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企合作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范文1

[关键词]校企合作 模式 研究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独特的模式,是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在优势方面的结合。它涉及的因素很多,本文从体制、课程和教学三个层面,以及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论述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框架的建立,通过概括、归纳、综合,对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内容作理性分析。

一、体制层面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模式存在,它必然要有相应的体制安排。

1.价值论:就业导向、市场驱动。职业教育的形态变化经历了最初的生产劳动中直接传授经验与技术的自然形式,培养职业人的学徒制,发展到后来的制度化的学校职业教育,再到当今学校职业教育与自然形态学徒制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等形式,这其中每一种职业教育形态的变化,都存在着相应的体制变革。传统的学徒制是一种无体制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行为。如果说有体制,主要是受契约和手工业行会的管理,并逐步从私人性质的制度过渡到公共性质的制度。随着工业革命兴起而建立起来的机械化生产体系,使学徒制逐渐崩溃,新生的产业工人教育机构——学校取代了从前的学徒制度。现代学校教育的兴起,使职业教育从工作现场中剥离,归附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在体制上实现回归,通过建立“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形成倒逼机制,使职业教育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从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从而真正形成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为此,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调控,解决职业教育中市场失灵的问题,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功效。二是解决校企合作中主体缺失的问题。重点解决学校和企业在办学动机不明、主体责任不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促进双方紧密结合的制度框架和动力机制。三是明确行业(行会)等中介力量在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使其在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认定,以及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独立性作用更加明显。

2.本体论:政府引导、校企主体。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这方面,可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双元制”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政府为此可以发挥的主导作用有: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调控,为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组织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保证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或直接给予经济资助等。政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各方投身其中,特别是分担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负担,调动其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保证职业教育顺利、稳定地发展。二是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因此,必须规制承担职业教育企业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使职业教育真正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保证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如“半工半读”制度的实施,要求企业不仅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还要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践;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还要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还要有相应的进修措施。同时,作为校企合作另一极的职业学校,需要通过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增强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动力,使其成为真正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从而主动满足行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三是培育行业(行会)等中介力量。通过立法,鼓励建立非政府、非市场的中介性行业组织团体,赋予行业组织应有的法律地位;在政府的指导下,发挥行业组织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承担职业教育培训的统筹作用;建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平台,系统、准确、及时、权威地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3.方法论:多元整合、系统设计。由于校企合作涉及众多参与主体,如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包括受训者选拔的标准和规则、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师资的合作等方面。因此,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多元整合的机制。当然,是“学校本位”还是“企业本位”,应该由双方的条件和能力、行业的特点等因素决定,而不能一概而论。纵观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在两种“本位”取向上,应逐步从“学校本位”为主逐步转向“企业本位”为主,但从现实考虑,后者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为此,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设计:一是制度层面上。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校企合作法律框架,做到“依法治教”,使所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机构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以能力序列为主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沟通的认证制度;建立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理顺劳动用工制度、工资薪酬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学习考核制度等相互配套的制度。二是机制层面上。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对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的“家底”和需求动态进行科学统计和预测,从而使政府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适配“度”;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如根据国家法规确保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三是操作层面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搭建校企合作多样化的平台;选择部分规模企业和骨干学校,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发放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券等办法,形成校企之间长期和稳固的服务关系和对接路径;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模式;鼓励企业在学校中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或学校在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等。

二、课程层面

课程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从内容上讲,校企合作是以课程合作为中心展开的。这里涉及课程从何而来,开发什么样的课程,如何开发课程等问题。

1.价值论:能力本位、过程导向。对职业教育而言,能力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业能力,也不是完全意义的心理学概念,C.R. Finch &j.R.Crunkilton认为,能力是“任务、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以及评价,它们被认为是在生活或谋生中成功的关键。”能力本位观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门类、结构、内容及其组织、实施和评价的确立,决定着课程开发的程序和方法。虽然其落脚点主要反映在课程目标上,但它贯穿于课程开发始终。由于职业能力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动中,因此,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应是过程导向的,而不是学科导向的。这里所讲的过程是指工作过程——“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包括具体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对于多数实践性职业来说,它是由劳动组织方式、不同的工作内容、工具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过程导向的课程是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按照通过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心理规律,采用由外围向核心发展的结构,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而学科导向的课程恰恰相反,其效果可想而知。概括起来,过程导向课程的特点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通过有计划的行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式学习方法;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重视典型工作情境的案例、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这样,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再是抽象和简约化的学科知识,而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行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工作”。

