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1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可能很难适应现代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只能挫伤初中生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地调动孩子对初中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时候不是中考的压力,许多学生就会放弃对历史的学习。将一些历史故事加入课堂讲解中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提高。例如,我们的川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其中一课是《远古的传说》,在讲授之前可以准备一个故事——“大禹治水”,说的是大禹这个人物带领当地居民,与洪水作斗争的故事,大禹进一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认为洪水不是堵就能堵住的,需要进一步疏导,通过泄洪完成水患的治理,这样的一个故事开场将有效引导初中生从下课的兴奋劲中迅速安静下来,激发他们认真听故事的情绪,从而进一步过渡到整个《远古的传说》这个课程的讲解之中。可以在课程讲解之中进一步穿插“大禹治水”的故事,让学生疲劳的神经进一步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课程结束之后,也可以进一步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有了大家才有小家”的奉献精神。

二、讲故事更加符合现代初中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初中生的思维开发还不够完善,学习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等还不是很全面,有时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初中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川教版教材七年级的《西周的兴亡》这节课中,讲了西周的崛起是因为商纣王的昏庸造成商王朝的落败最终成就了西周的崛起。这个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而且没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商纣王是怎样的昏庸,没有具体的概念,当时的西周是怎样休养生息的,这些都是学生知识空虚的基础问题,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就是海市蜃楼,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将这段历史知识点还给教师,如果教师在商纣王如何的昏庸方面具体说一些故事,例如,酒池肉林、丞相比干迫害等这些故事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商纣王昏庸无道的具体形象,也加深了学生对于商王朝覆灭的理解,这种理解将使学生对这《西周的兴亡》这节内容的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有效筑牢了他们学习的根基,完全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古代历史的讲解时间跨度相对比较大,很多时候古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由于这个原因而很难被学生理解,通过对“姜尚垂钓”等经典故事的讲述,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西周兴起必然性的认识。

三、讲故事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

整个历史教学就是在讲故事,讲述中国发展的5000年经历的点点滴滴,讲述世界几千年文明的丰富事件。因此,讲故事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征。例如,川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从开皇之治说起,说的唐、宋、元、明、清,再从政治谈到文化、谈到科技的发展。整个七年级下册都是在述说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故,只有有时其中时间跨度加大很难实现我们真正讲故事的效果,也就是因为其中的时间跨度问题将整个历史教学变得抽象。因此,这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入历史故事的讲解,不断提高学生由于时间跨度造成一些历史事件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川教版教材七年级课本中有一节——《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中可以讲解“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就是说在汉朝时代有一个小国家叫夜郎,这里的国王被自己的大臣们奉承后,认为自己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当时汉朝的使节出使该国,夜郎的国王就问,汉朝和他们夜郎哪个更大哈?当时来使感到十分震惊。通过这样的故事讲解,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夜郎自大”成语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了当时的汉朝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汉朝,周边还有很多小的国家,进而进一步理解了汉武帝为什么要进一步收复边疆等。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故事,但是可以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的一些重要的治国之道的历史背景,使得汉武帝这个历史人物更加的鲜明突出。

四、讲故事的题材进一步符合历史课程的需要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2

二、试卷说明:

1、命题意图:历史学业考试试题本着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考试不仅能够喜欢历史课程,而且可以通过考试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改进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式,增强其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其学习质量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命题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内容。

4、试题预期难度:0.70—0.80左右。

5、考试方式:闭卷

6、试卷结构: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三、试题结构:

1、试题数量及结构:

2、试题类型及分布:

从上表可以看出:①预期难度与实际考试难度基本吻合。说明本次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是合适的。②川原和西山大部分学校平均分都能及格,有利于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历史学科地位的稳固。③千渭初中的优秀率达到了将近45%,说明该校对历史学科教学重视,且该校教师基本上以区级以上教学能手或新秀为主,教师素质高也是重要原因。

2、试题优点

就7年级试题来说,优点是:①出题人能紧扣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能有效把握和指导平时的教学和学习;②重难点突出,考查全面,准确,提问准确,并能联系现实,且题型多样;③注重培养情感,试卷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④试卷呈现方式出现新变化,出现了辨析题。就整体而言这套试卷,有助于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提供指导,有利于增进7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

