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时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时代范文1
2009年8月24日,全球销量最大的刊物,美国《读者文摘》有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读者文摘》自2005年以来的几近亏损态势,被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称作“媒介技术革命带来市场重新洗牌的结果”。《读者文摘》的停刊成为2009年网络冲击传统媒体最为典型的案例。而同样的挑战对于广播而言似乎也并不乐观,虽然中国之声成功改版并创造了中国广播界一个新的传奇,但与网络媒体相比,广播听众在呈收缩态势,同时下降的还有报纸。而2009年传媒界的另一重大变化是,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体的跟风、追逐。这让我们不得不自问,极其严峻的媒体竞争形势下,传统媒体应走向何方?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而言,带来的是一次新的头脑风暴,带来的是对传统媒体的一次重新认识。当我们正视新媒体主流化趋势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新媒体的优势是信息量大、影响力大,传播速度快、透明度高、互动人群多,更深入、更广泛、更自由、更贴近。劣势则是受终端限制、使用成本高、受众要求高、公信度稍差、安全掌控难度大等。那么与新媒体相比,广播也有其优势与劣势。优势包括,权威性、公信力、贴近性、服务性、传播手段的快捷和受众接收的便利。劣势有传统的运行理念使新闻价值受损、传播手段单一、载体受限、成长性弱。分析这些优势和劣势,我们不难看出,广播最具与新媒体融合的空间,广播的传播速度可以转化为网络的传播速度,广播最易于与互联网形成联动,形成文字、声音和图像合一的立体报道模式,广播也最易向手机扩展,借助移动数字技术,拓宽服务的领域。
正是具有这样潜在的上升空间,近年来广播一直都在寻求着与新媒体的融合,为壮大广播的竞争实力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借助互联网,广播实现立体报道模式
近年来,广播对网络的重视空前提高,对网络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2010年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网再次改版升级,全台八套节目都能通过网络实现在线收听和点播。同时对重大采访活动都提出音视频播出的要求。这一手段的运用,使广播丰富了内容,提升了优势,实现了多媒体的联动。而且正在改变过去传统收听广播的习惯,受众也已经接受了利用互联网收听、收看广播的新方式。
二.台网联手,广播快速融入新媒体
2009年8月22日,新浪河南网正式开通,全球领先的中文网络媒体新浪进军河南,联手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地方性门户网站。依托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政府背景和媒体资源,以新浪网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结合丰富的互联网媒体运营经验,为河南网民提供全面的本地新闻及丰富的资讯服务,致力于打造本地新闻、生活服务、互动社区三大平台。
河南网民再访问新浪网,不仅可以看到更多河南本地新闻,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登录新浪河南网网址,参与更多本地话题讨论、写博客、传视频、参加各种网友活动。这一合作模式被看作是广播与网络联姻的新模式,双方在合作中都寻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更大空间,应当说这是广播融入新媒体的一个崭新模式。
三.向多媒体延伸,广播向新媒体演变
2009年12月2日,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约评论员的曹景行在自己的博客上了一条告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央广手机台’已经开张,老曹与多位‘不安于室’的朋友也加入其中,想试办一种真正的新媒体。”这条告示的背后寓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全力向新媒体演进。
央广视讯手机电台业务是一项无线数字音频技术与广播传媒娱乐相结合的新型增值业务。用户使用手机电台业务可以随时随地点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其它媒体资源的节目。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反复收听精彩节目内容,将广播式的被动收听变为主动获取,还可根据喜好选择收听自己喜欢的内容,比如财经、音乐、评书等。目前,已经开通手机电台业务的各省联通GSM用户均可通过下载客户端收听。曹景行受聘担任手机台的台长。
其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已着手开发新媒体。 2008年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手机电视作为第四家手机电视牌照商正式在中国移动网络上线;由央广视讯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主营的手机电视业务力图打造集音乐、教育、娱乐、体育、影视服务为一体,具有视听、互动特色的综合性网络媒体,经过一年的运营,其手机电视业务在中国移动平台所占比重日益上升;中国联通(行情股吧)的视频业务已开始上线测试,中国电信的备案和资质审查也已完成,合作正在洽谈中,与此同时,另一个视频平台“中广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也以付费电视“家庭健康”频道为依托,逐步搭建起来。