2.本体论:项目课程、任务载体。过程导向的课程最终呈现的结构化形态应该是项目课程。在职业教育中,项目通常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完成一项完整的服务等为目的的工作或学习任务。项目课程则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它是建立在职业技术教学论基础上、由学校实施的学习行动领域。其标准集中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反映了职业世界对人才质量与规格的要求,涵盖了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条件及学习评价等方面。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过程知识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选择技术实践知识,并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从中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从而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在项目课程开发中,其关键是工作过程知识的开发,即“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这种知识,以物质技术和生产技术等技术实践知识为主体,这类知识对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3.方法论:工作分析、课程开发。体现过程导向的课程,它在开发的逻辑起点、内容和流程等方面,与学科导向的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上体现得非常充分:一是工作任务分析。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能力,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在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岗位群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是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分析的对象是任务,而不是完成任务的人本身。工作任务分析的参照点主要有:产品或服务;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手段;关键操作环节;职业岗位等。因此,在课程标准开发上,要重视对工作任务的细致描述,具体形式可参照企业工作任务书。二是从工作任务分析到课程的转换。其目标是要把工作任务表中的任务模块转化为课程模块,最终目标是形成课程门类和课程结构。它是通过建立学习领域来实现的。通过某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某个典型的综合性任务,通过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工作任务模块与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并非一一对应,其间存在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转换方法可按照同级性、相关性和适切性进行,其方法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对应的,有些工作项目可以单独形成课程;第二种,需要把有些工作项目进行合并形成课程;第三种,对有些较大的工作项目,需要分解成几门课程。三是课程文本设计。宏观层面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方案的设计,包括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等。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教育理念上,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结构设计上,从刚性到弹性,变指令性为指导性;目标表述上,从模糊到精确;内容选择上,从以理论知识为主到以实践知识为主,理论知识的选择以满足“技术理解”为标准;内容组织上,从知识内在的逻辑到工作中知识的逻辑,变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分离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教材的设计。其基本的结构框架包括:教学目标、工作任务、相关技术实践知识、相关技术理论知识、拓展型知识、练习、学习结果评价等,其核心要领:一是用典型产品制作(或设备生产、故障排除、提供服务等)引领工作任务,把工作过程完整地、真实地展现出来;二是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为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建立一个载体与框架。

三、教学层面

任何课程都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身上。

1.价值论:学生主体、行动导向。在职业教育中,在教学目标上,不仅重视专业能力的形成,更关注学生组织计划、判断决策、分析复杂系统以及相互合作、交流和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改变灌输式而施以项目教学;在教学组织上,给学生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的权利;在教学评价上,以工作产品、解决疑难问题等作为学习结果检验的标准,使学生有个性化学习和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可能,进而产生一种成功的满足。学习的逻辑起点是行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需应对职业实践过程中形形、更加综合化和复杂化的问题。由于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是学科导向,而是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开发的,因此,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职业行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要树立“行动即学习”的理念,尽可能地促进学习主体自己行动并能通过思考再现行动。行动导向即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的目标是指向跨学科的任务,而不是分化的学科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而不以传授知识为重点;以一种开放式、实践式的教学情境,而不是封闭式、言语式的课堂教学;课程内容多样化、个性化,而不是单一化和普适性。

