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节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节的古诗范文1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 龚自珍《已亥杂诗》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春夜喜雨》
4、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宋 程颐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周 姜太公《太公家教》
教师节的古诗范文2
2015年3月23日,笔者受吉林省教育学院继教办的委托,在吉林省骨干教师提高培训活动中,在长春市一百零三中学,为全体教师做了一节观摩课《平面直角坐标系》.此课受到了大家的肯定与好评,其中付延忠老师这样说:“这是一节有思想的课.”还有很多老师鼓励我将此课形成文稿,以便有更多的老师能够看到.为此,特将此课的设计意图和课题实录整理如下,希望得到更多老师的指正.
一、教学目标解读
本课选自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函数及其图像》第二节函数的图像的第一课.由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使得我们可以用几何的方法研究代数问题,又可以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实例认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2)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本节课是概念教学.如何揭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产生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特别是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体会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如何类比数轴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应当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概念的一般模式.甚至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新知、探索数学新知的可以借鉴的学习活动经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搭建起了几何图形与数量关系之间的一座桥梁,如何揭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也成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用数学图形表示数学活动情境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有序数对的认识也是一个难点.
二、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
1.走一走:创设问题情境.
请第一行的所有同学到前面来抽取座位号,请按你拿到的座位号,准确找到自己的座位.
2.画一画:实际问题数学化.
请大家试画出尽可能简洁的数学图形,表示这一活动情境.
3.调一调:提高挑战难度.
请第2行和第1列的所有同学到前面来抽取座位号,请按你拿到的座位号,准确找到自己的座位.
(1)每名同学抽取座位号上只有一个数字.
(2)每名同学抽取座位号上有两个数字.
4.画一画:类比深入思考.
类比活动1,请大家试画出尽可能简洁的数学图形,表示这一活动情境.
(二)新授
5.讲一讲,建立数学模型.
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概念.
6.练一练,巩固基本概念.
初步掌握求点的坐标与已知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
7.玩一玩,寻找坐标规律.
说出自己的坐标,发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及坐标轴上点的特点.
8.练一练,强化概念认知.
初步掌握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9.看一看,回顾历史发展.
数学史介绍.
(三)总结
10.谈一谈:归纳总结学习经验.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四)作业
三、活动设计说明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确定平面上点的传统方法,设计了两个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探索过程,体现了对抽象思想的关注.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立足于如何引导学生类比学习、自主发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为此,本节课设计了走一走、画一画、玩一玩、看一看、练一练、谈一谈等多个活动环节,使得学生始终处于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中,始终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始终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
教师节的古诗范文3
收拾好书包,戴好红领巾,我从家里出发了。
当我在山路上冥思苦想时,一片开得正旺的野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眼前一亮,心里高兴地想着:太好了!我正愁送什么给老师,没想到它就在眼前!我小跑过去,弯下腰,细细地挑选着每一枝花。采好之后,我支起要来,擦了一把汗,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快到来时办公室了,我踮起脚走过去,走过窗台,我先悄悄地望了一眼,噢!里面没人,我这才大着胆子站到窗外,把花插入老师的笔筒里,然后站在那里边笑边想:老师待会儿看到这束花,会怎么样呢?这时,里面传来了推门声,呀!老师回来了!
