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工程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工程师范文1
关键词 卓越计划 环境工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22
Abstract The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 is to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teaching, which puts more emphasis o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ability. Selecting the major of envrionmental enginneering of our school as research object, we systimatically analyzed its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problems, then investigated the inevitability, basis and measures of application of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 into the major of environmental enginneering. Based on the reform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present teaching class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foundation in various fields, we realized the cultivation object of our school and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cultivation talents. The obtained results provides a case for the study of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
Keywords excellence schem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改革项目和重要举措,旨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输送大量创新型的工程类人才,进而实行强国富民的目的,这将对国家全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①②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在本校开展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在全校乃至全国的全面开展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从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性、改革的基础、改革的具体实践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1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是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必然性
1.1 国家人才的需求
传统经济不顾环境健康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环境危害事件频繁发生。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尤为严峻,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国家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社会对环境工程学科专业研究及应用型相关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③作为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面对日益严重且更为复杂的环境污染现状,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1.2 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我省所颁布了《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④实施重点目标为将我省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生态强省。因此,不仅要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创新型、高端的环境工程工程类人才以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2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基础
环境工程师范文2
1.1实习基地
少学校师范专业实践教育有多年的经验,教育实习基地覆盖各地区和各类型的学校,但是环境工程专业因为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等原因,使得实习基地少。环境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只有南充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充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南充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三个,并且由于垃圾填埋场地方有限只能供参观学习。实习基地少,使得60多名学生毕业实习只能分组轮换,这样实习时间和实习效果均得不到保证。
1.2实习经费
不足学校属于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经费有限,致使实习经费不足。一方面,没有经费开拓新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无力支付包括指导费、交通费、生活补贴在内的毕业实习费用。这就产生了实习基地少和实习时间短等问题。
1.3实习时间不合理
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三个暑假,从7月中旬到8月初,实习时间为4周。7~8月正是南充最热的时候,炎热的天气使得学生的出行和食宿受到影响。加上暑假学校食堂和宿舍大都关闭,给学生的食宿带来极大的不便。实习时间短、实习时间不合理使得实习效果不佳。
1.4实习考核
方式单一由于实习领队教师只有两名,很难驻扎在实习单位指导学生实习,学生平时的实习和出勤情况领队教师不得而知。加上缺乏与实习单位的及时沟通和衔接,学生实习基本上靠自觉。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会在实习手册上签字盖章,但实习成绩大多流于形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习情况。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无从考核。
