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1
2、出处:唐代杜甫的《春望》,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该诗大意: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2
语言是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的基础。而鉴赏诗歌的语言,其中的炼字显得尤其重要。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遣词用字时进行锤炼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词收到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解题金钥匙
初中阶段考查诗歌的“炼字”,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归纳诗歌主旨
题型:1.这个字能否换成另外的字,为什么?2.这个字对揭示诗歌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要从诗歌的写作背景、诗题、内容等多方面考虑,先了解诗歌的种类,再去回答这个字本身有何表达效果,对揭示主题起到什么作用。例如:唐代诗人齐己写过一首《早梅》,通过题目可知这是一首咏物诗。其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两句,传说是诗人郑谷建议将原来的“数”字改成“一”字的。齐已听后连连叫绝,故拜郑谷为“一字师”。那么这个“一”字为什么比“数”字好呢?因为这个“一”字呼应了题目当中的“早”字,更能体现出早梅那不畏严寒的特点,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早梅的敬佩、赞美之情。这个“一”字所表达出的新奇夺目的气氛感比“数”字要浓得多,又有引发读者想象的韵味,所以比“数”字的表达效果好。
答题要点:不能换。因为这个字有……表达效果,表达了……主题,换成另外的字,无此表达效果。
二、概括景物特征
题型:1.这个字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2.这个字将什么景物写得极具感染力,试简析其原因。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以将这个字分解为多层意思,往往分解的意思越多,这个字的感染力就越强。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以“直”状烟,看似无理,实则是安静无风的表现,而且“直”字能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直”还与下句中的“圆”相对称,烟是“直”的,日是“圆”的。一个“圆”字,既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特点,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从而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雄奇瑰丽。
答题要点:这个字含有……(几层)意思,写出了景物的……特征。
三、探究写法之妙
题型:这个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自选角度来赏析这个字。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从修辞手法或者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赏析,先找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然后就其表达效果稍作分析便可以。例如:宋代诗人宋祁的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个“闹”字以动写静,简直妙不可言。“春意”本来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但是“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诗人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虫鸟和鸣的景象,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生气蓬勃的特征。
答题要点:这个字运用了……修辞(表现)手法,不仅写出了……,而且表现了……。
模拟训练题
春 望
[唐]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写诗人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状,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3.说到“望”字,宋代诗人李觏有一首《乡思》,诗人这样写道:“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有人说诗人的思乡之情尽在一个“望”字中,请谈谈你的理解。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3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诗歌鉴赏 古诗歌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会欣赏古诗词,既是传承中华国学的需要,也是提高文学修养、陶冶审美情操的需要。古诗词鉴赏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受到种种原因的制约,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教学现状很不乐观。如何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则是教师任重而道远的责任。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唤醒学生心中的诗意,引导学生品诗趣、析诗情、赏诗意。
一、品诗趣
写诗须有趣,方能引人。诗愈好愈耐人寻味。因此,我们读诗要学会品味,读出诗趣来。诗趣大致有四种,即情趣、意趣、理趣和志趣。
1.情趣
陶洲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诗人本来“种豆南山下”,却是“草盛豆苗稀”的结局,可见他很不善农事,但诗人却不辞辛苦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一轮皎洁明月的陪伴下,劳动归来的诗人虽孑然一身,却心情舒畅。诗人肩扛着锄头,穿行在草丛间,皓月当空,这是一幅多么引人遐思的月夜归耕图啊!
