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调走家长感谢的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师调走家长感谢的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师调走家长感谢的话

老师调走家长感谢的话范文1

陶行知先生有云:“人生为一大事来。”周恩芝常常想,她就是为教育而来的人。她热爱教育事业,充满了教育热情,满怀着爱的情感,在追求教育梦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激扬人生,勤奋学习,追求卓越,最终成就了光彩动人的教育人生。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故事,而有些故事,甚至成为她成长的关键事件。

雨中小花伞:爱是教育的活水源头

老师,一定视教育如生命,是一个充满大爱的人;

好老师,一定视学生如子弟,是助学生找到光亮的人;

好老师,一定视学校如家庭,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周恩芝

1984年秋,周恩芝开始担任班主任,照管着70多名学生,同时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课。凭着年轻的热情,她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上课、谈心、辅导,每天早来晚走,还走访了所有同学的家庭,着实感动了那个年代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教育的家长。

周恩芝一直记得,就在那年开学的第一天,一个13岁的小女孩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学校,还没说话,眼泪就已流了下来。周恩芝见状,赶忙安慰她,让她慢慢细说。这才得知,她是个孤儿,住在姑姑家,而姑姑得了重病,家里穷得没办法帮她交学费。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周恩芝顿生怜爱之情。她本能地觉得,不关爱这个孩子,孩子就要荒废了。

从此后,她经常给她送米,送柴,给她做饭,为她补习功课,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周恩芝帮助她找到了光亮,让她对未来重新树立了信心。当时,周恩芝的月工资只有39.5元,但每个月她都会“抠”出一些来帮助她。在周恩芝和学校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这个小女孩终于顺利地毕业了。

这个故事,当年被刊登在《长春日报》上。如今,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已经定居日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了感谢周恩芝的帮助和教育之恩,她有时会专程从日本赶回来,参加周恩芝举办的一些活动。

周恩芝还清楚地记得,1985年春的一个大雨天,她下班后正站在门前发愁,不知雨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这时,一把花伞从雨中“飘”到了她面前,伞下闪出了学生张雪的笑脸:“老师,我知道你没带伞,我送你回家。”

当时,她是多么的感动啊!而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刚和张雪一起走进雨中,一连又来了四位同学,并且都是要送她回家的。这一幕让周恩芝始料未及。就这样,带着甜蜜的幸福,在五把花伞的簇拥下,她和孩子们一同走在风雨之路上。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教育人的幸福。

因为在教育中迸发的热情和倾注的仁爱,不久之后周恩芝就获得了“吉林省师德标兵”称号,参加了省师德报告团。在一次聚会时,她的那些曾经教过的孩子们都特意地系上了红领巾,追忆着曾经的逝水流年,并和她亲切拥抱。

那一刻,周恩芝动情地说:同学们,我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对我的爱和信任,奠定了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一生相守的决心,让我懂得了仁爱才是教育的源头活水!

一米高的草稿纸:苦练是成长的原动力

好老师,一定是一个勤学苦练,能够玩转教材和课堂的人;

好老师,一定是一个充满智慧,让师生思想火花竞相绽放的人;

好老师,一定是一个历经岁月蜕变,不断演绎精彩人生的人。

――周恩芝

当年,周恩芝是从一个知青被推荐上了师范,算是一个工农兵师范毕业生。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一所中学,青涩中带着懵懂。第一次的教学任务,是被安排到高二快班“顶教”,因为那个老师生病了,没人上课。

当时,她站在讲台上,心里害怕极了,但她还是壮着胆子,照本宣科地讲起了练习题。有一天,一个学生问她一道数学题,因为不会做,她的脸刷地红了。当天晚上,她就跑到原任课老师家里,诚心向他请教。那一天,她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于是下决心好好学习,大量做题。当时,家里冬天没有暖气,零下30多度,手冻裂了,也没有挡住她学习的热情。在那个学期,她做了无数习题,留下的草稿纸大概有一米高。另外,她还抽空看了几十本教育名著,还参加了学历进修。

那时候,周恩芝有着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单纯而执着的热情。就像当时大多数人坚信的那样,她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没有干不好的事。渐渐地,她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而她的数学课也成了学生们欢迎的课程。在她的影响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数学基础越来越扎实,并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那帮孩子和她感情深厚,至今当年的数学课代表还和她保持着联系。

