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大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粗心大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粗心大意范文1

“叮铃铃,叮铃铃”“小明,快起床,七点半啦!”妈妈大声地说。“什么!七点半了?!,呀呀,这下完蛋了!”小明在床上蹦了起来,连被子都没叠,就急忙地快速地把衣服裤子穿上。转眼间,只剩下一件外衣没穿。小明焦急地说:“妈妈,快把我的外衣拿来,快快!”“哦,叫你晚上打电脑这么久,真活该,下次看你还这样做不!”妈妈一边磨磨蹭蹭地说,一边把放着衣架的外衣递给小明。可小明快速地穿起衣服,连衣架还放在上面都不知道,只是在想:这衣服咋穿着这么别扭,背后硬邦邦的?不过时间紧迫,他就头也不回地跑了,只剩下妈妈在后面喊:“小明,你的衣服……”

到了教室,小明终于没迟到,可同学们和老师一直盯着自己的后背看。突然同学们一起笑了起来,小明觉得很奇怪,就悄悄问了几个自己的好朋友,可他们都笑而不答,说:“这是个秘密。”后来好几个老师也看到了,也笑了起来,有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看去,就指了指他的后面,小明摸了之后明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看来,粗心大意是会闹笑话的。

建设小学五年级:张友余

粗心大意范文2

关键词: 青少年 粗心大意 原因 措施

现在,许多青少年做事都会粗心大意。比如做作业的时候会犯一些非智力性的错误,常常会听到他们抱怨:“哎,这道题我本来会做的,因为粗心大意才做错了。”逛街的时候丢三落四,等等,这些现象在青少年当中屡见不鲜。

以上现象都是孩子粗心大意的表现。粗心大意会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乃至未来造成极大危害。小明是我的高中同学,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人也很聪明,就是做事总是很马虎,不认真,老师和家长对小明的期望很大,都觉得小明会考上重点大学,可是高考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小明最终被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录取,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小明后来告诉我,在估分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因为审题不清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那是他一生的遗憾。其实,上面的惨痛的经历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经历,粗心大意的毛病不容忽视。

孩子粗心大意在生活上的表现主要有:做事丢三落四,三心二意等,在学习上的表现主要有:做作业总是马马虎虎,经常会出现抄错题目、看错要求和漏答试题的低级错误,阅读不认真,敷衍了事,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等等。

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外两方面,就内部原因而言,主要有:首先,孩子缺乏对所要完成任务的兴趣,迫切想结束令他感觉痛苦的任务;其次,孩子急功近利,极度渴望成功,做事情过于关注速度,而忽视准确性;再次,孩子可能在生活中已经养成了粗心大意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是马马虎虎,三心二意;最后,和气质有关,心理学上认为,多血质的人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因为注意力分散而犯一些小错误。

外部原因主要有:第一,父母的教养方式,首先是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表现出过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对其进行行为控制,当孩子因为粗心大意犯错的时候,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纠正和教育,而是一再宽容,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粗心大意的习惯。其次是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不是很关心,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或对其行为进行控制,所以孩子往往对自己的期待不高,自尊心低,不求上进,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第二,外在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如果孩子处在不和谐的学校环境或家庭环境中,例如:暴力频繁得出学校环境,争吵不断的家庭环境等,这样孩子的心思往往为其他事物所干扰,导致孩子无法专注于当前该做的事情,这是导致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之一。所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是避免孩子粗心大意的方法之一。

每个人都曾因为粗心大意犯过错误,但是当粗心大意成为一种习惯,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时候,就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不好的毛病,改变一种坏习惯不是易事,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帮助青少年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孩子稳定而广泛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应对孩子在学习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即让孩子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比如:多和孩子做一些益智类的游戏,寓教于乐等,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可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即让孩子对学习的结果感兴趣,比如: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要表扬孩子,可以带他们出去大吃一顿或者去游乐场玩一趟,总之要让他们感到开心。这样,孩子对学习的结果产生兴趣,总之,一旦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最好的状态是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二者兼有),那么孩子就会认真学习。

(2)多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应对孩子的粗心大意,不要总是一味责备,根据罗森塔尔效应:事情总会按照你想的那个样子发展。所以,如果总是说孩子粗心大意,那么孩子就会真的认为自己粗心了。家长应该着眼于孩子的优点,经常赞美孩子,鼓励孩子改掉不良习惯。

