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净化工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净化工程范文1
关键词:空调系统;变频器;循环水;节能
Abstract: Decontamination of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energy requirements i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o the cleaning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wind system and water system are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mprovement measure, through the fan control, modification of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of drainage water, reach the air-conditioning running energy saving effect.
Key words: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verter; circulating water;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TM92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引言
空调系统在净化行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本处于主导地位。最近几年的生物净化工程,
尤其动物实验室对空调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净化空调系统主要功能就是恒温恒湿,因此,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必须满足净化行业不断发展、提高而提出的新要求。在企业中为了减少能耗环境,同时正确的使用对节约资源有很大作用。在空调运行过程中,风机运行时的电能以及循环水系统中的冷冻水,是空调系统中主要的耗能。
1 从电气控制系统谈节能
净化空调系统的特点是大风量,造成了它的高能耗,而合理的设计和管理能够在保证良好室内环境的前提下,还能大幅地降低运行成本。之前调节风量和风压,是通过通风管道上的风门调节,但是对风量是种很大的浪费,从节能的角度来说是很不经济的,而目前使用较多的就是变频控制系统节能。风机为变负载设备,风机的转速直接影响负载的大小,降低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后,就能达到节能的目的。这类负载增加调速系统后,可以节约20%~30% 的电能,节能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而且一般的调速性能就能满足风机对调速范围和动态性能的要求。
1.1 变频器的选择
通常来说,生产设备的节能是通过减小输入功率或者缩短运行时间来实现。由风机的转矩、功率特性可知,当所需风量减小时,可降低其转速,相应的输入功率也随之减小,因此可大幅度节约电能;同时,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间歇运转可以缩短运行时间,也可以节约电能。风机是一种减转矩负载,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的减小,随着转速的降低,转矩也就降低了;次外,风机这类负载不用经常启停,基本上不会瞬时过载。可以选用普通功能变频器,在技术上可以完全满足实际需要。
选用变频器时,应先注意变频器的数据,变频器容量、电源电压、电流、输出频率等。这些都是选择变频器的重要依据。
1.2 PLC+ 变频器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是整个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系统采用闭环控制方式控制风机的转速。在送风岗位的出风口处装配风速和风压传感器,就可以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来反映出系统的运行情况。当风速和风压不符合要求时,PLC 根据反馈回的数字信号来控制变频器对风机进行变频调速,增大或减小风机的转速,来满足生产工艺的通风要求,并由此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1.3 人机交流系统
为了方便空调系统的控制及监控,在控制室配制触摸屏连接到PLC 上,组建成了人机交流系统,通过人机界面可以对整个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工艺参数进行人工调整控制,还可以实时监测变频器的输出频率、风量风速等数据的变化。在生产过程中有特殊要求时能够做到及时调整或者切换到人工控制模式。
1.4 夜间低频运行
有些企业净化空调系统要求24 小时不间断运行,保证洁净区对一般区保持风压的正压。所以在夜间无人期间也不能停止运行,但是维持正常生产时的风速和风压又会造成能源上的浪费。这就要求在不生产的时间段调低频率,同时也要满足风压的要求。
通过变频器的多频段运行功能可实现夜间低频运行,通过时间继电器设定夜间的空闲时间段,控制其夜间自动切换到低频段运行。在有特殊要求时也可手动转换频率,或者关闭时间循环控制,切换到人工控制。
1.5 改造效果
通过对空调风机控制系统的改进,既达到了工艺的通风要求,又节约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和监管,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现正常生产过程中,一台30kW 的风机,除去空载损耗后全速功率为27kW,平均风量大约为全速的80%。通过变频调速后只需16.8kW,节约了10.2kW 的功率,每年能节约电费7 万余元。
2 从冷却水系统谈节能
空调系统中的通常设有两级表冷器,表冷器中需要循环冷冻水来除湿和降温。常用的冷水机组主机采用双螺杆压缩机,可提供5℃ ~15℃的冷冻水。循环水在运行一定周期后水质会发生变化,为了保护制冷机、表冷器和循环水管道,需要对管道中的水进行定期更换。当水的浊度> 15mg/l,钙离子>220PPm,镁离子> 60PPm 或氯离子> 150PPm 时,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2.1 循环水补水系统现状
之前的补水一直使用的是饮用水,造成公司饮用水用量大;而生产中大部分的洗涤废水直接排入排污管道,没有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冷水机组正常运行时循环水补水周期约为一周,周期很短,每年补充饮用水总量约1 500 多吨。公司洗消岗位每天要使用纯化水、注射用水,每月产生洗涤废水总量约为六百余吨,完全满足循环水补水的用水量,且水质完全满足循环水系统的补水要求,离子含量甚至远低于之前采用的饮用水。
2.2 排水及循环水补水系统管路改造
在循环水系统运行期间经过工艺验证,改用离子含量低的洗涤废水代替饮用水作为循环水的补水水源。再通过管路改造,将洗涤废水排水管与回收池进水口相连,以实现洗涤废水的回收。将回收池出水口与循环水补水通过管路实现连接,以实现回收池中沉淀过后的回收水进入冷冻循环水系统。
2.3 补水操作改进
