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上钢琴师影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上钢琴师影评范文1
[关键词] 主题思想;现代化;朱塞佩•托纳托雷;钢琴
一、创作背景与理念
《海上钢琴师》作为通过讲述主人公离奇却又不是人生意义的一生,完成了对于人性与梦想最好的阐述角度,通过电影我们也不难看出导演的别具用心与精湛的电影技艺。《海上钢琴师》作为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三部曲”之一,以其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但将故事情结展现得跌宕起伏更是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感官认知刻画得惟妙惟肖。《海上钢琴师》改编自亚历山卓•巴利科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从这部片名我们也不难想象这是一部关于人物一生的精彩故事。而“三部曲”中的其他两部电影也都是在世界电影史上值得我们研究的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天堂电影院》这样三部优秀的电影就构成了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经典之作“时空三部曲”,三部作品都是通过回忆的模式将我们带回过去的世界,在那里我们通过现在和过去的对比与联系真正地体味到了生命的珍贵所在,人性的光辉与丑陋也尽显无遗。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主人公1900的一生都是一场悲剧,可我不认为,在他的世界里这样的完成自己的一生确实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小时候1900被父母遗弃在蒸汽船上,可是却有好心的烧炉工收养了他,那时他就是幸福的,无忧无虑的1900在这条船上嬉戏玩耍,同时他也一直享有船上众人的爱与呵护。更加值得兴奋的是1900在这条船上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演奏一手令人惊叹的钢琴技艺,而常年以来的船舶生涯令1900很难与外界进行交流,他更加喜欢呆在船上演奏,从未踏上陆地半步,这里的世界对于1900来说更加的安逸舒适,外面的花花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驾驭的。对于1900的爱情,外面难免会有所叹惋,同时也更加的羡慕,这样灵光一现的爱情可遇而不可求,淡淡的优雅的,爱情看似很远但你轻轻的一伸手便真的可以触及得到。当被通知他生活了如此之久的废船要被爆破后,1900就如同他所演奏出来的乐符一样瞬间消失,他从未有过任何形式的身份证明,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曼妙的音乐,执著的信念却从未消失过。
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诗意电影,导演通过无时无刻不在的钢琴音乐带领着观众一步步地走向1900丰富的内心世界,而对此种说法还是有一部分人存在非议的,在西方就有很多种观点对于这样的表现形式,过于浪漫富有诗意的展现手段很难使得真正了解到1900,在大部分人眼中1900又显得过分的神秘,观众无法真正意义地了解到他以至于很难以完成“同情”这一行为。但是,在很多时候电影所应当带给我们的不正是这样似有似无的感觉吗,在这里你根本不需要流不完的眼泪与感伤,有些情怀只是需要淡淡的味道。
二、自由与梦想的象征元素
整部影片的叙事模式采用的是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最为善用的倒叙回忆模式,整个故事也是随着MAX的回忆与现实世界中他寻找1900一同来展开的,两条线索交相呼应使得影片本身悬念倍生,故事情结也更加的扣人心弦,随着MAX从乐器店老板那里得知他与1900一同生活过的旧船将要被爆破的消息,故事也进入了最为扣人心弦的部分。
影片中有相当多的段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在MAX与1900初次相识的那一段落当中,风雨交加的夜晚,钢琴也离开了束缚它的琴栓,看似漂泊无助却在风雨中舞出了属于自己的魅力,1900在这随船飘荡的钢琴上演奏着,舞蹈着,艺术者的气息扑面而来,自由与理想的意义也应运而生。整部影片的基调也是带着泛黄的色系,在这看似老照片一样的影像里,我们不难感受道那些关于自由与理想的淡淡的感伤之情。
“欲望是永无尽头的”这句话是每个人都会说的,但是真正能够把持得住的又有几人,这句话是1900在要踏出船舱时忽然反身回来说的话,也正是他一直以来不愿意离开船的原因所在,离开了这里城市会给他提供了太多太多的诱惑,金钱、地位、美女,但是,也正是这些东西使得不少艺术家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所在,那个繁华的城市对他而言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也许是他自己所难以把控的,在你拥有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也必将会失去更多。城市的华丽是让人所向往的,但是这样的诱惑之下1900失去的将是他赖以驱动敲击琴键的灵敏手指的灵魂的敏感,也许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处身于无尽而不可知的欲望深渊之中,便会丢失自己,丢失那份保持已久的快乐,艺术家的真正天分也就丧失无几了。1900绝对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艺术家,他的隐逸生活也是我们渴望而难以为之的,对于欲望的诱惑有几个人可以真正说不要呢,我们做不到,电影却可以。
