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空姐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空姐梦范文1

那扇在蜀川隐约开着的唐家大门,我踏出了,就不再进去。我把我所有的伤,所有的痛,都丢在了那扇门内。带着偷来的绝顶暗器,做一个下三滥的杀手,走我的江湖,喝我的白干。

自由。生命就该如此糜烂,但绚烂。

我不后悔,一辈子都不后悔。

海棠只是海棠。

至于那个唐门海棠,偶尔会在酒醉后,看见她穿着绯红的小

唐海棠是唐家的小女儿,上有一姊与长兄。

那时,正是唐门选继承人的时候,是个冷秋,阳光却灿烂得妖气,在阳光中蝶舞的灰尘,欲说还休的姿态。

据说苗疆人炼蛊,就是把所有蠹虫放在一个细颈宽肚的大坛子里,最后咬死所有蠹虫的那只便是蛊。

而唐门选秀,就是在一个空落的院子里,关起一群孩子。

唐门的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暗器,每个人都要带着自己的暗器进去。

院子的关门之日是七天,而食物,只有三天。

游戏的规则是,谁活到最后,谁就是唐门的继承人。

唐海棠穿着绯红小袄,略大几岁的唐海裳牵着海棠的手。而大哥唐海落则负着手,望着高高的围墙。

那个场景,无数次地在梦中出现,然后,突然化为一片血腥。

七天过后,沉重的大门吱呀地打开。一刹那,阳光倾泻了一地。

碎碎阳光中,唐海棠走了出来。

院落里,横躺着两个人。

江湖传言,唐门要传位给掌门人最小的女儿。

听说,她杀死了她的唯一的哥哥和姐姐。

还据说,唐门正在赶制一种绝顶暗器,在继位大典前献给新掌门。

很多人都说,那个狠心的小女孩,还只是总角。

笑。

其实唐海棠已经死了。

姐姐海裳从进来后就没有吃过东西,她只是握着海棠的手,看着海棠吃得饱饱的,虚弱地笑。

海棠啊,让姐姐抱抱你。

唐海棠一手搂住了姐姐细嫩的脖颈,一手拿起一个大饼,硬塞给姐姐。她知道,姐姐哪里是不饿,是为了省下干粮给自己吃啊。

突然,大饼触到姐姐的唇时,一丝黑血沿着大饼沟壑的曲线,蜿蜒如同江南的小溪。

唐海裳轻轻地微笑,拔出胸口插着的铁梅。铁制的梅花惟妙惟肖,沾上了鲜血的颜色,无比娇艳。

冷香梅花。那上面淬着西域的剧毒,一碰毙命。这是唐海棠的暗器。

海棠呆呆地摸着腰际原本放暗器的锦囊,一瞬的空荡。

海棠,好好活下去。唐海裳把冷香梅花放进唐海棠的锦囊,身体瘫软了下去。

黑血终于滴了下来。

海棠。唐海棠的耳边忽然传来了一声软语。

海棠,哥哥跟姐姐一样爱你。

英俊的唐海落弯腰吻了唐海棠光洁的额头。拿起沾着黑血的大饼,一口一口吃了下去。

当唐海落倒在唐海裳身边的时候,唐海棠就已经死了。

后来走出来的,不是唐海棠,是海棠。

世间再也没有唐海棠。

于是我偷走了为唐海棠制作的绝顶暗器,开始喝我的白干。

那暗器,叫海棠空梦。

我来到了城郊。四周青山如黛。

天空灰蒙蒙的,看来要下雪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也许是红色的。

我坐在屋顶,看着庭院里的这个女子。

她手持秋毫,在烫金宣纸上淋漓而书。身子很瘦弱,却给人倔强的感觉。穿着桃红的重叠的绸裙,站在案前,犹如一枝傲立的梅花。

好痛快的字。干白点点,一气呵成,如老松的根盘绕错结,很少有柔柔修长的撇捺,都被一气勾了起来。

多有生机的女子。而我,只是无力,永远只穿着白色的亚麻长衣。以前完成任务,只是暗杀,今天,我却好想去站在她的面前。

我跃下屋顶,站在了她的案前,注视着她的字。

她浑若无人,继续潇洒泼墨。细弱的手隐隐有青筋梗起,骨节突出。

右下角的落款,是遒劲的两个字:雪词。

“好字。”