3、存在问题

当然本套试题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①试题存在互相提示现象;②专业味道太浓;③地方史知识渗透不够;④识图题图印得不够清楚等。这将在以后命题中加以改进。

五、学生答题分析及今后教学方向:

1、学生基本功较差。书写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较多。应加大对学生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现象较普遍。应利用图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记各种知识点,避免混淆。

3、时间类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应利用编歌谣等多种记忆方法,强化对这些重要时间知识点的记忆训练。

4、缺乏答题技巧,不能学以致用。这个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慢慢养成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5、答题缺乏条理,知识点不明确。要引导学生培养条理清楚的答题习惯。

6、审题不明,归纳总结能力差,分析问题能力欠缺,导致答题不理想。还需在日常教学中,依照课程标准,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概况

二、试卷特点

1、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如秦的统一,商鞅变法,汉武帝的大一统,三国鼎立,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孔子,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2、试题角度新颖,表现在选择题上,很多题都有一个题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进而考察学生再认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

3、试题体现了生活化色彩,从生活中的习俗或节日切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切入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

4、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5、试题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回顾历史,联系今天,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本次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6、试题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注重学科内主干知识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如材料第24题:既以时间为经,考察了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又以地域为纬,考察了四川地区的工程与三国时期的政权名称,为学生勾勒出一个纵横交错的历史网络,而且还与乡土历史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第29题以孔子文化节与奥运会开幕式切入,既考察了孔子的贡献又考察了儒家思想,同时还考察了文字与造纸术的知识点,涉及知识点多达数十个,综合性特点十分突出。

7、试题体现了乡土特色。注意在乡土历史与中国历史之间寻求结合点,引导学生将爱国与爱家结合起来,这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趋势。

8、试题图文并茂,涉及文物、图表、地图、新闻图片,且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注意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我校实行的是开卷考试,从考试结果上看来,整体情况正常,单选题及格率较高,反映出最基本的知识点还是能够掌握,但由于知识面大且容量多,学生对各课知识点掌握不牢靠,相近知识点易混淆。

2、材料题失分较为严重,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1)阅读材料不仔细,丢三落四。

2)在审题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历史基础知识欠缺,学科基本素养不够。

4)阅读面狭窄,相关知识太少。

3、材料题与问答题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语言运用、组织不过关,书写潦草,语文素养较差。从卷面上看,东拉西扯、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字迹潦草、文不对题、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非历史素养问题所反映出的是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差,基本素养欠缺。

四、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

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我校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综合素质相当差,有的孩子的智力还在混沌状态,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孩子普遍基础知识差,还不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不谈生源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只能放平心态,降低教学难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过手。

2、知识与能力并重。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一种倾向,即认为只要强调基础知识就是守旧,就是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于是一些课堂过于求新,过于追求学生的所谓活动,为活动而活动,显得花哨热闹,而学生的收获甚少。其实,教学的内涵依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能割裂的统一体,能力的获得总是伴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必然带来能力的飞跃。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其他的培养目标只能是空谈。

3、关注现实热点,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近年来,各种考试总也免不了用现实问题切入,考察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注重公民教育,所以教师要多学习、多交流、关注现实,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关注国家统一与发展,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思考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需要什么精神品质。

4、扩大学生阅读面,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5、创建知识网络,给学生整体化的历史。近来的考试越来越综合化,专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微观的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6、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本次期末考试中及格的人数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因此这学期要更加重视培优辅差工作,关注学困生,避免两极分化的加大。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三)

一、试卷分析

总的来说,这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上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基础知识有些薄弱;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等。下面就各题情况做一简单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满分4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30-36。其中3、9、13小题错的学生最多。

第二大题简答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3-16分。总体上较好。

第五大题探究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4分。本题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答题情况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其中,1、3问联系最为密切且分值均较大,学生要答对基本上两题都对,要错都错。这是造成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整改措施

第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方便学生梳理知识。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隐性知识 问题学习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77-03