新媒体时代范文2
【关键词】 新媒体 电视媒体 发展
一、传统电视媒体发展中的生存危机
如今,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不仅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来源,更重要的是,逐渐改变和颠覆了人类过去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在诸多的新兴媒体之中,网络视频可以说是传统电视的最大挑战者和颠覆者,“电视为王”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电视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发明,具有声画合一、直观性强、感染力强等特点,在数字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电视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单向的、线性的传播形式以及不易保存的特点。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视频不仅拥有电视媒介的诸多优点,更打破了传统电视线性收看模式的局限性,具备了开放性、海量性、可选择性、易保存性、互动性、深度性等特点。正是由于新媒体的上述特点,新媒体的“影响力”才会如此巨大。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
2.1合理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视频网站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新媒体要想打破传统电视的局限性,弥补传统电视网站的不足,适应新媒体环境而产生的,就必须利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具有受众主动性、交互性的视频网站。首先是视频网站作为电视媒体迎接互联网时代变革的一种表现形式,要具备独立的品牌意识,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品牌;其次是电视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节目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以高质量的综艺节目、电视剧以及独家花絮内容来吸引观众;最后要摆脱官网、门户资讯网形式的制约,从用户体验出发,注重网站页面的视觉效果,提升网站的便捷性和服务性。
2.2利用移动终端扩大用户体验
2013 年以来,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网民的规模持续扩大,传统媒体纷纷开始加入移动客户端竞争的行列,智能手机、平板已经成为网络媒介传播的重要终端。然而,在众多传统媒体运作的 APP 中,能够成功吸引用户下载并留住用户的实属凤毛麟角,这也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想要在众多的 APP 应用软件当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除了APP 应用的内容,还有用户体验。截止到2016年8月底,山西长治广播电视台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平台的性能和细节,已开通“长治交通广播”、“I长治广播电视台”等微信公众平台,特别是“长治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已经达到5万多人,最高阅读量可达10万多次;“I长治广播电视台”实现了视频再现观看功能,“长治新闻”的重点报道、主题报道均可通过手机微信随时进行阅看,弥补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缺陷。
2.3利用传统文化打造特色电视节目
纵观国内的电视电视媒体格局,省级卫视视的博弈日益灵活和精彩,各省级卫视为了争夺收视率、谋求自身更好地发展,纷纷引进海外电视媒体的模式,节目形式虽然丰富精彩,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和创新不足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寻求电视综艺的灵感。弘扬中华优质的传统文化,打造优质有内涵的电视节目吸引观众才是电视传媒义不容辞的责任。
2.4以资本、产业化为引领开拓媒体生态发展
“累死了自家的牛,耕好了别人的田”。面对新形势,传统电视媒体急需找准发展的新增量。2014年,SMG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将旗下两大上市公司东方明珠与百事通强强重组,拉开了SMG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融合模式l展的序幕;2016年10月22日,第23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海口开幕,近千名广告客户和媒企代表竞相观礼,“一票难求”。“不明生态下的护盘、透明法则下的保值、光明未来里的融合”,使得以资本化、产业化为引领,做大做强电视媒体生态产业,展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
三、结语
在新媒体势如破竹袭来的大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阻力,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电视在转型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少障碍,作为电视媒体面临着发展模式的全新思考。如今的电视观众注意力远没有以前集中了,第二屏幕争夺了原本支配给电视的时间。电视媒体若想巩固自身应对挑战,要主动融入新媒体,打破媒介界限。