她终于抬起头来看我。盈盈一笑。

以前的海裳,也是这个笑容。我的心又抽痛了起来。

自从离开唐门,就落下了个心痛的毛病。

“我是来杀你的。”我悄按胸口。

“要杀我的人不计其数。”她没有惊讶,反而淡然地拿起一个章,蘸了蘸红泥。

“那我敢肯定你没有下次。”

她一手撂起水袖,一手用力地在落款旁盖了一个章。“每一次我都这样想。”

“是么,你武功很厉害么?”我冷笑。

“不。我不会武功。他会保护我的。”她水袖甩过那个红章,隐隐约约地,我看见了章上的字:“此生与子”。

是用小篆刻的,很优美的线条。“此生与子”,好个“此生与子”。似乎很幸福的味道。

荒谬,我都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样子。

我咬紧嘴唇,一字一顿。“我要完成我的任务。”

“唰”的一声,漫天的银器从我袖间飞了出来。

飞絮。这个暗器叫飞絮。暮春飞扬的轻絮,却点点要人命。

空姐梦范文2

十家发起机构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发起支持机构能源基金会

省市与科研机构成员

联盟支持相关的环保重点省市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的工作;邀请相关的科研机构,如大学和地方研究所,作为联盟的科研机构成员,持续推进与落实清洁空气的措施和行动。

国际研究机构/智库

美国哈佛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睿博能源智库(RAP)、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AA)等。

宗旨:通过加强交流、整合资源、形成针对空气质量管理更有效的服务,以推进中国的清洁空气事业。

核心特征:立足于中国,集合顶尖的技术经验,以省市服务为核心,应用工具化的解决方案,分享信息与经验。

总目标: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共健康,让城市更家居,居民更幸福。

阶段目标(2013-2015):

帮助省与城市实现“十二五”空气污染物减排目标;

帮助成员城市制定并实施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改善空气质量,尽早实现空气质量的达标;

协助城市在控制空气污染的同时,实现国家节能目标及碳强度减排目标,达到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效果。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致力于在清洁空气领域促进交流合作,推广先进经验,支持相关决策,以持续有效地改善中国的空气质量。能源基金会是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的发起支持机构。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的主要参与方包括科研院所、相关省市、国际机构以及致力于空气质量改善的公益机构和相关企业等。联盟将通过建立一个综合的清洁空气协作平台,一方面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经验、技术、工具;另一方面,加强省、城市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协作,进而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联盟将主要在清洁空气管理、清洁空气交流和清洁空气技术与投资三个领域展开相关工作。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由指导委员会指导工作,并下设秘书处开展日常的管理与协调工作。联盟指导委员会已包括13位来自清洁空气领域的核心专家。2013年1月23日,在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指导委员会首次会议上,联盟指导委员会主席郝吉明院士表示:“清洁空气联盟既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分担社会责任的平台,把信息传递给公众,使公众对空气污染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把信息传递给政府,促进支持政府的决策;有些信息要传递给企业,促进企业减排,我们需要从各个角度使我们的信息能够有所帮助,也是尽了我们的一份责任。”

空姐梦范文3

以前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因为我小时候出麻疹,是身穿白大褂,胸前戴着听诊器的医生让我从病魔中苏醒。从此我就梦想着当一名“白衣天使”。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又有了新的梦想,是当老师,为别人做一个园丁奉献自己,做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现在我又对空姐情有独钟,看到穿着漂亮的制服的空姐,飞翔在祖国的蓝天时,我羡慕不已。虽然空姐是各个小角色,却能给国家、社会、人民带来许多好处,所以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繁荣昌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空姐梦范文4