教师节的古诗范文4
2、有一个学生,在十多年后,当然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回忆自己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涯时,最怀念的一位老师是曾经教训过他的非常严厉的教师,就是因为他的一顿打骂把他打醒了,从此才努力学习的。
3、我不由想起以前教师的杀手锏,手中的教鞭,那是老师权力的象征。现在的老师没有了教鞭,也没有了教师的权力。
4、我也不由想自己不能是个好老师,这倒不全是我没有教鞭,而更因为是我自己就不是一个严厉的人。
5、另外一个故事:一个科学院院士,回忆自己中学时代的语文学习,应该说他的语文水平是非常不错的,他说当时语文老师是个新出来的老师,普通话讲得不知道是太标准或是太不标准的缘故,一句话也听不懂,于是就自己看课外书,一节二节课看一本。
教师节的古诗范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世界古代史
长期以来,有关世界古代史的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尤其是在新课改实行前十年,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几乎已经从各类中学教材中消失,这是令人非常痛心和失望的,也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相违背。幸好,国家教育部门及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加入了有关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这一方面完善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发展,特别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上好中学世界古代史部分的课程,如何让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种挑战也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与想法。
一、如何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全球史观
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其中是这样规定的: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但是,由于世界古代史在教材中的长期缺失,这种多文明的全球史观一直得不到体现,也使得高中世界史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异常难讲,因为学生们对西欧中世纪,对世界古代史缺乏必要的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对文明多元性的展示,培养学生们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的意识。
以《必修三》的希腊罗马文化题材为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们明白,随着黑暗时代的过去,古希腊罗马和中国一样,都表现出了在文化上的非凡创造力。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陆群雄逐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私学兴起,百家争鸣,诸子思想文化是东周时期最卓越的文明成果,左传和楚辞则是历史学和文学的瑰宝。与此同时,古希腊人也以崇尚自由、人本观念和民主政治在西方闪耀,其中诞生了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优秀的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著名的史学家,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等贡献突出的科学工作者,这些都影响着西方人的情感理想和信念,为西方人提供了精神的食粮和心灵的归宿,它和中国文明一样的璀璨,一样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突出这两个文明的比较对这两个文明的比较。例如希腊罗马的城邦民主和秦汉的中央集权的比较,希腊罗马土地制度和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比较,希腊罗马哲学和中国诸子百家的比较等,这种比较可以引导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思考,引导他们自觉地把古代各国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古代历史进行对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世界古代史的学校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又打通了中外历史,培养了学生从中国看世界和从世界看中国的世界意识和民族意识。
二、如何个学生一个完整的世界历史脉络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行,教材出现了新的课程结构,那就是有特色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模式,这一方面突出了课程的专题性,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打破专题的架构,如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世界历史脉络,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必须突出历史发展的继承性和因果关系。还是以《必修三》为例,就西方历史发展而言,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希伯来文明构成了西方历史发展的重要基石,他们为西方甚至世界贡献了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和犹太教(也就是基督教的前身)。如果再具体到希腊文明的诞生,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爱琴文化(岳麓版教材已经有这一方面内容),原始希腊文化和古代东方文化。前两部分构成希腊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是希腊城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古典时代希腊哲学、戏剧、雕塑、史学与科学技术等的繁荣兴旺正是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起步的,后者对希腊文化的影响巨大,许多成果成为了希腊文明发展的因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发展是有脉络的,有继承性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这种继承性。