原循环水补水采用的是边补边排的方式,造成新补入循环水系统的补水随循环水的排放直接排走,增加了补水用量。而把先排后补的补水方式应用于补水操作,结合原有的补排方式则实现了补水的节约,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2.4 改造效果
改造前循环水补水周期为一周,经过改造后,平均补水周期为两周。循环水补水水源全部为回收水,每年可节约饮用水近千吨,每年创造经济效益五千余元。
3结束语
总结,通过对风机变频调速以及对冷冻循环水补水系统的改进,节约了电能及饮用水使用量,并提出了回收洗涤废水作为冷冻循环水补水水源的新思路,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安荣.通用变频器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彭鸿才.电机原理与拖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净化工程范文2
关键词:SO2转化器(R53302)、1#床间冷却器(E53302)、2#床间冷却器(E53303)、过程气冷却器(E53304)、风管。
中图分类号:TF80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简介
梅钢焦炉移地大修配套煤气净化二期工程制酸装置根据工艺需要,设置SO2转化器一台。SO2转化器高度H=18810mm,直径为2500mm 总重为23.5t,底座安装标高为+6.90m。根据安装工艺要求,SO2转化器分上、中、下三段进场,上段筒体重量约为6.0T,中段筒体重量约为8.0T,下段筒体重量约为9.5T。
根据工艺需求,SO2转化器上、中、下三段各设置1#床间冷却器(E53302)、2#床间冷却器(E53303)、过程气冷却器(E53304),冷却器均为外方(HTAS)供货的设备。由于两台床间冷却器位于SO2转化器内部(见图一),根据外方要求以及现场可行性操作,床间冷却器必须在SO2转化器分段安装过程中穿插施工。
图一 SO2转化器及冷却器布置图
2. 施工方法与步骤
2.1 前提条件及准备工作
根据设计图纸,煤气净化二期工程制酸装置SO2转化器座落于钢结构框架上,故设备进场前,钢结构框架必须安装完,相应的平台、梯子、栏杆安装完成,周边场地满足吊装要求。
由于SO2转化器分段吊装,为了便于SO2转化器上、中、下三段拼装,在吊装前,需要分别在下段、中段拼接处设置简易的操作平台,在上端设置直爬梯。操作平台可利用制酸装置框架结构平台,以及在设备上设置三角架搭设跳板。由于SO2转化器为不锈钢和低合金钢材质,现在安装平台处焊接不锈钢弧板,再在弧板上焊接承插支座,三角架与支座弧板采用承插方式连接,从而保证筒体不被破坏。然后在三角架上铺设跳板,按要求捆扎,焊接简易护栏确保安全,见下图。
图二 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2.2设备基础施工
SO2转化器基础为钢结构框架见图三,设备地脚螺栓焊接于钢结构框架上。由于SO2转化器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设备操作重量达56t,故该设备通过20颗M24的地脚螺栓固定于钢结构框架上,地脚螺栓固定形式见图四。
为了保证SO2转化器现场顺利安装,可先将地脚螺栓与定位垫板按图四要求焊接完,定位垫板与钢结构框架必须在现场安装焊接(此步骤为关键)。
SO2转化器设备进场后,对设备的安装方位做好标示,在设备的基础环以及设备底板上分别标出0°、90°、180°、270°四个方位,以便安装时设备方位找正。然后将SO2转化器基础环放置于框架基础上,将设备地脚螺栓及定位垫板(已焊接完)放于基础环下,按照图纸调整好基础环的方位(0°方位),将定位垫板与钢结构框架焊接完。
图三、SO2转化器基础图
图四、SO2转化器地脚螺栓的固定形式
2.3 步骤一过程气冷却器(E53304)初次就位
过程气冷却器(E53304)位于SO2转化器塔底区段下方,为了便于过程气冷却器(E53304)吊装,在吊装SO2转化器之前,先将过程气冷却器吊装于钢结构框架上,否则当SO2转化器吊装后,过程气冷却器不易吊装就位。过程气冷却器吊装于钢结构框架后,将其上法兰口密封,防止SO2转化器安装、焊接过程中杂物掉入设备内。
2.4 步骤二SO2反应器下段安装
利用50t汽车吊将SO2转化器下段吊装就位,吊装时,将事先做好的方位(0°方位)标示与基础环对准即可松钩。为了避免位于支承梁的格板和金属栅网的损坏,在这一阶段不安装这些零件。本文仅介绍SO2反应器安装顺序和步骤,相关吊装校验不做介绍,下同。
图五、SO2转化器下段安装
2.5 步骤三过程气冷却器(E53304)安装
过程气冷却器吊装前,其顶法兰必须对准位于SO2转化器下段支撑法兰,然后利用手动倒链将过程气冷却器提升就位。当过程气冷却器顶部法兰提升到SO2转化器下段支撑法兰时,在法兰之间从内侧利用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完后必须为过程气冷却器顶部提供保护,防止焊接、磨削、下落的工具等导致损坏、污染等等。
图六、过程气冷却器安装
2.6 步骤四过程器冷却器出口风管安装
连接过程冷却器出口风管和过程冷却,将风管定位于过程气冷却器下方,利用手动倒链将风管提升到位,然后利用螺栓进行固定。
图七、过程气冷却器风管安装
2.7 步骤五2#床间冷却器(E53303)初次就位
2#床间冷却器位于SO2转化器中段下方,在吊装SO2转化器中段之前,必须将2#床间冷却器吊装至SO2转化器下段内,并将2#床间冷却器方位调整好。为了防止底部法兰及支承梁损坏,2#床间冷却器下方垫枕木,并且将2#床间冷却器顶部密封,防止焊接、磨削、下落的工具等导致损坏、污染等。
图八、2#床间冷却器初次就位
2.8 步骤六SO2反应器中段、2#床间冷却器(E53303)安装
利用50t汽车吊将SO2转化器中段吊至SO2转化器上段顶部,调整SO2转化器中段方位,观察与下段接口处间隙及错边,当符合要求后,将中段与下段焊接起来。焊接完后,进行2#床间冷却器安装,方法同过程气冷却器安装,可参见步骤三。
图九、SO2转化器中段、2#床间冷却器安装
2.9 步骤七1#床间冷却器(E53302)初次就位
1#床间冷却器(E53302)位于SO2转化器外壳中心位置,即位于SO2转化器上段下方,其初次就位、保护措施等与1#床间冷却器相同,不再叙述。
图十、1#床间冷却器初次就位
2.10 步骤八 SO2转化器上段、1#床间冷却器安装
利用80t汽车吊将SO2转化器上段吊至SO2转化器中段顶部,调整SO2转化器上段方位,观察与中段接口处间隙及错边,当符合要求后,将上段与中段焊接起来。焊接完后,进行1#床间冷却器安装,方法同2#床间冷却器安装,可参见步骤六。
图十一、SO2转化器上段、1#床间冷却器安装
3.结束语
本工程有幸与外方进行合作,使SO2转化器以及各段冷却器能够顺利完成安装,其中安装方法及步骤亦有可圈可点之处,若今后有类似工程,亦可借鉴,让此项技术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表
净化工程范文3
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以下简称“环境工程”)设计的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效益,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环境工程设计包括:
(一)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电磁、放射性等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的工艺设计、非标准设备设计和相应的建构筑物等配套工程设计;
(二)废物资源化工程设计;
