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范文1

艺术设计如果要考虑心理因素应该有两个方面:创作者与受众:相比之下艺术作品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创作者本身,而受众是否接受或者接受的程度如何要看观看者的具体情况:设计本身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被设计物所处的市场环境,而这种市场的形成却是由大众所决定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设计要考虑的是受众的心理。

设计产生的结果是消费,无论是何种设计,最终要面对消费群体,所以消费心理对于设计的效果尤为重要。这种影响最直观的体现在广告设计之中。好的广告推动了一个企业或者品牌的重生与再造,而产品能得以最大的销售和提高知名度,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欲。弄清消费者为什么想要购买和想要买什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消费者往往决定了一个广告的决策。广告是售卖一种商品,而商品生产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一切市场策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才可能奏效。广告完成过程中的视觉元素,色彩的冷暖变化,以及构图、角度、动机都要考虑到个体心理活动的受重面,从中抽取个例,编辑到整个消费群体,之后做一系列的市场调研。进行汇总而最终形成的。此外,社会文化因素。个性特点也是在广告活动的影响因素之一。广告还有其人性化的一面,广告也有自己的情感,而情感的诉求点就是针对消费者这一群体的。弗洛伊德(消费行为除受意识到的动机影响外,还强调了潜在的动机的影响),荣格(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凯利(理性诉求)也对此进行过分析,由此可见。社会心理学对广告设计影响的决定性和深远性。

广告中的社会心理学体现为:

一、可信性

设想下列情境:门铃响了,你去开门,发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门口。他身穿俗艳的花格运动衣,领带松散,领口已磨损,裤子没熨,脸也没刮。他与你说话时,眼光总越过你的头顶向四周张望。他手里拿着一个顶上有缝的盒子。力图说服你给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慈善机构捐几元钱。尽管他实际说的话相当有道理。但他能让你拿出钱来的机会不会很大吧?让我们再回到几分钟之前:听到门铃响。你打开门。站在门口的是位中年人.他身穿一件朴素大方的外出服装,剪裁合身、熨烫平整。他的眼睛正直地看着你,自我介绍是花旗银行的副总裁并问你是否愿意给一个慈善机构(你从未听说过的)捐几元钱。他所说的话与第一个穿花哨格子运动衣的家伙说的完全一样,这回你是否更有可能捐出几元钱?

所以说。与其他人比较,人们更容易和更坚定地相信完美的人: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是这样,而且当一个问题意见分歧又不能缺切断定时。更是如此。

二、增加可信性

显然,可信性是决定广告效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才能使产品在别人看来是可信任的呢?方法之一是反自我利益而行之。假如一个人说服别人而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甚至会失去什么),人们就会信任他,他也会因此而更有影响力。举个例子,大街上经常可以听到类似这样的吆喝:“跳楼大甩卖,赔本大奉送。本店因拆迁,所有东西都是一块、两块。你可以不买,但你不能不看,每一样都是一块、两块。”这种在广告专业人士看来很憋脚的广告语往往很有效,至少也会让人们走过来看一看热闹。

三、吸引力

社会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现象

当前,很多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中,没有将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心理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受此影响,我们很难从大多数社会行为或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方面,找到精神分析理论的恰当位置。而在新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普遍看到的只有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及行为主义等理论对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说明,这就难以体现出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那么,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社会文化领域的心理学探究

研究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心理根源,是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本质,是从主观上对社会文化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普通科学,这一观点和社会心理学的理念完全一致,认为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一样,都是借文化现象的心理根源研究这条道路走进社会心理研究殿堂的。文化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弗洛伊德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该作品中,弗洛伊德从俄狄浦斯情结视角,就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解释。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是社会、道德、文艺及宗教起源的根本,这与精神分析过程中归纳出的心理症结构相一致。弗洛伊德的思想在卡尔·荣格(弗洛伊德的大弟子)那里有了不一样的表述形式--集体无意识论。这里所说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指在个人思想深处存在的无意识存在的一些东西。具体来讲,无意识论的内容,并非个人获得物,通常是遗传而来的、潜在的心理功能,也就是大脑支配的结果,即神话联想。从某个层面来讲,集体无意识是所有社会文化活动形成或出现的决定因素。不管是科研还是文学创作,虽然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是实质上都是集体无意识作用下的产物。弗洛伊德及之后,许多学者发展了他的心理学理论,社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社会文化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原则。

