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标发音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标发音表范文1
音标教学在中学既是一个难点,有时又是一个盲点,但音标不能不教,因为它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拐杖。我在教学中总结了分步、分组、分类音标教学法,现介绍如下:
第一步:识记音标
一、 元音教学技巧
二、 辅音教学技巧
三、 综合记忆技巧
第二步:拼读单词
一、 简单拼合音标
二、 拼读简单单词
三、 学习简单拼读规则
四、 中长与较难单词拼读
正文:
音标教学在中学是一个难点,有时又是一个盲点,因为中考现在一般不考音标。但音标不能不教,因为它是学生学英语的拐杖,有了它,学生就具备了自学能力,没有它,学生的英语学习受限制。但音标知识枯燥难记,学生不想学,教师不想教。我在教学中总结了分步分组分类音标教学法,能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很容易学会和掌握音标,一般只需要两到三节课就可以教完48个音标。现介绍如下:
第一步:识记音标
这一步我们要教会学生认识、会读、能写出48个音标。教学时将48个音标按发音相近、相似等规律分类,分成若干组教会学生识记。
一、 元音教学技巧
首先要让学生记住48个音标的分类。让学生记住一组数字,英语中有48个音标,其中有20个元音,28个辅音;在20个元音中,有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12个单元音中有5个长元音和7个短元音。
其次是让学生明确概念。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元音、元音分类中的单元音、双元音、长元音、短元音分别是什么概念,要跟学生一一讲清楚。可以讲得形象一点,元音是指在发音时,声音在口腔中不受任何器官的阻挡或摩擦的音。单元音就是单个的元音,双元音就是两个单元音合并发音,长元音就是发音较长的音,短元音就是发音较短的音。
第三是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这一点最重要。先让学生记12个单元音,方法是长短对应,五个长元音分别对应五个短元音它们分别是:|i| |i:|、|||:|、|u||u:|、||||、|?蘧||?藁:|(其中?藁:与?蘧略有变化)形成五组,另外两个短元音|е|?|自成一组,共为五组加二。再让学生记8个双元音。8个双元音的记忆方法为3 3 2式,以||为一类的三个 |i| |?藓| u|为一组;以 |i|为一类的三个|ei||ai||i|为一组,最后两个是以 |u|为一类的 |u| |au|。这样12加8,20个元音就好记了。
第四要讲清发音要领。12个单元音中,长短对应中的四组是口形相同的,只是声音长短之分。但另外两个元音的区分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按开口度不同教学生发音,同时提醒学生不可将汉语拼音e与/e/音混读。8个双元音是单元音的声音组合,所以比较容易读,但要注意连贯。
二、 辅音教学技巧
首先还是让学生明确一些辅音的分类。辅音主要分清辅音和浊辅音。
另外还有一些音如:爆破音,摩擦音,破擦音,鼻音,后鼻音,唇齿音,舌侧音等。至于哪些是清辅音,哪些是浊辅音或其他方面的辅音,到分类教学时再讲。
其次是让学生掌握各类辅音的概念。什么叫辅音,就是在发音时,声音在口腔中受到阻碍或摩擦,也就是与元音相对。清辅音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辅音就是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其他各类辅音可根据汉字判断它的概念。
第三是将辅音分组记忆。在教学分组记忆时,再强调各种概念。学生已经知道辅音共28个,其中清辅音11个,浊辅音17个,而且其中的10个清辅音对应10个浊辅音,他们的发音口形与舌头位置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清辅音与浊辅音的区别,也就是声带振动与不振动,声带不振动的要有气流外冲与口腔器官摩擦形成声音。如/P/(扑),/b/(卜)。这10组清浊辅音是 /pb/, /td/,/ /kg/三组爆破音。再按舌头从平到高的位置变化分另外三组为 /sz//θ?奁/ /?蘩З/
三组摩擦音 ,再有三组破擦音与前两个三组都相关,基本是这三组摩擦音前加爆破 /t/, /d/,但中间一组略有变化,它们是/tr/与/dr/,这样这三组音分别为:/ts// dz//tr//dr/ /t?蘩//d?廾/,它们。最后一组是唇齿音 /f/, /v/。让学生记住成语:唇齿相依,说明发音时不能忘记唇齿结合来发音。这样学生记住了28个辅音中的20个。还有8个,告诉学生将这8个辅音分为四兄弟和四姐妹。四兄弟是舌侧音和鼻音及后鼻音:/l m n η/,在字母表中 l m n是相连的三个字母,音标学习时可借来记忆,后鼻音η的记忆要借助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中有 ang, eng, ing, ong,的eng这个音发音相似。最后是四姐妹 / h w r j /比较杂乱,但已为数不多,相信学生也不会感到难记,提醒学生注意w j为半元音,还有/h/的发音,它是10组音之外的唯一一个清辅音,而且发音部位较为特别,可联系汉语拼音中的这个音,去掉声带振动就可以了。
第四是要讲清发音要领。辅音发音有的较为难发,有的较为难记,要将重点的发音位置讲清楚,这里不多辍述。
三、 综合记忆技巧
在分组教会学生之后,要让学生综合记忆。记忆方法是结合数字。就是看分组的数字想相应的音标。数字图为