(三)环境生态工程设计。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环境工程设计业务的单位必须持有《环境工程设计证书》(以下简称《设计证书》),凭证从事环境工程设计。
第四条《设计证书》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持有甲级《设计证书》的单位,可按《设计证书》规定的专业范围,在全国范围内承接环境工程设计项目。
持有乙级《设计证书》的单位,可按《设计证书》规定的专业范围和工程限额,在全国范围内承接相应的环境工程设计项目。
持有丙级《设计证书》的单位,可按《设计证书》规定的专业范围和工程限额,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承接相应的环境工程设计项目。
第五条《设计证书》的专业范围,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电磁、放射性等环境污染防治,废物资源化和生态保护进行行业分类。
第六条《设计证书》的分级标准和工程限额标准,适用本办法附件《环境工程设计证书分级和行业分类规则》的规定。
第七条《设计证书》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审查核发,并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申领《设计证书》的条件和程序
第八条申领《设计证书》的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国家规定,依照法定程序批准设立该单位的文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有稳定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办公、设计及试验场所;
(三)符合所申请的《设计证书》级别和业务范围要求的条件。
第九条申领甲、乙级《设计证书》适用如下程序:
(一)申请单位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书面申请,领取《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一式三份,并按要求填写;
(二)申请单位为国务院各部门直属单位的,应将填写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报其所属行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然后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核;其他申请单位应将填写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然后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核;
(三)国家环境保护局经过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甲级或者乙级《设计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驳回申请,并告之理由。
第十条申请丙级《设计证书》适用如下程序:
(一)申请单位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领取《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一式三份,并按要求填写;
(二)申请单位将填写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报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然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经过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核发丙级《设计证书》,并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备案;对不符合条件的,驳回申请,并告之理由。
第十一条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取得行业工程设计资格证书的单位,在承接本行业的环境工程设计项目时,视为具有本行业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的资格,可不再申领环境工程《设计证书》;但超出原设计资格证书限定的行业范围或级别承接含有环境工程设计内容的工程设计项目的,必须按照本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的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境工程《设计证书》。
第三章管理和监督
第十二条环境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在已取得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规定的级别、专业范围及工程限额之内承接环境工程设计任务。
禁止未取得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的单位承接环境工程设计任务。
禁止持有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的单位超出证书规定的级别、专业范围及工程限额承接环境工程设计任务。
第十三条设计单位在承接环境工程设计任务时,必须将已取得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交由项目建设单位查验,并将《设计证书》的复印件,依该工程投资限额报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设计单位完成任务后,在提供设计图纸、竣工图纸等主要技术文件时,必须附有《设计证书》复印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并审核。
第十五条持有《设计证书》的单位可以联合承接环境工程设计项目。各联合单位所持的《设计证书》级别不同时,以承担主要设计任务的单位所持的《设计证书》级别为准,并由联合单位中所持《设计证书》级别最高的单位对设计项目负责。
第十六条持不同级别《设计证书》的单位,收取不同标准的设计费用。
设计收费标准另行规定。
第十七条《设计证书》的持证单位,在机构、人员、资产、技术等资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向发证机关申报并办理相应变更手续。
第十八条国家环境保护局对《设计证书》的颁发和使用情况,每三年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并可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查和抽查的主要内容为:
(一)持证单位资质条件的变化情况;
(二)履行合同的情况;
(三)承担项目的情况;
(四)遵守本办法和有关法规的情况。
检查和抽查工作由核发《设计证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四章处罚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各处以不高于设计费一倍的罚款。
