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软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软件范文1
的机审计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与电算化开始的时间基本同步。发展初期,由于审计软件的开发模型不像会计软件哪样清楚,审计软件怎么搞,应该有什么功能,能为审计工作带来什么,都是审计软件要解决突破的。各种因素导致审计软件滞后于财务软件的普及,所以审计软件的发展比会计软件发展慢了许多,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现在已基本成型。
发展的第一阶段( 1988 - 1992 ),以手工审计为主,录入数据进入计算机,通过审计软件的计算产生一些辅的结果。固化的表格审计软件最具代表性,表格中 A 格的与 B 格的内容存在设定好的勾稽关系,当审计人员输入 A 格内容后, B 格内容的输入错误将被锁定,实际上现在用 EXECL 就可完成,但在当时,已经算很好的审计软件了。
发展的第二阶段( 1993 - 1997 ),在 WINDOWS 平台下开发了一些辅的审计软件 , 法规查询,审计项目档案管理, PSS 票证审计等审计软件,这些审计软件已经在某些审计方面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服务。法规查询软件利用数据库技术可将审计人员需要的审计相关条目内容从上万条记录中取出。档案管理软件主要利用手段管理审计项目中的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等, PSS 票证审计软件利用统计对凭证进行抽样,可比手工审计提高效率 10 倍以上。
发展的第三阶段( 1998 -今),开发了以审计作业为代表的一些审计软件 , 对审计作业全过程均可在软件的管理下完成。审易软件就是以审计作业为主的审计软件,它的功能代表了审计软件主要功能。
二、审计软件的分类
审计软件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现场作业软件、第二种法规软件、第三种专用审计软件、第四种是审计管理软件。审计作业软件是审计工作的主流,是审计工作的主要工具,审计作业软件的发展是代表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发展水平。
第一种现场作业软件,现场作业软件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一线进行审计作业时的软件,如审易软件,它主要具有以下功能:第一,能处理会计电子数据。第二,能运用审计工具对会计电子数据进行审计,包括审计的查帐、查询、图表分析等。第三,应能在工作底稿制作平台制作生成审计工作底稿,平台内应可以有各种取数公式,像单格取数、列取数、行取数、报表取数等,并且有像 Excel 那样的工具为审计人员提供平台操作服务,且可以保存、修改、删除工作底稿。
第二种法规软件,法规软件主要是为审计人员提供一种咨询服务,在浩瀚如海的各种财经法规中找出审计人员需要的法规条目及内容。它主要的功能:第一是常规查询,有审计法规条目的查询、发文单位的时间段的查询。第二,要有一定的数据量,成熟的软件应有上千万字的法规内容,检索速度要快。第三,应具有按内容查询的功能,这也是法规软件能否适用的主要标准,如果没有按内容检索的功能,这个法规的适用面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审计人员要查关于“小金库”的相关规定,法规软件应能快速地将涉及到“小金库”规定的法规查找出来,将内容以篇的形式提供给审计人员。
第三种专用审计软件,专用审计软件是指完成特殊的审计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审计软件,象基建审计软件,基建审计软件有很强的特殊性,主要是它的工作性质有两点,第一点涉及到大量的基建图纸,第二点要有基建定额库来作参照,实际上基建审计软件用市面上的定额核定软件就能实现,所以我们把这类软件归为专用审计软件。
第四种是审计管理软件,审计管理软件包含象审计统计、审计计划、审计管理等方面。统计软件是指将审计工作成果统计上报、汇总的软件。审计计划、审计管理都是可以在这方面专门工作的小软件,实际上审计管理软件可以认为是审计作业软件的延伸,审计作业软件完全可以把这些管理功能承担起来,容纳到审计作业软件中,所以我们说审计软件的代表作应是审计作业软件。
三、审计软件的工作原理
审计软件的主要代表是由审计作业软件,以下介绍审计作业软件的工作原理。审计作业软件大体上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数据的处理,第二部分是审计的运用,第三部分是工作底稿的制作平台。这三部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当然会计数据处理是基础。
(一)会计数据处理
采集审计对象信息,可从电子介质导入或者手工录入到审计软件。审计软件必须能从会计软件提取会计电子数据,为了适应各种变化的会计数据,采集应采用模板式。
为什么数据处理要采用模板方法呢?因为会计软件五花八门,采用的数据库及其结构各不相同,审计软件要能将其会计软件的数据采集进来,需要知道它的数据库及相关结构才能将数据采集过来,对于一般的审计人员而言,进行这样的操作是很困难的,审计软件以提供对应模板方式,针对五花八门的会计软件做出有效的反应。
例如审计人员去审计时,在手工审计的条件下要打电话让会计人员将被审计的会计帐簿及凭证拿到审计办公桌上,而现在因为是会计软件,审计人员如何将会计软件数据导入至审计软件,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在此我们提出模板的解决方案。通过多年的实践,此方案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的原理是首先应知道会计数据存放的位置及会计软件所用的数据库类型,如果是版,还应通过网络连接进入会计软件的服务端,第二步进行转换,将会计数据转换进审计软件,转换时应根据审计软件的格式把相应的会计软件的内容转入审计软件,在某些情况下字段的转换是要带一定条件的,例如:会计软件中借方金额、贷方金额放在同一个字段里,用一个标识字段来标识这条记录是借方金额还是贷方金额,如果是借方金额就要 D 来表示,贷方金额就用 C 表示,在转换时要将条件是 D 的放入审计软件的借字段,条件是 C 的放入贷方字段,才能进行转换。