二、社会文化决定与心理现象

将社会文化中的诸多要素当成决定人的心理生活的核心力量,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类型的社会文化研究学派,与弗洛伊德提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学根源观点相反,认为社会文化才是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根本。因此,探究心理活动对应的社会文化因素,是社会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任务。而社会文化研究学派在相关论坛研究中的各种观点,也成为精神分析中的重要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阿德勒作为社会文化研究学派的第一人,其认为人的行为形成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力量,只有对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及其社会关系进行透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评价其人格。阿德勒的这一主张,为精神分析理论重视对个体因素及本能方面研究社会群体指明了方向。霍尼认为西方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而冷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体极易产生孤单、无助的感觉,许多人甚至在儿童时期就会出现一种焦虑情绪,这将成为未来出现神经症的不良因素。假如西方社会认识不到这一点,也不能有效改变现有的社会状况,就会导致神经症的肆意蔓延。从霍尼的主张我们可以看出,心理活动是映射社会条件及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个体内心根深蒂固的潜在心理,其实是其身处的具体文化中具体矛盾的反映。总而言之,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社会文化研究学派获得与现代科学精神相关联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也就是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全部的思想情感,均受具体社会文化背景所影响。

三、心理学视角的社群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视角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古典精神理论经常会被归于心理学理论的范畴,这和精神症患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精神分析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心理学,弗洛伊德及很多精神分析研究人员的研究,大都涉及了群体心理相关问题。具体来讲,群体心理也是涵盖有精神分析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论题。在对人类精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最早对群体普遍性心理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在他的《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这部作品中,弗洛伊德接受了G.勒朋(群体心理学的提出者)的群体心理思想,认为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在与:首先,个体可从人员数量上,体会到力量和无敌感。其次,群体中的个体在情感与行为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再次,群体对个体有着较强的接受性暗示。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作为主要立场,认为能将群体联结在一起的力量,也可以将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这个力量就是爱的本能。弗洛伊德提出,暗示能影响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接受暗示的人拥有和他人保持友好的、爱的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存在这种融洽的爱的关系,才能形成群体心理。虽然弗洛伊德的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但是值得赞赏的是,其将研究群体心理当成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者对群体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在现代心理学看来,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由上述可知,在新时期,精神分析是非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从精神角度分析了社会心理学的渊源,提出社会文化是心理现象的决定因素,倡导对社会群体心理问题的高度关注,使得精神分析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也为社会心理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赵维燕.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OL].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6):918-920(2017-12-01). 

[2]光.社会转型期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适应性重建初探——基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OL].北京社会科学,:1-9(2016-02-02). 

社会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俄国批判现实艺术;动机理论

中图分类号:J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96-01

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是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研究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并以个人为基点,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考察社会大背景与物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这里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和个性差异来评析俄国巡回展览画派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动机与心理,从另外一个新的角度给俄国巡回展览画派艺术一个新的阐释。

50年代末,俄罗斯的官方艺术中心是皇家艺术科学院,这座学府在当时主宰了当时艺术家的艺术题材、艺术思想和他们日常生活的经济来源。科学院学派的画家擅长于历史题材,对于三四十年代的艺术家来说这些题材是他们确立艺术方向的基本素材,没有人去突破艺术科学院所订的原则:情节要么是有趣的,要么是远离社会现实。这就构不成产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一种内部激素,它为个人行为提供动力以使其维持自己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个体的行为有一定了解后就可以了解和预测个体行为。从早期的马克夫斯基、谢米拉茨基的历史题材绘画里看不出他自己突破一些思想控制的个人行为,其潜在的想要改变的内部动力也无从谈起。

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皇家艺术科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由于出身平民的知识分子开始领导思想界,早已暗藏的科学院与学员中最活跃的群体间的矛盾爆发,学员们要求毕业作品的题材由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而不是遵守学院派的古老的传统。这些学员还拒绝参加金质奖章竞赛并向学院委员会申请提前毕业并获颁高水平画家的证明,动机为人的行为提出目标,使个体行为具有方向性,并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他所引起的行为总是指向满足需要这一方向并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动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当时的艺术家们从自身的本能的绘画喜好需要出发来向皇家艺术科学院挑战,拒绝参加金质奖章竞赛的行为是由他们为获得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动机,这也就符合了大多数心理学家所认同的社会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所包括的本能论、学习论、需要论。当然这种动机离不开社会,国家的资本主义改革、旧制度的衰微、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民主化进程等等。这些都使出身普通家庭的艺术家把艺术方向转为与他们深刻的了解农村、外省偏远地区、市民的生活环境,这种生活环境使他们不由自主的受到影响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民主的世界观注入其中,使之与生活相依附。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作品中充满了民主性、对社会残酷现实的批判性,这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自身本能的需要。人们之所以来创造艺术,他的心理依据就是对自己生命能量平衡与和谐的感受的自我表达,心理的需要是依据生理的需要,有了需要就有了艺术创作的动机。

