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咏怀古迹其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1

本文试图通过对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三种教法的探讨,结合王荣生教授对“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从对“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选文类型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分析出发,来探讨“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

“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要考虑教材因素,要发现教材本身的教学价值。”如果教师把这首诗的核心教学目标,定在理解此首诗歌的诗意之上,并将此作为课堂教学主要任务,那么,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以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是一个关键问题。

每一个人都可以回想一下教师试图向你解释清楚一些问题的情景。这样的课堂上,《咏怀古迹(其三)》是作为“定篇”来实施教学的,解读应该服从权威定论,让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文本,主要方式是教师“引学生鉴赏”。“教材的教学价值,首先就在于语言学习的价值,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教师积极地讲,学生积极地听,这是讲授课的明显特征。在一节讲授课上,教学远不止是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说。一堂成功的讲授课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心准备:定下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随之确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师不仅要了解这节课的进度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更要有序地安排时间。

结合以上分析,这节课上,教师的任务如下:

步骤1(设计):缜密、精巧地组织教学

材料:

步骤2(融合):提供引导材料,帮助学

生活跃地学习新内容;

步骤3(巩固):联系拓展,给予提示,

帮助学生发展认知结构。

基于此,《咏怀古迹(其三)》的教学可以设计如下(适合初学杜甫诗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咏怀古迹》简介

三、赏析诗文

(一)赏析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

长明妃尚有村”。

1.释“壑”“赴”“荆门”“尚…‘明妃”。

2.赏析“赴”字之妙。

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说:

“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

未为合作。”大家认为如何?请结合王昭君

的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赏析领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

留青冢向黄昏”。

1.释“连”“向”“青冢”“紫台”。

2.比较杜诗对昭君一生悲剧的概括与南朝江淹《恨赋》里“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有什么不同?

(三)赏析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砜空归月夜魂”。

1.释“省识”“春风面”“环飒”。

2.这两句联写,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看法?

3.诗^本^的命运与之有何相同之处?

(三)赏析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

明怨恨曲中论”。

1.释“作胡语”“论”。

2.“曲中论”指什么曲?

四、师生交流,总评诗文:

1.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

2.咏明妃诗多矣,沈归愚独推此诗为绝唱,一能包举其生平,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首句咏荆门之地势,用一“赴”字,沉着有力。

以上设计,是立足于“教什么”确定的。但我并不赞同“‘教什么’(教学内容)比‘怎么教’(教学技巧、方法)重要得多”这个观点。

“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但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最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二度开发”。教学内容如何成为学生掌握、理解的内容,这需要一个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基于不同教学目标或教学阶段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最关键因素。如果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对此诗的细微评析,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具体化例证,然后形成共性认识,作为以后理解杜诗的阅读工具,那么,这样的一节课,当兼具“例文”和“样本”的功能。

“例文”的作用,就是使需要掌握理解的知识得以感性地显现。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实质。对于“样本”,叶圣陶说:“教材的性质等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这节课,在确定上述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往往会把教学过程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循序渐进地教授,从而通过杜甫的这一首诗力求达到了解杜甫诗歌风格的目标。教师一般会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目标。

步骤1:回顾类似诗歌是怎样理解分

析的,确定一种或者几种鉴赏这首诗歌的

途径。

步骤2:把鉴赏诗歌的过程分为几个

不同的角度。

步骤3:把这个鉴赏的过程按照一定

的顺序排好,这样就能得出这一类诗歌鉴

赏的一般途径。

步骤4:设计教授每一个鉴赏步骤的

策略,思考如何将整个鉴赏过程衔接起来。

步骤5:提供拓展练习,巩固强化课

堂上所掌握的思路和技能。

基于此,《咪怀古迹(其三)》的教学可

以简单设计如下(适合教导学生怎样从不

同角度赏析诗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咏怀古迹》简介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四、赏析诗歌

(一)再读诗歌,鉴赏情感。

1.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昭君美艳绝伦,元帝怎

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3,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4.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5.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二)三读诗歌,鉴赏语言。

1.“环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2.鉴赏分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句。

