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节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的节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的节奏范文1

一、创设生活情景,认识生命

品德课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中。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是贴近学生,学生需要的品德课。在《男生女生不一样》教学中,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向学生发问“你和同桌一起坐了多久了?”“想不想换一个同桌?”这一个问题就问到他们心坎里了。教师继续把权力给他们,“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请你选择你喜欢的同桌坐在一起。”于是学生们纷纷动起来,寻找自己喜欢的同桌。结果就是绝大部分学生是男生和男生坐,女生和女生坐。

教案没有按部就班的教学,而是结合现在学生的实际,大部分学校都是男女生一起坐。教师以自选同桌为切入点进行本课的教学。果不出所料,一个小小的座位更迭,引发了多少的感慨。“我觉得男生嗓门大,很讨厌,不想和他坐了。”“我觉得女生老是容易生气,不想和她坐。”……这些感慨就是孩子们对性别差异的最初认识。这样的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巧妙得当,一开始就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课堂与生活对接,发现生命

品德来源于生活,也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与教学内容互相链接起来,定能获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男女生外表上的不同;让男女生分别通过上台来选择喜欢的玩具;玩“扳手腕”的小游戏,并回忆“生活中女生适合做哪些事情?男生呢?”课前调查下课男女生的情况。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拉近学生与教材、与课堂的距离,更好地促使他们发现男女生在外貌、喜好、力量、性格、活动的场所、游戏的内容、语言表达能力、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承认男女生确实存在很多很多的不同。让生活走进品德课堂,再将品德课堂引向生活。

三、尊重学生不同,欣赏生命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男女生有不同,但是在智力上是无差异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男生、女生谁更聪明”男生们从远古的男耕女织、例数著名科学家,谈到到班中男生表现,处处突显男性魅力。女生也毫不示弱,从一代女皇、杰出政治家科学家,到班中干部以女生为主,处处彰显女性优势。辩论热火朝天,结果是势均力敌,不分上下的,顺势明白了男女生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大,只不过女生更擅长具体形象思维,而男生更擅长抽象逻辑思维,但是总有自己薄弱和擅长的一面,这也就促成了从事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成果。

在课堂上,把主动权留给学生,学生有从生活中得来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仅使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能在无形中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组织学生活动,赞美生命

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命。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从而获得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通过视频播放班级值日中不合理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合里,进而引出“如果你是劳动委员你会怎样分配值日任务呢?”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挺有道理的,但是在回答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共性,那就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份小小的值日安排,却让学生自然意识到男女合作的重要性,也就攻克了本课的一个难点。

班级内一个女生的日记引起了老师的关注,并出示她的日记,让学生猜一猜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很多都猜不到,竟是一个普通、不受关注的女生,但是她的身上却有许多的优点。教师乘热打铁设计“花瓣飘香”这一环节,“找找你身边最熟悉的人,他有什么优点。”回忆中发现原来身边的人有很多优点,只是没有发现而已。把手中那飘香的花瓣送给那个最熟悉的他,拿到花瓣的学生是如此激动,他们有的拥抱,有的微笑,有的握手……教师此刻引导学生女生可以学习男生的优点,男生同样可以学习女生的优点,生活中需要互相欣赏,世界才会多姿多彩。此时掀起了一个小,顺利攻克了本课的第二个难点。

生活的节奏范文2

众所周知,“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是教育界这几年来最为热切的呼声, 教育源于生活,又能促进生活的发展。而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此,只要教师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进行节奏教学,通过拍手、踏脚、摇曳等身体运动的方法,启发学生设计熟悉的、生活中的动作,如摆钟、敲钉、走路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节奏、学习节奏,进而准确地再现节奏、创编节奏,我相信,在教学中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操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生活中的节奏。

二、培养学生感受与表现生活中的节奏。

三、训练学生模仿再现生活中的节奏。

培养学生准确模仿再现生活中的节奏,并非一日之功,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找到几种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