对会计数据的利用是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审计软件必须解决的问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原来纸制的大量会计数据已演变成电子会计数据。肉眼已不可视,计算机审计的开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能有效的采集出会计电子数据,共享会计电子数据,如果审计人员对会计电子数据无法处理,绕过计算机进行审计只能是一种被别人拴着鼻子走的感觉。进而,审计的真实性受到怀疑。要解决这个问题,审计手段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原来现场审计靠一张纸,一杆笔,一个计算器的方式,从技术上讲已经过时。现场审计必须利用计算机采集出会计电子数据,进而利用审计软件对会计电子数据进行各种处理才能产生出效果,审计软件也只有突破这个障碍才能使审计软件真正的起飞,为审计现场服务。为解决这个问题,以审易软件为例,现将解决方案整理供大家。
采集会计电子数据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是:
1. 如何打开会计数据库。国家对会计电子数据没有制定统一标准,会计商品化软件及自我开发的会计软件,存放会计数据的主要途径是利用各种数据库基础,不同的会计软件,可能选用不同的数据库来存放会计数据。如何打开这些数据库是审计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审计软件应解决的问题。
2. 会计电子数据格式不统一。不同会计软件,会计数据格式定义五花八门。一张纸制记帐凭证在会计电子数据库中可能会被拆分成若干张表存放,在使用时,会计软件会将拆分的若干张表合并成一张凭证,通过显示器或打印机显示出来,而审计人员想直接利用这些散放的数据难度极大,只能被迫利用会计软件,但不能对这些经过会计软件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认定。
3. 审计电子工具的利用受到制约。五花八门会计电子数据给审计模板制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例如,审计人员想对 5 个被审单位(使用不同会计电子软件的),金额大于 5 万元的凭证进行抽样检查,由于会计电子数据格式不统一,每次现场审计,审计人员都需要指定会计电子数据库中哪个是凭证库,并且找出代表金额的字段才能执行这个操作,故审计工具的利用受到制约,不能有效的提高审计效能。
审易软件是利用会计数据模板制作技术来解决的。模板化是计算机审计发展之路,模板是针对不同会计软件建立的,一种会计软件要建立一套审计会计数据模板,模板应包含下述各项内容:
1 . 模板中要有审计会计数据结构即审计会计电子数据库中应有哪些数据库。一般讲应设置凭证库,科目库,年初数库。
2 . 对这些数据库结构也要做设置,例如凭证库中应有凭证日期,凭证号,凭证类型,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等字段。别外,审计的多样性决定审计数据库应能动态增加数据库及数据库中的字段。例如,粮食审计,可能需要增加粮食储备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能需要进粮时间,进粮吨数,单价等字段。
3 . 模板中审计数据库各字段与会计数据库相应建立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的建立应能在审计软件中方面地进行编辑,操作,使一般审计人员都能通过操作来建立这种对应关系,所谓对应即审计凭证中的凭证号对应会计数据库中的哪个数据库,哪个字段,拆分的多数据库应能通过多重对应,带条件对应与之处理,并将对应结果存入审计模板中。
4 . 数据库驱动的选择。会计数据库存放在何处,存放在什么路径下,数据库是单机的还是网络的,用什么数据库的驱动程序才能打开数据库,等等这些也应记入审计模板。这些完成后,审计数据模板与会计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明白了。
5 . 进行转换,审计软件在接受进行转换指令后在模板库中找到当前会计数据库所需要的审计模板,解析审计模板的内容按照审计模板定义的数据库驱动程序,会计数据库存的路径,文件名等加载会计数据库。启动转换程序,按照审计模板中审计各数据库与会计数据库的对应关系,将会计数据库的内容转入至审计数据库。转换完成后,完成了审计数据模板的第一步操作数据采集,这时会计数据库的内容载入至审计数据库。
6 . 会计数据处理。对这些载入的会计数据要进行整理,生成审计计算库,这些审计计算库是按照审计算法对会计数据进行的加工,整理。这些加工整理是在模板的控制指令精确指导下进行操作的,是可以自动运行的,不需审计人员干预,例如,对科目库处理,模板涉及了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是重新生成科目库,定义科目长度,科目去分隔符,统长科目变级次科目,增加删除科目,去除重复科目,科目内容含多级。模板中指明这些问题如何操作。
综上所述,审计数据模板是记录各种审计数据库与会计数据库的对应关系,存放各种指令参数,包含各种审计指令的综合体。审计人员利用成熟的会计数据模板按一个启动钮就可完成从数据采集至各种数据处理的全过程。
针对各种会计软件均能将会计数据转换过来,转换应是单向的,只能从会计软件将数据接过来,不能将已转换过来的会计数据再转入会计软件,对会计软件信息没有破坏作用,数据转换过程要有可操作性,一般的审计人员均能操作,数据转换接口应是模板式的,每一种会计软件及每一个版本都是一个模板,模板是开放的,有一定计算机能力的审计人员可自编模板,模板是可导入导出的。此方案已成功地在审计软件中采用,并为审计电算化服务。
四、审计软件中的审计工具
审计软件应含有很多审计的专门工具,其目的是使审计人员运用这些审计工具在现场快速有效地产生审计结果。它的原理是结合手工审计时审计人员的要求,利用审计软件产生审计人员需要的审计结果。
1 .查询
用户从数据库(凭证库、科目库、年初数、分类帐、明细帐等)查询到自己所需的资料,通过单条件或多条件组合实现。如:需要从凭证里查询现金大于 10000 的支出,点中凭证库后,多条件组合为:科目编号象 101 and (且)贷方金额> 10000 ,查询是一种很简单而又很快捷的方式,将单一查询条件或多条件组合好后,通过按一个钮即可检索出审计人员所要关注的内容,缩小查找范围及很快找到审计重点,并且能将查询结果存储为工作底稿,且能打印输出。
2 .查帐
通过双击鼠标的方式,实现从所关注的某一科目的总帐翻阅到明细帐,然后又能从明细帐翻阅到其相关的凭证,其原理是将审计人员的手工翻帐、看帐改为审计软件环境下的翻帐及看帐,操作极其简单,通过双击鼠标的方式即可实现三级跳跃式看帐,即总帐 —— 明细帐 —— 凭证。
3 .图形分析
用趋势图(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的方式反映科目的各月发生额趋势或各月期末余额趋势,若是处理多年度的会计电子数据还应能反映该科目不同年度的累计发生额趋势或余额趋势。图形分析工具的特点是用图形的方式来反映数据的变化,速度快、直观,能一眼就能看出所需要关注科目会计期间内的最高点和一些最低点,且能初步判断出哪些点是正常的,哪些点是异常的,这也是一个能快速把握审计重点的工具。
4 .审计方法库
能将一些审计方法及经验存储到审计方法库里,并且能随时调用或批量调用得到审计结果,在当前的审计项目里可以调用,并且不同的审计项目也是可以调用的。审计方法库是审计人员经验的体现,所以又可以将审计方法库称为经验库或专家库。