2.本体论:做学合一、情境学习。在职业教育中,必须始终贯穿一条思想线索,那就是“做学合一”。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做学合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全部的体力和脑力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这一过程也成为学生本质力量外化与不断内化形成新的品质的双向生成过程。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做”,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做学合一”落实到教学层面上,主要通过项目教学法来实现。实施项目教学方法,可针对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单项任务形式出现的,另一种是以项目形式出现的。对于前者,在选择教学法时,一般按照“确定工作任务、尝试完成工作任务、提出问题、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回归工作任务等程序”进行,体现行动内容的整体性;对于后者,一般按照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决策指导、实施检查和评估展示等步骤进行,体现行动循环的完整性。通过把所获得的知识与任务、项目联系起来,看看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是否能把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从而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利于促进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整合。行动导向反映在教学方式上,更多地强调情境学习。情境学习理论认为,能力的获得必须镶嵌在相关或“真实”的情境中,只有在情境中或工作过程中才能全面反映学生协调社会、技术和环境等复杂关系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能力是活动、情境的产品。不同的职业及其工作情境各具特色,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内涵、表现方式等方面也是各具差异的,这种差异性的“能力”具有共通的一面,可以进行知识传授,但更多地还需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才能形成,尤其是社会性职业技能,难以用简单的传授或单一的训练方式进行,须由学生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作为教与学对象的知识和技能已被从它们实际运用的情境中抽象出来,以教材、教科书等形式独立存在,由此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明显脱节。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观决定学习阵地必须以企业等工作实践的场所为主,以工作任务的真实内在结构作为课程结构,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性学习的情境。

3.方法论:工学交替、完整体验。在教学安排上,一种是学校主导型,采取“教学工厂”的教学组织方式,在学校中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实现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和交替式学习。另一种是企业主导型,可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方法,实行交替式在岗培训与脱产学习,如学生用约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工作者。以上两种方式,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力图让学生对工作任务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刻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诸如计划、检查、评估等关键性环节,而不能作为附带性的教学环节。“学习的总体要求体现为行动过程的完整性,应尽可能促进学生独立实现包含‘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的行动过程。这意味着,教学过程应该注重‘行动过程的完整’”。二是对完成工作任务相关的技术、安全、法律、经济、文化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完成生产任务所应具备的、符合工作需要的知识体系,从而保证职业教育在职业活动的大系统中的完整性,而不是强调所涉及的各学科子系统的完整性,促进技术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结合,教育与教养的结合,职业实践过程与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结合。三是独立性、责任心和承受力等方面的社会性学习,指导学生正确应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现实问题,并以实践性问题作为载体或中介,有效地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促进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为了掌握某一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就必须在职业实践中去操作、去感知、去理解。以上这些都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在教学层面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l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7,31, 103,132

[3](德)鲁道夫·普法伊费尔,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3.

校企合作模式范文2

Abstrac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aching reforms, which is believed as an effective solving method to some existent problems in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our actual experien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ive effective model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uch as internship etc.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s a result, a way to further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 has been developed.

关键词: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合作模式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ractice of replacement jobs;the model of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35-02

0 引言

“就业形式严峻”是目前的一个网络热词,也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现实情况。迫于这一现状,一些学生复习考研以进一步深造,一些学生参加各种考试以获得实际工作需要的资格证,一些学生成天跑招聘会以增加就业机会,还有一些学生提前进单位实习以熟悉工作岗位等等。这使得高等院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一现象表面上是由严峻的就业压力造成的,而实际上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所造成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在校期间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操作为辅。这样当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时就需要适当的岗前培训,以加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工作技能。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愿再对新进员工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及物力去培养,而是希望新进员工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并带来经济效益。这就为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式。显然,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这一前提下,许多高等院校都在进行积极地探索,其中校企合作是许多高校都在采取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式。尽管校企合作是一个双赢的举措,然而校企合作的模式却大大影响着它的效果,本文结合我校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模式:

1 校企合作的模式

1.1 顶岗实习 根据企业的工作需要,学校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让部分学生进企业连续数个月带薪实训简称为顶岗实习。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顶岗实习可以从大学三年级暑假就开始安排,对于实训的学生学校在此期间安排少量或者不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投人到实训中。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实行了几届,分别和本地的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从合作的效果看,顶岗实习的确锻炼了学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但是仍存在一些缺点:学生在企业所做的实践工作主要是按照企业的用工需求来安排的,部分岗位工作单一,技术含量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校企双方需要在一起严格商讨学生实习的内容和达到的程度,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监督予以实现。

