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端午节的名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端午节的名句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优秀文化;传承
新课改后,内容更丰富了,阅读量增大了,课文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更丰富了,诸如爱国爱民的优良传统、高洁正值的高尚美德、诚实守信的为人处世等等。因此我们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弘扬国粹,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看,营造文化氛围
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文化氛围,力求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目视其文,品尝其味,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传统文化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1.设立“读书角”
在教室一角专门设立“读书角”,在书架上摆放学生喜欢的书刊以及老师推荐的经典著作,如我国的四大名著、《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等,让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喜欢看书,习惯看书。
2.创造空间情景
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字画、学生自己的书法作品或班级格言,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一角,每天一句名言,每周一首诗词,让学生享受视觉盛宴,净化心灵。
3.插播经典短片
在新课导入时、课堂学习中可灵活插播短片,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片段导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形象。同学们顿时热血沸腾、兴趣高涨,为接下去的朗诵和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说,领略文化风采
主要是利用课前三分钟,全班同学按学号轮流上台说名人故事或中国传统节日。轮到的学生须提前搜集材料,做好准备。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加深了对名人的认识和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还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一箭四雕,何乐而不为?学生说的故事精彩纷呈,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一一呈现。如有一位同学给我们讲了屈原的故事,讲他如何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终抱石沉江,以表忠心。唐代文秀写了《端午》一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为了纪念屈原有了后来的端午节。这位同学讲得有声有色,情到深处,催人泪下。又有同学偏爱传统节日,给我们讲中国的春节,讲起挂灯笼,放鞭炮,贴春联,领红包,吃年饭……那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三、读,品味文化韵美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读”的重要性。何况,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很多唐诗、宋词、元曲等,我们应反复吟咏诵读。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早读大声朗读要求背诵的篇章,利用午读朗读唐诗宋词、名言名句等。课堂上还可采取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而且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听名家朗读、全班齐读、以及配乐朗诵,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声韵之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还可举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四、写,感悟文化精神
汉字具有对称、平衡、流动与形象美。书法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古人非常重视书法,家里必备文房四宝,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等。可惜在信息化的今天,敲击键盘的人越来越多,用手书写的人越来越少。有人曾对汉字“书写”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是平时手写机会不多的占46.30%,经常提笔忘字、好多字不知道怎么写的占45.20%。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现状也是令人担忧,字迹潦草,错字百出。鉴于此,学校应重视学生的书写能力,开设书写课。语文教学中也应适当渗透书法教育,引领学生欣赏书法。如在教学《兰亭集序》时可讲王羲之的故事及他的书法。王羲之出生于书法世家,早年苦练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美谈,晚年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后人评论其书法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课堂中可用图片将《兰亭集序》临摹本展示给学生看,不仅学习了课文,还欣赏了著名书法作品,感受了书法特有的东方神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应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努力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让语文之舟在时代的潮流中远航!
参考文献:
[1]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写端午节的名句范文2
电脑阅卷瞬间拉开了高考与一般考试的距离,充满“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试卷去哪儿
“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不要涂得太浅!”“答卷纸不要涂涂改改,写答案不要超出答题区域框!”……
虽然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但即将迎来高考“二模测试”的你,对这些话是不是特别熟悉?你有没有想过老师为什么总要唠叨这些?填涂不当真的就没有分数吗?高考时谁会批我的试卷?会不会批错啊……
本期特稿将为大家全方位解密高考阅卷过程,让你明白高考分数是怎么来的。如果你不想因为作答随意而被扣“冤枉分”,请牢记文章最后阅读老师给出的几条建议。
阅卷那些事儿
“高考阅卷的时间经常会‘撞上’端午节,这时,阅卷大组会贴心地准备粽子发给大家。第一次收到粽子时感觉很温馨,节日里难免会想念家人,和其他老师一起吃着粽子过节,也是种慰藉。平时,阅卷大组也会准备绿豆汤等消暑甜品,大热天里要老师们一刻不停地对着电脑批阅试卷,可是很容易‘上火’的!”
“开头几天,由于对评分标准掌握得还不够透彻,阅卷速度会慢一些。因为担心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很多老师会在晚饭后继续阅卷,电脑房到很晚都是灯火通明的。”
“对参与阅卷的老师来说,阅卷是交流学习的好机会。组里有不少专家、高人,休息时大家都会抓紧时间向他们请教问题。阅卷时还会遇上大学里的同学好友,平日里大家在不同的学校任教,见面机会少,这时遇到了,自然会在晚上的休息时间串个门聊个天。”
【阅卷时间】
“参与阅卷的老师是在考前就确定的。一般情况下,6月9日老师们就会到阅卷地点报到。要在10天左右批完全省几十万份试卷,还不能出错,压力很大!”
浙江省的高考时间为每年的6月7日、8日全天及9日上午。阅卷工作一般从10日开始,持续10天左右。
【阅卷地点】
“网吧什么样,阅卷现场就什么样,不过比网吧干净,也更严肃紧张!”
