语实践,以文本范例引路,给学生的表达铺垫好“登高的台阶”,保证学生规范表达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性的表达打开了一道“闸门”。
四、创设语言环境,自然习得语言
言语的表达离不开特定情境,因而精心构建言语实践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脱离文本情境“另起炉灶”式的言语实践对文本整体意境的破坏,教师可以在文本中找到合适的情境,利用文本语境再造语境,借助语言范例的迁移落实语言的实践。
在教学《怀念母亲》时,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作者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这几则日记中都采用了“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教师紧扣住这一文本独具特色的言语形式展开教学:先借助第一则日记感悟“写景”部分对于表达作者怀念故国之情的作用,由此引出“触景生情”这种写作手法。再在其他几则日记中印证这种表达形式,进一步感受“触景生情”的表达形式;最后借用第三则日记再造语境,运用“触景生情”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行想象练笔――作者季羡林看到了哪些情景,才会产生“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的感受?
浓浓的“思乡情”是文本字里行间透露的“基调”。在教学中,徐老师以“触景生情”这样的言语形式为依托,以课文语言为材料,通过举一反三的言语实践,达成“触景生情”写作方法的初步掌握。从揣摩言语形式到运用言语形式,学生始终置身于文本营造的“魂牵梦萦思念故国”的情境之中。这样的言语实践,没有游离于文本情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季羡林“思乡情”的体验和理解,还促进了对“触景生情”这种言语形式的积累和内化,让文本的内涵和形式得到了水乳般的交融,完美地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同步推进、语言的自然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