1.2 技术进校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些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和应用性,且内容更新较快,高等院校可以按照工程应用的思想,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这就是企业技术进校。这种校企合作方式一般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①参与授课。一些专业课程可采用企业技术人员主讲高校教师辅助教学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性。②短期培训。针对某些行业技术的发展需要,由企业为学生制定短期的技术培训。例如就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而言,大多数企业需要嵌入式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就完全可以请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在学校内部对学生进行培训。根据我校的实践经验,在这些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要求教师全程参与,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协助企业技术人员搞好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1.3 共建实训基地 近年来高校已认识到建立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显然,实训基地在发展建设中应与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相同的设备与真实的环境。另一方面,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企业可以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进一步推进教学生产一体化。这样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服务于学校,用于学生的专业实习培训、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研发实验等,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为企业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1.4 共建师资队伍 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教师既要有能教善教的本领,又要有工程师能工善工的能力。鉴于此,可以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方式。一方面,学校可以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攻关,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根据当前企业的需求情况,学校可以聘请企业或研究所中实践性知识丰富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做作为兼职教师,辅助指导学生的课程实验,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 共建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除了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给学生开设讲座、作学术报告、讲述生产一线最实用的技术外,还要重视企业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度。尤其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学校应该认真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不断溶入职业元素,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的新要求,适时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结构。同时学校还应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教材审阅以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

2 结论

要使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计划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高校应该不断凭借自身的实力、优势使企业受益,在合作过程中不仅为企业提供高级专门人才,还能够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成为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基地与依靠力量,这样才能调动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当然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实践锻炼条件和技术培训,使得高校也愿意与企业合作。只有高校和企业认识到这两点,校企合作才能顺利展开,并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芮秀文.“校企合作”下的“就业机制”的构成及完善[J].江苏高教,2012(5):110-111.

[2]郑进,康薇.“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01-103.

[3]张鹏,穆仁龙,黄沄.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7):398-400.

校企合作模式范文3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校企合作的模式

广义地说,“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应该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基本要素,而不是一个局部的措施。根据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和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1 “企业配合”模式

这种模式中,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教学实践环节)的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目前,我国多数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中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1.2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培养中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实践证明,合作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

1.3 “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

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职业学院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企业对职业学院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分享办学效益,企业通过参与办学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所以参与培养人才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工作和企业份内之事。企业对学校的参与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参与,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

2 校企合作的思考

(1)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一种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企业,学校,受训者在一个较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下都是受益者,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对企业来讲,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建立持续的人才保障措施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成为了企业技能人才的储备库和培训基地,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来讲主要是能满足长期,稳定的人才需求。

(2)对学校来讲,一方面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有针对性的开设各种专业,学生有就业有保障。另一方面学校本身需要建立学生实训场所,而企业为了行业竞争,总是会购置最先进的设备。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了便利的实训场所。这种合作形式同时让学生受益,经过“真刀真枪”演练的学生走上社会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对学生来讲,学生一方面毕业就就业,解决了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由于受训者在校的学习内容就是基于企业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在就业前就已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步入企业短时间内就能成为熟练工人,且提高了个人能力和收入。

(4)切实增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校企合作是建立在企业实际需求上的,学校是为企业用工、发展等服务的,因此,学校紧紧围绕企业需求转,对教育教学和服务不断作出调整,同时应充分调动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企业主动的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全过程中,一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企业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二是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过程参加或参与到校企合作过程中。

(5)必须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经费投入。物质是基础,要做好校企合作必须有一定的资金做支撑,学校无法承担起校企合中的基础,只能起到教育服务作用。因此,要推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和顺利进行,必须由企业拿出适度的经费予以支持,开展校企合作之前应签定合作协议,以避免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和生产实(下转第91页)(上接第89页)践等因素的考虑,在校企业合作中不愿意承担过高的费用。