对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家和其作品评价时产生了艺术家个人人格心理的不同导致了作品中所散发出来的艺术气质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差异主要是就是个性的差异表现在艺术绘画题材中就是画家艺术风格的差异。

社会心理学中的人格气质不同于文学等其他的解释: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特别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言语动作的速度等方面。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后期俄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成员的情绪体验是受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对于民主人道思考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都表现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列宾自己讲述了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的情景:“一开始上画布,我就充满了灵感,笔触也流畅顺利……画到得意之处,禁不住快活的颤抖起来……”。这是列宾的情绪体验在艺术作品中的挥洒,他的情绪变化和冲动的幅度表现在绘画上,而绘画又把其传送给观众的视觉感受,这样艺术作品就有了灵气有了属于列宾自己的能够打动人心的独特的气质。

艺术文本的产生源于社会心理并受制与社会心理,同时又会对民族的文化心理、时代心里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俄国巡回展览画派可以总结出社会心理与艺术的结合要考虑到:艺术家作为某个社会集团的代表以及作为与其他人交际的主体的个性特征;艺术创作个体和艺术集体问题;艺术作品对个人、群体、集体的特殊影响等这些问题,才能做到社会心理学与艺术相得益彰。

社会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群体;公众舆论;媒介报道;社会建构论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59-01

一、定义

群体的概念:群体被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

而公众舆论的定义则是:所谓舆论,是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基于特定的需要或利益,针对某一特定的客观事态,通过言语或非言语形式公开表达的态度、要求、情绪、意见等意识,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交流、碰撞、感染,从而整合成的有较强实践指导作用的集合性意识,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

二、群体与舆论的关系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认为:人群集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此时人的行为明显具有反理性和非理性的特点。在群集情况下,个体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选择,进而放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最有理性的人也会像动物一样行动。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当人们聚集成一个群体时,一种降低他们智力水平的机制就会发生作用。

这种理论或者是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不谋而合,弗洛依德将本能归为两大类,爱与本能与破坏本能。在弗洛依德看来,社会生活和文明在根本上是与人性的需求相对立的,人只面对两种选择,要么得到一种建立在本能毫无节制的满足基础上的快乐,要么得到一种建立在本能挫伤基础上的安全和文化上的成就感。

“实际上,原始人……根本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本能……文化人用他的一些快乐的机会换来一份安全感。”

而这种安全感就是群体带给个体的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及力量感。然而这种安全感并没有抹灭人类的理性本质。

英国社会学家格尔在《人们为什么造反》一书中,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对剥夺感”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某种价值预期,而社会则有某种价值能力,当社会变迁导致社会价值能力小于个人价值预期时,人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

即使是利益不相关者,也是因为在其他地方受到了“相对剥夺感”,深感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力,才会在导火索引燃时激发出偏激。

也正是利益驱动的动机不一样,使群体与群体之间,甚至是群体中的人员之间,有了合作和冲突两种表现。而当人们把自己和他人分成不同群体时,就会发生一种识别效应,即对群体间的差异的热闹是不断增强(极化),而对群体内部的差异认识不断减少(同质化)。这种识别效应会导致群体内舆论的标准化,以及群体之间舆论的分歧的扩大化,具体的冲突就表现为。

这一突出而典型的“刺激反应”舆论过程,是源于长期以来累积的社会矛盾。当这些包含负面情绪的民意积压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某一特定矛后事件发生,就会使这种民意犹如长期得不到宣泄的洪水在超越临界点后,瞬间爆发出来,并目会持续一段时间,带来更大范围内的意见表达。

三、媒体与公众舆论的关系

而现代媒体则从两个角度分别影响着这两个因素。

首先,媒体在报道运动事件时,并不是保持中立的旁观者。“虽然媒体可能不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但是它们肯定不会为社会运动服务。”

媒体的力量在于,新闻报道暗示其读者从本群体的角度来思考所报道的问题。

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我们队社会的认知和定义,也告知我们社会生活的标准和规范”,人们越关心某些话题,就越容易受媒介影响。

社会建构论都比较一致地否定所谓的超越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存在,而认为社会现实具有建构性。于是社会意识就是我们所能面对的唯一“现实”,而个体的认知则以社会意识为背景被它所建构。