恢复高考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区里举行教师专业能力考试,周恩芝夺得了初中数学教师第四名的佳绩。区领导对她的执着学习精神给予了表扬,还把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她参加了上海青浦顾泠沅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的课题小组,指派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李开成专门给予指导。

这对她来说又是一个挑战。为了迎接这个挑战,她每天要备详案,写预习提纲,练语音语调,练板书,而负责指导她的李老师则从家里拿来了录音机,录下她的课并在课后反复听。李老师是个精益求精的人,所以指导得特别认真,对她教学设计、教学语言和课堂表现中的细节一点也不放过,有几次甚至因为过于严厉地批评,让周恩芝流下了眼泪。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周恩芝坚持写教育教学体会,不知疲倦地反复修改论文,让她的教学根基越来越扎实。这种“细嚼慢咽”的做事习惯,也让她渐渐变成了一个爱琢磨、爱读书的人,不断苦练着上课的深度和感染力,不断增强着自身的文化积淀。两年后,她做完了80公分高的草稿纸,完成了80节的磨课,终于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

她的课开始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大奖,迎来了许多关注的目光,而她也先后被评为“教改积极分子”“自学辅导教学法实验先进个人”。几年之后,她被评为数学特级教师。

拆除烧烤街:从名师到名校长

好校长,一定要有品牌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

好校长,一定要善于识才、纳才、用才,认识到强师是强校之本;

好校长,一定要有敏锐的前瞻力,勇立潮头,勇闯新路。

――周恩芝

正当周恩芝朝着自己的名师梦想发奋之时,生活轨迹突然发生改变――先是被提拔为学校团委书记,接着晋升为副校长、校长。

1996年,长春市政府提出为市民办好十二件实事,其中之一就是改造薄弱学校。周恩芝所在的宽城区把四十八中确定为首批改造对象,这时候的周恩芝已名声在外,自然而然地,区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委派她去“攻坚”。然而,当4月5日教育局局长找她谈话时,不想接手这个“烫手山芋”的她哭出声来。因为任务艰巨,领导态度坚决,周恩芝在无奈之下,最终还是接受了任务。

当时的四十八中,是全市有名的“问题”学校,属于“领导不满意,家长不放心,社会不认可”的“三类三级”学校。学校只有530名学生,却有127名教师;操场被占用,学生三年时间没上过一节体育课;校门两侧有43间小店面,是长春市有名的烧烤一条街,违章建筑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学校五年换了五个负责人。其社会形象之差可谓众人皆知,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然而,周恩芝想,既来之则安之。看到老师们疑惑的目光和破旧的校园,她没有退缩,而是按照自己一贯的做法,重点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整治环境。当时,学校围墙外侧的违章建筑已将学校“包围”,喧嚣的叫卖声日夜不绝,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而其中的业主大多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清理起来是个大难题。结果,在她刚刚准备“动手”的时候,几乎跟电影桥段一样的“故事”出现了。

他们先是对周恩芝进行金钱收买,想让她主动放弃;接着放风恐吓,试图迫使她屈服。最后,其中一个摊主竟然采取了极端行动――把她儿子带到危楼下进行威逼,还拿着西瓜刀冲进校长办公室,扬言“要断你的胳膊断你的腿”。

面对严峻情势,周恩芝四面奔走,八方求援。结果,在市委副书记的亲自挂帅之下,城建、街道、派出所等多家单位现场办公,终于拆除了违章建筑,修建起学校操场。从此,学校办学一路绿灯,环境越来越好。

第二件事是打造名师。名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更是改造薄弱校的制胜法宝。四十八中要“脱贫”升级,走向更高更好的发展层级,打造一支名师队伍是必由之路。

考虑到学校的师资现状,周恩芝把着力点放在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教师身上,采取优胜劣汰制,打破大锅饭,实行全员聘任,出台激励机制,培养自己的名师和后备干部队伍。同时,对外广纳贤才。

当时,在长白山区有一位邢立平老师,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和家长信任的好老师。在了解了他的事迹后,周恩芝多次与他沟通,希望他来四十八中。而在邢老师那边,听说他要调走了,好多家长希望他能把自己的孩子也一起带走。

面对周恩芝校长的信任,邢老师决定先来学校看看,同时还带来了一车的山区娃娃。看到这一景象,周恩芝主动向家长们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前景。不久,邢老师决定过来,同时带来了64个娃娃。当时,学校没有住宿条件,怎么办?周恩芝想,邢老师与64个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谊是不能拆散的,收下这64个学生,就等于留下了邢老师那颗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心。