1900的一生都从未离开过那艘船,除了船,音乐就是陪伴他一生的东西,他有着无人可以比拟的音乐天赋,他以音乐解读者千姿百态的人生,以音乐抒发着自己对于生活对于自由的歌颂,音乐就如同他的言语一样向世人讲述着他的内心百态。他的手指如同流水一般轻巧,他的思维如同浮云一样缥缈,在他的手下所产生的音乐也如同他对于生活的感知一样细腻动人温婉悦耳,他的钢琴声有时深情飘逸透露着唯美主义情怀的展现,有时精巧细腻却又不失大气磅礴的气势,在他的音乐中很多时候都是来体现人物,以音乐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以简单动听的乐符来讲述人生,在很多时候他的音乐总是能高出语言所表述的空间从而触及人们的心灵,听着那婉转动听的乐符就如同与他一同走过了人生四季的变换,在他的琴键上是一个心如痴迷的乐者一样随着自己的音乐一起翱翔,音乐的立体感在电影中达到了最为完美的展示。
三、钢琴音乐中所阐释的主题效应
如同所有中文译名与“钢琴师”有关的电影一样,钢琴演奏自然是电影配乐的一大重心,何况这部电影最初正名为“海上钢琴师的传奇”,所描写的钢琴家1900是一个漂泊于大洋间的传奇爵士乐手,自然,在原声带中是少不了精彩的钢琴演奏,而且是爵士乐的钢琴演出了。随着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空前繁荣,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也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轮回,出生与死亡之间只是一个简单的旋转,悲欢离合是必要的,但是面对这些,1900以一个外世者的姿态看着这一切,顿时明白了这个轮回的可悲之处。海是他一生都难以放弃的归宿,对于城市的过眼云烟他总是能够清晰地分辨出来,他无法阻止世人卑微的轮回却能够清者自清,独居在这海中的世界,以钢琴为自己与世界交流的工具,他能够操控的只有这88个音阶,却可以谱写出与众不同的人生。海是他远离诱惑的阻隔也是他保护自己的武器,对于路上世界出来无限的好奇与想象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恐惧,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之感,而在这小小的船上,他完全可以控制,他可以像个孩子一样尽情地玩耍也可以向一个艺术家一样孤独地吟唱,这便是外部世界永远无法给予他的。
也许对于路上的世界他更愿意活在自己幻想出来的世界里,如若真正踏上了陆地也许一切幻想就都破灭了,他懦弱地面对这真实的世界却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内心的控制,他最终选择了为自己而生活而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电影的成功之处也许就在于把我们心中的另一个唯美的自我艺术化,电影放大了纯洁灵魂以及我们心灵深处的自由。1900孤独的神色,无辜,彷徨,令人怜悯,但是真正该得到怜悯的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总是疲惫地奔波于这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世界,拷问自己灵魂的深处,我们为了什么而活,我们怎么活,又是什么支撑着自己,可以没有信仰,但必须要有信念。
《海上钢琴师》绝对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埃尼奥•莫里康内以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又一次掳获观众与乐迷的心。管弦的气质承袭了抒情典雅的怀旧色彩,同时又加入了复古爵士风情,而它又不仅止于此,埃尼奥•莫里康内在这张作品中也带来许多崭新而且动人的感受。第十轨的Trailer,是一个十分优美的主题旋律,细致优雅的旋律性有如 John Barry 的唯美风格,然而当钢琴登场的一刹那,你突然知道这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埃尼奥•莫里康内又一次展现他将不同音乐体材合而为一的手法,在管弦最深刻动人的时刻,随性而至的切入几段即兴浪漫的爵士钢琴,营造出令人惊艳的效果,信手捻来间即将爵士音乐处理得这般潇洒飘逸又深情动人,是十分特别的感觉。