上述我们讲了四个例子,它的原理是在审计软件中把审计人员的要求转化成软件的功能,使审计人员按一个钮就能满足人员某方面的审计要求。审易软件已开发了数十个审计工具来解决审计人员的要求,从开发角度讲,审易软件采用了模型化的设计思路,收集、整理审计人员的审计要求,经过提炼、加工转化为审易软件工具部分的某个功能,提供给审计人员,在实践中又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这些工具。
五、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软件如何做审计工作底稿,也是审计软件要解决的。审易软件采取了工作底稿模板化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将原理提供给大家作。
工作底稿是审计工作的记录,工作底稿设计的好坏直接审计工作的质量。借助机技术,制作出实用有效的工作底稿,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而且可使计算机审计真正的活起来。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此有所突破,现把我们实现的方案写出供读者参考。
审计工作底稿模板主要有三大要素。第一:外观。决定工作底稿的行列,这张工作底稿有几列,列标题是什么,每列代表的是什么,有多少行,每行的数据是什么,及行列的文字说明。(标注)第二:数据来源。指明数据从何而来,例如是从分类帐来,还是从凭证来。是取某个科目,还是某一类科目等等。第三:公式。公式分计算公式,取数公式。计算公式代表加减乘除合计等等。计算的公式。另一类是取数公式。指明需要取的行列所需填写的数据从何而来。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审计工作底稿模板是有外观的,有各种公式的,但没有数据的工作底稿。
工作底稿模板化。即是将在审计实践中运用成熟的工作底稿清空数据后供下次或他人审计之用。纸制模板在手工审计中早己使用多年,大型师事务所积累了大量审计工作模板,并演变成审计工作标准。随着计算机的, EXCELL 在审计中的,使审计模板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在 2000 年推出了利用 EXCELL 制作电子模板,供使用。利用 EXCELL 大量实用的公式,审计人员制作工作底稿已经很方便。现在审计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会计电子帐中取得工作底稿所要的数据。这时, EXCELL 显得无能为力,审计人员只能通过大量繁锁的粘贴或录入装入工作底稿所需要的数据。工作底稿只有在装入数据以后才能启动以前设置好的公式运算完成底稿的制作过程。针对此问题,我们在装入数据这个环节,利用计算机的先进的技术能自动根据预先埋入的取数公式可以从会计数据库中将数据自动填入至工作底稿,解决了审计人员每张工作底稿粘贴或录入数据的工作。取数公式有四种:第一种:单格取数,第二种,报表取数。第三种:按列取数。第四种:分组取数。下面分别介绍功能。
模板如何变成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模板分三个步聚,首先模板上有外观,有预埋的公式,但没有数据。第二,在启动取数公式后,软件会按照各种取数公式将工作底稿所需要的会计数据库取入至工作底稿中。第三,利用预先在模板中埋入的各种计算公式对取入的数据进行各种计算,最终形成一张工作底稿。
工作底稿变成模板,把成熟的工作底稿去除数据后只保留外观,公式另存为一个 EXCELL 文件,这个文件就成了一个模板,这里要注意:要把有数据的行删除。不留空行。
选取某张模板变成工作底稿,能方便地从模板库中选取要求的模板,传入至工作底稿区内。并且能自动判断是增加一张新的工作底稿还是覆盖以前有的工作底稿,为审计人员的操作提供方便。
审计作业的管理功能,审计组长可通过审计软件的管理功能指定组员可做的,组员可分别操作,工作底稿可导入导出,审计完成后可进行归档,进入项目档案,项目档案具有只读性。
审计软件版,能使审计小组协同工作,根据一定的权限查阅.制作.修改底稿,数据与底稿放在服务端。
六、应用审计软件提高计算机审计技术水平
21 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是人类上突飞猛进的年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财会电算化的深入应用,使审计工作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显得尤为紧迫,如何用好审计软件,对实现审计手段化极具实践意义,成为当前讨论的审计技术的重要内容。
审计对象在发生着变化,由单一型向集团化发展,由单项管理向多项、综合型 MIS 管理发展。如某大型工程项目,为充分发挥管理手段,提高效益,一次引进软硬件资金多达十多亿元,用于其管理系统。相形之下,审计手段的落后,已无法适应审计对象的变化。在管理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沿用绕过计算机审计,所有资料都要被审计单位打印出来,不仅造成现有设备的极大浪费,被审计单位在业务上也难以接受。会计数据处理过程的不可见性,称为 " 黑匣子 " ,绕过 " 黑匣子 " 的审计方法,会带来一种特殊的审计风险。
实现审计技术现代化,首先要利用审计程序,解决“黑匣子”问题。将原始凭证原封不动地搬过来,需用通用的转换工具,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变会计数据的不可见性为可见性,进行任意的查询、,随意进行综合归纳,追溯原始依据。我国审计界审计软件研发都在探索数据获取的技术,审计软件中不乏成功者,其中有对我国多数软件,以及美国、韩国等会计软件进行过转换数据,效果良好,说明其不是高不可攀。
实现审计技术现代化,审计行业应采用全过程一体化的审计软件,该审计软件是将已有审计技术方法,加以规范化,规范成不同的审计模块和模板,并且将它程序化,运用时审计人员现场分析,现场决定审计方案。这样的软件一般包括项目管理、审计计划、数据转换、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合并会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制作和管理、审计报告生成等,具备完成审计工作所应有的功能。
1 、取得会计电子数据
通过计算机审计的前提是取得被审计单位正确的会计电子数据,在通常情况下,数据的存放会因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的相异而有区别,应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工作平台,采取不同方式来处理。
2 、数据转换,将所取会计数据处理成标准格式
