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药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药学

动物药学范文1

关键词:动物药学教学改革药物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c)-0182-01中国

药物化学是以寻找和发现先导化合物,设计和创制新药为其主要目的学科,也是动物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以无机、分析、物化、有机化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生理、药理、病理知识,为药物合成、新药开发、药物分析等实践性学科服务。药物化学本身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药物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异、内容繁杂,学生普遍反映难记难学。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药物化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药物化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尤为重要[1]。

目前动物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课,轻实验课的观念,对药物化学实验课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本课程教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通常采取与理论课相同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不到实验教学的初衷[2]。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动物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初步探索。

1 精选实验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由于动物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学时不够,无法开设大量的实验课程,我们根据动物药学专业特点,结合兽医学院实际情况,选择了两个实验周期相对较短,实验操作面宽的药物合成实验,作为药物化学理论课程的补充,从而使学生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对药物化学实验及药物化学课程的兴趣。

2 强化实验准备工作

动物药学专业学生对于药物化学实验课并未给予充分重视,对于实验课往往是被动应付,为了实验而实验。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实验课中边看讲义边操作,实验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打破实验仪器,加错试剂导致实验不成功,从而使实验课教学达不到初始的目的和意义。我们认真分析总结了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我们在实验准备阶段,着重强调并要求学生对所做实验进行充分了解,要求学生查阅实验相关资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目的,还要对反应中涉及到的原料、溶剂及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充分的了解;对药物化学实验涉及到的反应、分离纯化操作的原理能完全掌握。教师在实验前的讲解中,除了给学生讲述实验原理,关键步骤的注意事项外,还在实验操作的重难点部分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对重难点部分进行讲解,以巩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如此,能使学生在实验课前对实验操作的顺序及原理充分掌握,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易范加错试剂等错误。课前的预习及讲解则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3 延伸实验教学工作

学生在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操作不规范,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工作时往往容易参照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侧重实验内容的讲授及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的强调,容易忽视进行实验操作的示范及对实验过程的督促。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实验中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强调的同时,将基本操作的训练作为实验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在进行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学习时一定要掌握正确规范的操作。进行实验课程讲解时,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的关键步骤进行详细说明。讲解结束后学生开始实验前,教师亲自示范药物合成反应装置的安装及实验中所涉及分离纯化步骤的操作,在关键及易犯错误的实验步骤处着重给学生强调,以此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印象,使学生更充分的掌握实验技巧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实验进行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在实验室中巡视,一旦发现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步骤不正确,及时予以纠正。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异常的实验现象,找出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成绩以实验态度及实验操作作为主要评分标准,向学生声明产品的产量并非评分的主要标准,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实验数据,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若是能在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上予以适当延伸,讲解与示范并重,辅以耐心的指导,确实能极大的提升学生对药物化学实验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多数学生也会受教师对实验基本操作严格要求的影响,变得愈发严谨。

4 注重实验后的归纳总结工作

实验结束后,针对实验中的现象及同学们遇到的问题,由教师对实验进行全面的总结。通过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加深同学们对实验步骤及正确实验操作的印象;同时布置适当的思考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后独立完成,进一步巩固实验效果。如“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中的一道思考题是“在实验中为何不先将苯环上的硝基还原为氨基再进行酯化?”,同学们都能准确回答出因为氨基的活性高于羟基,若是先还原再酯化会导致苯环上的羧基优先成酰胺而不是成酯。能准确回答这道思考题,表明同学们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不仅掌握了整个实验的操作流程,还深化了实验现象与理论知识的联系。这个过程也使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强化。

动物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还要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改革,是培养动物药学专业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视,结合动物药学的专业特点,扎扎实实做好实验教学各环节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水平,以自身不懈的努力推动动物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如此方能培养出合格的动物药学人才。

中国

参考文献

[1] 周有骏,朱驹,李科,吕加国,王小燕.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j].药学教育,1998.