元音中最上面一行的5代表5个长元音。第二行的5+2代表5个长元音对应的5个短元音外加2个无对应的短元音。第三行的3 3 2代表三个一组与两个一组的双元音。辅音中第一行的10和第二行的10代表对应的10个清辅音和10个浊辅音,4+4代表余下的八个音分为四兄弟和四姐妹的两组。如此归类记忆,学生记得快又记得牢,不容易忘记。
第二步,拼读单词
学是为了用,学生在学会音标之后,要能用音标拼读单词,这样他们就具备自学能力了。但拼读单词要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
一、 简单拼合音标
这一做法除了让学生巩固所学音标,还可以让学生将两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合并发音。所以先给学生一些单音组合,如一个辅音加一个元音:/ sa:/ /b/等。再辅元辅组合:/ sa:s/ /b:d/。这时一般给的是容易发音的音标,让学生建立信心,找到感觉。
二、 拼读简单单词
学生能拼读简单音标组合之后,可以让学生看书后的词汇表,最好是学生没学过的词汇。让学生找能通过拼读音标读正确的单词发音,老师进行校对,看学生发音中有没有不正确的发音,及时更正。
三、 学习简单拼读规则
在拼读进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与简单拼合不一样的音,如/p/在/s/后就发/b/等等,我们要告诉学生在发音中的一些规则,当然音标中的规则很多,我们有时需要归类才能总结,甚至有的规则学生用不到,我认为就没有必要多讲,因为讲了学生也不感受兴趣,更谈不上记了。只要不影响学单词就行。
四、 中长与较难单词拼读
学生拼读能力提高后,可以让学生识读中长和较难的单词,这时就要让学生学会单词重音,强读与弱读等知识。并且让学生学会划分音节。让学生了解一些字母组合等。
音标发音表范文2
关键词:标题音乐;无标题音乐;文学性;绘画性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096-02
一、标题音乐的概念
所谓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是用文字、标题来展示情节性乐思(表现文学性内容)或通过模仿、象征、暗示等手段模拟自然音响(表现绘画性内容)的器乐曲,产生于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标题音乐一词是由李斯特首创,是音乐与其它姐妹艺术有机结和的产物,音乐与文学、美术等非音乐因素相融合不但提高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而且对演奏、欣赏等实践环节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标题音乐与之相对应的是纯音乐(Absolute Music),也称为绝对音乐,即无标题音乐,是在音乐表现手段上不借助于标题,以音乐自身的逻辑来进行艺术表现,无任何音乐以外因素的器乐曲,17、18世纪以前的作品大多为无标题音乐。
对于标题音乐,人们往往有个误区,就是认为作品只要有标题就是标题音乐。我们熟悉的器乐作品像海顿的交响曲《时钟》、《惊愕》,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热情》等作品虽有标题但却不是标题音乐,这些作品的标题是出版商、评论家后来加上的,标题只是启发听众的想像力,引导听众的思路,对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稍作揭示。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在音乐表现要素、曲式结构、内容题材方面有明显区别,判断一部作品是否是标题音乐的首要标准是看作品是否表现文学性、绘画性内容。标题音乐与文学、绘画联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作品内容直接取材于文学或绘画,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乐《天方夜谭》、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二是用音乐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或进行风景描绘,如柏辽兹的交响乐《幻想交响曲》、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另外,标题音乐专指器乐作品,声乐作品不包括在内。标题音乐的标题一般为作者所加,标题与音乐有紧密联系,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概括,是作者创作意图的展示。
二、标题音乐的产生