在所取得的会计数据中分析出凭证库、科目库、年初数三方面的内容,包含这三方面内容的库会混杂于多个数据库当中或多个数据表中,有时数据会分 12 个月分别存放,总之应正确分析其内容构成,做好和标准数据格式的对应工作,就可正确将所取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的会计数据,将所形成的总帐数据和被审计单位的总帐数据核对一致,为进一步的审计工作奠定数据基础。
3 、符合性测试,进行符合性测试工作
按照计划安排,依照审计程序,对所审计对象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通过填表或回答问题方式完成调查表,通过程序进行统计,分析出符合性测试结果。
4 、实质性测试,在标准数据格式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查询和审计查帐
当然最好在已做好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会自动形成各科目固定格式的审定表,审计人员要做的是进一步套用模板,形成诸如现金盘点、固定资产折旧、应付福利费等的计算表。至于特定形式的工作底稿,或原始凭证核查,需用审计工具中的查询、抽样等来完成。
5 、合并会计报表工具的运用
系统审计软件中会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工具,一般合并分录的形成仍需审计人员来完成,程序自动完成合并工作。
审计软件范文2
通用审计软件与专用审计软件最大区别是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审计环境,在不同的审计环境下,审计软件的操作人员不需要太多的操作调整即可将审计软件投入新的审计作业中。也正是由于这种广泛的适应性和操作调整的便利性,使通用审计软件在许多审计领域发挥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有着庞大数据量的金融行业。
一、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的基本功能
由于通用审计软件的功能大多是一般审计作业中的审计数据处理功能,所以现在的通用审计软件基本上已被商品化,并且都能在微机环境下使用。这几年国内许多审计部门、软件公司也开发了与国内商品化会计软件有着良好接口的通用审计软件,其中审计之星、审易(用友)、金剑、中普、通审等在审计市场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虽然在功能(特别是风险控制和数据分析功能)方面国内通用审计软件与国外老牌审计软件(如加拿大的ACL)还有许多差距,但由于它们都针对我国会计软件市场上流行的通用会计软件提供并不断提供接口模板,使得其在操作的便利性方面要优于国外审计软件,这也与我们广大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的现实是相适应的。综合来说,通用审计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
1.数据的访问和转换功能。数据访问和转换功能是通用审计软件必需的基本功能,它提供了将外部数据转换成审计数据的通道。国内的审计软件的数据访问和转换功能主要针对会计软件数据提取和转换而设计,一般除了审计软件的设计者根据市场流行的会计软件而设计的转换模板外,也提供给使用者设计自己的转换模板功能。
2.数据抽取、汇总、分组、排序、计算、对比、报表生成等。这是审计常用和基本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对整个文件或者选取的数据项目进行加总和平衡检验;对文件中包括的详细数据进行选取和报告;筛选数据,有选择地选取和排除一些项目;比较多个文件,识别其差异;重新计算数据字段;报表合并;财务分析等。
3.审计抽样和统计分析。基本功能包括从数据文件中选取分层的统计样本、PPS抽样、任意样本量抽样、发现抽样、停走抽样和随机抽样等。有些审计软件提供了部分由用户自己定义的统计分析功能。
4.审计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和审计数据管理。这是审计管理的基本功能,内容包括编制符合性测试计划和调查表;把测试结果转换成标准报表;函证管理;审计工作底稿的生成、存档和打印;审计计划和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报告编辑和打印;法规查询等。
二、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的局限性
总体来看,目前的通用审计软件的局限性集中在如下3个方面:
1.功能简单不能适应灵活的审计需要。审计软件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工审计,只能辅助审计,但辅助的内容和程度目前很难界定,通用审计软件的功能定位比较模糊。由于业务流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用审计软件功能是否只能定位于辅助基本的财务审计?通用审计软件以适应内部审计为主还是以适应外部审计为主?这些都是困扰软件设计者的现实问题。目前的通用审计软件以简单的查账程序为主,主要是为定期的事后审计服务,无法提供灵活多变的审计方法,各种审计软件相互无法共享数据和审计工具,造成软件的有效性降低。
2.难以适应开放式审计对象。在内部审计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相对外部审计比较容易实现,原因是内部审计人员对信息系统结构比较了解,也比较容易获得来源于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师的配合,同时,审计软件对单一模式的信息系统数据结构也容易调整而自动获取审计数据。然而,对大多数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大型集团内部审计等人员而言,他们面对的审计对象大多数是开放性的,各被审计对象使用的管理软件甚至会计软件五花八门,多种多样,采用的系统软件和数据库系统差别很大,即使审计软件提供了灵活的数据接口定义功能,其初始定义的工作量也非常庞大,反而影响审计效率。另外,被审计对象的系统结构经常处于变化调整之中,初始定义随时都可能需要修改。
3.无法对信息系统程序进行符合性测试。现行的通用审计软件只能提供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的计划编制、调查表设计和对测试结果的评价,还无法对信息系统程序进行符合测试,而对信息系统程序的正确性和数据安全性的测试是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评价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环节。
三、新形势下审计环境的复杂性和易变性