第二十条由于持证单位的设计责任造成重大质量事故、严重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的,省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单位可处以不高于设计费一倍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发证机关主办核发证书的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持证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责令中止使用《设计证书》;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降低《设计证书》级别或者吊销《设计证书》:
(一)弄虚作假骗取《设计证书》的;
(二)转借或者变相转借《设计证书》经查证属实的;
(三)所完成的环境工程设计质量低劣,达不到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
(四)资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已不符合所持《设计证书》规定的级别和专业范围,未按要求及时申报的;
(五)拒绝接受检查的。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军队系统的设计单位承接地方环境工程设计项目的,执行本办法。
第二十四条境外设计单位参与承接国内环境工程设计业务,其设计资格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确认。
第二十五条《设计证书》和《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统一印制。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八月一日起实施。
附件:环境工程设计证书分级及行业分类规则
一、环境工程设计证书按设计对象分综合证书和专项证书。
(一)专项证书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电磁、放射性、生态工程等专业划分。
(二)综合证书包含以上各个专业。
二、环境工程设计中压力容器的设计资格,按劳动部有关规定办理。
三、本规则不包括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设计。
四、设计资格分级标准:
(一)持有甲级《设计证书》的环境工程设计单位,承担环境工程项目设计范围不受地区和工程投资限额的限制。
(二)持有乙级《设计证书》的环境工程设计单位,可以承担工程投资总额500万元以下的下列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
1.废水治理工程
工业废水量不超过3000吨/日、COD不超过3吨/日的废水治理工程。
2.废气治理工程
(1)工业尾气量不超过60000m3/时的废气治理工程;
(2)容量不超过60吨/时的单台锅炉及一般工业窑炉的消烟除尘设施。
3.固体废弃物治理工程
除有毒有害以外的其它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工程。
4.噪声治理项目
(三)持有丙级《设计证书》的环境工程设计单位,可以承担工程投资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下列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
1.废水治理工程
工业废水量不超过500吨/日、COD不超过0.5吨/日的废水治理工程。
2.废气治理工程
(1)工业尾气量不超过15000m3/时的废气处理设施;
(2)容量不超过20吨/时的单台锅炉及小型窑炉的消烟除尘设施。
3.固体废弃物治理工程
除有毒有害废弃物外的其它小型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工程。
4.噪声治理项目:
可以设计工业车间及其他噪音治理工程。
五、申请环境工程甲级《设计证书》的设计单位必须符合如下技术条件:
(一)综合性设计单位
1.有研究开发新工艺能力;有同时承担两项大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的能力;独立设计过两项大型环境工程项目,并已投入正常运行,项目效益和社会信誉好。
2.每个主体专业中至少有5名专职固定的设计技术人员,主要配套专业至少有3名具有本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水平、并设计过2项以上规模及技术复杂程度高于乙级工程的技术人员,或者在本专业科研工作中取得科研成果(指获过省、部级以上奖的成果)的科研人员,并且其中必须有高级工程师2名;其中,凡工程涉及大型结构工程建设的,主体专业必须包括结构工程专业,确保工程安全。
3.专职设计队伍必须合理配套,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约占80%,人员总数在60人以上,其中高级工程师总数不少于10人;
4.具有完备的实验和化验室,有试验化验设备;
5.具有本行业的技术特长和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能够利用CAD软件做出先进的设计成果;
6.具有引进、吸收国外环境工程高新技术和进行国际技术协作交流能力;
7.有健全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二)专业性设计单位
专业性设计单位的技术条件和综合性设计单位的相应专业的技术条件要求相同。
六、申请环境工程乙级《设计证书》的设计单位必须符合如下技术条件:
(一)综合性设计单位:
1.有同时承担两项中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的能力;独立设计过两项中型环境工程项目并已投入正常运行,项目效益和社会信誉好;
2.每个主体专业至少有3名专职固定设计技术人员,配套专业至少有2名具有本专业大专学历水平、并进行过至少2项相当乙级工程的技术人员,或在本专业科研工作中取得科研成果(指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的成果)的科研人员,并且其中必须有高级工程师一名;其中,凡工程涉及大、中型结构工程建设的,主体专业必须包括结构工程专业,确保工程安全。
3.人员总数40人,高级工程师不少于5人;
4.具有试验、化验条件;
5.有健全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二)专业性设计单位:
专业性设计单位的技术条件要求和综合性设计单位的相应专业的技术条件要求相同。
七、申请环境工程丙级《设计证书》的设计单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有承担小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的能力;独立设计过两项小型环境工程项目并已投入正常运行,项目效益好,社会信誉好。
2.专职固定设计技术人员中每个主体专业至少有二名,配套专业至少有一名大专学历水平,并曾担任过丙级工程设计技术负责人的技术骨干;
3.人员总数20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不少于5人;
4.有与设计资格等级相适应的化验室;
5.有健全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八、环境工程专业分类:
(一)废水治理工程
1、纺织类
印染废水、洗毛废水、化纤废水