标题音乐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在约斯堪文艺复兴歌谣曲中,在巴赫《送兄远行随想曲》中,在维瓦维尔弟《四季》等器乐作品中都出现过标题音乐描写性、象征性因素;标题音乐在古典主义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出现,追求自由、崇尚个人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浪漫主义在音乐中体现为强调音乐的表情意义,将抒情和情感的因素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浪漫主义音乐更多的追求自由、运动,强烈地激情,寻求更多的变化、剧烈地对比、戏剧性的冲突及多种情绪的极端化。为更好的表现感情,音乐敞开了自己的大门,与文学、戏剧、美术等艺术密切联系。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标题音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是标题音乐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标题音乐得到了完善并被发扬光大。美国音乐理论家约瑟夫・马克利斯在《音乐欣赏》一书中指出:“标题音乐在19世纪这样的时期是特别重要的。在这个时期里音乐家敏锐地意识到他们的音乐更加接近于诗歌和绘画……”对于标题,浪漫主义作曲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只有出于诗意所需作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理解整体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标题或曲名才是必要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在创作中认为传统的音乐语言不能完全体现他们内心所要表现的内容,古典主义的均衡、秩序、约束、理性令人难以接受,他们更深入的介入生活,表达对生活的情感,抒发对宇宙间自然万物现象的情感,对人类最富有个性的细微情感甚至瞬间感觉作以展现。他们需借助于戏剧、诗歌等文学艺术的形象来寻求音乐之外的意义,从而提高了音乐的想像力和表现力。
标题音乐是李斯特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他曾说:“在我们看来,器乐作品标题性中所包含的诗意叙述与其说是器乐枯竭、蜕化的征兆到不如说是我们时展所促成的现象,是当代艺术前进道路必经的一步,在某些不为大家所熟悉的形式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它们具有动人的魔力便逐渐为艺术家和广大听众中有见地的人所承认”。李斯特对标题音乐有过系统的研究,他指出:“标题音乐可以不再让欣赏者们随意猜测,以免与作曲家的原意造成不统一错误的理解;标题音乐在标题上已把含义作较明确的提示”。
三、标题音乐的发展轨迹
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上形式上的反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误区、偏差,为避免机械的反映论,思维的逻辑要概括的反映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必然性,揭示对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完全成熟的经典的发展点上构成统一的。纵贯标题音乐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标题音乐有五个经典的完全成熟的发展点,在这五个发展点上标题音乐完成了它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标题音乐的第一个发展点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它通过带有文字说明有内在逻辑的五个乐章为标题音乐开了先河。《田园交响曲》的五个乐章带有情节逻辑性,第一乐章:初见乡村景色时的愉快 ;第二乐章:溪旁景色;第三乐章:乡民的欢乐聚会;第四乐章:雷电―暴风雨 ;第五乐章:牧歌,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激心情。贝多芬在这部作品总谱的扉页上写有这样一句话:“感情的表现多于音画”,在他创作中标题因素处于从属地位,主要表达人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感受,而不仅仅单纯的进行音画描绘。《田园交响曲》与以往的交响曲相比较有四大突破:一,传统的古典交响曲大多都为四个乐章,《田园交响曲》突破了古典章法设有五个乐章;二,《田园交响曲》五个乐章都有标题;三,《田园交响曲》的五个乐章情节上密切联系,内容上有逻辑关系;四,《田园交响曲》的二、四乐章通过模仿、象征等手段表现鸟的鸣唱、暴风雨,展现大自然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壮丽景象。《田园交响曲》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为以后作曲家的创作构思产生了重要影响。
标题音乐的第二个发展点是韦伯的《邀舞》。《邀舞》后来经柏辽兹配器改编为管弦乐,提高并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首作品具有圆舞曲的风格,细腻的描绘了19世纪上层社会舞会中男女宾客相识、邀请、交往、告别的有趣过程。《邀舞》是标题音乐的早期代表作,为标题音乐提供了范例。
标题音乐的第三个发展点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导者,他使文学性情节和戏剧性构思侵人交响曲领域,并首先体现在《幻想交响曲》中。这部交响曲有一个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柏辽兹是把自己的爱情经历写进交响曲,他爱上了英国女戏剧演员斯密逊,遭到拒绝后被一种强烈而又无法抗拒的痛苦所困扰,作品把文学和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整部交响曲像没有歌词的音乐戏剧,音乐与舞台形象相联系。