审计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这种变化来源于多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是其中最大的两个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
1.会计软件不断发展变化带来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软件的更新发展非常迅速,会计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原始业务数据越来越多地存放在会计信息子系统之外的其他业务子系统中,即使是财务审计,对证据的追查也需要更多地延伸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近年来柔性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受到重视,这种系统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的企业环境、企业业务和结构调整,而这进一步增加了审计软件数据采集的难度。
2.审计项目的多样性。审计的主客体、审计的目标多样性决定了审计项目的多样性,无论是政府审计、民间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审计项目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即使是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财务报表审计,审计项目的具体内容也不是完全一致的。让通用审计软件适应多变的审计项目是不可能的。在对同一目的的多种审计项目中,通用审计软件也受到了挑战,因为不同审计项目的数据规模、业务环节和流程、证据内容等都有很大差别,如何规划审计软件功能、如何组织审计流程都是很难统一规划的问题。
3.数据采集的壁垒。获取被审计单位会计软件电子数据并转换电子数据是审计软件应用的前提,但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数据转换的难易程度受会计软件复杂性的严重制约,这些壁垒来源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有些会计软件厂商以保护数据安全为借口,将数据层层“保护”起来,使得会计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越来越难,这也给审计软件的开发加大了难度。数据提取同样受到组织行政区划的阻隔,出于信息保密和保护内部利益并显示部门权力的目的,行政机构常常不愿意开放内部数据,或者要经历冗长的审批环节。
4.审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加快了审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这使得在应用层面上的审计对象所采用的准则体系更加复杂。在政策层面上,这种趋同是一个长时期的渐进过程,通用审计软件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并方便进行调整,这对通用审计软件确实是一个挑战。
四、审计操作系统——审计工具箱
为了不同的财务软件之间的交流,便于相互数据转换,以及适应用户的特殊需求,为二次开发提供数据接口,中国软件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曾了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98-001号,国家审计署也参与了这一标准的制定,上海西南会计电算化协会也起草了《上海市会计软件数据标准接口规范(试行稿)》,该标准及规范均规定各个财务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以计算机文件为媒介,其中包括两类:一类是格式定义文件,一类是数据文件。许多人认为,如果财务软件普遍采用了这一标准也就基本解决了财务报表审计中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数据接口问题。
然而从至今,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一般认为是因为软件协会本身是一个行业自律组织,没有行政权力,对会计软件开发商不构成实质上的约束。但笔者认为,制定这一标准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管理形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是世界潮流,管理方式和方法本身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来决定的,作为管理子系统的财务软件系统也不应该被限制,新的报告标准(如XBRL)不断产生、完善并实施。这一标准对计算机辅助审计也并没有多大好处,一方面是因为财务信息并不是审计的全部,另一方面,该标准的实施与审计的传统鉴证功能并无相关性。
因此,从财务软件的设计方面去寻找解决计算机辅助审计问题的方法不太可能,只能在审计软件的设计上寻找突破,必须对审计软件设计思想进行重大变革,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审计操作系统——审计工具箱的设计。
审计操作系统——审计工具箱(下简称“审计工具箱”)类似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它是一个管理审计数据和审计方法的软件系统工具,类似于一个审计工具箱,每一个审计人员或者审计软件设计者都可以设计自己的审计工具,只要把这些审计工具移植到审计工具箱里就可以被所有软件操作者使用,任何审计工具一旦被移植,其接口数据和结果数据都将被事先已经安装在工具箱中的其他审计工具所共享。
审计工具箱除了提供通常的审计功能工具外,主要提供数据获取方法定义、数据接口定义、工具设置与协调、审计工具设计等。审计工具具有如下特点:
1.开放性。审计工具箱的数据结构、功能规划对所有使用者都是开放的,它是审计工具箱功能灵活性、数据共享性的基础。软件提供开放的数据入口和出口,代码定义规则由工具箱确定,但审计工具使用到的数据接口及其代码则由用户自我定义,每一个使用者都可以自由重新规划和设置已放入工具箱的审计工具。
审计软件范文3
一般认为,商品化会计软件是指由开发人员根据具体会计工作,使用一种或多种机语言编制的,经过评审通过并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通用软件。它可以配合计算机完成记帐、算帐、报帐等会计核算以及部分的财务管理工作。商品化会计软件根据适用的对象可分为全通用会计软件和行业通用会计软件。前者适用于所有的会计核算单位,而后者仅适用于特定的行业。商品化会计软件与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相比,具有通用性强、适用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因此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大部分采取的都是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方式。