动物药学范文2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b)-0162-0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是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而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 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1-2]。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验课两部分,其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涉及药物分析、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实验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学生对诸如给药、取样、样品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较为生疏,不能熟练应用,实验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实验效果不理想。为扭转这一现象,我院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分组模式等方面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进行改革,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1.1 编写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

我校自2003年起在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学专升本等专业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理论课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材,而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内容大多散在药剂学实验教材中,内容凌乱、不系统,缺乏专门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因此,编写适应我院实际情况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成为当务之急。我院组织学科教师,一方面借鉴开设该门课程较早、课程体系较完善的院校如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的实验教材,另一方面结合我院实际教学情况如实验课学时安排、实验条件等,确定了涵盖血药法、尿药法,血管外、血管内等给药形式,选定磺胺甲基异恶唑的小肠吸收、愈创木酚甘油醚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氨茶碱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尿药法测定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等经典试验项目。经过带教老师严格的预实验,确定实验方法。考虑到学生对动物实验技能的欠缺,我院将常用给药方法如大鼠、家兔的静脉注射、灌胃等操作要点、取样技巧、血浆、血清分离等内容图文并茂收入其中,教材强调实验操作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文字简练、 易懂, 重点突出。我院所编写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以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联系问题广泛,经多年使用广受学生好评,并得到同行认可。

1.2 改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授课方式

传统实验课授课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实验课代课教师讲解实验中的相关问题、注意事项、实验分组等内容,该阶段多采用板书讲解结合课堂提问方式;其次为实验操作环节。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对所做实验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对每步操作均需 “按图索骥”,对所需实验设备及操作知之甚少,对出现的问题更是不知所措,很难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针对这种情况,经学科教师讨论分析,并借鉴其他实验课教学经验,我院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我院将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入实验课教学,在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原理、注意事项、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对实验课内容的认识。采用启发式教学,将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给药方案设计等内容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院将个体差异大、安全指数低的氨茶碱、苯妥英钠等药物临床使用原则介绍给同学,让学生把抽象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与临床用药相衔接,对药物动力学研究目的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加认真地学习该门课程[3]。其次,我院将图片(期刊杂志、预实验及相关书籍)、文字制成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动物处理、给药、取样、仪器准备等操作,重点突出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成功率[4]。实践证明,新的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达到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1.3 科学选定实验内容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重点讲授由尿药数据、血药数据获取药物动力学参数,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等,考虑到我院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学时较少(一般为10-20个学时),结合我院分析测试仪器状况,最终选定氨茶碱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愈创木酚甘油醚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尿药法测定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等试验项目。

1.4 改革实验分组模式

传统实验课多采用分组实验,一般为两人一组,考虑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操作的复杂性,我院改为将学生结成8-10人小组进行实验。每组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列出所需实验器材、梳理整个实验操作、强化关键步骤,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共同完成实验。该模式应用在氨茶碱血药浓度测定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及愈创木酚甘油醚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等试验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同时强化了其分工协作、团队意识,为学生将来工作或学习打下基础。

1.5 改革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目前,计算机软件已广泛应用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数据处理,改革原有的数据处理模式成为必然。首先,将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应用于药物动力学数据统计运算,代替以往学生采用计算器计算,通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应用,过渡到学生熟练掌握并进行数据处理。其次,药动学计算软件已广泛应用于新药开发研制、药动学分析及临床药动学计算,药学类本科毕业生尤其是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迫切需要学习该类软件的使用[5-6]。我院将药动学计算软件介绍给学生,通过例题演示该软件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实际应用,输入浓度――时间数据,判断房室模型,求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6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自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以来, 学生实验操作水平明显提高,参加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上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学生对教师每章节布置的课外作业不再抵触,对计算不再恐惧,能够认真完成并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特别是与临床药学相关的“给药方案设计”、“治疗药物监测”、“特殊人员给药方案设计”等章节的学习,学生学习方向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院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实践。编写实验教材、收录相关研究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内容丰富, 信息量充足,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到学生好评;改革实验课授课方式,将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讨论及多媒体教学引入实验课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结成8~10人小组进行实验,强化了学生分工协作、团队意识;将药动学计算软件应用于药物动力学数据统计运算,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院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以来,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今后仍需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岩,周毅生,崔升淼,等.中药学专业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4):25-26.

[2]李见春,吴华璞.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137-138.

[3]刘德胜,代现平,陈向明,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7):700-702.

[4]李小娜,李唐棣,吕立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3:25-26.