(三)四读诗歌,鉴赏主旨。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只写

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

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五、拓展迁移

杜甫《咏怀古迹》其他四首及杜甫的

现实主义诗歌鉴赏。

新课标中所说的,“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④,这种能力也一般只能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语文教材里的“用件”大致有语文知识文、引起问题文和提供资料文三个品种。我们认为,越是趋向“用教材教”,就越是需要教材提供大量的资料文。如果是高考之前的复习,将这首诗作为与专题复习相关的资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为:理解咏史诗的特征,进而引入更多例证,结合课上、课后的训练

使这个概念丰满、具体。 这样的一节课,也可以采用学生合作的课堂形式进行:在教师的主导下,采用民主的方式,让学生决定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教师告知教学目标,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以文本形式传达教学

内容,不用讲授的形式。

步骤2:教师或者学生划分学习小组。

步骤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

合作、思维碰撞等完成学习任务。

步骤4:教师检测学生已经学习的内

容,并对小组成绩和个人努力给予评价。

基于此,《咏怀古迹(其三)》的教学可

以简单设计如下(适合高三复习):【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确定研讨内容(咏史诗)和学习目标(从《咏怀古迹(其三)》切入,探究赏析咏史诗的一般思路)。

2.划分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文本资料,鼓励、支持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一、导入新课

二、分析《咏怀古迹(其三)》,导出咏诗赏析的一般思路。

三、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归纳《咏怀古迹(其三)》作为一首怀古诗的明显特征。

2.如何赏析杜甫《咏怀古迹》其他几首?赏析思路如何呈现?

3.赏析刘禹锡的怀古诗,并展示赏析思路。

4.归纳怀古诗的一般特征和解答思路。

四、各组之间的提问和解答

1.请其他组学生赏析一首非杜甫、刘禹锡所作的怀古诗。

2.思考、质疑与小组讨论。

五、分享:学生在一起研究,确保每个人都知道答案。

六、教师提问各组任何学生,这个学

生向全班说出答案和自己的思路。学生、教师评价。

七、巩固(比较鉴赏):

同样是咏叹王昭君,杜甫写了《咏怀

古迹(其三)》,李白则写了《王昭君》,比较

阅读,说说两诗的不同。

王昭君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得出结论:对教师来说,“教什么”和“怎么教”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文本放在那里,只有极少数篇目是“定篇”类型,需要教师严谨地讲授;大多数的篇目,需要教师的二次加工,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进行裁剪,然后确定为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下,“教什么”和“怎么教”,对教师来说,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教什么”体现教师对教材内涵的理解,“怎么教”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①②步根海著《发现、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

③林金炎著《“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中国教师报》第314期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2

关键词:怀古诗词;创作心态;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121-03

怀古诗词,是从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诗歌题材,是“经见古人之遗迹而赋诗以缅怀古人之事迹”[1]的诗歌。作者亲临古迹,引起对古人、古事的怀念而发为吟咏,重于山川景物的描写、环境气氛的烘托和抚今追昔的感叹。其作品景物与情感相融合,历史感与现实感相交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怀古诗词是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一个常见考点。鉴赏诗词须知人论世,那么古代文人写怀古诗词怀有怎样的创作心态呢?其作品又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呢?本文着重从其创作心态切入,对其作品审美特征试作粗浅分析。

一、思慕功业之崇高美

儒家“三不朽”思想,即“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文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对文人们的思想和人生追求有着重要影响。“立德”是人生不朽的最高境界,但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所以一般士人都将实现人生不朽的希望寄托在“立功”上。能建奇功,树伟业,名垂后世,在文人眼中,便是“永生”。如果仕途受阻,功业难成,则只能退而求其次,将人生的目标放在文学或学术上,希望同文而不朽,是所谓“立言”。从这个层面上说,怀古诗词正是古人希求功业而不得、赋诗(词)聊表心志以期不朽心态的具体体现。