二、采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会计系统的特点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用数据库代替了帐,数据库的可以随意编排,反复使用,对数据库进行一定的操作处理可以直接得到财务报表,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提供无限自由的空间,使多环节、低效率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失去了意义。各种帐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平行登记、算帐、结帐、对帐等技术有些已经成为画蛇添足,有些则只能作为内部控制存在的依据。同时计算机强大、可靠的运算能力还让在会计实务检验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用来检验实务工作是否正确的最基本方法“平衡验证”成为无任何工作量的轻而易举之事。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循环简化为附图一所示: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采用,不仅大大简化了传统的会计工作。而且消除了人工系统中的一部分控制风险,例如,手工处理中的抄写错误,然而也带来了相应的固有和控制风险:
(1)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其他内部控制要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系统产生的报告和其地输出,因此,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了,整个内控系统都会大受影响。
(2)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固有限制,在系统开发、维护和执行过程中人为错误的可能性比手工系统中要大。而且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未获得授权的人员接触数据或更改数据留不下可见证据的可能性比人工系统中要大。此外,计算机系统环境下,处理会计信息的人员减少了,因此降低了发现错误和误差的可能性。设计或修改程序的所发生的错误、误差、舞弊等可能在长时间内都无法发现。
(3)许多在手工系统中由多人分工执行的控制程序;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都被集中起来。这样,接触计算机程序、数据和信息处理的某个人,就可能处于一个执行不相容多种职责的位置。
(4)计算机程序的错误(或其他软件、硬件的错误)通常将导致会计软件错误地处理所有的业务。此外,计算机系统的一项输入会自动更新与该业务有关所有记录,因此,一项错误的输入可能造成多个会计帐户的错误。
(5)计算机的数据和程序一般存储在磁盘、磁带等介质上,这些介质容易被盗、丢失或损坏。
采用了商品化会计软件的会计系统,除了具有上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一般特征外,又因为它要受到有关部门的严格管理,而同时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财政部1994年颁布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的规定,商品化会计软件要经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的测评审核;以确保会计数据的处理与输出的合法、安全、准确和可靠。而且,《评审规则》还规定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售后服务必须包括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帮助企业制定完整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等。
三、采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会计系统条件下的审计
80年代至今,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现在已开始逐渐向财务阶段过渡,但是审计技术却一直停滞在(在《独立审计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中,桌面审计技术被分为三个阶段:绕过计算机审计阶段,穿过计算机审计阶段以及利用计算机审计阶段)。究其原因,主要一是因为现阶段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技术能力深入到程序设计内部开展审计,二是因为这样做面临的审计风险较大。然而,随着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广泛,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我国审计能够开始摆脱绕过计算机阶段,而走向与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会计电算化技术相结合的新阶段了。下面本文就从内部控制与会计报表项目审计测试两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
在计算机系统下,审计风险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计算机系统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日益突出,与之相应,计算机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也有所改变。