1900,它作为影片主人公的名字有着一种特殊的、悲剧性的含义。在维吉尼号上,人们拥有的只是对未来无比美好的希望,即使是邪恶的人,在那样纯净的希望中也会忘却了邪恶。那是一个理想的世界,而1900的诞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超理想的环境中。他不快乐,也不悲痛,他的头脑里充满着幻想和理想,在他的心里,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取舍和绝望,每个人身边都有一艘维吉尼号,每个人心中都是1900,在现实的残酷,欲望的纠缠下,我们更多的是走下了船舱,一去不回头……我也看到过一些影评,说到什么关于信念关于坚持的,我是半点没有感觉出来,我惟一看到的,只有那个孤独的人的恐惧,那种对无法预知,无法掌控的世界的恐惧,和导演及这个世界强加于他身上的一种乌托邦。1900作为一个生活在特殊的有限世界里的特例,一生都牢牢抓住自我,即使在对生活彷徨和动摇的时候,他仍然未曾抛弃过自我。最终他的死亡也正是一种对自我的捍卫。尽管这种捍卫是无比脆弱和徒劳的。最终1900和他的乌托邦一起在海上化为了泡沫,他惟一留下的是一首凄婉深邃的钢琴曲。当这支曲子作为片尾曲缓缓流出的时候,那些像1900一样有着唯美信念的乌托邦的人们,也许,都将会潸然泪下。
四、结 语
征服自然的力量并不是人类快乐的惟一前提。商业化与都市化的现代走向,使得现代的都市人都处于一种漂浮状态,精神和信仰的沦丧,找不到自己的“根”,而一种从中清醒过来的途径就是冒险退回到一个被遗忘了的时代,退回到更深的历史之梦中去,在社会想象、政治话语和文化生产中,让梦想化为乌托邦在头脑中重建。它向我们透露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向我们传达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把握我们自己能看得见的梦想,在有限的时空中让自我的梦想和心灵获取完全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杨大林.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巅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J].当代电影,2003(02).
[2] 张艳丽.一个20世纪的寓言――《海上钢琴师传奇》的文化读解[J].世界电影,2003(04).
[3] 司慧慧.电影《海上钢琴师》的生存隐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海上钢琴师影评范文2
时至今日,西方精神分析学在电影研究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拉康的镜像理论作为西方精神分析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楚门的世界》是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于1998 年制作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楚门从出生就被收养到30多岁一直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的荒诞故事。而《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第一部英语电影。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天才钢琴师1900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的充满传奇的一生。
拉康的镜像理论是西方精神分析学的重要学派,而电影是人类认识自我的活动的镜像。因此,拉康的镜像理论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电影《海上钢琴师》和《楚门的世界》的人物成长过程分析,可以看到拉康镜像理论的“印记”。
二、前镜像时期——混沌的自己
婴儿在刚出生时是一个混沌的状态,拉康将其称为“前镜像阶段”,这一时期的婴儿对“他者”是没有意识的,出于身体本能的需要,婴儿所渴望的是仅仅只是最低层次的需求。
本文所提到的两部影片中的主人公,虽然这两个孤儿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未来也将会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但对于刚刚出生的他们而言,食物、温暖、母爱这些最低层次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存在是清澈无暇的,他们的生命中还没有出现“他者”。然而,既然生命中还没有出现“他者”的存在,那么是否在前镜像时期中,“他者”就不会对“自我”造成影响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人类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无法避免地进入了现实所形成的“他者”状态中。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家庭、成长生活的环境,但这些因素伴随并影响我们的成长。
对于《楚门的世界》的主人公而言,自打出生就脱离了正常的生活环境。与其他普通的婴儿不同,对楚门影响最大的“他者”并非他的亲生父母,而是导演克里斯托弗。剧组几乎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小到每天的日出日落,大到各种天气季节的悄然变化都有着精密的电脑程序进行控制。