1.5实习单位积极性
不高建设实习基地是高等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但许多院校在开展这方面工作过程中都遇到了实习单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实习单位没有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有的认为学生毕业实习增加工作负担,担心学生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大多实习单位放任学生,让学生自习或者不上班。
2毕业实习的对策
针对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在四川省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支持下,举办了环境工程专业办学十周年座谈会。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更多采纳毕业学生和在校学生、教师、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增加实习基地、加大实习经费投入等措施,改善毕业实习,从而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效果,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目的。
2.1增加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开展实习工作的重要保障,实习基地少制约了毕业实习效果。为此,在教务处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拓展新的实习基地,走出南充,将实习基地遍布川东北的南充、遂宁、广安、巴中、达州和广元六个地市。环境工程专业川东北实习基地群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弥补南充市实习基地不足;另一方面,南充市作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距离其他城市较近,可以节约交通费且便于实习指导和管理。实习基地不仅覆盖川东北,而且包含环境监测、质量检验、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不同行业,为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四大功能奠定基础。环境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群主要是近三年建立的,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和质量检验两个行业,环境污染治理、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环保设施运行和管理等行业的实习基地明显不足。由于每名学生需要指派一名指导教师且要独立开展实习工作,而实习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实验场地有限,因此各个实习基地最多接纳10名学生开展毕业实习。
2.2加大实习经费
投入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地方院校的经费投入,使得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经费大幅度增加,生均毕业实习经费由300元增加到500元。这样有更多的经费用于实习基地建设,并解决因为实习基地向南充周边扩展导致交通费、住宿费增加的问题。2.3调整实习时间以往将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期末,会挤占第六学期教学时间,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由于毕业实习安排在7~8月,而此时天气炎热,给毕业实习工作及其师生带来诸多不便。实习时长只有4周,很多学生刚熟悉实习环境,还没来得及实践实习就结束了。为此,将实习时间改为9~10月,与学校的教育实习时间同步,适宜的气候有利于学生毕业实习,同时方便学校和学院开展毕业实习检查与指导。将实习时长从4周增加到8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实习单位各个工作环节,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4改变实习考核方式
第六学期期末告知学生毕业实习安排,毕业实习以集中实习为主,允许不超过10的学生提出分散实习,但需要提交实习单位接收函。实习前召开毕业实习动员大会,邀请学院领导讲解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就业的关系,强调实习安全和纪律,与学生签订《毕业实习安全承诺书》;实习领队教师向学生介绍各个实习单位基本情况,最后进行分组和确定小组长。实习期间,由小组长对每名学生考勤,学生必须认真填写《实习日志》,如实记录实习内容,建立班级毕业实习QQ群,每周通过邮件提交小结并附相关照片,有事必须向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领队教师书面请假,假条交组长保存。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书面鉴定与评语。回校后,召开毕业实结大会,由各个小组汇报毕业实习收获和体会,学生按时交《实习日志》和《实习考核手册》,毕业实习成绩由领队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勤(占10)、小组小结(占10)、小组总结(占10)、实习日志(占20)和实习单位考核(占50)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2.5提高实习单位积极性
通过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共同做好毕业实习工作。在协议中,为了减少实习单位对学生安全的担忧,除了加强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学校为每名学生购买了意外人身伤害保险。积极协助实习单位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依托高校学科优势,谋求与企业多方位合作,让实习单位得到实惠。通过沟通和协调,部分实习单位积极参与毕业实习,为每名学生选派一名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指导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开展各项工作。实习单位领导定期与毕业实习学生座谈交流,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生不仅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感受到实习单位浓厚的文化氛围。
3结束语