2、化工类(含石油化工)
有机废水、无机废水、酸性废水、含油废水、含氰废水及其它废水
3、电力类
火电厂废水(高温水、冲灰水)
4、食品轻工类
食品废水、制革废水、酿造废水及其它废水
5、造纸类
黑液、白水
6、采矿类(含煤类)
浮选废水、开采废水
7、建材类
8、机械类
含油废水、乳化液废水、电镀废水、电泳化废水、酸洗废水、碱性废水
9、冶金类
10、制药类
生物制药废水、有机废水、无机废水
11、医院废水
12、生活废水和其它废水
(二)废气治理工程
1、烟尘
2、烟气二氧化硫
3、含硫尾气
二硫化碳、硫醇、硫醚、硫化氢、硫酸雾
4、含氟尾气
5、氮氧化物尾气
6、氯气
氯、氯化氢、盐酸雾
7、金属尾气(含氧化物)
铅、汞、铍及其它
8、建材粉尘
水泥粉尘、耐火材料等
9、有机废气(包括恶臭)
(三)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
1、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
净化工程范文4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精细化施工;措施;方法
经济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大家对城市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要求也随之变高。园林景观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结晶,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不但需要很强的技术性,还要求管理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单位有序工作。本着“节约、高效、客观、现实”的原则,做好成本控制,用最少的资金投入换取最好的园林施工效果,提高施工现场管理和艺术水平,为人民群众建造出更好的园林产品。
1 园林景观工程特点
园林景观工程与土建工程项目有其相似的一面,这里所说的相似,指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景观小品、园林建筑,如景观亭、廊、园路、栏杆、景墙、铺装、景桥、水系、驳岸、塑石等所使用的钢筋、水泥、木料、砂子、石子方面的建筑材料相同,及由此所套用的施工规范相同。然而,园林景观工程与土建工程相比,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质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园林景观工程独有的特点。
1.1 园林景观工程的随意性较强
园林景观工程主要突出的是园林景观艺术上的观赏性,它留给设计者和建设者发挥的空间很大,既没有标准去衡量它外形尺寸的大小,也没有限制所有的材料类别,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设计人员要具有独到眼光、艺术家的细胞和临场即兴发挥的能力。例如,绿地内摆设一块景石,有人认为横着放好,有人认为竖着放好,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说服人们,究竟是横着放好还是竖着放好。
1.2 园林景观工程要追求工程的艺术美
如果说任何建筑都讲究美观的话,那么园林景观工程在园林小品、古典建筑、植物配置等方面则更讲究艺术性,其效果要给人以格外美的感受。而这一点在某些设计部位可能难以达到,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比如人工塑石、自然石驳岸、微地形处理等。同一张设计图纸,在相邻的工地上,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熟练程度不同,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就完全不同,观感反差较大,这就给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处理要求。
1.3 园林景观工程要做到自然
所谓自然景观是要让人第一眼就感觉到是天然景观,野味十足,新奇而又大众化,就是要使该景观新异奇怪,而又似曾相识,并且又要使大多数人能接受和认可,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首先要参考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取百家之长,集思广益。为此,必须经常到处考察,聚集资料,富有创造性才华,开创新篇,仅靠抄袭只会毁掉园林景观这一门艺术。
1.4 园林景观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
园林绿化工程的特殊性在于实施对象多是活体,通过对各种乔灌木、花卉、地被、草皮的栽植与配置,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形态特征及季相变化,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达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温度、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它是源于林业与其它种植业,而又有别于林业与其它种植业的特殊行业。
1.5 园林景观工程监理的特殊性
园林景观工程的特殊性提出了不同于一般工程特定要求,作为园林景观工程监理企业,要适应园林绿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就必须加大力度,不断研究新情况,找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新对策。协助业主选好施工单位,并协同制定现场管理的一些特定办法,如“五大员”考勤制、书面通报、制定处罚条款等,全面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搞好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园林景观工程监理人员,不能仅停留于一般的熟悉图纸,按图施工,还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了解与掌握在某些设计领域难以深化的部位,深刻领会设计意图,督促施工单位针对这一部位制定详细的施工预案,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认真监督把好艺术关,力求达到最好的环境艺术效果。
2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措施和方法
园林景观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要着眼于完工后的景观效果,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措施。
2.1 工程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目前我国园林工程学已经成为许多专业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建筑、市政、水电、园艺、艺术等,其施工范围大,施工过程中与其有关联的专业工种多,因此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具备各项专业素质,要有专业知识、经验和相应资质,才能与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很好地沟通,真正领会设计意图,做到精细化管理,创造出园林精品工程。