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深情呐喊,这种悲慨高歌的背后恰恰是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不甘平庸的焦灼。又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人登台凭吊古迹,缅怀东吴东晋旧事,览景之余,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唐都长安,抒发了因皇帝听信谗言疏远自己而报国无门的惆怅,忧国伤时之心幽藏着对功业的渴望和无奈。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借怀古抒发了对英雄的仰慕和功业未就的无奈。当然,并不是所有怀古诗词都着重表达建立功业的思想,但这并不能掩饰作者内心深处对功业渴慕之深心,其怀古诗词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表现出思慕功业之崇高美。

二、怀才不遇之悲壮美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鞭策着中国文人,历史上那些以布衣取卿相或凭才智建立不朽功勋的成功人物激励着中国文人,使他们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参政热情和关心国运民瘼的济世精神。然而空有热情是不行的,要想建立功业还须得到政权的承认,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幸运的,因此失意的文人常借怀古抒不遇之悲。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王昭君貌冠后宫而不得幸,却远嫁异域他乡;诗人满腹才华,胸怀抱负,却仕途坎坷,颠沛流离。同是沦落天涯,悲己及人,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生,怀才不遇之旨尽见。又如,李商隐的《贾生》,诗人尖锐地揭示出君主求贤意在个人长生、不在苍生社稷的实质,这是导致人才不被重用的深层原因。诗人在抒发怀才不遇之悲的同时,更多了一层悲情体验。怀古诗词的作者大多满怀壮志豪情却政治失意,所以其怀古诗词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怀才不遇之悲壮美。

三、心忧家国之凄凉美

诗家怀古,“历史不过是现实的一个参照系,无论是‘读史见古人成败,感而作之’的咏史诗,还是‘经古人成败(之地),咏之’的怀古诗,其真正的触发物还是现实人事,脱离现实关怀而单纯咏史是没有价值的。”[2]怀古诗词是古人心系家国的具体体现,表现出深深的现实关怀。

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诗人追忆西晋灭吴旧事,由此生发“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感慨。前车之覆,后车未必鉴之,人世的沧桑变化将会不断地演绎。面对风雨飘摇、“四海为家”的大唐江山,怎能不令人心忧呢?欲改变现状却无能为力,怎能不伤感凄凉呢?又如,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诗人览秦国旧址,衰草连天,破败不堪,与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想当年秦帝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旧事“不堪回首”之余流露出对大唐王朝前途命运的担忧,感伤凄凉之情深寓其中。古代文人心系国运时局,欲力挽狂澜却力不足,怎能不凄凉伤感呢?所以其作品常表现出一种心忧家国之凄凉美。

四、积极济世之执著美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3

本课所选杜甫的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杜甫五十五岁时到成都投奔好友严武。严武于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杜甫失去了依靠,只好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漂泊。这时的杜甫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本想返回洛阳或长安,但因安史之乱以及各地军阀作乱,未能如愿。所以他心情很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是头。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此时他的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因此,他表面写秋天这一古老的意象,实则是排遣他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2.“丛菊两开他日泪”之争议

对这句话的理解素有争议。一是“丛菊两开”的“两开”具体指什么?一种说法为杜甫在夔州两见菊开。考察杜甫的行踪,他出川的当年曾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度过了一个秋天,写《秋兴八首》时已到夔州,再历秋景。“两开”还应该从出川算起较确,故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到夔州的当年。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于课本注释的另一种解释为:“他日”即“来日”也。诗意为:“丛菊两开”,徒作来日回忆之泪耳,即“而今乐事他年泪”之意。清人钱谦益就是持这种观点,他在《钱注杜诗》中评道:“丛菊两开,储别泪于他日;孤舟一系,僦归心于故园。”解“他日”为“向日”(从前)或“来日”在训诂上都有根据,于诗意也各有所长,很难分出高下来。因此,在学习时,我们可以细加诵读,仔细品味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3.杜甫写王昭君的缘由

香草、美人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一般指高洁的品行。屈原在《离骚》中自比蛾眉,却被庸脂俗粉所嘲笑排挤。这是在朝廷中不得志的一种表达方式。女人貌美入宫被冷落,和杜甫怀才入朝不得志一样。杜甫咏王昭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4.《登高》所表现出的情怀