3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3.1 观念问题

很多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推给了学校;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 由于校企合作必然带来管理上的变革,学校行政人员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阻力。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积极性不高。

3.2 运行问题

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没有从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 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当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碰撞时显得无能为力,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职业院校办学越是向纵深发展,层次越是向上延伸,就越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才能真正培养出走向先进生产力前列的人才学校运做机制和企业运做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

4 校企合作带来的变化

校企合作形式的不断拓展,更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使得职业院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不断提高,培养的学生也成为用人单位的“抢手货”。通过学校市场部对企业的回访中,得到的企业评价也是肯定的,而大多数学生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它涉及到职业院校技术教育中的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等诸多方面。“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职业院校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而能否办出特色正是职业教育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霍晓光.校企合作 产学互动 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02).

[2] 彭新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原则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05).

校企合作模式范文4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企业冠名班 订单式培养

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影响和推动着职业教育的调整、改革和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行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高职院校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依托产业、行业和区域经济,走职业院校与企业一体化办学的道路,是当前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与企业一体化办学、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能够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加贴近社会需要,更加符合企业需要。

一、组建职教集团

工学结合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只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高职院校四方共同努力推进工学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作为源头环节的职业院校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办学模式,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而成立职教集团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政府有关单位的指导下,成立由一所特色学校牵头,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学校组成的职教集团。职业教育集团旨在于以“大职教”的理念为指导,打破区域和部门之间的界限,以重点学校为龙头,以骨干专业为纽带,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拓展招生和就业渠道,增强整体实力;通过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城乡结合、校校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高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做为“烟台市汽车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省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学校,在近几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充分发挥了汽车专业的特色优势,从培养目标确立、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几方面入手,加强与半岛制造业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二、开办企业冠名班

开办企业冠名班是校企合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即职业院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且具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与其合作开办“企业冠名班”。双方签订培养协议,采用“订单式”培养,由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明确要求,对基本素质、基本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然后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开设的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制定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手段,由校企双方进行实施。企业可派技术人员到校进行兼课,并对全程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专业课和实践课程进行指导,每门课程结束时,由任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考评,做出评价;毕业时,企业根据对学生的评价情况,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就业。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先后与浪潮LG数字移动通信(烟台)有限公司、得宝数字通信(烟台)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办了“浪潮LG班”、“得宝数字班”、“通用汽车班”。实践证明,这种校企合作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毕业生就业率100%,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采用“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就是企业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订单的方式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订单”不仅是一张企业用人的“预定单”,还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职业岗位能力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学校以企业“订单”为依据,组织人才培养工作。 转贴于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要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新整合,经过将工作任务转化为能力构成、将能力培养转化为课程设计“两次转换”,来设置开发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工作过程顺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可将课程分为公共领域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和拓展领域课程三大类,按照公共学习领域课程服务于专业领域课程学习需要、专业领域课程定位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拓展领域课程服务于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原则,科学设置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要根据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按照“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对于公共领域课程,坚持“必需与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对于专业领域课程,按照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对于拓展领域课程,按照职业素质要求和职业岗位发展需要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组;增加实习、实训课程内容的比例,按照单项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实训“两层设计”的方案,进行重新组合和重新设计;落实实习实训场地、实习实训设备、实习实训课时及考核方式和学分记绩,采用“技能、任务、项目、岗位”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做到“做中学、做中教”,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编写实训教材。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实训项目及教材的改进,结合企业岗位的工作程序编写实用的实训教材,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在实训基地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校企合作,可以借鉴企业的文化理念,在实训基地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归宿感,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缩短从学校到工作的磨合期。

5、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企业可派技术人员到校进行兼课,特别是对实践课程进行指导,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教师应当由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理论知识扎实、表达能力强的骨干担任,从而形成实训基地中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既能体现高职教育价值观又能提高学生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活动。这种模式重视学生的情操熏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为学生提前熟悉社会工作、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创造了条件,缩短了走上社会的适应时间,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价值的主要途径。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建设与运行方式,不仅可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训条件,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力,而且可为企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同时也可为企业进行员工职业岗位培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z],2006-11-16。

