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范文1

一、微课的设计是一种信息化教学的过程

微课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而制作的,教师根据一个知识点来设计一个5-10分钟的视频或者PPT加音频。在小学语文微课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教师从网络上寻找教学资源,然后根据教学资源进行筛选,选出适合于小学生思维的网络资料进行编辑。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运用手机、DV等摄像设备进行拍摄,这些都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具有了解。

例如,当教师教授到《迷人的九寨沟》这课时,教师想要对这节课设计一堂微课,以方便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就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去上网搜寻微课资源,进行信息化的处理。首先,教师先上网搜寻一些关于九寨沟的图片和视频,并且对这些图片和视频进行筛选和剪辑。然后,制作一个PPT,PPT的内容要简洁明了,主要是辅助教师讲解而采用的。最后,教师用DV或者手机进行录制,在录制的过程中,要保证画质清晰,声音响亮,如果收音效果不好,教师也可以进行后期配音,以便达到良好的声音播放效果。整个微课的设计过程,就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程。教师应当经常采用微课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对新型教学法的了解。

二、微课可以促进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

微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专门的方法,而是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可以把微课划分为11个类别,较为常用的类别是讲授类、问答类、演示类和练习类。不同的微课类型运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可以促进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来制作,以便微课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当教师教授完《唯一的听众》这节课后,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练习类的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首先,教师要明确课后作业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上知识而设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而布置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唯一的听众》的教学目标设置课后练习的微课。其次,在设计微课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相似的图片,在图片上写出问题,如:“老人是怎样帮助作者的?”、“为什么作者在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时,总会想起那唯一的听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回忆起课堂上所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录制视频,直接在视频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最后,教师在视频中说一句话,让学生模仿这句话再写两句。如:“一句温情的话语,可以给人莫大的鼓励”。通过这种练习类的微课,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温习课堂内容,让学生的家庭作业不再感到无聊,有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三、微课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微课时代的到来,就像当初课件时代到来一样,需要教师去抓紧学习,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否则,教学方法的落后必然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微课的出现显然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微课的制作和设计,可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也可以提高课堂上课质量。

例如,课堂的教学环节主要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学习新知识、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在每个环节教学中,教师都可以运用微课来辅助教学。在导入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好微课,在上课时播放微课视频,可以更加生动,栩栩如生的导入新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整堂课录制下来,在课下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剪辑,将整堂课剪辑成微课,在剪辑的过程中,也是教师的教学反思的过程,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在制作微课后,可以积累大量的网络资源,有助于帮助教师进行后续学习,提高语文教师信息技术的整合和采编能力。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问题导学;激发思维;问题质疑;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26-1

一、在预习问题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思维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朵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老师出示预习问题:“总理为什么不先批阅作者的文件?”这个问题一出示,立即引起了大家的话题。有的同学说:“因为作者来得晚,所以排在最后。”有的同学说:“因为总理想让作者先睡一觉。”笔者引导说:“可以结合文中的内容来谈。”最后有一个同学说:“从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总理自己的一个报告,所以放在最后,可以体会出总理的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就这样在生生互动中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在通读并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老师只提出一个问题:居里夫人的美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一提出,学生在预习时,知道从何处入手,比如说勾出令你感动的语句进行批注的指令性要求。合学时小组长也明确合学的内容。课堂上大家也有话可说,学生此时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也很自然地变为学习的指导者。而且在学生汇报时,有了补充说明的声音,而且能主动的搜集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此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这样避开了问题多、散乱的弊端,也避免了教师的讲解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从而引发了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和探索,课堂便成为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流对话。

二、在质疑问题中,引导学生大胆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以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自主能力。

在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刚读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一段后,就有一学生马上欣喜地问老师,为什么不打电话给110呢?其余同学哄堂大笑,该老师却立即给了他最高的评价,表扬他问得有创意。这时,其他学生的思维也被激活了,胆子也大了,“那也可以爬进去拉呀,找把梯子爬上去救。”“用大象鼻子吸干水,不就行了吗?”一个个新问题产生了。最后,这一堂课变成了一场论证古今救人方法的头脑风暴。老师的充分鼓励引导,学生才会有这样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生成问题中,引导学生勇于探究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质疑至关重要,传统教学中教师要在一节课中提出很多问题,大问题中又包含很多的小问题,在提问学生时也是一问一答式,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疲惫不堪,教师也口干舌燥,教学内容也问得支离破碎,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自从我校实施“问题导学的策略”研究以后,打破了这种局面,在讲课之前,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设计主导性的大问题。问题中包含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激趣、探究和操练中推动教学过程。

如学《三味书屋》一文时,我们认为鲁迅书桌上刻的那个“早”字的含义是指,以后要早到,再也不能迟到。可是,在教学中,组织同学们讨论“早”字的含义时,有一个同学却说,鲁迅的父亲生病了,他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因为给父亲买药而迟到。所以,他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是希望他父亲早日康复,他就能有更多时间学习,坚持早到校再也不会迟到了。说得多么有道理,而且还能联系书中的语句来解释,把鲁迅理解成一个孝顺父母、懂事的孩子。这样的答案离标准答案太远了,但这种独到的见解来之不易,也颇有道理,笔者和全班学生马上表扬了他,提倡同学们都要向他学习,不唯书,大胆创新、勇于探究。