2.2 园林景观工程需要“三分设计,七分施工”
目前园林景观施工队伍参差不齐,人员素质不高,难以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不少施工人员认为绿化施工不如建筑施工所要求的技术性、严谨性高,只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而且进入门槛低,利润可观,致使许多素质不高、无专业施工经验的人员纷纷涌入园林景观施工队伍,往往不结合实际,不考虑景观要求,机械地照搬图纸施工,而不与业主和设计人员沟通协商。但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和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施工。
2.3 园林景观工程要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验收标准,了解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要熟悉设计流程、技术措施、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盯住施工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各种机械设备准备到位,如搅拌机、挖掘机、土方车、电焊机、汽油泵、割草机等都是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另外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材料种类较多,如苗木、草皮、花卉、化肥、农药、土方和土建工程中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板材、构配件、各种管线、型材、铺装、水电安装材料等,按施工计划提前准备到位。
2.4 园林景观工程进度控制
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定期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度状况,与计划进度对照、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原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制定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园林景观工程进度控制应以实现合同约定的交工日期为最终目标,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提前完成。
2.5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
一个园林景观工程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审核、施工到竣工验收,资料归档管理,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闪失,而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致命的缺陷,因此对项目的现场管理必须百分之百的重视、投入,施工质量是项目的核心,应当放在头等重要位置,对材料、机具、工艺、人员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以保证园林工程产品总体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2.5.1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项目是由若干个单体工程组成,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整个施工工艺、工序,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对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应对操作人员、材料、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和验证,并进行必要的控制。
2.5.2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是由参建方所有人员共同创造的,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责任感、事业心、质量观、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均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作为业主定期对参建人员进行规程、规范、工序工艺、标准、计量、检验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开展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项目部成员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操作者的操作水平,防止违纪、违章及错误行为产生,从而避免因人为的失误造成质量问题。
2.5.3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建部分投入了一定的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绿化部分投入了大量的种植土、苗木花卉、支架、浇水车、剪草机等工程材料。投放材料的质量、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
2.5.4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园林苗木施工栽植属于短期工程,养护管理属于长期、周期性工程。大部分园林景观工程绿化养护期为2年,才能确保苗木成活并且生长良好。如果养护工作做得不好,即使绿化施工工作做得再好,景观效果也难以得到体现,所以后期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3 结束语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工程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园林景观工程的成败。施工精细化管理不但需要很强的技术性,还要求管理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单位有序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景观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实用,又美好的园林作品。(收稿;2013-02-17)
参考文献:
[1]汤张潮,李菊英.浅谈市政园林景观的项目施工管理[J].工程管理,2011(2).
[2]黄慧忠.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的几点思考[J].湖北林业科技,2008,3.