其次,要突出文化之间的往来,让学生明白文明之间并不孤立。例如,印度的佛教艺术受希腊影响,形成了犍陀罗艺术,这种艺术被佛教带到了中国,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佛教艺术。秦汉时期,中国和罗马帝国之间有过往来,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的使节来到过中国。可以说,这些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的同时,也都为各自文明汲取了新的营养,增强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促进的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如何在世界古代史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注重课程育人,确立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承担人文功能的历史教育,在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方面,世界古代史的作用难以替代。世界古代史的基本任务在于讲述这一古人类历史99.9%以上时间的人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过程与规律。可以说,世界古代史自身就是一个闪闪发光的资料库,对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教师节的古诗范文6
[关键词]暴涨暴跌;股市;系统性风险
作者简介:王 擎(1973―),男,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成都,610074),教授。研究方向:资本市场。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股市波动是股票市场的常态,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形成暴涨暴跌,往往给股市运行带来巨大影响,有时甚至发生灾难。如何界定股市的暴涨暴跌,各国股市的暴涨暴跌有没有内在联系,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也是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
国外一般从股市泡沫角度来研究股票价格的非正常波动,“暴涨暴跌”实质是股价“泡沫”的膨胀和破裂。在经典的现值模型和市盈率模型基础上,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创新模型以期对“股市泡沫”加以解释。如希勒(1984)的Fads模型、艾伦和戈登(1993)的Churning bubbles模型把股票价格“泡沫”作为一种市场自发力量形成的过程,Barberis, Shleifer和Vishny(1998)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建立了投资者情绪模型(BSV),Scheinkman和Wei Xiong(2002)建立了过度自信模型,从投资者行为的角度来解释“股市泡沫”的产生。
相比西方学者对“股市泡沫”的研究,中国学者更直接关注股市的暴涨暴跌,从目前研究看,股市暴涨暴跌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
1.股市暴涨暴跌缘于市场制度的缺失。杨元华(1997)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欧美股市暴跌是一种调整期的反映,而亚洲股市的动荡更多地表明机制不健全和结构失衡。[1]骆勇(2007)认为,中国股市表现出来的暴涨暴跌是国企改革(包括国有银行)未完成的代价。[2]谢百三、李政东(2008)认为,中国股市暴涨暴跌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即资本项目的不完全开放,做空机制缺乏,交易所会员制的不合理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等。[3]赵红等(2008)认为,A股市场暴涨暴跌的制度性原因主要在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收入机制不合理,对股市起到助涨助跌作用;上市公司再融资圈钱行为,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4]卢林华(2009)认为,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外生因素在于发行制度不完善,分红制度不完善,基金制度不完善,监管制度不完善等。[5]韩国勇(2009)认为,上市公司缺少回报股东的意识、做空机制缺乏、股市政策依赖性较强等三大弊病,是造成我国股市大起大落的主因;而基础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过分重视融资而对投资人保护相对淡漠;投资渠道的缺乏,以及投资主体的单一,也是造成股市大起大落的因素。[6]