不同学科阅卷地点不同,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一般在杭州阅卷,文、理科综合卷的阅卷则在宁波进行。由于需要大量联网的电脑,所以阅卷都在硬件设施较完善的大学电脑房进行,也难怪阅卷老师戏称阅卷现场像网吧。
【阅卷人员】
“研究生、博士生是阅卷的好帮手,他们负责批阅一些简单的、答案统一的题目,比如数学卷的填空题、英语卷的改错题;重要的大题则还是由高中教师来批阅。”
阅卷人员由各学科相应的大学教授、高中教师及高校的博士生、研究生组成。大学教授及部分高中名师组成专家组,负责制定评分标准、督导阅卷过程;实际批阅答卷的是高中教师和高校学生。
前面讲过,一张答卷的内容会被划分成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设一个阅卷大组,下设若干阅卷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从二十人左右至五六十人不等,依照阅卷量大小和难易程度高低而定。
【阅卷形式】
“每道题均需要两名阅卷者评分,这等于把试卷量翻了一番,但这样可以减少差错,保证公平公正。”
试卷上的每道题都由两名阅卷者评分,这时会产生两个得分:得分一与得分二。
答案确定的题目要求两个得分零误差,如语文的名句默写。答案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如果两个得分的分差不超过规定值(通常为分值的8%),以这两个分数的平均分(四舍五入)作为最后得分。
如果两个得分的分差超过了规定值,会有第三位阅卷者(一般是阅卷小组长)来评分,产生得分三。以得分一与得分二中更接近得分三的那个分数与得分三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
如果得分三与得分一、得分二的分差均超过规定值,该题会被送到阅卷大组处评判,如果大组长也感到很难判定,会发送给专家组评判。
【评分标准】
“客观题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会直接按照答案开始评卷;主观题的评分标准则通过试评确定。”
语文卷的阅读题与作文题、数学卷的解答题、英语卷的书面表达题等需要阅卷者酌情给分的主观题,会先进行试评以统一评分标准。
数学卷解答题的答案是确定的,但解题方法可以有很多种。试评时,阅卷者会被要求先做一遍自己批阅的试题,然后汇总得到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形成最初的评分标准。接着根据这个评分标准进行试评,根据试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作调整,形成最终的评分标准。试评大约需要一天,第二天开始正式阅卷。用于试评的卷子将被重新批阅。
对其他答案具有开放性的主观题,比如语文卷的作文题、英语卷的书面表达题,在试评阶段,阅卷大组会印发纸质的不同层次的典型答卷若干份以及详细的评分标准,阅卷者按照自己对评分标准的理解打分。然后,阅卷大组会给出专家的评分,并且逐一说明评分理由,阅卷者以小组形式对照专家评分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掌握评分尺度。
【过程监控】
“阅卷过程是受到严格监控的,组长会时不时来抽查试卷,阅卷老师是绝对不可能随随便便打分的,毕竟每1分都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未来。”
在阅卷过程中,每一位阅卷者的评卷质量均由阅卷小组长、大组长同时监控。如果打出的极低分、极高分或者无效分(两人打分的分差超过规定值后由第三人打分,与第三个得分分差较大的分数即无效分)太多,阅卷小组长会及时提醒阅卷者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打分,甚至约谈阅卷者。
“每年高考结束后,网络上会有各种零分作文流传,但这些都不是真的考场作文,阅卷中是不会给作文打零分的。确实会有一些比较‘奇葩’的文章,老师看到了会互相说一下,当作一个欢乐的小插曲,笑过就忘了。按规定,高考答卷内容不能外泄,阅卷现场有摄像监控,电脑不能上外网,所以这些文章是不会外流到网络上的。”
面对那些一看就很随意的答卷,阅卷老师不禁要喊:同学――
你答题如此随意,你的老师知道吗?
因为太随意而丢分,你不心疼吗?
填涂答题卡用2B铅笔,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
这看起来有些老生常谈,却是答题规范最重要的一点。若答题卡填涂颜色太浅,扫描进入电脑后,电脑在自动阅卷时就可能识别不出,严重的情况下会作未答处理。
用铅笔、红色水笔、蓝色水笔或圆珠笔这些规定用笔之外的笔来解答非选择题,不仅会影响扫描效果,还有可能被视为作弊。
答题字迹应工整、清晰,不能太细、太轻
答题的字迹太细或者太粗,都会导致扫描后的图像模糊不清,阅卷者看不清楚,自然会影响得分。
答题必须在规定区域内完成
扫描进入阅卷系统的答卷在被切割成一个个子图时,答题区域框外的字迹会被全部切割掉。因此,必须按照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答题区域的边框。
同时,不要答错区域。2013年“语文试题答案与评分参考”中有这样一条规定:“考生未按规定区域答题,每错一个区域扣卷面总分1分。”
当然,如果答错了区域,也不要惊慌,把错答的答案划去,并在空白处完成该区域应答的题即可。只不过,这样一来,试卷会变得比较混乱,有时候答题位置甚至会不够,所以做题时应尽量仔细点。
写端午节的名句范文3
今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所涉语言文字运用题,在变革与探索中展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创造性与开放性,即便几成僵化固定的单项选择题,也频频出现令人耳目一新之处。在即将迈人大分时代的背景下,这种变化尤因“高考改革元年”而备受关注。
首先,注意古今勾连,展现了浓浓的中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语言文字应用题不约而同有一个共同的内容选择,即在母语的考查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是近年来的趋势,但以今年为最。北京《考试说明》样题曾明确提出“俗语、对联等传统文化内容进入考核范围”,而试卷7题22分的语言文字应用题涉及对联知识及运用、传统文化及礼仪的有4题,共计15分。
对联以有限的形式包孕无限的意趣,以固化的形态彰显丰厚的底蕴,蕴藏巨大的文化信息,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颇为各地高考命题所青睐,比如山东卷第18题。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沉淀,对联与传统节日的结合更是祖辈传承的丰厚遗产。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生活习俗的关注(春节的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的赛龙舟插艾叶吃粽子等)、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与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品质。再看四川卷第20题:
请紧扣下面画横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和《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继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____。
此题考查考生对名著蕴含的文化内涵及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的理解。传统文化中,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共同构成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中国人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此题不再停留在考生对名著的一般性了解,而是对名著更深切的理解感悟,并有对“和”这一传统价值观的体悟。有限的文字,固定的手法,确定的主题,体现了限制性和开放性的完美结合。
湖南卷第1、2题以客观选择题考查语音和语病,选择阐释“家风”语段。“家风”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符号,是一个族群的信仰,一直深嵌于儒家文化的内核。中国传统家风讲究耕读为本、诗礼传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简短的语段,简单的形式,却包孕丰厚的文化内涵,起润物无声之效,让人惊叹。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福建卷第16—18题涉及“惊蛰”的文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表征,也是滋养、哺育、影响一个民族的魂灵。高考指挥棒不仅影响考生,也引导社会,而语言文字应用题一如既往,甚至更为注重用蕴含浓浓中国味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材料为载体,既强调母语的学习又突出文化的传承,这是高考语文内容改革所传递的重要内容。
其次,引入时代源头活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今年语言文字运用考查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大了力度,而且与时代对接,与生活勾连,与社会相涉,与传统相关,涌现新形式新题型,呈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局面。请看全国大纲卷第18题:
下面是某影城招聘值班经理启事中的六项内容,请按性质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为每类命名。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团队合作精神。
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③负责本部门运营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利用。
④分析影城每月的运营状况。
⑤热爱影城工作,有影城管理的相关知识。
⑥协助运营经理管理影院日常工作。
“招聘”这个词现实中几乎每个家庭都无法避免。应用文考查,却不是常见意义上的应用文撰写,更不是习见的应用文指讹示错,而是就启事内容进行分类。这实际是考查文段的分析、理解、概括、整合能力,当读懂文段,清楚六项内容,便可合理切分。让人感兴趣的是,实用性的招聘启事改头换面后可以这样考查,新颖的形式,简单的分类,却独辟蹊径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再看天津卷第21题:
《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有微写作特色,微博火热,带动了微写作,网上“微小说”“微剧本”“微诗歌”“微影评”名目繁多。“微写作”正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正影响着大众生活。此题所涉空巢老人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它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考题不避现实,勇于面对,显示儒家所倡导的担当意识。这则微写作是一道与时代洪流接轨,体现鲜明现实特征的好题。这种任务型实用写作由于有其鲜明的读者意识和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特别能考查学生能否以公民姿态,就社会事务进行理性评说,也能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请看湖北卷第21题:
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
此题与传统文化对接,而且体现了现实实用性,答题应对《论语》有整体了解,同时要符合交流沟通需要,因此语言必须简练而不失明白晓畅,语段简明且有丰蕴内涵。
无论什么题型,无论什么内容,所有语言文字运用题都注意与时代潮流的对接,与现实生活的勾连,都置于当下语境中去审视与考查。全国大纲卷“招聘启事”着眼内容理解,落脚现实应用;天津卷“空巢老人”着眼生活现象,落脚现实关怀;湖北卷“印制书签”着眼传统内容,落脚现实交流。因而这些题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活的时代信息,同时由于注意变革,使题型更具多元化与灵活性、开放性与延展性,呈现了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春天景象。
再次,注意与时俱进,体现了引领改革的时代精神。
能力考查是永恒的传统与不变的主题,高考试卷既要稳又要变,“稳”在于继承,保持试卷的连续性;“变”是适度创新,与时俱进。高考考查的应该是建立在学科知识上的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与能力。请看湖南卷第3、4题:
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__________”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动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3.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