讯: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2015年第26号公告显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空气净化器国标GB/T 18801-2015将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空气净化器新版国标的,将会对目前混乱的空净市场起到强有力的规范作用。记者了解到,作为占据家电网购市场60%份额的领先渠道,京东积极支持并参与推动新国标的落实,近日联合三星、夏普、布鲁雅尔、亚都等主流空气净化器厂商成立空气净化器诚信联盟,集整个行业之力共同推动新国标的实施,通过规范渠道产品上线门槛,担负起行业龙头的社会责任,为打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顾行业发展,随着环境和空气问题的凸显,以及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空气净化器这一家电新品类异军突起,市场增量显著。然而由于国家标准规范的缺失,国内外空气净化器行业品牌众多、价格悬殊、认证混乱,整个行业良莠不齐,消费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空气净化器国标的版本更新正迎合了市场发展需求,明确了最让消费者关心的一些选购参数,新国标必将起到“规范市场”和“指导消费”的作用。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了解,较之2008版标准,新版国家标准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规范了产品对甲醛净化能力的测试方法,增加了累计净化量(CCM)的要求,明确了适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将车载净化器和带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列入了考核范围。消费者选购时能够区分出空净产品对固态颗粒物(如PM2.5)和气态污染物(如甲醛、苯)的净化能力,避免被商家有意混淆概念的欺诈行为;累计净化量这项新指标能够体现了产品的性价比,而明确规范的适用面积参数对消费者的选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秉持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京东联合三星、夏普、布鲁雅尔、亚都等主流国内外空气净化器厂商成立“空气净化器诚信联盟”,共同推进新国标的实施。作为最主要的空气净化器销售渠道,京东承诺:率先要求家电自营的空气净化器品牌在新国标要求的时限内,完成基于新国标的检测,逐步淘汰不符合新国标的产品,并积极引导第三方商家执行新国标。作为家电线上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电商平台,京东将积极逐步引导消费者了解空净新国标,指导消费者如何更加科学合理依据新国标选购适合自身情况的空净产品。

对空气净化器新国标的重视,体现了京东对其销售的空净产品质量的重视,也体现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家电主流渠道对消费者积极负责的严谨态度。伴随空气净化器新国标的实施,以及京东倡导的空气净化器诚信联盟对新国标的积极推进,空气净化器的消费必将进入一个健康、透明的新时代。(编辑:言回)

空姐梦范文5

一、孔子论君子、圣人、仁人与成人

在儒学的话语系统中,说到人格,是不讨论自然人,而只讨论道德人的。儒家不排斥功利,但批评仅仅以个人功利作为生活的总目标的人,并称之为小人。君子与小人之辨,是人格与非人格的区分。道德人当然首先是自然人,道德人并非不讲功利(在一定的时空场合反而更讲族群、整体的功利),但人格境界是从价值上说的。孔子所提示的人格,是君子人格,其最高的境界是“圣”即“圣人”的境界,次高的境界是贤人的境界,然后是君子的境界。孔子继承先哲所提倡的道义原则、仁爱忠恕原则、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理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这些价值理想通过孔子自己践仁的生命与生活显示了出来。

先说君子。《论语》多处记载孔子及其高弟讨论君子与小人之辨的文字。据《雍也》,孔子曾提醒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孔子指出,君子的人格境界、修养进路和行为准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君子与百姓是有差别的。作为管理者的君子与被管理者的百姓的关系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孔子肯定君子的物质利益要求和食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然而不用正当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也不接受。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过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颠沛流离的时候,都与仁德同在。(1)人生存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论语·学而》)在这个意义上,“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以上是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描述,也是君子内在自觉的要求。

再说圣人。历史上被尊奉为圣或圣人的,都是后死者对前人的追封。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有操守的君子是现实人,而圣人则是理想人。郭店楚简《五行》指出,“圣”德,圣与仁、义、礼、智五德之所和,属于天之道的境界,仁、义、礼、智四德之所和,属于人之道的范畴。又说:“闻君子道,聪也。闻而知之,圣也。圣人知天道也。”(2)按,这里“闻君子道”的“君子”,实指圣人。现实的人们与理想的圣人有时空的阻隔,二者相接,是通过耳的听闻,气的感应,心的沟通。圣字(繁体)从耳,此不仅凸现圣人的听德,指能够容受逆耳之言(耳顺),而且表示人们与圣人相感通的路径――接受音乐、乐教的熏陶,通过耳闻,进入心灵。听是天赋的能力,胎儿在娘肚子里就有听觉。