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是国外新兴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是我校正在重点研究的一个教研课题,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问题为核心导入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析和解决问题”;以问题研究成果――“隐性知识”呈现学习效果。近年来,本人积极尝试和运用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为什么要基于问题学习历史,如何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什么是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问题

1.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以书面文字、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即显性知识;另一种是未被表述的知识,或者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即隐性知识。

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收获显性知识,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把学习到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在学生间传播,学生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将其用到学习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

2.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时,每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年代等,学生必须通过问题研究掌握的知识是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通常是指历史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显性知识中的知识。根据现代心理学派对知识的分类,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为什么”、“还有什么”、“怎么样”等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如历史经验、启示、策略、思维方法、爱国思想情感等。毋庸置疑,这些都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甚至是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原因

历史教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要完成三大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基于问题中学习历史时,学生一节课要掌握的显性知识,通过预习、阅读、教师指导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而教材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找一找”、“阅读对比”等隐性知识,只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交流,同样能殊途同归地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要倡导以历史问题为抓手,以问题探究为重点,紧紧围绕问题来开展历史学习。

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研究性的学习能力已是教育界之共识。“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扬(Ron Yang)曾形象地比喻说:“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时,除了让学生吃到果实,尝到甜头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探寻“果实”是怎样成长的,这样的成长过程对后世有何影响,对今天的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如何基于问题学习历史

1.基于问题学习历史必须挖掘历史学习中的隐性知识

(1)认真研究课本显性知识,这是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首要任务,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教材文本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在对显性知识准确、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么样?”或者“说明了什么?”等,有利于师生吃透大纲,弄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然后进一步产生学习探究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来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但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所提出的问题要清晰,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既要融合教学大纲的知识,又符合本节课的学习宗旨,有利于全面落实三大教学目标。

二是所提出的问题应有层次感,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如果一下子就给学生“下马威”,“问”倒学生,不但会浪费时间,也会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消失殆尽。

三是所提问题或者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吊起学生研究问题的“胃口”,所提问题要有悬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找准教材中的关键词,巧设问题,培养阅读和分析能力。如:七年级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第15页写道:“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那么在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关键词挖掘出潜在的隐性知识有三点:

一是“统治”一词,唐玄宗的统治:①重视吏治;②重用贤才;③发展生产;④戒奢从俭。

二是“全盛”一词说明什么,说明唐玄宗前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唐朝都进入了鼎盛时期。

三是“前期”由此可以扩展学生唐玄宗后期统治的思考和理解,后期他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臣,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

通过分析这些关键词,学生基于问题探究到了其中的隐性知识,“成由节俭败由奢”,从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见到了“庐山真面目”。

(3)研究、阅读历史图表,从中查找藏身其中的隐性知识。新课改后的历史课本,配置了大量的历史图画、表格。这些图表用独特的图表语言表述了丰富的知识,用以展开说明或强化课本文字内容,常常弥补了正文的不足。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发动学生充分研读教材上的插图,从这些图表的内容上深挖隐性知识。

如在讲述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在叙述唐对日本影响时,有两幅货币插图,见图1:一幅是唐朝的《开元通宝》,一幅是日本的《和同开》。

图1

这是两幅性质相同的插图,放在一起本身就是教材的一种比较创意,教学上就可以顺其自然,利用这两幅图充分展开对中日文化影响的比较学习。

如我们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以下问题:①两种钱币的形状相似,说明了什么?②从两种钱币上面的文字,你读到了什么?

在学生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为学生指出以下几点:①从两种货币发现的地域分布之广来看,说明当时中日贸易往来频繁,以至在日本本土通行大量中国货币。②从两种货币形状看,日本受中国圆形方孔钱的影响,也说明日本思想上深受中国天圆地方观念的影响。③从钱币文字看,日本文字深受中国文字影响,日本文字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是在参照汉字的基础之上创制出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④从钱币文字的书写来看,可以说明日本人深爱中国书法艺术,且深受中国书法影响。⑤从钱币的制造来看,开元通宝是采用的范铸法,和同开的外轮与开元通宝相同,铸法一致,说明日本手工铸造业受中国影响。