柏辽兹的创举体现在通过“固定乐思”的手法为标题音乐提供最宝贵的经验。柏辽兹在全曲前写有一段文字:“一个具有病态的敏感并富于幻想的青年音乐家,由于失恋在绝望中吞服鸦片自杀,但因服用剂量不足未能丧命陷入沉睡之中,在梦境中出现奇异的幻想。他的感觉、情绪、记忆在脑海中变成了音乐意象和构思,他所爱的女人化为一个旋律,一支反复出现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在《幻想交响曲》代表意中人的固定乐思,它在各乐章以不同的面貌和性格出现,第一乐章:梦幻热情;第二乐章:舞会 ;第三乐章:田园景色 ;第四乐章:赴刑进行曲;第五乐章:魔鬼夜宴的梦。首先以快板的奏鸣曲式开头,接着是华丽的圆舞曲,然后是怪怪诞诞的进行曲,最后以幻想的辉煌场面结束。《幻想交响曲》开辟了音乐艺术一个新表现领域,柏辽兹以后的浪漫派作家相继运用固定乐思手法创作了大量标题音乐作品。
标题音乐的第四个发展点是李斯特。李斯特深受柏辽兹影响,提出“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这一概念,并把标题音乐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说:“音乐和文学、美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依靠并运用这种联系,音乐就能达到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愿望所交织的一个焦点”。李斯特最大的贡献是他首创了交响诗――单乐章标题交响曲这一体裁,他把传统交响曲四乐章结构浓缩于一贯到底的单乐章结构中,主体动机的发展变化、曲式的自由处理都服从于对文学内容的整体理解。这类作品不严格遵循古典结构,标题含有诗意。他作有十三首交响诗,如《前奏曲》、《普罗米修斯》、《塔索》等,内容大多取材于诗歌、戏剧、绘画,表现某种思想意向,突出的主题往往是人生苦难及其思索与奋斗。
音标发音表范文3
浙江省温岭市“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之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进修校“专业背景下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技术”的指导下,笔者以被观察者的身份上了一节观摩课“8和9的认识”,其他培训学员8人一小组对课堂进行观察分析。其中一个小组是观察“课堂提问设计的有效性”。观察统计如下表: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从表中可以看出:笔者在课堂中提问频繁(一节课达90多次),且大多是封闭式问题,提问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有反应的占79%),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试想一下,一堂课只有40分钟,平均每分钟提出两个问题,学生哪有时间进行思考?笔者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已有多年,一直认为自己的课堂提问虽称不上凝练,但绝非是“满堂问”中的一员,内心里对这种行为比较鄙视,而如今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精心准备的一节公开课上,居然不自知地问了这么多问题,遑论日常课啊!这张量表带给笔者极大的震撼,由此,笔者开始关注自己平时上课的提问情况并加以剖析,追寻着学习改进策略。在不断的学习中,笔者逐渐意识到,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认知能力浅,在思维上显得较被动,需要教师的正确提问引导、启发,促进他们积极地思维,从而达到获取、深化知识的目的。现剖析与反思几则自身的案例,阐述如何改进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提问内容宽泛,教学目的不明
【案例回放】
“8和9的认识”教学片断:8和9的书写
师:8谁会写?(指一学生上台试写)小朋友仔细看,他是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
(此生写的笔顺是对的,只是不匀称,不光滑。)
师:请小朋友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写8。会吗?9怎么写?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写9。会吗?打开数学书第51页,先描写再自己写8和9。
能正确书写8和9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笔者先指名1人试写8,此学生写的笔顺是正确的,是不是所有学生都知道了8的笔顺?接着通过书空、范写、临摹等环节教学生写8和9,是否所有学生都能写规范、工整?答案是否定的,当学生在独立书写8和9时,我们对全班学生进行观察,发现20%的学生写错笔顺,为何?问题就在于教师提问的目的性不明确,只是依样画葫芦,参考名师怎么提问,自己也学着这样提问。
【改进】精设内容,凸显目的
师:你们会写8和9吗?谁会写?老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写。其它小朋友干什么呢?当当小评委,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从哪里开始写?听明白了吗?