基于这种建构主义之上,媒介以一种可预测和模式化的方式,通过对真实形象的架构(以故事或新闻形式)来建构社会甚至历史;另一方面,受众通过与媒介所提供的文本的互动,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社会显示以及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新闻是在其信源素材基础上构建出来的版本,它既是一种媒体再现,还是一种对原有事件、言辞和行为的选择性描述。”

经媒体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成“多数”或“优势”意见,从而对个人意见的表达产生很大影响。社会的大多数个人被笼罩在一种力量强大的“气候”中,沉浸并依赖于媒介环境。

社会心理学范文5

关键字:社会心理学 现代化 被动 积极

社会是人的总体存在,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总体的现代化必须由个体――人的现代化来实现。要想实现现代化,就需要人们从心理和行为上都具有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素质。我们研究当代的社会心理问题,就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以此推动社会的现代化。

1.加强被动社会心理的重构

主要是指通过外部力量对人们的心理进行调适,而使社会心理达到一种理想状态。如何在社会变迁这个大背景下深入改革并做到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兼顾“动力”与“秩序”是保障深层次的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课题。

1.1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人们对改革的期望值过高,对失误和曲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往往急于求成,一旦出现问题,心理难以承受。如要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消除改革的心理障碍,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改革越深入,对心理障碍的冲击就越大,就能促进社会心理的转型与更新,消除滋生消极情绪的客观因素。在深化改革中,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对改革的信心和信念。社会稳定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共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社会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建立合理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深入推进经济改革的有力保障,并在较深层次上有利于社会整合和公众新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

1.2加强制度、政策创新,协调利益关系

社会利益关系变化,是社会人群行为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的主要原因。目前贫富差距拉大是引起社会心理失调的现实原因,利益矛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首先,通过调整农业政策,解决城乡差距拉大问题;其次,通过西部大开发政策,解决地区差距过大问题;再次,通过税收制度创新,解决个人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等等。

1.3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发挥主导价值作用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和信念,否则就不会有凝聚力。目前,我国迫切需要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整合型文化体系。这种整合型文化应注重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倡导社会公平、社会互助和社会和谐,从而促进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主导价值观的形成,为建立协作型人际关系提供思想动力和文化支持,进而缓解和消除公众之间因摩擦、矛盾引起的不稳定现象,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社会稳定。

1.4搞好宣传与舆论监督,发挥“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首先,对改革将给群众带来实惠,在宣传上要适度,避免使人们产生每一项改革必然会给群众带来巨大的实际利益,都会立竿见影的错觉。通过舆论宣传调整群众的期望值,以减少不满情绪,增加满意度。其次,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要真实报道,使人们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做好经受阵痛、付出必要牺牲的思想准备,提高公众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暂时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再者,要加强舆论监督。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公开发泄不满,能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2.促进主动社会心理的重构

主要是通过引导公众自觉加强个性修养,提高公众正确对待社会问题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公众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实现的。其次是通过强化现代教育,提高公众的个人和群体素质,从而提高公众自我调适意识和能力。

2.1引导公众自觉加强个性修养

提高公众正确对待社会问题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个性修养较高的人,能够适应变革的环境、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加强个性修养是提高人们自我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全面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问题的出现是难免的,但应该看到,有些社会问题是体制转换、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和应该承受的一种阵痛。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新体制的逐步建立,大部分社会问题的负面效应都将得到缓解、抑制。因此,客观、冷静、辩证地分析社会问题有助于公众的自我调适。个人适应环境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去改变环境;二是个人改变自我以适应环境。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加上个人能力的局限性,改造环境绝非易事。因此,更多情况是引导公众依靠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来适应社会环境。挫折承受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够选择理智的反应方式,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2.2加强现代教育,提高公众的个人和群体素质

现代化由充分受过现代教育的群体倡导与推进,没有或未充分接受现代教育的下层大众在现代化道路上基本上是被动的,二者容易在变迁进程中在利益、观念上发生冲突。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片面强调工业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不可能成功地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行列[1]。

中国教育改革应该在注重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建立一个包括公共教育、私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在内的能够为经济社会现代化输送合格人才、并使成年居民接受再教育以符合社会发展变迁需求的教育体系;教育改革还应注意更新教育观念,使教育不单实现提高人民素质,更实现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秩序建立的功能。对青年一代的教育提倡既要强调个人权利,又不应忘记社会义务,藉此建立健全现代人格,实现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道德藕合与价值连接,防止新旧更替时期的社会转型出现社会心理失调和大的社会动荡。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美国)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社会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高校;社会心理学;公选课