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
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
4.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欲因之梦昊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两道选择题设置基于同一语段,第3题考查实词理解,选项有古诗理解(“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文化教化(“诗书门第,勤俭人家”),题目有味道,有内涵,有思考空间。A项因有“鸡”出场,可见“人家”指“住户”,答案显得趣味盎然,这和许多省份几成僵化的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形成强烈的对比。第4题名句考查,诗句必须描绘开阔的画面和表达画家对故土的眷恋情怀,兼顾语段与语境,着眼应用。答案完全基于对八句诗的深切理解和对画家情怀的体悟,这是对单一名句默写、单纯名句记诵的一种突围,值得肯定。
福建卷第16~18题,基于同一背景材料“惊蛰”设置三题,16题为连贯题选择,17题为字形和语音考查,18题为语病修改,也一改以往语言基础知识零碎、单一、分散的方式,与北京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福建卷有选择、简答、修改等类型,形式更为多样。
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结构变化最大,前几年均为4题,前两题为字音字形、成语或病句的选择题,后两题为主观表述题;今年则干脆放弃语音、字形、语病、标点考查,为此江苏语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说了一段颇为耐人寻味的话:“延续多年的语知部分的字音字形,虽然只有6分,却占用了高考语文复习30%的时间。我们坚决去掉了这两道题,以后也绝对不会再出现。这就是一个导向,高考应着眼于考查能力,而不是单个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东西。”
语文学习是实践性和经验性的结合,学习中可以没有运用,但运用中一定有学习,因此实践性是检验语文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减少单纯的识记考查,着眼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自然是未来语文考查的重要方向。
最后,客观题的考查没有式微,进入了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北京卷1—4题是语言文字应用的单项选择题,只是语音考查、对联知识、词语选择,设题完全基于一个完整的语段,充分考虑语境中语言的应用性。它以一个共同的背景性材料为依托,使多项知识点考查具备一个非常真实的阅读环境与连贯的阅读体验,避免以前字形、语音、词语(包括成语)、语病、连贯等基础知识考查的单一化、碎片化、模式化、教条化,减轻学生思维无逻辑性跳跃的负担,提升了客观选择题测试质量和价值。这一变化使客观选择题这一相对僵化、固化的考查形式出现了可喜的革新,它契合温儒敏老师所说的“在同一个语境中去解决词语、名句填写、文学常识、内容理解辨析等问题”;湖南卷与之异曲同工;江苏卷则在另一维度上迈出了一大步,把漫画这一艺术形式变成客观题,使选择题在考查内容上有了全新的拓展,这又符合温儒敏老师所说的“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语言文字运用是一种基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创造性活动,它的考查是以考生有限的知识结构储备为前提,运用选择、呈现、解说、沟通、交流、表达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关联考生几乎无限延展的思想感情、人文视野,从而彰显人的生命、自由和本质,因而这部分历来是考查的重点,也往往是改革活力最盛、改革实效最显的所在。
写端午节的名句范文4
剪纸是基于有无相生、虚实相成原理形成的平面造型艺术。在剪纸尚未产生的年代,自然界的事物向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适宜于剪纸表现的形象:形状各异的树叶、花草、玲珑剔透的雪花,以及山川景物的剪影,都促进了人对造型艺术的思考。一旦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原理被识知,运用这一原理反映生活的艺术创作必将成为可能。
运用平面材料通过切削、镂刻等手段塑造形象的活动就是虚实相成原理的具体实践。较早的记载见诸《吕氏春秋》:“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日:‘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史记·晋世家》亦记此事:“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叔虞,曰:‘以此封若。这件事广传后世,屡被征引,最终以“剪桐”作为‘分封”的代称。梁代沈约有诗曰:“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圭。”唐代王勃也说:“剪桐疏爵,分茅建社。”皆以此事为典故。
成王即周成王,叔虞是武王之子,叔虞受封,乃西周之事。不过,当时如何将桐叶做成圭形,所记未详。《吕氏春秋》作“援”,《史记》作“削”,直至沈约才作“剪”。此后则一律作“剪桐”或“剪梧”。将“援”引申为“剪”有武断之嫌,但是,无论如何,将树叶仿圭成形的举动,确实也是近乎剪纸的造型艺术了。至今,民间仍有“撕纸”一项,作为剪纸的品种而存在。因此,若说西周时已经出现了剪纸的雏形,也不为无据。
“剪桐”的实物不可能见到了,但是,人们发现了不少以镂雕手法制作的工艺品。距今约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多件玉雕作品,其中有一件“玉冠状饰物”最为珍贵。该物1986年出自浙江省余杭县遗址,高5.2厘米,仅0.3厘米厚口。外轮廓复杂而规整,通体镂空45处,在虚实互补、虚实相应的作用下,神面的形象得以完成。作品充分反映了作者对虚实关系的运用和对镂雕技艺的掌握。1974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中期弓鱼伯墓出土了一大一小2件青玉鹿,皆为片状,造型的完成全靠轮廓线,情同剪影。1950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的战国晚期墓葬中出土了3件镂花银饰片。这3件饰片的花纹、质料、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每片外长19厘米,内长9.1厘米,中间的镂花纹饰回旋蟠曲,舒卷流畅,形制极似剪纸。