(1)生示范。
(2)评议:小朋友,他们写得怎样?(请两位)刚才这位小朋友写的时候,大家观察了,笔顺对吗?
(生活动,再次书写)
师提示:8从日字格哪里开始写?(帮着写)
(3)师示范:请小朋友伸出手指,跟随着老师一起写8,再写9。会写吗?拿出作业纸,写一行自己最满意的8和9。
【思考】教师的提问并非无的放矢,随意发问,而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预设提问内容,弄清每个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而且要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教师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选准问题的切入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设计提问,力求使提问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实践证明,只要明确了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直接的效果。教师有目的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提问数量庞杂,教学重点模糊
【案例回放】“认识整时”教学片断:钟面结构
1.请小朋友找找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2.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钟面,看(师画一个圆和刻度),画好了吗?少了什么? 12个数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请你上来指一指。(师写)同意吗?还少了什么?秒针我们以后再研究,(师画时针和分针)这根针叫什么?这根叫什么?时针和分针有什么不同?
3.你们平时看到的时针和分针是静止不动的吗?那它们是如何转动的呢?这样转的方向叫什么方向?
钟面结构的知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笔者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发现58.1%的学生会画出三根针,一半学生能叫出三根针的名称,钟表上的12个数能按顺时针排列的有82.7%,但只有16.1%的学生画出了“时”的刻度,基本能较均匀地排列在“圆周”上。笔者不顾学生实际,提问设计多而琐碎,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整个环节教师操作学生听。
【改进】精简数量,直击重点
1.组织小组玩钟,要求:边玩边看钟面上有什么?再拨动钟后的按钮,看看钟面上的针是怎样走动的。(学生自主玩钟,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小组汇报:
(1)刚才小朋友玩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畅谈发现)
(2)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学生展示)
3.小结学生发言,并利用课件再巩固一遍钟面的知识。
【思考】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前,先订立清晰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扣紧教学目标,精简提问数量,抓住关键,直入重点,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尽可能设计“大”问题。应当注重课堂提问的密度、节奏,避免问题过于琐碎、直白,以保证每次发问都是有效的,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要对问题进行合并、简化,力求问题结构简明、合理,问题合乎逻辑,有针对性。教师初步尝试课堂提问,不妨根据教学目标,限定自己在40分钟的课堂内只提规定数量的问题,如20个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三、问题难度拔高,学习兴趣骤减
【案例回放】三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这个四边形叫什么名称?它有什么特点?请你动动手像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去研究。研究好后,同桌交流交流。
生:我用量一量的方法,发现对边相等。
师:(用两只手比划)上下两条边一直长下去,会不会重合在一起?
生:不会。
师:像这样的两条边数学上叫平行。
(课件演示:)
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师:为什么叫平行四边形?