于是,她毅然接纳了这64个山区孩子。接着,她跑审批、筹资金、盖房子,硬是把这些孩子妥善安置了下来。同时,她还把邢老师的妻子也接收进校,帮助照顾这些学生的饮食起居。在这些孩子们到来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周恩芝将自己当年的省劳模奖金全数拿出来,给孩子们买了月饼和水果。有的孩子舍不得吃,说是校长给买的,要拿回去与父母一起分享。

为了给邢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2008年周恩芝推荐他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赴香港交流团。由于邢老师努力工作,成绩突出,他后来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成了吉林省首批正高级教师。

就是在以邢老师为首的一批优秀教师的带动下,四十八中的好校风、好教风和好学风逐渐形成。后来,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和教育部长陈至立先后来学校视察,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好评。

第三件事是引领学校创新发展。在学校稳步迈入“正常”学校行列的时候,对于该怎样创新发展,彻底摘掉“薄弱校”的帽子,办出特色,成为与时俱进的品牌学校,周恩芝可谓费尽心思。

当时,因为与东北师大理想信息学院建立了良好关系,学校于是确立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学校发展新路径,并打算建起全市教育系统的第一个微机室。然而,资金不足成了“拦路虎”。

后来,周恩芝听说市教委的李主任同意了学校的申请。那一天,周恩芝在大雨滂沱中,骑着自行车直奔教委大楼,仿佛觉得去迟了这个机会就会失去似的。

结果,当她湿淋淋地站在李主任面前时,确实把李主任给惊呆了、感动了。他和周恩芝详细探讨了建设方案,并当场破例批给学校二十万元启动资金。周恩芝心里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那一刻,她虽然满身泥水,但愿望实现了,她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有了启动资金,学校精打细算,不够买全机,就到中关村买零部件组装,终于建起了全市第一家微机室。接着,他们请来了东北师大的三位教授,利用寒假时间培训老师。1999年,学校从政史地三个学科率先介入,接着全科覆盖,实现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整合,建成了一网、一库、十室,让信息资源走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这一课改行动走在了全国教育系统前列,2000年教育部师范司在长春四十八中召开全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现场会。

这一年,周恩芝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校长”“全国信息教育创新型校长”“全国骨干校长”等荣誉称号。

教育的二次创业:既做“鲶鱼”也做“狼”

好校长,对教育一定要有发自内心的执着和热爱;

好校长,对教育一定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魄力;

好校长,对教育一定要有探索者、引领者和实践者的追求。

――周恩芝

周恩芝在长春四十八中工作13年,对她来说,那是激情燃烧的13年。在那13年里,长春市四十八中实现了由一栋楼到五栋楼,从530名学生到五千多名学生的飞跃;教学质量连年攀高,及至位列区第一名;文体活动成绩斐然,在区运动会中勇夺五连冠;教师迅速成长,先后有42名骨干教师走上了副校级以上领导岗位……

这些数字记载了周恩芝在四十八中的艰辛、厚重与辉煌,那也是她尽情享受教育人生况味的13年。在那儿,她挥洒了青春的汗水,也渐生华发。

2009年春节前,周恩芝年满53岁,按政策已可提前退养。看到年轻人一个个成长起来,她觉得,是该给那些年轻人机会的时候了。于是,她向领导提出辞去校长职务。在不久之后的全校教职员工新年晚宴上,她就正式向大家宣布,激流勇退,辞去校长职务。

同事们在惊愕的同时,没有忘记给这位多年的“当家人”送上满满的祝福和敬意。当是时,她感到有敬不完的酒,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照不完的相,一时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之中。十三年工作的困苦和烦恼,都在此刻完全化解;十三年付出的汗水和心血,都在此刻得到了回报。

屈指算来,她已走过公办学校校长的二十多年历程,如今停下来,这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因为她还有梦想没有实现。

2009年3月1日,她怀揣着这个梦想,从吉林来到北京,加盟北京为明教育集团。

想起来,当时是集团总裁林浩的敬天爱人,领航中国民办基础教育的企业愿景,构建集团文化体系,让孩子更好融入世界的远大理想,以及他那无私博大的教育情怀,深深地感染了她。