2.意趣
例如,脍炙人口的《竹枝词》中有这样的表述:“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具有民歌风味的诗篇,诗的后两句巧用谐音双关、巧借天气景象,将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含情脉脉、楚楚动人少女那种羞涩疑虑、微妙复杂的内心情感描摹得惟妙惟肖,使诗的意趣平添隽永含蓄。读之如品香茗,清醇淡雅之味浓郁,令人耳目一新。
3.理趣
何为“理趣”,是指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或哲理性的人生感悟。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些精妙的句子都是作者人生阅历的沉淀与生命境界的表现。更值得一提的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此句诗中,作者用“沉舟”和“病树”来自比,而用“千帆”和“万木”喻那些在宦海中的新贵们。此句原是刘禹锡感怀身世遭遇的愤慨之辞,但因其客观上包含着自然规律,后来人们更多地用其哲理义,即以自然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沉沦不算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美好。
4.志趣
例如,曹操的建安风骨诗作《观沧海》。此诗写出了诗人居高临下观赏沧海的雄姿和博怀,极富志趣,堪称咏志诗的代表。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写出了诗人借大海吞吐宇宙的意境来抒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建功立业、统一河山”的雄心壮志。读来让人激情荡漾,精神振奋。
诗虽有“意情理志”四趣之分,但一首诗往往是四趣皆备、水融的,我们不能生硬地去解析它。凡是脍炙人口的诗歌,都因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流传千古,人们品读再三,才能感悟出其中的真趣本味。
二、析诗情
诗歌的核心是情感。别林斯基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挖诗歌所蕴含的情感,这是学生学会赏析诗歌的重要一环。
我以杜甫的《春望》为例,谈一谈如何赏析诗歌中所蕴含的深情厚谊。此诗是作者描写“安史之乱”的一首名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令人唏嘘,感人至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就是作者眼中的战乱中的长安城景色:春天早已降临长安城,但繁花似锦的国都却已残破不堪,只剩下乱草丛生。这句诗虽在写景,但我们却能从作者所写的景物中品读出诗人那痛彻心扉的忧国伤时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作者把自己感时伤世的情感通过对“花”“鸟”的移情表达出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诗人用“连三月”来形容战争之久,用“抵万金”来表示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中的妻子儿女的那种牵挂、担忧、思念之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更是把诗人那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要领会诗词中的情感,就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去发现、思考和感悟。在学习诗歌时,如能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写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那鉴赏起诗歌情感来就会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三、赏诗意
意境,是指诗词中情感、观念与环境、气氛的统一。诗词一般都有优美的意境。一谈到诗意鉴赏,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诗人用生动传神的笔墨刻画了一幅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试想:一望无际,空旷辽阔的边疆沙漠,只有“大”字方能壮其景;在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沙漠上,烽火台升起的那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异常单调,用“孤”来形容浓烟。但作者紧接着又用一个“直”字来表现它的强劲、挺拔、坚毅之美,而那横贯其间的九曲黄河,非“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受。其实,落日在我们印象中总有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伤情怀,但这里作者却用一个“圆”字来描绘,给我们一种温暖亲切而又苍茫无边的感觉,让人浮想联翩。作者当时那种出使边塞、深受排挤、思乡感世的孤寂情怀,在这种景物描写中表现得酣畅淋漓。
总之,品读诗歌作品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它能将我们和诗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融入诗人的世界,而我们只有通过对诗趣、诗情、诗意的解读,才能有效唤醒学生心中的诗意,与诗人一起感受喜、怒、哀、乐,从而更好地感受诗歌整体,领悟诗歌的独特之美。
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4
关键词:杜甫律诗 华兹华斯十四行诗 中西诗歌互译之比较
一.大诗人杜甫所处时代对作品的影响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少时漫游山东江浙一带,35岁到长安,后任唐肃宗的左拾遗。759年在四川成都修建草堂,两年半后四川军阀混战,杜甫流亡一段时间后又辗转回到四川成都,后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768年在湖南湖北一带流浪。770年病死在湘水上,享年59岁。
杜甫是我国最伟大诗人之一,被后人以“诗圣”相称。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深知百姓生活之苦。因此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社会的变动,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方法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春望》一诗写自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安史之乱,杜甫被陷长安时。本文取杜甫这一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诗为例简析其英译特点与华兹华斯的《西敏斯特桥上赋》做翻译比较。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英译文:
Spring View
On war-torn land stream flow and mountains stand;
In towns unquiet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
Grieved over the years, 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
Seeing us apart, 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I cannot bear to scratch my grizzled hair;
It 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 pin.