动物药学范文3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改革;深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67-02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由于网络技术十分发达,作为现代大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未来的规划都有自己的打算,加之现代社会商业氛围很浓,经济发展较快,也增加了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因此跟大一、大二相比,大三和大四他们已不再特别关注学习、考试分数的高低及在班级的排名,大部分学生已缺乏学习激情,他们更关注前途和就业问题,而我们的许多专业课程主要都集中在大三和大四,因此如何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成了我们专业课老师的头等大事。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在计量、质量、检测、标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我校药学教育应在“定量药学”、“标准药学”等方面有所体现,将数学模型理念与药学、生物学相融合,共同促进我校药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丰富、完善和延伸我校的“质量、标准”办学理念和特色。因此,作为“定量药学”和“计量药学”核心课程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模式必须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药学人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国内外药学类专业一门必修课,该门课程在我校已开设5年。本门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同时利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体内作用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为新药设计、药物质量评价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本课程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临床药代动力学及从事新剂型新制剂研发和临床药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传统药学主要是经验药学,大多主要研究药物的活性,偏向于定性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药学的发展最终要走向定量药学,以更加精确、量化的方式来研究和创制新药。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则主要是利用现代生物学和数学模型手段来开展外源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动态变化过程,对药物在机体内的过程进行“量化”,以此来定量评价药物的生物学活性及制定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对于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改革和探索,目前国内外相关高校和专业均进行了探索。国内有高校教师对近3-5年的药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此门课程比较难学,且药物动力学部分含有较多的高等数学公式,涉及公式推导、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大一所学内容,同时对于高等数学本身又是生物、医药类专业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及让学生迅速接受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动力学课程学习是药物动力学部分的主要问题。因此为了对此门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有的高校采用优化教法、适当应用PBL教学法,同时采用EXCEL等软件编辑了不同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处理程序,让学生进行学习,收到很好效果。在国外的教学方面,北美和日本的药学院非常重视调整和改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内容。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该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在本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拟进行以下改革,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改变传统纯粹的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的说教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知能力,将其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首先,应用EXEL软件、SPSS等处理软件,编辑体内药物分析中标准曲线、回收率以及精密度的计算公式,同时编辑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公式,并在课堂相关章节进行模拟演示。其次,在一些重要章节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Seminar学术讨论会的模式,让学生利用所学文献检索知识,自己查找国内外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重要期刊文献,分组讨论,并写出读书报告,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索能力及写作能力,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2.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基于校级开放实验项目、校课外科技活动、新苗人才计划以及学科竞赛等课外实践活动,将其中比较成熟的实验项目编入实验指导书中,同时与药物“毒物代谢动力学”紧密结合,编撰出一部特色的、多课程联合的实验指导教程。其次,以“产学研项目”和“科研项目”为基础,构建紧密的实习基地,构建“互惠互利”的长期机制。最后,积极与当地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药师协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校外单位联系,采取参观、讲座的形式,拓展学生的视野,明确学生将来就业方向。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新药开发案例、分组讨论、激励法、强化训练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关键是要解决制作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视频网络课件及真实的新药筛选、安全性评价及相关“药害”具体案例分析。

4.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涉及到高等数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多学科,因此除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加强改革外,在考核部分也应建立相应的配套体系,以此来评价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模式,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学生制作的小软件、综述、实验设计、读书报告等内容均作为其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激励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在我校药学专业开设已满5年,五年来在每一届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均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和改进,并对相关课程改革进行了前期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05-08届药学专业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我校教师初步体会到了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上的共性问题,准备针对这些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以后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因此,在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思路,并努力将改革思路付诸实施,为我校药学专业发展提供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郭剑伟,王成军,余梅.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6,5(6):81-83.

[2]李小娜,李唐棣,吕立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3):25-26.

[3]李安良,吴艳芬.应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17-490.

[4]林以宁,马世平.日本6年制药学教育的实习模式及特点[J].药学教育,2008,24(4):60-62.

项目资助:中国计量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项目资助;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教改项目资助

动物药学范文4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头孢丙烯;学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79-03

药物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及制剂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对于新药研发、药物新剂型和新制剂设计、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以及临床合理应用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药物动力学实验是药动学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学生巩固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严谨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药学专业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来本实验课程选用的实验是“血药浓度法测定家兔口服阿司匹林混悬剂和片剂后的药动学参数”,该实验存在以下问题:

1.所测定的阿司匹林的代谢物水杨酸的半衰期为5~8小时,根据药动学取样设计的指导原则,取样持续时间应该至少为3~5个半衰期,即最终取样持续时间应该至少为给药后24小时,这对于学生实验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

2.样品处理和测定的方法为将血浆中水杨酸衍生化后再用有机溶剂提取,随后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检测方法。该样品处理方法较为繁琐,在处理过程中样品容易发生乳化而导致样品损失;另外由于采用测定的方法为荧光分光光度法,此方法并不具备色谱分离的功能,导致测定方法的专属性不高,准确度差,测得的血药浓度数据进一步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时存在很大误差,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基于此,我们对本科生的药动学实验进行改革,将实验改为“血药浓度法测定家兔口服头孢丙烯胶囊剂和片剂后的药动学参数”,采用头孢丙烯为实验药物,并且建立了操作简单的有机溶剂沉淀法处理家兔血浆样品并采用高效液相(HPLC)-紫外检测器测定血浆中头孢丙烯的测定方法。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学生实验,使实验取样时间大大缩短,预处理方法简单,更重要的是所测得的药动学参数更加准确,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验内容