(这时,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悄然无声,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举手回答。)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分两段编写,教学用书上建议:第一学段是在三年级上册,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即可。第二学段是在四年级上册,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同一内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笔者没有把握好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定位,把四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提前了,这样既在三年级时拔高了要求、增加了难度,又造成四年级的重复学习。由于忽略了知识发展的层次性,致使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都受到压制,不能使学生有效建构新知,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改进】整体把握,延续热情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框架,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问:这个框架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生:这个图形不是长方形了,因为它的四个角不是直角。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师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还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生活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老师又一次演示长方形活动框架)
(它们的相同点:都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它们都有四个角;不同点:长方形的四个角必须是直角)
动手操作:学生利用小棒搭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思考】课堂提问的难度如何才能拿捏有度?问题太易,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无法延续学习热情,提问的有效性就会降低。本案例教师随意拔高提问的难度,可能是想把课上得有深度,与众不同,这本无可厚非,然则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只有准确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让教学设计真正从学生出发,从教材出发,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既有知识的丰盈又有思维能力的提升,更有对学科知识的持久兴趣。有位教育家说过,“跳一跳,摘到桃子。”提问也应如此,只有提问在学生思维和记忆的最近发展区,才可能使他们通过推类、联想等方法来获取答案,这样就会达到中国水墨风景画“平中见奇,错落有致”的和谐效果。
四、提问权力剥夺,学生亦步亦趋
【案例回放】“一下解决问题”教学片断:拓展练习
(1)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一共买了几个苹果?
生1:3+8=11(个)。
师:对吗?为什么不对?你是怎么列算式的?
生2:8+8+8=24(个)。
师:谁能明白这个算式的意思?
(根据学生的解释教师出示课件)
(2)妈妈买了3箱牛奶,每箱20袋。一共买了几袋牛奶?
生1:20+20+20=60(袋)。
生2:20+3=23(袋)。
师生评析(方法同上)。
(3)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了小笼包,每人吃了9个。我们一共吃了几个小笼包?
学生作业反馈:
生1:9+9+9=27(个)。
生2:9+9=18(个)。
生3:3+9=12(个)。
师生评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要让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解决教师或者教材抛出的问题。笔者每个问题都由自己提出,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的每个问题。教师提供的素材是学生还没有学习乘法的,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分析题意的能力较弱,这样的题型容易做错。我们何不引导学生自主找出错误原因及时改正,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并在自我反思中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道题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决吗?使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所在,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改进】鼓励提问,学会学习
出示甜甜的数学日记:
昨天,我们一家人去了超市。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买了3箱牛奶,每箱20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了小笼包,每人吃了9个。我发现爸爸一共买了24个苹果,一共买了23袋牛奶。
师:读了甜甜的日记,你想说什么?(给学生1分钟思考)
生1:甜甜把苹果的个数算错了。应该一共买了11个苹果。
生2:对的。3 袋苹果,每袋8个,就是8+8+8=24(个),爸爸一共买了24个苹果。
生3:“一共买了23袋牛奶”是错的。买了3箱牛奶,每箱20袋。一共买了60袋牛奶。
生4:算式20+20+20=60(袋)。
师:大家都听懂了吗?(课件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师:甜甜的数学日记里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了小笼包,每人吃了9个。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生:我们一共吃了多少个小笼包?
齐读三句话,学生在作业本上列式。
反馈:
生1:9+9+9=27(个)。
生2:9+9=18(个)。
师:比较这两种算式,同桌讨论一下,谁对?为什么?
师:你想说什么?