参 考 文 献
[1]许颖.浅谈电视与网站的媒介融合策略[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03)
新媒体时代范文3
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数字电视、电脑、手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交互式信息和服务的一种传播形式。新媒体较传统媒体而言,具有传播形式多样、信息及时、传播内容个性化、受众选择性互动性强等特点。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微博用户达3亿多。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将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
我国公共舆论生态格局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也发生了悄然变化,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从意识形态领域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群众思想多元化,社会矛盾更复杂,这就要求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阀的媒体发挥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媒体人应当肩负起的历史责任。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在媒体融合时代,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和考虑媒体发展趋势,探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本质属性,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各具优势,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尽管这几年新媒体发展速度惊人,但新媒体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与缺陷,比如新媒体原创新闻不足、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不够、网络新闻趋同化等等。它在向用户提供海量资讯的同时,也良莠不分、泥沙俱下。在目前的环境下,新媒体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传统媒体尽管面临着持续的挑战和发展的危机,但经过多年发展后所具备的优势使得它依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主流地位不被动摇。
首先,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优势之一就是内容生产力。翻看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内容,绝大多数的报道依然来自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有的甚至仅仅是传统媒体的“搬运工”而已。可以说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对传统媒体具有相当高的依赖性。
其次,传统媒体拥有一大批职业化的优秀新闻传播工作者。他们接受过新闻传播工作的相关专业训练,拥有丰富的采编经验、采编方法和采编手段。对于新媒体来说,即使能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
再次,传统媒体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在受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公信力和影响力,具有较好的品牌形象,这些都是传统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在转型、提升、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最后,传统媒体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作机制。传统媒体在多年的采访经营过程中,与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积累整合了广泛的社会渠道和资源。
所以,尽管新媒体挤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传统媒体拥有优于新媒体的人才、资源、权威性及品牌等优势,传统媒体在一段时间内依然保持主流地位而难以被取代。只有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动融合之路,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
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
面对新的形势,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在感到危机与紧迫性的同时,更要考虑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勇敢地进行转型,融合发展。