(3)、通过“声势”模仿训练。

四、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表达,去和同伴们分享。为了很好的发挥孩子的想象与创造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创编能力的培养。

1、语言节奏创编

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生活化节奏创编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2、声音节奏创编

这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单易行的节奏创编方式。这种让学生直接参与的方法可使他们获得更深的体验,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孩子认识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和八分节奏及十六分节奏之后,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动作来创编妈妈拖地、洗衣、剁肉等各种劳动节奏的快慢。

3、生活器具节奏创编

生活的节奏范文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上学的我们,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早晨有晨读,下午放学以后,还有很多作业,据说过段时间,学校还会给我们安排晚自习。这样的生活,把我们的时间压榨的所剩无几,全都在不停的学习,没有停歇。

已经进入社会的人们,每天更加的辛劳。据妈妈说,我一个亲戚家的姐姐,现在上海工作,早上一大早要去公司打开上班不说,而且晚上经常会留下来加班,一直到深夜,并且平时到了周末的时候,还经常会被剥夺假期,姐姐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一样,在岗位上不停的运作。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实在是太快了,没有停歇喘气的机会,而且长时间下去,对健康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为什么大家都不能一起慢下脚步,多多欣赏生命旅途中的风景,给自己放个假呢?

生活的节奏范文4

可是当他们将这些话说出口的时候,就连他们自己也无法信服。我知道你自己内心一直惴惴不安evening,担心结果,担心面试,担心所有的一切都不符合你的期待。

可是如果你将那些所经历过的事情当成一次彩排,当成一次预先的磨练,而不是真正的上朝,那么你的心态也许会发生一个根本的改观。

因为太过重视,因为总是觉得这些机会只有一次,所以浪费了可耻,所以对自己心有愧疚。不是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

因为你的人生方向本身就是由自己来把控的,未来到底会遇到什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也是要看你的机缘和命运的,不是说别人走到了这一步,你就必须要有紧迫感,要向他们看齐,你也要早点来到这里。

你有自己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节奏,完全不必跟别人相比。

也许真正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改观,正好像在看到天空中雨过天晴的彩虹之后,你都觉得那是不一样的颜色。

生活的节奏范文5

《幼儿教育》20xx年第五期中,有这样一个话题:老师请小朋友欣赏“沙漠风景图”,发现小朋友讲了一会就没话可说了,出现了“和孩子的对话难以进行下去”的情况,是小朋友的表达能力差还是教师选择的活动内容出现了问题呢?

对这一话题我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次的欣赏活动出现了“和孩子的对话难以进行下去的”情况,回顾我们平时开展的教育活动,也常常会看到这种“老师累,孩子更累”的活动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预定的活动内容与孩子的兴趣指向、生活经验产生了冲突。我们知道,孩子通过美术欣赏这一艺术活动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本人的情绪情感和意愿,还有他们所见、所思、活动联想和想象。而“沙漠中的风景”这一内容远离孩子的生活,孩子对此缺少相应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就更谈不上鲜活的个人体验了。所以在这次过程中,他们只是被驱使着进行艺术活动。

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是让我们的教育来适应孩子还是让孩子来适应我们的教育?这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从新纲要中我们知道艺术教育中蕴涵的基本理念是:幼儿艺术活动应该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毋庸质疑,孩子应该是活动中的主体。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应该是生活化的,他们更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中进行感悟和体验,亲历和亲为。教师如果无视孩子的学习特点,单角度地从教材出发组织活动,往预定的活动目标生拉硬拽,忽略了孩子的活动兴趣和活动特点,必然会限制孩子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释放。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要让教育走向孩子的“生活世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开展活动。艺术欣赏活动的目标一般定位在“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为不造成目标的流失,本次活动可选用其他“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让幼儿感兴趣的”的作品,从而替代原有的“沙漠风景图”来开展欣赏活动。

我想:只有了解孩子的生活世界,让教育走向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使教育成为孩子的需要和孩子的乐趣。