又如在讲《唯一的听众》时,学生分组汇报,汇报得较积极,较主动,他们对老教授独特的做法,自己装聋来听文中“我”演奏的做法很赞成。当有一个小组抓住“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汇报完时,我没有急于往下进行,而是环顾了学生一周,看看他们还有没有想说些什么的。就因为这几秒钟的时间,我等来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一同学站起来说:我有一个疑问,假如文中的老教授不这样做,而是一开始就告诉文中的‘我’自己是音乐教授,结果又会怎样?”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话题,大家纷纷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达成了共识,那样做一定会失败,因为文中的我没有自信,他不可能敢面对音乐教授来拉小提琴。这样不仅引起了生生互动,还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度理解,达到了探究的目的。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拓展 文本 激情 飞跃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而文本确是情感的载体。换而言之,文本,是沟通教师、学生和作者情感的桥梁;文本,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春夏秋冬,天南海北,谈古论今,日月星辰,人间真情等等,给学生充分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本,同时也给了学生陶冶情感,激情飞跃的机会。而在教学时把握好文本的拓展,给学生创造开阔思维的空间,则会叩响学生情感之门……

一、设置悬念,激趣入情

情感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充分利用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在对学生的训练要求中,要做到:读懂课文,体会感情,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的情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掌握儿童的情感规律,尊重学生的选择,调节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情感最佳融合境界。在设计《穷人》这篇课文时,面对桑娜和渔夫乐于助人的品质,再穷也不能够苦孩子的美好心灵的促使下,我思维的火花始终不能停下来,为了让这美好的品质扎根在学生心里,我巧妙的预设了“续写穷人”这一练习,在把握桑娜和渔夫美好心灵的主线时,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

二、牵引“埋伏”线,触动学生思维灵感

注重情感的体验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章本有情,化作甘霖润心田。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源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教学中,要时时以“情感”为焦点,牵好“埋伏”线,去触动、碰撞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抓作者情感——沮丧,抓老妇人的情感——鼓励和关爱,由矛盾交点,引发作者拉琴的动力:虽然老妇人耳聋了,但每天都能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且一次又一次“平静地望着我”,在平静中,老妇人一次次地点拨作者,给了作者拉琴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使作者由拉琴水平像锯木床一样难听到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树林中的作者,内心的情感只是感激一位耳聋老人对我的支持,而当妹妹告诉作者,老妇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时,此时此刻的作者怎么啦?思潮翻滚,后悔万分……文章没有告诉,更没有任何语言、动作、神态等提示,只有简单的“……”。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这个省略号就是很好的“埋伏”点。如何牵引这条线,轻触学生思维呢?首先,抓住作者成功后告诉妹妹成功的秘诀时得意的语气:“不过——她是个聋子。”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心理活动;其次抓住妹妹的“惊叫”:“聋子?聋子!多么荒唐!”这句话既有妹妹对老教授的敬仰,也引出作者对老教授无限的敬意和感激,然后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最后出示问题:假如你就是这个功成名就的小伙子,此时会有什么反应?轻轻地触动使学生的眼睛里闪着灵动的光,思维线长长地飘动起来……

三、拓展文本,激情飞跃

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而走进文本,拓展文本,感悟人间真情便是学生品味五彩生活的有效手段。挖掘情感,拓展文本,更重要的则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用心灵去倾听》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成长的善良品质。正是这样一位接线员,用她的爱心、耐心和热情,使一个无知天真的孩子走向了成功,也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想见她的情感延伸在“我”的生命里,而想见她一面的念头永远萦绕在“我”的心灵深处。许多年过去了,当“我”荣归故乡,接通“问讯处”的电话,想见苏珊时,得到了令“我”悲痛的消息:“苏珊在两周前去世了!”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留给“我”一张纸条:“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她给予“我”的永远是安慰和快乐。教学过程中,在这样的情景里,只要教师善于轻扣学生的心灵之门,智慧的火花就会迸发,内心的激情也会汹涌而起。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同学们,假如你是汤米,听到你日思夜想的苏珊去世了,手里捏着似乎还带有苏珊手中温热的让你一生也享用不完的关爱和快乐的纸条时,你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续写一段故事,来表达你心中的情感。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范文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对话的机会,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就没有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

一、关注学生,实现学生与老师对话。

关注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愉悦的课堂是实现学生与老师对话的前提。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应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导读活动。然而,我们过去往往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严密、教学过程的流畅,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生怕学生越雷池半步。结果造成课堂教学毫无生机,课堂对话只是一种“传话”,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没有激情。那么应该如何关注学生,实现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呢?