1.解放思想,打开新思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不应该逃避或焦虑,而应怀着满腔热情去探索、互动。要敞开胸怀,拥抱新技术,打开新思维;要转变观念,创新驱动,以创新思路坚守舆论阵地;要拓宽思路,抛弃传统的包袱,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2.提升素养,适应新要求。人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核心要素。媒体的融合发展对每一名媒体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更是传统媒体人转型融合中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内容的要求标准非但没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几百字或者几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几十个字甚至是标题式的导语吸引着受众的眼球,阅读、收看的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了受众手中。这就要求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更加全面,不仅要有非常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熟练的图片软件使用能力、视频编辑能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图表制作能力,要有对新媒体信息的获取、解读、运用能力等。
在当前媒体环境演变的情况下,负责统筹协调的媒体负责人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要能够洞察传媒大势,要勇于决断和承担风险,要善于用人,融合是没有经验可循的试验和尝试,这就要求媒体的领导层知人善任,用智慧来用人管人。
3.内容为王,进军新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价值创造的原点,是媒体取胜的法宝。一个不生产内容,只做内容聚合、分发的APP――“今日头条”却能融资1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尽管这引起了关注和思考,但其5亿美元的估值证明了内容的价值。
传统媒体要加强解释性报道和深度报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这些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首发率和率,取得新媒体舆论场的主动权。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加大主流价值观新闻内容的覆盖规模。
4.推进融合,运用新技术。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即是因为有先进技术体系的支撑。媒体要实现智能匹配、融合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
要运用新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构建全媒体化的业务流程。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的速度和广度优势相结合,通过流程重组,实现内容信息的统一采集、加工、编辑,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信息获取需求。
新媒体时代范文4
以优质策划为抓手,制造新旧媒体热点源头
传统媒体时效性弱,传播渠道不便捷,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发出好声音,吸引受众眼球?《江南星期6》的经验之一是,以适合新旧媒体传播的优质策划,制造新旧媒体的热点源头。
《江南星期6》策划性比较强的主要有两个栏目:《第6眼》、《话斋》。《第6眼》定位于关注同读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突出以下“五味”:休闲味、时尚味、生活味、泥土味、文化味,打通新旧媒体两个传播渠道。并且,推出了大量有影响的报道,如《爱上南昌的101个理由》、《不爱南昌的101个理由》、《江西11座城市口号你最中意哪个?》等,内容鲜活,互动性强,在微博与微信上同步播发,产生了良好的宣传合力。
《话斋》相当于一个聊吧,在这个阵地,可以让无数读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讨论,如《江西哪里麻将最好玩》、《江西哪里的方言最像普通话》、《南北月饼口味大PK》等,都在新旧媒体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热点的源头,提升了报纸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以读者需求为中心,使互动常态化、体验多样化、服务项目化
新媒体时代,读者对媒体的需求有三大鲜明特色,即互动、体验、服务,核心是服务。《江南星期6》在内容上紧紧围绕这三大特色,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做足做活线上线下互动,向读者提供各种体验和增值服务。如推出“江南哈喽亲子俱乐部”项目,组织亲子活动;《我拍我家》栏目,邀请读者晒温馨小家中自己最满意的布局与设计;组织品鉴团,品鉴美食、旅游产品;推出网球学堂、围棋俱乐部等项目。
为满足读者需求,推动全民健身,2014年3月,《江南星期6》推出“绿色环保 徒步洪城”系列公益活动,并成立“江南都市报快乐走俱乐部”。“徒步洪城”项目与报社官方微博、微信高度融合,微信推送活动消息,微博、QQ群现场直播,报纸图文报道。10月26日,已成功举行23站活动。“徒步洪城”已成南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好的徒步健身活动,政府机构、社团及商家纷纷参与其中展示自身形象。