生1:甜甜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生2:做完题目要检查。
音标发音表范文4
2015年,印度对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708.3亿美元,下降1.1%。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96.9亿美元,下降27.2%,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6%,下降0.5个百分点;印度自中国进口611.4亿美元,增长4.9%,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5.6%,增长3.0个百分点。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514.5亿美元,增长14.4%。
印度自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机电产品、机械设备、有机化学品、肥料和钢材。2015年印度进口的上述五类商品合计415.6亿美元,占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8.0%。除上述产品外,印度自中国进口的商品还有文物制品、塑料制品、珠宝及贵金属制品、船舶、光学仪器制品、家具和纺织品等。截止12月底,中国在印度出口贸易中居第四位,而在进口贸易中为印度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在印度的十大类进口商品中,中国生产的纺织品、机电产品、家具、金属制品、光学仪器和陶瓷等在印度进口的同类商品中占有较明显的优势地位;但中国生产的运输设备、化工品、贵金属制品、钢材等方面仍面临着来自美国、欧洲各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竞争。
二、印度商标立法体系概况
印度的商标法体系与世界上大多数TRIPS协议国家相似,包括宪法、商标法、商品地理标志法、商标规则和商品地理规则。
其宪法授予议会颁布商标以及其他商业标记相关法律并且议会与国家机关可以针对其他的知识产权进行立法。关于产品以及服务的商业标识,印度以商标法(包括其本身和一部修正案)与商标规则(包括其本身和两部修正案)进行规范管理。关于表明产品或服务地理来源的地理标志,印度以通过商品地理标志法(注册和保护)与商品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进行规范。
三、印度商标法律制度的特征
(一)商标的申请
在印度商品商标、系列商标、联合商标、证明商标和防御商标等都可以注册为商标,该国的商品分类方式与国际分类雷同。只要具备显著性的文字p图案或由以上元素的组合构成的标识都可以申请注册成为注册商标。
可注册为商标的内容要求与中国基本雷同。声音商标或气味商标在印度商标法中没有被明确规制,理论上符合商标法要求即可注册。此前已经有声音商标在印度得到注册,然而气味商标还没有先例。可能伤害了或部分印度公民的标识、化学元素符号及化合物不可被注册为商标;由在世的人的名字或肖像、或者去世不久的人的名字或肖像以及其他暗示在世者或商标注册申请日期前二十年内死亡的人之物组成的标志在印度必须经该在世者或死者的法定代表人书面同意,方可注册为商标。对于纺织品的商标注册,印度商标法有特别的规定:1、只包括料头标记的标志不得注册为商标;2、料头标记不应视为有足够区别力;3、商标注册不应赋予料头标记任何排他性使用权。
我国商标理论上的最短注册时间是15个月,而印度需要24到30个月。除此之外,印度商标的公告期比之我国的三个月,还有一个月的延长期,该延长期以经商标局长同意并付出一定费用为前提。
(二)商标的使用与交易
在印度,只有注册商标可以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然而未注册的商标仍可以买卖或继承,即承认商标的使用在先权利。
对于因到期未缴纳费用而被撤销的注册商标的续展,印度商标法与我国的规定略有不同,除了和我国一样规定有六个月的宽限期以外,在此情况下注册商标被撤销后六个月后一年之内,如按照规定向商标局长提交申请并交纳费用,在商标局长同意的条件下可以将该商标自上次注册期满之日起续展十年。
默许使用制度是印度商标使用上与我国差别颇大的一项。根据印度商标法第33条规定,在先商标所有人在明知情况下连续五年默许某一注册商标的使用,他就不再对其在先商标享有申请宣告后一商标注册无效或禁止后一商标在相关商品或服务中使用的权利(后一商标为恶意注册除外)。
按照印度商标法的规定需要证明注册商标的使用情形时,裁判庭可以在其认为的适当范围内,认可对注册联合商标或实质相同商标中的一个的使用等同于使用其他商标。
经登记的许可使用无权再转让或者继受,但是以下情形并不视为此意义上的转让或继受:合伙经营的公司对其合伙成员被许可使用的商标的使用;重组后公司对原公司被许可使用的商标的继续使用。
(三)商标的保护
对于商标侵权的认定印度商标法与我国理念相近,规定也基本雷同。对于应被撤销的侵权注册商标印度商标法有更细致的规定“任何被侵权人以下列你有按规定方式向商标局长或上诉委员会提出申请时,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注册商标应被撤销:1、商标在本应为受害人或许可使用人所有的商品或服务上恶意注册,并且在申请提出前的三个月内曾恶意使用于所有人的相关商品或服务上的;或2、从该商标注册起连续五年或更长时间内,注册商标恶意使用与任意所有人的商品或服务的。”
印度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许可使用者无权针对侵权行为提讼,而我国商标法规定相应的利害关系人对商标侵权行为也可提讼。
某些本不具备显著性的商标在一定情况下也可认定为有效注册:对于本就缺乏显著性但获得注册的商标,在该商标注册后,任何对其有效性提出异议的诉讼程序开始前,通过使用于其注册的商品或者服务取得显著特征的,该商标不应被认定为无效。