1.关注学生人格,以尊重为准则。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让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甚至责问,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愿意同你倾心交谈,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言说,质疑问难,才能对话,达成共识。

2.关注学生实际,不按“本本”走路。

无论课前的备课或课堂教学中都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需要出发。例如:在让学生分组讨论时老师应把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深入各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然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组织下一个活动。

3.关注后进群体,引导人人参与。

课堂中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根本不参与的。教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引导自学,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

小学语文教材负载着传承基础的文化功能,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学生只有善于与文本对话,从“对话”中自主获取知识,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才会受用终身。小学中高年级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自学教材,因为这是一次让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从教材所叙述的内容中初步领会语文知识的因果关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作者的聪明才智,虽然学生的领会深浅不一,但都能注入个人深浅的见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活动,包括:一是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读懂了什么);二是受到情感熏陶;三是获得思想启迪;四是享受审美情趣;五是体验作者的生活。但传统的教学意义的获得(读懂了什么),使得对话仅在认识的层面上进行,难免会变得枯燥单调。由此老师必须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读书、探究,让他们在自学中不仅搜索处理信息和把握意义,更要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审美,体验作者生活的乐趣。

三、沟通合作,实现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学生与学生心灵的交汇。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对话教学的组织形式。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合作,学生表现在对话上仅仅是个体的片言碎语,一种形势上的热热闹闹,学生对话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老师,要有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意识,要善于把学生之间的对话逐步引入正题或组织正反两方面的辩论,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合作氛围中,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他们之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时,我采取了向学生明确阅读要求,让学生每四人为一组,阅读提示:①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始帮助小伙子的?②他又是怎样帮助他的?③画出描写老人言行的词句,从这些词句里,你能感受到什么?选择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四人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样从独立思考与操作——小组内对话——组际间的对话,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参与对话,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层层对话,在知识获取的环节上,他们以相互对话取代了传统的教师讲解、传授,从而达到了合作的目的,实现了课堂的互动。

四、知识碰撞,实现学生与知识信息对话。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范文5

一、课程特点

笔者学校使用的《讲演与口才(第2版)(文秘专业)》教材,教学内容易懂,没有艰涩的词汇,更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一些常见的基础知识:理论、方法、特征、注意事项及各种口语交际场合下的口语技巧。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学生如果认真看书、用心学习,完全可以理解。但这门课程并不只是看懂教材内容就可以了,还必须以“练”为主,去实践,训练基本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创设场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既讲又演,在演练中成长。

二、学生特点

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基础教育阶段是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部分学生厌学,其实“厌”字已远远不足以形容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他们是排斥、抗拒学习,所以,这部分学生根本不会主动去学习,即使教师读给他听,他也会将信息“屏蔽”。而且这类学生往往是教师讲,他也讲;教师停,他都不想停。但如果真正让他陈述一件事,或表达一个观点,他又闭口不言了。另一部分学生是“被”学习,这部分学生仿佛是机器人,教师牵着去哪儿,他就往哪儿走,教师让他做什么,他就依葫芦画瓢,从来不动脑思考。这样的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的思想,让他回答问题,不是三缄其口,就是照本宣科。然而,无论是哪一类学生,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点:第一,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兴趣是进行活动、实现理想目标的内在动力,他们早就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又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他们既没有学习动机,也没有学习动力。第二,缺乏锻炼,初中的教学以应试为目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表达,唯一的表达机会就是上课回答问题,但由于成绩不理想,教师基本上不提问他们,因为即使提问,他们也回答不出来,于是课堂上没有他们的机会,课外也没有他们的天地,所以,他们不爱动。这样的学生让他们讲演,他们或站起来闭口不言,或说句“不知道”,或舌头打结、声音发抖,或磕磕巴巴、语不成句,或说了上句忘了下句,或哆哆嗦嗦,手脚不知往哪儿放,不敢注视听众目光,越说越快,胡乱表达。总之,即使表达了,也是思维不清晰,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第三,他们自卑感强,极度缺乏自信。自信来源于实践中的一次次成功,但他们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从小学到初中,长期承受教师、家长的指责和同学的歧视,久而久之,造成他们极度不自信,从不相信自己的想法,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三、构建有效课堂

1.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

针对学生的现状,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若干教学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引导学生开口说,到学生主动说,让学生越说越好。

2.平等亲切的授课方式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切入点

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将课桌摆成“回”字形:讲台前的左右、前面摆课桌,中间空出位置。课桌与以往不一样的摆放形式,既能方便学生后面的表演,更能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学生在总结时是这样写的:“开始是讨厌上课的,是什么让我发生改变的呢?恐怕还是这节课的上课方式吧,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上课,觉得很新奇、有意思。”

3.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将个体学习变成小组学习:以学生自愿为前提组成小组,人数随意,由小组成员自行推荐小组长,教师针对小组之间存在的学习程度的差异适当加以调整,使各小组在人力资源配备方面达到基本平衡。在教师下达任务后,小组成员按各自的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组建学习小组既是后面表演的需要,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强化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关心。学习小组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不受威胁的环境,更重要的是给平时缺乏锻炼且极度不自信的学生提供一个心理依靠。