1.实验药物。实验制剂1:头孢丙烯胶囊;规格:每粒含头孢丙烯250mg;生产厂家:上海普康药业有限公司。实验制剂2:头孢丙烯片;规格:每片含头孢丙烯250mg;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2.实验动物:家兔(性别:雌雄不限,体重2-3Kg左右,同一批家兔体重差异最好不超过0.2kg―0.3kg)

3.实验方法。①给药方案。a.家兔采血方法及血样保存:家兔实验前禁食一天,采血前将其放入兔箱中,待安静后,剪去耳缘侧兔毛,暴露家兔耳缘静脉,用酒精棉球擦拭兔耳缘使血管充盈,选取兔近耳尖耳缘静脉血流交汇处切一小口,干棉球擦拭,滴取空白血约0.5~1.0ml于预加肝素试管中,25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吸取上层约0.2~0.4ml血浆于离心管中,-18℃冰箱保存。b.家兔口服片剂或者胶囊(2片或2粒):一同学将坩埚钳横插于家兔口内,翻转,将舌头压在坩埚钳下,另一同学用镊子夹住片剂,从坩埚钳的孔中水平送入至咽部,用镊子将片子塞入,片子落入食管,然后用注射针筒灌胃,缓慢给予家兔温水20ml。c.定时采血:两种制剂给药后,分别于0.25、0.5、0.75、1、1.5、2、2.5、3、4、5、6小时取血约0.5~1.0ml于预加肝素试管中,25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吸取上层约0.3~0.5ml血浆于离心管中,-18℃冰箱保存。②血样测定。a.色谱仪器。日本岛津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LC-10AT VP泵,SPD-10A VP型紫外检测器,CTO-10A柱温箱及杭州英谱公司HS2000色谱工作站b.色谱条件。色谱柱:采用DIKMAC18色谱柱(200×4.6mm,5μm);流动相:0.1%三氟乙酸(用三乙胺调至pH2.3):甲醇=75:25;流速:1.2ml/min;柱温:40℃;紫外检测波长:280 nmc.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头孢丙烯标准品一定量,用水配制成1mg/ml的标准溶液。分别精移取标准溶液适量,用水稀释至含头孢丙烯1,5,10,50,100,200,500μg/ml,分别精密取上述溶液10μl,加入90μl空白兔血浆,然后加入300 μl甲醇(用于沉淀蛋白),涡旋混合10秒,1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100 μl,然后加蒸馏水100 μl,涡旋混合10秒,微量进样器进样20 μl,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记录峰面积(A),建立A对C(浓度)的标准曲线方程。d.血浆样品的处理与测定。空白血浆或样品血浆室温下解冻,待融化后,精密移取100 μl,加入300 μl甲醇,涡旋混合10秒,1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100 μl,然后加蒸馏水100 μl,涡旋混合10秒,微量进样器进样20 μl,记录峰面积(A)。将测得峰面积带入标准曲线方程,采用外标法计算血浆样品中头孢丙烯浓度。

二、实验结果

1.专属性考察:在此色谱条件下,头孢丙烯与血浆中内源性杂质均完全分离,峰形尖锐,其保留时间约为9.5分钟,其他均为内源性杂质。考察了6份不同来源的家兔血浆,在所建立的HPLC条件下,血浆中的内源性杂质不干扰头孢丙烯的测定,其典型色谱图见图1。

2.标准曲线的线性:以药物与内标峰面积比值(Y)对药物浓度(C,μg/ml),用线性回归方法拟合标准曲线(加权系数为1/C),结果如下:Y=9876C-243(r=0.9999,n=6),线性范围:0.1~50μg/ml。

3.提取回收率。取空白兔血浆0.5 ml数份,分别加入头孢丙烯标准溶液使血浆中头孢丙烯的浓度分别为0.1,5,50μg/ml,按血样预处理方法处理后作HPLC分析,记录峰面积(A1)。另取0.1,5,50μg/ml头孢丙烯标准液,按照血样预处理方法处理后作HPLC分析,记录峰面积(A2),由两者的比值计算提取回收率,经测定高中低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在93.07% ~99.14%之间,符合提取回收率的要求。