在了解集团文化的同时,武汉为明学校向她发出了诚挚的邀请,让她坚定了从事民办基础教育的信心,并勇敢挑起了武汉为明学校校长的重任。因为那拔地而起的学校,承载着太多的希望,她决心要把这个学校做好,做出品牌,为民造福,同时也证明她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公办学校干得好,在民办学校干得也好。

2009年4月,周恩芝一行五人来到武汉,开始了“二次创业”。在那儿,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光环,没有了熟悉的环境,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好在初到为明学校,他们就得到了教育局和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但是,校舍还在建设之中,没有一个学生,怎么办?为了求得一个好的开局,他们加大了宣传力度,整整奔波了4个月,几乎走遍了湖北省的所有地市县,宣传为明集团的办学愿景,宣传北大附中的品牌资源,宣传武汉为明学校的办学思想,宣传学校的教育优势。终于,学生动心了,家长动心了,他们很快就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有了这个基础,他们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入职教师的进校门槛。于是,通过现场招聘,许多重点师范大学的毕业生纷至沓来。在开学第一年招录的57名教师中,有43名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有研究生学历者达27%。这些80后教师有思想、有朝气、有热情,有极强的专业基本功和感染力,经过在北京的10天培训,他们在回校执教后,很快赢得家长口碑。

周恩芝永远不会忘记武汉为明学校开学第一天的情景。那时,几百个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学校,学校一时热闹非凡。第一次开家长会时,周恩芝给学生和家长们鞠了三个躬,以感谢他们的信任。

9月6日,新学校的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在接过区领导授予的校牌的那一刻,她深深地感到了手中的责任之大,肩上的担子之重。在典礼现场,武汉晚报的一位记者问:你是鲶鱼还是狼?

周恩芝想了想回答:“我想,我们办学就要有狼的精神――勇往直前;而对学生、家长、老师而言,我就是鲶鱼,一方面要满足家长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必须引进品牌教育资源,促进全区教育质量提升,造出我们的‘鲶鱼效应’。”

接管“七一”:一个校长的社会之责

好校长,一定要有社会意识,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好校长,一定要有教育智慧,善于应变,化劣为优;

好校长,一定要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志存高远。

――周恩芝

2011年6月26日,武汉为明学校附近的七一寄宿小学因城中村改造宣布撤消,但原有的1200名学生只有六年级的200人有学校愿意接管,其他学生何去何从?家长听说学校不办了,情绪激动,几乎到了闹事的地步。

他们的校长找到周恩芝,希望她能接收这个学校,并请她去说服家长。周恩芝开始时觉得事情很复杂,学生、老师、职工和他们的家属都要接收,困难非常大。

但周恩芝想,困难当前,如果是我份内的事,我要挺身而出;如果不是我份内的事,也应该挺身而出,为政府、为群众分忧解难。为了明天,敢于担当,这样才不辜负“为明学校”这个名称嘛。

于是,她马上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接!接着,她又向集团说明情况,征得了同意。最后,她向教育局长表态,开始了接收工作。

6月底,周恩芝去七一学校召开家长会,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开,连开了三天。31日,七一学校的十一台大客车和几十辆小车开到为明学校,亲自来“考察”学校来了。

周恩芝给家长和学生介绍师生安置情况,因为两校之间距离有些远,家长不了解,也不认可,更不相信。这时有几个家长冲上台来要抢话筒,并鼓动大家去市政府闹事。年轻老师怕周恩芝校长挨打,甚至围起了一道人墙来保护她。

老师调走家长感谢的话范文2

一、个人基本情况

1.基本资料

小玉(化名),女,18岁,普通高中三年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出身于农民家庭。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有三个哥哥、一个妹妹,父母感情比较好,对她也比较宠爱。该生的成绩总体来说比较好,其中英语成绩最好,是班级的英语课代表,数学成绩比较差。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及同学们关系比较好。

2.个人主诉

我总是觉得这几种情况会让我很紧张:吃饭的时候,我总是想要一秒钟就要吃完,否则就会觉得很浪费时间;当学校升旗的时候也会觉得紧张,面部肌肉会抽筋,甚至还会有断筋的感觉;参加学校的模拟考和月考时,看到同学们都在拼命做题或者课间看到同学们都在很认真看书,我面部肌肉也会紧张得抽筋。上个月老师曾经把我调到与一位学习很勤奋的同学同桌,只要看见她那么勤奋地看书,我的面部就抽筋,很痛苦,所以就逃了几天的课,直到老师把我调走了为止;当我看见同学们的复习资料都做了满满的笔记,而自己的笔记却是空白,就开始紧张,脸部肌肉也开始抽筋。我对自己无能为力,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是老样子,曾经去市里的人民医院看过心理医生,可是医生只是开了一些药物回来吃,吃了几次觉得没有什么效果,反而觉得精神很迷糊,就自己停止吃药了。

