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色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饰色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饰色彩

服饰色彩范文1

摘要: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就色彩本质而言,每个不同的色彩都有其本身的特性,在服饰中要把这些特性用到恰当的地方,从而体现色彩与服饰的应用。

关键词:色彩; 服饰; 因素; 人; 装饰性; 实用性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色彩在服饰审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色彩心理效应的研究已不局限于少数心理学家、艺术家的范围,随着商品竞争的发展,它也越来越受到商业界尤其是服装设计界人士的关注。

色彩是由于太阳的色光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光的作用和不同物体对光的不同吸收率和反射率,因而产生了丰富的色彩,也就是我们所见到的物体色彩。

色彩、款式、材质是构成服装的三大要素。在这三个要素中,色彩是首个要素,可见色彩在服装设计学中的重要性。服装色彩的构成有以下三种属性:第一是实用性:保护身体,抵抗自然界的侵袭。第二是装饰性:色彩本身对服装具有装饰作用,优美图案与和谐色彩的有机结合,能在同样结构的服装中,赋予各自不同的装饰效果。第三是社会属性:它不仅能区别穿着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职业,而且也表示了穿着者的社会地位。

我们通过对色彩视觉规律和色彩视错觉的利用研究,达到肤色、体态和色彩美的整体统一,以实现服装设计的世界性和个性化。服装色彩和自然界色彩相比较而言,服装色彩的选用局限性很大,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所有的服装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服装色彩和人的关系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服饰色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服饰色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服饰色彩与人的特点的关系。

大自然、城市、建筑形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的环境不仅产生相异的情绪和感受,而且也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着自己的装束,以保持同周围环境相协调。由于光的作用而产生了色彩,因此不同的环境光源色能使色彩产生不同的色彩倾向。在服装配色中,应考虑到服装与环境光源色的关系,例如在强烈阳光照耀下的游泳衣、海滨服装等就应选择高彩度的暖色,如中黄、红、橘黄、白等色,以便在强烈的日光的照耀下,显得更鲜艳。

人文环境主要是指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社交等参与社会活动的小区域环境。由于活动的环境有差异,人们对服饰色彩的选择也具有一般性的分类和习惯上的用色定式。一般情况下,家居休闲系列选择与环境相和谐的中性色彩,以显示雅致与朴素;而工作服则有更多的职业特征,如与环境相协调的“白衣天使”、“绿色邮差”等,也有与环境相对立的需要有夺目的效果的,如火警、交警、环卫工人等职业服装。

流行色能符合社会主流消费心理,为大众所接受,印证了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二是必然发生的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必然变化,如工业运动、政治变革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着装观念。三是偶然发生的情况。在社会生活中,某些偶然的科学或文化事件也会引起服装色彩的某种流行趋势,如太空科技、重大的运动会,甚至一部风行的电影都可能引起时尚潮流。

服装穿着于人体,与人的体型有密切关系。从体态上来进行服装色彩语言的表达,主要利用色彩视错觉来考虑具体的人体体态,采用适当的服装色彩,使其与着装后的人的精神气质构成一种整体美感。在选择服装色彩时,针对胖型的人应避免采用扩张感强的高明度色,如雪白、鲜黄、橘红等,应使用统一色彩。而体型瘦小的人,宜穿着扩张感强的明亮色调,使比例得到相对调整,产生视觉上的美感。

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肤色也是服装色彩中不可忽视的条件色。服装色彩的美,是人体着装后默契配合而形成统一美感的一种状态。在设计时,必须对人的肤色与服装色作整体的思考,这样才是整体、科学、艺术的构思方式。正确地运用服装配色,还能起调节肤色、发色,达到衬托健美肤色和掩饰那些因苍老而粗糙肤色的作用。考虑肤色与服装色彩的协调和美感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注意拉开两者颜色之间的明度差、纯度差、色度差的距离,即拉开对比度。总之,在配色时,应掌握好服色和肤色的协调关系。

色彩运用得当,能使人的精神面貌更健康。例如,性格开朗的人,宜穿白色或暖色系的高明度、低彩度的服装,不适宜穿黑色和寒色系的低明度、低彩度的服装;性格温和的人,适宜穿柔和而彩度较低、中明度的服装,却不宜穿高明度、高彩度的服装;理智的人,适宜选用柔和的冷色或黑色、白色,不宜选用温暖而强烈的色。

服装色彩的审美与整个社会审美意识有着内在联系。通过研究影响服装色彩的各因素,把绘画色彩艺术融合到服装设计中。

参考文献:

[1]《装饰色彩》广西美术出版社 陆红阳.