以“浅”“趣”“深”为着力点,使内容更活、更丰富、更贴近
在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呈现三大特点:浅读、趣读、深读。《江南星期6》紧紧围绕这三大特点,做好内容制造。
浅读,即轻松阅读,主要体现为内容轻松或短小,阅读方便、易懂。浅读效果,既体现在文本创新、文字表述方式上,又体现在题材及编辑手法的运用上。《江南星期6》的版面,版式新颖,大量运用精美制图、数据可视化等编辑手段,使阅读变得轻松简单。如《南昌盛夏夜市地图》,对南昌有代表性的夜市予以标示,并注明营业时间、主要特色等,使读者一目了然。
趣读内容,也十分突出,如《新知》栏目,以鲜活生动、有趣轻松的选题为主,如《人体最诚实的地方在哪里?》、《动物也有方言 南腔北调口音异》等,新鲜有趣,悦读效果与传播效果俱佳,在新媒体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深读内容,是彰显纸媒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江南星期6》根据自身定位,推出了许多角度新、生活味浓、影响大的深读内容。如《动车飞机 让双城变同城》等,解读南昌、九江融城生活细节,文字细腻,内容鲜活丰富。
以新锐时尚为基调,使报纸成为引领时尚新势力
传统媒体要稳住原有读者群,并发展新读者群,就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展现新锐与时尚的元素。《江南星期6》,从版式到内容,均注重时尚元素的体现。
版式。封面杂志化,强调视觉冲击,与主报风格完全不一样;报头也与主报有明显区别,其中的“6”字很突出,期期不一样,“6”字所体现的元素,与当期周刊分量最重的内容、重要的节点等有关,期期新鲜。内版的版式,也与正报明显不同,时尚、轻松,视觉效果强。
内容。如《尚潮》栏目,以新锐的包装、独具创意的板块构造,呈现江西本土时尚事件及国内外时尚风潮。《妆扮》栏目,是一个接地气的时尚互动板块,向读者征集、分享南昌本土时尚美女之妆扮丽影;同时,还展示各位时尚主角对生活的认识与态度,使时尚版多了一分感染力。
新媒体时代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盘点;话语体系重构;“后媒体”时代
《小康》杂志在今年进行的一场有关“媒体信用”的调查显示,微博成为“受访者心目中公信力最强”媒体类型的第四位,而在“公众心目中公信力最强的主流网络媒体”排行中,一些商业网站开始崭露头角。
盘点2012年新媒体的年度大事,微博依然延续着去年的力量,成为主角。在过去一年中微博使用人数超过网民半数,成为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微博同时也成为政府进行民意疏导的重要工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党的十新闻宣传动员大会上就提出“要用网言网语”来宣传好党的十。后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开始向“全民制造”转变,相关技术提供了这种制造的便利并丰富其报道的样态。
政府相关部门干预与政策选择
无疑相关政策、官方力量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以中国为例,百度和360之间的“搜索大战”在政府部门的干预下,最终和解收场。12家搜索引擎服务企业于2012年11月2日共同签署了《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自律公约》,该协议对搜索引擎公司之间一些不成文的规则给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互联网巨头再度发生争议时不可随意发动攻击,应该由执行机构集中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两年前就曾介入当时可以载入互联网史册的360和腾讯的“3Q大战”。同样在英国,政府的相关政策选择也决定着行业发展。谷歌和微软两家新媒体巨头日前因为争夺英国无线频率资源“白色空间”而打做一团。“白色空间”是各种频谱之间的缓冲带,以防止广播和移动信号之间互相干扰,此前这些频谱一直被闲置,英国电信监管机构Ofcom今年打算利用这些频谱资源来提供宽带服务。谷歌和微软两家巨头都想利用这一空间通过为英国移动用户提供免费WiFi上网服务来推进各自移动平台在英国的普及,而英国电信监管部门Ofcom则握有“选择服务提供商”的政策权利。
官方媒体话语重构与转型
整个2012年官方媒体的话语在中央级媒体层面开始了转型,以人民日报7月22日开设官方微博为例,这个微博开通之际,正值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它成了通报信息、疏导舆论的一个重要平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线一周就赢得了15万粉丝,目前已达到285万的关注量,这一数字已超过了人民日报纸媒280万发行量。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了除了在形态上适应新时代的宣传需求,在话语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转型,比如在7月22日北京大雨当天它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用的都是网言网语:“过去7天,一场暴雨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无常与重量,也看到周遭的种种不足与缺陷,同样铭记于心的,是灾难中爱的赠与和传递,是对责任的坚守和护卫。想起最近很流行的一段话: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安。”