4.方法回收率。取空白兔血浆0.5ml数份,分别加入头孢丙烯标准溶液,使血浆中头孢丙烯的浓度分别为0.1,5,50μg/ml,每一浓度配制5份样品,按血样预处理方法处理后作HPLC分析。将测得的浓度与样品配制的浓度相比,得方法回收率。经测定,高中低浓度的测定值在96.95%~99.92%之间,符合方法回收率的测定要求。

5.批内、批间精密度。配制0.1,5,50μg/ml的标准血样各5管,于同一天以一个批次按血样预处理方法处理后作HPLC分析,计算测定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即为批内精密度。以后连续测定5天,每天以一个批次测定上述浓度的样品,计算批间精密度。结果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3.13%,符合精密度的测定要求。

三、讨论

1.实验药物的选择。经文献查阅,头孢丙烯在体内的半衰期为1~2小时,达峰时间约为1.5小时。根据药动学实验设计原则,取样时间应为3~5个半衰期,因此本实验的取样时间为6小时即可,比原先实验需要24小时的取血时间大为缩短,实际操作性好。

2.样品预处理方法的选择。本实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为沉淀蛋白法,操作极为简单,引入误差小,样品的取用量少。而原先样品预处理方法为衍生化后有机溶剂提取法,该方法操作繁琐,在处理过程中样品容易发生乳化而导致样品损失;另外该方法的血浆样品取用量大,实际操作性差。

3.测定方法的选择。本实验中我们开发了测定家兔血浆中头孢丙烯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该方法灵敏、专属、准确性高,药动学参数测定准确。原先实验设计的测定的方法为荧光分光光度法,此方法并不具备色谱分离的功能,导致测定方法的专属性不高,准确度差,测得的血药浓度数据进一步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时存在很大误差,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经本校2011、2012级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证明,该实验方法操作性强、实验方法简化、测定结果准确,达到了较好的实验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唐建国.口服头孢菌素――头孢丙烯[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19):350357.

[2]Park TH,KimJK,Jee JP,Park JS,Kim CK. HPL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efprozil diastereomers in human plasma[J].J Pharm Biomed Anal,2004,(36):243248.

[3]袁成,王景祥.头孢炳烯在健康志愿者和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药物动力学[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8,(7):1518.

[4]张菁,曹忆堇,郁继诚,施耀国,张婴元.头孢炳烯临床药代动力学和干混悬剂与片剂的生物等效性[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8788.

[5]高磊,张扑,刘艳,肖永红.头孢炳烯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214216.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动物药学范文5

而《股市仿生-神奇动物智慧》却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股票书中的一个特例,因为它是国内(也可能包括国外)唯一一本从仿生学的角度研究投资的著作,读起来很像《动物世界》。

人类很早以来就一直在向自然界学习,模仿动物的各种功能,从华佗的五禽戏到中国的各种武术;从仿照蝙蝠发明的雷达到研究蛛丝制造出的高级丝线;从飞机对飞禽模仿到潜艇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仿生学是世界重大发明创造的源泉。股市中早就流传着各种仿生学的理念,比如:牛市、熊市、黑马、龙头股、领头羊等等,都和动物有关。

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动物的特性,并且从中引申出投资理念。土拨鼠的机警、狗的耐力与索罗斯的“坏狗理论”、大象的心理误区、狐狸的老经验、蚯蚓的柔弱胜刚强、鲸鱼的快速吞食与彼得林奇的“须鲸理论”、鹰与蜗牛成功的辩证法,使得这本书的确是很新奇,很有趣。

书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如:从猎豹的捕食方法引申出短线投资的法则和步骤。猎豹是陆地上的田径冠军,奔跑时速高达100公里。但猎豹在猎食的时候表现出惊人的耐心,为了等待最好的出击时机,它可能在灌木丛中隐藏一个星期,去耐心等待一只体弱病残的幼羚羊的出现。只在有把握的时候,猎豹才会发起攻击。

粮仓里老鼠的生存法则,如:远离正夹着老鼠的夹子、对变质的食品要敬而远之、对过于香甜的食品要小心谨慎、要耐心等待机会、不要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等,告诉我们如何在股市中安全的赚取利润。

壁虎逃生的断尾自救,说明了止损的重要性。而猴子不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食物而被活捉,恰恰就是当危机来临时不愿“止损”。