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一般控制与应用控制两大类。一般控制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总体控制,其目的是建立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活动整体控制的框架环境,并对达到内部控制的整体目标提供合理的信赖程度。应用控制是指系统会计应用方面的具体控制,其目的是对会计应用建立具体控制过程,从而确保全部的经济业务经过授权和记录,并做完整、准确和及时的处理。一般认为,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一般控制有五大项,即组织控制,安全控制,网络资源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操作控制。应用控制有四大项,即系统接触控制、输入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机。
在采用商品化软件的会计系统中,软件程序受到第三方对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而电算化系统的所依存的平台对系统软件与硬件也是由专门的厂商提供的,一般比较可靠,再加上绝大多数的会计数据库与互联网都是断开的,还没有防火墙等互联网技术,因此资源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不能成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内部控制的审计重点应该放在组织控制、安全控制、操作控制以及系统接触控制,输入控制的上面。组织控制、安全控制、操作控制以及系统接触控制,输入控制的关键内部控制的审计:
当然,审计人员并不能完全放弃对会计程序的审计,而是应该把对会计程序进行审计的重点放在程序有没有被篡改,以及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人员是否正确地使用会计程序上。
(二)交易和会计报表项目的测试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环境下,业务踪迹大部分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如果应用系统复杂,执行很多处理,就可能很难找出一个清晰的踪迹。但是,另一方面,机以及海量数据库的使用,审计人员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让计算机程序自动利用会计数据库生成能够满足各种审计目的的中间帐簿,例如能够清晰表达业务轨迹的帐簿。因此,对交易和会计报表项目的测试;在目前的条件下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与在手工系统下相似的审计程序,并且也可以按会计报表项目或者业务循环组织实施。与手工系统不同的一点是,由于在计算机系统下,会计凭证,各种帐簿以及会计报表都是作为会计数据库的不同视图,所以在过帐与汇总方面就没有必要进行重点审计了。
四、采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会计系统条件下的审计电算化
审计电算化,是指针对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客户进行审计时,利用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对客户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和测试,形成一定的审计结论。开发和使用审计软件,一般认为是实现审计电算化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在目前阶段开发使用审计软件,我认为是不经济的和没有必要的。现阶段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可以采取这样的比较可行的实现方式:软件开发商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基础上增加多种以服务于外部审计为目的的功能,并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测试评审。这些功能可以包括:1、由会计软件自动生成外部审计所需要的各种分析性报表;2、根据审计人员的需要,会计程序自动利用会计数据库生成能够满足各种审计目的的中间帐簿,例如能够清晰表达业务轨迹的帐簿;3.可以把生成的帐簿与报表存储成其它文件格式,如EXCEL文件,以方便审计人员利用EXCEL等应用程序对会计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实际上,目前会计软件已经实现了一部分的上述功能,如自动生成分析性报表,只不过生成的报表面向企业内部,是为了满足内部控制与决策支持的要求)。
审计软件范文4
封面设计用PS软件做。还有Illustrator、AutoCAD、CorelDRAW、Indesign、win画图、美图秀秀等。PS软件广泛的被用在美化图像、文字排版、条幅设计、名片设计、三维立体图形设计、室内设计、建筑效果图的修饰、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多个方面。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们,都会采用PS软件来调整图像的色彩,修改图像的大小,更改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等内容。PS软件中可涉及到的工具的运用,也可大量的绘制表格,可印刷名片,做图像的喷绘处理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审计软件范文5
1、金蝶
金蝶软件是做企业管理软件的,它主要是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金蝶KIS的软件包含企业管理和运营的不同方面。金蝶软件版本包含企业的财务、采购、销售、仓库库存等。一些比较大规模的企业还是可以使用金蝶KIS软件的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商业智能等各个方面的企业应用。
2、用友软件
审计软件范文6
由第一代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时代的2G、3G、LTE,移动通信是近20年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后,稳定而优质的语音服务和触手可及的数据服务让用户习以为常。在硬件装备竞赛过后,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通信摆脱“夕阳产业”的阴影。
制式共存软件为先
可靠性以及“5个9”的标准就是起源于通信业,由此可见通信行业硬件质量有多么过硬。之前,毛利率是靠技术门槛获得的,越封闭、门槛越高、应用越广的行业越赚钱。现在,游戏规则改变,单玩硬件已经玩不转了,服务和软件才是持续盈利点。
移动通信制式一直在向前演进,LTE已箭在弦上。从部署规模和用户增长角度而言,LTE是移动通信史上发展最快的系统——LTE用户数在2018年将攀升至约16亿。