中央媒体的另一代表是新华社的微博“中国网事”,2012年它在中国的多起重大新闻事件中都起着推动作用,以“南航空姐遭广州越秀区委常委、武装部长方大国殴打事件”为例,新华社派出记者介入调查,新华社广东分社官方微博还发出了在网络上引起轰动的《三问越秀区委宣传部》的微博:“一、你们果真做了全面、客观的调查吗,如果没有,为何仓促公布调查结果?二、你们是否因为调查手段不足而遭遇‘被蒙蔽’,如果是,谁在蒙蔽你们?三、你们的调查所获果真形同公布的情况吗,如果不是,这是为什么?”这些都被看作是中国官方媒体话语体系的重构与转型。
新闻生产的全民制造
UGC,用户贡献内容的模式已在过去的两年间被广泛知晓,并有越来越多的媒体也意识到要利用好UGC为自己的专业媒体服务。
“手机记者”应用改革专业化生产:2012年,“新闻生产的全民制造”这一趋势就更加明显。首先表现在“手机记者改革专业化生产”这一方面,“手机记者”是一款基于时下主流智能手机平台的新闻采集、和分享的系统。其面向的主要用户是报业记者和善于发觉周边新闻的普通市民。它有很简单的操作页面,用户可以用手中的手机拍摄照片、视频、文字,选择视频投稿、照片投稿、文字投稿等多种形式,可实现“拇指写作、一键”的全新新闻生产。由于这种采写方式以手机作为载体,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只要能够操作手机,都可以用“手机记者”这一平台进行新闻采集、和分享。这些“手机记者”不同于以往新闻机构的“媒体线人”,他们比“新闻线人”做得更多,有可能完成的就是成型的新闻报道。
“全民评论”革新舆论引导:我们天天刷微博,看了大量的新闻后,我们还希望做些什么,比如“评论”、“留言”、“转发”、“行动”等等。2012年一些新的应用就随着受众的这种“看了新闻还想参与其中”的需求而诞生了。美国一个创业公司推出了一款名叫“ShoutAbout”的应用,用户不仅可以“看”新闻,而且还能“参与”新闻。只要在每一条新闻正文下面添加一个“ShoutAbout”的控件之后,就可以关联到相关的活动或组织。比如:如果新闻内容是关于美国枪支管理的问题,那么这个控件就会关联到一个向美国总统发起讨论枪支管理问题的请愿书,读者可以在请愿书里留言、留名。除此之外,控件还添加了一键分享至社交网站上的功能。这种全新应用,可以让用户能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新闻报道中,用户除了“看看”新闻之外还能“评评说说”新闻。无数个同质评论汇集一处会形成一种加强舆论;无数个异质评论汇集一处又会形成对抗舆论;而在关键节点上的“评说”还有可能影响舆论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诸如此类,都会影响到舆论的整体走向。而今后舆论引导也必须认识到这种“全民评论”的新特质。
云端存取与深挖大数据
变化发生在新闻采写的各个方面:一方面是上述的非专业人士加入到新闻生产领域中,另一方面是专业人士通过更专业的手段来确立自身的存在感,以及专业人士用非专业、大众化的手段来拓展自已的专业影响力。
未来新闻采写有几个关键词:“信息的云端存取”、“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新闻写法上的结构化数据”。根据思科公司的预测:2016年全球数据中心流量将有2/3在云端,而不是传统的数据中心。到2013年,“云”将成为人们数字生活的中心,“个人云”将变得流行,人们可以利用“云”来处理各种应用、内容和偏好,并能在各个设备之间进行同步。之于新闻采写而言,“信息的云端存取”,意味着人们获得信息的时差接近于“零时差”,由此引发媒介竞争将从先前的“独家报道之争”转向今后的“独家阐释之争”。
此外,“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是后媒体时代新闻采写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数据”无处不在的时代,每一条微博、每一条评论、每一个表情、每一个转发、每一张PS、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每一张投票……都在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人们过去习惯用有限的线索去关联一个群体事物,比如用身高或年龄或性别来划分人群,但实际上这是因为人们从前缺少获取及存储信息的方式的原因造成的,而“大数据”则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线索及其相互关联,使得我们可以用类似“全息影像”的方式完整获取每个人的全部信息,而这些相互关联的线索又会提供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有价值信息。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各种维度的分析,最终能得出基于大数据的阐释、结论。这种借助海量信息、海量数据来进行深度报道的方式是一种新的采写模式。当然,“大数据”是离不开“云计算”的,“云计算”的超强计算能力保证了能将“大数据”的信息深度挖掘并重新阐释从而产生更大效果的信息价值。
“结构化数据”是移动时代新闻的新写法。移动时代,用户对大段大段的文字失去了兴趣,传统新闻报道并不适合移动领域。而那些“只需要摘取主要内容,并把它们显示在小小的触摸屏幕上”的新新闻写法更受到移动人群的青睐。一项全新的应用“Circa News”就是专为人们在移动中阅读新闻而开发的新闻阅读应用。它通过“算法”加“人工编辑”的方式,由编辑和来挑选热点新闻,并使用结构化数据来帮助编辑团队把新闻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小的段落,并包括一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将这种结构化的新闻以摘要或是短消息的形式发送至用户的手机屏幕。无疑,这种结构化数据的新闻新写法非常适应来势汹汹的移动时代。