一只骆驼因为和玻璃瓶赌气而导致丧命的故事,说明炒股必须心平气和,心态好才能生财。熊为了食物跳进深坑里爬不出来的故事,说明炒股不仅仅要看到收益的可观,更要注意风险的所在,只有在回避风险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获取收益。

动物药学范文6

【关键词】 抗菌药物;药效学;药动学;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PK/PD

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时的疗效评价,通常采用药效学指标如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 icidal concentration,MBC)来反映药物抗菌活性的高低,但对药物抗菌活性所持续的时间长短和药物是否有后效应(post antibiot ic effect,PAE)及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却无法了解[1,2]。所以近年来就将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和抗菌活性进行了整合, 以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与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的相关参数为依据,来制订临床治疗方案,对获得最佳的临床和细菌学疗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产生了重要作用。

1 应用PK/PD的相关参数选择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疗效取决于药物在体内能否达到有效浓度和清除感染灶中的病原菌。一定剂量的药物在血液、体液和组织中达到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的浓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所涉及的一系列体内过程即为PK过程,而在感染部位发挥治疗作用同样要求药物达到相应浓度和维持足够时间,就是PD的内容。由于抗菌药物的组织体液浓度通常低于血药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10~1/2,因此为确保感染部位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血药浓度应达到MIC 值的8~12倍。所以在制订给药方案时可将抗菌药对某细菌的MIC、MBC和药物的血药浓度 (Cmax)作为主要依据,将宿主、病原体、PK/PD联系在一起,预测临床和病原菌治疗效果及预防细菌的耐药, 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的选择抗菌药物。

2 应用PK/PD 原则制订给药方案

各种抗菌药物对不同病原菌具有不同的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因此其临床疗效亦不相同。根据抗生素的体内杀菌活性可分为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型等类型,所以在根据PK/PD参数制订给药方案时,也有较大的不同。

2.1 浓度依赖性 即药物浓度愈高,杀菌作用愈强。此类药物通常具有首剂效应(The first ?exposure effect,FEE)和较长的抗生素后续作用,即抗生素PAE。PAE 是指抗生素作用于细菌一定时间停止接触后,其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仍可持续一段时间,此时间(h)即为PAE〔3〕。PAE产生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因药物持续存在于靶细胞作用部位和抗生素引起细菌的非致死性损伤所致。抗生素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后,破坏了细胞壁的合成,细菌生成无细胞壁的球状体,PAE 就是球状体 再合成细胞壁所需的时间。另一种可能是抗生素从靶位解离及酶恢复活性所需的时间。抗生素促白细胞效应(PALA)也可导致PAE。当细菌与高浓度的抗生素接触后,菌体变形更易为吞噬细胞识别,使细菌修复再生的时间延长,而产生 PAE。PAE 的存在提示药物在血清和组织浓度低于MIC时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药物的有效性并未消失。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的药效学参数是:24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MIC,即AUIC>125~250时不但起效快, 且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和抑制耐药菌株产生, 临床有效率可达>90%,故应该大剂量每日1次给药(免疫健全患者要求AUIC>25~30,免疫抑制患者要求AUIC>100)。以及血清药物浓度Cmax/MIC的比值>8~12。如氨基糖苷类为每日1次,喹诺酮类为每日1~2次为宜。因为当革兰阴性菌暴露于氨基糖苷类时,在给药后2h发生显著的适应性耐药,6~16h耐药性最高,24h细菌的敏感性部分恢复,40h左右完全恢复,耐药性持续的时间一般为14~18t1/2(β)。传统的氨基糖苷类给药方案,第二次给药间隙时间通常为8~12h,此时细菌正好耐药性最大。所以不仅起不到杀菌作用,而且会加大细菌耐药性的发生[4,6]。另外,氨基糖苷类的毒性是耳肾毒性。当药物进入耳肾细胞的浓度达到饱和状态时,并不会随药物浓度的增加 耳肾细胞的摄取量再增加。所以氨基糖苷类大剂量1次使用, 不仅使Cmax/MIC的比值>8~12,临床有效率达到90%,而且可显著减少耳肾毒性。