我国近些年每年在校的大学生都高达2千多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透露,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第一大国。我国拥有如此庞大数目的大学生,是社会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如何提高这样一个承载着家庭与民族希望的群体的素质,成为社会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的马加爵案,2012年上海某高校室友投毒案等等发生在高校里的惨剧,可以说基本上所有这些事件都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期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的形形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规律作出解释。[2]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自我、态度、决策、价值观、人际关系、群际关系、团体动力等基本心理过程与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研究成果在公众舆论、幸福与尊严、群际冲突与和解、反腐败与社会公正、社会预警以及广告与消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科学问题研究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两者得到了有机的整合。[3]

在国外欧美一流大学心理学院系中,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核心学科。非心理学院很多也开设社会心理学选修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多,做为大学生在校园里提前了学会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问题,不但会对他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帮助,而且对其进入社会更好的了解适应社会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大领域: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群体与群体过程。我们分别从这三大领域中选择一部分内容来分析大学生哪些问题可以在这里面找到答案或可借鉴的内容。

(一)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1、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效能及自我展示。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些看法,将影响个人以后的行为和生活,也影响个人与别人的关系,这种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是自我概念。进入大学校园的一些学生他们虽然在一个班级,或一个专业学习,但他们却可能来自经济与文化差别很大的地区,可能一个来自广州开放城市,一个来自山西偏远的山区小村庄,他们在录取时的高考分数也差加很大说明他们的学习基础也有差距。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的高涨,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为受挫、不能被现实接受,就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在同学交往中退缩,不愿与同学交往,有的同学隐瞒自己的家庭状况,新闻经常报有的学生在学校不认自己的的亲生母亲,对同学说是自己家的保姆,有的同学嫌自己母亲土不让到学校看自己,甚至有的学生对因思念来看望自己的母亲说“给我滚,别在这丢人”。试想这样一些对自己都不接纳,对自己的家庭都不接纳的学生将来又怎么会回报家庭,回报社会呢?所以大学生如何正确的在其他同学众多的差异中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提高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展示自己。而不要因为自己家庭贫困,自己来自农村,甚至不喜欢自己的外貌等等原因而产生自卑,不接纳自己,是大学生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2、归因及其偏差与社会判断。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家海德的观点认为,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究其原因是不外乎内因与外因,韦纳归因理论将原因归为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大学生在校园里常常要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如果考试成绩差就认为自己能力差这样内在稳定的原因就会失去信心,导致逃课发生,成绩更加糟糕;相反如果归因成自己努力不够等非稳定的因素或出题难等外在因素,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复习,考得好成绩。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在取得好的成绩或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条件下,即在成功或者失败的条件下,二者的归因倾向有所不同。再比如说一个男生向一个心仪的女生表白后遭拒绝,如果归因是自己不好,或是看不起自己,那么这个男生会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甚至会对女孩子进行报复行为。可见大学生了解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归因理论对生活有多么重要。

(二)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人们彼此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的

1、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每一个大学生来到学校都渴望获得其他同学的接纳,希望建立友谊,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发展爱情的亲密关系,如何区分喜欢与爱情,这些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都有论述。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人际吸引的规则如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相似规则,个人特征,互补规则等以此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2、群体偏见与歧视,怎样才能消除偏见与歧视?社会心理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要多接触多交流,认识到我们人有很多认知偏差。不同国家、民族、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地区的同学,不同经济水平的同学都要多交流,多接触有助于消除偏见,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三)群体与群体过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从众、依从和服从逆反心理与行为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了解到群体如何激发个体行为并削弱个体的责任,可以使大学生更全面的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如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2011年发生在广东佛山著名的“小悦悦事件”。了解了从众理论可以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涯,而不是盲目加入到网游族、打工族、考研族、考证族,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内容。掌握一些依从理论中登门槛效应、低球技术、留面子效应等,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有效的提出自己的要求。社会助长是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共同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懂得这点,会让同学们会更重视团体的作用,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和积极的同学在一起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三、“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

“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由于作为公选课学时有限,而“社会心理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在课程内容上,公选课“社会心理学” 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发点,选取最基本与应用相关的内容,如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认知、认知偏差、归因等。社会关系理论中友态度、友谊、爱情等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容。群体心理中的群体压力、从众、社会助长等。

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之后,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对自己,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自我,提高自尊。学会正确的归因,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增强自己的成就动机。对他人,学生可以综合评价一个人,避免认知偏差,形成正确的态度作用。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亲社会行为,避免旁观者效应,避免侵犯行为。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社会心理学”公选课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对于选修的学生来说,将是意义十分深远的一门学习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华东.“人格心理学”公选课课程设计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