在2G向LTE演进的过程中,不同制式,多种频段和多种模式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相互兼容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对设备、运维系统提出更高要求——硬件不变,仅通过软件更新完成制式平滑升级,同一运维系统对多种制式共管。对平台的需求,对软件设计和研发管理的挑战都随之而来。
软件无线电(SDR)技术是一个解决之道。它以开放体系结构为基础,在硬件的平台上应用软件技术来实现具有最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无线通信方式和功能的系统。软件无线电系统可以进行重新配置,它只需要开发一套通用的硬件系统,通过不同的软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多种业务、标准、频带。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后,移动终端可以在不同系统和平台间无缝切换。
2011年,硅产品知识产权平台解决方案和数字信号处理器内核授权厂商CEVA公司和网络基站应用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Mindspeed科技公司宣布,携手把SDR技术引入无线基站设备中,进一步提升4G无线基带解决方案的性能和灵活性。
中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已成为IMT-Advanced国际标准,因此,国内厂商积极将SDR技术与TD-LTE结合起来。近日,京奥通信全球最新一款基于SDR技术的TD-LTE数字无线射频直放站,并于2012年底与中国移动合作成功进行了TD-LTE 2.6GHz数字微功率无线直放站场测。
与移动互联网共荣
移动互联网一步步发展为一个颠覆性的新兴行业,其发展轨迹可谓重走PC互联网的老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3G、LTE)——基本软件和服务(移动OS、视频通信)成规模——内容/聚合(应用软件商店、LBS、电子书)成趋势——零售/商务(电子商务、企业移动应用)崭露头角。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硬件设备、软件服务、通信技术等形成合力,实现跨界联合创新。
对通信而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新的契机,移动互联网给予了通信行业新的驱动力,使其摆脱增长停滞的困局。
爱立信12月初的《流量与市场数据报告》显示,数据流量在2011年第三季度至2012年第三季度期间翻番,并有望在2012 至2018年期间以50%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爱立信高级副总裁兼战略部主管Douglas Gilstrap表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改变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人们对移动网络质量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移动通信正成为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2012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软件应用市场仅经过3年的发展就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最大应用商店应用数达74万,平均每小时有55个新应用上线。
较之3G,LTE最明显的改进来自于高数据速率、分组传送、延迟降低、广域覆盖和向下兼容。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下载速度的近十倍提升,应用软件将成产业中最强大的一环:对消费级应用来说,移动高清电视和互动游戏等业务成为现实,消费者将越来越依赖移动网络,有越来越多应用供选择;在企业级应用中,统一通信平台提升了企业信息共享与沟通能力,使办公效率大为提高,打造了一个便捷、高效、无缝的办公环境。
以统一通信平台为例,它涉及多方:企业软件提供商,如微软、IBM等将即时通信应用嵌入解决方案中以建立涉及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移动电话、网络电话及视频会议等业务的统一通信平台;网络提供商把统一通信协作应用作为扩展战略,如思科、西门子等;Web入口及即时消息供应商,包括腾讯、雅虎等,它们在企业桌面市场有很强的地位,是实现移动办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营商,其业务范围涉及无线视频会议、即时视频消息和聊天、短视频呼叫中心等。
行业格局或大变
数年前,就有运营商将沦为“智能管道”的预言,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据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透露,以腾讯为例,它对中移动收入贡献不超过10%,但是它耗费中移动流量的40%。
在“智能管道”之后,运营商又迎来了一个新名词“虚拟运营商”(Virtual Network Operator,VNO)。2012年6月,国家明确民营资本可进入电信业后,大家普遍认为虚拟网络运营商牌照的发放会提上议程。虚拟运营商,指的是企业可通过互联网或者租用运营商网络的方式,经营基本电信业务。虚拟运营商不同于增值服务商之处在于,它以自己的品牌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拥有计费系统、客服号、营销和管理体系。英国维珍移动就是全球最著名的虚拟运营商之一。
腾讯是中国最有可能成为虚拟运营商的厂商:腾讯极有可能在3~5年内建成自有骨干网(租赁光纤+自建IDC);拥有7.5亿QQ用户、4.3亿微博用户、2亿微信用户;年纯利超百亿元,超过联通;极其完整的产品线;不弱于电信运营商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服务意识。
作为个人用户,你可以想想,短信和语音通信的使用频率是不是越来越低了——国内以微信、国外以WhatsApp为代表的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即时通信软件已经开始挑战运营商基础业务,而增值业务如彩铃等也可能会被前端化。
如何依托互联网精品应用增加客户对运营商管道的黏性,锁定客户,是运营商不得不下功夫的必修课。所幸的是,运营商开始积极进行自身改造,以软件为发力点,以逆转低值化、边缘化和管道化局面。但可以肯定的是通信产业已是暗流涌动。
相关链接
通信行业里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