2.股市暴涨暴跌缘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缺陷。孙建军、王美今(2004)认为,过度自信的投资者通常会推动股市的大起大落。[7]时寒冰(2008)认为,股市暴涨暴跌的根源,是权力不当干预的结果。[8]夏和平、田石英(2008)认为,就监管者方面考察,导致我国股市暴涨暴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即监管理念扭曲、监管职能错位、股市制度缺陷。[9]卢林华(2009)认为,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内生根源在于定位偏差,而投机市场博弈行为是股市暴涨暴跌的直接推手。孙立坚(2009)认为,中国股市暴涨暴跌是投资者的“动物精神”和集体非理性的结果。[10]欧阳文、何德辉(2009)认为,股指的暴涨暴跌主要是由于中国股市中的各市场参与者目标之间出现背离,没有被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有效修正。[11]陈国进等(2009)认为,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是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呈现暴涨暴跌特征的主要原因。[12]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研究,大多都是从暴涨暴跌的原因方面进行定性分析,但暴涨暴跌该如何界定,各国股市暴涨暴跌又有何差异却基本没有涉及。本文以中、英、美、日四国股市为研究对象,实证界定四国股市暴涨暴跌的表现,并比较四国股市在暴涨暴跌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特征,这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股市的稳健运行和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二、股市暴涨暴跌的实证界定
(一)数据及研究方法
为了分析各国股市暴涨暴跌的特点,我们选取中国股市与英国、美国、日本股市作比较。各国股市均选取其最有代表性的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即中国的上证综合指数、英国的FTSE100指数、美国的S&P500指数、日本的Nikkei225指数。其中,上证指数的数据来源于通达信股票交易软件,其他三个指数均从省略网站相关栏目下载获得。
本文选取四国股市1996年12月20日至2010年11月19日的收益率为研究对象,数据频度为周数据。①其中,上证指数周数据和另外三个指数的周数据在计算时间上存在差异,即上证指数一般以周五作为周数据生成日(若周五休市,则往前一日;若仍休市,则依此类推),而英国、美国、日本三个指数的周数据生成日一般是周一。为了更好地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将除上证指数外的三个指数的周数据作了调整,即先获取其日数据,然后依照上证指数的周数据生成办法,重新计算三个指数的周数据。
为研究暴涨暴跌的极值,我们使用经验分布函数来拟合样本分布。设{X1,X2,…,Xn}是来自总体X的简单随机样本,对于任意x(-∞<x<∞),以Vn(x)表示事件{X≤x}在n次简单随机抽样(独立重复观测)中出现的次数,即样本的n个观测值X1,X2,…,Xn中不大于x的观测值的个数,则称Fn(X)= Vn(x)/n,(-∞
进一步,我们认为落入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左尾1%和右尾1%的数据属于极值,②于是我们将经验分布的上1%分位数(99%分位数)对应的值定义为暴涨的临界值,将下1%分位数对应的值定义为暴跌的临界值。分别落入这两个区间的数据则是相应的暴涨暴跌的事件。本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证结果
对暴涨暴跌极值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观察表1可以发现,同样的时间窗口,上证指数的样本数量要比另外三个指数的样本数量少30个,原因应该在于中国的节假日较多导致股市休市时间平均每年多了2天左右。在样本期间,中国股市暴涨和暴跌的次数各为6次,其它三个股市暴涨和暴跌的次数各为7次,数据的差异大概也和样本数量有关。
从平均涨跌幅看,上证指数>FTSE100> S&P500>Nikkei225,说明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另外,Nikkei225指数的平均涨跌幅相比其他三个指数要小很多,说明其平均收益率是最低的,可能与日本经济长期增长乏力有关。
从峰度值看,③四个指数的峰度值均大于0,即都是尖峰肥尾,从大小排序看FTSE100>Nikkei225> S&P500>上证指数,说明在4个指数中,FTSE100指数的频率分布集中程度最高。FTSE100和上证指数收益的平均值最为接近,相差仅0.01%,但峰度值却差异较大,说明FTSE100指数的肥尾现象更为突出,也就是说,FTSE100的暴涨暴跌次数相比上证指数暴涨暴跌次数可能更多。
从偏度值看均小于零,都是左偏,比较结果是Nikkei225 S&P500>FTSE100,说明上证指数的波动性最大,Nikkei225其次,而S&P500和FTSE100的波动性相近。
上证指数偏度值最小,而方差最大,这或许是因为样本期间中国股市存在涨跌幅的限制而且不准卖空,④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只能反复地暴炒股票,从股价上升中获利,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限制了暴跌的跌幅,使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次数最少,而另一方面则加大了股市的波动性。
三、世界主要股市暴涨暴跌的比较分析
(一)四个股市暴涨暴跌的表现
1.中国股市
从表2看,中国股市暴涨暴跌主要集中于2008年,有6次,另外2006年发生2次,其余4次分别发生在1996年、1997年、2000年、2002年。
从发生暴涨暴跌的具体事件来看,政策起到关键的作用。在6次暴跌事件中,有4次存在直接的政策利空,包括实施涨跌幅限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印花税等,另外2次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6次暴涨事件中,同样有4次直接和政策出台相关,另外2次涉及到监管部门领导的讲话,这其实也暗含着某种政策导向,体现出政策对市的呵护。因此,中国股市的“政策驱动型”特征比较突出。
2.美国股市
从表3数据看,美国股市的暴涨暴跌主要发生在2008年,有5次事件,显然也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另外在2000―2003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后发生的频率也相对较高。就程度而言,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暴涨暴跌的幅度较大,其余期间的暴涨暴跌幅度都相对较小。在样本选取区间内,美国股市的最大单周跌幅出现在2008年10月10日当周,跌幅达到了18.20%,源于金融危机的加深,市场投资者产生了强烈的悲观情绪。而样本期间内的最大单周涨幅则出现在2008年11月28日当周,涨幅为12.03%,究其原因,美国政府对于当时深陷危机之中的金融机构的一揽子救助方案或许大大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
