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半截蜡烛课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半截蜡烛课文范文1
第一步:研读教材,找出重难点(读懂人物外显,感知人物内心,体悟人物精神),寻求突破口(以写促读,以写代读、写读互动)。
第二步:布置学生习作,主题为“一件惊险的事”,内容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自主命题。
第三步:教师课下认真批改作文,找出通病,整理典型案例。
接下来,正式上课――作文讲评与课文教学同步进行。
一、从独特的命题和首尾入手,学习再现深刻的主旨和巧妙的构思
许多同学命题缺乏新意。如《一件惊险的事》《有惊无险》《一件难忘的事》《忘不了的一件事》《令人恐怖的一件事》《可怕的蟒蛇》等。怎么办呢?请学生快速朗读课文,说说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一番交流之后,学生回答:课文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确实是一件惊险的事,而且是惊心动魄!那课文的题目是《一件惊险的事》吗?不是?为什么题为《半截蜡烛》?请再小声读文,边读边想。学生陆陆续续回答:
生1:“半截蜡烛”吸引人,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会产生许多疑问,这样就有了悬念,会让我们急切地往下读。
生2:半截蜡烛虽然只是一件不起眼的日用品,但在课文中,它与一场重要的战争息息相关,与一家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是围绕着它展开的。我觉得,用“半截蜡烛”作题目比“一件惊险的事”好。
……
上课时,我并未指出其中的不妥,而是让学生再仔细品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结合自己的作文,比较比较,谈谈感想。学生很快发现,原来记叙文(像课文)这样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直接叙述进入也挺好,言简意赅。
本课的结尾耐人寻味――“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我说:德国强盗走了以后,伯诺德夫人一家每人说了一句话。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当中,有意思的三句是:
杰奎琳(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吓死我了!
杰克(沉着的):妹妹别怕,德国鬼子滚蛋了!
伯诺德夫人(紧紧抱着两个孩子):孩子们,你们经受住了考验,你们终于长大了!
提这一问题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丰富人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作文的结尾是如此重要,如此值得推敲。反思自己的作文该如何改进,从实际结果来看,他们真的用心了,开头和结尾再也不那么草率了。
二、从生动的内容和情节入境,学习再现鲜活的形象和精妙的表达
刚才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已经感受到这是一件惊险的事。你知道这件事惊险在哪吗?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交流各自感受:
生1:“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这个地方让人感觉惊险,假如有人把蜡烛点燃不就完了吗?
生2:“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读着这句话,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看来,课文写得真惊险!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自己写的这件事惊险不惊险。同桌可以换着读读,交流交流。他们大都发现彼此的描述不如自己的想象,有表现惊险的语句,但很简单。读完作文,也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我们现在不急着修改,先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得如此“惊险”,如此扣人心弦的。通过学生反复研读,读品思议,教师点拨,师生交流,得出以下意见:
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一方面是蜡烛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另一方面是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却两次受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杰奎琳化险为夷,都使人松了一口气。
2.环境氛围渲染得好。“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课文这样的描写,更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3.故事背景吸引人。这一惊险的情节,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抗击德军法西斯的艰难历程相一致。
4.心理活动刻画细腻。课文《半截蜡烛》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课文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不仅如此,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也相当细腻。
5.人物动作、语言描写传神。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在继续燃烧、逐渐变短,秘密将会暴露, 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厄运也会随之而来……面对这样的危险,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呢?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有力地渲染出了当时紧张、恐怖的气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
至此,已实现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镇定、机敏和勇敢,激发爱国情感。
2.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内心,学习表达方法。
半截蜡烛课文范文2
关键词:探究;发现者;探索者;创设者;兴趣;表演体验;切磋讨论;跳出定势;阐述和发挥;欣赏
探究性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引导学独立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探究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某种问题情境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探究,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围绕课题的题眼。如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出示课题后问学生:“课题那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蜡烛”老师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请打开课本,仔细读课文,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课文围绕‘半截蜡烛’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打开课本读起来想尽快找到答案。
2、根据学习内容。如《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一文,为了让学生弄清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上课时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让学生感受多媒体的功能,引导学生“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什么是多媒体,它与电子计算机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调动了他们探究文本的兴趣。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教学《科里亚的木匣》一课,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时间一天天过去,你们一天天长大,你们感觉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后,让学生带着“这篇课文写科里亚发觉自己什么方面发生了变化?他怎么发现的?”这两个问题阅读文章。
二、营造积极氛围,深估探究过程
小学生因年龄与心理原因,思维往往浮于表面,探究思路容易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地探究,师生一起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尽可能给学生的思维已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善思、会演、能辨,是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做学习的主人。对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和意见,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培养创新精神。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积极地探究氛围。