关于仁人。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仁”字的内涵有层次的区别,高一层次的“仁”可以统摄与“义”、“礼”、“智”、“信”并列的低一层次的“仁”。就前者而言,《中庸》引述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在儒家看来,“仁”和“仁人”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高标准,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孔子从不轻许人(包括他自己)为“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孔子视“圣”与“仁”为同一境界。他答子张之问,指出令尹子文只能算是“忠”,陈文子只能算是“清”,尚未达到“仁”之境(见《论语·公冶长》)。对于他的学生,如子路、冉有、公西华,他肯定其才,但未期许为“仁”(同上),评价他最称道的颜回亦只到这种程度:“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对于政治家,他只肯定管仲“如其仁”(《论语·宪问》)。他对管仲之违礼有严厉的批评,但承认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避免了生灵涂炭,在这个意义上接近了“仁”,然并不许管子为仁人。有的论者批评孔子,既提倡“仁”,又说这个人没有达到“仁”,那个人没有达到“仁”,那么“仁”有什么普遍性和现实性呢?产生这种误解,是不懂得“仁”在孔子那里,是有层次区别的。以上所引,是与“圣”等值等价的“仁”。至于“仁”的原则的普遍性和实践“仁”的现实性,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等等,都是显例,兹不赘述。

“仁”与“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仁者的境界以“圣”(圣人、圣王)为最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的意思是,广泛地给百姓以好处,帮助大家,使他们生活得更好,让他们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挺立自己的生命,这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了,尧舜恐怕还做不到呢。有的论者不解“立人达人”之意,以为是外在性地施予。孔子强调“为仁由己”,强调儒家的学问是“为己之学”,因此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是外在强加似地使别人立或达起来,而是创造一种气氛或环境,让人家自己站立起来,通达起来。我们不能代他人立、为他人达。我们想要通过自己挺立生命、通达人间,也要尊重别人,让他自己去挺立生命,通达人间。就这一点来说,尧舜都还没有做到。(3)郭店楚简《尊德义》:“民可使道(导)之,而不可使知(智)之。民可道(导)也,而不可强也。”(4)由此可以印证孔子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也是强调对民众的引导而不是强迫。庞朴认为,“不可使智之”,是不可强加于人,再好的主张,也只能在人民的理解中慢慢推行。(5)这与孔子的外王学主张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就人格境界而言,仁与圣是统一的,圣是仁之极至的境界,仁是圣的内在精神,圣通过仁而下贯。

所谓“成人”,顾名思义是指完美的人。“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这是说,智慧像臧武仲,清廉像孟公绰,勇敢如卞庄子,多才多艺如冉求,再以礼乐来成就他的文采,也可以说是全人了。朱熹注:“成人,犹言全人。……言兼此四子之长,则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而其为人也成矣。”(《论语集注》卷七)“成人”是德才技艺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不是至善至美的圣人呢?按朱子的理解,孔子这里的一个“亦”字是大有文章的。此不是指极至之境,只是对子路因材施教,应机说法,就子路所可达到的人格目标加以点醒。上引文本本身也可以证明。孔子并不把“成人”等同于至上境界的圣人,相反,他提醒子路注意,“成人”是在现实性上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贤人人格。由此,孔子把“成人”的标准修订为三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是“约”的借字,指穷困的意思。由程子和朱子的解释,可知理想的“成人”,再进一步成为集大成者,近乎完美无缺的圣人;而现实的“成人”指并不纯全完备者,例如“有忠信而不及于礼乐者”(同上)。

我把后者视为“贤人”。从《论语》中不难看出,“贤人”是富于道德或者才能的人,是人们在现实上可以“见”得到的人格榜样。所谓“见贤思齐”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表彰颜回与柳下惠,许之为“贤”,可知他们即是“圣”的标准之下的“成人”。前面我巳说过,圣人是“见”不到的人格典范,人们只能通过“耳”接受传闻、诗歌、乐教来体认。而贤人则不同,是可以“见”得到的人格典范。郭店楚简《五行》:“见贤人,明也。见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6)人们可以通过“目”直接接触贤人的德行,并以此为榜样。当然,人们对于圣人,可以听而不闻,对于贤人,可以视而不见,关键就是人的心灵能否感应,是否有觉识、觉解。综上所述,孔子的人格境界论本是在因材施教中的方便说法,意在启迪不同谈话对象的觉悟,其内涵十分丰富。如果以化约论的方式表达,约略相当于:

理想的至上境界:圣人(超越于贤人人格的、理想的仁人与成人)――天道层

现实的理想境界:贤人(超越于君子人格的、现实的仁人与成人)――人道层

现实的道德境界:君子(超越于自然人的道德人)―――――――――人道层

但是圣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可以通过贤人体验、仿效圣德。凡圣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之鸿沟。儒家传统中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途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就凡人也具有圣贤的潜能来说的。只要有觉识觉解,只要有一点仁心,当下即可达到君子、贤人、圣人的境界。故孟子启导人皆具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端”之心,或所谓“不忍人”之心,让人们以“推恩”的方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扩而充之,足以养育父母妻儿,并且有益于社会,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其实是十分平实的道理。

二、子思、孟子的理想人格论

近几十年出土的简帛资料,尤其是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资料表明,“思孟”学派确实曾经存在过。子思学派“四行”“五行”“德圣”学说对于“圣”和圣贤人格的推崇,与孔子接近,本文前节已经涉及。《中庸》的祖本与子思有关,这一点在宋代以前没有人怀疑,现已为学界多人所认同,故本文把《中庸》的材料放在《孟子》之前。问题是,《中庸》以“诚”作为中心范畴和最高境界,那么,“诚”与“圣”是什么关系呢?

鄙人以为,“诚”就是“圣”,二者同属天道。《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是天道,是圣人之天性本然。对于圣人来说,真实无妄,由仁义行,均出乎自然,不用勉力下功夫而符合中道,不用思虑而有所得,从容达到中道。贤人和君子则是所谓“诚之者”,他们需要在后天努力追求,用功择善,坚守不渝。因此,君子需要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求诚功夫,反复实践,知行合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的自然天性;由明德而到至诚,是贤人经过后天学习才能达到的。所以,前者为“性”,后者为“教”。由诚而明,是天道

理境;由明而诚,是人道实践。“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同上)致诚的圣人能极尽天赋的本性,并且尽量发挥别人的本性,发挥万物的本性,进而赞助天地生成万物,其功能与天地并列为三!贤人则需要用心追求善,从细微处,从一件件事或某个方面做起,慢慢达到全面。贤人通过修养功夫,达到内心至诚,则身体、容貌、行止,自然合乎标准,而且能影响、改变他人,化善成俗。从现实性上来说,贤人是由明而诚,即经历学习、修养的点滴积累,由部分到全体,由尽人道来明天道,最后改善他所处的环境。

足见君子、贤人的求诚功夫做到一定地步,也就达到圣人的“诚”的境界了!《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在这里,“诚”是天赋道德的内在性,是人格修养的潜质。“道”是自己修养、实践的过程。“诚”又是万物的本体,贯通万物的全体和过程。君子奉“诚”为珍宝。至诚的人不仅要成就自己,而且还要成就他人和他物。成就自己的人格是内在之“仁”的要求,成就他人的人格,并使他物畅遂其性,是内在之“知”的要求。内在性的“圣”“诚”“仁”“知”都有向外扩展的要求,因此,成就自己和成就他人他物是一致的。只有成就了他人他物,才能最终成就自己。此即儒家的诚恕之道。换言之,《中庸》的“诚”包含了仁爱忠恕之道。不仅如此,《中庸》的“诚”是天人、内外合一的极境,它包含了两面的撑开,一面是与天道相联系之内在精神的神秘之地,所谓“至诚如神”;另一面则是“成物”“尽性”,由天向地、人、物下贯。“己立”“己达”与“立人”“达人”,“尽己性”与“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明明德”与“新民”,“内圣修己”与“外王事功”都是一体两面的事。这与前述孔子的人格境界论是统一的。