《登高》一诗是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所作。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这些都像浓云般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他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面对着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长江,再看看自己沧桑的白发、老病的身躯,他不禁发出对漂泊生涯的感叹,对老弱多病的嗟伤,同时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从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怀与对人世沧桑的无尽感慨。全诗通过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5.《杜甫诗三首》分别之比较

《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声和秋色形象的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而来,令人惊心,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和孤独抑郁之情。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深沉的怨恨。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4

“画图”一语,典出葛洪《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又,“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必修3课本38页注释)。如此,若将“省识”释作“曾经认识”,则“画图省识春风面”之意便是“从图画上认识到王昭君的美貌”,而这显然与典故所述事实不符!与语境不合!

宋老师还认为:“画图省识春风面”之“省识”,绝不是同义复词、“认识”之义……但必须指出的是,“省”释作“简,少”时,读音是shěng而非xǐng,苏教版教材在注音上明显有误!

笔者以为,“画图省识春风面”之“省识”,虽非“曾经认识”义,但宋老师的“省”读为(shěng),“简,少”义也是隔靴搔痒、较为别扭,与诗的语境不合。其实,“省(xǐng)识”应是古汉语中的反训现象,释为“不曾认识”,如此理解,我们所遇到的一切疑惑,则可迎刃而解。

反训,训诂学术语,用反义词解释词义。最早提出“反训”的是晋代郭璞,其《尔雅・释故下》“治、肆、古,故也,肆、故,今也”条下注云:“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又于同篇“徂、在,存也”条下注云:“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故,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清代是训诂学的黄金时代,王念孙《广雅疏证》云:“敛为欲,而又为与;乞、丐为求,而又为与;贷为借,而又为与;禀为受,而又为与:义有相反而实相因者,皆此类也。”又云:“凡一字两训而反复旁通者,若乱之为治,故之为今,扰为为安,臭之为香,可不悉数。”(《尔雅疏证》卷三下)他明确反训在古代汉语中是普遍存在,“不可悉数”的。清代学者刘淇,把“反训”作为一种主要的训诂手段加以肯定和运用:“其训释之立反六:曰正训,曰反训,曰通训,曰借训,曰互训,曰转训。正训如‘仁者人也’是也;反训如‘故’训‘今’是也……”(《助字辩略・自序》)

总之,“反训”是一客观存在,而又常被忽视的语言现象。如果能够真正了解它,对我们阅读古籍将大有裨益。

在古诗文中,我们也频频遇到“反训”现象,只是我们不在意而已。诸如:“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忍”训为“不忍、怎忍”;“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韩愈《祭十二郎文》)“可”训为“不可、怎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孤馆闭春寒”(秦观《踏莎行》)“可堪”训为“不堪、怎堪”;“可堪”训为“不堪、怎堪”;“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无题》)“可”训为“不可、怎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声声慢》)“知”训为“不知、怎知”;“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敢”训为“不敢、怎敢、岂敢”;“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忍”训为“不忍、怎忍”。“致仕”训为“去仕”(辞官回乡)。

而在现代汉语中,此种现象并非罕见,仍不时能够见到,我们随时都能找到反训的影子,最为典型、现在最常用的莫过于“救火”“失火”“养病”等诸词,其实,“救火”实为“灭火”,“失火”实际义为“得火”,“养病”实际义为“祛病”。而北方方言中的“老闺女”“老儿子”“老妹子”中的“老”,也并非指排行大、年岁大,恰恰相反,它们是指排行最小、年岁小。“大家”一可指众人,又可指精英:“大家”者,权威也,泰斗也。“众庶”和“精英”同为一词,也属“反训”无疑。其他如:

①“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即“中国队大胜美国队”。②“一屁股坐上去”,即“一屁股坐下去”。③“谁人出此计策”,即“谁人进此计策”。④“纠错功能”,也即“纠正功能”。⑤最先的提法“减瘦”,现在变成了“减肥”。⑥“苦为人梯作伯乐”,即“甘为人梯作伯乐”。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5