通过两种货币的比较,以小见大,窥斑见豹,从中可见日本在思想文化、经济政策商贸、手工业等方面深受中国唐朝的影响,当时日本是在全方位向唐朝学习。

这种有益的问题比较方式,着眼于挖掘教材内容的隐性知识,引起学生对教材上一字一句、一图一表的重视,培养了学生敏锐地观察能力,为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激发其历史想象力,拓展其积极地发散性思维。

(4)由此及彼,基于问题将历史知识横向迁移。许多历史知识,在此处是隐性知识,可能在彼处则为显性知识,反之亦然。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解读历史。如科举制度的影响:一是改善了用人制度,二是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促进了唐诗宋词等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初一课本下册第19页中是标准的显性知识。但在第18页“动脑筋”中指出:“明经考试是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考试”,其中隐含了“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学说为主,不利于读书人发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等不利影响”,这就是课本中的隐性知识。

(5)触类旁通,纵向比较,基于问题发掘隐性知识。新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了传统体例,摒弃了传统历史教材以时间为序编排的体例,使各章节历史知识点跨度较大,因果联系不明显。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厘清线索,通过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相近、相仿的内容进行对比,探索和发掘其中的隐性知识。

例如,在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完《贞观之治》后,联系七年级上册《汉武帝的大一统》我们可以设计问题,请学生比较“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让学生去比较两位皇帝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相同做法,从而得出结论:两位明君都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重用贤才,以身作则,提倡节俭,因此都使国家出现了繁荣局面。学生在基于问题学习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发掘隐性知识,同时对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复习、运用和联系。

(6)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互动、探究问题中分享学习乐趣。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如果单靠个人的力量,往往不能独立完成;或者即便能够完成,对很多问题认识也不够全面,往往需要通过在群体交流、互动启发,在合作中相互碰撞,使大家共享知识,共同提高。学生通过探讨问题,一方面能对以往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复习,另一方面又对前后知识进行多维度的联系,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通过反复的问题,不断的链接,全面牢固地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达到经久不忘的效果。

因此,教师之间要互助合作,相互探讨,对教材潜在的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我们“提倡教师结对子”、“提倡集体备课”、“提倡教学资源共享”、“提倡拜师学艺”、“提倡互带互教”,为教师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做好很好的铺垫。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学生从书本上学习,多思多想,鼓励学生从信息资源交流中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前“带着问题预习”,上课“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后“带着问题复习”,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变得主动、轻松与高效。

2.基于问题学习历史应注意的问题

(1)要避免脱离教材。发掘隐性知识要避免走入误区,避免脱离课本另搞一套。要求学生对课本一要读懂,二要读精,三要读深。要读懂课本中段与段、节与节、章与章、图与文之中一些内在联系,挖掘历史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寻找历史事件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外因与内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等。

(2)要注意合理分组。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进一步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各组的答案,并由小组长在讨论后形成书面材料进行汇报。也可以鼓励学生围绕这个问题上网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但可以确保学生人人有事干,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困生”也闲不下来,也忙着上网查资料,也敢于在与同学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

(3)要定位好教师的角色。教师要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伙伴”、“内在情景的引导者”、“想象力的激发者”。要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不把教师的讲解当成唯一的、标准的答案,生搬硬套。要引导学生不断发言,主动参与讨论,防止“冷场”的局面出现。另一方面

又要防止学生讲“题外话”,海阔天空胡扯一通,防止课堂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

(4)要鼓励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结果,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地位与作用》,见图2。

四、巩固“问题“成果,促进学以致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中考;复习策略;地理学科