――许渊冲译
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处时代及对作品的影响
威廉・华兹华斯,生于英格兰北部的坎伯兰湖区的科克茅斯。九岁时就读于埃斯特维特河边的一个名叫霍克谢尔德的小村庄,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童年时光。由于生长地景色优美,他从小就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的热爱与敬畏。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身边不断壮大,在青年期时得到了保持。后在1798年与S・T・柯尔律治共同创作《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开始进入盛开期,并获得了非常稳固的文学地位。后与柯尔律治、骚塞三人同称为“湖畔三诗人”。华兹华斯对语言要求简捷和纯粹,反对十八世纪的传统诗歌形式,对湖泊,江河,草地,森林,天空,云彩等的描写都细微传神。文章取其代表作《西敏斯特桥上赋》为例阐述中西互译的特点。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eptember 3, 1802
Earth has not anything to show more fair:
Dull would he be of soul who could pass by
A sight so touching in its majesty;
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
The beauty of the morning; silent, bare,
Ships, towers, domes, theaters, and temples lie
Open unto the field, and to the sky;
All bright and glittering in the smokeless air.
Never did sun more beautifully steep
In his first splendor ,valley, rock or hill;
Ne 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m so deep!
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
中译文:
西敏斯特桥上赋
人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景象,
它是那样庄严,又那样辉煌,
谁能经过它身边而无动于衷?
这城市此刻披着美丽的晨光,
像穿着睡衣袒露又安详,
那船舶、楼阁、剧院、教堂,
直伸向田野,又深入高空;
一切在明朗的空中熠熠闪光。
璀璨的朝阳从未这样美丽地
照耀过大地上的峡谷和山岗;
我从未感到这般沉静!
河水正在欢快地自由流淌。
亲爱的主啊!
万物似在安睡;
那伟大的心灵也停止了跳荡!
三.两首诗歌在文法、句法、行文上的翻译特点比较
1.中国的文字弹性极大,文法变迁极小,一千年前甚或两千年前的一首诗,往往能以原文诉诸今日的读者。这首《春望》在二十一世纪诵之,词句仍然是句句新鲜。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字障”远不如西方文学的文字那样严重,和英国文学相比之下,中国古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中国文字往往可以一字数用,或加上名词不标单复数,例如《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一句和“家书抵万金”一句。动词不标今昔,如“国破山河在”一句,几乎一切动词皆是眼前事,但释为追忆往事亦无不可。中国文法的弹性和韧性是独特的。例如这首诗的第二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主词可以省略,在西方诗歌却是无法省略的,如华兹华斯的《西敏斯特桥上赋》上的第四句“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 ”和第十一句“Ne 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m so deep”
2.中国古诗词在隐含的人称不同就决定了读者与一首诗之间的距离,和他对那首诗的态度,动词的时态也影响到这种距离,比如在《春望》一诗里就可以整理出四种距离来。
甲:第三人称,过去式+现在式
乙:第一人称,现在式
丙:第三人称,现在完成式
丁: 第一人称,现在式
从分析当中不难看出第二句和第四句所说的距离较近。而英文诗华兹华斯的《西斯敏斯特桥上赋》却是人称分明,时态判然,例如,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
3.在句法上,英国十四行诗也极富张力,而且句法甚为考究。例如华兹华斯的《西斯敏斯特桥上赋》的第十二行: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我们可以将这一句子排列成若干组合:
The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glideth
Glideth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edht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the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glideth the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the river glideth
这句译文中译为“河水正在欢快地自由流淌”是未尝不可的,也没有影响全诗的风格和结构,但因为需要和中古诗做对比我们不妨可以改为唐诗中对等的成分,因此我们在翻译此句的时候可以变相的译为“水流自欣欣”(余光中)这种古诗的形式,由这句可出七中排列组合的形式,如:
水自欣欣流
水流自欣欣
流水自欣欣
欣欣自流水
欣欣水自流
自流欣欣水
自流水欣欣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同样也神奇地富有弹性与张力,使律诗不仅讲究声调和对仗,句法比较严谨,往往不免交错或倒装,而且也会把词的次序安置到最大限度。
4.两首诗在英汉、汉英互译的时候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做了综合处理,即把原文中表示不同意义而又连接在一起的几个字词归纳成一个总体的意思,在英文中尽量用一两个词来来表达,比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本句的翻译中,许渊冲先生并没有采用一一对应的形式,而是把他们糅合在一起从意义的角度进行重新的组合。他用“thin”来表示“短”字,从而表示了“愁白了头发,越愁越去抓挠,越抓挠越稀少,简直都插不住发簪了”的含义。