与剪纸相类的古代实物绝不止上述几件,除玉器、金银器之外,尚有皮革、竹木等多种材料,都运用了镂空、削刻技术,并在各自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后世著名的品种,其共同特点则是实现了虚实相应、虚实互补的设计。倘若这种设计与技术被用于纸张,那么,剪纸就诞生了。
二、汉代的剪彩为幡
汉代在剪纸史上的主要成就是用丝织品制成春幡。这种春幡的出现,有赖于节令风俗的流行时尚——立春时节的活动。古人对立春的重视从商代就开始了。《尔雅》上说:“春为青阳,谓万物生也。”沿革至汉,朝野上下都在立春日举行迎接春神“句芒”的典礼。汉《郊祀志》有:“迎春祭青帝句芒,青车旗服,歌为阳,舞云翅,立春幡。百官衣皆青,郡国县官,下至令史,服青帻。”所谓“句芒”原指主管树木的官员,后引申为木神和青神,又称“青帝”。立春祭青帝,以祈祝全年农业丰隆,意在劝农。祭春活动的重要内容是“立春幡”“服青帻”。“幡者,帛幅下垂之旗也”。汉代的春幡多为青色,《后汉书·礼仪志》说:“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里的立青幡与衣青服皆指政府行为,官方意识很强。民间则通行用各色丝织品剪刻成小幡戴在头上,是对春神的祈祝,也是对政府号召的呼应,形式上则是大型“青幡”的延伸,后世则称其为“剪彩为幡”。“彩”是对多种丝织品的统称,包括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各种纺织品。王符在《潜夫论》中一再主张“变风易俗”,激烈地反对“浮侈”,批评了多种奢糜风尚,其中也包括“剪彩”一项,并将其归入“宜禁”之列。他说:“或刻画好缯、以书祝辞;或虚饰巧言,希致福祚;或糜折金彩,令广分寸;或断截众缕,绕带手腕;或裁切绮彀,缝秩成幡;皆单费百缣,用功千倍…”这里所说的“刻画好缯”、“裁切绮彀”皆指剪刻各种丝织品;“令广分寸”则透露了小幡的尺寸;“缝铁成幡”则说除剪、刻之外,尚需缝纫、联缀等工艺才能最后完成小幡;而“用功千倍”又证实了制作工艺的繁复与精细。汉代的丝织品在用于书写或绘画时,又被称作“纸”。《后汉书·蔡伦传》上说:“用缣帛者谓之纸。”《晋书》中也说:“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事截绢,枚数重沓,即名幡纸。”汉代的丝织品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即被称作“纸”,在造纸技术尚未普及的时期,“剪彩”已近于剪纸。汉代于立春日剪彩为幡的习俗,开创了春幡的先河,为晋唐以至于宋所承继,成为中国古俗中的著名事项,民俗对剪刻工艺的促进作用,尤其不可低估。
在研究古代剪纸的论文中,屡见“汉武帝影像会夫人”之事,通常将此事作为剪纸的起源而被征引,虽大家亦不能免。其实,此事疑讹。今查,较早的记述共有三处:第一处见于《史记·封禅书》:“其明年,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第二处见于《汉书》:“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第三处见于晋代干宝《搜神记》。《搜神记》文句几与《汉书》同,早有前人疑为“抄自《汉书》”,不堪重引。两处所记大同小异,虽夫人姓氏或王或李,但其所言一事无疑。重要的是,两处所记均未言明这个帷帐中的影像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实现的。有可能用纸、用丝织品或其他材料剪刻成影像;但是,更有可能由真人化妆投影,这个影像不是还会“还幄坐而步”吗?那么,为什么会将此事与剪纸搅在一起呢?毛病可能出在对宋代文献的误解上。宋代高承《事物纪原》曾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一”后人以为影戏与剪纸关联甚密,故辗转附会,以讹传讹,最终差点弄假成真。
三、两晋的人胜与北朝的剪纸
两晋时期,承汉遗风,不废汉俗,仍于立春日剪彩为幡。宗懔《荆楚岁时记》说:“玄春之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帖‘宜春’二字。或错缉为幡胜,谓之春幡。”这里的“剪彩为燕”传诸后世,至唐则称“春燕”。贴“宜春”二字,未必是剪纸,书“宜春”而贴之的可能性更大。除剪春燕、春幡之外,还剪制各色花朵。晋《新野君别传》说:“家以剪花为业,染绢为芙蓉,捻蜡为菱藕,剪梅若生。”当为时令好尚使然。
两晋时期的新动向在于“人日”增添了“剪彩为人”的事项,这是剪纸史上的重要史实。《荆楚岁时记》上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置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人日”之俗汉以前未见,抑或有之而不普遍。《北史》中方见诠释: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一般研究者均认为:人日是招魂或祭祖的节令,源于原始巫术,其形成基础当是信仰观念。这一天,民间剪彩为人形或镂金箔为人,佩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上,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人胜”。人胜的出现,不能排除汉代“剪彩为幡”的影响。将人胜贴在屏风上的行为,开创了将剪纸用于居室装饰的先河,对于后世民间盛行的窗花、炕围子花、顶棚花等装饰性剪纸意义非凡。
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都是高昌古国作品,相当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这些剪纸于1960年和1967年两次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其中有4件作品至关重要:一件是“对马团花”,同出的文书纪年为高昌章和十一年(公元541年);另一件是“对猴团花”,同出文物纪年为高昌和平元年(公元551年);另外2件是“形团花剪纸”,同出文物纪年为高昌延昌七年(公元567年)”。
“对马团花剪纸”仅存3马,复原后可知系6对1 2马,复原直径约25厘米,中间为正六角形,将一张纸四折后剪刻而成。最早命名为“对马”,在收入《中国美术全集》时,改称“六边形对鹿”,后引者则或鹿或马、甚或为羊,莫衷一是。就其形象而论,作马较确切。视其为鹿的依据,大约在于居中者有一只向后卷曲的“角”。细品其形,这也许不是角,而是耳与锯齿状花边连接后的残存。即使视其为角,位置亦过于靠前,违背总体形象。若视其为耳,则两耳,一耳与边饰连,无角,即马。
“对猴团花剪纸”,复原后当是8对16猴,围作一周,各对猴子均回首相顾,极为生动。中心是八角星结构,复原直径约26厘米。两件“形团花剪纸”均以八瓣花为中心,外延扩展为16瓣圆形花朵,极似。两件尺寸相同,直径25厘米。
