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修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修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范文1

作者:方金秋 单位:北京教育学院

老年人学习数码摄影的弱势与优势

(一)1.不了解数码相机的成像机理这是一般老年人初学数码摄影时存在的共同问题。 许多老年人有一种潜意识,总以为数码相机与传统的相机是一样的,都是由镜头与快门构成,只要按一下快门就可以了。其实,两者从成像上是全然不同的两种机理。传统摄影借助于感光胶片作为载体,通过对胶片的感光作用,把事物场景记录在底版上,再通过冲洗成为相片。 而数码相机首先是通过光电转换设置的图像传感器(CCD 或 CMOS)来实现由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再将电信号贮藏下来。 了解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后才会在拍摄的实践中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学习数码相机摄影理论的第一步。 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摄影活动,才能使摄影活动有活水之源,不断拍出好片来。2.不知道数码相机的内存卡功能一位初学数码摄影的老先生拿一台数码相机外出拍照,刚拍了没几张,相机就 “罢工”了。相机显示屏上显示出“卡满”字样的提示,其实这是存储卡存储空间已满,就像在传统相机中胶卷用光了一样,所以相机不工作了。 必须换个存储卡或删除一些照片才能继续拍照。由于不了解内存卡,这位先生没有事先做好准备,导致拍照无法继续进行。另外,老年人开始用数码相机后,总爱尽快冲洗出相片来。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使用传统相机的惯性思维与还不习惯于将所拍的相片输入电脑硬盘中保存使然。 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数码相机的成像结果是电子信息(它表现为像素),是被记录在相机的储存卡上的,可以通过读卡器或相机的数据线将储存卡上的数据存入电脑硬盘中。当储存卡上的数据存入电脑的硬盘中之后,可删除储存卡上的数据,以便重新使用。 这是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最大的区别。还有,用数码相机照相时,如有拍得不理想的相片,可立即删除,避免占用存储空间。3.缺乏数码相机拍摄的基本知识老年人学摄影有必要按部就班地、由浅入深地学习数码相机的一般构造、成像原理。 还必须补上使用数码相机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感光度、白平衡、焦距、光圈和景深、拍摄模式、曝光等。更加之数码摄影是通过数码相机快门以现代电子技术知识作为其依托,将物像记录下来的一种操作方法,它需要人们了解很多的电子知识。4.普遍存在电脑操作水平低的问题传统摄影的后期处理是通过人工修版,而数码相机摄影的后期处理则是使用电脑软件修版。可以说:电脑是数码相机的仓库与加工厂。 拍摄数码相片绝不是拍完就万事大吉了,拍摄过程只是完成了摄影任务的一小半,多半工作是后期处理。因此,对于那些电脑操作水平不高的,乃至于电脑盲的老年人而言,这将成为他们学习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缺憾。 老年人要想学好数码摄影,非要补上电脑操作这一课不可。 只有学习了电脑的基本操作,才能为进一步学习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打好基础。5.思维反应较慢,手的操作的灵活度低老年人的电脑操作基础差,接受能力与掌握鼠标不灵活的弱点给学习照片的后期处理帯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要补上电脑操作这一课。在此基础上学习照片后期处理软件。目前有很多软件可供后期处理之用。 笔者认为,根据老年人的电脑操作基础差,接受能力与掌握鼠标不灵活的弱点,必须选择简单易学的软件,如从“光影魔术手” 软件入手开始学习照片的后期加工为好。学好了“光影魔术手”软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更高深的软件, 如 Photoshop 软件奠定了实践基础。(二)老年人阅历丰富、理解能力强和时间充裕是学数码摄影的优势1.老年人经历了数十年的人间沧桑,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人说,老年人走过的桥都比年青人走过的路还长。 这对于他们学拍摄人像,能较深刻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正因为如此,他们容易把儿童的天真、少年的顽皮、青年的活力、壮年的奋斗与老年的睿智表现得入木三分。 由于他们阅历丰富,他们也能将城市的建筑、道路的车流、人际的交往、货物的交换与世间的冷暖细致入微地收入镜头。