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课文课堂预设 知识性问题 生成性问题 探究性问题 层级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68-02

作者简介:李玲(1973―),女,河南洛阳人,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洛阳市河洛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语文教学问题设计上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审视十年艰辛之旅,我们会发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依然存在着一些瑕疵,甚至是顽疾。比如教学问题设计的随意性、教学问题设计的浅显化、低效化,教学问题设计的去语文化等。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就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因此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要想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本民族语言”,我们就必须祛除问题设计的顽疾,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优化问题设计。

一、知识性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现行教材也对语文知识作淡化处理,在此大语境下,语文知识教学基本不再被纳入教学视野。然而,语文知识教学缺失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非但没有多少提高,反而不如旧的教学要求下培养出的学生”。面对这种困境,王荣生组织编写了一套“新视点”语文知识专题教程,以期弥补知识的不足。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单独使用这种“纯知识”教程,而放弃“文选”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文本所蕴藏的语文知识,系统地设计知识性问题。

知识性问题,就是教师在预设问题时,根据文本特点,有计划地挖掘教材文本中所蕴藏的语文知识(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从而设计出既能传授语文知识,又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

笔者在《羚羊木雕》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1.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被迫把送了人的羚羊木雕要回来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具体情节是什么?

A.追问起羚羊木雕的下落,可“我”已经送给好朋友万芳了。

B.“我”和万芳的真挚友情。

C.爸、妈着“我”去万芳家,要回羚羊木雕。

D.虽然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了“我”,并谅解了“我”,可“我”很痛苦伤心。

2.请以时间顺序对这些情节重新排列,同时比较和原文的不同之处,并且指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作者运用了插叙的写法。

3.谈谈这种写法对课文的内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所起的作用。

这个教学设计以课文为依托,在讲解中贯穿着“插叙”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既学习了文本,又学习了语文知识,同时也避免了以往语文知识教学枯燥无味的弊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始终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能力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面对淡化语文知识的新课程教材,教师要反复“玩味”教材,系统地挖掘出蕴藏在文本之中的语文知识,并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源源不断地呈现给学生,传授给学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厦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生成性问题设计

生成性问题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文本所预设的问题,能够发散学生思维,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根据储备知识,获得新的知识,根据生活经历,获取新的情感体验。生成性问题设计可以从文本内容、情感、人物形象角度进行设计,也可以从语言、结构等角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生成性的问题,通常潜在或显在地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角度提示。

比如《看云识天气》一课,由于云的分类繁多,容易使教学过程零乱无序,也容易使学生学习起来乏味无趣。针对这些特点,笔者在对课文进行认真细密的解读后发现,可以用题目“看云识天气”这个句子来贯穿教学。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看 云识 天气”,以此句式让学生进行造句比赛。这个句式对学生有很大启发,很快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有的学生说看卷云识晴朗的天气,有的说看积云识温和的天气,有的说看卷层云识阴冷的天气,有的说看雨层云识雨雪天气,有的说看积雨云识暴风雨天气,有的说看晕识风雨天气……在这节课上,笔者通过“看 云识 天气”这个句式精彩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同时,由于本节课一直处于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所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具有“生成性”的问题设计,引领个体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对话,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这从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回答中就可见一斑。而要设计出生成性问题,就必须“研读教材”,读出文本的内蕴美,读出文本的语言美,读出文本的结构美。

三、探究性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阅读,但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生活感悟远没有达到进行“探究性”阅读的自由阶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设计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探究性问题设计,就是教师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文本或整合相关资料,设计出让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具有特征性、规律性结论的问题设计。

比如在《风筝》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理清“我”的情感变化。经过认真的探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是一个疼爱弟弟、对弟弟负责的人――毁坏弟弟的风筝正是希望他有出息;“我”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接受新思想的人――认真阅读外国讲述儿童的书;“我”是一个勇于反省、承认错误的人――向弟弟道歉。设计这个探究性问题的目的是通过探究“我”是什么样的人来分析这篇文章的多重主旨。这样,学生不仅易于接受,而且还乐于接受,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积极踊跃。

在课堂上,探究性问题的结论不仅仅通过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展示出来,还可以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展示出来。探究性问题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索精神。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妙的探究性问题。

以上感悟,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角度进行问题设计的横向思考。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文本的教学问题设计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以一环扣一环的问题群形式出现,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有纵向思考,即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级性,尽量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课例设计应注意遵循以下规律:从基本知识积累到基本内容的理