[2]《别笑!我是色彩心理学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日)石井亚由美 译者:高岚.

[3]《服饰色彩搭配手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日)吉田 美智子 著,彭竹山 译.

服饰色彩范文2

[关键词]凉山彝族;彝族服饰;服饰色彩;分析

中图分类号:TS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09-03

2011年5月笔者前往彝族服饰文化的腹地――昭觉,参加“中国・昭觉第二届彝族服饰”文化节。彝族同胞热情奔放,追求浪漫的性格特征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色彩鲜艳的彝族服饰和风格多样的服饰设计,则令笔者震撼不已。以此行为契机,笔者围绕“凉山彝族服饰的色彩”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一、凉山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州的西北部,位于四川境内的凉山州是该民族最大的一个聚居区。凉山历史悠久,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勤劳勇敢的彝族人民,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片热土上,为现代人类保留了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彝族服饰便是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是彝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才能的集中体现,是彝族人民生活的积淀,是审美情趣、、历史文化的结晶。

二、凉山彝族服饰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种类繁多、款式多样,古朴厚重、异彩纷呈,流传至今多达300余种,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凉山州地域辽阔,由此造成彝族支系众多,服饰风格不尽相同。由于凉山不少地区全年气候差异性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常年皆着。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大致分为三类:“依诺”方言区的大裤脚服饰,“圣扎”方言区的中裤脚服饰以及“所地”方言区的小裤脚服饰。

“依诺”方言区的彝族服饰,俗称“大裤脚”,流行于美姑、雷波、甘洛、昭觉、普格、金阳等县的部分地区,其特点是华丽、奔放、不拘一格。

“圣扎”方言区的彝族服饰,俗称“中裤脚”,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越西、喜德、冕宁、昭觉等县,以及金阳、盐源、西昌、木里、德昌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其服饰的风格颇具端庄、典雅、高贵。

“所地”方言区的彝族服饰,俗称“小裤脚”,集中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格县、布拖县,以及金阳、昭觉、宁南、西昌、德昌、会理、会东、盐源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其服饰多呈现出古朴、粗犷的武士风范。

总体而言,这三个方言区的服饰划分主要是依据男装的裤装特点来进行归类,女装主要是在服装结构和图案装饰上有所差异,但各个方言区的彝族服饰文化都有交叉。

三、凉山彝族服饰色彩

一个古老民族的审美心理是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服饰作为人的贴身之物和必备之物,可谓是民族审美心理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民族服饰色彩的形成和传达,往往烙上了民族意识和民族习俗的印记。本文分析的彝族服饰色彩显然也不例外。

(一)彝族服饰色彩的审美渊源

彝族服饰色彩主要以红、黄、黑为基础,以红、黄、黑、白、青为主色调(见图1)。这与彝族古代“五色观”的色彩观念密切相关。《吐鲁立咪》、《哎哺舍额》等古籍认为:清青之气产生天,浊红之气产生地,天白地黑生成了宇宙。在《彝族源流》、《异文丛刻》等古籍中,有以五色配五方、五色配五行的观念,认为: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东方青龙、木,南方赤龙、火,西方白龙、金,北方黑龙、水,中央黄龙、土。彝族古代还有五彩族称:尼部称青夷,能部称红夷,慕部称白夷,饵部称黑夷,尚部称黄夷。

(二)彝族服饰的色彩构成、

总的来说,“红、黄、黑、白、青”构成了彝族服饰中的主要色彩。首服。多以黑底,装饰配色大量使用红、黄、青、白等色,其中以红色、黄色为主,包括装饰的镶嵌色布和刺绣花边。除了绿色之外,很少用别的过渡性中间色,但经过精心调配,色调鲜艳而且和谐,具有别具一格的美感。

1.对比配色

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而每一种色彩都能产生特定的心理效应。影响色彩风格的因素很多,如色彩的明度、纯度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色彩之间复杂的对比关系。包豪斯学派的著名艺术教育家依顿总结出色彩的七种对比要素,即;色相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继续对比。综观彝族服饰,其色彩之间的对比非常突出和丰富,尤其是色彩的明暗对比和色相对比的运用更是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明暗对比的效果,侧重在色阶的层次感上,明暗反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色彩的明快与否。彝族首服中较少使用灰层次的颜色,以明度较低的黑色蓝色为底,配上纯度较高的黄色、红色,形成的对比效果较为强烈;或是以低明度的暗色为底,装饰闪亮的银饰,看上去黑白分明,格外声势夺人(见图2)。