喹诺酮类推荐每日1~2次给药,与其不良反应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有关。所以临床上限制喹诺酮类使用较高的剂量,也不建议日剂量集中使用。 应用AUIC参数,可有效的预见喹诺酮类的临床治愈率。如环丙沙星治疗肺炎患者, AUIC<125时,细菌清除时间>32天, AUIC>250, 细菌清除时间少于2天。应用环丙沙星治疗重症感染患者,当AUIC为125时,临床治愈率为69%,当AUIC为250时,治愈率为80%。患者每天留取培养液也提示,当AUIC为125~250时,可达到有效的杀菌作用,细菌清除需要6.6天,当>250时,杀菌效果明显加快,细菌清除平均为1.9天。应用环丙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时,当AUIC>100时,20天后只有9%的患者出现耐药细菌,而当AUIC≤100时, 82.4%的患者出现耐药细菌[5,7,9]。研究表明,当喹诺酮类的AUIC>100时,细菌即使未被清除,其对药物的敏感率仍维持在90%以上;倘若AUIC<100,则耐药菌会逐日增加,最终细菌几乎全部耐药。

动物感染模型研究也表明,在AUIC<30时,死亡率>50%,当AUIC<100时,动物感染模型几乎无死亡。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AUIC≥100或Cmax/MIC>8时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且AUIC的相关性更好;应用洛美沙星治疗粒细胞减少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脓毒血症模型的研究中发现,Cmax/MIC和AUIC与大鼠的存活率均相关。当AUC保持不变,增加Cmax/MIC至≥20时,疗效显著改善;吉米沙星对于粒细胞减少鼠股部G-菌感染,AUIC达到100时,可获得90%以上的生存率。对于免疫正常的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鼠,要达到90%以上的生存率,AUIC只需>25,且不受对青霉素或红霉素是否耐药的影响;在一项用奈替米星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葡球菌的实验研究中,当Cmax/MIC≤8时,可观察到细菌在24h内再生长,而且再生长的细菌的MIC是原来的4~8倍。说明Cmax/MIC不但可用来预测临床效果,而且对抑制细菌耐药有重要意义。

2.2 时间依赖性 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杀菌活性有关,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MIC 的4~5 倍时,杀菌速率达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及速率并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细菌MIC 时间的长短有关,血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MIC 值时,细菌可迅速重新生长繁殖。此类抗菌药通常无明显PAE。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曲南等均属此类,大环内酯类的大部分品种、克林霉素、利奈唑胺等亦属此类。此类抗生素的Cmax相对不重要,而药物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的时间对预测杀菌力更为重要。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要求血清药物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T>MIC),其持续时间应超过给药间期的40%~50%。这类药物用药方案的目标是尽可能增加药物和细菌的接触时间。当接触时间大于给药间隔时间40%时,细菌学治愈率就会增高。β内酰胺类抗生素达到最大活性所需要的浓度后,其高于MIC的时间因病原菌的不同而异。如T>MIC的时间大于给药间隔的40%时,可达到最大抗葡萄球菌的作用,而对肺炎球菌和肠球菌则需T>MIC的时间为给药间隔的 60%~70%[7,8]。有一项对中耳炎和鼻窦炎治疗的临床研究显示,无论是敏感的还是中介的或耐药的细菌,当β-内酰胺类药物的T>MIC达到40%~50%时,抗菌活性都达到了最大化,对细菌的清除不仅时间加快,而且清除数量明显增多。另外,时间依赖型抗生素,以通常剂量给药,血清药物浓度达到MIC值的4~5倍,其杀菌作用即处于饱和状态,再增加给药剂量一般不能改善疗效。如头孢他啶,分别给予1g和2g, 每日3次,后者的血清药物峰浓度成倍增加,但药效并没有增加,其原因是T>MIC的比例并没有增加。此类抗生素没有或很少有PAE,维持其血清浓度的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感染部位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持续时间,即T>MIC为50%~60%时杀菌率最高,药效达到最大化,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T>MIC为40%就可以达到最佳疗效,之所以存在这种细微的差别,与抗生素和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的高低差异相关。不同菌种要求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比不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最佳疗效为T>MIC 60%~70%,青霉素为50%。目前临床上将青霉素给药剂量提高到每天1次1000~2000万U静脉滴注, 以减少给药次数,这种用药方法是错误的。因青霉素的半衰期<1h,推荐用药时间为每4~6h 1次。随意延长给药间歇时间,达不到T>MIC和持续时间超过给药间期40%~50%的要求。所以,时间依赖型抗生素需要每日多次给药,或持续滴注,以维持MIC在间隔时间的50%~60%内。实验证明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治疗肺炎球菌感染动物,当血药浓度T>MIC不超过给药间隔的20%时,死亡率为100%,如达到40%~50%或更长时间时,细菌学清除率可达90%~100%,动物均存活。但也应注意,此类抗生素的药物浓度达到MIC的4倍以上时,即使再增加药物剂量,疗效也不会增加多少[10]。