纵观上述4幅剪纸,其共同特点有三:首先,将纸折叠后剪成的图形,存在着一定随意性,终极效果尚有一定偶然性。其次,这些剪纸都是殉葬品,当是慰藉亡灵的财富象征,与“对马剪纸”同出的十余个剪纸“银锭”、“方胜”可以为证。最后,这些剪纸虽然是今日所见最早的剪纸,却不是剪纸的初创,在此之前当有更早的创作。另外,这里的剪刻工艺绝不可能单为制作殉葬品而独设,当是日常生活中剪纸工艺的反映。所以,南北朝时期民间日常生活中的剪纸一定兴隆。
四、唐代的春胜与装饰剪纸
唐代剪纸有四事可考:一是剪纸已广泛用于岁时节、室内装饰和丧葬习俗等诸多生活事项之中;二是剪刻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作品已相当精湛;三是剪刻所用的材料愈见丰富,包括纸张、金箔和丝织品等;四是出现了“剪纸”一词。
继前代遗风,“人日”剪刻人形之俗依然盛行,名为“人胜”。温庭筠《菩萨蛮》词有句曰:“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李商隐的《人日诗》更为精绝:“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记晋风。”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剪彩为人胜的实际情景,而且透露了继承魏晋遗风的自觉意识。令人振奋的是,“镂金作胜”“剪彩为人’的实物竟然得以流传,今人亦可得见。这就是收藏在日本正仓院的两枚唐代剪纸。傅芸子在《正仓院考古记》中对此描述甚详,兹抄录如下:
据齐衡三年(公元856年)《杂财物实录》称:“入胜二枚,一枚有金箔字十六,一枚押彩绘形等,缘边有金箔裁物,纳斑阑箱一合,天平宝字元年闰八月二十四献物。”今品则以二残片粘合为一者。一片系于浅碧罗上,粘有金箔剪成十六字云:“令节佳辰,福庆惟新,变(当为燮字之误)和万载,寿保千春。”《杂财物实录》所称有金箔字者即此。今金箔诸字黝黑,罗色亦暗矣。又_片较大约四分之三,粘于其下,边缘图案以金箔剪成,上粘红罗之花叶,缘内左下端有彩绘剪成之竹林,一小儿戏犬其下,金箔边缘及彩绘人物色彩如新,犬形已残耳。此当即《实录》后称之物。
日本天平宝字元年,相当我国唐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虽然这两件作品缘何“献物”于日本不能悉详,但作为中国唐代遗物已确凿无疑。《杂财物实录》所称“人胜二枚”,有欠斟酌,实则应为“人胜一枚、春胜一枚”。彩绘人物这一枚是人胜,其中一小儿戏犬竹下,是为“剪彩为人”之属。边缘金箔镂刻成网状花纹极似唐草,曲卷舒伸,疏朗得度,刀法精准,致密凝练。虽有部分残损,仍不失精品气度。就其形制而论,绝似今日广东佛山剪纸,正所谓“铜衬料”作法。其中的小儿、竹林与小狗当是剪素绢为之,复加彩绘而成,这与当今“勾绘剪纸”又极其相类。可知唐代剪刻工艺与我们现在的剪刻工艺已经庶几近之了。
金箔镂作16字这一枚,既无人物,亦未作人形,断为人胜,有失草率。就内容而论,无疑是节日祝辞,寓意吉祥、口吻喜庆,又有“佳节”、“千春”之语,该是立春所作无疑,定名“春胜”也许更确实。总之,保存在日本正仓院的作品,一为春胜,一为人胜。
隋唐之际立春剪彩迎春事,又见于杜台卿《玉烛宝典》:“俗间悉剪彩为燕子,置之檐楹,亦戴,帖‘宜春’之字。”这与晋时流行的“剪彩为燕以戴之”乃一脉相承。开元吏部尚书崔日用《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有旬云:“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太和进士李远也有《立春日诗》说:“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出,巧着金刀力,寒侵玉指风。”除燕之外,唐人诗词、文句中所反映的剪彩题材尚有:春幡、春胜、春钱、春蝶、春虫、绶鸟、鸡、凤等8种。
剪彩迎春之俗,在宫廷内部亦颇兴盛,景龙年间,唐中宗首创于立春日赐群臣彩花之举。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正月初八立春,中宗皇帝命侍臣自芳林门经苑东至望春宫迎春,并出剪彩花,人赐一枚,又命学士赋诗吟咏此举。自汉以来,历代君王皆视立春为大典,立春幡、祭青帝、鞭土牛、造华胜,各种活动层出不穷,而所有侍臣人赐一枚剪彩花的做法,却前所未有。这件事载入史册后,即成后世师表,为历代君王所效法,几成定例。
中宗朝侍臣、学士奉诏赋诗者极多,尽管这类应制诗多奉迎溢美之辞,然也偶有佳作,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诗》中的两句:“今年春色好,应为剪刀催。”即成千古名句。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文献中已出现了“剪纸”一词。杜甫在安史之乱际,避乱走彭衙,受到故友接待,赋诗云:“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这里“剪纸”一词的出现,用作动词,与今日将剪纸用作名词有别,但毕竟是最早的例证。剪纸工艺正在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品类。
唐代用于室内装饰的剪纸实物也找到了,这就是在敦煌莫高窟第17窟中被发现的“装饰纸花”,共6件,与唐代文书同出,现存大英博物馆。6件剪纸均呈正方形,图案骨骼为四角对称式,大小在9-13.5厘米之间。做法是先用各色彩纸剪成逐层收缩的花形,然后重叠粘贴在一起,构成花朵,最多者达9层。又有重叠后施加彩绘者。同类纸花亦见于敦煌其他洞窟的墙壁与天花板,证明其作用是装饰室内环境。
上文所说南北朝时期有剪纸殉葬的做法,在唐代依旧流行。此法既可尽祭奠之仪,又可俭浮侈之奢。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纸钱,今代送葬为凿纸钱,积钱为山,盛加雕饰,舁以引柩。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后代既宝钱货,遂以钱送死。《汉书》称盗发孝文园瘗钱是也,率易以简,更用纸钱。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今自王公逮于匹庶通行矣。”1964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先后发掘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至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的唐代古墓三十余座,出土纸钱、纸鞋、纸腰带、纸冠等纸制工艺品多件,与封氏所记吻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人形剪纸”。这幅剪纸用浅色纸剪成,无彩绘,表现7个直立并肩的人形,每人中部均有一处三角形镂空。联系杜甫《彭衙行》中“剪纸招我魂”而论,唐代当有剪纸招魂习俗,这幅人形剪纸,当是物证。