解,再到基本写法的欣赏,从简单到复杂。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范文2

[论文关键词] 体验教学理论; 信息化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78

为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大教师立足于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究,逐渐获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之所以要推进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是因为现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较慢,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课堂教学有待优化。基于此,彻底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是谋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不二法门。本文旨在探究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深化落实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引,对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每一堂初中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准确,才能确保教学设计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有利于学生知识增长、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组织、引导和规范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要贯彻落实三维目标,既要保证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也要让学生在学术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更要满足学生的情感和审美需要。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研究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的基础上,设置明确而全面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关乎教学的整个过程。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目标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二、精心准备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教学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教学效率和质量。只有教学设计做到考虑周全,教师才能胸有成竹灵活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况。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除要确定教学目标之外,更要钻研教材内容,选择或创设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当然,结合教师自身的优势与特长,使其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也会展现教师的魅力,为课堂教学增彩。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打磨。教师只有苦心孤诣认真备课,才能实现以教促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备课,教师更多的关注于教材要考什么,把教材视为教学的准绳,不敢丝毫偏离,这样严重忽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诉求。因此,当下的初中语文备课工作,应该转变观念,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到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需要上来,真正实现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教师不妨博采众长,多研究名师的课例,分析名家的教学理念、思路,并将其活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擅用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古语云:“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由此可见,疑问与学习关系密切,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之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唯恐学生会有疑问,所以尽其最大可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课程改革下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始时,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激趣,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在学习活动中。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时,笔者先抛出问题:天上的云与之后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有关联吗?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可能会认为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又无法具体说出其所以然来。学生的学习兴致变浓,好奇其中的个中奥秘,笔者再顺势引出课题。显而易见,利用学生的疑问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深入教学作铺垫。在对课文进行学习和分析时,同样可借助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考,深化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比如,学习《麦琪的礼物》一文时,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可能会认为事件太过“喜剧”,夫妇二人愚蠢,而不能理解到事件背后的真正内涵。因此,笔者提出麦琪与其丈夫的做法有什么意义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探究。学生根据问题,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是“爱”的力量促使二人这样做,有助于深化对课文的认识与对主题的理解。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在研究、实践中逐渐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和所有学科之中,因此,要想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以其文字、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交互性而展现出强大的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拓展课堂教学容量。多媒体教学适合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与需求,可将较为抽象的知识通过多种媒体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教学时间,更能延展课堂教学的界限。此外,多媒体技术也能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比如,在自习课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堂,了解专家学者的研究,促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托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功能,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助力。

五、实现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发扬。但是,极力重视学生作用的同时,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忽视。因此,教师应该适当的介入到学生学习活动中,指引和规范学生的学习方向,做一些适当的点拨,不能够像传统教学那样“好心办坏事”而致“弄巧成拙”,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放任不管,造成教学无序的局面。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而教是方法、手段,学是目的、结果。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发挥其独立学生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教师适当的介入,帮辅学生学习。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时要主动与学生谈论,不能独占课堂,在不违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要求。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活化教学 教学实例

一、初中语文生活化的本质

“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语文,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去做的。教育专家王尚文先生对阅读教学作了定位,他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是把自己对某篇作品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播给学生,学生就会有这样的感受、理解、体验的,教学不是告知、传递、赠送,而是设计导致学生产生某种感受、理解。” 课文阅读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师讲解分析和死板的本本主义,而是在学生洗耳恭听的层面上,而应当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充实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可以获得课本知识,还能积累生活经验,提升精神品质。没错,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宣称:“生活即教育!”

想要真正了解语文生活化的本质,方法一就是转变教师角色是关键。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 如此一来,老师的角色只是一个主持者,并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阅读,组织课外活动,观察自然。方法二就是,变讲授者为合作者。比如,开放式的头脑风暴,答案没有雷同,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合作,在合作中感受生活化课堂氛围,如开展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比如老师带学生外出,给出“为什么蜻蜓在阴雨天气会低飞?”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物理现象,但是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可能答案不一。所以,头脑风暴的发散思维帮助了学生们加深对某种现象的记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当然,这也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实例

(一)擅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告诉发展,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在《看云识天气》一文中有一个难点,就是文中说明云的种类特征的文字,学生容易混淆,体会起来不是很明确。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云的图片,借助这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学生就会准确地理解云的特征及它们与天气之间的关系。使用多媒体,是拉近老师与同学之间关系的很简单的桥梁。

但是从教学手段来说,尤其在公开课上,有些教师一律用多媒体,课件做得很美,声色像俱全,黑板上光秃秃没有一个字。整堂课就是看图片,看电影,以多媒体为主线,课本起辅助作用,需要时选两三段读一读,语言文字的咀嚼缺失。要知道,语文课就得咬文嚼字,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就得让学生掌握,只有在不断地积累运用中,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语文能力。有时一下子呈现五六个问题,问题不论巨细,一律探究,讨论时间极为灵活。