这是楚门所选择的生活吗?当然不是。但当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银幕上的主角,楚门像是导演手中的一粒棋子,任其摆布,纵一生。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这些只是楚门成长过程的“小他者”,从更宏观的方面来看,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视台需要新鲜有趣的形式来博得观众的喜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才有了楚门离奇的遭遇。由此可见,宏观上塑造楚门的“大他者”,是现实世界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和大众心理需求。[2]
相对于楚门而言,《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1900的出生背景也许显得简单许多。19世纪末期,美国工业化进程高速发展,大批的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寻求财富与自由。1900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他的父母亲也被卷入这场狂热的浪潮中,而讽刺的是,当他们抛弃自己孩子的时候,却正好将他抛入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成长空间,一个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非常态的“他者”状态中。
·外国电影评论李幸,姚国军:在“他者”中寻找真实的自我 楚门也好,1900也罢,他们的命运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般非常态。不管是“大他者”的宏观影响还是“小他者”的主观塑造,在他们还没有任何意识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这样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被“他者”影像所覆盖。
三、镜像时期——镜像的依恋
镜像时期,婴儿对镜子中的反应慢慢从零碎变为整体,这使得他们感到轻松感到快乐,将自己完全置于这个刚刚认识的“他者”之中。
导演克里斯托弗给了他的小演员“楚门”(TRUEMAN)这个名字,意为真实的人。但讽刺的是,从楚门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自我就是不真实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自我逐渐和克里斯托弗为他设定的角色融为一体。但为什么楚门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呢?“我们都乐意接受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原因就是这样简单。”这是导演克里斯托弗给出的答案。也正因为这种欣然接受的态度,楚门将克里斯托弗给予他的并不真实的家庭、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等他者内化,最终塑造了这样一个自我,就像婴儿对镜中自我的认同。
而对于《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而言,他所依恋的镜像来源于他的黑人养父丹尼。丹尼告诉他“妈妈是这世界上最好的马”,孤儿院是“那些没有孩子的大人的监狱”,这些善意的谎言几乎伴随了1900的一生,带给了1900独立与自信的坚强性格。
1900没有家庭的羁绊,因此他是自由的,是无拘无束的,这样的观念一直影响并指引着1900。在他所依恋的镜像中,大海给予了他生命,在这个巨大的摇篮里,他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不会离弃大海,如同婴儿离不开母亲。这位年轻的钢琴师终其一生,都几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四、后镜像时期——命运的抉择
当婴儿18个月左右大的时候,就基本到了后镜像时期。婴儿开始有了自我映像,对镜像这个概念也逐渐趋于认同。“他者”的影像与真正的自我慢慢融合甚至达到统一。
回顾两部影片中的主人公,楚门站在海景镇出口的阶梯上的情景与1900驻足轮船悬梯的一幕是多么的相似。他们两人拥有着相似的出生背景,几乎都生活在一个某种意义上与世隔绝的空间。而当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终于有机会能够接触外界的时候,一个选择离开,另外一个却选择了留下。虽然故事的结局不同,但却仿佛体现着共同的价值主题:对自我的坚持、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掌控。
楚门生活在海景镇这个巨大的摄影棚,在导演的控制下,楚门被压抑被束缚被掌控。但楚门也有他的理想与追求,因而想方设法去冲破这个虚拟的“他者”世界。尽管克里斯托弗告诉楚门,外面的世界有着太多的危险,但这依旧无法阻挡楚门跃动的心,他勇敢地去寻找爱情寻找自由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自我。