1.表演体验,加深感情
课堂表演就是在初步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探测特定环境下人物的语言,神情变化或心理活动,吧抽象、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形象表情、身姿运动,让学生在读中演、读中悟,在悟中获,在轻轻松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语文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表演法,可以改变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沉闷枯燥的教学,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注入自己内心体验和思想感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探索、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2.切磋讨论,丰富理解
小组讨论是探究性阅读的一个有效方法,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文章的理解就有所不同。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切磋,互相启迪,交流各自对文章的独特体会,能够丰富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效能。
3.跳出定势,使探究课堂新颖
半截蜡烛课文范文3
一、创设丰富的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故事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尤其低段学生,为此我在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进行阅读:1、围绕课题讲故事,引发阅读欲望。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半截蜡烛》时,我就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设置故事情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家母子四人承担了收藏和传递情报的任务……通过一系列的谈话,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就此问:情报与“半截蜡烛”有什么关系呢?这“半截蜡烛”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用“半截蜡烛”作为课文题目呢?这些问题答案就在文中,赶快阅读去找吧。学生就迫不及待去阅读课本。2、课题质疑,激发阅读兴趣。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时,我针对课题提出这样的疑问:课文题目有什么特点?一个小问题就引起学生的思考,还引起了争论。小问题解决了,紧接着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你来猜一猜,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船长呢?学生争先恐后抢答,虽然有的学生词不达意、语无伦次的,但那种热情的参与已经让老师很欣慰。3、设置悬念,引导朗读课文。如:我教学人教版第四册《画风》时,首先出示课题,然后最后设置悬念:风是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画出来呢?在几个小朋友团结合作下,他们画出来了,到底怎样画的呢?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看谁先发现,学生就迫不及待的抢读起来。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巧妙使用媒体资源创设情景,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乐中学、趣中获”。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老师可以充分结合文中优美、流畅的语言,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生动的动态画面,再加上老师饱含激情的范读,一下子就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再如《两只小狮子》一文情景创设,先播放视频:凶猛的狮子正在捕捉一只羚羊时停止播放,师问:“这只狮子如果没有真正的本领它捕得住吗?”“真正的本领怎么来的?”就轻松切入本课的重点内容了。学生在视频中通过看、听知道了狮子真正的本领是滚、扑、撕、咬,也会被生动的短片吸引,自然也就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2、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低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而低年级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教学时可以通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排演课本剧方式表演。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使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得到张扬,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3、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一定要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指导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如,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自己读自己评;评价的语言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可以巧妙结合课文内容赞赏或委婉地提示。如教学《荷叶圆圆》时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就评价“哎呀读的连小水珠都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在感谢你呢!”把学生高兴的手舞足蹈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交流阅读收获的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展各种交流阅读收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每周的阅读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读后开展各种交流阅读收获的活动,如朗诵、讲故事、背古诗、讲笑话等形式的比赛,活动后再以小小新闻会的形式总结、发奖品,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此班上掀起了阅读的热潮。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参与阅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达到训练阅读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漫话三国英雄》时,先让学生讲自己课余时间阅读的《三国演义》其中的一个故事,说说故事中的人物给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再进行漫话三国英雄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班上又掀起抢读《三国》的热潮。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半截蜡烛课文范文4