环境工程师范文3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内容基本上由各类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验和课程(毕业)设计等三部分组成。在实习教学环节,如何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有机结合,并能够分层次推进,需要妥善安排实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将现代先进的污染控制工艺与设备的相关知识融进实习教学内容;如何将相关企业的运行、管理、维护等生产基础性知识融会贯通到实习教学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所必须考虑的。认识实习通常安排在第4学期,专业课程尚未开设,学生仅仅对环保工艺、设备有个感性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到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环保设备企业、或汽车制造、日化等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进行程度较浅,多为20~30人一组,在企业治理污染车间或设备车间等参观半天。生产实习一般在实习基地进行,学生分成4~5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分散到企业进行1周左右,每个学生循环2个单位,随单位工程师上岗。毕业实习一般结合毕业设计课题进行,不分组,每个同学根据自己课题选择到相应的单位,时间通常3~4周,一般去设计院所、厂矿企业、环科院所、监测站等。实验教学环节,开有环境工程实验(1)和环境工程实验(2),实验(1)内容是水、气、固体废物的治理实验,如混凝实验、离子交换实验、脱硫实验等;实验(2)是创新实验和综合实验,主要结合本专业教师的纵向研究课题,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有机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想。此外,在毕业设计环节也有一小部分进行实验。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是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保设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泵与泵站等课程开设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熟悉相关规范与标准、熟悉设备与材料、熟悉制图标准、熟悉相关软件等,课程设计要做到密切关注国家规范与标准的更新,关注新软件、新材料等,在设计中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等,采取这些措施体现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对课程设计的内容也不断进行拓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环境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措施
“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和改革是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加强对理论教学的理解、改进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等方面都是迫切需要而且非常重要的。因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理论和实践性教学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对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也将有一定的意义。我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完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
根据目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发展方向以及我校环境工程以水污染防治为主的专业特色,及时追踪水学科发展动态,追踪城镇污水和各类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跟踪城镇排水系统和面源污染防治的新理念,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并将之融入到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去。根据建筑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我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环境工程实验”等实验类教学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类教学的教学内容,积极与地方企业协作,完善实习教学的内容,编制有特色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编制相关实践性教学的指导书,编制污水厂实习指导书、环保设备企业实习指导书、水处理实验指导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等文件。
2.2改进“环境工程”实习和实验等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
针对以前实习教学存在的效果差、缺乏动手机会等问题,吸取相关专业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经验,确定“环境工程”专业可行的实习教学方法,将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融入到环境工程专业实习中去。实验教学方法应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4年9月,我专业成功纳入校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3发展与完善“环境工程”相关课程的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确定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验方案,探索如何实现实验教学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机结合。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不同,这类实验方案设计的难度大,实验时间一般较长,实验数据需要进行严密的分析、归纳和整理,这类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其结果对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有积极参考价值。
2.4改革“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将污染控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内容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去,积极汲取现代水处理技术和固体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污染控制领域特别是水处理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非常迅速,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本科学习阶段不至于学习陈旧的知识和内容,需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体现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则需要有与时俱进的课程大纲,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的教学方法等。