时间依赖性,但其杀菌作用呈现持续效应,即有明显的PAE。这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也很重要。由于PAE 的存在,允许药物浓度在剂量间隔的相当大部分时间低于MIC,属此类型药物有阿奇霉素、四环素类、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氯林可霉素、链阳性菌素类等见表1。

表1 几种抗生素的PK/PD 特性 略

总之,浓度依赖性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Cmax和AUC是体内效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其Cmax/MIC及AUIC是此类药物的重要PK/PD参数,对细菌清除和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密切相关。而T>MIC是β内酰胺类的重要PK/PD参数,是体内效应的主要决定因素。青霉素、头孢菌素、氨曲南抗链球菌的浓度几乎需要持续超过MIC才能获得最大的效能。碳青霉烯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则只需较短的持续时间,大约是剂量间隔期的50%。既属时间依赖性,又有较长PAE的药物,AUC/MIC是与疗效密切相关的PK/PD参数。

对浓度依赖性的抗生素,推荐大剂量每日 1次给药,如氨基糖苷类使用已取得成功。但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不良反应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所以不能采用此种给药方法。另外还需注意:浓度依赖性药物1日1次给药的治疗方案并非适用于所有感染患者。例如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仍需1日多次给药[4,11,12]。在动物感染模型的实验研究结果也证实,氨基糖苷类治疗肠球菌心内膜炎时,对赘生物中活菌数的减少,1日多次给药优于1日单次给药;虽然组织液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呈平行关系,但由于药物进入组织内需经穿透过程,因此组织液药物高峰浓度较血药峰浓度滞后到达,组织液内药物谷浓度亦滞后于血药谷浓度,因此基于血药浓度获得的Cmax/MIC值可能被估计过高,而T>MIC值则估计过低,在制订给药方案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应将组织中抗生素浓度超过病原菌的时间(T>MIC)增至最大作为目标。在根据抗生素半衰期设计给药方案时,除了半衰期外,还需注意病人的临床症状、病原菌等综合因素。如半衰期短、免疫功能低下和高MIC病原菌的病人,可采用持续静脉点滴的方法给药;如果药物对致病菌极度敏感,就要减少给药次数(能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超过MIC 时间)。如头孢噻肟,对常见致病菌的MIC值都很低,只需每隔12h给药就足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1,4,13]。反之,那些半衰期短的药物(如青霉素类t1/230~60min), 则需通过每日3~4次给药或连续滴注才能使血药浓度超过MIC时间达到最长。对于半衰期长的药物,如头孢三嗪,半衰期为8~12h,但对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克雷伯杆菌具有相当高的疗效,所以每日只需给药 1次,1g的剂量,就足以在 24h内维持超出这些致病菌的MIC的血药浓度。

【参考文献】

1 Nightingale CH, Murakawa T,Ambrose PG,et al. Antimicrobial pharmacodynamics in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Marcel Dek ker,InC,2002,385-408.

2 许景峰. 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35.

3 Odenhold-Torngvist I,Hohn SE, Gars.Phannacodynamic effects of Subinhibitory antibiotic concentration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1997,74: 94.

14 Mcdonald PJ,Wetherall BL,Pruu1H. Postantibiotic leukocyte enhancement: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of bacteria pretreated with antlbitics to activity of leukocyte. Review of Infectious Diseases,1981,3:38.

3 Hyatt JM,McKinnon PS,Zimmer GS,et al.The importance of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surrogate markers to outcome. Clin Pharmacokinet,1995,143-160.

4 Moore RD,Smith CR,Lietman PS.Clinical response to amino glycoside therapy:Importance of theration of peak concentration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J Infect Dis,1987,155:93.

5 许景峰.根据PK/PD参数使用抗生素即关闭或缩小MSW可有效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9):999-1001.

6 VogeLnan B, Craig WA. Postantibiotic effects.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1985, I5:37.

7 梁蓓蓓,王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04,13(4):310.

8 Turnidge J,Bell J,Biedenbach DJ,et al.Pathogen occurrenc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rends amo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solates in the Asia-Western Pacific Region:report from the SENTRY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1998-1999.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2,20(1):10.

9 parative pharmacokinetics of new quinolones.Drugs,1987,34(Suppl1):21225.

10 卫京平.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天津药学,2001,13(1):8.

11 张菁, 胡瑾瑜, 郁继诚, 等. 去甲万古霉素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血药浓度监测.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3(4): 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