2、林少群 关于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2010(12)。

校企合作模式范文5

[关键词] 校企合作;意义;政府;市场;反思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2004年2月13日,云南大学马加爵在打麻将与同学发生纠纷后,杀害四名舍友,并将尸体藏于寝室柜中;“非典”时期教育部了限制高校学生离校通知后第二天北京飞往长沙的 7136 次航班上 231名乘客中有90 %是高校在校生;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起火,?4名女生为了逃生,从6楼阳台一跃而下, 4人均当场死亡。火灾原因初步判断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2010年4月5日晚,北科大三年级女生、21岁的陈蕾从旁边教学楼的9楼纵身跳下,身体摔成了三截,当场死亡;2011年12月份19日,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绝大部分学生因不满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集体罢餐……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高等院校,面临着频频发生的种类繁多的突发事件,对学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安、压力与伤害。及时有效地处置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不仅关系高校的秩序和声誉,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只有建立起正确的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和采取恰当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高校管理部门才能有效的提高应急管理能力,预防和应对学生突发事件。

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由突发事件的定义引申,可以把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定义为: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着相当联系的事件。此事件由于受到高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事前难以预测,影响广泛,以高校师生员工为主体,大学生起主导作用,同时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在较短时期内骤然发生并容易迅速演化为较大的规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甚至危及高校形象和声誉,对学校甚至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冲击、威胁或危害。

(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分类

1、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当一种未知的传染性疾病引起突发事件时,初期易被忽视,而一旦爆发,传播速度快、传染面广、危害性大。如2003年非典、2009年甲流造成一些高校学生心理的恐慌和教学秩序的混乱。

2、政治类突发事件。此类突发事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学生聚集性强,事件扩散速度快、社会影响大,而且多种矛盾交织,事件虽然可以预见,可一旦爆发,仅仅靠学校自身处置难度极大。

3、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如学生宿舍被盗、学生被抢劫、伤害、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

4、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师生人身伤害、停课等突发事件。

5、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包括由于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学生食堂卫生、食物质量、教育质量、教学收费等问题,引起学生不满而罢餐、罢课等。

(三)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一是群体的特殊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主体往往是众多有共同利益诉求或共同心理倾向的一定区域内的学生群体,主体结构比较单纯。二是影响的广泛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发展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沟通极其活跃、频繁,影响波及的公众人数按参与学生数呈几何数递增。三是演进的不确定性。引发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诱因可能是一个单纯的因素,但事件可能发展为由众多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四是复杂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由其本身矛盾的复杂性决定的,本身就是一个突变的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五是诱发因素的多样性。从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看,诱发原因多种多样。六是组织行为的隐蔽性。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传递快捷多样,利用网络通信,将信息迅速隐蔽传播,信息很难及时掌控。

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因此做好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预警机制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树立消除隐患意识,见微知著,做好学生的各项工作,加强内部管理,把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原因解决在萌芽状态,处理在基层、在校内。

1、收集信息,掌握动态。收集信息、掌握动态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要多渠道收集,通过学生、教师、家长、网络等多渠道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全方位收集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性格特征、家庭、思想状况等信息,多方面了解学生动态。

2、日常疏导,及时化解。学生要保持健康的人格、心态和思想状态,日常疏导对于减少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卓有成效。如果发现有突发事件爆发的端倪,应该及时疏导,本着宜解不宜结的原则,将矛盾的症结找到,逐步化解,及时制止,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校企合作模式范文6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相关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也在陆续出台并得以完善。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十分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的发展,诸多的职业院校也在努力与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企业取得联系,通过沟通与交往,达成共识。特别是在最近的几年间,校企合作凭借着独特的教育模式,正在飞速发展。正是由于诸多学校与企业携手取得共赢事例的涌现,校企合作模式才被社会和大家所看好,这种模式已经在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现对其加以简要的剖析。