从统计结果看,美国股市的波动幅度并不是很大,暴涨暴跌的程度基本都在10%的范围以内;而且美国股市受政策或政治性讲话的影响很小,更多是对经济形势的自然反映,这凸现出美国股市的相对成熟性。对于有着200多年成长经历的美国股市而言,它的成长绝不是“急来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它的每一次大涨背后可能是较长时间酝酿后的“水到渠成”。因此,美国股市的暴涨暴跌多半属于“市场和事件驱动型”。
3.英国股市
从英国股市发生暴涨暴跌的事件看,14次中有8次都与美国股市同步,显示出英美两国股市的密切关联性。另外的几次原因主要有:1997年12月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正式生效促使欧洲主要股市猛涨,2010年5月欧洲债务危机对英国股市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2009年2月20日汇丰银行现金告急,等等。从幅度来讲,英国股市最大单周跌幅发生在2008年10月10日,最大单周涨幅则出现在2008年11月28日这一周,与美国股市完全相同。
总体来讲,英国股市的暴涨暴跌也属于“市场和事件驱动型”,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英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的同步性非常强,同样,在大多数时间股市波动并不是很大,而且频率也并不是很高。
4.日本股市
从表5可以看出,日本股市的暴涨暴跌大多也是受市场和事件的影响,由于日本经济的高度市场化和开放性,因而股市总体上呈现出与欧美股市共同的特征。但具体看,日本股市和欧美股市的同步性并不强,虽然2008年期间受金融危机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共性,但日本股市暴涨暴跌的时间与欧美股市并不完全契合。另外,日本股市波动也有一些独特的原因,如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都使日本股市波动与欧美股市存在差异。
(二)四个股市暴涨暴跌的相关性及原因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四个股市指数走势完全相同的时间只有一个――2008年10月10日,四个股市受金融危机影响都同时发生大跌。总体上看,S&P500和FTSE100的暴涨暴跌时间窗口较为接近,14次剧烈波动中有8次波动都同步,说明美国和英国的股市之间关联较为紧密,这与欧美经济的高度市场化和全球化特征相吻合;而上证指数与Nikkei225的暴涨暴跌时间窗口则显得更为独立,说明其存在一定的独特性。
中国股市从正式建立至今不过20年,仍处于“青年时期”。与英美日三个发达国家的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波动性最大,而且呈现出典型的“政策市”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的两大特征:中国是一个新兴经济体、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之中。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中国股市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但同时也表现为制度不完善、法规不健全、投资者不成熟等特征,比如缺乏做空机制、新股发行制度不合理,证券监管法律、配套法规建设滞后,投资者投资的非理性等,这导致了股市波动剧烈,炒作之风盛行,再加上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因此中国股市和西方股市存在波动的不一致。作为一个转轨经济体,中国的政府行为和企业运行机制都处于转型之中,表现出上市公司自我约束能力不够,政府对股市管理越界等等,加上投资者不成熟,对政府干预形成非理性预期和过度依赖,因而导致中国股市“强政策”的特征。
日本是世界经济实力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金融业也是高度开放和发达,但日本股市与英美两国股市的关联性并不高,而且日本股市的波动也比英美股市更大,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导致了日本股市的独特性。(1)上世纪80年代末股市泡沫破灭。日本股市在1989年摸高至38915点,但其后便开始发生暴跌,到1990年10月已经跌破20000点。股市泡沫破灭使日本证券业空前萧条,大量证券公司倒闭,日本实体经济也受到沉重打击,漫长的熊市一直延续到2005年。这也许是日本股市这14年的表现独立于中美英三国的重要背景。(2)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日本没有搭上“新经济的快车”。日本一直是个学习型的国家,不论是明治维新还是二战后政府对研究开发的大力支持,日本都非常善用“拿来主义”。但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却没有重视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的高新产业的发展,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错失了发展机遇,与英美国家的经济渐渐拉开了差距。(3)地缘上的差异也使日本股市与英美股市运行不同。日本经济发展模式虽属于西方,但所处位置却在东方,势必与亚洲国家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就使日本经济受到较大影响,而英美股市由于地缘的关系没有发生大波动。地理位置也决定了日本属于东亚文化圈,日本国民的消费、投资习惯更靠近亚洲而不是欧美国家,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股市的波动。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运用经验分布函数对中、美、英、日四国股市的暴涨暴跌进行了界定,刻画了四个股市暴涨暴跌的表现,并对其表现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相比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股市,中国股市在过去15年间成长性最强,暴涨暴跌的幅度最大,但暴涨暴跌的次数却相对较少。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及转轨经济体,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表现出较强的“政策驱动型”特征。