对于在印度享有盛誉的注册商标或其相似商标的无正当理由利用,即使是在原商标所注册的不同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侵害原注册商标显著性特征或声誉的,也被认定为侵犯注册商标。
四、我国企业进入印度的商标风险与对策
(一)商标禁为注册商标的风险
印度商标法禁止将涉及、化学元素符号、人的姓名肖像以及纺织品的料头标记的标识进行注册,某些中国企业商标可以在国内被依法注册却有可能包含前述内容,直接以该本国商标在印度申请注册时,很有可能无法通过;抑或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选择重新设计商标时仅根据国内申请注册的经验忽略了以上要素,不仅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而且耽误了进入市场竞争的宝贵时间。
(二)侵犯他人在先商标的风险
由于印度承认在先使用的商标的效力,企业在申请注册商标时只根据印度商标局提供的注册商标以回避类似商标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准备注册的商标很有可能在印度存在未注册的类似商标。这种情况下,不仅存在不予注册的风险,一旦该商标注册成功,在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育一定时间后再发现有在先使用人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商标注册的时间风险
音标发音表范文5
2、设置输入快捷键:输入常用短语、电子邮件地址或签名时,可以定制相应的快捷键,方法:设置--一般--键盘--快捷键。
3、表情符号:在iOS5中,可以通过设置--一般--键盘--国际键盘,添加表情符号。使用表情符号时,直接在键盘上切换输入法至表情即可。
4、启用语音输入:iPhone具有语音应用程序,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
音标发音表范文6
语文拼音字母表读法:声母表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讷]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 [资] c[雌] s [思] r [日] zh[知] ch [嗤] sh [诗]
y [医] w [巫]
语文拼音字母表读法:韵母表
a[阿] an[安] ao[奥] ai[哀] ang[昂]
o[喔] ong[翁] ou[欧]
e[鹅] en[恩] er[儿] ei[唉] eng[摁]
i[衣] ia[呀] iu[由] ie[耶] in[因] ing[英]
u[乌] un[温] ua[蛙] uo[窝] ue[月] ui[威]
ü[迂]
iao[腰] ian[烟] iang[央] iong[用]
uai[外] uan[弯] uang[往]
语文拼音字母复习要点
易写错的字母
1、声母:b-d, p-q, 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2、f的第一笔写反,t 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写反。
3、韵母:a,u,u的第二笔竖写成了竖弯。
4、ai-ui, ei-ie, ui-iu, ou-iu, ie-ue, un-un 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5、整体认读音节:yu, ye,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 u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u。
易错的知识点
1、整体认读音节只有16个,不要把yan, you, wo, ya, er 等误认为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易错的地方:第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3、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记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没a找o,e; i, u 并列标在后。
4、j, q, x 只和 u 相拼,不与 u 相拼,j, q, x 和 u 在一起时,u 上两点要去掉,如ju, qu, xu, jue, que, xue, juan, quan, xuan中的都是去掉两点的 u,不是 u 。在这些音节中要写成u,分开时要记住写成u。
5、同样记住, yu, yue, yun, yuan 中的u 其实是去掉两点的u,不要加上两点还写成u。
6、音节拼写要注意:
声调不要忘记标,有的轻声音节不要标调。
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不要忘记写,如jia, qia, xia, jian, qian, xian, jiang, qiang, xiang , jiong, qiong, xiong 等三拼音节中的i 不要漏写。
两拼音不要写错:有复韵母iu 的音节中的iu 不要写成iou, 正确的音节是:miu, diu, tiu, niu, liu, jiu, xiu, qiu。
牢记:you 不要写成 yiu或yiou。
7、音节读音容易错的地方:
有声母n, l 的音节要分清鼻音和边音,很容易把鼻音n 读成边音l。
平舌音和翘舌音容易混淆读错。
前鼻音和后鼻音容易混淆读错,特别是后鼻音容易读成前鼻音,如朋友的朋,蜻蜓的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