在色相对比中也是选用对比跨度大的颜色进行搭配,几乎是以红、黄、蓝等反差较大的对比色为主,高纯度的色彩占较大比例,在色彩配置上呈现出“跳跃性”,加之色彩形态上经常出现形与形之间的分割、交错、重叠,服饰色彩呈现出引人注目,具有刺激性的视觉效果(见图3)。

2.黑白关系的巧妙应用

黑与白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们在色彩关系中的特殊作用。三原色适量的混合可以得到一种黑灰色,反过来讲,黑色中包含着所有的原色成分,正是这个特点,使它与所有色彩异中有同,可以相互协调。黑色是最暗的颜色,因而可以形成最强烈的明暗反差;黑色又是纯度最低的色彩,所以用它反衬任何颜色都可以使之更为鲜艳、明快。凭借这种独特优势,黑色在彝族服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彝族服饰配色喜用反差较大的对比色,这些鲜艳的色彩同时并置会显得浮艳,另人眼花缭乱,但是由于其服饰加以黑色衬底,使服装的整体效果显得亮丽而不失成稳,浓郁而不失庄重。

白色相对于黑色,虽然性质相反,在色彩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却极为相似。白色以它最亮的特点同样可以拉大明暗的反差,衬托出色彩的明快,同时以它纯净、素雅的特质营造出特有的情调和魅力。在彝族服饰五彩缤纷的色彩关系中,白色以它无彩的特殊性质成为调和或反衬的因素,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彝族服饰中典型的白色运用为察尔瓦和银饰。

3.刺绣配色

图5刺绣配色

刺绣是用技巧变化色线,塑造成各种形象的造型艺术。色彩的各种组合形成都直接关系着刺绣的表现效果。彝族刺绣的配色,总的来说是鲜艳夺目,对比强烈,用色泼辣大胆,既有浅地深花,又有深地艳花,对比中有调和,素雅中见多彩,艳而不俗,素而不简,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凉山彝族刺绣常用的颜色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以黑、白、粉红为地,在衣服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运用方法。一般在裹背、飘带、裤管上多用单色绣,利用底色的映衬,使纹饰协调统一,显得雅致爽朗。在胸襟、环肩、围腰、背披上多运用

同一色系的线,如红、绿等色线,且充分利用线色彩的明暗深浅,组合成图案,如花瓣纹。不同色彩的运用,自然就形成了花瓣间的层次感,既统一又有变化,使图案惟妙惟肖,多姿多彩。此外,对比色也是彝族妇女常用的刺绣配色方式,如红绿配、黄紫配等,主花与次花色彩不一,对比强烈,之间多用一些中和色过渡,使整个图案布局繁褥而不紊乱,华丽而不轻佻。

(三)区域位置与色彩的多样性

彝族系远古游牧民族羌人的后裔,历史上过着“迁徙无常处”的游牧生活,千百年来不断迁徙辗转,形成了其居住地的“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长期的分散导致了语言和习性的差异,又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等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各地彝族服饰风貌异彩纷呈的局面。

四、彝族服饰色彩的延伸

随着时代的发展,五彩斑澜的彝族服饰文化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下面就列举三方面的实例来说明彝族服饰色彩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一)服饰设计

为弘扬彝族服饰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族服饰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两届。在一年一度的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期间,也会同时举办中国彝族服饰大赛。凉山彝族服饰经历了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但不乏与现代服装相通之处,其色彩和谐明朗,装饰精致大方,造型简洁流畅,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和丰富的创作素材。

(二)旅游产品设计

众所周知,如今的旅游业如日中天,带动了旅游产品行业的飞速发展。彝族服饰包含的丰富色彩,正被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应用于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如笔记本套、筷子套、挂缀等。古老的彝族服饰配色通过与时尚元素的有机结合,不断衍生变化,创造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三)家居装饰艺术设计

在现代家居装饰方面,彝族服饰的色彩、图案等元素也有充分的体现,较好地表现出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回归自然、传统、古朴的低碳生活。这类产品有床上用品、地毯、抱枕、帘子等。

五、总结

服饰色彩范文3

关键词:中国传统色彩;动漫角色;服装设计

0 引言

动漫是能勾起我们对儿时回忆的一个引发点,那些动漫形象的呈现给我们留下了很是深刻的印象,最为突出的便是里面的那些五颜六色的色彩和形形的动漫服饰,动漫的服饰在剧情里的表达上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换言之,一个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从服饰上也能够有所反映,这些变化是人们在传统的文化底蕴上传承而来,也是发自内心的追求。故此,在时代的一些特色以及时代的精神上的反映是对动漫的服饰设计水准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而中国的传统色彩在动漫服饰上的运用就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1 中国传统色彩概念