中考既是学业毕业考试,也与高考一样是选拔性考试。从某种意义而言,中考比高考是更为重要的考试。作为进入社会的成年人深深知道地理、生物等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地理无时不在,日常生活、外出旅游、投资做生意等更是离不开地理。为了保证地理、生物等学科教学质量,本县把地理、生物课程列入中考科目,各以50分分值计入学生中考总分。由于课程设置原因,这两门课程在八年级就已结业,到九年级学校还须安排一定课时进行复习,大大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和学校教学任务,还影响到九年级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本县的地理、生物中考就安排在八年级结业时进行,一方面可保证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减轻学生在九年级的学习负担和学校教学压力。这种变化需要广大地理、生物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调整复习策略,面对内容多、课时紧、任务重,如何利用有限课堂教学有效进行复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中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为在有限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做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复习,教师应提前考虑各种因素,把时间和内容的安排精确到天,精确到每一节课。复习一般而言包括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于4~5月中旬,主要立足每年《丰都县地理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从近年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看,命题覆盖面广,考试范围以湖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2012)上下册、八年级(2013)上下册内容为准。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四节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三章第三节俄罗斯,第六节巴西,第七节澳大利亚。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七章联系与差异;第八章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试题凸现灵活性,与社会和时政及生活相结合。但无论试题如何灵活,呈现方式如何新颖,试题始终不能脱离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考查。

例如,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动植物王国”,其原因是:

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B.云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云南省位于热带 D.云南的少数民族多

这一题涉及多个方面,但展示云南位于横断山区,各种不同气候类型集聚于此,再加之位于高原地区,所以该地区气候纷繁复杂――突显中国气候复杂这一显著特点,抓住这个特点,任何变化都不离主题。这一阶段复习主要严格紧扣考试标准规定范围,以《考试说明》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记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2.第二阶段:强化专题

这一阶段于5~6月上旬,梳理知识体系,讲练结合。打破4册课本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以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重点落实以下专题进行复习:地球;天气和气候;大洲;世界地区差异;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产业;中国的区域差异。

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开放性题目训练) 。地理学科训练尤其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要学会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达到地理知识的巩固积累,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厚积薄发”。做练习时切忌仅满足于知识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融汇贯通。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才能对问题分析深入,下笔才能做到“胸中有文,诉诸笔端”。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地理规律性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及方法。

3.第三阶段:精准训练

这一阶段于6月上旬至考试之前,重点从基础考点――需要学生背诵内容、地图专项能力、答题技巧三方面入手进行强化训练。

教授可自己命几套地理中考复习模拟试题进行基础知识点实战强化训练,试题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可带领学生做读图专题训练。因为近年地理考试别注重考查学生读图能力,重点突出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气候图、中国山脉图、中国地形图、行政区划图、河流图、铁路交通图等方面的练习。可综合练习,演练完整的中考模拟题,从学生答题技巧、心里应对入手,重点培养学生应试能力。

二、关注重点内容落实

初中地理主要包括世界地理、中地理的自然和人文知识,知识容量偏大,每周2节课,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必须高效利用有限课堂进行复习,让每一节地理复习课学生都学有所获。复习过程中应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评”。

1.讲清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地理考试中,许多学生极易将相近或相邻的概念混淆一起(如山地与山区:山地是众多山体的统称,由山岭和山谷组合而成。通常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还有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仅仅进行想当然的直观理解,没有掌握概念的实质;有些学生随意缩小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或者反之,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法,将相邻及相近的概念集中一起进行对比讲解。而这些知识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地位极其重要,须有针对性地补充这些概念,否则将会形成一系列的难点。

2.讲透基本原理

地理原理在初中教材中只有概括性、描述性地零碎涉及,学生分散接受这些原理,学习效果可能较差。为此,教师有必要将这些原理整合归纳,向学生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练”,并引导学生进行应用,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论题是:何事发生在何地,以及为什么?即地理学的3个“W”(what,where,why)。地理学家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包括自然和人文现象。“人们面临区位选择”是对地理学3个“W”中关于人的活动进行分析的起点。因为对某一区位的选定是以放弃在其它区位利益为代价的,所以,地理学家在对这些问题分析时,必须设置分析的背景,即人们面临在哪些区位之间进行选择。

设想要建设一座水库,如果坝址已定,如三峡大坝,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坝高是多少,不同坝高的淹没范围,淹没地区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状况,移民数量和职业结构等;不同坝高的社会利益,包括发电、防洪和航运。这些都是水库建设选择的背景。以地理学家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学派强调经济体是在有差异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空间中进行选择,即强调经济体在社会文化中的“嵌入”。因此,区位选择的背景或区位选择的情景设计,或者思考人们面临什么情景的区位选择,均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理。

