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形形色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形形色色范文1
关键词 双性化 性别角色 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社会心理学辞典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男女两性共同组成的社会。处在这种社会中的每一份子必须学习如何适当地扮演自己的性别角色,否则就不能在社会上有一良好的适应。
性别图式理论认为:性别定向现象的一部分是性别图式加工处理的结果,是个体的准备状态的结果。儿童学会根据性别图式去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学会将自己的行为、态度、个性特征等与这个图式中的榜样相对照。
Bem把性别图式化和双性化结构联系在了一起。因为非性别图式化的个体在做事前不会以性别为原则,Bem认为他们的自我概念中既有传统的男性化素质,又有传统的女性化特质。他还认为他们是灵活的发展出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而性别图式化的人是性别刻板化的,男性具有男性化特质,女性只具有女性化特质。
1974年,Bem提出了与传统假设截然相对的两个假设:“(l)许多个体是双性化的,他们既具有男性化特质也具有女性化特质;(2)与其它类型的个体相比,双性化个体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在此基础上,Bem编制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问卷(BSRI)。Bem早期的研究遵循平衡模型,认为性别高度分化者易将社会标准内化,并在表现与性别相适宜的行为时,排斥另一种性别的行为,而双性化者能根据情景的客观需要,灵活的调节自我,并不一味表现出社会赞许行为,因此Bem认为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
为了进一步证明其早期观点,Bem后期提出著名的性别图式理论。该理论进一步强调性别高度分化者与不分化者的不同认知过程。其中图式概念源于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不能将所有从外界摄取的信息加以组织处理,而只能在内部认知结构的协助下有选择的感知、解释和组织信息,这一认知结构就是图式。Bem认为“双性化”就是一种认知图式,儿童通过社会学习建立男女两种性别的图式,并以此评价信息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性别,判断和评价别人的行为,这些过程主要由性别图式的三种功能“引导行为”、“组织信息”、“推论”完成。一般情况下,性别高度分化者容易把性别图式作为信息的重要组织结构,即根据与性别有关的标准来组织加工信息;而双性化者的性别图式主导性较低,反而具有根据情景客观需要组织和处理信息的优势。他的研究发现双性化比其它两种性别类型更能回忆出电视节目中较多的非两性刻板印象的特征信息。Bem同时认为个体之所以存在不同水平的性别分化程度,主要是由“其独特的社会化过程对性别分化的心理功能的程度不同造成的。”
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境, 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婴儿期, 父母对男孩女孩区别对待, 在孩子还未形成或意识到性别特征或性别角色标准时, 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 使之接受适合他们性别的固定模式。随着儿童的逐渐成长, 同辈群体成为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媒介。与其它媒介相比, 同辈群体影响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对儿童的行为提供及时和直接的反馈。计算机网络作为“第四媒介”使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 网络传媒倡导多元、中立的价值取向, 有助于儿童突破传统的两性角色观念; 另一方面, 网络传媒可以让儿童参与即时的角色互动实践, 强化儿童的角色体验, 更快更好地把握角色行为; 再者, 由于网络虚拟世界缺少现实的规范压力, 儿童可以体验多重性别角色, 在促进儿童性别角色分化的同时也可能引发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偏差。同样发生重大变化的还有传媒文化中对男女形象的呈现。无论是日本漫画还是韩国影视, 男子面如美玉, 女子英姿帅气, 成为时下流行的“明星相”。
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时,父母要摆脱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发挥父母在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的不同作用。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养料,达到人格的完善与统一。缺少任何一方的参与,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父母应努力创建一个两性平等的家庭氛围。父母一方面要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但要尽量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倾向,父亲也要从事家务劳动,照看孩子;母亲避免做专职家庭主妇,也要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鼓励孩子积极进取。这样有利于孩子把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综合起来,为塑造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打下基础。另外,在教育观念上,教师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教师要从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转变自己的观念,看到双性化性别教育模式的优点,对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持有双性化的期望,这对于实施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至关重要。在教育活动上,教师要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去发展异性的积极品质。在教育材料上,要避免使教育材料成为传递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工具。同时,作为主流媒介的电视从业人员要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明确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引导作用,避免在主流媒体中传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尽量多塑造一些双性化的人物形象,为儿童提供观察学习的榜样。
形形色色范文2
每当夜空中星星开始眨眼睛,小夕总会用她那如星星一般灿烂的眼睛在千万颗繁星中寻找,寻找那一颗一闪一闪的粉红色星星......