在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中国,在色彩上的认知也是较早的,色彩在中国古代具有象征的意义。比如白色象征着金、蓝色象征着木、黄色象征着土、黑色象征着水、红色象征着火。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色彩已经具备了语言的功能作用,成了能够传达信息的一种常用工具。比如彩电、红绿灯等。色彩在我国古代的中国帝王的服饰上也有着应用,往往象征着宗教和皇权以及政治,在中国的古代对这些色彩的理念还融和了宇宙、自然、伦理、哲学等方面的观念,形成了有着独特的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1]

2 中国传统色彩对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产生的意义

在法国的一个艺术批评家曾经说过:“艺术是永远都不会是现代的,它是永恒的归属于原始的。”从这个论述角度来看就足以说明,传统的文化在创新上对现代的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及启示,在我国的传统色彩上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以及哲理性,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等待着我们去传承并且去加以发扬,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之下通过在动漫角色服饰上加入我国传统色彩对于传承我国的传统色彩文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3 中国的传统色彩在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上的运用

3.1 红色调在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上的运用

我们中国的色彩最为突出的应当说是红色,在动漫的角色服饰设计中在红色的应用上应加以重视,“中国红”这一有着中国特色的色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以及在国际上都已经有着特定的地位和内在的含义,它代表着我们血液的颜色,这是从很古远的时候我们的先辈对于红色的理解,从而红色就显得格外的神秘且神圣,成了我们最早对红色的崇拜,这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原因,而古往今来对红色这一色彩的应用就没有中断过。比如在动漫《哪吒闹海》里面哪吒的形象,他身上的肚兜以及服饰都是结合了中国传统的色彩元素,同时“中国红”也体现在哪吒手上的红彩带以及发髻上的红色装饰上,这些都和谐的与整个身上的服饰相呼应,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活泼可爱、机灵、充满激情的形象。还有在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形象,在上衣上主要是以黄颜色为主要的色调,红色在下装上得以展现,中间是橙色的腰束,从整体看来在颜色上的变化就是黄、红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腰带、衣服的镶边、袖口、帽子上的装饰也都是以红为主夹杂其中,这些色彩都是中国的传统色彩,也是中国的脸谱颜色。另外,在动漫《猪猪侠》中,猪猪的服饰也是以红色为主要色调,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的动漫作品中,以红为主的色调在服饰设计中的出现概率还是相当高的,这也代表了红色在我们心中的地位。[2]

3.2 中国的传统原色在动漫角色服饰设计里的运用

在我国的《孙子兵法》里曾经对色彩有过相关的描述“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这里的无色也就是我们传统的原色,就是黄、青、红、白、黑。在动漫中人物的服饰上对于原色的应用,主要是指明度和纯度使用高的几种原色,像我国的动漫作品《骄傲的将军》里面对于将军这一角色的服饰设计上运用的就是以青、黄、红三种原色来设计的,传统的色彩不仅能很好地体现出我们中国戏曲上的一些特色,也在应用上对于我们传统的视觉感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怎样能科学的将中国原色应用到动漫服饰的设计里,这就要对色彩的形状对比加以重视,因为在不相同的色彩形状上愈是集中对我们造成的视觉上的冲击力也就会愈大,反之,越分散对我们的视觉冲击力也就会愈小。在设计过程中色彩的搭配、色彩面积的大小以及在距离上的差距等都是关键性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好那么设计出的效果就会更加的具有感染力,也才能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原色的独特魅力。

3.3 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中的无彩色系

在我国的道家学派中有着阴阳相生相克的这一理念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动静、虚实、黑白、聚散等,以此来阐述自然,道家对自然美、黑色这些自然的色彩有着崇高的追求,这就启示着我们对无色系使用的重视,在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很多人也对无色系非常喜欢,因为它简单、质朴、沉静。在对动漫角色的服饰设计中的无色系的应用就能显示出人物形象的自然之态以及永恒的美。比如动漫《阿凡提》中的角色服饰设计,就具有地方民族的一些特点,使观众看后有种亲切的感觉。[3]

4 结语

把中国的传统色彩与动漫角色的服装设计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上述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的传统色彩在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以及两者间的密切联系。希望能通过传统色彩的内在含义以及在精神意义的传达上为我们的动漫事业在角色服饰的设计上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曾筱英.浅谈服装设计与搭配中的色彩[J].美术大观,2008(12).