又参照《荆楚岁时记》所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等事而论,这幅人形剪纸恰合七数,一向定名为“招魂人胜”论而有了根据,但是,应该如何观看这幅剪纸,似可商榷。此物1964年出土时,未能及时发表,直至1973年方首次在《文物》上刊出照片,采用了“方头”朝上、“两足”朝下的形式。此后,《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及《中华民族博览》等书刊在征引此图时,一律因袭此式。但仔细揣摩,似有可疑。主要疑点在于:人形头面方齐,体态难辨,造型跷蹊有悖常理。如果试倒转180度看,7人并肩而立,每人发式相同,发角分开左右向,双手拢抱胸前,下身直袍垂地。此时方见合理、生动。若此式成立,以后征引当一律正之。五、宋代的剪纸艺人与剪纸纹样
宋代剪纸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一是仍沿汉唐遗制,于立春剪春幡,并拓展到元旦,出现了“年幡”。二是出现了专以剪纸为业的手工艺者。三是出现了审美价值突出的观赏性剪纸。
元旦,北宋时已称“新年”。民间多用青纸或青绢剪制小幡,卜几个联在一起,戴在头上,俗称“年幡”。高承《事物纪原》说:“或于岁旦刻青缯为小幡样,重累凡十余,相连缀以簪之,此亦汉之遗事也。俗间因又日年幡。”还有一种可以贴在门楣上的大幡,如《皇朝岁时杂记》所说:“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戴之,或贴于门楣。”这种青幡与汉时立春日剪春幡之事一脉相承,高承也认识到这一史实,所以才说:“此亦汉之遗事也。”宋室南迁之后,此俗仍沿不辍。
宋代立春仍延续汉唐礼俗,剪彩为春幡。《事物纪原》描述春幡较详:‘冷世或剪彩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镂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亦因此相承设之。”旺”《东京梦华录》说:“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南宋立春依然如此。《梦梁录》上说:“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于贵家宅舍,示丰稔之兆。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武林旧事》也说,立春前一日,“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又说:“是日赐百官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入谢。”从以上记述不难看出,宋时的春幡、春胜仍以剪刻丝织品为之,是“剪彩”遗风。宫廷赐百官的春幡甚至有用金银打造者,从工艺材料角度来看,已离剪纸相去愈远,但是,又证明了朝廷对民俗节令事项的认同与尊崇,无疑对民俗将产生激励作用。
北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剪纸艺术创作的手工艺者。《东京梦华录》上说:“东角楼街巷,瓦子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瓦子,又称瓦市、瓦舍。吴自牧《梦梁录》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东京汴梁瓦子极多,是从事商业活动而兼有娱乐功能的市井。瓦市中有说书、说经、小说、相扑、覆射、杂班、驯鸟、影戏、踢弄、装神鬼、舞番乐、水傀儡、谈诨话等多种表演项目。重要的是,瓦子中还有一项“剃剪纸”。“剃”与“剔”通,含“剪除”或“刻除”之意。现在北方农村的剪纸艺人也常用“剔花”、“剔纸花”形容剪纸。瓦市中的“剃剪纸”无疑与其他项目一样,现场制作、即时出售、边剪边卖,兼具表演功能。至于剃刻剪纸的内容及形制,则可参见周密在《志雅堂杂钞》中的描述:“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俞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二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此处共记述了3位剪纸艺人:一是“剪诸色花样者”,二是俞敬之,三是“少年”,3位艺人所剪内容各有所长。“剪诸色花样”即剪刺绣粉本,俗称“绣花样子”。至今,民间仍然采用剪纸做底样,将花样贴在待绣底料上,绣做时沿纸边下针,形成边线挺括齐整、绣线高凸平滑的效果。俞敬之又作“余承之”,这是剪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民间艺人,他专门剪刻诸家书字,即名家的书法作品,自此开创了具有单纯审美意义的剪纸观赏品。已见诸文献的用纸剪字的艺人并非俞敬之_人,《诚斋集》中有一首“赠剪字吴道人”,序云:“道人取义山《经年别远公诗》用青纸剪字作米元章字体,逼真。”诗云:“宝晋云烟杂海涛,玉溪花月写。一生不倩毛锥子,只倩并州快剪刀。”此法至今盛行民间,尤以河北丰宁的剪纸文字最为优秀,宋代俞敬之、吴道人当为始祖。“少年”剪纸艺人独具默写之能,即“盲剪”。能在袖中摸索,“剪字及花朵之类”。宋代剪纸技艺之精湛可见一斑。
这些技艺精湛的剪纸实物,现在已很难见到了。可幸的是宋代陶瓷作品上保留了剪纸纹样,这就是吉州窑的玳瑁釉茶碗上的剪纸纹。江西吉州永和窑的匠师们成功地把剪纸移植到陶瓷上,创造了新型的陶瓷装饰方法。先把剪纸贴在沾了黑釉的陶胎上,再喷洒一层竹灰,即黄赭釉,然后揭掉剪纸。烧造后,即呈现出黑色的剪纸纹样,又叫“剪纸漏花”。从已经发现的黑釉瓷器中可以知道,剪纸纹多见于黑釉茶碗的内壁。可分三种类型:一是单独纹样型。碗内只一幅剪纸,或花朵或文字,位置不固定。二是复合纹样型,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剪纸纹样,均匀布置在碗内。有一只黑釉玳瑁盏中置“二龙腾挪纹”,一龙阴纹,一龙阳纹,两相对应极为生动。还有一只黑釉盏内分布了3个适合纹样,每个纹样的外形均作双钩四合如意,内饰吉祥文字,三者分别为“长命富贵”“福寿康宁”“金玉满堂”。类似的布局尚有团凤纹、双凤串花纹、梅鹊鸳鸯纹等。三是满地撒花型,口沿饰一道花边,内壁散布若干相同的剪纸花朵,最多者可达15之数。这些剪纸纹样几乎与今日各地的剪纸窗花如出一辙,显示着宋代剪纸的高度成就。
六、元明两代剪纸的新用途
元代剪纸史料较少,仅见二事可记,一是扫晴娘,二是走马灯。扫晴娘,用纸剪作手持扫帚的妇人形象,悬挂在树间或屋檐下,民间相信以此能够扫除阴云,停止下雨。久雨不晴时,多有此作。清代汪汲《事物原会》中称:“元初,泽州李俊民咏扫晴娘诗云‘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扫晴娘之名,始见于此。”若此说无讹,扫晴娘创始于元初。
走马灯最迟起源于宋代,宋人《观灯图》中已见走马灯,但不能确定那时使用了剪纸。元代谢崇可《走马灯诗》写得较为精详,连表现的内容都明晰可证,诗曰:“飙轮拥骑驾炎静,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成阳城,吴炬宵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少年时,章台踏碎月华明。”研究者多认为这里所述走马灯中的人物即为彩纸剪成,粘贴在走马灯中央立柱上,旋转时,在灯面上投影,形成人马奔跑之状,正所谓“风鬣追星来有影”。这里表现的故事则是楚汉之争和火烧赤壁。