2.5设置大学生创新活动平台
学校设置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旨在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性能力。大学生创新活动平台一般由年轻教师申报相应的创新课题,由学生参与完成,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方获得实践创新1个学分。大学生创新项目可以是一般的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问题,也可以是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企业的技术难题,实习实训的相关技术问题等,通过大学生创新活动平台的搭建,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6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4年底,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得到省级人才培养计划立项建设,2015年环境工程专业将制定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培养计划,未来本专业将按照该培养计划进行。
3强化工程实训的实践创新
环境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虽然包含了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求学生达到熟悉企业污染治理工程(工艺、技术)、熟悉生产现场与设备材料、熟悉污染治理环节的辅助措施等,所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训、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内容,并体现一定的创新性思维有重要意义。强化学生在工程实训中体现一定的创新性是毕业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了在毕业设计环节充分体现我校建筑类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与优势,我们强化学生的工程教育和工程设计实训,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指导能力和创新水平,一般学校讲师就可以指导毕业设计,而我校对于指导教师有工程实践方面的额外要求。对于不具有工程方面教育背景的教师,要求通过参加勘察设计相关执业资格考试来提高自己业务水平;还可以通过到设计院、工矿企业进修来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业务水平,目前我专业有4名教师取得了注册环保工程师或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职业资格,有2名教师具有设计院或工矿企业工作经历。此外,在毕业设计环节要求大胆采用新技术和工艺,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为例,以前学生多以传统活性污泥法、卡鲁塞尔氧化沟或SBR工艺,现在鼓励学生在谨慎论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采用已经较为成熟的新工艺,如UNITANK、曝气生物滤池、UCT、倒置A2O工艺等。在涉及到最新工艺和技术的时候,学生对创新思想的认识有明显提高,也明显增加了对工程实践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深度学习或解析国家工程设计规范或工程技术规范(标准),尤其是最新推出的规范(标准),或规范(标准)的修订内容,对提高工程设计实践的创新性有明显帮助。近年来国家的工程设计规范和工程技术规范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更新速度很快。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为例,2006年推出的版本是GB50014-2006,很快2011又分别推出部分修订的新版本。工程实训实践环节的创新性教育,还体现在工程设计过程对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方面,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思维带入工程设计实践,正是强化工程实践创新性教育的主要目的。
4结语
环境工程师范文4
1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现状
1.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联系不紧密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涉及面非常广泛,理论性比较强,在实际的工作中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结合程度比较高,但目前理论课堂中,主要以纯理论的教授为主,过于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以理解消化的现象,使学生不易清晰明白实际工程技术和意义。
1.2实验教学安排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理工科专业,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课程对与学生而言是非常好的实验技能的培养机会,我校在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水处理等多个专业课程中开设了实验课程,实验体系比较完备,但是实验基本都属于基础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单一,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3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的要求存在差距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习主要是认识实习,时间安排比较紧,实习内容相对比较粗泛。实习过程中缺少深入学习生产流程或生产工艺的机会,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有限。此外,缺乏岗位实习,而通常岗位实习是最能锻炼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实习形式,实习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效果。
1.4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有待优化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形式,必须要具备合理的考核体系。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主要依据为就实习报告进行评定,考核手段单一,而对实际操作能力,工作态度等并未纳入考核范围,这样导致无法形成实践教学的及时反馈和互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2.1师资队伍建设