服饰色彩范文4

关键词:京剧服饰; 装饰纹样; 色彩

中图分类号:J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120-001

京剧服饰,不注重时代特点的追求,没有季节变化的表现,也不带有地区性的特色,而以角色的等级地位和类别为标准,帮助刻画人物性格。什么人物穿什么戏服,用什么纹样,色彩又如何搭配,是京剧服装类型化的典型表现,在京剧服装塑造人物时,有一句不成文的说法,“宁穿破,不穿错”,这正好道出京剧服装有它的定律,其中同样包括着纹样和色彩的处理。

一、纹样的装饰性

京剧的每一件服装,都有不同的装饰图案,这些图案主要源于历代服饰上的花样,同时,也吸收了建筑和器物造型中的某些图案。这些图案在传统京剧服装或舞台装饰上,大都赋予一定的造意,尽而达到个人理想的追求和精神上的寄托。作为京剧本身的特点,往往在处理纹样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上,它的表现手法多采取“比喻与象征”、“双关寓意”等去组合装饰纹样。

在京剧服装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龙的图形。龙不仅是皇权的象征,还代表着江山社稷,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又有驱邪避邪的寓意。与龙形相呼应的,是海水和红日,因为龙是离不开水的,所以,蛟龙、海水、红日,作为不可分割的画面,同时出现在蟒袍上,既隐喻了穿用者的高贵身份,又充分表现了天地山水之间,龙腾虎跃的磅礴气势,这种大胆独到的构思,突破常规的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淋漓尽致的展现,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中所没有的。

凤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美好形象,象征吉祥、喜庆和爱情,被誉为鸟中之王。凤的图形,在京剧服装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凡是皇室女眷的服装,都用凤做主要装饰图案,显得极为庄重华贵,使人物具有雍容的气质。另外,结婚用的礼服,也大都以凤为主,与民间的风俗相吻合,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除此之外,其他民间广泛流传的图案,在京剧服装中都有所展现。如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寿”字象征长命百岁,“蝙蝠”喻为福在眼前,牡丹象征着富贵,梅兰竹菊象征人物品质高洁,青松、仙鹤来象征着人物的长寿。阴阳八卦图来象征着某些具有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知天文晓地理的超凡人。

京剧服装的装饰纹样,在立意和处理上采用象征、双关寓意等手法,既要考虑人物的身份,又要考虑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在艺术处理上往往只求神似不求形似,在塑造人物的外部形态上具有通用性,共性较强。为此纹样的组成和处理上只能概括类型,以适应多种类型的人物。

二、色彩的运用

在京剧舞台上,色彩是创造环境,塑造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我国古老剧种之一,舞台上反映宫廷、贵族剧目居多,在服装色彩处理上,势必受其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如明朝法律规定:民间“不许用黄”,“文武官员的公服一至四品,服绯、五品以下服青绿”(明史、舆服志)。进而传统京剧舞台上的黄色均为帝王所霸用。而红色则成为高贵之色,惟青、绿成为下层贫民的主要服饰色彩。

京剧服装对色彩的运用非常全面、大胆,也非常灵活。无论红绿,还是黑白,在其他艺术种类的舞台上,都是穿插、搭配、点缀使用,而在京剧舞台上,却是一衣一色、上下同色,直意挥洒。红色,在生活中是女性的专用色,但在京剧舞台上,红蟒、红靠、红箭衣,男女平分秋色,女穿红不俗,男穿红不艳,特别是罪衣的设计,红衣红裤,不加任何点缀,越发使人觉得红得可爱,并由此生出些许怜意。

传统京剧大量运用黑和白色做为服装色彩运用的一条途径,是寓丰富于简单之中,在简单中求得概括。《霸王别姬》是一出净、旦为主的折子戏,霸王穿黑靠,勾黑脸,虞姬穿白裙袄,俊扮粉妆,这一黑一白,一壮一秀,是黑白的强烈对比,浓淡的强烈对比,美丑的强烈对比,相辅相成,对立又统一。《挡马》《三岔口》《两将军》等,都是以黑、白两色为服饰基色,装扮剧中的主要角色。在对比中塑造人物性格,成为京剧服饰中重要的着装方法。

服饰色彩范文5

Abstract: Apparel or fashion color is the external presentation of certain social ethics, which presents the moral ethics with special material form, therefore, constructs the moral content and value system as certain culture symbol. The value content or system of apparel or fashion color is internal defined by these factors, such as truth to false, good to evil, beauty to ugliness, all of these have the essential effect on the people’s wearing mentality and idiom.

