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寒食节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寒食节的诗句范文1
1、《辞洞斋华父二刘兄惠寒衣》宋代: 谢枋得 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 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 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 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2、《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冥途冷远念家尊。
3、《吊边人》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来源:文章屋网 )
寒食节的诗句范文2
创作班底迅速集结
地震灾害发生之后,全国人民心系灾区,面对灾难面前的众多感人事件,国内影视制作人集结一起,紧锣密鼓开始了创作。为了保证拍摄的顺利完成,该剧集结了赵浚凯、张子扬、余丁、崔俊德、刘国彤、傅军等5位导演,拍摄单位更是组织了16位编剧同时开工,不分昼夜连续5天赶出了20多集剧本。而内地、香港、台湾等上百名艺人的参演更是创下了中国电视史的一个记录,该剧也由此受到了全国各家媒体的高度重视,会现场明星、记者云集,场面空前。开机当天,全剧组人员统一身着印有“四川不遥远、爱心永相随”字样的白色T恤,每个人脸上沉重肃穆,集体为此次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们默哀。
贵州卫视责无旁贷
多难兴邦献大爱,一代忠良报国恩。在四川发生地震之后,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都显示出了共同的坚强、无私、善良与执著,而记录那些感人的画面、记录那些无名的英雄,成为影视人应尽的责任。该剧由多家单位联合摄制,贵州电视台的出资更是引起了各界关注。对于本次拍摄,贵州卫视作为首家出资拍摄抗震题材剧的省级卫视,履行了媒体对地震灾区应尽的社会责任,希望通过这部剧,能够记录及纪念此次震灾里的感人事件,并当作2008年的重头剧播出。
震区探班深被感动
作为出资方之一的贵州电视台为本次剧组的拍摄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得知剧组上百人,加上群众演员、参演的共数百人每天都只有1/3的人能吃上饱饭后,贵州电视台台长助理孔炯先生代表贵州电视台台领导班子,并协同贵州电视台节目中心主任黄剑平等一行带着食物及日常生活用品深入到震区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剧组战友们。
探班过程中,出资方代表孔炯、黄剑平无时无刻不被震区的一切感动着。他们亲眼目睹了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德阳汉旺;亲身体会到了灾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更感受到了大灾之后军民团结、万众一心背后“多难兴邦”的真正意义。
脚下踩余震、头顶堰塞湖、身边山体滑坡,身处险境的贵州电视台代表们向剧组真切表示:“贵州电视台在参与灾区拍摄的同时,如果剧组在拍摄过程中有任何的需要,贵州将是最快最近的大后方。”
“震撼”言行温暖你我
灾难发生之后,演艺界已经不止一次地以这种集体亮相的方式表达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勇气和决心,而各艺人也纷纷为灾区同胞们送去他们最为真挚的祝福。“感谢制作方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能用自己的专业为灾区做一些事情,为苦难的同胞们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川加油!”《震》剧主人公之一的孙俪用这样朴实而动人的话语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在剧中担当角色的著名演员于娜身为重庆籍,每一次拍摄都让她感到揪心的痛,她说:“灾难是不可抗拒的,却可以抗争,齐心协力、相互温暖,可以战胜死神和一切灾难的唯有我们的爱。”
剧中担当角色的明星不计其数,他们对四川祈福和加油的声音成为了这部剧的主旋律,动人之处时刻涌现。更为难得的是,该剧所有的演员都是义务演出。
寒食节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识解 英汉被动句 互译 认知
一、引言
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人们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传递所要表达的意思。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与人的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并不直接反映外部的客观世界,而“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共同的产物”。(赵艳芳,2001:20)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传达意义,(Heine,1997:3)翻译本质上则是意义的语际转换。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译者在体验和认知原文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将识解结果在译文中表达出来。识解理论观下,翻译实践中英汉被动句的不同翻译正是译者对原文的不同识解造成的。
古今中外对英汉被动句的研究成果颇多,英汉被动句互译也一直都是英汉对比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某个理论角度去研究英汉被动句互译的现象却不多见。因此本文希望把识解理论应用到英汉被动句互译中,为译者提供更多的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
二、识解理论