(一)对显性文化素材进行有效认知我们的语文教材有很多能被我们直接感知的显性文化素材。这些显性素材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也有明确的标注,比如课后要求背诵的段落,还有我们接触到的诗词、成语。中国成语博大精深,成语的背后有着经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等。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柄;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这些都有主语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记忆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文化素养的应用将记忆变得有趣和快乐。

(二)隐性文化素材的思想认同隐性奋文化素材中包含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对生命的认同肯定和对美的追求等方面。这是我国历史长期沉淀出来的文化结晶,直接让高中生去认同将显得很困难,所以我们务必对文化背景进行构建。

(三)文化素材的有机整合我们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对作品中不同的文化素材进行简简单单的整合,同样也应该将教学内容和文化素材进行整合,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这样应用显得很重要。

(四)丰富生活素材与教学的融和语文教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可以将课本中的文化素材和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素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生活中所经历或者接触到的东西能够为语文教学所应用。

二、高中语文教材授课运用文化素材的意义

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文化素材究竟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第一,语文教学中往往有些疑难点难以讲解,但巧妙地运用文化素材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疑点难点进行透彻的理解。高中时候《孔雀东南飞》作为实例,老师对这片文章讲解的目的在于帮助同学同学体会到这篇叙事诗优美的语言,对文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命运进行分析。“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卷篌,十六诵诗书”这是铺陈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描绘了刘兰芝的成长经历,突出了刘兰芝多才多艺和有教养。

第二,有效的应用文化素养可以将语文教学的学习领域进行全新的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人性化,而进行语文教育而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渐渐地衍生出所谓的“唤醒教育”。提高语文能力仅仅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或者人生能力进行培养。

第三,有效地运用文化素材,学生将会更好更透彻的对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对经典之作进行体会。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甚至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将民族共同感进行定型。当学生读到杜甫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清冷的月魂”这个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的悲伤苦楚。中国的文学作品常常出现“月”、“菊”、“松”、“柳”等意象。这些独特的意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往往这种气质使用这些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文学素材能够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的精髓,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文化底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精神气场。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6

关键词: 诗眼 意象 意境 表现手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在生源素质较差的农村中学,学生沉溺于卡通、漫画、武侠、言情等可以简捷快速吸收的庸俗文化,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对高雅的古典诗词望而却步。他们往往对诗词中离散的形象内容感到困惑,更不善于通过积极的想象发现作品中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因此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新时期对农村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新挑战。我立足新课标教学理念,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见解:尽管诗歌教学应以指导学生吟诵为主,但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主张,不论是阅读课还是诵读课进行一点画龙点睛的讲解是必要的。我认为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抓住诗眼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诗眼是“怨恨”,抓住“怨恨”二字可以引导学生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四句进行理解,这四句充分写出了昭君的身世遭遇,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使她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大漠,岂能无恨?再由王昭君讽喻自己,作者的情感一目了然。可见,鉴赏诗歌时抓住诗眼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认识了诗眼,对全诗的了解就抓住了重点。

2.抓住意象,品悟意境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而“意境”是诗人通过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如《登高》中诗人选取了“急风、天、猿、渚、沙、飞鸟、落木、长江”八种意象,营造了苍凉孤寂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附加以“常、多、独、苦、恨、停”等直接抒情的字眼,学生比较容易进入情境,感受情感。当然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营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理解意境,这个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完成,如借助联想和想象,学生还要有常见意象内涵的积累。

3.关注表现手法

先让学生了解有关表现手法的术语,如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描写方法有白描、渲染、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联想、托物起兴、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欲扬先抑等。常见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偶、借代。对于采用何种表现手法鉴赏诗歌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鉴赏。如《蜀道难》讲夸张与想象,《秋兴八首》讲融情于景,《锦瑟》讲运用典故,《马嵬》讲对比,让学生一课一得,吃透方法。

4.重视语言鉴赏

再好的诗歌内容要借助语言表达,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就是对诗歌语言进行锤炼。因此,教师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不如先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比喻和描写,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诗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选择,同时还要注意到一些问题。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非确定性决定了诗歌解读的多重性,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参和自身理解,而应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解读诗歌。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