虽然1900和楚门一样都是为了追寻自由,但他们对自由的定义却又是截然不同的。“钢琴仅有有限的88个琴键,但由它演奏出的音乐是无限的。” 1900选择了弗吉尼亚号这个比楚门生活的海景镇还要狭小的空间去演绎自己的传奇。
“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只是没有尽头。”1900不愿被城市中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压抑自我,任何名誉、财富都无法取代音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面对未知的世界,1900选择了放弃,选择了“拒绝上岸”,将自己的命运和一片海一条船紧紧相连,最终消失在永恒。1900的孤独与纯洁向我们展现了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把握自己看得见的梦想,在无尽的“他者”影像下让真正的自我和心灵获取完全的自由。
楚门选择了离开,1900选择了留守,前者更多的是勇气,后者更多的是坚定。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追寻自由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楚门身边巨大的密不透风的谎言网和导演克里斯托弗狠心的阻拦,1900面临的爱情的美好召唤、唱片公司的利益诱惑,还有朋友的善意劝说,这些“他者”无时不刻试图左右着他们的抉择,但他们终究不为所动,怀揣着自己内心坚定的信念,对自由对理想无畏的追求,穿越层层障碍,最终在“他者”中寻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找到了自己最终的归宿。
参考文献:
海上钢琴师影评范文3
但是,在国内的影迷就相对没有那么便捷的途径了。以下为你介绍国内影迷能够接触到的两种观看修复版电影的方式。
中国电影资料馆
地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路3号
香港电影资料馆
地址:香港岛西湾河鲤景道50号
显然,买碟仍是国内影迷最主要接触修复版影碟的最主要方式。张艾嘉曾经在《志云饭局》惊叹,国内影迷的观影深度和广度让她咂舌。在国内,你可以买到来自全球电影修复DVD、蓝光碟,无论多古老多偏门的片子,你都可以轻而易举找到。
国外,作为电影修复的最重要资金回笼来源,一部电影在修复后发行影碟,是惯常的做法。 DVD自1997年诞生以来,发行修复经典数以十万计,俨然形成了“修复经济”。在十年的发展中,许多国家和地区还诞生了专以发行修复版DVD闻名的公司品牌。
十大DVD品牌十套修复碟
美杜莎
Medusa Video
美杜莎成立于1995年,是意大利最大的电影公司,专门负责推广发行意大利电影,同时也发行世界最新电影。旗下的Medusa Video也是全球最早发行DVD影碟的公司之一。特点是大公司大手笔。
近期代表作
《海上钢琴师》导演剪辑加长版(The Legend of 1900)蓝光版
美杜莎几乎拥有朱塞佩・托纳多雷绝大部分影片的影碟发行权,《海上钢琴师》的164分钟加长版也是美杜莎独有(其余国家包括美国发行的都是120分钟短版,缩水40分钟),去年这个加长版也发行了全球唯一的蓝光版本,除了次世代DTS-MA高清音轨外,还首度收录了导演的评述音轨,喜欢这部电影的当然不容错过。
Wild Side
Wild Side公司标志是一只野猫,国内碟迷一般称它为“野边”,Wild Side隶属于法国最大的影视发行商Wild Bunch,总部位于巴黎,负责发行家庭娱乐产品,包括影碟和视频点播。他们的片目共分11类之多,几乎涵盖了全世界的电影品种,最著名的有日本的武士片系列、美国1960年代黑系列,他们也是邵氏影片在法国的发行商。
近期代表作
朝鲜经典影片回顾套装
收录四部朝鲜经典电影:《一个朝鲜青年的日记》《珊瑚》《春香传》《卖花姑娘》,4部电影,如同4个独立的窗口,让我们年轻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家有一定的直观印象。
Carlotta Films
Carlotta创建于1998年,法国独立电影发行商。建立之初,它的目的就是传承电影文化,挖掘、保护、修复、发行影史经典。2002年开始发行DVD,2008年正式迈入蓝光时代。Carlotta如今有愈战愈勇之势,甚至已经成为部分碟迷心中的神圣殿堂,无它,Carlotta的电影品味不一般。
近期代表作
《中国》(1972)
1972年安东尼奥尼受中国政府之邀远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在那个特殊年代备受批判,但却忠实保留了那个年代的中国面貌,十分稀有。Carlotta于2009年发行了双碟版,正片由戛纳电影节的法国甘基金赞助修复,难得的是花絮也十分丰富,收录安东尼奥尼40年的好友和策划人卡尔洛・迪卡尔洛对影片的拍摄历史和风波做了详细回忆,曾经派驻中国5年的法国《解放报》记者则以今昔对比的形式,解析中国历史和现状。
角川映画
1976年,实力雄厚的出版业巨头角川书店成立“角川映画”,凭借日本电影与小说的亲近关系捷足先登,最先打入影坛,迅速成为日本影坛霸主之一。角川映画旗下的同名DVD发行品牌相当重视挖掘修复旧片,特别是对于角川自己昔日所拍摄的经典影片,今年开始陆续发行了包括《水手服与机关枪》、《W之悲剧》等一系列全新修复版。
近期代表作
《碧海蓝天》(Le Grand Bleu,1988)蓝光版
去年角川映画拿到了吕克・贝松经典作品《碧海蓝天》的发行权,全新修复,于去年8月在日本重新上映。同年9月24日发行了蓝光、DVD套装,画质焕然一新是迄今全球最佳版本。