明代,扫晴娘依然盛行。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有这种民俗剪纸:“雨久,以白纸作妇人首,剪红绿纸衣之;以笤帚苗缚小帚,令携之。竿悬檐际,日‘扫晴娘’。”虽然还是用纸剪成,但比元代复杂了。衣服用红绿纸另剪粘贴,笤帚则不是剪纸,而是近于真实的小帚了。
明代还出现了_一种用剪纸做成的节令风物“闹嚷嚷”,也叫“闹蛾”。用乌金纸剪作蝴蝶、草虫,插戴头鬓,在春节期间大量应用。明代沈榜《宛署杂记))称:“以乌金纸为飞鹅、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日‘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插满头者。《荆楚岁时记》云:人日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即此意也。”这种节令风物以头饰的形式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不仅盛行民间,还被引入宫廷。刘若愚《明宫史》称:“自岁暮正旦,成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咸簪于首,以应节景。”
明代剪纸又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花灯,元宵节期间,花灯品类极为繁盛,其中出现很多以剪纸为装饰的灯品。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外此又有五色蜡纸菩提叶者,若沙戏影灯,人物旋转如飞。又深闺巧娃,剪纸为灯,尤为精妙。有以绢灯剪为诗词,时寓讥诮,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明末著名文学家张岱,也是花灯的收藏家、鉴赏家,其家藏花灯甚多,号为“世美堂灯”,张岱的好友夏尔金是一位制灯的高手,善于“剪彩为花”制成纱灯。《陶庵梦忆》中说:“而友人有夏耳金者,剪彩为花,巧夺天工,罩以冰纱,有烟笼芍药之致。更用粗铁线界画规矩,匠意出样,剔纱为蜀锦(曼皮),其界地鲜艳出人。耳金岁供镇神,必造灯一盏,灯后,余每以善价购之。余一小侯善收藏,虽纸灯亦十年不得坏,故灯日富。又从南京得赵士元夹纱屏及灯带数副,皆属鬼工,决非人力。”
七、清代剪纸拾遗
入清以近,记述民间剪纸的史料渐多,不仅证明关注剪纸、记录剪纸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证明了清代剪纸的发达进步。功用最为显著、流行最为广泛的是挂签和千张。
挂签是垂悬于门楣之下的装饰品,长方形,5张为一堂,剪刻出吉祥用赞语,用以祈福。上端贴在门楣上,下面大部自由垂悬,空气流动时,会出现摆动,其渲染气氛、装点环境的功能十分显著。已知挂签在清代有很多名称,计有欢乐纸、欢乐封、欢乐图、过门笺、门彩、彩牒、斋牒、门牒、挂千、挂钱等10种之多。“挂签”则是今人通用的名称。
清代挂签根据用途可分为三种:第一种用于一般民众居家的装饰;第二种用于街市店铺;第三种用于庙宇佛前。三种形式略有不同,正如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所言:“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日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挂签不仅流行于北京,各地均有分布,顾铁卿在《清嘉录》里记述了杭州的挂签:“门厅之楣或贴欢乐图,皆货自杭郡,以五纸为一堂,剪楮堆绢,为人物故事,皆取谶于欢乐,以迎祥祉。”
千张也作“阡张”,就是成叠的纸钱,用于祭祀祖先、神佛或丧葬扫墓。纸钱唐代已有之。清代阡张证明自唐以来,纸钱一直久传不衰。清代纸钱分祀神与祭墓两种,祀神用黄纸,祭墓用白纸作大纸钱。福格《听雨丛谈》称:“纸钱,京师祀神,用黄纸凿成钱象,以代焚帛。祭墓则用白纸凿成大钱,径三四寸,以代冥器,若祀庙则否。”阡张之名起于明代,沈榜《宛署杂记》称:“烧阡张,各家祖先,俱用三牲熟食。货草纸细剪为阡张,供其前,俟三日后,焚而彻之。惟佛前则供用果麦。阡张至元宵罢,乃焚。”入清以后,继续沿用此名,祀神、祭墓以外,阡张还用于“解天饷”。《清嘉录》记录了民间解天饷的盛况。其主要内容是收纳阡张,凡境内居民,每户均须献纳阡张若干副,以此象征钱粮,待齐集后,在玉皇大帝殿前焚化,以祈福祗。
清代的民俗剪纸还有端午节的彩葫芦和重阳节的花糕旗。《燕京岁时记》说:“又端阳节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之上,以泻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
《帝京岁时纪胜》也说:“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剪彩叠福,用软帛缉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抽作大红朱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这种习俗,至今仍有传承,各地农家在端午节前粘贴剪纸葫芦于门户,因此在民俗剪纸中衍生了形态不同、寓意丰富的各种葫芦。
花糕旗是用于装饰糕点的剪纸小旗。《帝京岁时纪胜》中说:“京师重阳节花糕极盛。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累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彩色旗以为标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花糕旗不仅被用于重阳花糕,还用于“太阳糕”。二月初一,用米面做团饼,5枚一层,顶上作小公鸡,称“太阳糕”,用以祭日,也插剪纸小旗。又有做寿用的寿礼、婚嫁时用的糕点以及祭祀时用的面点,都要安插剪纸小旗,统称之为“花糕旗”。
民俗剪纸用于婚丧嫁娶的实例很多,宫廷中也同样盛行。现存北京故宫交泰殿东侧走廊的顶棚上,至今仍存留清代皇帝大婚时粘贴的“顶棚花”。中央一枚大团花,四隅4枚角花,均以“龙凤呈祥”为主题,一龙一凤腾挪于祥云之上。当年是红底黑花,复加白粉勾描。初创时一定华丽喜庆。现在虽然褪色,仍不失为珍贵的清代剪纸资料。
剪纸的绣花样子也始于清代。绣花样子是刺绣的粉本,专业术语叫“勾稿”,俗称“花样子”。先用薄纸剪刻成各式纹样,贴在底料上,依样绣花,刺绣完成时,纸样子完全被绣线覆盖,再也拿不出来了。因此,剪纸绣花样子是一次性的刺绣粉本。《红楼梦》里曾记述了农村女孩“铰”花样子的事:“刘姥姥因见那小面果子都玲珑剔透,便拣了一朵牡丹花样子的笑道:‘我们那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给他们做花样子去倒好。这里所说的“最巧的姐儿们”正是农村剪花样子的少女。可知在清代早期,剪纸绣花样子已经非常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