我们经常能看到在老年摄影者的镜头中展示人的成长、人际关系以及人的内心活动画面,这是与他们人生的阅历分不开的,也是他们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2.摄影作品的精髓是对美的追逐,摄影的过程是对美的捕捉,摄影的灵魂是对美的理解与表现一般而言, 老年人对美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对人事景物之美的理解也比较深刻。 从而在他们的摄影作品中,喜爱表现、收藏与传播自然之美、人类社会及历史文化之美。 他们也爱用最靚丽的色彩表现客观事物的外在之美;用最地道而简洁的构图展现事物的主体;用独有影像形式展示个人观念与强烈的内心感受;用最精道的形式表达出时代的脉动。 老年人在摄影时,由于审美能力强,善于捕捉美的影像。 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把春天的鲜花、盛夏的荷塘、秋日的红叶与严冬的白雪收入镜中; 又能把秀美的山川、绮丽的风景、繁茂的树木与俊秀的园林纳入收藏的视野;从而产生许多好的摄影作品来。3.时间充裕是老年摄影者的一大优势由于他们没有工作的压力,加之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 因此,他们可以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学习数码摄影技术,从而弥补了他们在学习摄影中的弱点。 另外,他们还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外出采风,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在日复一日的拍摄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拍摄水平,从而加快了他们前进的步伐。由于有以上的优势,老年人学摄影可望步入艺术摄影作品的高级殿堂。作为数码艺术摄影的目标,不仅要有深邃的思想理念,独到的个人视角与见解, 还蕴藏有一定的美学观与审美理念。数码艺术摄影作品是把数码摄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结合,这一切都是学习摄影过程中的一种长期的历炼。老年人从开始的取景、构图,直到灵活抓拍,以至后期加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文化艺术水平。 事实上,确有不少老年人经过执着的坚持与不断艰辛的努力,在摄影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摄影是提高老年人修养的一项活动 ,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绘画、雕塑、书法、戏剧等都是传统的艺术。摄影技术是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产物,摄影具有上述艺术的共同属性,也属于艺术范畴。 摄影活动是一种艺术的实践活动,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由于笔者所在的摄影组组员均为学院退休的教职工,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文化底蕴, 因此学习数码摄影的进度自然会快些。艺术活动的过程,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艺术创作。 艺术实践活动的结果是艺术作品。 摄影活动是一种艺术活动,它的活动过程始终表现为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在活动中能使老年人深感自己在艺术领域中需要不断实践与摸索,只有这样,才能去占领艺术高地。在活动中,还要让老年人觉得参加摄影活动能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老有所乐。它不仅使老年人在艺术修养上得到提高,而且在身心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实践中笔者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认识:(一)提高老年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数码摄影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品位是一种对当代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是一种新奇独特的艺术行为,它对于展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 因此,老年人学摄影肩负着一种历史的使命,是逐步提升自身的艺术与文化素养的过程。(二)提升老年人的审美观有鉴于以上的理解与认识,笔者以为在老年人摄影活动中的涉及审美范畴主要有: 自然美、社会美。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而独立存在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美还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对象的一种心理愉悦属性的认知与构建。