标准收藏版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这是最著名的DVD修复品牌,是全世界电影修复公司的标杆。它成立于1984年,口号是发行“重要的经典电影以及当代杰作”,许多年来,它一直贯彻这个口号。1980年代它们以LD雷射碟起家,全世界第一张带评述音轨(commentary audio track)的LD碟便是由他们发行的。此外,它们的许多做法已经成为日后DVD发行的“标配”,如16:9宽荧幕比例、幕后花絮、特别版本等。标准公司在规模上来说只能算是个中小型公司,但经他们修复的电影画质与华纳、福克斯这些大公司相比也毫不逊色,同一套作品,往往是标准版发行的修复版先出,例如今年他们发行库布里克的黑白片《光荣之路》(1957)就抛开米高梅发行的版本九条街。标准公司的出品还有个特点就是贵,因为标准公司没有自己的版权,所有片目都需向电影公司购买,这样增加了成本,只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他们的影碟售价比一般公司的售价要高出一倍。又由于版权期限,许多标准发行的影碟会不时绝版,真是手快有手慢无,最著名的例子是吴宇森的《喋血双雄》,标准公司早年发行,早已绝版,美国亚马逊上被炒至1500美元,还有价无市,真是夸张。
近期代表作
《飞向太空》(Solaris,1972)
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科幻巨作,标准公司曾在2002年发行过一个双碟收藏版,事隔9年后,标准重新发行了DVD和蓝光版本,最重要的改善是,电影里的黑白景,据导演的意图应该是偏蓝色调的。标准公司今年的这个新版本对此作出了修正。
Kino
Kino比标准公司还老牌,它于1977年在纽约建立,专注发行艺术电影、低成本电影、经典电影,以及世界范围的外语电影。Kino在DVD时代的出品良莠不齐,口碑一般。但迈入蓝光时代后,发行了《大都会》、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早期作品等等,表现出色,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近期代表作
《春光乍泄》(1997)蓝光版
在Kino的发行计划里,今年还将全球首度发行塔可夫斯基的《牺牲》蓝光版,让人瞩目。但要我推介Kino的代表作,个人最爱是《春光乍泄》,这是该片全球迄今为止唯一的蓝光版,画面出色,在和朋友一起观摩时,朋友们惊叹,从来没看过这样色调艳丽的春光!画质将DVD版本甩开九条街不说,它的花絮还特别收录了王家卫访问美国时的专访,以及关本良那部著名的纪录片《摄氏零度》。
华纳家庭娱乐
Warner Home Video
作为老牌的电影公司,华纳从来都是极重视家庭影音娱乐产品的开发。他们早于1978年便开始发行VHS录像带,到1990年代中后期,也成为首批率先发行DVD的公司之一,华纳家庭娱乐的前总裁Warren Lieberfarb更被尊称为“DVD之父”。华纳在旧片修复方面不遗余力,他们修复发行的华纳经典系列与标准公司分庭抗礼、不相伯仲。
近期代表作
库布里克蓝光书限量套装
(Stanley Kubrick: Limited Edition Collection BD Boxset)
10张蓝光碟,收录库布里克9部最重要的作品,其中包括《发条橙》40周年纪念版,以及初次发行蓝光的《洛丽塔》《巴里・林登》,每部蓝光配以图文并茂的“蓝光书”,堪称今年最重要的一套蓝光套装,影迷饕餮盛宴。
“电影大师”收藏系列
Masters of Cinema
“电影大师”收藏系列被国内碟迷称为MoC,MoC来自英国,但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由全球各地热心影迷一起“攒”起来的DVD品牌。MoC最早是一个同名网站,由世界各地的影评人、热心影迷组成,每天更新一些大师经典电影的消息、评论。2004年,作为网站的衍生产品,他们开始学习美国的标准收藏版,创立了Masters of Cinema的影碟品牌。MoC选片品味与标准版相同,经常撞车,在建立之初也经过了漫长的摸索阶段,早期因为缺乏花絮收录而为挑剔的碟迷诟病,之后慢慢上了正轨,踏入蓝光时代后,其名气虽然一直落后于标准版,但质量方面却已迎头赶上。
近期代表作
《大都会》(Metropolis,1927)蓝光版
采用2010年全新发现的150分钟拷贝为底本,全新修复、重构,1080P AVC高清编码,伴以2010年全新演奏的原始配乐,55分钟幕后纪录片,56页电影档案手册。
BFI
看名字就知道,它是隶属英国电影协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旗下负责发行影碟的品牌。BFI仰仗其官方背景,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发行的品种也倾向于学院派,专注于发行默片、世界电影、纪录片以及电视片等。
近期代表作
小津安二郎作品集蓝光版
这是世界上首度发行小津安二郎作品蓝光版,领先于日本,BFI为吸引更多DVD用户购买蓝光版,还以DVD+蓝光双格式发行。
波兰文化部属下视听出版社
波兰文化部相当重视本国的电影文化传播,早于2006年时便陆续整理修复出版包括波兰上世纪50-80年代经典动画集、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早期纪录片作品DVD修复版本。
近期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