净化工程范文5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路径探析
一、问题的缘起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范围内的理论和实践一再表明,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农民大量转化成为市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将农民的市民化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当务之急,有序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既是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其核心所在。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之后,党的十报告也指出:“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将在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将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农民到农民工的转变,如何实现农民工到市民顺利转变,同时解决该过程中所产生的公共服务等问题,从而实现城镇化从数量到质量的一个转变过程,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从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及日常生活和公共语境上看,市民主要指的是城市居民,一般来说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生活在城市的地域特征;二是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就业特征;三是具有城镇户口的户口特征;四是意识、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与城市现代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相连接。 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的向城市市民转化,并且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具体到描述层次,笔者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应该体现以下几方面:
第一,基本的权力保障与公共服务的享受。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与城市市民是“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要在社会权利、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享受等方面实现与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
第二,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是区别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讲,文化素质的差异体现的最为明显,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与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第三,思想观念的融合。相对于城市多元、开放的生活工作环境,农村是一个比较单一封闭的社区,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要想在城市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并且逐步融入城市主流生活中,就改变在农村所形成的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更加的开放,感情上更加理性,心态上更加积极,在思想观念上与整个城市社会相融合。
第四,行为方式的转变。基于农村与城市生活的不同,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需要转变其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比如,要将农村散漫与无序性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节奏型与条理性的生活方式;将以血缘、地缘为主的人际交往转变为城市社区以业缘为主的人际交往;将面对面为主的农村交往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中以间接的通信传媒沟通为主的交往方式等。
第五,社会活动参与度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二元体制的制约,作为外来人口的农民工是不能参与当地的政治生活,所以他们缺乏必要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这也就使得他们丧失了一种有效的利益表达途径。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农民工对社会活动的广泛参与,从而获得必要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从而推动现有城市社会的制度体系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调整,保证农民工地位的提升与市民化的真正实现。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并且相应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来保障农民工权益,改善他们的就业,但是农民工在整个社会还是一个弱势群体,市民化依旧存有不少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度因素。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定居的政策,但是由于制度变革涉及到利益分配及成本较高等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却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各种政策待遇,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二元户籍制度及所附属的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制度障碍依然根深蒂固。
第二,成本因素。人口的市民化需要大量的物力成本,其中包括政府需要大量的社保投入、公共服务投入、住房保障投入等公共支出成本,以及农民工个人需要投入的购房成本等。对于政府来讲,较高的集中公共投入,加上后续的持续性投入,降低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大城市政府推进市民化的积极性。就个人而言,大部分有在城市落户意愿的农业人口却很难承受年均支出成本之外的购房成本。
第三,社会文化因素。由于二元体制的存在,中国长期处于城乡隔离状态,城乡已经是两个时代或两个文明的代名词。经济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差距,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的偏见等,造成大量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差,对于城市社区严重缺乏归属感,这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文化障碍。
第四,社会认同因素。城乡二元制度使部分城市居民形成了城市中心主义的心理优越感,部分城镇居民在思想和行为上排斥外来人口的融入,而个别外来人口违法犯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又加重了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排斥。这其中既有在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显性的制度排斥,又有在思想观念、社会认同等方面隐性的心理排斥。各城市在接受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同时,排斥作为社会成员的外来人口享受城市的各种权益。
第五,个体能力因素。由于农民工是从落后的农村来到城市,一方面他们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大多数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职业准备不足。由此限制了他们所能从事的职业和工种,工资收入较低,难以负担较高的城镇定居、生活和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农民工群体中小农意识比较强,缺乏城市生活必备的参与意识、自主精神和民主法治观念等,使得他们难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城市生活。
第六,社会资本因素。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没有无任何正式组织可以依靠,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没有政治地位和话语权,所以在城市社会现存的制度框架内,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占有状况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近年来,这个状况虽有一定的改变,但是从整体规模上来看,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还是远远低于城市市民的平均水平,这不但会影响农民工对各种资源信息的获得,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农民工的市民化。
四、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探索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它不单单指的是户籍方面的改变,更多的还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职业技能、居住环境等多方面的改变。单方面的转变则是不彻底的转型,只能称之为“半市民化”,因此,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的关键是,他们能否在身份上发生转变,观念上接受城市文明,提高社会认同感,被这个城市所认可,最终真正的融入这个城市中去。
2013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按照该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一)国家宏观层面