在现实中,离开特定审美关系和审美主体,离开特定的审美环境,客体便无所谓美或不美。 在摄影的审美系统中,摄影者是审美主体,被摄对象是审美客体。摄影过程是审美主客体的关系认知与建构的过程。审美主体既要体现自然的山水之愉悦人们感观属性,也要捕捉社会生活中的人的行为特征,用摄影者审美观,以电子像素这种载体艺术地表现出来。它既有赖于拍照过程摄影者审美观支配下的精心取景、构图,又要依赖于摄影者主观审美理念驱使下后期的 PS 加工。 在拍摄与后期电脑处理的日积月累过程中,将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审美观念、审美手段、审美表现与审美情趣。(三)提高老年人的创新能力摄影活动不仅具有提升审美观的作用,而且也能提高老年人的创新能力。 一张好的作品,其艺术性与摄影者的精心创作是分不开的。它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一样,需要有灵感的驱使与精巧的构思。 同样是一个景点,不同的人可以拍出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来,这是什么原因? 自然是摄影者对客观的认识与思维加工所致。摄影组每学期均组织外出采风,对同一景点与场景进行拍摄,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主客观的审美关系有别,会拍出不同的照片来,这体现的是个体创新能力的不同。 组员们在集体现场拍摄中,可当场切磋技艺,交流在不同审美观指导下的取景角度,表现手法,影像取舍,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摄影水平。另外,同样一张片子,用不同的后期处理后,效果迥然不同,这些都表现出创新能力的差异。 实践是提高创新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而在摄影实践中熟练掌握相机结构与功能, 用心思考,提高艺术的理论水平与主体的审美观,也是提高摄影创新能力的补充条件。(四)摄影活动可以让老年人强身健体走进大自然是学摄影的不可或缺的实践活动。 通过出外拍摄(雅称“采风”),定然锻炼了身体。 外出采风,既开阔了视野,又练就了拍照技艺。 通过拍摄过程的操作、取景、构图、后期处理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老年人掌控相机和电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延年益寿。(五)培养老年人热爱生活的情趣老年人珍惜夕阳下的美好时光。他们以参与各种不同的活动来安度晚年,让晚年的生活更加美好绚丽。摄影活动是一项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高雅活动,投身其中不少老年人乐此不疲。 有不少人时常把自己得意之作上传到“图友网”,或“北晚新视觉 图友园地”上,既可互相交流,又是展示自己新作的最佳方式,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内容与活动空间。 许多老年人说,他们只要一出门就想带上相机,处处充满美景与乐趣,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所见,仿佛将自己融入新时代的洪流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六)锻炼老年人的思维显而易见, 学习数码摄影对于活跃思想,锻炼思维,强健大脑,大有好处,是难得的一条强身健脑的康庄大道。可以说,如今数码摄影技术以其快捷实用而迅速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了当今文化发展的取向。它以崭新的电子介质为载体,以形象的艺术形式异军突起,与传统的绘画技艺并驾齐驱,以不同的文化时空样式对传统文化发起挑战,并对文化艺术内涵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历史性的影响,同时造就并赋予影像艺术以新鲜的灵魂。无论就摄影器材还是摄影理论与实践, 数码摄影技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它体现了人类文化与艺术在 IT 层面上的急速提升。这就给当代人的生活赋予了一个崭新的活动空间与审美领域,也给离退休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与智慧的广阔空间。笔者以为老年人学摄影,不但丰富了精神生活,逐步从摄影的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并能在摄影取景构图上充分展示其深厚文化积淀与风采,还可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它是老年人的一种与时俱进的绝佳的一项脑体兼备的活动,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健康性、实用性价值。