关键词:服饰色彩;伦理;真善美

Key words: apparel or fashion color;ethics;truth,good and beauty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013-02

0引言

服饰作为一定文化的特殊符号表征,一直都在以显性或隐性的形式向人们传达着一定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灌输于人们的思想行为之中,彰显着人们的善恶评价和美丑取舍,从而最终形成人们固有的伦理观念。在服饰的真、善、美表达中,色彩作为服饰最为鲜明和最为本质的构成要素,它所传达出的伦理信息也是最为直观和明显的。

1服饰色彩的真、善、美

所谓“真”是指“客观事物真实存在的属性”。在服饰色彩伦理中,能正确反映着装者的主体本质,实现色彩所赋予的伦理意识与主体的伦理实践相统一便是“真”,否则为“假”。例如,男性总是习惯性地穿上色调比较朴素、冷峻的服装,朴素、冷峻的色调代表着男性角色的理性和沉稳。而女性则配以色调明丽、温婉的服装。明丽、温婉的色调体现着女性甜美与优雅的社会角色认同。因此,这种色彩符号所代表的主观意识与着装者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存在的统一,便是服饰色彩之“真”所应包含的伦理内容。所谓“善”,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社会有利,具有价值的行为”,反之为“恶”。服饰色彩的“善”与“恶”是指服饰色彩所代表的价值内容,并围绕着这个内容所规定出的价值原则或评判标准。以绿色为例,自我国上古时期,绿色就同青色、碧色一起被划为“间”(贱)色的行列。唐朝时期,碧巾被认为是一种侮辱囚犯的头饰,宋代则以带青色头巾为不肖子弟的装束。因为绿在传统价值的集体评价标准上已经深深被打上了“恶”的烙印,即使是在文化多元、思想开放的今天,我们仍很少看到在商店里会有绿色的帽子陈列于柜台之上,其中原因概亦为此。关于“美”的定义,笔者认为:“美的理式与真的理式统一可以见出和谐的性质,美的理式与善的理式的统一可以见出和谐的属性”,所以 “美”应该是“真”与“善”的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为美”一直是被普遍认同的美学标准,因此,服饰色彩之美所包含的伦理内容理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能够正确反映着装者的本质属性,如性别区分、社会特征、性格喜好、等内容;其二是指色彩符号所包含的价值意义能够为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所接受,或者是有限性的接受。所有这些其实也即是设计艺术学所讲的服饰色彩的“功能”与“形式”高度一致。

2服饰色彩的真、善、美评价

由以上论述可知,服饰色彩所体现的“真”与“善”最终都要归结到对于“美”的价值判断上来。但“美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样具有功利性”,这种功利性决定了人们要求存“真”去“伪”、弃“恶”扬“善”、趋“美”避“丑”。服饰色彩的“真”与“善”首先必须要是合乎“礼”的“真”与“善”,孔子曾言:“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在儒家看来,衣冠代表着一种社会身份和人格尊严,它体现并维护着社会秩序。带着这种“礼”的规定性,儒家认为:服饰应该以不同的色彩来区分着装主体的社会等级和身份,也即“以色明礼”。为了将这一思想贯彻更加到位,儒家将“执其两端而择其中”的“中庸”思想也渗透与服饰色彩之中,对服饰色彩的量的规定要求人们注意端正、文雅、大方、适度、规矩,另一方面则不喜欢式样怪异、色彩跳跃的服装,任何过分明丽或者对比强烈的着装色彩都会被认为是“伤风败俗,有辱风化”。可以说,这种思想在历史的今天依然对人们的着装心理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与儒家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相对应,我国文化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与儒家分庭抗礼的相对而言的非主流文化。如墨家、道家、法家文化。道、墨两家认为服饰只是人性的一种外部表现,人的本性在于人的内心自然属性。老子在反对“礼”的规定性时曾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以此为依据他们提出了“衣必常暖,然后求丽”的服饰价值评判标准。受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服饰色彩曾试图在走一条能够维护“礼”的规定性的同时又符合人性之“真”的“和谐”式发展道路。以唐代文官服饰色彩为例,唐代文官服饰注重在多样统一中创造“自然和谐”,以符合服饰之美及审美习惯。唐代文官服饰在大面积使用“正色”的基础上,在纹样和配饰上采取了“间色”点缀的配色方案,避免了色调的单一,这种对服饰色彩所表现出的极大丰富和创造使文官服饰在姿态各异、灿烂多彩的形式中,呈现出博大精深、变幻莫测的美学意蕴。需要指出的是,服饰色彩伦理的这两种评价标准并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影响的。前者是相对于大众服饰色彩而言的,后者是相对于个体色彩而言的。在这两种评价标准的规定下,主流文化的价值评价指导并约束非主流评价,非主流评价影响和量变着主流文化评价。