(3)端正孩子的心态,让孩子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急功近利。

(4)多让孩子做一些“细活儿”,例如:写毛笔字,缝衣服等,培养孩子细心、认真的习惯,在学习上,要求孩子认真独立完成并检查作业,帮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5)父母要端正教育观念,改变教养方式,由溺爱型或放任型的教养方式转变为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行为给予及时教育和纠正,避免孩子养成粗心大意的习惯。

粗心大意范文3

周五放学回家,我和妹妹在小超市买了点点心就回到了家,按了按门铃,奶奶不在家,哦,她去柯岩老家了,习惯地摸了摸挂在脖子上的钥匙,咦,没有。怎么会呢,我天天挂脖子上的,于是我们俩掏完所有的衣兜,翻了两人的书包,连影子都没有,那怎么办,等爸妈下班要很晚了。

我俩急了,妹妹说再找找,可还是没找到,突然妹妹说:“姐,你后背挂着钥匙呢。”哈哈,原来还真是,甩到后面去了,冬天冷穿着高领一时发现不了。真是“骑着驴找驴”了。粗心大意就是不得了。

以前我总把好多事情当成小事,总是草草了事。比如考试考砸了,我就说下次再来过,作业没做好,就想着明天也可以做,爸爸妈妈批评几句总是不以为然,总是不把小事当回事,像今天这件事,马马虎虎就差点进不了家。

记得爸爸也常常和我说:“欢欢,你一直都是很棒的,就是平时太粗心了,你看看,你的试卷,我们分析一下,都是因为你的粗心大意了。”也确实如此,特别是做数学的时候,老是出现这样的问题,粗心大意真是不得了,大家可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啊,做任何的事都得仔细再仔细,千万马虎大意不得!

粗心大意范文4

今天又是星期五,放学后我一如既往地蹦蹦跳跳地回家,因为今天是星期五 ,明天休息,所以我十分高兴 。

我飞快的跑回家楼下 ,看见下面的门开了,也不用掏钥匙,真是太轻松了。我想着又走着,到四楼了,我哼着小曲从口袋里掏钥匙,可是掏了半天也没掏出来,喔,说不定在书包里,我于是放下书包,把书包找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钥匙的影子。对!说不定挂在脖子里,我满环信心的用手摸了半天 ,可什么也没有,坏了坏了,这回惨了,我既错过了新闻袋袋裤,又会被妈妈骂的。

我真是急坏了,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着转圈,我不想再让妈妈生气了,必须尽快找到钥匙!

我仔细想了想,想起来好像和同学王学琛在我家的门口的小花坛里玩来着,便赶紧跑下去在花坛里面蹲下来翻天覆地的找,连个钥匙环 都没找到。

我想完了完了全完了!我急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无奈的站起来。忽然因为我的站立,腰上好像有东西,我用手掏掏 口袋,也是没有什么,我于是又再次蹲起,总算知道了,原来在校服里面的棉袄里的口袋里。因为中午没穿校服,从而在外面套上校服,而 钥匙就放在了里面,唉。。。。。真是粗心大意害死人啊!!!!!

粗心大意范文5

1.盲目轻“敌”。考生浏览一下考卷,感到“容易”、“做过”,于是不认真审题,只凭印象。做题时不假思索,奋笔疾书,做完后,又不检查,抢交头卷。结果往往发生答非所问、丢三落四的情况。而此类问题又往往发生在会做的题目上。

2.只求迅速,不顾质量。有的考生为抢时间、争速度,对每道题的构思运算等过程不够细致,还有的考生甚至会漏掉题目不做,当走出考场时才发觉,只能叫苦不迭。

3.忽视分数较少的小题。认为即使错了也无关大局,因而慢不经心。这样的错误也就积少成多,因小失大。

4.难易之题处理不当。对多数会做的题匆忙作答,而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来攻少数不会做的难题。结果,会做的题忙中出错,难题又攻而不克,最终是两头落空。

5.胸中无“数”。做题无计划,时间把握不当,前松后紧,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

粗心大意范文6

一、剖析学生的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一)原因

1.感知不正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169写成196,把“÷”看成“+”等。

2.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它有积极作用,比如:能促进知识的迁移。但是,其积极作用则能干扰新知识的学习。不良的思维定势表现在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在练习36+98、99+123后,再做53+101,多数学生就会依据简便算法中“多加了要减”这一定势思维,把53+101变成53+100-1来计算。

3.记忆差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如进位加时,忘了进1,退位减时,忘了减1;或计算像25×24这类题时,做成25×4×6=100,只顾头不顾尾。