2.作为相对成熟的市场,美国、英国、日本股市的暴涨暴跌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和事件驱动型”特征。其中,英国和美国由于历史渊源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同使两国股市波动呈现出较强的同步性;但对日本股市而言,由于上世纪80年代末股市泡沫破灭、日本产业结构发展滞后、独特的地缘特征等原因,日本股市波动与英美股市表现有很大不同。
3.当爆发金融危机等影响全球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时,全球股市都无一幸免,不同体制、不同发展程度的股市都会呈现出较强的共振。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在出现金融危机等系统性风险时,全世界股市都会受到影响,中国政府应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沟通,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共同防范各种系统性风险,减小股市的波动。
2.为防范股市的暴涨暴跌,政府应该减少对股市运行的政策干预,完善和规范制度,加快市场化建设,规范和引导中国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
3.资本市场的开放不仅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危机,要防范股市间的传染风险,在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前,应谨慎开放资本市场。
注 释:
①选择1996年12月16日作为研究的起点是因为从那时开始中国股市开始实行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变化可能影响到股市前后表现的差异。为了便于比较研究,其他三个指数的样本也选取同样的时间窗口。另外,若采用日数据则数据量偏多,不便于进行比较分析,因而采用周数据。
②以1%的置信水平来界定暴涨暴跌具有主观性,当然也可以根据研究需要选用其它的置信水平。
③在SPSS软件中,实际峰度值已做减3处理,因此大于0的峰度值即为尖峰,小于0的峰度值为低峰。
④ 2010年3月,中国股市开始允许融资融券,而在此之前中国股市是缺乏做空机制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元华.全球股市缘何暴涨暴跌[J].中国经贸, 1997(10).
[2]骆 勇.暴涨暴跌的股市:国企改革未完成的代价[J].现代企业,2007(9).
[3]谢百三,李政东.股市暴涨暴跌根在制度缺陷[J].中国改革,2008(9).
[4]赵 红等.中国A股市场暴涨暴跌的制度性原因及对策[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5]卢林华.我国股市暴涨暴跌的系统成因[J].法制与经济,2009(6).
[6]韩国勇.中国股市为何暴涨暴跌[J].经营管理者.2009(16).
[7]孙建军,王美今.股市政策对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股市低迷现状的解释[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6).
[8]时寒冰.中国股市为何总是暴涨暴跌[J].新财经,2008(9).
[9]夏和平,田石英.对我国股市监管困境的法律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
[10]孙立坚.“动物精神"驱动股市暴涨暴跌[J].社会观察,2009(9).
[11]欧阳文,何德辉.关于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9(1).
[12]陈国进,胡超凡,王 景.异质信念与股票收益――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9(3).
Th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Stock
Market Extreme ups and downs
――Based on Stock Markets of China, US, UK and Japan
Wang Qing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treme volatilities of stock markets of China, US, UK and Japan, and make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e find out that Chinese stock market shows the fastest growth, the extremist up and downs, and the policy-driven characteristics. US, UK and Japan stock markets show the clear market-and-event-driven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UK and US markets show the similar volatility trends, while the Japanese stock market has its specific volatility feature. In policy implications, every country should exert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n cope with the global systematic risk.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s of maketization of stock market, and open the capitalmarket prudenti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