人们常说王维诗“诗中有画”,其实这幅画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去想象,去拥有。如席慕容,余光中的《乡愁》,那种朦胧的感觉,情景交融的境界,只能让学生想象,在诵读中感受,这是多么高超的多媒体技术都无法替代的。如这些教师所为,我们的编者们何必要煞费苦心?语文课本印成画册岂不更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无穷魅力,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只有学生认真品味语言,才能从中体验到各种情感,获得不同的审美愉悦,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例如《春》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大量的音像、摄影、美术作品中取材。让学生看到黑乎乎的湿土上嫩绿的小草芽顶开一小片泥土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干裂的黄土上春雨一滴一滴的落下。从生活中感受,从生活中学习。

(二)自主探究、综合学习

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接受能力来准备教具进行教学。那么其实教学工具除了黑板粉笔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学校班级的专栏、学生亲手制作的海报等等。可以把一些小常识,小文章放到上面,除了课堂之外,课余也是十分宝贵的学习时间。带领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是老师的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只有深入研究课堂内容,反复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的状态,在实践中改革现有的教学。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生成新的资源和信息。

三、结束语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的课堂,需要培养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个阶段也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根据教学内容,渲染课堂气氛可可以让课堂灵动且智慧,朴实和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生动的形象,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形神兼备,静动结合的优秀平台。而一静一动的开放式头脑风暴,又给了学生发挥自己的时间,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漪. 语文教学谈艺录[J].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68-80.

[2]禹明.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J].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40-48.

[3]倪文锦.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J].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55-56.

[4]张孔义.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J].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4):58-66.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地理课堂 生活化 教学反思

20世纪20年代,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老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此理论强调“有什么生活,便有什么教育,教育必须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1]。新标准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一致。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有一个重要环节是地理教学反思。地理教学反思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二是教师自我反思。教师要“学会教学”和学生要“学会学习”,两个“学会”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一、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环节是导入,课堂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成败。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导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讲述的自然灾害与生活联系甚是紧密。例如,汶川大地震就是一则生活化情境的实例。导入:同学们请看视频,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地震造成七万人遇难,三十七万人受伤,一万八千人失踪。对于这场地质灾害,学生在各大媒体关注的也比较多,我们可以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是地壳的剧烈运动)那地壳为什么会运动呢?学生带着疑问仔细听老师讲解: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防震措施做得比较完善。借鉴日本的防震措施,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场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分组讨论,踊跃发言。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教会了学生在地震中逃生的技能。

二、地理课堂上的生活实例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说明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和自然地理有密切关系。比如衣,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那里的少数民族以狩猎畜牧为主,因此他们的衣服往往是就地取材,以牲畜皮毛为主。又如食,我国北方是旱地,南方是水田,所以北方人吃面食,南方人吃稻米。再如住,草原儿女居住在蒙古包里,黄土高坡上的人开凿窑洞居住,福建人住土楼,云南人住吊脚楼,等等。又如行,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北方人行走靠的是马,南方人行走靠的是船,所以就有了“南船北马”的格局。

三、地理课堂上的趣味情境

初中生大多比较好奇、求知欲望强烈,所以教师的职责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

例如教学“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入小学课文《晏子使楚》里的一句话: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枳,枳是苦的不能吃。然后让学生思考其奥妙。又如讲到地形对气候植被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意思是说初夏的时候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是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这句话说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这一气温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再如讲到“天气与气候”的特点时,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意思是说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说明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是不同的。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因为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地球表面被大气层包围,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后,空气分子和微粒会将太阳光向四周散射。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波长较长的红光透射性最大,能够直接穿过大气,而波长较短的蓝紫光,很容易被大气中的微粒散射,因此我们看到天空呈现蔚蓝色。)

四、地理课堂上的时事新闻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以说明地理知识非常之广,因此不能局限于课本上所讲的内容,更应该拓宽学习渠道。时事新闻很多都和地理知识有关,我们应该做到活学活用。以前,只要学习课本知识就可以,现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更多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例如,2014年3月8日,马航失联这一则新闻考试就可提下列问题:①东南亚的地理位置;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条件;③东南亚的物产。又如,南极泰山站的建成这一则新闻考试会出下列问题:①南极的自然条件;②南极北极的科学考察站分别有哪些。再如,2014年2月7日,索契冬奥会就会考到:①俄罗斯概况;②该时间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因为受出版方面的限制,书上的新闻都成了旧闻,所以教师要眼儿灵通,广泛关注时事,以弥补教材在这方面的不足。