3服饰色彩真、善、美的应用分析

随着历史的发展,服饰色彩符号中的封建内容日渐弱化,服饰色彩的真、善、美在继承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时代内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这些服饰色彩的真、善、美表达,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表现为一系列的色彩搭配原则的应用,从而最终构筑了当前社会服饰伦理的审美体系。

3.1 求“真”的色彩搭配原则按前面的所讲的求“真”的伦理价值诉求,就是要正确反映着装者的主体本质与客观规律,从而达到着装主体主客观的统一,所以“真”不一定就“美”,“美”也不一定是“真”。按着这一要求,我们可以将其具体化为:服饰的着装主体要根据着装的具体需要实现色彩与个人身份、爱好、性格以及客观实际的需求相吻合,也即色彩的主观意向与客观存在相吻合。例,马路清洁工着黄色工作服不一定就“美”,但它却反映出了“真”――安全、警示作用的客观内容。这种求“真”的服饰色彩搭配原则在个人风格形象策划中应用尤为突出。一般来说,色彩所赋予女性的年龄含义是有规律可循的,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越低,其所代表的年龄指向就会越高,反之,就越年轻。因此女性在着装时总是趋向于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色彩。虽然这种着装需求可能会因为职业、文化背景、个体需求等多重因素左右,但其整体趋势是不变的、恒定的。

3.2 求“善”的色彩搭配原则由于“善”直接和功利相联系,它以社会功利作为标准,如某一行为是否对社会有利,或者说是否符合一定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所以“善”总是与一定的社会价值标准相联系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一直被认为色彩应该与人的年龄、品行相一致,否则就有“越轨”之嫌,女人艳装过分就会被视为轻浮,男人服饰过“亮”则被认为是浪荡(不“善”)。受外来文化影响,白色目前已经突破了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哀伤之色的定律,被现代文化赋予了清纯、圣洁与崇高的社会价值含义,因此在现代婚礼中,新娘身着白色婚纱是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白色的婚礼服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因而我们认为是“善”的,所以也是“美”的。

3.3 “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原则这可以说是服饰色彩搭配的最高境界,也是设计师的不懈追求。由前面的论述可以知道,“真”、“善”与“美”虽有共同之处,但也并非完全统一,所以说要做到“尽善尽美”并非易事,这需要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到着装者的着装环境,同时也要考虑到着装者的身份与个性特征。当然,这并不是说服饰色彩的“真”、“善”、“美”完全就没有统一的可能性,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服装之美的不断追求的过程,也就是对服饰色彩的“真”、“善”、“美”的无限靠近的过程。这种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需要着装者在考虑服饰色彩风格是否符合个人风格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着装场合是否与服饰色彩相一致的问题。当两种选择出现矛盾性冲突时,为了着装的目的性需要可能要对个人风格的选取作出牺牲。这一原则在具体的色彩搭配时可以将其与服饰装扮的TPO原则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服饰色彩要体现出着装的时间、地点与场合。

参考文献:

[1]周原冰.论真、善、美及其相互关系[J].东岳论丛,1982,(4).

[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0.

[3]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0.

[4]《论语.雍也》.

[5]孔智光.中西古典美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3.

[6]吴卫刚.服装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21.

[7]《礼记・劝学》.

[8]《老子・检欲》.

服饰色彩范文6

彝族服饰色彩的家居布艺,以红、黄、黑、白、青为主色调,加上黑白关系的巧妙运用。在彝族服饰五彩缤纷的色彩关系中,白色以它无彩的特殊性质成为调和或反衬的因素,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风格,影响色彩风格的因素,如色彩的明度、纯度、形状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由色彩之间复杂的对比关所构成。彝族刺绣的配色,总的说是鲜艳夺目,对比强烈,用色泼辣大胆,既有浅地深花,又有深地艳花,对比中有调和,素雅中见多彩,艳而不俗,素而不简。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关键词:家居布艺;主色调;彝族服饰色彩

家居布艺日益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观念。设计师专注于创作的理念、意义和艺术造型的充分表达,而使用者则关注于所使用的家居布艺能否彰显自我个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体现自己的兴趣和品位。

布艺在居室中时人与物之间的对话桥梁。人们坐的沙发,床,被子都与布艺有很密切的联系。布艺的色彩会渲染整个居室的气氛,家居布艺作为居室的一层皮肤,更要把给予人的一种东方民族之美的意境营造出来。