文化修养范文2

首先,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类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艺术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声乐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的,交流思想信息、感情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很强的,因为人人都能歌唱。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因此说:“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最完美形式。”

其次,正因为声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为歌词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等。拿现在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十九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能够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本意。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海洋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最后,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因为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感情、人生体验的外化,是艺术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带有强烈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因此,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趣味低俗的、气质猥琐的人能唱出优雅高贵的歌声;同样我们也不能设想一个艺术迟钝,对音乐缺少本质理解的人能唱出令人感动的歌声。我们要让歌声打动人,震撼人的灵魂,我们就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爱憎分明、抑恶扬善的人,做一个真诚又自然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做一个既能为别人打动又能打动别人的人,做一个远离世俗、远离浮躁而又贴近现实的人。总之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要想成为这样的人,依然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当我们凭借着文化修养真正成为“美”的人了,那我们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的魅力,富有美丽的生命色彩,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声乐大师的身上得到印证。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摄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

从以上来看,文学使我们丰富,历史使我们厚重,哲学使我们睿智,思想使我们深刻,艺术使我们触类旁通而富有灵感与激情。我们对这些文化积累越广博深厚,声乐艺术的境界越高,声乐的艺术世界就越宽阔,越新鲜多彩。文化修养的确是把我们引入声乐艺术精神实质、把声乐艺术推向高峰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修养,并视之为声乐艺术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文化修养范文3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教师语言的教育意义首先要求教师语言本身健康、文明、乐观。绝不允许粗俗、低级,不正确的语言出现。课堂上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如在学习《劝学》时,可以幽默地引出一位老者,头发花白,眼中充满泪花给他的小孙子讲述他年少时没认真读书,以至于一生波折、辛酸最后后悔已晚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饱经沧桑的老人还有遗憾,从而告诉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和专心致志做事。这样会大大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教师做到为人师表,语言有很重要的示范性。少年儿童对自己的老师有很强的崇敬感和信任感。教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围绕在学生的周围。教师伟大和蔼的行为是学生的榜样。那么教师严肃深情的语言就是有效的行动和无形的楷模。教师语言的榜样性必定对学生有很强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教师不能用方言土话来教学,即使说得再好也是不规范的语言。教师的普通话在语音、语汇、语法上都必须准确、扎实,否则普通话不规范也会影响学生。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不仅跟老师学文化知识,也跟老师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讲好正确的语言,才能培养学生准确、生动的语言能力。

三、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教师语言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教师的语言面向的是广大的学生,所有的人都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更何况顽皮好动的学生。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也很脆弱,对于教师来说必须爱护他们,表扬他们,时时处处尊重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

四、教师的语言在一定情况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幼小心灵的塑造上是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每一个心灵都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去启发、去激励。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采用不同的语言去教育培养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

文化修养范文4

关键词:文化修养;青少年;道家思想;儒家文化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大量国外文化纷纷涌入国内,这样的文化背景强有力地冲击着当今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他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提出挑战。一些发生在下一代身上的我们不愿看到的情境相继出现,这让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思索:如何才能做好年轻一代文化修养的提升及精神世界的净化工作?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使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文化修养不断提高?

一、基本理论

笔者对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和完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决定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准绳展开对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和塑造研究的新路径。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融合统一,之后会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思维环境来教育、完善、激发青少年自身的发展,进而完成两方面人性文化的和谐统一:本我——敢于面对自我与内心灵魂;自我——社会与自身的相互作用和评价,社会的人需要合理应对所遇事件、人际关系与交往等问题,对社会要有一定的责任和贡献。

二、创新路径

1. 青少年文化修养在道家思想文化基础上的路径探索

敢于面对一切的人眼中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但首先要做到的是敢于面对自己,让自己能应对各种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即道家思想强调的“悟性”,这个概念处处需要,如学习、工作、生活等,它对一个人拥有各种能力和最终成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当今的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说一不二,地位处于金字塔的最高层,一旦他进入社会,其地位也可用金字塔形容,也会处于一个金字塔之中,但这次却是最底层。青少年此时的心志肯定会有挫败感,从而衍生出种种问题。所以,青少年的心胸是否宽大决定其以后的社会道路是否平坦,而让他们实现宽广胸襟的办法便是首先提升自己的悟性。

悟性要求观其心、明其事、不断追求高境界。一生中不断感悟、思索继而明白、探索,这个“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过程就是真正的悟!悟的过程也是境界不断攀升的过程,这就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体味。让思想彻底解放、思维自由碰撞、时空任意遨游……让思想与心境最大化,触摸更高、更远、更深的境界,这样他的境界就会更深远,悟性就会越高。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用各种寓言和事实点化我们,境界大小决定了他对事物、对人生的判断。胸怀大境界者则总会在逆境中站起来,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反之,则会时时处处有挫败感。

大境界的养成需要从不起眼的小事物开始,通过安静的心灵、智慧的眼睛看出大境界、大道理,用淡泊、宁静的心境在广阔的环境中与自己心灵会话。首先我们要知道,有些时候大境界是从眼前的小事物上看出来的。只有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我们才会看到在不经意之处,有很多至极的道理。培养自己的大境界,主要在于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与神秘自然的交谈。而这些需要一个相对宁静、宽阔的环境和一个淡泊的心境。比如把自己彻底投放到自然当中去,去田野、海边、山顶……这些天然灵性之地,会让我们用最宁静的心灵去体悟大境界的本质。这样你的认识和感悟就更加深刻了,境界当然会随之提高。