Langacker将“识解”定义为“We have the ability to construe the same situation in many different ways”(我们能够用许多种不同方式来识解同一情境)。他认为人们对同一种情景有不同的识解,是取决于为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这五个方面的。详略度是指作者对实体描述的详细程度和精细级别。详略程度越高越精细,读者的识解空间就越小,识解方式就越少,识解结果也就越单一;反之,详略程度越低,读者的识解空间就越广阔,识解方式和结果就越发多样。辖域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包括侧面和基体,与认知域相当。辖域可被表达式激活,为我们理解表达式提供了背景知识。认知主体的背景知识是在认知主体与客观世界互动的基础上日积月累下来的,每个人的阅历和人生背景不同,对同一情景的认知和识解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才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说法。视角是指人们观察和描述事体所采取的角度和立场。观察事物的角度和立场的不同会对观察结果有不同的影响,也会对语言表达造成一定的影响。 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对视角最好的诠释。突显的形成原则是我们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突显分为两类:侧面/基体和射体/界标。认知主体在识解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
三、识解理论下英汉被动句互译的指导原则
本文将着重从Langacker的识解理论中的视角和突显这两方面入手,来探讨英汉被动句的翻译。视角是处在一对多关系中,即一个事体对多个观察角度,而突显则相反,处在多对一的关系中,即作为整体的事体的多个部分对一个观察角度。
(一) 视角下英汉被动句的互译
Langacker指出识解是体现在每一个表达中。翻译是对意义的重新构建,也是人类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识解的视角、突显以及其他方面都会造成不同的翻译版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视角可以视作是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联系。观察者选择的视角会直接影响他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当译者观察的视角不一样时,同一个版本的文章会被翻译成不同的译文。在视角中,心理扫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中是与意象相连的。下面两个句子很好地阐释了空间域中视角的作用:“The two roads converge at the signpost”(两条岔路在路标那里汇为一条了) 和 “The two roads diverge at the signpost”(两条路在路标那里开始分岔)。上面两个句子其实描述的是同一个情境,但在第一个句子中,概念化者的意象途径是从外向内的,而后者则是从内向外的。在时间域中,心理扫描又分为概括扫描和序列扫描两种模式。 先看下面几组例子:
(1) Nixon was greatly impressed by Stassen’s firm handshake.
史铁生仅仅和他握手,尼克松对这一点印象很深刻。
在例句(1)中,原文是以视角的概括扫描模式来描述画面的,而译文中却是用的序列扫描模式。这正是作者和译者的视角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不同的视角会在语义和语法上均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译者在进行英汉被动句的翻译时应当仔细分析原文作者的视角,以保证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
(2) Even when she kept silent, quarrels in her family were caused by her “impoliteness”.
即使她在家里老是保持沉默,她的这种“无理”态度也变成了父母争吵的由头。
在原句中,“quarrels in her family”(父母的争吵)是作者所想要表达的重点, 因此引起这个结果的原因就被作者放在了句末。原句中结果是作为视角而存在的,而译文中“她的这种‘无理’态度”却被放在了主语位置,这是因为中国人习惯了因果顺序,先因后果。因此,心理扫描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形式,即整个句子的结构。英语原句采用概括浏览模式,而中文译文则选择了序列浏览模式。以下这个例子也是很好的说明:
(3) Air that is cooled suddenly shrinks as some of the moisture is squeezed out, and clouds are formed.
突然冷却的空气,由于挤出了部分水分,体积收缩,就变成了云。
观察以下两个句子及其译文,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作者和译者采用的视角不同,因此对同一个情境的描述也不同。
(4) The mechanical energy can be changed back into electrical energy by a generator.
利用发电机,可以把机械能再变成电能。
(5) I was startled when the menu was brought, for the prices were a great deal higher than I had expected.
侍者送来了菜单,一看价钱,比我预想的高得多,我不禁吓了一跳。
在(5)的译文中,一方面添加了人称代词“侍者”;另一方面,原文中“I was startled”是在句首的,而对应的译文“不禁吓了一跳”却放到了句末。
在翻译无人称主语时,我们会添上“有人”、“人们”、“大家”等不定主语,或者根据上下文翻译成为“我们”、“本文”等,将被动句翻译成了主动句,因此就造成了两种语言用不同的视角来描述同一个情境的现象。例如:
(6) It is now understood that atom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smaller particles.