“叮铃铃”,闹钟总是在小夕做最美好的梦的时候不合时宜的响起来,小夕一骨碌的爬起来,没有丝毫的留恋这残留着余温的被窝。小夕一个人静静地从床上下来,打开衣柜,换好衣服,刷牙洗脸,梳好头发,然后从冰箱里拿出昨天买的三明治,坐在餐桌旁,一个人默默地吃了起来。
小夕不自觉的看一下妈妈的房间,妈妈应该还没有起床。她的房间紧闭着,似乎把她和小夕隔绝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其实事实也就是这样,妈妈生活在妈妈自己的时间里,小夕也生活在自己的时间里,她们母女的时间很少会有相遇,即使偶尔有那么几次,妈妈会在家休息,顺便陪陪小夕,但也只是各做各的事情,偶尔淡淡的关心几句后,就再没了话语。这好像是爸爸去世后才发生的事情吧?小夕总是有这样的错觉,或许妈妈是因为太思念爸爸,所以才会冷落小夕,所以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所以才会把自己的作息时间调到和小夕的时间完全不相遇。这些其实小夕都知道,都懂。所以小夕也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缠着妈妈,跟妈妈肆无忌惮的撒娇。小夕觉得自己不应该再给妈妈增加烦恼,自己应该努力地去尝试独立生活,不依靠妈妈这个已经干枯了的大树。虽然小夕只有六年级,但为别人考虑这一点,小夕从小到大都一直做得很好。
吃过早饭后,小夕一个人背上沉重的书包,一个人走出还没睡醒的小区,一个人穿过冰冷宽阔的马路,一个人踏进欢声笑语的校园,然后收起自己的不幸,接着一个人哈皮,一个人哭泣。
形形色色范文3
几百年以后,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呢?会更脏吗?环境会更恶劣吗?我想象中的地球应该是一个绿色的星球。
现在由于不断的砍伐森林,带来山顶滑坡、沙漠不断扩大,本来这个绿色的星球露出了更多的黄色皮肤;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环境污染,导致气候变暖……
好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地球妈妈处境不断恶化,所以大家积极的行动起来,改善地球的环境,减轻妈妈的负担。科学家们也发明了更多垃圾污染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不但能分解垃圾,还净化空气。人人参与种树、植草,慢慢的,地球妈妈又恢复了绿色的皮肤,空气得到了净化,清新多了,被破坏掉的臭氧层也慢慢恢复,气温也得到了控制……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妈妈。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因为没有第二个地球。
水围小五年级:曾以扬
形形色色范文4
期待每一季的精彩
早在2005年,玛格丽特就已经开始经营起了自己的园艺生活。虽说那时她还是个新手,但播种的风铃草、金鱼草、飞燕草、醉蝶花等在2006年的春天都长得非常茂盛。正是因为这次的成功,也让她从此踏上了这条园艺的“不归路”。而这个面积约50平方米的长条形花园也在玛格丽特一年年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即便是在萧条的冬天也依旧美丽,而这归功于玛格丽特对于植物品种的研究以及试验。她针对上海的气候特点以及花园的朝向日晒情况,找到了最适合自己花园的植物品种,并且进行了合理的布局,让每种植物都能够在最佳的环境中生长开花。
如何根据花园日照特点选植物?