境界提升的同时悟性也会随之提升,高的觉悟是身处社会为人处世之道的前提和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觉悟高了,才能在这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站稳脚跟,始终保持超脱高洁的品质,才能有有容乃大的宽阔胸襟,才能拿到,不卑不亢,旷达从容。

2. 青少年文化修养在儒家思想文化基础上的路径探索

儒家思想的内涵与核心就是一个“仁”字,也就是近乎博爱的一种爱,对世间万物真诚、质朴的真爱。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礼义、仁爱”已成为了个人文化修养中标尺性的原则了。

(1)做社会中的人,人际关系很重要。社会经济的高度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一些外来文化的融入,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简单化、快餐化,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做事欠考虑,忽略了对文化、对修为、对情感的思考与品味。

独生子女从小养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习惯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很不利。应试着去以礼待人、仁爱至上、将心比心、胸襟宽大、宽容大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高尚的道德修养不能丢,它们会让你成为一个有成功的人际关系和受人爱护与尊敬的人。

(2)做社会中的人,做事必须有原则性。“三鹿奶粉”事件刺痛了所有中国人的心,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应该有原则,不能损害公众利益。做社会中的人,就应该对社会负责任。我们青少年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省察一下自身呢?我们的精神信仰应该定位到哪里?我们所坚持、秉承的是不是应该继续下去?儒家所倡导的是心灵上、精神上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准则“君子之于天下也,义与之比”,我们内心有没有像”礼义“这样的准则呢?一次次感动与激励,我们是不是应该建立起这个准则呢?“礼、义”不可丢。

结束语:儒道思想让当代青少年个人文化修养有了前进的方向,让他们有了做人的智慧,运筹帷幄的睿智、危难之时的冷静、瞬变之时的勇敢机智、巅峰之时的稳重与正确面对……这一切给予了青少年成功的基石,让他们真正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毅然承担起中华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J].人民

教育,2000(4).

[2]杨建新.社会转型期青年群体的发展与

文化修养范文5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已知的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 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三、声乐艺术实践者的“品位”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因为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情感、人生体验的外化,是其艺术观、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常有强烈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因此,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趣味低俗的、气质猥琐的人能唱出优雅高贵的歌声;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设想一个艺术感迟钝,对音乐缺少本质理解的人能唱出令人感动的歌声。所以,我们要想让歌声打动人,震撼人的灵魂,那么,我们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爱憎分明、抑恶扬善的人,做一个真诚而又自然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做一个既能被别人打动又能打动别人的人,做一个远离世俗、远离浮躁而又贴近现实的人。总之,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而要想成为这样的人,依然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当我们凭借着文化修养真正的成为“美”的人了,那我们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的魅力,富有美丽的生命色彩,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声乐大师的身上得到印证。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吸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是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比如周小燕先生不但有丰富广博的音乐修养,而且受过哲学、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崇尚理性,热爱和平生活,一直没有停止用音乐来追求真善美,追求艺术的真谛,培养出了很多世界歌唱艺术的拔尖人才。多明戈在上海演出,因感冒演唱有些纰漏(失声),但是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以及他富有神韵的面部表情实现了高度和谐。难怪有人感叹:“多明戈用心在演唱”依然令人陶醉、令人震撼。

文学使我们丰富,历史使我们厚重,哲学使我们睿智,思想使我们深刻,艺术使我们触类旁通而富有灵感与激情。我们对这些文化积累越广博越深厚,声乐艺术的境界越高,声乐的艺术世界就越宽阔,越新鲜多彩。

从以上来看,文化修养的确是把人引入声乐艺术精神实质、把声乐艺术推向高峰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修养,并视之为声乐艺术灵魂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忠.声乐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文化修养范文6

 

关键词:声乐艺术、文化修养、重要性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

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已知的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 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