生活的节奏范文6

关键词:“快”设计;慢生活;设计哲学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81-01

人类用了几百万年时间进入了石器时代,几千年进入农业时代,几百年进入工业时代,几十年就进入了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正是以这样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快”已经成为现代化和高科技的象征,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其实生活原本并非如此高速。早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生产主要以协作相对独立的耕种为主,个体生产不会对整体产能构成很大影响,所以生活节奏较慢。但随着步入工业化时代,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人人都处在工业生产链条中。快速运转的机器不知不觉间加快了人们的步伐。而竞争是推动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优胜劣汰的生存准则必然促使人们以提高效率来增加自身竞争力,必然会营造一种快节奏生活的氛围。加上在此氛围中人们逐渐形成迅速、省时及效率最大化的内在心理状态,共同催升了如今前所未有的“高速”。

然而快节奏的生活使人类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巨大危害。快速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不仅让能源资源变得紧缺,生存环境恶化,同时也透支着人们的生命,摧残着人们的思想。为了生活人们疲于奔命,失去了幸福感,逐渐成为“快生活”的奴隶。在巨大的压力下,人们从心底渴望生活能够慢下来,渴望有时间来享受生命。

“慢”不是拖延时间,“慢生活”也不是支持怠惰。它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让人们去寻找生活的平衡。“慢生活”倡导首先由“慢餐运动”发起,号召人们反对单调的快餐,提倡营养均衡的饮食,并强调一定要坐下来慢慢享用。随后第一届“慢城市”大会在意大利奥维多召开,提出建立“慢城市”。 2005年“慢生活艺术组织” 成立,设立了“世界慢生活日”,并倡导“慢生活”14原则。

但是这些国际慢运动所提倡的美好愿望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得到实现。在这个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存的时代,试问谁肯真正的慢下来呢?快,加强了人们之间的协调发展,加速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了社会的再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大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适应快节奏发展的“快”设计,来实现人们慢生活的追求。

“快”设计,不是一种设计风格,而是一种设计理念。它既不同于原有的快速商业性设计,也异于慢设计。是一种建立在世界快速发展基础之上,对原有设计反思后而产生的新的设计理念。它并非是指时间的多少,速度的快慢,而是强调设计师要悉心研究人们快节奏生活的现状,洞察人之所需,通过耐心、谨慎、深思熟虑之后创作出更有内涵,更适应发展的设计,并迅速的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是一种设计的哲学——通过设计让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得到更多的生活享受和体验,力争达到 “快”与“慢”的平衡并和谐发展。

到底何为“快”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验一下。

首先,“快”设计提供更加省时便捷的使用和服务,给人更多美好生活享受。如厨房切菜器的多功能化设计,可轻松的切丝、切片、切花……耗时缩短,且效果极佳。人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创想,将食物刮擦成各种形态。原本枯燥劳累的做饭一下子变成了艺术创造,同时增加了共同享用美食的时光,家庭生活变得更加温馨。

其次,“快”设计在快节奏进程中丰富人们的慢生活的享受。将信息高科技快速应用于汽车行业,使未来交通网络化,汽车将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汽车机器人的产生,将给人们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安全,快速,准确……让你可以安心的在快速移动中慢慢的休息或娱乐。

再者,“快”设计能在快节奏中引导人们慢生活。如在快餐行业中,对菜肴精心设计,就会使人们下意识的放慢享用美食的速度。同时快餐餐具上也可进行一些改进,例如麦当劳的双孔吸管儿设计,变原来一个大孔为两个小孔,将吸入的饮料会分流,不但降低了饮料的温度,同时减缓了人们饮用的速度。

人们渴望慢生活,但是慢不代表静止或倒退,它是一种发展中的慢。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生活需求的层出不穷,说明我们的设计并非超前而是落后了,不论是思想还是形式都没能跟上人类发展着的需求。“快”设计将在快速发展的趋势中为人们创造优质的慢生活享受,寻找“快”与“慢”的平衡,寻找生活迷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