专业人士的非专业化操作:“点击拍摄”是一种手机自由拍摄,专业记者通过“手机”而不是专业“摄像机”镜头来报道突发事件——这种专业人士的非常专业化操作被成功地应用到拓展职业记者影响力上面来。当2012年11月份飓风“桑迪”袭击美国东北部地区时,美国《时代》周刊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报道模式:它利用了“手机拍照应用Instagram”记录新闻画面,并以最快的速度向读者照片。《时代》在Instagram上的图片也被放在其官网的图片博客中,并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照片库”,这个图片库为网站贡献了一周流量的13%。由于手机摄影的快速度,使得《时代》周刊Instagram账号在短短48小时就吸引了12000位新粉丝。其中一名摄影师用手机拍摄的“手机照片”甚至被选为《时代》杂志印刷版的封面,虽然Instagram照片的分辨率不及照相机,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传播力!传统摄影走向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中尤其有效果。
盘点2012年的新媒体,“后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除了具有上述的重要特点外,以“后媒体”时代来纵观即将过去的2012年,我们还可以看到“移动为王”、“视频春天”、“重回版权”、“营销创制”以及“个人隐私”等若干与“后媒体”时代紧密相关的方面。盘点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关于未来我们有很多猜想,2012年“谷歌眼镜”的让全世界都激动地“大跌眼镜”,“谷歌眼镜”不但会改变人们享用信息的方式,还很可能催生新一代以现实世界为平台并让生活变得游戏化的各种应用。这意味着刚刚适应了移动平台的媒体行业,又将面临着另一个全新挑战:很快人们可以通过“谷歌眼镜”享用信息,这种眼镜不仅能够联网,还能把信息叠加显示在用户眼中的现实世界之上,“增强现实”之于我们面对的外部世界与理解的脑中世界将是一个多么巨大影响。
新媒体时代范文6
有趣的是,作为作家的刘心武,不说自己是讲故事,却标榜所谓的“秦学”,而作为学者的易中天则并不在意学术性探讨,而是热衷于讲故事。
这一角色错位,造成了公众和学术界的评估体系的混乱。公众以为自己听到了很有学术价值的言论,学术界则又斥之为毫无学术性的“戏说”或“混嚼”。
无论这二人的角色错乱到何种程度,但他们都具有如下的共同点,即通过电视节目,演绎经典名著,并以通俗易懂和生动活泼的演说方式,赢得了一般听众的喝彩。这一情形类似于传统的说书艺人,尽管他们有意无意要以学术的面目出现。
对于古典名著或历史故事的演绎串讲,本就是一种文学形式,这并无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之处。但奇怪的是,这种方式一旦在电视媒体上出现,却引起众多非议。易中天等人的出现,预示着一个建立在电视节目基础上的“新说书”时代,正在悄悄到来。
说书艺术的现代复活
电视作为一个公共媒体,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更直观的大众传播手段。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那些本属于学院的知识向普通公众播散,这在大众传播媒介发达的西方社会,是很平常的事。知名学者往往会借助电视媒体普及学术,或一部分学者分化为大众知识传播人,有别于专业知识分子和学者。但大众能够分享的永远只是学术当中较为确定和实用的部分。
有人斥责易中天等人偏离了学术,俗化了历史,这种指责显然牛头不对马嘴。易中天是个学者,但在电视台讲座,显然不是搞学术研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让全国人民都变成学者。
另一方面,历史本就是一些个“俗事”,何来“俗化”?怪只怪原先的学者们把历史神话了。《三国志》可以演义出《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为何就不能演义出《品三国》呢?就我本人而言,我既不会去听易中天“说书”,也不会去读什么《品三国》。但我决不会因此而去贬低易中天的价值。毫无疑问,易中天等人的讲座不是讲给专业人士听的。易中天是一位好文科老师,一位出色的说书人,至于其学术水准究竟如何,并不是最要紧的事。没有人会把袁阔成或单田芳当作“学者”,也没有人会认为毛宗岗、金圣叹是“说书人”。而跑到电视节目中去搞学术研究,显然是跑错了地方。
即使是一位真正的大学问家,也不可能在电视节目中大谈学术,不可能搞一场“全民学者化”运动。所以,不管刘心武、易中天等人的个人意愿如何,他们在《百家讲坛》上的行为,实际上跟学术没有太大关系。
在我看来,刘心武、易中天等人的出现,并非学术发达到了全民普及的程度,而是旧式说书艺术的现代复活。就《三国》(无论是作为历史的《三国志》,还是作为文学的《三国演义》)本身而言,易中天的解读或品味,实际上并未提供多少新鲜内容。他所说的无非是一些平常见解,或作为一家之言的学术观点。
将一般学术观点以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本也是对一个文科教师的起码要求。然而,易中天的演讲却受到如此狂热的追捧,仿佛是空前绝后的惊世之谈,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学、大学的文学和历史教育状况之恶劣。学院学者们胶柱鼓瑟、刻舟求剑的“学术”,早已令人厌倦。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无暇品读文学和历史作品,以致很难获得真正有效的历史文化知识。尽管今天的教育已经相当普及,但公众患有严重的“文化消渴症”,以致“新说书”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一种补习教育。
也有人以尊敬原著为由,大肆反对他们的新解读。认为这些“新说书人”在以学术的名义糟蹋经典,是对文化传统的轻侮和亵渎。于丹这么评价自己的《论语》:“我没有那个能力真地把孔子找回来,但中国人一直有找孔子的心。他们不是冲我来的,他们是出于对圣贤和自己心灵的尊敬。”
在我看来,没有必要计较对先贤的尊重的真假。况且,情况并未严重到大逆不道的程度。尊重圣贤的方式也有多种,天天上香跪拜是一种,时时反省质疑也是一种。