2.1.1教师观念的转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科研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积极引导专业教师及时转变观念,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做到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工具,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1.2培养与引入并重本校教师走出去。鼓励本校教师多去其他单位调研、进修,我校教师曾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华晟实验教学仪器公司、山东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学院、天津理工大学等单位调研,这为我校实践平台构建提供了很多新思路。优秀教师引进来。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中75%左右是来自天津大学、天津城建学院的教授和副教授以及企业工程师,并邀请设计院工程师作为答辩评委,这都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2.2加强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5]。目前,我专业认识实习调整到专业理论课程之后,学生们对专业课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到现场去学习课堂中所讲的那些处理工艺,学习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印象更加深刻,学习效果良好。
2.3优化考核方式做好实践环节的过程控制,加强针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训练,同时,将个性化训练与团队精神培养相结合。我专业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的考核均增加了答辩环节,这项措施增加了他们对课程设计和实习的重视程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实习报告的抄袭现象。从学生实习答辩的表现可大致判断出学生实习效果,避免了单纯从实习报告评定成绩的片面性,使实习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2.4建立宽阔坚实的实践教学平台
2.4.1实验平台实验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过程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6]。我专业现有六个专业实验室,即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水处理、水力学、水泵及精密仪器六个实验室。实验室已配备了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实验所需要的各类实验装备及分析测试仪器,精密仪器实验室还配备了顶尖的专业测试设备,为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在实验教学中,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开发,除了基础性和验证性的实验教学,还引入和开发综合设计型实验,目前采用的实验课教材提供多个综合性实验。如水处理实验设置了离子交换实验,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活性污泥法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设置了微生物的染色,培养菌的制备和灭菌,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环境监测实验设置了水中挥发酚的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等综合性实验。另外,还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学生针对我校仁爱湖水微污染的状况,测湖水各项水质指标,根据湖水污染的情况,自行设计一套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完毕之后,到实验室进行试验验证,根据最后水处理的结果,由学生对所设计的处理流程进行评价。该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
2.4.2实习平台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匮乏,实习基地建设落后于实践教学需要。由于环境保护工作岗位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无法给实习单位带来效益,致使实习单位能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7]。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在巩固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与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北辰污水处理厂、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等主要的实习基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拓宽平台。另外,2011年我专业和西安第四污水处理厂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到西安第四污水处理厂进行生产实习为期两周,和以往的实习相比具有以下特色:①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在两周的时间里学生们系统学习了污水厂的每一个处理构筑物工作原理、流程以及水质指标化验方法。②此外还学习了污水厂运行管理知识,比如中控室,设备管理,配电和电气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多学科交叉知识。③学生还对污水厂的设计图纸进行学习,对照着图纸去现场看,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图纸绘制。
2.4.3实训平台实训有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包括教学见习、教学实训和生产实训,实训结合了课堂教学和实习的优势,教学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使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现已有部分学生已经取得了CAD证书、建造师、助理工程师、项目经理等相关职业证书,实训平台的作用得到了验证。
2.5重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实践锻炼目前我系结合专业课程要求及其实际应用要求而开展的课程设计有:建筑给排水、城市给水处理、水泵与水泵站、给水排水管网、城镇污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设计。在近几年环境工程毕业班中,95%的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都与实际工程密切相关,甚至有些毕业设计原本就是实际工程的一部分,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结语