3.讲明读图要领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分析能力一向是地理学科必考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专题图形式进行学法指导。首先,仔细审题。要从试卷中呈现的地图加以定位。细读图下说明,了解属哪类图,如地形图、气候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等。再对照教材和图册资料查找相应信息,再次认真读图。

例如,地形图包括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前者在平时学习中常见,学生会依据颜色、高度表和图例进行判读。而地形剖面图较陌生,教师则需在讲清概念后,训练学生能将这两种地形图有机结合分析。对于地图,老师可以适当缩小范围以减小他们的学习压力。

三、强化地理复习效果

1.知识升华为规律和技巧

地理复习不要只满足于复习知识点,而是一定要将知识点升华为规律和技巧,让学生了解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理要素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例如,复习整个初中地理最难的知识点经纬网时,一开始复习经纬线、经纬度等知识,后利用幻灯片带领学生找出度数变化规律,总结出类似“横纬竖经”,“向北递增是北纬,向南递增是南纬,向东递增是东经,向西递增是西经”这样的规律,最后通过几个例题巩固地理规律,学生的难题可迎刃而解。又如,复习利用等高线判断山地不同部位时,难点是山脊和山谷的判断,除复习山脊和山谷等特点外,可带领学生认真观察等高线上海拔数值的递变情况,总结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的规律,并加强练习巩固,这样可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2.灵活运用区域比较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中,区域地理分值最高,包括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区域众多,学生很容易混淆,用区域比较法可化繁为简。例如,复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时,可利用区域比较复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用图片和表格把两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加以呈现,学生则一目了然,容易记住。还可以用区域比较复习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和发展条件: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历史悠久,所以在辽中南地区适合发展重工业;京津唐地区资源丰富而发展综合性工业;长三角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则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南方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所以在珠三角地区适合轻工业发展等。教师不仅在复习课上多用区域比较法,还应教会学生自己复习时常用。

3.掌握特殊记忆方法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5

一、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孩子享受合作。

笔者在一次教学中,笔者准备了8套选择题,分别写在8张纸上,每套题有8道。第一节课是由7位小组长来抽题,各小组合作把答案写在自备的纸上并要写上本组的名字,时间为10分钟。从第二节课开始由笔者派发,原因是再抽有可能会做重题,这8套题每组都会轮到一次,最后是以总分取胜。在小组活动时,同学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组是大家齐心合力,大家共做一道题,有的组是把题承包到更小的小组,提高做题速度。在第一节课上,king小组只做了4道题时间就到了,其他小组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不思考,问题永远是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现实迫使大家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准确性?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一股内驱力,为了自己,为了小组的利益,每一个小组都全力以赴。

8套题做完后,笔者在课上对大家的努力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表扬,再次鼓舞大家的士气。在期中考试结束后,笔者要求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分数,以此作为基础,到第二次考试时,对有进步的小组予以表彰。让大家的热情与积极性保持下来,让历史课成为大家的加油站。

二、学生自编自演历史短剧,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碎,若教师按部就班的逐一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在教学中,笔者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处理,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

例如,学生将《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文成公主入藏”编成历史短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文成公主入藏”,路途漫漫,留念依依,学生在表演中大胆创新,塑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青海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时是唐与吐蕃的分界地,文成公主离开长安时,唐太宗特地为她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她思乡时使用。文成公主途经这里,举目四望,草原空旷,杳无人迹;拿出宝镜东望,长安城繁花似锦,不禁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大唐和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镜。历史短剧全部过程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问几个为什么”应该以问启之,以问导之,讲究设问的时间、方法和技巧,适时进行,科学安排。设问应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前预习时,提供给学生问题,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准备,这类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同时鼓励学生在预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中设问重在分析教材,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这类问题要有指导性、剖析性。

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课前笔者安排了预习,并给出问题:西域的含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这些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出发,对本课内容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基本知识点。