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已经从原来的收入和就业为主转变为社会参与和享受基本公用服务为主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是公民平等权利问题。农民工可以通过市场选择来解决就业和收入的问题,同时国家也有相关政策的支持,但是社会融合和参与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享受,却只能通过政府和社会来解决,目前政府在该方面的作为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第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政府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时,不仅仅是中央政府颁布几个文件,几条政策就能够真正实现的,而是需要在进一步完善原有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也不是单纯的去除户籍登记管理制度,而是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剥离附着在城镇户籍上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福利,最终实现二者的完全脱离,以此来表明户籍只是表示居住地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才能真正做到农民工和市民的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从而在根本上来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政府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进一步的打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各种隔阂,对于有稳定职业收入和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允许他们自主的选择户籍,使他们拥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积极发展城镇经济,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要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化面临高成本的制约,政府的财政不足导致了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因此要通过优化城镇经济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城镇经济发展,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人口相对集中乡镇,可以就地发展成为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成本相对较低,也可以缓解大城镇因为人口过多所造成的各种城市问题的压力。国家可以鼓励小城镇的发展,在政策上进行支持,在资金上予以一定的支持,从而使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此吸引人口的聚集,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也符合十所倡导的的“集约、职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社会中观层面
农民工市民化不单单是政府的工作,更多的还要需要改变社会对农民工带有歧视性的社会印象。农民工社会融入和社会认同的构建,以及最终市民化的形成,都需要一个宽松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
第一,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和宣传功能,改变人们对农民工固有的社会偏见。大众媒体应该发挥其娱乐导向作用,充分挖掘农民工所蕴含的的文明素养,对那些这个群体积极上的,健康的事件多加报道,从而引导城市居民正确的认识当前的农民工群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而不是用有色眼镜看待。
第二,建立农民工非正式社会组织,积极促进农民工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互动,尤其是与城市市民之间的交往。一方面可以扩大农民工的社交网络,增加他们的社会资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农民工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逐渐改变乡土文化中封闭、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完成他们再社会化的过程,最终顺利实现市民化。
第三,加强社区服务,培养社区意识和归属感。社区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基本载体,它在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可以积极的推进农民工参与政治社会管理活动。同时,也可以为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正常交往、和谐共处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社区可以通过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所在组织的各种活动,来增进农民工和市民之间的互动,加深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在让农民工进一步习惯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同感,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三)农民工自身微观层面
对于市场为主导今天而言,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获取资源的多少。鉴于农民工生活的自身素质和现实环境的双重制约,只有首先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才能够逐步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进而提高其经济社会地位,也能改变外界对这个群体的认同,因此这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前提和内在动力。
不管是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来看,还是基于市民化的发展考虑,通过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来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是刻不容缓的工作。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团体辅助等多种方式,在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和NGO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现行特点的内容和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素质教育,从而提高整个群体的素质水平。另外,针对培训费用大多数农民工无力或者不愿负担的问题,政府在给予支持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在劳动力流出地进行培训。
另一方面,还要大力改善农村基础教育,从根源上提升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今天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若干年后会成长为城市产业工人,因此,他们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素质。农村基础教育的服务方向和教育质量必然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转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总之,农民工市民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加快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并最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很多,需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多方位,多管道的进行协调,并最终实现这一转变。
参考文献:
[1] 张国胜.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谢建设.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 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邓玉林、彭燕等.中国农民培训模式与策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5] 贾德裕等.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6.
净化工程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以“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生产生活良好秩序”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通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塑造清洁、干净、整齐的城乡新形象,为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使我乡城乡环境达到“清结化、秩序化、制度化”的标准,形成城乡面貌整洁、人居环境改善、城乡管理有序、居民素质提高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集镇清扫保洁水平。加大、社区街道的清扫保洁力度,保洁人员必须保持每日清扫2次以上,确保主要街道随脏随扫,及时处理和清除卫生死角,不留可见的垃圾和杂物,强化生产生活垃圾收集整理并及时清运。同时创新管理模式,制定保洁人员工作考核办法,并形成长期制度。各相关企事业单位、街道住户要自觉履行义务,按照“门前五包”责任书做好各自门前清洁卫生,共同维护环卫保洁成果。
(二)加强公路环境卫生整治。道班在加强公路养护的同时,每周对公路清扫保洁一次,铲除路边杂草,整理绿化带,清运垃圾池,确保道路路面和两侧无尘土、无杂物。公路沿线各村要积极配合道班,加强对各自辖区内路段的保洁工作。各村每月要定期组织群众对村、乡道路进行养护和清扫,做到干净整洁。
(三)大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社区街道要加大车辆乱停放的整治力度,加强车辆停放管理,规范好街道两边、车辆临时停放点。街道城管执法人员要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创新办法和思路,改善赶集当天交通状况,有效缓解高峰期拥堵。加大投入规划建设停车场及配套设施,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四)严格管控建筑工地污染。、社区街道要加大对在建工程的检查力度,督促其按规定封闭施工,定期会同国土、建设、安全等执法人员对施工工地的“堆码乱放”现象进行专项治理活动,实现工地卫生优良、施工有序。
(五)加强市场秩序管理力度。巩固好市场秩序管理成果,加强对主要街道出摊占道、流动商贩的监管,取缔街道居民沿街叫卖、越门经营、乱贴广告等行为,加大对赶集期间集镇管理力度,确保市场有序和繁荣。
(六)努力提高农村卫生水平。各村要加大日常环境卫生保护工作,合理配备保洁人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村内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同时结合新村建设,鼓励群众自主鼓励建造规范化储粪池,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政府机关、各相关单位、各村(社区)要切实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认识,营造全乡上下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各级干部和相关责任人员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共同努力提升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影象、开展健康文娱宣传活动为载体,对群众普及相关规章制度、卫生知识和健康常识,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家喻户晓,成为全乡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促进广大群众民更新观念,破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三)加强执法检查力度。通过现场检查、明察暗访、限期督办等方式,切实加强对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日常督促检查,及时对工作滞后的村、单位及影响环境卫生整治的人和事进行通报批评。对存在问题要强化整改,及时跟踪反馈,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项措施真正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