环境工程师范文5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存在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全社会呼吁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对环境工程综合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探讨如何进一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成为当务之急[1]。
一、在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动力。
中国由于长期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忽略自然环境的保护,一度使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现今由于环保事业正处于起步的阶段,学生对环境保护领域缺乏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就业面相对其他专业领域狭窄,因此学生对此专业的认同感缺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主动,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效果不显著。这些都严重影响高等院校环境工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严重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
2.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
目前专业基础课教材内容通常偏向于理论知识讲解,缺乏工程实用例子,教师通常按照教材编排内容和顺序讲授,学生感觉内容枯燥乏味,无法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知识总量的递增速度会越来越快,新知识的倍增速度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之间必然存在矛盾。环境工程对学科知识前沿性要求的欠缺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通常出现旧办法无法应对新问题的情况。一些工程单位反馈的信息表明,高校学生在走上岗位后,由于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宽广和扎实,某些人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知识和技能结构的自我完善、创新能力等方面缺乏解决各行业中主要环境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环节欠缺,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环境类专业的专业性很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同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资格非常看重。目前国内各高校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环境治理实践环节的培养。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往往出现无所适从,无处下手,无法应对困境,感觉到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当中,这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造成的。
二、提高环境工程学科学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近几年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把它的高度提升到与经济建设并齐的位置。国家、企业,包括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一些经济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这几年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大量的努力和投入,因此提高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素养尤其重要。
1.多渠道引导学生全方面关注环境工程专业,增强专业认同感。
新生入学后要尽早给予他们指导,通过校园或社会当中的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人类的环境问题及当今社会环境热点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环境工程专业的浓厚兴趣。
尽快让学生接触环境专业知识,通过参与高年级甚至研究生的实验研究,熟悉环境工程的多个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业生涯有合理的规划。
邀请相关的环境类证书的权威机构进校园宣讲,让学生适当地了解环境专业的就业情况,对自己日后的职业做到心中有数。
2.加强环境工程新技术和工程实例,充实专业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在熟悉了解成熟的污染控制技术理论的前提下,跟踪当今新兴的污染控制技术理论的发展,加大课堂讲授内容的信息量和新颖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对教学内容可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一些学科前沿知识及国外技术状况的讲解,理论联系实践,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2]。
3.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建立长期的校外实践基地。
课堂内的学习和培养环节显然很重要,但真正考核学生能力和培养质量的还是进入企业后的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培训及参与项目研究工作,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然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还需要到企业实地体验和锻炼。通过在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共同解决企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企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学生还可以在毕业设计时期有较长一段时间直接参与企业工作,直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环境工程师范文6