4.由简到繁的项目任务是构建有效课堂的载体

教师针对每一个章节,精心设计若干教学项目,每个小组自选或接受项目任务,教师负责引导、点评和总结。例如,每个小组从书中任选一个内容,自设情境,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如果选的是《拜访与接待》章节,就要以一个情境为载体,把拜访、接待的知识点、注意事项等通过情境体现出来,每个小组选的内容不能重复,设计环节必须在课外完成,要写好剧情就必须看书,熟悉章节内容,这对不爱看书的学生来说,慢慢就能培养他们看书的习惯。通过这一环节,既可以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炼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5.学生主体的任务实施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

在小组课外学习讨论、设计好小剧目后,就是课堂讲演环节了,基本环节是:小组表演――学生评价――表演小组谈感受――你问我答――教师释疑――学生谈心得体会――布置作业。

小组表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心理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女生一开始都扭扭捏捏,不断用小动作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自信,而大多数男生不是用最简单的话来敷衍了事,就是用搞怪的动作来掩饰紧张和不自信。此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而不是斥责学生,因为对他们来说,能上台表演本身就是最大的进步了。

表演结束后,就是班级同学评价,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发言,可以让表现活跃一些的学生先发言,作为榜样和导向,从而带动气氛。接着,学生们轮流发言,这个过程也是锻炼表达能力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对不敢说话、不敢表演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先面对大家说话,可以使他们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而对于些特别内向的学生,则可以采用问答式的形式来让他们开口表达。例如,笔者班上有个男生,从来不和别人说话,笔者就问他:“喜欢同学们的表演吗?”“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只要学生开了第一次口,后面就会大胆得多了。

实践之后感受是最多的,要让学生说话,就必须要让他们有话可说,才能水到渠成。小组经过表演,听过别人的评价,表演小组畅谈感受,此时,他们是最有话说的,也是最有表达欲望的,或阐述情境,或反思,或申辩,或谈感受,此时,学生能真正做到我口表我心。

一番表达之后,为再次巩固、熟悉课本知识,笔者设置了“你问我答”环节,即由教师根据课本内容提出一个问题,指名某学生回答,回答出来的学生获得提问权,可以向班上任意学生提问,以此类推,当然每次限定提问次数,学生或好奇或好胜,竞争非常激烈,有时还会就一个问题引起一场争论,这样课堂气氛自然就变得轻松自在,真正做到了寓学于乐。

做任何事只有反思总结,才能有进步、有提高。课堂上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谈本次课的感受,学生看了别人的表演、听了别人的发言,自然就会有比较和感触,这时候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或告诉学生课堂内的学习必须要有课堂外的思考和总结,要沉淀自己的思想,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升华为自己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要进行作业练习。每个人掌握的知识点和对章节知识的熟悉程度是不一样,笔者布置的作业每次都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章节知识,学生自己提出两个问题,自己回答两个问题,这是知识的积累过程;另一类是将上课的心得体会付诸于文字,这是思想的沉淀过程。

一般情况下,教师上了两三次课后,课堂的主持人便由学生轮流担任,学生每次主持后,要谈谈感受。教师在课堂上负责适时点评和指导,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学期下来,学生说:“我觉得我已经把自己融入了这个课堂。”学生能主动写剧情,主动讲演了。每个小组的成长都经历了一个过程:由开始的组长独自写,到最后小组成员一起看书、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共同定稿;由开始拿着组长写的剧情结结巴巴地念,到最后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对台词、背台词;由不知所措,到想方设法做道具,例如,在表演《出色的主持》时,他们用纸团和作业本做话筒;在表演《思想工作》时,用扫把头做拐杖;在表演《辩论赛事》时,他们用手机壳和纸张做正反方牌子;在表演《餐饮服务语言》时,做了“好好饭店”的招牌。

四、教学感悟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协作学习活动;活动理论;结构模型;基本要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4)01-0048-08

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和关键即是对基本要素的分析和配置。目前,关于(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探索与研究。主要有IMS-LD规范、CANDLE项目、DialogPLUS项目、X4L项目、LADLE项目以及李青的博士论文。其中,IMS-LD规范和CAN-DLE项目,主要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建构学习活动的元数据模型,通过这些元数据的定义、描述,实现学习活动、学习对象的跨平台共享。DialogPLUS项目、X4L项目、LARM项目和李青的博士论文则从教育学的视角,阐述学习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上各种对学习活动的描述,涵盖了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我们从技术实现、教学设计的角度全面认识学习活动,为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的建构提供参考。目前,各种论述主要从应用层面,归纳出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但这些要素本身并不在一个层次,相互之间重叠或交叉,也无法直接迁移到协作学习活动中。本研究拟借助活动理论,对协作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建构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确立其基本要素。为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分析提供指导框架。

一、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协作学习活动分析

活动理论源自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前苏联维果斯基(L,S,Vygotsky)、列昂捷夫(Leont’ev)和鲁利亚(A,R,Luria)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活动理论的代表人物Kuutti认为,活动理论不是方法论,而是一种哲学理论框架,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人类实践形式,即个体和社会综合。活动理论将人类的实践活动视作系统,包括个体、组织、环境、历史、文化、工具、动机等。活动理论关注的是主体对客体朝向目标客体转化的实践过程,即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本质、环境的作用、社会关系、目的和意义。