3.观察和分析

该生衣着整洁,性情豪爽,大大咧咧,有点像男孩子,说话大声快速,思维比较敏捷,很有条理,并且说话时眼光不游移和躲闪,对心理老师坦诚、信任。

有两种情况对该生紧张症状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其一,该生个性好强,追求完美,一直都在给自己订立高目标,不停地和别人比较,并且喜欢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从而形成了错误的认知,造成自卑的心理。其二,该生总是认为自己考不上大学,就会使父亲在他的朋友面前丢脸。后来父母虽然对她表明了“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无所谓”,但该生觉得那是父母为了安慰她才说的话,假如真的考不上大学的话,自己就太不孝顺了。

经进一步了解得知,在该生的家庭中,大哥是某公司经理,二哥在重点大学读书,三哥也在重点高中读书,成绩很好,肯定可以考上重点大学,小妹也在重点中学读书。在此影响下,该生认定“非考上本科不可”。因此,只要未能实现本科梦想,就会处于这种紧张状态,这样的痛苦就会一直伴随下去。

二、临床假设性诊断分析与咨询方案的制订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原则,该生症状是由紧张的学习环境所诱发,该生心理内容和形式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其症状反映与其个性特征吻合,有自知力且主动求医,没有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等症状,因此排除了神经衰弱的可能性,对照了症状学的标准,该生存在轻微的睡眠障碍和社交恐惧倾向,初步诊断为重度的考试焦虑症。

行为问题形成的心理机制:该生的紧张思维基本上是由于在大脑中建立起一种对严肃紧张气氛的潜意识条件性反射。在这种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的影响下,她只要处于紧张焦虑有关的情景中,大脑就不受控制而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并使她产生“这种紧张将会伴随我的整个学习生涯”等认知内容 。由此引发的认知情绪会进一步加重她的紧张焦虑程度,进而产生肌肉抽筋,并使她做出逃离学校学习环境或者升旗等大型集会的行为。

由此确定干预的基本方法是:倾听技术、认知矫正法等,通过指导学生察觉个人的不合理的思想观念、态度,并通过自我质辩、假设最坏可能性、角色倒换等方式形成合理认知的一套操作程序,借以减弱或消除考试焦虑。

三、咨询及干预的原理

认知疗法(Congnitive therapy)于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及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疗法主要着眼点,放在求助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求助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的心理问题。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认知疗法的策略在于重新构建认知结构。

四、心理咨询的过程

1.质问

在第一次会谈中,我直截了当地向该生的不合理信念发问:“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这种状况会一直伴随你的求学生涯?”“是否考高失败了,就意味着永远的失败呢?”“你有什么事实说明你考不上大学,你爸爸的朋友就会取笑你爸爸,你爸爸就会丢脸?”

在这段的质问中,该生都未作出回答,但是其非言语行为表现出她确实被触动了,说明她在思考这些问题了,也说明了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那些信念是站不住脚的。

2.假设最坏可能性

在第二次会谈中,我给其进行了暗示性放松治疗,我利用了大自然的鸟叫声作为背景音乐,使用暗示性的指导语,为她进行了一次全身的放松。放松训练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当人进入了放松的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功能降低,同时加强了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表现出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达到肌肉放松的状态,呼吸频率和心跳率也会减慢,血压也会降低,头脑清醒,心情愉悦,全身轻松。经过放松训练,通过神经、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能够达到增进身心健康、诱发愉快情绪的目的。