四.结束语
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5
关键词:背景 情艺情怀 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61-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种文学样式争奇斗艳,而古诗词更是其中一株奇葩。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所占比重较大,教学任务较重。随着中考、高考改革措施的出台,其分量定会越来越重。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的民族,有着她过去光辉灿烂的一页,而她过去的辉煌又主要是靠汉字――确切地说,应该是古诗词一一流传下来的,古诗词与历史文化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这种牢不可破的结合又赋予古诗词某种特殊的意义,使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名词,象征着五千年的古国文明,象征着国家的统一,象征着民族的团结,象征着悠久灿烂的文化。
(1)知背景看生平。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任何作品都或多或少的留有时代的印痕。可以说,每一首古诗词都是那一时代的缩影。不管是李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写景诗,还是杜甫饱含写实笔墨的爱国诗篇,都大气而奔放;而宋朝的衰弱积贫和快速变迁,则使宋词多离别叹惋、仇恨哀怨之声,李清照的《如梦令》和诸多词人的作品可见一斑。两相比较,时代特色尤为明显。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这是作品理解中情感最难把握的一类,需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才能好好理解。如果我们不知道东晋的八王之乱,不知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傲骨,就无从理解他“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避世隐居之志,更不会理解他为何读书“不求甚解”;如果我们不知道唐代的安史之乱,也不知晓杜甫在那场家仇国难中曾历经“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悲惨遭遇,我们就无从感悟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博襟,更无从理解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深情哀叹;如果我们不了解陆游从小到大的经历,不熟知他本人的爱国情怀,我们就无从感知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更无法理解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报国之志。正所谓“文如其人”,学会“知人论诗”,古诗理解鉴赏才会融会贯通。
(2)做诗词鉴赏题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古有苦吟诗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径须”,“只将五字句,用破一世心。”更有贾岛为了“推敲”二字和韩愈结成“布衣之交”的佳话。因此,只有发掘“情”与“语”之间的关联,用心去发现、品味诗中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才能更好地鉴赏好古诗词。鉴赏题说白了就是作用题,第一步:要知道用了什么手法,类似与比喻啊,对偶啊!第二步:手法的效果,如果不知道的话,就直接写生动形象的写了(这个地方就把这句古诗的内容用现代文翻译一遍)。第三步:继而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对社会的批判啊,什么的,没有的话,就别写。第四步:总结一下,类似于使文章更富有内涵啊,更流畅啊,什么的,这个都是套话,背几句就可以了,大概就是这四步步整理一下,这个公式,内容,主旨,语言,结构,四点都要讲。运用手法,就是语言了,生动形象或其他的写出了古诗内容,即翻译,进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尽量往古诗主旨上靠,与其呼应。铺垫啊,这是从结构上讲,没有就别写,要扣分,为全诗增添了什么什么的(套话结束)。如夸张与想象使物象极富张力;拟人使诗句形象生动、动感十足;虚实相生使塑造物象更为突出;托物言志表面在咏物,实际却在表志。一是:找诗眼,就是诗中的关键字眼。有时候字眼是诗的灵魂所在。二是:整体把握,自己对中国古文化知识的了解,往往会是你对古诗翻译的关键。比如一些诗人爱用典故,所以我们就要对这个典故有所了解,否则就无法了解诗意。古代中国是文人取仕制度,所以大多文人皆有官职,所以古代官僚制度十分重要。还有古代的历法等。三是:类比。就是同一类或同一风格的诗文可以放在一起对比或类比。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这一类诗的写作方式,进而更好的把握诗意。
(3)艺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方式和修辞手法,也就是说,修辞手法包含于表现手法中手法就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如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比喻、对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层递等。应该说表现方法包括了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诗词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要想使学生融会贯通、信手拈来、分析得体,必须阅读和记诵大量的相关知识,平时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力求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去领悟,去找到那种“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壮志与豪情。总之,赏诗如尝醇酒,久则弥笃;如饮清泉,沁人心脾;如品香茗,情趣盎然。久之将有“诗不醉人人自醉”的美妙感觉,这也就是鉴赏古诗词的最高境界吧。
参考文献
[1] 李伟.谈古诗词教学内容的鲜活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7(4):46-47.