现在人们懂得,原子可以进一步分成更小的粒子。
(7) Common features of the innovative Siveillance system are briefly discussed.
本文简单介绍了Siveillance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新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了解了英汉语言的特点是有益于分析视角的。英语的特点是名词主位性强,习惯于用名词、形容词和介词。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英语比汉语要“安静”。而汉语则相反,汉语更多地使用动词、副词、动词短语和重复使用动词。因此,汉语更活跃一些。例如:
(8) The police’s extremely quick arrival and carefully examination of the stolen shop brought about speedy catch of the suspect.
警察迅速来到案发现场,并仔细检查了被偷的商铺,因此很快就抓住了嫌疑人。
(二) 突显下英汉被动句的互译
突显是识解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与句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展示人们在翻译中的识解过程。接下来将会从射体/界标,即图形/背景方面来详细探讨突显在英汉被动句翻译中的应用。在英汉被动句的翻译中,译者应该剖析原文的图形/背景的关系,传达原文的突显。以下面英语原文及其两种中文译本(王振国,李艳琳,2008)为例:
原文:
1. My father had particularly large hands; 2.oil often was pounded into his palms, his figures, filling every crease and fold; 3.buddy, as he was called, would scrub with soap, but the oil wouldn't give; 4.his hands were covered with scars, healing cuts, freshly blackened nails; 5.the cuts were of the sort and size that would send me, and most likely you as well, to the emergency room for stitches; 6.for buddy, they were commonplace.
译文一:
1.我父亲的那双手出奇的大;2.他的掌心、十指,乃至双手的每条纹路都经常沾满了机油;3.老哥――大家都这么叫他――老用肥皂使劲儿洗手,不过机油可没有那么容易洗掉;4.他的手上满是伤疤和正在愈合的伤口,还有受伤后变黑的指甲;5.那些伤口的严重程度会让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冲到急诊室去缝上几针;6.可对老哥来说,这些全都不足挂齿。
在本版本中,只有第2句中原文的图形由“oil”变成了“他的掌心、十指,乃至双手的每条纹路”,其他图形几乎没有变动。
译文二:
1.大家都称父亲为“大哥”;2.父亲的一双大手,真是大得出奇;3.常常沾满了机油,甚至连掌纹、指甲缝里都是;4.父亲总是用肥皂使劲地搓洗双手――机油可不容易洗掉了;5.父亲的手伤痕累累,旧疤没掉,又添新伤,指甲常常是青的青,紫的紫;6.有时,父亲的手伤得很重,伤口大得吓人,要是换了我或别人,肯定跑到急诊去缝针了;7.可父亲从来就没往心里去过。
在本译文的第1句中,原本的图形由“he(他)”变成了“大家”;第2句中的由“My father(我的父亲) ”变成了“父亲的一双大手”;第3句中由“oil(油)”变成了“一双大手”;第5句中,译文中添加了一个新的图形“指甲”;第6句中,又添加了“父亲的手”和“我或别人” ;第7句中,则由“They(他们) ” 变成了“父亲”。
根据对两个版本译文与原文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第二个版本在图形/背景组织中传达了更多的图像,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习惯和文本结构。第一个版本的译文保持了原文的图形/背景组织,所以读者需要进行认知切换。在阅读译文一时,不难发现其句子1和句子3对目标读者来说十分别扭,没有很好地传达原文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一个句子中图形和背景的位置是与人们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紧密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汉语属于话题突显语言,而英语是主语突显语言,这就导致人们在观察同一个情境时得出不同的角度。当我们判断一个句子中的元素时,不同国家的人们会选择不同的元素作为图形。以汉语句子为例:
(10) 有人告诉她,嫉妒是她失败的根源。
She was told her jealousy was the cause of he failure.
在(10)中,中文是主动态的。人被放在突显的位置,成为施事者或图形。当将汉语翻译为英语时,我们更倾向于使用上文的翻译,而不是“Somebody told her that her jealousy was the cause of her failure” 。因为汉语中的受事者或背景在英语中更为突显,经常要翻译成施事者或图形。因此,在英语中,图形通常是放在句首突显出来,而中文则相反。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在英汉被动句互译中的应用为人们研究英汉被动句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基于识解理论的视角机制和突显机制对英汉被动句的互译做了初步的探讨,旨在帮助译者提高英汉被动句互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Heine,Bernd.Cognitive Found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 Langacker,R.W.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Vd 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 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
[4] 王振国,李艳琳.新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寒食节的诗句范文4
稀罕的词语解释:稀少的意思,也是喜欢的意思。
稀罕的近义词:稀有、难见、缺少
1、这种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的利益我才不稀罕呢!