五、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地理课堂内外也需要实践,我们要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例如教完“水资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社会调查,然后去生活中调查。像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河流被污染了?有哪些水资源被浪费了?节约用水的措施,你知道哪些?通过实际调查,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感受到所学地理知识是对生活有用的,提高生活质量。又如,讲到垂直地带性的时候,教师可创设野外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去野外实地考察,山体植被的变化是最明显的,让学生爬山,从山脚开始做记录,然后到半山腰再到山顶的植被情况,最后进行对比可知。再如,讲到地图的三要素的时候,让学生绘制学校的平面图,不仅巩固学习的内容而且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

六、生活化地理课堂的教学反思

地理教学反思的实践包括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教师的自我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并不只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首先,课前预习反思。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要预习,反思预习情况充分与否,以后该如何改进。其次,学生对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反思。一堂课下来,知识点掌握了多少,及时查漏补缺。再次,学生对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地理方法是否能灵活运用,看有没有更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对自己总体表现的反思。学完一节课的内容后,给自己打个分数,再接再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与综合能力、学科成绩等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2.教师自我反思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今天的社会现实看,“传道”指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德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反思。教育所要培养的是不仅是掌握先进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人,更是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人。其次,知识用时方恨少的反思。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教师要不停地充电。再次,教学方法的反思。各种个性的学生融在同一个班级,所以备课不仅是准备知识的教法,还要备学生,预测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每堂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最后,教学设计的反思。通过实践教师要不断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教师的自我反思,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获得一定提升。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就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地理知识;生活化的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将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通俗化。生活化的地理课堂的教学反思最终的目的是学生会学、教师会教。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范文6

片断1:一位教师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在对教材作了层次分析后,配以多媒体展示了许多云彩的图片,学生非常兴奋,但教师不是让学生看后去描述所见现象,而是让学生简单去对应哪种云会有什么样的天气,就这样对来答去,在判断对与错的过程中度过了大半节课,把语文上成了科学课。

片断2:一位教师教学《竹影》一课。教师轻描淡写地分析了人物、趣事后,把教学重点放在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对比区别上,并以配乐方式,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上陶醉在图片与音乐氛围中,最终教师把这节课上成了美术欣赏课。

以上这两个教学片段,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育者的反思:语文教学的路在何方?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失落与尴尬:每节课热热闹闹,但缺少思维的训练,语文教学缺少深度和宽度。今天看来,可能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自觉中走入了误区,为追求一些表象的东西而放弃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然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让学生明白材料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就应该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训练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实现飞跃。为此,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大的语文观,但不能空洞高谈阔论。

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语文内容是生活的文字再现,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是学习语文最为广泛充实的材料。在甄选生活材料时要注意不能任意地截取生活材料,不顾语文教学的实际,漠视或高估都不利于教学,或囿于狭隘,或陷于空洞。在这里,大的语文观应是在思想上要有意识,眼界要开阔,不能麻木迟钝,也不能盲目急进,要关注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点与生活的联结点;在行动上要敏锐,要积极,要有收集、筛选、整理、运用的过程,要有序、有度、有目的地去推进,让教材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有真实、切实的感受与体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思维飞跃。

二是要有主体的语文教学目标,不能游离于语文本身之外。

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应是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终极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智力、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语文本身的特点与要求。如不同的体裁、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作家,作品内容应有其相对的特性,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教法,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如前面的“片断1”和“片断2”的教学都偏离了主体目标,没有把握文本的重心,并且简单的对答方式也反映出问题设计的无效性。因此,语文课上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离开了语文本身的目标,再好的手段与教学方式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是要有文本的探究,但不能为“探究”而“探究”。

新的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学习去“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情趣”;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作者感情的交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形式去获得广泛的交流与情感的体验。现在大多数教师能做到这点,然而,不太理想的是在回到文本的挖掘上把握不好分寸。想通过文本的分析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知识信息、人文熏陶;想尽可能地开拓延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提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等,良好的愿望未能达到实际应有的效果,常常让教师们感到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于教材的分析、内容和主题的挖掘上把握好角度、广度、深度。

“角度”的选择不仅要突出新意,更要求准确、正确。在教学中,注意对文本的挖掘,但不能牵强地延伸,这不仅不会训练学生的拓展思维,反而会误导学生去肢解文本,曲解文意,阻碍学生正确阅读方法的形成。“广度”的挖掘也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有人说“一千个人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就会出现一千个莎士比亚”,此话不假。因为不同的人生活背景不同,个性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与程度不同,就会出现差异,所以在对文本的探究上应有差异,突出个性。“深度”的把握上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延展有理有据有层次,切忌随意或牵强。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恰当的梯度,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发展生长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获。

上一篇应聘阅读答案

下一篇美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