对于我们后人来说,孔子是一大圣贤。但对于上古时代的圣贤来说,孔子则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继承者和阐释者。从弟子所记载的孔子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也在不断地寻找重新阐释先贤思想的途径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所推动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艺复兴。不过,对于先贤,孔子的做法比较谨慎,他“述而不作”。庄子的做法则不同,庄子有较大的颠覆性。但庄子却认为孔儒对先贤的尊重徒有其表,只得其糟粕而已。真正的尊重应该是创造性的重释。否则,无论是墨守成规、刻舟求剑的注疏,还是浮皮潦草、哗众取宠的时尚化演义,都是在糟蹋经典。
“学术超女”的媒体崇拜
现代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和大众化的手段,易中天等人合理地利用了现代媒体手段,赢得了听众。但另一方面,现代媒体也带来了“崇拜症”。
传统的说书艺术依靠一个固定的场所,说书人与听众之间以一种直接而固定的方式交往。它的传播依赖于直接的“口-耳”关系,“现场声音”是最直接的传播媒介。现代传媒的传播介质的多媒体化,说书人除了言语和声音之外,其个人形象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符号。身体的整体性形象诉诸听觉、视觉诸多感官,形成对受众的整体的、示范性的影像。
同时,现代传媒可以连续性地重复,不断强化对受众的视觉冲击。媒体的高科技手段到来的神话般的效果,加上学术的神秘性,造就了公众对“学术明星”的偶像式的崇拜。
在现代媒体的强大号召力面前,观众和听众几乎无可避免地“粉丝化”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文化传播的结构和性质。“粉丝化”并非以知识理性对待知识,而是实现将知识和文化明星“偶像化”,成为膜拜的对象。这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开发性和反神话倾向的偏离和背叛。
这一代“粉丝”们需要的,实际上既不是文化,也不是知识,甚至不是娱乐。只是出于对强大“偶像”的习惯性的“精神依赖”,把自己交付出去。“粉丝”们的受支配性人格,使得他们既懒得自己觅食,甚至连动嘴咀嚼一下都懒得去做,躺在知识的摇篮里张着嘴等待喂养。
易中天等人所扮演的,无非是一个“精神保姆”的角色。他将那些艰涩坚硬的学术“馒头”咀嚼了一遍,拌上了他的玑珠般的唾沫,变成了松软滑腻的面团,易于吞咽和吸收,喂养那些被哺养惯了的年轻一代读书人。这种靠被偶像咀嚼过的精神食粮维持其精神价值的“粉丝”们,喜欢品尝的正是这种口味。在这方面,易中天、于丹现象跟娱乐界的“超女”现象同出一辙。
文化“复古”还是文化“假领”
越来越多的新闻似乎都在表明:大众又重新回到了复古潮。媒体也为此而大造其势。但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复古潮”。所谓“复.古”,是指恢复古典时代的价值立场、道德风范、美学趣味,等等。当下的这种重述古典风潮,与这些原则无关。甚至恰恰相反,他们是根据当下社会的立场和趣味,来重塑古典。
这是一种有关古典的消费时尚。在这场古典文化“时尚化”的消费运动中,经典本身的功能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的“假领”。假领不需要太多的布料,只要一点花哨布头和时髦款式,就足以成为品位和身份的标志。“假领”是物质匮乏时代的产物,这种“文化假领”则是精神匮乏的产物。也许有一部分人试图接续母语文化之根,但通过时尚化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显然是舍本逐末。我理解人们对于“文化假领”的欲求,但倘若将这么一点古典皮屑就称之为“文化复古”,恐怕是很轻率的想法。
现代新文化从古典文化的母体中剥离出来,面对的是一片文化的废墟。事实上,在后期,现代知识分子已经开始考虑重新阐释和评价古典传统,并有某种类似“文艺复兴”的计划雏形,如、周作人、顾颉刚等人的文化事业。但这一计划尚未充分展开,就因社会政治的变故等原因而处于停滞状态。海外“新儒学”的兴起,就是这场文艺复兴运动的遥远的和略显空洞的回响。上个世纪末以来,这种复兴意识又开始苏醒。但由于长期的文化破坏,人们在寻找古典文化的活的因子及其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联等方面,陷入极为艰难的境地。
毫无疑问,“新说书运动”赢得了媒体,赢得了受众,为传统文化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市场得救了,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而得救。 当然,市场得救也是件好事。在一个市场的时代,倘若连市场都没有了,获救的希望也就更为渺茫。想拯救传统文化却又一味排斥市场,这种行为最终只能葬送其所想拯救的。但市场本身从来不想救任何东西,它只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在目前情况下,文化与市场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文化赢得了市场,市场赢得了利润。但市场可能为了利润,竭泽而渔,将文化变得面目全非。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可以不负责任,立即抛弃文化,转身寻求其他获利的途径。
从总体上说,当下“新说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所谓“复古潮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假象,是一种“回光返照”。在一个文化普遍肤浅化、粗劣化、空洞化的时代,相对衰老的古典文化要得以生存,是相当困难的。它很可能被改造为盛大的“文化马戏”中的一个小丑,以老朽之身气喘吁吁地奔忙,博得观众的哈哈一乐,从而为自己的生存谋得“一箪食”,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