2、在外界难得一见的珍奇植物在这座原始森林中并不稀罕。
3、爸爸最稀罕的就是我家的宝宝了,天天都要给他买好吃的。
4、他本来不爱学习,这次竟然在认真学习,使我感到很稀罕
5、你的玉佩真是件稀罕物儿,我从来没有见过。
6、水是旱区最稀罕的东西
7、自由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给你一谈,倒谈得难能可贵起来了。
8、车祸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围观的人很多。
9、这是一件很稀罕的物品。
寒食节的诗句范文5
这是唐朝诗人韩翃写的京城寒食节的美好景象的名句。唐宋两朝,清明、寒食期间是游玩、宴会的好日子,故有“人间佳节唯寒食”这样的诗句。
2、忆昔西都看牡丹,稍无颜色便心阑。而今寂寞山城里,鼓子花开亦喜欢。
作者这几句诗就是最妙的解说词。今昔的强烈对比,怎不惹起诗人无限的惆怅呢?
3、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寒食节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期待视界;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定向期待;创新期待
“一曲雄壮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后,刘欢、莫华伦和廖昌永从人民大会堂的舞台深处走出来,或独唱,或合唱,或两两对唱,用辉煌大气的‘品牌’嗓音重新演绎了《月亮代表我的心》《一程山水一程歌》《弯弯的月亮》……乱了,乱了,流行、美声、民歌的‘三藩’割据被三位大牌的嗓音彻底打破,古典乐迷与流行歌迷也带着节日的情绪亲密新鲜地坐在了一起,京城媒体的各种报道格外热烈,这就是7月3日晚名为‘震撼’的跨界音乐会所引发的舞台旋风。”这是《成都日报》有关“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的报导,至今仍留给笔者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这场音乐会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仅是因为名人效应吗?笔者将以一种新的视角――“期待视界”,来分析它成功的奥秘。
一、期待视界
“期待视界”也称“期待视野”,原本是接受美学研究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与作者关系的一个概念。而将其运用于具体的艺术欣赏过程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伦纳德•迈尔在《音乐的情感与意义》一书中对听众的“期待”有过论述: 期待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来自于听众对音乐风格模式的体认。听众在体验与理解音乐时, 生活经验及音乐审美所构成的思维定向已发生作用。那么,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它又是具体怎样起作用的呢?同一般的认识心理图式的机制相似,起着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那就是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定向期待往往表现为一种习惯倾向,这是由接受者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鉴赏能力等期待视界的构成要素所汇聚成的一种惯性心理力量。如果作品的内容或形式、风格能够被纳入接受者的定向期待中,那么它可能会被顺利接受;如果不能,作品就不会被接受,而是被置之不理或遭排斥。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作为审美的主体性,一方面以习惯方式规定着对声乐表演理解的审美选择、定向和同化过程,而不是纯然被动地接受信息灌输;另一方面则又不断打破习惯方式,调整自身视界结构,以开放的姿态接受表演中与原有视界不同的、没有的、甚至相反的东西。这便是一种创新期待的倾向。创新期待的倾向,是人类更内在、更深层次的自然倾向,也是人类求生存发展的更为基本的动力。作为观众艺术接受的前结构,期待视界正是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对立统一。
二、“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对于观众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满足