孟子的人格境界论亦以“圣”为至上,以“诚”为中心。据杨伯峻《孟子译注》称,《孟子》一书,“圣”字凡47见,“诚”字凡22见。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仁”“义”并举、“仁义内在”说推进了孔子的“仁”学,尤其强调了天道与人性的贯通。关于“圣”“神”等范畴,他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这是指圣王经过的地方,人们受到他的精神的感化,他所停留的地方,其精神感召的作用,更加神秘莫测,与天地同时运行。孟子讲了四种人:第一是侍奉君主并讨人主喜欢的人(这种人是孟子所不齿的),第二是安定国家并以此感到高兴的人,第三是“天民”,第四是“大人”。“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同上)“天民”和“大人”在这里就是指的“圣人”,当他们的“道”大行于天下时,努力去实践,当他们端正了自己时,他人他物也随之而端正了。孟子又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这里肯定了六种人格:善、信、美、大、圣、神。“圣”有光辉表现且能感化万众,“神”是“圣”之神妙不测的境界。孟子肯定了圣人的不同特征:“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

与子思“至诚如神”的思想一脉相承,孟子也凸现了“诚”的神秘性和终极性。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正如蒙培元先生所指出的,“诚”是与天道合一的心灵境界;“思诚”不是以天道为客观对象的思考,而是返回到自身,使“天之所与我”的道德理性自觉地呈现或实现出来。(7)不仅如此,孟子也坚持了内外、物我、诚明等两行之理的并进与互动。孟子强调“践形”:“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孟子·尽心上》)这是指身体容貌与内在心灵的和谐统一。

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载,鲁穆公问“如何而可谓忠臣”?子思答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颖孟子继承了子思的批判精神,开启了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抗议传统,指出:“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其“以德抗位”、“天爵人爵”、“浩然之气”、“大丈夫”、“舍我其谁”、“舍生取义”的人格精神和“民贵君轻”、“制民之产”、“富民”“善教”等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主张,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8)

论者常常说孟子学使儒家的精神内转,批评孟子心性论、社会理想和人格修养论与现实脱节。这些批评都是大有问题的。要之,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决不是空疏之论。它一方面确有神圣性、超越性,另一方面又不脱离社会政事、教育师道和日用伦常等生活世界。

三、孔孟人格境界论的特质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它的终极至上性,即与天道相联系的“圣”的境界,另一个是它的经世致用性,即与人道相联系的“凡”的现实。前者是最高的理想,后者是理想的实现,两者之间密切沟通,不可脱离。有的论者只看到儒学的世俗伦理的一面,不承认它的超越性;有的论者又只看到儒学的高明理想的一面,不承认其所具有的普适性、现实性。关键的问题是要理解天道与人道、神圣与凡俗的贯通。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和行为模式。

与孔子相比较,思孟学派或心学一系更强调道德的内在性。这非但没有削弱孔子学说博大的社会实践性,反而更加强了其外王学。这种“内收”,特别把天道、神性与人的德性相贯通,把圣人与凡人相联系,根本上使得君子的政治行为、社会活动、教育师道、道德勇气,有了天命、天道等超越理据的支撑,尤其是此超越神性意义的天就在人心人性之中,无疑增强了儒者的担当意识。这种意识也来自孔子。夫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孟子把这种当下自我承担的意识内化为“舍我其谁”“独

行其道”的胆识气魄,并以“至大至刚”之气相养育,使其充塞于天地之间。孟子提出的义与道、志与气的相互补充论,使“内收”之说亦有了“气”的烘托。直至宋明理学,有张横渠之“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9)有些西化派人士以为这是传统知识分子无谓的狂妄自大,他们不理解传统士人长期以来在儒学浸润下,其神性意义和客观化的天道巳与个体人格,乃至其心其身其气其志其形其貌其性其情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传统思想中,人、物均是具有某种神性的,此与西方传统不同。传统士人以天道自命,杀身成仁、为民请命的精神即源于此。这也表明孔孟人格境界论是有其宗教性的内蕴的。

这不仅使君子的个体行为有了天命天道的理据,而且也有了内在的动力、动因。现实性的社会与理想性的社会的差距,现实性的人与理想人格的张力,使儒生真实的关切系于国事民瘼,以匡正社会人生为目的。儒生之理想人格的达成,决不自外于国计民生。甚至在很多场合,传统士人正是在外王事功中实现其人格理想的。王阳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王学在近世东亚的现代化运动中起了相当显赫的作用,这亦昭示孔孟及其人格境界论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注释:

(1)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36页。

(2)(4)(6)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50页、174页、150页。

(3)参见王邦雄等著:《论语义理迹解》,台北鹅湖出版社,1994年3月第5版,第30页。

(5)参见庞朴:《使由使知解》,《文史知识》,1999年9月第9期。

(7)参见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53页。蒙先生这里的理解是准确的。但蒙书把儒家的仁、诚、乐、天人合一诸境分开来说,似有未妥。按鄙人的理解,以上诸境,究极地说,只是一境,即“圣”境是也。

空姐梦范文6

央视财经频道最近播出的电视纪录片《城市粝搿罚做了一个颇有新意的尝试―把一些拥有巨额财富的“大老板”们丢进底层,让他们匿名和农民工共处。雷军当生产线工人,李书福做园艺工,郁亮当钢筋工,刘强东变身快递员,白云峰成了送奶工……

企业家们在体验中常常动情落泪,而当农民工们最后获悉他们的真实身份后,一下子瞠目结舌。

节目旨在唤起社会对底层劳动者处境的关注,但真正吸引人的是它的实现方式―把那些处于更高阶层的、平日里基本“隐形”的人,重新拉回底层人身边。这给了人们一种联想:人和人之间,无论社会地位有多悬殊,爱与痛都是一样的,依然可以共情。

这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还是错误加工,或者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消失”了的人

很多人都体验过这样一种情境:亲朋好友或街坊邻里,在谁家的客厅或哪一条巷子,一起议论着谁谁谁“发了”的故事。

那个“发了”的人,曾经和议论者们有相同的处境,甚至彼此十分熟悉,而一旦成为谈论对象,他们就很少再出现在议论者们的视线里了。最后,他彻底成为了一个只存在于谈论之中的“准陌生人”。

这是一种远去了的情境,它大量出现在财富分野启动和扩大的年代里。这些人“千里挑一”,从各个社会角落里走出去,消失在茫茫人海。这些从身边离开了的人,有的不再回来,有的偶尔出现,彼此已无话可说。

这个过程,就像儿童的跳棋游戏。原本有一袋五颜六色的玻璃球,全部混杂在一起,后来伸过来一只手来,把它们按颜色归类,整整齐齐地码在棋盘上。

研究者们把这种按人的某些共同属性进行归类、同类的人被安排在同一地理空间、不同类的人群之间缺少交集的状态,称为“居住隔离”。归类的标准有很多,如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等,但最常见的一个标准,是财富差异。

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居住在和自己的经济能力相匹配的地方,于是,富人与富人、中产与中产、底层与底层为邻。比如在清朝的北京城,人们用八个字概括这一规律:南贫北贱、东富西贵。今天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我们一样可以对“人类”的空间分布作出类似的描述。

居住隔离是阶层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分化,这个词语极具动感。我想起了大学时代,一位教授在课堂上冷酷地指出,“现在你们是同班同学,彼此亲密无间,等到你们毕业10年以后再聚会,那时处长和处长坐一桌、老板和老板坐一桌、平民和平民坐一桌。也许你们现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但这就是社会。”

把他说的这个过程在大脑里浓缩到5秒钟内完成,就能体会到人的分化与重组之精妙。

无知之幕

10周年已过,聚会也算频繁,但我们那个班级并没有出现这位教授所预言的情况。其中有一些偶然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一个有道德榜样意义的班主任产生的凝聚力、班级成员毕业后的阶层分布也相对整齐,但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是,成员之间都有一种默契,不谈彼此的经济状态。

这相当于我们自觉保留了彼此之间的那重“无知之幕”。

“无知之幕”是罗尔斯提出的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处境暂时“失明”的情形。就像还在大学时代,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学生,并不知道将来自己会变成什么,彼此之间在经济、社会地位上有哪些相对优势和劣势。这样,我们看上去就还是一个共同体,虽然实际上分化已经发生了,保留一定范围的不了解,只是对分化的逃避。