(一)活动理论的发展历程

活动理论作为一种理论确立是在上世纪20-30年代,前苏联发起了一场在哲学基础上重构心理学的学术辩论。通过辩论。心理学家们一致认可“意识和活动不可分离”原则。认为思维仅存在于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有特定目标、意义的社会交互活动中,能为人们所理解,且不断向高级发展。鲁宾斯坦(Rubinshtein)进一步发展该原则。提出将人类行为作为心理学分析的单元。并阐释其意义。其后。维果斯基关于社会文化情景中儿童发展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此原则。列昂捷夫综合前人研究,提出活动理论框架。随后多年。俄国心理学界将活动理论作为理论向导,展开大量研究。不断丰富活动理论的框架。70年代,活动理论从俄国走向世界,吸引来自芬兰、德国、美国、丹麦等国研究者的关注,引起广泛的研究,研究范畴也逐渐从心理学扩展到社会学领域。关注工作活动场景。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om)通过对活动理论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将活动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代。

1.第一代活动理论

第一代活动理论以维果斯基的中介(mediation)理论为核心。该理论可描述为如图1所示结构,S表示“刺激物”,R表示“反应”,X表示S与R之间的“中介”。S-R即刺激和反应。来自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理论,在此基础上加入的“中介”是第二刺激标记,为S和R建立另一种连接途径。作为S-R关系的补充。此标记是人工制品。即物质工具或意识表现方式(语言、符号等)。经由此途径,人类利用外界工具,控制自身行为方式,实现基于文化的心理过程,将思维发展推向高阶,从而超越纯生物反应S-R。但是,维果斯基的理论只提出了活动的重要元素——中介,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活动理论,而且分析的单元依然仅仅关注个体,还没有关注到群体。

2.第二代活动理论

针对第一代活动理论的局限,第二代活动理论重点关注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列昂捷夫在著名案例“原始集体狩猎”中阐述了个体行为与集体活动的重大差异。进一步扩展了活动理论的框架,并提出活动的层次结构,即活动包含三个模式:活动、行为和操作,活动理论正式被提出来。列昂科夫等人认为,集体活动中的内部矛盾是活动系统变化和发展的驱动力,并对此展开了实证研究。鲁利亚遵循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范式,对活动系统进行了跨文化研究[堋。Michael Cole则指出,第二代活动理论忽略了活动系统的文化多样性。随着活动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在世界范围扩散,研究取向和视角趋于多元化,对活动理论的认识产生了较大差异。因而,活动理论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概念体系以搭起沟通的桥梁。

3.第三代活动理论

针对第二代活动理论的不足,第三代活动理论主要任务是建构一套概念体系。Bakhtin提出在维果斯基的中介理论图中增加对话逻辑,Russell等人建构了活动网络图,Miettinen等人讨论了活动理论和角色网络理论的整合。然而,以上研究均未能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恩格斯托姆是第三代活动理论的主要贡献人,1987年,他提出了活动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活动系统由六个要素组成:主体、客体、工具和标记、共同体、规则和劳动分工。其中,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中任意二者配对形成一对关系。主体和客体以工具和标记为中介建立联系。工具和标记是指客体转化为结果的过程中所有用到的事物,包括物质工具和思考工具(类同维果斯基中介理论中的X)。主体和共同体之间以规则连接起来,规则系共同体的道德规范、价值观、文化惯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客体和共同体因劳动分工建立联系,劳动分工则是在客体转化为结果的进程中,明确或内隐的任务分工、利益分配以及社会等级划分。

2001年,恩格斯托姆在上述活动系统结构基础上,引入活动系统之间的交互,使得活动系统更加开放,如图3所示。某一特定活动情境中的客体(客体1)可以从初始状态经活动系统建构为集体意义的客体(客体2),甚至转换为多客体共享的客体(客体3)。因而,客体活动的目标并非短期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变化的。第三代活动理论至此变得丰富和开放,恩格斯托姆进而提出活动理论是一种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活动理论视角下协作学习活动的要素分析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开展的一切相关行为。协作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活动系统,即协作小组在共同目标指引下,集体参与某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其中必然包括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和中介等要素。

1.主体

活动的主体一般都是从事活动的个人或集体,在活动中处于中心、主动的角色。分析活动系统,把握对主体的动机、矛盾冲突和行为的理解。有助于活动设计者理解和揭示最基本、潜在的、驱使活动系统正常运转的原动力。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学活动包含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教与学这两种活动体系各有特点但又相互依存,统一存在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二者关系的本质则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学活动只存在唯一的主体——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而非主体,职责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启发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进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其宗旨和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能动作用。因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协作学习活动属于教学活动的一种类型。其主体也是学生。

2.客体

客体是主体追求的物质或精神产品,客体激励着主体,进而驱动活动系统,使得活动系统以客体为导向。客体的产生、创造和转变使主体达到一个特殊的目的。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学习内容则是客体。由于学习内容不可能脱离载体而存在,必须承载于教材,通过一定的媒体、设备反映出来。学生通过辅助支持,比如,媒体、设备和教师,开展协作学习活动。教师作为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时的辅助支持地位,这在以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教学模式的推广、个别化学习得以普遍实施情况下更为显著。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传授。而是学生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实践。教师同教材、教学设备等应同视为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辅助支持因素。