四、展开自由辩论,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系统性、灵活性、深刻性

历史教学仅仅追求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对“岳飞抗金”这一史实评价的处理。笔者首先拟出截然不同的观点,A观点:岳飞抗金是正义的;B观点:岳飞抗金是非正义的。然后把学生分成A、B两组,分别代表不同的观点展开自由辩论。A组:“岳飞抗金就是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金对南宋的骚扰,造成了南宋生产的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人民流离失所。岳飞抗金,阻挡了金军的进攻,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B组:“岳飞抗金,阻碍了金灭南宋的步伐,使祖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局面,如果南宋不战而降,金很快就会统一全国,这样就能避免战争,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在同学们唇枪舌剑进行辩论激烈的时候,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对南宋的战争给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义的。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6

二十年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不仅使我懂得怎样教学历史,更重要的是使我感到历史是一门实践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学科。学好它有如拿到一面镜子,能从历史的镜子中折射出现实的光线。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就是学以致用,领会感悟事件的内涵,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总结归纳历史发展规律,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创造力,这才是历史课教学的根本。

为此,近几年,我尝试了几种类型的教学: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放手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认知、心理等诸方面因素和学校各年级实际情况,初一下学期开展实践活动课比较理想。我通常以“史海行舟我”为活动课题目,选择中国古代史第二册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作为活动课内容。因为此课内容学生比较熟悉,材料易于查找,积极性高,影响面大。课前教师需要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给学生充足时间准备。学生自选框题,教师导演好学生。教师公布评价标准,采取学生自评,加教师五名评委,发给评价细目表,按名次记入。排出班级和年段名次,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总结,列出每班第一名和年段前三名通报表彰。通过此种活动课,使学生由主体地位转变成主导地位。学生把讲台当成舞台,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的天地。他们心态充分放松,个性得到张扬,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实践活动课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刺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又如:我用活动课处理中国古代史第二册第十三、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二)两课时放在一起,采取四人一组,自愿组合,按诗书画印四方面的特长和爱好合作学习。利用一节课时间每小组完成一幅字画,进行创作体验。另一节课进行评价作品和研讨创作感受。

通过此次活动课,我发现了一批有特长的学生。有的在书法、绘画或篆刻方面有一定功底,有些同学则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活动课使学生受到启迪,师生达到共识、共进、共享,进一步领略了学以致用的真谛,实现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学生和教师之间得到共鸣。

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细,若教师按部就班一一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在教学中,我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处理,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

如学生将《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课)中“文成公主入藏”编成历史短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文成公主入藏”,路途漫漫,留念依依,学生在表演中大胆创新,再现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青海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时是唐与吐蕃的分界地,文成公主离开长安时,唐太宗特地为她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她思乡时使用。文成公主途经这里,举目四望,草原空旷,杳无人迹;拿出宝镜东望,长安城繁花似锦,不禁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镜。一位思念故土,却又能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文成公主形象栩栩如生。这一剧情的安排,既尊重了历史,又融入了丰富合理的想象。整个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活泼、有趣。大唐皇帝气度非凡,胸襟宽阔,以汉藏两族关系为重,不乏泱泱大国的风范;吐蕃赞普热情豪爽、豁达朴实;文成公主善良美丽、感情细腻真挚。这些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真实、可信,丝毫不矫揉造作。

历史短剧全部程序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深入挖掘教材的每一份资源,强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精神的活动方式很多,关键是我们教者应善于钻研,善于引导。即使在课堂教学中也有许多资源值得挖掘。例如:中国的古明层出不穷,这些发明分门别类、不一而足。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适当取舍。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发明;二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发明与创造。生产工具的使用水平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重大的科技成果可以跻身于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在讲汉代农业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时,主要结合实际讲述了桦甸市公吉乡下甸子村左会计不懈努力发明并改进播种器的事迹。我突出主题,深入挖掘左会计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科学首创精神。新播种器的问世方便了农民,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左会计的财源滚滚而来,由一名外来户变成吉林省著名的农民企业家,2009年的年收入超过千万元。学生听后感触强烈,大有今生今世不发明创造点什么誓不为人的豪情。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长,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在实际中得到锻炼,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时代向我们提出了刻不容缓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有教师“教”的创新,学生才能“学”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