在考虑家居布艺中彝族服饰色彩处理时,一定要遵守色彩心理效果。这样,家居布艺才会既典雅、温馨,又有益于身心健康

彝族服饰的色调搭配多式多样,以红、黄、黑、白、青为主色调。在《彝族源流》等古籍中,有以五色配五方、五色配五行的认知: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东方育龙、木,南方赤龙、火,西方白龙、金.北方黑龙、水,中央黄龙、土。彝族古代还有五色族称。

“黑、红、青、黄,白”构成了彝族服饰中的重要色彩。彝族首服大多选用黑、青色布料为基色,装饰的镶嵌色布和刺绣花边、图案,多选用红、黄、蓝等颜色。除了绿色之外,很少用别的过渡性中间色,但经过精心调配,色调鲜艳而且和谐,具有别具一格的美感。

1、黑白色的巧妙运用

黑与白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色彩关系中的作用。三原色适量的混合可以得到一种黑灰色,反过来说黑色中包含着所有的原色成分,这个特点使它与所有色彩异中有同,可以相互协调。黑色是最暗的颜色,因而可以形成最强烈的明暗反差;黑色又是纯度最低的色彩,这个特点使它反衬任何颜色都可以使之更为鲜艳、明快。这独到的优势,使黑色在彝族服饰中至关重要。

色相对于黑色,虽性质相反,在色彩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却极为相似。白色以它最亮的特点同样可以拉大明暗反差,衬托出色彩的明快,同时以它纯净、素雅的特质营造出特有的情调魅力。在彝族服饰五彩缤纷的色彩关系中,白色以它无彩的特殊性质成为调和或反衬的因素,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多种多样的配色

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风格。影响色彩风格的因素,如色彩的明度、纯度、形状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由色彩之间复杂的对比关所构成。在彝族服饰中,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就更为丰富。国际上色彩的七种对比要素,即色相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继续对比。而彝族首服,明暗对比的效果,侧重在色阶的层次感上,明暗反差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色彩是否明快。

彝族首服中较少使用灰层次的颜色,以暗色为底,装饰闪亮的银饰,看上去黑白分明,格外声势夺人。在色相对比中也是选用对比跨度大的颜色进行搭配,几乎是以红、黄、蓝等反差较大的对比色为主,高纯度的色彩占较大比例,在色彩配置上呈现出“跳跃性”,再加上色彩形态经常出现形与形之间的交错、分割、重叠。

3、刺绣的配色

色彩的各种组合形式都直接关系着刺绣的最后效果。彝族刺绣的配色,总的说是鲜艳夺目,对比强烈,用色泼辣大胆,既有浅地深花,又有深地艳花,对比中有调和,素雅中见多彩,艳而不俗,素而不简。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彝族刺绣常用的颜色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色,以黑、白、粉红为地,在衣服不同的部位多采用不同的运用方法。一般在裹背、飘带、裤管上多用单色绣,利用底色的映衬,使纹饰协调统一,显得雅致爽朗。如“四方八虎图”、“灯笼纹”等;在胸襟、环肩、围腰、背披上多运用同一色系的线,如大红、红、玫红、暗红、浅红,绿、深绿、暗绿、浅绿等,利用色彩的明暗深浅,组合成图案,如花瓣纹,不同色彩地运用,自然形成花瓣间的层次感,既统一又有变化,使图案维妙维俏,多姿多彩。此外对比色也是彝族妇女常用的配色方式,如红配绿、黄配紫等,主花与次花色彩不一,对比强烈,之间多用一些中和色过渡。使整个图案布局繁褥而不紊乱,华丽而不轻佻。

尤为难得的是,这些和谐生动地配色及巧夺天工的针法,全凭彝族妇女凭着自己对美的把握与领悟,自觉地、随意地组合搭配,使图纹姿意横生,充满离奇的想象,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落在马樱花上,翅膀上长着树枝,树枝上连着果,果上连着梅花,梅花上停着喜鹊。彝族把所有美好吉祥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不受常规思维的约束。

总结:

现在都市中,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疲惫不堪,而中国人传统的“安身立命”思想使大部分人都向往有一个既温馨又艺术氛围的家,同时大多数人对家装有一种追求新鲜的心理,即在不同时间让不同的家居环境搭配产生不同的心里愉悦。彝族服饰的神秘绚丽的色彩融入家居布艺中,不仅仅营造的是民族的气息,也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的一部分民族精神。(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西南彝志》,贵州民族出版社

上一篇相识瞬间

下一篇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