3.共同体

共同体即是活动系统参与人员的集合体。从本质上而言。个体无法独立开展活动。即便是独舞的舞蹈家,他/她的生活也离不开父母支持,舞蹈技能也有赖于教师的传授。正如列昂捷夫所言。人类个体活动是一个社会关系系统,没有社会关系的个别活动是不存在的。协作学习活动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以小组形式学习,与同伴协商、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学生所组成的学习小组即是协作学习活动的共同体。学习小组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时为引导。有时为参与。在进行协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共同体不断影响主体,为主体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帮助。

4.工具

工具是指客体转化为结果的过程中所有用到的事物,包括物质工具和思考工具。工具是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并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工具的使用逐步形成了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人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工具。同时。主体也能动地改变和发展工具。工具反映了前人在解决某一问题上的经验积累。主体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如果工具无法满足需要,主体则会根据当时情景对工具进行修改和完善。工具实体被改变的同时,人类的经验也传承下来。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工具即是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学习材料(纸质和电子形式)、学习工具(词典、网络、模型)和中介符号(标语、图案等人工制品),是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中介。学习内容不能脱离中介而存在。也可以说工具是学习内容的制品。

5.规则

规则是主体和共同体的中介,以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和标准。限制了主体活动的范畴。规则分为显规则(explicit rules)和隐规则(tacit rules)。显规则是明确的、外在的,经由成员表决通过。常常是书面表述的文本:隐规则是共同体在活动过程中凝聚形成集体意识、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尽管没有显性表达出来,但为成员所认可。且无意识地遵从。规则会约束主体和共同体。并使其关系朝向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导向那些为共同体所接受的活动,主体在此过程中使用工具,成功实现客体向目标转化。在协作学习活动中,规则也分为显规则和隐规则。显规则是指教师或协作小组为保证协作活动有效进行而制定的活动要求、管理制度以及奖惩标准,而隐规则是学生在协作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方式、交流规则和价值观念等。

6.劳动分工

劳动过程是主体在其所处的共同体中,经过一定的劳动分工而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因而。劳动分工是共同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调节。不同的共同体在实现客体转化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分工。例如,在具有较多临时工的共同体内,其分工就不像固定工占优势的共同体那样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劳动分工既包括共同体内成员之间横向的任务分配,也包括纵向的权利和地位的设定,分工可能是根据具体情况相互协商完成,也可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劳动分工即为学习任务的分工,由教师或小组协商组织实施。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总任务的特点,将小组任务进行拆分。落实到每一个小组成员,且必须保证小组成员问有互赖关系,责任落实到人。

二、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与基本要素确立

根据以上分析,活动系统的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工具、劳动分工六个要素。可以分别对应协作学习活动系统中的学生、学习内容、协作小组、角色、资源和任务。活动理论是一种哲学理论框架。具有普适性,可用于指导其它学科、领域对于活动的认识。协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我们引入活动理论的框架,通过对协作学习活动的各要素分析。尝试建立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如图4所示。

协作学习活动属于教学活动的一种类型,探讨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需考查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相关界定与解释。关于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构成,最早有三要素说,即教师、学生和教材。在教学系统的诸多要素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媒体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还有由教师、学生、教材、工具、方法组成的五要素说。一种六要素说则是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时间和空间。李秉德先生提出了七要素说。包括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

以上各种观点,均从不同角度论述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尽管有所差别。但有三个基本要素则基本一致。教师、学生、学习内容。此三者为教学系统的核心。其它有所差异的部分,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围绕这三个基本要素进行了扩展。从活动系统结构来看,主体、客体和共同体是核心部分。在协作学习活动中,主体是学生,客体为学习内容。共同体则是协作小组,此与教学系统的三要素一一对应,即构成如图4中的内倒三角形。同时,客体向结果转化的过程,即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朝向目标客体的实践过程。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则对应于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实践。掌握学习内容。达成学习成果的过程。

可见,学生、学习内容和协作小组是协作学习活动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在设计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时。一般主要针对的资源、角色、任务和时序四个要素进行调控,以达到期望的协作学习结果。以下将对这四个要素进行详细论述。

(一)资源要素

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外三角顶点分别为资源、角色和任务,分别对应活动系统结构图的工具、规则、劳动分工。工具,是指主体在将客体转化为目标结果的过程中所有用到的事物,包括物质工具和思考工具。根据前文所述,在协作学习活动领域,工具即是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学习材料。工具建立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互动的桥梁,支持学生获取、加工学习信息。学习资料,即是承载了学习内容的教材或者教辅资料:学习工具是辅助支持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软件、工具书和实物模型等;中介符号则是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创造的外显化出来的公式、图标、图案等人工制品。按照此描述,如果继续沿用“工具”一词。显然无法涵盖上述学习材料、学习工具和中介符号三部分内容。