4.强信息干扰。

学生的视听觉是有选择性的,容易受强信息干扰,一旦强信息映入眼帘,就会掩盖其他信息,造成“干扰性差错”。如口算90-23+47时,学生往往会由于简便计算“23+47”的诱惑,做成90-70=20。

5.非智力影响。

作业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学生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分析原因主要有: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学生急于求成,产生“轻敌”心理,导致错误;当数目大、算式复杂时,产生厌烦、畏难情绪,以致敷衍了事,草草应付。从而养成了不能够认真审题的坏习惯。

(二)对策

针对以上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多种感官,强化首次感知。

研究表明:学生首次感知的新知识在进入大脑时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深的印记。因此,强化首次感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知,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以确保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正确鲜明的印象,减少以后再现性运用乃至创新性动用中的失误。例如可用彩色笔强化观察,以重音刺激听觉,对于容易混淆的数字与符号,“6”与“9”,“+”与“÷”等,要强调学生充分注意,提高一次到位率。

2.变化练习形式,预防思维定势。

学生形成负定势思维是由于机械地接受了一些单一的思维推理方法。因此,在教学新知后,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新知与它相联系的旧知进行比较,以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点,建构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防止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对此,教师可经常变换练习形式,如重点的要典型练;容易混淆的要对比练;经常出错的要反复练;多种类型要综合练,以拓宽学生灵活解题的思路。

3.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素养。

从历届学生计算统计分析情况看,学生计算能力不高,源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强调“草稿纸”的作用,要求学生草稿纸上的列式必须书写工整,数位对齐;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做题前,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强化初步感知;做题时,弄清数据的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方法,确定运算步骤,最后进行计算;做题后,要认真检查方法是否合理,数据、符号是否抄错,计算结果是否算对,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智力活动,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干扰智力活动的进行,第一是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解题兴趣不高。认为解题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没有力求准确的欲望。造成做题时心不在焉,草草了事的情况,结果出现了计算差错;第二是在计算时希望尽快算出结果,当遇到计算题的数字较大或者过繁时,容易就出现排斥心理,于是不去认真分析,不细心审题,敷衍了事。在这种心理下进行计算也容易出现差错。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活动,调节消极的非智力活动,使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相互统一,协调一致,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出现。

二、剖析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一)双基训练时间严重不足

传统数学课,一般课始均安排有口算、竖式计算之类的约5分钟左右的基本训练,因而学生对百以内加减法和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相应除法相当熟悉,基本上达到了脱口而出的程度。课改实验后,不少教师片面追求情境创设和学生操作探究而忽略基本训练。就其形式而言,完全符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但由于不同的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与教学的调控上还存在着差距,课堂教学常常为无效信息所干扰,使得教学进程受阻,课堂训练的密度大打折扣,教学效率不高。

(二)计算训练忽略难度和层次性

原苏教版教材在计算单元的教学上很注意编排内容的层次性,为便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往往安排有多个例题,逐一落实难点,学生掌握情况不错,但整个单元教学战线拉得过长。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精简了例题,降低了难度。比如说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只设置了5个例题,尽管在练习题的组编上更具包容性,各种类型的题目在练习中都有体现,常常在同一组题目中编排有不同难度的题目。但是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挖掘不深,在安排练习时缺乏难度的递进,在评析时也缺乏针对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加上新课程设置的要求,使得三、四年级数学课时相对减少(每周四课时),因而计算单元的课时安排很紧,有效夯实也就成了问题。

(三)追求策略多样,忽略优化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践行着这一理念,但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在理解上还存在着偏差,将多样化片面地理解为形式上的越多越好,故而在课堂上总是重复着“还有其他算法吗?”这样的无效提问,让学生造成思维的混乱。其实“算法多样化”是基于原先的计算教学“方法单一,忽略学生的发展”等问题提出来的,它着眼于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算理的过程,着力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四)追求片面热闹,忽略算理指导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一时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了课堂教学的宠儿,成了课改的“代言”。其实,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随便擦涂的“万金油”,同样也有时机的把握问题,像计算算理的明晰,当学生个人探究存在问题需要借助于群体的力量时选择合作是明智的,如果算理已经清楚了,再让学生合作说一说,就显得价值不大了。对于合作,值得研究的东西更多,比如说合作前要激趣;合作时要指导,做到目标明确,分工明确,时间有保障;合作后要评价。但有不少教师忽略研究,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片面热闹,使得许多浮于浅表的所谓合作占用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相反对于计算算理的理解与分析却明显用功不够,缺少算理阐释,学生对计算算理不够明确,因而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率。

(五)引进计算器教学,忽略常规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