1关于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方式,它以市场和社会人才培养需求为目的,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来完成人才的培养,并且它是一种很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法。同时,这种做法也能够增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校企合作的方式,从联合办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企业在学校中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创办自己的学校、学校开办自己相关专业的企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等几种方式。对于授课的师资队伍来说,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企业的技术人员到高校中兼任教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对于企业办学,就是企业通过创办与本企业专业相关的学校,为企业培养未来的人才。在企业创办的高职教育里,学校只是企业里的一部分,真正的办学主体是企业。这一点也使得在最近的几年里涌现出了一大批民办的职业院校,它们的出现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创造出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学校必须与企业换位思考,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按需求为其培养人才。企业要向高校及时、准确地用人需求和工作信息,通过经常沟通,营造和谐的校企合作氛围,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完成。通过沟通,双方还可以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做到互相帮助,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在国有大型企业中,特别适合这种模式。比如北方的中国一汽集团与长春一汽高专合作等事例。

订单培养与校企合作模式,各有优势。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双方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合作伙伴,增加各自生产和工作的空间。订单培养与校企合作模式,也是因为有些企业根据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在早期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学生进行人才储备。这样,日后就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的优势。对于用人单位来讲,尽早把本企业中的文化和岗位需求灌输到将来的员工思想中,可以增强员工的企业意识,同时也能够保证未来几年本企业工作人员的充足,增加企业的活力。对于职业院校来讲,可以通过这种模式保证订单培养学生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的就业压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采用“订单”式培养的学生,经过专门的训练,能够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帮助其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其专业技能水平更加扎实,从而增强其在未来就业的自信心。

2校企合作特有的优势

第一,它可以把企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企业是理论基础与技能操作二者有机结合的完美平台,拥有众多从事过一线生产的优秀人才,并且具有设备和生产设施上的优势。企业还可以轻松地提供大面积的、优质生产实习场地。而这些条件,即使一些职业院校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也不一定达到企业的实训条件。伴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可以在生产实践中验证诸多书本上的理论内容。如果这些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就业,那么他们将会利用这段时间在企业里的生产实习经验和学到的技能,为自己和社会带来财富。

第二,职业院校也会把自己的优势展示出来。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技能培养。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引入与加强,一些新的实用型的知识技能走入课堂,这可以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得到验证的同时并加以升华。这也可以促进职业院校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为日后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职人才。

第三,企业和职业院校取得共赢。虽然企业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时候付出了成本,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获得的利益将更加丰厚。通过三年左右有计划的人才培养,一批熟练的技术人才从校园走向企业,这将为企业在人员的岗前培训方面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财力。而且这些专门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懂技术、有文化、有素养,可以很快、很好地去适应工作岗位。同时,学校也会在合作过程中获利。学校通过企业提供的实训场地和生产设备,弥补自身实训设备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积累经验,扩大与企业的联合办学及合作模式,提高自己在社会的认知度,被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认可。

3校企合作模式需改善之处

近几年,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大量成功的事例也大量涌现。他们在获得实惠的同时,深入思索,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模式更新,并加以完善。但是,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还不太完善,没有确立完整有效的保障制度,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导作用。希望教育及企业的主管部门能够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桥梁,当合作遇到困难时为他们铺平道路。此外,上级主管部门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些企业对校企合作模式了解不多,意愿不强。

另一方面,在就业市场中,人才竞争非常激烈,技能人才过于饱和,有些企业觉得不实行校企合作也能从就业市场获得自己所需的人才,这就使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主动性。不仅如此,这也使企业缺乏对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如果过分强调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就会忽视人才培养过程。如果时间长了,这种只看重使用人才,轻视人才培养的思想会导致人才培养数量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职业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思想认识比较到位,但是缺乏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力度,与之合作的高层次的企业比较少,这就对一些高质量的就业造成困难。

4结论

校企合作任重道远。看问题具有发展眼光的企业单位和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自己员工与学生在素质方面的培养,他们更热衷于校企合作模式。我国的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尽快确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促进校企合作的大力发展。同时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调动双方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倾斜、奖励和宣传等方式,给予双方大力的支持。使他们加强合作,互相支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景光,王波涛.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