在教育技术领域。学习资源(也可简称为资源)一直是研究核心和焦点。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ECT)94定义中对学习资源作如下描述:即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具体包括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华东师大章伟民教授认为,学习资源就是学生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材料、工具、设施和活动。以上两定义,都强调从教学系统的整体角度提供对学习资源的认识,描述较为宏观、全面,但其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明显。事实上。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关心周围的环境设施、资金和信息传输设备等,更为关注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学习材料、认知工具和人工制品等。只有获取了具体的知识或信息内容。才具有实际学习意义。由此。我们认为。资源是学习者为达成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利用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要素之和,包括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和中介符号等。“资源”的这一界定则完全能和活动系统结构中的“工具”对应起来,既不存在“工具”一词直接引用带来的过窄问题。也不存在引入教育技术领域的“学习资源”,界定过宽的问题。因此。“工具”一词为“资源”替代,资源作为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中介。

(二)角色要素

规则是主体和共同体建立起来的规范和标准,用来协调主体和共同体的关系。规则是引导人们在社会中从事有关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性规定和要求的准则。然而。规则的建立和发展根源于社会群体中各种角色的冲突和调解,是为维持稳定的社会结构而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契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最早使用角色(role)的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米德看来。角色首先是指处于一定地位并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的人,不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也不是行为本身。角色就是在社会或某一群体中处于一定地位并按相应的行为模式行动的一类人。英国社会学家邓肯,米切尔主编的《新社会学词典》一书中,则把角色定义为“是与社会职位、身份相联的被期望行为。”美国社会学家蒂博特和凯利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都有一组由社会为之规定的、由角色行为规范模式决定的、并与其所处地位、身份、职位相符合的外显的、可观察特殊行为,这些特殊的行为共同构成行为规范模式。

根据上述关于角色的定义和内涵分析,可以看出。角色是规则的基本单位。任何一种角色都有相应的规则与之对应,代表了某一类社会群体、各种角色及其规范的总和,即构成社会的总体规则。角色是规则的基本单位,分析社会规则,可从这一基本单位着手。在协作学习活动中,规则分为显规则和隐规则,活动系统结构中的“规则”一词是从哲学视角提出来,具有普遍抽象意义。但对于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如果继续保留作为要素之一,难以对协作学习活动的分析和设计具有启示意义。原因在于规则是人为建立和自然形成的统一体,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协作学习设计者难以调控此要素,而取“规则”的子概念“角色”,则相对易于操作、可行,且遵从了活动系统既有的概念框架,只是结合教学设计领域的要求和特点进行了具体化。因而,在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中。可由“角色”一词对应“规则”。角色也是学生和协作小组的中介。学生组成协作小组,是以某种角色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履行相应的权责。

(三)任务要素

劳动分工是共同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调节。共同体通过劳动分工。落实主体对客体作用的内容。履行相应权责,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劳动分工的过程,也是任务分配的过程,劳动分工结果。即体现在主体承担某种具体的工作任务。劳动分工,实质上是任务分配。在协作学习活动中,任务分配是由教师或小组协商组织实施,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总任务的特点,将总任务进行拆分。分配到小组成员身上,且必须保证小组成员间有互赖关系。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任务也是协作小组和学习内容的中介。学习内容是目标知识体系的抽象描述,协作小组要达成学习成果,需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与学习内容交互。这种交互无法直接发生。只有将学习内容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参与协作学习活动。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任务完成,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也即发生。

协作学习活动中的任务,需至少具备如下特征之一,才能保证学习过程有效发生:(1)协同性。学习任务要经过小组成员责任分工、角色轮换,发挥成员的各自优势又吸取别人的长处。集思广益,协同共事。(2)创新性,突出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要求有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理解。(3)集体性,以群体业绩表现,以任务整合或项目调研的方式衡量考评学习成果。(4)共享性。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关爱理解以及共同分享。(5)辨析性。要求学生经过争辩、探讨、质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相互磨合中坚持自己合理的想法,同时吸收他人好的创意。任务,必然指向其执行。执行过程又包含任务的分配,所以“任务”一词即能涵盖“任务分配”的涵义。在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中。我们选用“任务”一词对应活动系统结构中的“劳动分工”。

(四)时序要素

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相对于图2而言,增加了时序这一要素。图2主要从横向维度上描述活动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人类所有活动系统进行的一般、抽象的解释。根据活动理论的历史文化观点,活动是一种历史文化发展的现象,在某种社会文化里面随历史发展而进化。历史提供了时间维度上的纵向认识,而文化则提供了同一时间点上多文化横向比较中反映出来的对比关系。要理解某一活动情境,则需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充分挖掘其历史背景资料。并与文化场景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因而。时间应该成为活动系统的纵向标度。

在协作学习领域,任何一次协作学习活动,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从活动的初始设计。到具体实施。直至最后的总结评价。因而,对协作学习活动系统的分析,除了从横向的角度分析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外,还需从纵向角度,认识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要素状态的动态变化以及要素间关系的调整。基于此,我们在活动系统结构模型中引入时序(时间序列)这一要素。描述资源、角色、任务三要素的发展变化。也便于从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协作学习活动。因此,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中应增加“时序”这一要素。

三、协作学习活动基本要素的应用

协作脚本是为结构化协作学习过程而设计的一种活动模型。通常包括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总任务所包括的子任务、子任务的序列、学习者角色、任务的相关限制条件以及各种支持工具。协作脚本是对协作学习活动的一种概要描述,其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互助教学脚本