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6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文中蕴含着中华传统的美德,她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而不衰的精神保证,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更是广大中学生精神成长的宝贵财富。古诗词是很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的,通过鉴赏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受到多个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灵活,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味,学得有效。在教学实践,我就适时尝试运用多媒体创设意境法进行古典诗歌教学,效果较好。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标准,尤其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歌特别注重营造意境。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领会和把握,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理解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进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深刻理解诗歌主旨。
1运用多媒体进行意境再现法
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借助多媒体来再现古诗歌意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形象,更全面,更深刻理解诗歌。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描绘初春景色的诗。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即使背诵下来,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美感。教学这首诗时,可以用投影仪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丽图画:那翠绿的青山,如茵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漫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中感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学生在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时,可通过多媒体视频影像置身于诗人生活的“烽火连三月”的乱世,目睹百姓“安史之乱”而流离失所的处境和长安失陷后“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之中,自然会生出忧愁悲苦的“心境”。这时盛开的鲜花会让他潸然泪下,鸟儿的啼叫也会让他感到心惊。通过这种画面再现,让学生走进诗人生活的时代,和诗人同呼吸、共命运。这样,诗人的感情就化成了学生自己的情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了教学效益。
比如《天净沙・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我先制作一个课件,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这首散曲的画面,并配上乡愁的曲子。之后,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欣赏。首先我让学生找出全诗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一个事物表达一个意象,学生不难找出,因为全诗总计五句二十八字,一共描写了九个事物,那么也就是九个意象。我又引导学生:这九个意象不是用关联词承接起来的,那是用什么把它们串联起来的?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是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我又进一步地启发:这九个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并用自己的话把本诗的意境表达出来。
有的学生这样再现本首诗的意境――暮霭中,躯干上缠着枯藤的百年古树无声耸立,叶落殆尽的树枝,铁似的直刺苍天,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没有动,也没有叫,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像个雕塑。小桥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小溪边,一座农舍悄然而立,房顶上,炊烟如蛇,蜿蜒升起。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朝着夕阳走去,渐渐成为一个黑点,消失在地平线……
多美的意境啊,学生浸润其中,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艺术享受。这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就了事,那么这道精神大餐,无疑就变成白开水一杯。
2运用多媒体意境再造法
一些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有着独特的意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深刻理解本诗意境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发挥,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在教韦应物《滁州西涧》这首诗时,在分析了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学生对此诗掌握差不多的时候,在课堂结尾,我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滁州西涧》这首诗的画面,特别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情景。我当场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彩笔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把握好诗歌意境,进行合理想像,画出自己的“野渡无人”图来。这一下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们根据画面,结合对诗歌的理解,他们纷纷动手画起来。课后他们交来很多作品:有画一只孤舟,一个渔人在上面抽烟的,长长一条烟雾,渔人神情悠然自得;有画一只船,船桨上停息一只小鸟,小鸟很乖伏着,身子随着水流在微微晃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