东向花园:上午的阳光比较温和,午后只有非直射光源,夏日光照会略强一些。
种植要领:以半日照或稍耐阴的植物为主,在此种植的植物要注意水分不要过多。
推荐品种:矮牵牛、非洲堇、芙蓉酢浆草、紫叶酢浆草、君子兰等。
南向花园:全天都有充足的光照,日照环境最为理想。
种植要领:所有需要长日照,喜欢阳光的植物均适合,但夏季要注意遮阴。
推荐品种:鼠尾草、金光菊、茶梅等。
西向花园:日照强烈,特别是夏天,要防止植物晒伤。
种植要领:建议多种耐热品种,耐旱品种。
推荐品种:常见的多肉植物、仙人掌、玛格丽特、花叶络石等。
北向花园:几乎少见直射光,日照条件最差,冬季注意防风。
种植要领:选择耐阴性强的植物为佳,例如观叶植物。
推荐品种:海豚花、非洲堇、芋叶植物等。
植物秀场我做主
尽管玛格丽特的花园面积并不大,但是给每个来访的客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些绚烂无比的花朵映衬出主人对于花园的热爱以及对于生活的追求,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是一幅幅甜蜜的幸福画面。而花园中的主角无疑是这些色彩缤纷的花朵了,草本、宿根、爬藤、木本等等,各种科目品种繁多,其中不乏一些国外品种。它们高低错落,充满美感,再加上别具特色的花器或是小品搭配点缀,让这个花园如同一个植物秀场,尽显自己的独特魅力。
花园,与孩子一同分享
当家中有了孩子之后,花园在功能上也会和之前有所变化。而玛格丽特和她的两个女儿在这个花园中除了享受每一天的欢乐时光,也将这里变为了最自在的小天地。同时,因为孩子通常非常喜欢在草坪上奔跑玩耍,所以玛格丽特在设计花园时也特意预留出一些空间铺成了草坪。并且,她还搭起了葡萄架、木平台等,都是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而在春夏季,葡萄架还可以用来架秋千。此外,选择一些爬藤植物也能让立面空间得到更多利用,无论是爬藤月季还是铁线莲,它们或缠绕在爬藤架上,或绽放在窗前,花园因为它们的婀娜身影而变得更具看点。而那棵葡萄藤更是可以带给主人每一年的收获,等到秋天枝叶落下后,点点阳光透过葡萄架,留下的是孩子们欢乐的身影。
玛格丽特的植物种植原则:
植株高大的种在花境后方,植株矮小的种在前面。
花朵的色彩不要太多,有些侧重点比较好。
好花需要绿叶配,不能全部花团锦簇。
形形色色范文5
橙:兴奋,喜悦,活泼,华美,温和,欢喜,灯火,秋色。
黄:温和,光明,快活,希望,金光。
绿:青春,和平,朝气。
青:希望,坚强,庄重。
蓝:秀白,清新,宁静,平静,永恒,理智,深远,海洋,天空,水。
紫:高贵,典型,华丽,优雅,神秘,丁香,玫瑰。
褐:严肃,浑厚,温暖。
白:纯洁,神圣,清爽,洁净,卫生,光明,雪,云。
灰:平静,稳重,朴素。
形形色色范文6
吃过午饭,我和老爸各自拎了一台相机,兴致满满地向银杏之乡---灵川海洋出发,一起去领悟银杏树的金黄、古老和神奇。
车子刚穿过熙熙攘攘的大圩古镇,我就被道路两旁三三两两金黄的银杏树给吸引了,兴奋地拿起相机,透过车窗开始一路狂拍起来。很快,老爸将车拐在一个山坡边停了下来,跳下车,放眼望去,我不由惊艳这漫山遍谷的金黄了。沿着曲折的山间小路,我和老爸钻进了半坡上的一片银杏林,只见林间金黄的落叶厚厚地铺满了一地,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也许是太惬意了,我和老爸干脆躺在这金色棉絮般的落叶上……。
风吹打着银杏叶,发出韵律般的“沙沙”声响,犹如一曲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随手拾起一片银杏叶,那金色的叶子美得令人发呆,它的形状像一把袖珍的小扇子,深黄色的叶脉连着细细的叶柄,近了用鼻子闻一闻,似乎还带着一股泥土的芬香,看着这浪漫高贵的金黄叶片,终于理解老爸说的古代那些文人雅士喜欢以银杏叶相互馈赠,或作为书签之用了。可是我又不禁纳闷起来:明明这是满树的金黄,为何不叫“金杏”,而偏称它为“银杏"呢?难道是古人觉得“银杏”这两个字更有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