主要用于阅读教学,旨在帮助阅读有障碍的学生掌握提问、分类、概括和预测等阅读技能。互助教学脚本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教师以一段文本为例。示范如何应用这些阅读技能。然后,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人数3到5)。应用这4种策略阅读新的文章,其中一名学生扮演“教师”角色,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提出问题,供其他成员讨论并分类。接下来,小组成员详细阐述这些问题并进行归类。“教师”概括文章的主体内容,如果小组成员对此概括并不认同,则集体再次阅读文章,并讨论修改,直至达成一致。最后,大家一起预测文章后面的主题内容。教师并不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是监控过程,必要时给予提示。为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教师”角色,需进行角色轮换,小组有几人,就进行几次轮换活动。每一次活动只有一名成员扮演“教师”角色,且每一次活动只针对长篇文章的一个片段。

(二)MURDER脚本

用于两人组的同伴阅读学习。其中涉及理解、识记、阐述和反思等认知活动。MURDER脚本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两人讨论将阅读文本分成两部分,阅读量大致相同。然后,两人各自阅读第一部分,结束后关闭文本资料。接下来。两人分配角色,其中一名学习者作为回忆者(recaller),尽可能回忆文本资料的内容,并讲述给另一学习者:另一学习者作为听众(listener)。仔细查找回忆者的错误和遗漏。并加以纠正和补充。最后,两名学习者讨论。改进完善回忆者讲述的内容。完成第一部分文本后。继续进行余下第二部分文本的阅读活动,并轮换两名学习者的角色。原来的回忆者作为听众。听众作为回忆者。

(三)结构化学术辩论脚本

由约翰逊兄弟设计出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辩论技能。该脚本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学习者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两人又结成对子,每一小组共计两个对子,根据辩论主题。确定相对的立场,每个对子一个立场。然后,依据主题立场,分发学习材料,每一对子研习材料。接下来。进入双方辩论环节,各对子论证自身立场观点,反驳对方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学习者认真思考对方立场和论证的逻辑性,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一轮辩论完毕,两个对子互换立场,交换学习材料,再次展开辩论活动。最后,两个对子放下各自的立场,四人共同商讨,综合两轮辩论的要点,写一份立场中立的陈述报告,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

也是用于两人组的同伴学习活动,旨在促进学习者的相互引导和知识建构。该脚本指定了两种角色——提问者和解释者,并在两种角色上定义了一系列的活动任务。教师在课前定义好这些活动任务,时间跨度大概在160分钟。4节课左右。活动任务分为三种类型:(1)确定提问者在协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类型,包括回忆式问题、深思型问题、试探式问题、暗示式问题和自我监控式问题。(2)明确解释者在回应提问者时所需的详尽解释,包括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与提问者和解释者已有知识的关联,而不是仅仅罗列概念。(3)交流技能。比如认真听取。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及评价式的反馈等。

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两名学习者共同听一场演讲或阅读一段材料,学习者各自设计并写下两个回忆式问题和两个深思式问题。然后,两人协商确定谁先扮演提问者角色,谁先扮演解释者角色。设定两轮活动。每轮4个问题(两个回忆式提问和两个深思式提问)。接下来,提问者开始问一个回忆式问题激活解释者与该主题相关的已有知识,如果解释者回答不出该问题,提问者则给出试探式问题或者隐含式问题,以启发解释者。回答成功则继续给一个深思式问题。在合适的时机,提问者可以提出自我监控式问题,激发解释者明确并有效监控学习过程。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者配备提示卡,列出问题顺序、该问题答案的详尽解释以及交流规则。此轮问题回答结束后。两人轮换角色,继续下一轮活动。

以资源、角色、任务和时序四个要素作为分析框架。可对以上四个典型脚本的要素加以剖析,如表1所示。

从资源来看,各脚本都以文本资料为主,仅ASKto THINK-TEL WHY可能会用到演讲片,且内容较少,比较适合课堂教学环境实施,在资源分配上,互助教学脚本、MURDER和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要求学习者材料一致。而结构化学术辩论。辩论双方的资料有所差异,资源上具有互赖关系。从角色来看。各脚本都只有两种角色,方便学习者在较短时间熟悉角色。有效地参与活动。适合课堂情景。而且。MURDER和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针对二人组。在课堂上实施起来简单可行:同时角色的互补性很强,依赖关系明显,有利于促成学习者深度交互。从任务上看,每种脚本的任务设计均与具体角色关联起来,通过任务的描述,明确了角色的责任和权利:此外。通过任务也可以溶解角色之间的对立和差异关系。如互助教学、MURDER和结构化学术辩论。最后都要求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促使学习者建立积极的正向关系。从时序上看。除了MURDER只规定了三个步骤以外,其它三个脚本都规定了四个步骤:对于同一脚本而言,时序中规定步骤的数量,反映了脚本设计者结构化协作学习活动的程度,数量越多,结构化程度越高,学习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越小,但对于不同脚本,无法直接从步数上直接比较结构化程度。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