[论文摘要] 小学语文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创新思维的训练?根据本人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质疑探究、尊重独特体验、启动丰富想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能极大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在语文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语文新课标十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根据我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从五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中学生可以民主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如在教学《三亚落日》时,有这样的片断:我引导学生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品读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文,也欣赏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景,设想你现在就置身在这酥软细膩的沙滩上迎着徐徐拂来的暖风,看着火焰和落日如诗般地滑落,你想说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说,三亚落日,你是一幅迷人的画,我已陶醉在你美妙绝伦的画面中;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歌,一首属于大自然的歌!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情趣盎然的诗!一首美妙绝伦的诗!一首情景交融的诗!一首充满热带风情的诗!后来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文来自己创作几首诗,学生们诗兴大起,创作的很不错,如:醉看夕阳归,人在画中游;蓝天碧海热带情,三亚落日醉游人;三亚落日无限好,美妙绝伦惹人爱。画也罢、歌也好、诗也行,无论你是怎样的画,怎样的歌,怎样的诗,只要是你真情的流淌,内心的言吐,老师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催化剂,用民主、自由、宽容、激励来取代强制专断与师道尊严,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引导质疑探究
创新源于“发展的需要”,没有内心那份真实而强烈的求知欲是很难有新的发现和创造的。阅读更是如此,因为阅读是一个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重点段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的2-6自然段,画出伯诺德一家在危险到来时表现的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疑问?学生马上就进行画句,思考,提出了许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轻轻地把蜡烛吹熄,而不是重重地吹熄呢?”。“这时候,大儿子慢慢地站起来,按理来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也越来越短,杰克应该迅速地站起来,马上把蜡烛端走,为什么还这样的慢慢吞吞呢?这岂不增加了危险?”;“杰克只是想要借搬柴生火的理由端走蜡烛,可是他没有成功,蜡烛又被夺回。既然蜡烛无法端走,他为什么还要去搬回一捆木柴,这还有意义吗?”……学生能抓住人物外在表现和人物内心以及与当时环境所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并且学生通过读课文,又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个“质疑——探究——释疑”的求知过程。鲜明的体现了一个自主求知、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过程。
三、尊重独特体验——创新的“助推器”
语文学习是一个自悟自得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悟自得,正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例如在指导朗读《半截蜡烛》一文这样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我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会怎样说这句话?着重说好哪个字或词?为什么?”生答:“如果我是伯诺德夫人,我会有礼貌地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先生们’这个词,因为只有有礼貌地说,才不会使敌人起疑心。”;“我会从容地说这句话,着重说好‘瞧’这个字,因为这样可以不露声色,并且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油灯上,而最终放弃蜡烛。”;“我会非常镇定地来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这盏灯’,镇定可以让德国军官毫无察觉,而着重说好‘这盏灯’,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和视线吸引到油灯上”;“我会用平静的语调来说好‘亮些’,因为只有让军官感觉到油灯比蜡烛亮,敌人才会使用油灯而不用蜡烛。”我并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读这句话。尽管大家朗读的方式不同,但是大家朗读中都能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冷静。
四、启动丰富想象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创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创造性思维,往往就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
在指导体学习《二泉映月》四、五自然段时,我一开始用一句话“阿炳多么希望能够有一天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激起学生对主人公阿炳的美好愿望的强烈期待,这与下文阿炳在二泉边听泉的现实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能时而进一步激起认知冲突,时而“语调沉郁”地描述,时而“沉痛凄凉”地独白,时而一唱三叹式地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神情专注,渐入佳境。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空白点。课文对阿炳苦难的身世、生活的穷困仅用聊聊数句加以概括性介绍,但这对体会阿炳热爱音乐、与命运不屈抗争的思想情感以及乐曲的意境却举足轻重,在片段一中,我能抓住“卖艺情景”的生活感知,接着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设置三个卖艺场景,让学生自选一个,进一步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悲惨遭遇和执着追求,在如泣如诉、低回起伏的“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段段结合自身独特体验、包含情感的语言喷涌而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
还有教师应始终扣住文本语言特别是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充分发挥教材这个 文本的作用。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句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抓住“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展开教学;后来我先扬后抑,再次用语言描绘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阿炳演奏乐曲的情景,引导学生想开去,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回归文本,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句子“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至此,一个不屈而又执着的阿炳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课堂争辩是不少学生喜欢尝试的一种实践活动,历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汤姆爸爸说的“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能大胆假想,让学生轮流扮演“汤姆的爸爸”,自己扮演“汤姆”,就“汤姆”怎样想尽理由说服爸爸把鱼带回家,“汤姆的爸爸”怎样耐心说服“汤姆”把鱼放掉展开激烈辩论,这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领悟,也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此外还有简笔划、猜谜语、编抄报、组织观察、表演等实践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有效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半截蜡烛课文范文5
关键词:语感;思维训练;意境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吟诵法、品味法、积累法……各有千秋。我认为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培养语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如下做法是可以尝试的:
一、启发想象,进入意境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性为主体的,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形象。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具有鲜明的形象,但这些形象不是眼睛能直接看到的,即不是视觉形象。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内心的视像。只有把文字转化为视觉形象,才能获得语感。如,在《梅花魂》的教学中,对于外祖父珍爱墨梅图,不许“我”摆弄这一部分,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外祖父的表现分解成几步:拉下脸来;训斥妈妈;刮去污迹;慢慢抹净。这样,学生头脑中会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出一个个活动的画面,从这些画面中可以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喜爱,从而深深感受到这位华侨老人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有些课文的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不是靠局部理解所能掌握的。教学时,必须从整体入手,从大处展开想象,对语言信息进行大体的复制、加工、组合,在内心视觉中浮现整体形象。我在《草原》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配乐录音朗读边想象草原的景色。听完之后,问学生:“你们看到草原了没有?刚才闭着眼睛听朗读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草原很美,它美在哪里?你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一下你的感受?”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学生展开想象,草原如诗如画的美景自然定格在脑海。
二、仔细揣摩,披文入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语感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文章的作者通过书面语言这个载体把自己的思想感受转化为语言信息。而这些思想感受,只有经学生自己仔细揣摩,反复意会,才能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进一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挖掘语言文字的深层意义,使学生受到文章的感染熏陶,从而达到文道统一。而只有在不断思维的过程中,语感训练才更具功效。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把小女孩红润的脸颊、微笑的面容、初升的红日和小小的尸体、烧过的火柴梗、阴暗的墙角同绘在一个画面上,这是极不协调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质疑思考:作者为什么把小女孩描绘得那么美?为什么把美好的和凄惨的情景同绘在一个画面呢?学生通过反复揣摩,体会到美好的画面是写小女孩临死前还沉浸在美好的向往中;凄惨的画面说明在吃人的资本主义社会,任何美好的向往只能像烧过的火柴梗那样灰飞烟灭。这样,在学生浮想联翩之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使学生认识升华,不仅能体会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语感。
三、刺激思维,训练直觉
“语感是对特定环境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地整体感知和把握。它是一种语言心理直觉。”(郝嘉杰)。直觉思维是没有经过严密推理和论证,凭直观材料迅速“猜度”到问题实质的心理现象。可以说,语感的核心是直觉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直觉思维训练,具体做法是:
1.鼓励学生大胆猜度和假设。如,教学《半截蜡烛》时,上课伊始,教师可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你认为课文会写些什么?”教学之时,又可提这样的假设:“假如你是伯诺德夫人家的一员,你可能会想到什么办法,来保住蜡烛里的机密?”而在教学之后,还可提问:“课文为什么以《半截蜡烛》为题?你能为课文想出其他的题目吗?”启发学生作出各种推测,进行辐射思维。这样有助于语言直觉的感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感能力的增强。
2.经常进行快速思考,快速回答,训练学生凭直觉回答问题的能力。
半截蜡烛课文范文6
一、通过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广泛的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和知识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广泛涉猎书籍来充实自己。而书籍浩如烟海,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学会略读,将略读与精读结合起来,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所谓“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就是使所读文字形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可以更好地训练直觉思维。在进行快速阅读的时候,不必逐个去破译每个文字符号的代码,而是利用和直觉思维相关联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来简化阅览过程,从而敏锐迅速地把握作品的实质。比如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可以先结合文中的插图让孩子们浏览一遍,欣赏图中的美丽景色,说说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个春天。学生看到了桃红柳绿、草色青青的画面,脑海里积累的关于春天的成语都鲜活地呈现出来,纷纷用描绘春天的词语来表达所看到的画面,似乎进入了春天翩翩到来的情境里。在学生对“春意盎然”“春光明媚”等词语有了感性的体验后,再结合课文去学习诗句,这样做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二、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
语感训练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朗读就是直觉感受语言与训练语感最基本的方式。琅琅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相互活动的过程,是对语言文字中蕴涵情感的再次体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反复吟诵,感受不同的语调与节奏,通过品读语言来准确感悟人物形象。例如《半截蜡烛》这篇课文以“半截蜡烛”为线索,描绘了一场虽然没有硝烟但异常紧张而激烈的战斗。伯诺德一家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扣人心弦。所以教学时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伯诺德一家人与德军巧妙周旋的语句,体会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强烈的爱国精神。文中写伯诺德夫人有这样一段话:“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教学时,我问学生:“假如你是伯诺德夫人,你会以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重点强调哪个词,为什么?”学生朗读时,有的强调了“这盏灯”,是为了将德军的注意力引到灯上;有的强调了“亮”,是为了突出灯光,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有的重读了“瞧”,来引起大家的注意;有的突出了“先生们”,是为了使德军放松警惕。虽然语气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伯诺德夫人的想法及其从容镇定的品质。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准确地感悟了人物的品格。
三、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深入地解读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着顽强的生命力,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同艰难环境抗争的精神令人震撼。在学习作者想象柳树生长的历程这段文字时,有必要引导学生抓住“多少”“一次又一次摧毁”“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等词语细细体会,让学生描述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想象柳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感受到了这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柳树身上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顽强执著的信念。联想和想象具有很强的跳跃性和自由性,教师要让学生更大限度地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培养语感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它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而且有益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获得语文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