2007年7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隆重上演,以“高端、跨界、经典、庆典”为口号,充分体现出刘欢、廖昌永、莫华伦三位风格迥然不同的艺术家共同的音乐理念,要为观众打造出雅俗共赏的音乐精品。“古典”与“流行”跨界,雅俗共赏,是此次音乐会的核心宗旨。此时,笔者不免想起,为什么一些用正统美声唱法演绎的西洋歌剧咏叹调音乐会,虽然精彩高雅,却只能为小部分精英人士称叹,很难为广大中国观众所喜爱。原因也可解释为这些声乐作品的内容、表演形式、风格等形成的音乐语言结构张力大大高出了接受者(观众)的期待视界,观众会对其产生陌生感和无序感,观众不能通过自己现有的审美经验背景对其产生认同和共鸣,因此很难接受这类作品。也可以说是因为其同观众的审美距离过大,观众难以接受。而与之对照,我们就会发现“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成功的奥秘。
音乐会整体的风格定位就是轻松愉快的,一改严肃音乐会着正装的传统,舞台上三位艺术家都身着休闲便服出场,亲切、随意,一下就拉近了同观众心理上的距离。灯光舞美也极力营造出轻松舒适的环境,从黄昏到深夜为时间轴,从夕阳西下到明月当空营造时间氛围,让观众身临其境,给炎炎夏日带来丝丝清凉。再看音乐会的选曲,不论是开场曲《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还是《弯弯的月亮》、《喀秋莎》、《北京颂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都是观众耳熟能详且很经典的作品,不仅体现了演唱者的艺术水准,也体现了脍炙人口的大众化。所有这些细节都充分地满足了观众的定向期待,观众在欣赏时不觉得困难,轻松又亲切。然而这只是音乐会获得成功的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其对观众创新期待的满足。人类总是同时具有着两种倾向,一种是保守倾向,另一种是创新倾向。当艺术作品基本与观众定向期待一致因而满足了定向期待时,创新期待往往会打破这种低层次的心理平衡,而产生求新、求奇的希冀。当观众在欣赏艺术家的表演时,其心理时时都处在一种矛盾的状态中:一方面,长期形成的审美习惯使他毫不费力地按既定期待视界去审视作品,作出合乎视界的选择、判断,如果合他的“胃口”,就会满意、认同;然而同时,谁也不满足老一套的“炒冷饭”,都希望有新的东西来“刺激”自己。本场音乐会中,首先刘欢、廖昌永、莫华伦三位完全不同风格,且在各自领域中有着卓越成就的国内顶级歌唱家的联合演绎,在国内来说尚属少见,已经是一大看点,可以说在演唱会开演前就充分将观众的胃口吊了起来。音乐会中当观众听到刘欢用他擅长的流行唱腔重新演绎男高音歌剧名段《偷撒一滴泪》,以及莫华伦用他那辉煌大气的金牌美声嗓音翻唱《弯弯的月亮》时,无不充满了惊奇与感叹。《喀秋莎》、《北京颂歌》等经典老歌,在经过现代配器,流行色彩的包装、演绎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得观众们一边能够跟着情不自禁地哼唱,一边沉浸在由新鲜的音乐元素带来的审美愉悦中。正如刘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音乐会就是让观众乐起来,不断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他们能跟着唱,但又觉得好象没有听过这样的节奏,旋律是老旋律,节奏是新节奏,感觉完全不一样,这样的演出才不至于让观众感到乏味。”可见,这种尝试既满足了观众的定向期待,又满足了观众的创新期待,其带来的与观众的审美距离恰到好处。观众在欣赏演唱的同时,审美体验得到了丰富,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扩展。
这种不拘一格的演唱创意和形式,正应了弗朗西斯•培根所说:“没有一个极美的东西不是在和谐中有着某些奇异!”[1]这里指的“奇异”,就是独特、创新的表现。而这些独特、创新的各方面,又是人们能理解、能接受的。它是在人们正常的、自然的生理接受、心理理解范围之内;它所表达和反映的,也是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视线之中,却同时能给人以新鲜感。
“音乐生产不同于商品生产。音乐生产成果的体现不是重复单调的产品,而是变化与创新的精神食粮。”[2]社会生活实践证明,在物质生活中,人们可以接受同一个物品的新旧交替的事实,而在精神生活中,人们却不能容忍同一个故事无休止的单调重复。在艺术领域中人们对于“创新”的期待更是如此。而这种“创新”并不一定是翻天覆地,根本性地革新,有时只是某些形式、细节,或风格的改变,只要在艺术上有所创造,与观众原有的接受经验稍有不同,就能形成审美距离,给接受者以新奇感。笔者以为,这正是“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赢得观众喜爱,获得巨大成功的奥秘所在。
注释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405
[2]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41
参考文献
[1]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