在放松的基础上,我让她闭上眼睛,对她说:“假如高考成绩出来,你真的失败了,你想象一下会怎么样呢?”她开始想象高考失败的情景:父亲的朋友经常讽刺地对父亲说:“你女儿成绩不是很好的吗?怎么连大学都没有考上呢”?父亲不再出门去找他的朋友了而是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人生也变得很黯淡和曲折……她一边想象着,一边对我说:“崔老师,我现在很紧张,我的脸部肌肉又开始抽筋了。”看到她开始紧张了,我接着说:“很好,尽量把这个紧张和可怕的情景想象得栩栩如生,不要回避,尽量体验这种感觉,越清晰越好。”半个小时之后,我让她睁开眼睛,并问她感觉如何,她说:“刚开始很紧张、很害怕,但是后来就慢慢地平静下来了。觉得自己高考虽然失败了,但是以自己的能力肯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也会让父亲骄傲的,只是道路比较曲折而已,想到这里,我发现后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样可怕。”

3.认知调整

在第三次来访时,通过面质等技术,我和她一起探讨了她的“这种紧张的状态将一直伴随着她的求学之路”“放弃升学,去大哥的身边完全接受大哥的那种‘命里有时终会有,是你的逃不了’”等思想观念。引导她觉知这些都是片面的思维模式,属于偏差的认知,并且告诉她在日常生活中,紧张的心情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只是他们紧张的程度不同而已。我还以自己以前高考结束后,虽然已经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了,但还会紧张到每天晚上都做噩梦的事例作说明,然后让她想想她身边有没有同学也会因为考试而紧张的情况。结束辅导时,我还教她一些调节情绪和进行自我心理保健与训练的方法。

4.分析现状、增强自信

为了进一步消除她的过分紧张的情绪,在第四次来访时,我和她一起分析了她最近几个月的学习情况,帮她对自己的广州一模成绩作了一个深刻的分析。“别的同学为了准备这次模拟考,作了很充分的准备,但是成绩有很大的一部分同学都不如你,你虽然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和特意的复习,但是成绩也很好,以你现在的成绩参加去年的高考,考上本科肯定是没有问题。再说在广州一模时,你在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并没有发挥出你的正常水平,还会有提高10~20分的情况,只要你保持现在的水平或者你在以后的一个月中能调整好心态消除紧张情绪,那么,你能不能考上大学呢?”经过这么分析,她觉得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是多余的。

四、布置作业,强化治疗

(1)为了进一步消除她“紧张只是她一人才有的,其他同学都能很轻松地应对高考的到来”和“这种紧张的状态将会伴随着她的求学道路”这种偏差的认知,我让她回去对班上的同学就考前的紧张情绪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

(2)告知她情绪其实是一种生理的反应,要学会观察情绪发作时的生理反应状态,克服了相应的反应,也就可以调节好情绪状态,当你心理上出现紧张的状态时,生理上必然会出现肌肉绷紧、呼吸加快等,这时候可以通过肌肉放松训练,来塑造良好的心绪。要求她在以后再出现紧张的情绪时,必须自己做一些简单的放松活动或者是体育训练,或者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叫,目的是释放脑内的吗啡,激活大脑的内能,放松情绪。

(3)树立正确的认知,关注自我的良好心绪状态以及反应。比如见到同学在认真复习时,如果自己紧张的程度有所降低或者不再出现抽筋情况时,就不断放松自己,并主动与他们交流内心的感受或讨论学习。

五、咨询效果评估

通过回访跟踪学生的日记和自评,该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节,紧张的情绪完全消除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个性开朗乐观了许多,学习状态也有明显提升,能够积极面对班中紧张的学习气氛了。当高考成绩一出来时,她欣喜地来电告诉我,虽然只是上了第三批A线,但她已经非常知足了,感谢老师的关心。八月份时,她又来电说通过补录上了本科。(稿件编号:091106002)

点 评

这是一个成功的辅导案例,反映出辅导者的理论功底扎实,也反映出辅导者在诊断上的准确与辅导技术上的娴熟。本个案中的小玉属于典型的考试焦虑,她不但“面部肌肉抽筋”而且“逃了几天的课 ”,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了她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难能可贵的是她有主动求助并积极配合的意愿。作者能准确地诊断,并合理熟练地运用多种辅导技术,通过倾听技术、认知矫正技术、放松技术等,指导该生察觉个人不合理观念、态度,促使她提高认识。作者还通过自我质辩、假设最坏可能性、角色倒换、布置作业等方式,有效地消除了该生对高考及对家人的各种疑虑,从而树立了高考胜利的自信心。我认为作者若能配合运用行为疗法也许会有更好的帮助,另外,要是能联系该生的家长、任教教师一起充分挖掘她的优点并给予充分肯定,这对她消除疑虑、增强信心或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