810F中关于环境工程剪裁的定义为“考虑装备寿命期内通常将遇到的特定环境强迫作用的影响,选择装备设计特性/容限和试验环境、试验方法、试验程序、试验条件、试验顺序,以及改变关键设计和试验量值、故障条件等的过程。剪裁过程也包括编写和审查工程任务、规划、试验与评价文件等。在剪裁中要确保在装备的整个采办周期内适当地考虑真实的天气、气候和其他物理条件。”810F第I部分的附录C《环境工程专家环境剪裁指南》中明确指出:“环境工程剪裁是选择或改变装备设计和试验的过程”。这是对810F剪裁定义的很好说明,但不够完整。实际上,环境工程剪裁是在研究将遇到的环境因素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3个方面的剪裁。
选择装备设计特性/容限,改变关键设计和故障条件这实际上是对装备设计特性要求的剪裁。所谓装备设计特性是指根据技术要求通过设计而赋予装备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装备的物理特性(尺寸、重量、重心接口、互换性等)、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电源环境适应性等。人们又把物理特性和功能性能称为产品的专用质量特性,而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等特性称为通用质量特性。由此可见,剪裁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每一质量特性都有其相应的技术指标和容差要求,如环境适应性,要考虑各环境因素的量值大小和容差。无论是各环境因素应力的容差,还是作为产品故障判据的性能参数容差,其量值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判定产品是否有故障的依据,称它们为故障条件。因此上述质量特性的应力量值大小及其容差甚至故障条件均是剪裁考虑的重要因素,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剪裁确定。
选择试验环境、试验方法、试验程序、试验条件、试验顺序,改变试验量值这实际上就是选择和改变试验的过程,即试验剪裁。810F中的每一个试验方法都对应一种环境,因而选择试验环境就是选择试验方法。但针对该环境因素对不同装备作用或影响的方式不同,试验方法中往往设置多个试验程序,而每个试验程序均是一个完整的试验过程,即一个完整的试验项目。每个试验程序(试验项目)均有对应的试验条件。环境试验中有一部分试验项目具有破坏性,而且作用于同一试件上的试验项目次序不相同时,由于产生不同的减缓或叠加效应,试验结果会不一样,因此试验项目实施次序也应很好地进行剪裁、设计。
编写和审查工程任务、规划、试验与评价文件这实际上是对环境工程任务和管理文件的剪裁。810F第I部分的附录C《环境工程专家环境剪裁指南》中明确指出:“广义说来,剪裁过程也包括编写或修改工程任务和计划文件”。所谓工程任务,就环境工程来说包括环境工程各个工作项目。GJB4239中规定了包括确定环境适应性要求,进行环境适应设计和预计,开展环境试验与评价,以及全寿命环境工程管理方面的20个环境工程工作项目。由于军用装备研制的起点(包括全新研制、老型号改型)、承研方在型号系统中地位(总体单位、成品厂或成品厂的初始产品供应方)的不同,其实施的工作项目也不同,因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型号实施的研制阶段的不同等剪裁计划文件和试验文件。这些剪裁工作实际上是管理要求方面的剪裁。可见,810F的剪裁工作,包括了设计要求(即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剪裁、试验剪裁、管理要求及文件的剪裁,剪裁工作遍及方案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全过程。
GJB6117-2007《装备环境工程术语》对实验室环境试验剪裁的定义是:“对装备寿命期各阶段实验室环境试验工作及内容等进行剪裁,是环境工程剪裁的组成部分”。GJB6117对该术语进一步解释如下:“是以有关标准或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为基础,根据装备(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要求、自身特性、相似设备情况、寿命期阶段、设备、人员等进行分析和权衡,确定装备(产品)寿命期各阶段环境试验要求及其具体内容的过程,包括试验项目、试验项目顺序、试验条件和试验步骤等方面的剪裁”。对定义进一步作说明如下:1)实验室环境试验剪裁的最主要依据是装备(产品)研制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2)实验室环境试验剪裁包括GJB4239中规定的寿命期各阶段的环境试验剪裁,不限于环境鉴定试验;3)实验室环境试验剪裁还要考虑产品自身特性、相似设备、试验设备等其他情况;4)实验室环境试验剪裁是环境工程剪裁的组成部分,不包括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剪裁。810F第I部分的附录C中还明确指出剪裁的目的是:“帮助确保装备在其使用寿命期间预期遇到的特定环境方面不会出现过设计和欠设计、过试验和欠试验”,从而使“制造出和经过试验后的装备能在其整个寿命期经历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量值的作用下可靠地工作”。众所周知,美国军用标准810C是一个引用的菜单标准,GJB150作为其等效标准具有相同的性质。因此810C和GJB150中规定的一些试验条件常常被直接引用作为设计要求和试验条件,从而导致过设计和过试验的情况屡屡出现。如许多产品怎么也通不过规定的试验,但在使用中却从未出现故障。因而随着810C和GJB150的广泛贯彻实施,由于过设计和过试验所带来的进度延误、资源浪费,对自行剪裁确定环境适应性设计要求和环境试验条件的呼声日益高涨。810F和GJB150A这类剪裁标准就是为了避免过设计和过试验而制定的。
环境工程剪裁工作重点是装备设计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和环境试验要求。GJB4239中工作项目201、202、203和204明确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工作要点。在810F中则通过规定一组环境管理和工程任务来指导剪裁工作。这些任务及目标包括:制订环境工程管理计划;确定寿命期环境剖面;制定使用环境(数据)文件;确定环境要点/准则清单,即确定环境设计要求和试验量值,并作相关的技术问题说明;制订详细的试验计划及编写环境试验报告。这些工作关系参见810F中《环境工程工作指南》的图1-1。显然,这些工作涉及项目主任(项目总师)、设计工程师、环境工程专家、试验工程师、试验实施和操作人员。各种人员根据其职责实施相应的剪裁任务。
810F和GJB150A的剪裁要求和分析
GJB150A是810F第I部分《环境工程工作指南》的第5章《通用实验室试验方法指南》和第II部分《实验室试验》的等效标准,因此GJB150A的剪裁实际上仅限于对实验室试验及相关技术管理文件的剪裁。从表1可以看出,GJB150A和810F的相应部分基本上都有与剪裁相关的内容和要求,但存在着以下差异:1)GJB150.1A的前言没有直接明确标准的剪裁性质,而810F的前言中则明确说明“其第II部分的各试验方法不能全套引用,也不能作为不可改变的例行程序使用,而是用于选择和剪裁的基本方法”。2)810F前言中明确剪裁的内容是设计要求和试验参数,而且明确标准中的第I部分提供了针对装备寿命期可能遇到的条件进行剪裁的任务、过程和方法指南。应当指出,剪裁设计要求和环境工程工作任务远远超出了实验室试验的范围,已扩充到管理和设计范围。作为810F这样一个集管理、设计和试验方法为一体的混合型标准,前言中有这方面的内容是理所当然的。GJB150A作为实验室试验方法标准没有提及剪裁设计要求,符合我国军用装备设计要求应当由总体(师)单位剪裁的研制程序。3)GJB150A中的各试验方法不像810F第II部分的各试验方法那样在一开头就用眉语强调标准要进行剪裁后才能使用。4)GJB150A的编写格式基本上与810F相似,去除了GJB150中体现引用标准特点的《试验条件》和《引用本标准时应规定的细节》二节,而将《试验条件》一节改为《剪裁指南》。《剪裁指南》的内容除试验条件外还包括试验方法、试验程序、试验顺序等,具体内容两者基本相同。#p#分页标题#e#