近年来,“七大姑姨”变成了一种令年轻人厌烦的存在,除了因为她们总是急于打听年轻人的婚恋情况,介入他人的私领域,还因为她们喜欢直接询问别人“拿多少钱工资”、“买房买车没有”。她们不知道,主动揭开“无知之幕”,会造成某种共同体的瓦解,哪怕是基于亲缘关系的共同体。

在《城市梦想》这一电视节目中,两个财富地位相差悬殊的人相遇相处,一个假装无知(企业家藏匿身份),一个真的无知(农民工以为对方也是农民工),这是一个基本设定。只有这样,被拍摄的农民工才能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对自己的技能保有自豪感,交流的时候没有过多顾忌,这就像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为了得到对象的真实反应而进行的欺骗性实验。

在第一集中,送奶工李根建对假扮成实学生的青年企业家白云峰有一些负面看法。“数个数都数不清,字写得也不好看,应该也不是什么好大学。”“他这样乱花钱,我觉得很不好。”

我们知道,这种来自初次接触的感受,会顽强地左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李根建对这位大学生的评价并不高。纵然如此,他还是很认真地向白云峰传授送奶的流程、方法、窍门和注意事项,照顾他的生活,送一瓶奶只有0.25元的收入,却慷慨地请白云峰吃了30多元的一顿早餐。另一名送奶工听说了白云峰的实习生身份,还冲他高声喊:“小伙子,好好干!”

李根建虽然忠厚、腼腆,但在相处时也没有表达障碍,一切如常。直到“实验”结束,白云峰披露了自己作为一家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的董事长的身份,他就完全变了一个人,木讷,不知所措,词不成句,马上进入了一种“低自尊”状态。

那个原本在他看来笨拙、不灵光、学不好送奶但很善良的“徒弟”―一个血肉丰满的身边人,似乎“啵”的一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换成了一个他从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一丁点了解的人。

他马上意识到了彼此的在社会阶梯上的巨大落差,被震惊,变得无话可说。白云峰表示要和他“做一辈子好兄弟”,但毫无疑问,因为“无知之幕”被揭去,此前相处时建立的关系不可能原样维系下去了。

两个世界

当董事长们结束实验,告别了依然蒙在鼓里的农民工,拎着蛇皮袋离开,很快就坐进了等在不远处的豪华座驾。他们马上拨通电话,让手下通知企业高管们前去开会。

开会的结果当然是在农民工最需要的方面提供帮助,比如帮他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接他的家人到城市里团圆、借钱给他建房子等,总之最后都变成了一种个案性的慈善行为。这并没有跳出当今社会面对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的“例牌”思维―富人自觉的慈善意识。但严格说来,像李根建这样的人群并不是慈善的对象,因为他们是社会的大多数。

如果逻辑上如此草率,那么作为一件文艺作品,这个节目并不值得讨论。

企业家们在节目中往往多次落泪,比如白云峰在看到李根建儿子非常喜欢一所幼儿园但园方明确表示不接纳之后、在李根建于工作间歇递给自己一瓶牛奶之后,都无法自控。总体而言,节目里对农民工处境的描写非常真实,而企业家们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也让人温暖。这些表现都把我们引向一种更为高远的遐思:不同的阶层之间,可以彼此共情,感受到同样的爱与痛吗?

这个问题让人想起一句网络流行语:认真你就输了。放到全社会范围内看,这10个故事只能算是十分极端的个案,其中还有导演成分,并且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对处于劣势地位的一方的刻意介入。一句话,这种让我们心动的、擦拭了我们埋藏心中理想的阶层关系图景,并不是自然的。

他们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思维对外部环境的建构,是彼此都不能理解的。

居住隔离看上去是一种无形力量(主要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但归根到底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人们主动寻求的。2014年的一则新闻充分揭示了这一点:某座城市的一个楼盘,既有富人区也有一片解困房,富人区的物业和业主主动修了一道铁丝网将两个区域隔开。不但寻求共情的可能性非常微小,要消除自上而下的价值贬低都非常困难。

至少在十几年前,中国的学者们就已经开始论证“混合居住”的可行性,今天依旧在继续讨论,而这十几年,居住隔离和阶层隔膜都在逐步加剧。建房子的,不是学者。

上一篇楚人学舟

下一篇品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