GJB150A、810F中有关《剪裁指南》一节强调根据装备寿命期可能遇到的环境、装备特性和受环境影响程度等,剪裁确定是否选用某种试验方法及该方法中的有关试验程序,以及确定各程序对应的试验条件。这一过程与我国军用产品的研制体制和程序不符,也不符合GJB4239中规定的环境工程工作程序,因而易造成以下一些误解。环境适应性作为一个质量特性在立项论证阶段和研制阶段早期就应通过应用GJB4239的环境分析中规定的一系列工作项目或810F第I部分4.2.2节和附录A、附录C提供的指导,剪裁确定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定量和定性要求,然后设计人员按此要求在工程研制阶段进行耐环境设计,研制出的硬件才能逐步开展各种实验室环境试验。GJB150A和810F中有关部分(如表1中列出的第4节或第2节《剪裁指南》)规定直接按上述方法导出试验条件,而不提及设计要求,给人的印象就像是环境工作只是进行事后把关的环境试验。这与810F中一再强调的剪裁设计要求,工程研制阶段用环境试验发现装备设计工艺薄弱点和探讨装备设计的环境阈值等是不相符的。
对于军工产品研制来说,实施环境试验的单位不是第三方就是装备成品研制单位,他们并不具备确定环境试验条件的数据,尤其是诱发平台环境数据,而且这也不是他们的职责。事实上环境适应性要求早就应在研制任务书、合同或协议书中明确,因而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剪裁在形成上述文件前就应进行并将结果固化在上述文件中。准确地说,应当根据研制任务书、合同或协议书中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来剪裁试验方法、试验程序和试验条件,不同阶段的环境试验均应以环境适应性要求为基础剪裁其环境试验的项目和试验条件等。要指出的是,研制货架产品的民用部门或军工单位,并不存在由用户确定研制任务和签订研制合同与协议书的问题,因而没有用户规定的要求,也就谈不上按用户要求的指标进行相应的鉴定和验收环境试验,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只能等待实际使用检验,因此研制单位可以自行确定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项目等,甚至不事先确定环境适应性要求,而只确定环境试验项目和进行相应的环境试验。应由不同单位分别承担完成剪裁工作由谁承担和由谁来认可不明确。实验室环境试验剪裁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的项目的剪裁应由使用方负责,有的则应由承试单位实施,甚至由承研单位承担,其最终结果应经过评审并得到相应机构的批准。这是一个管理问题。GJB150A中没有相应的说明,因此实施起来容易造成混乱和无所适从,急切需要加以明确。
810F前言中有关剪裁的内容及其分析
810F前言中指出,“标准分为两部分,第I部分是描述管理、工程与技术在环境设计和试验剪裁过程中的作用,重点是针对某一装备项目按其寿命期内最可能遇到的具体环境条件进行设计和试验准则的剪裁过程。”其含意是根据装备寿命期最可能遇到的环境条件,对环境适应性设计要求和环境试验量值进行剪裁。810F的第I部分及附录中提供了进行这种剪裁的具体指导,显然剪裁工作只有使用方和型号总师单位才有条件且有责任承担。第II部分是按第I部分的剪裁指南进行剪裁时要用到的各种试验方法,前言中指出“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方法既不能全套引用,也不能作为不可改变的例行程序使用,而是可以进行选择和剪裁的,以尽可能产生最合适的试验数据”。明确说明了810F中的试验方法部分不能直接引用,而是要经剪裁后才能使用。GJB150A作为等效标准并没有在总则的前言中明确标准的剪裁特性。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把810F的应用剪裁工作看得很困难,其实不然,并不是标准中的每个试验方法剪裁均要具备大量的资料数据和复杂的剪裁技术。810F前言中指出:“每个试验方法中都包含有一些环境数据和参考文件,且阐明了该试验方法剪裁的可能性。有些方法有很大的剪裁余地,有些方法可通过剪裁达到既定的极限,有些方法的剪裁选择相对较少……每个试验方法都包含基本原则以帮助确定适当的剪裁水平……这些试验方法中所包含的任何具体的剪裁信息和量值均可被可得到的最新信息或装备的具体信息所取代”。810F前言的这一段描述不仅说明了剪裁工作的灵活性,即随时可用新的信息取代原有剪裁的结果,这说明了各试验方法的可剪裁性存在很大的差别,应当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可剪裁性有如下3种情形:
一般说来,模拟平台诱发环境的试验方法有很大的剪裁余地。这不仅是由于平台诱发环境随平台种类和在同一平台上位置的不同而变化,而且由于试验方法中模拟这种环境的试验程序具有多样性。典型的试验方法是高温工作试验和振动、冲击等力学环境试验。在这些试验方法的确定试验条件章节中明确规定:“尽可能使用装备安装平台上的实测数据来确定试验激励参数,以获得对真实环境更好的模拟;或者作为替代,使用相同类型平台装备位置上的数据。”因此,标准的正文或附录中提供的环境数据或试验参数只有在上述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此外,同一试验方法中往往提供多个试验程序或试验参数控制方式,因而需要根据装备实际情况和可用模拟方式的不同等来选择试验程序。因此这些方法在确定试验条件和试验程序方面有较大的剪裁余地。
一般说来,在模拟自然环境因素作用的试验方法中,某些试验方法的剪裁和选择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是自然界产生的,与平台本身没有直接关系,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装备,在同样区域和同样时期内其寿命期中遇到的主要的自然环境因素种类和强度都是相同的,只是由于装备本身的遮挡作用对其内部不同位置的影响或许会有差别。典型的环境如雨淋、沙尘、盐雾、风压、积冰/冻雨有关环境等,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强度往往是通过对自然环境因素数据多年的测量记录和统计分析得出的,对于具体装备来说,只要从根据这些数据制定的相应标准如GJB1172《军用设备气候数值》和MIL-HDBK-310《全球气候数值》中选择就可以了。这些标准中按1%、5%、10%等时间风险提供了相应的数据。确定环境适应性设计要求和验证试验要求时,只要确定选用的时间风险值后即可从标准中直接查得相应的数据。要指出的是,GJB150A中的湿热试验仅提供了一个程序,其试验条件也是明确的,因而几乎没有剪裁或选择的余地,这一试验的不可剪裁是因为试验的设计原则为不打算模拟湿热环境,而只追求能够充分发现湿热环境引起的问题。#p#分页标题#e#
一般说来,气候环境因素中的一些环境因素(如温度)也可成为诱发环境因素。其对应的试验方法要进行剪裁,但十分有限。典型的试验方法是高温日循环贮存、日循环工作试验和太阳辐照试验。这3种试验的温度条件均是太阳辐照诱发产生的,而太阳辐照所诱发的温度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装备部署所在地区的纬度和相关的一些其他因素,因此标准中提供了几种类型的日循环,需要根据部署地域从中选取,其可选择程度是极有限的。需要指出的是霉菌作为一种生物环境因素,与气候环境因素不同,没有时间风险率的问题。标准中给出美国的5个菌种和欧洲的7个菌种,可按产品应用场合从这两组菌种中选择。流体污染试验标准中,提供20多种试验流体,具体产品试验选用哪种流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见它们的选择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