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李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静夜思李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静夜思李白范文1

8《静夜思》课时训练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01分)

1.

(10分)组词

汇________

猫________

广________

李________

兔________

会________

描________

厂________

里________

晚________

2.

(12分)根据偏旁写新字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亻________  ________       攵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广________  ________       王

________

________

3.

(2分)选择正确的说法(

)。

A

.

《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B

.

《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甫。

C

.

《静夜思》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4.

(2分)《静夜思》中“疑”的意思是(

A

.

怀疑

B

.

好像

C

.

不能解决

5.

(1分)猜谜语。

一寸光阴。——________

6.

(6分)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白:①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②明亮。③清楚。④纯洁。⑤空的。

A.白日做梦________

B.白璧无瑕________

C.白色________

色:①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②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③情景,景象。④种类。⑤品质,质量。

A.脸色________

B.音色________

C.景色宜人________

7.

(12分)根据偏旁写新字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广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

(5分)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①你知道《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②昨天

我和爸爸去超市买铅笔

③妈妈问

你的作业做好了吗

④今晚的月色真美啊

9.

(2分)在正确的说法后打“√”,错误的打“×”。

①《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________

②《静夜思》描写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

________

10.

(2分)动物要回家,快来帮帮他们。(填序号)

①孔雀

②豹子

③黄鹂

④百灵

⑤狐狸

⑥大雁

⑦狼

⑧熊猫

⑨麻雀

鸟:________

兽:________

11.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广________

李________

兔________

已________

李________

厂________

里________

晚________

己________

季________

12.

(5分)看拼音,写词语。

chuáng

qián

fāng

guāng

míng

tóu

xiā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

(3分)写出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

这首诗是谁写的呀________

你背得真好________

《静夜思》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________

14.

(2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举头望明月______

A

.

举起

B

.

抬头

15.

(4分)换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明——________、________

霜——________、________

16.

(5分)默写古诗《静夜思》。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

(2分)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

低头思故乡______

A

.

思考

B

.

思念

18.

(1分)加标点

今晚的月色真美啊________

19.

(2分)填空

耳共________画,第六画是________。

20.

(4分)写反义词。

后——________

高——________

死——________

双——________

21.

(5分)看拼音,写句子。

wǎn

,wǒ

zài

yuàn

zi

shǔ

xīng

xing.

22.

(2分)读诗《静夜思》,解释诗句的意思。

(1)床前明月光________

(2)低头思故乡________

23.

(2分)读诗《静夜思》,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疑是地上霜________

(2)举头望明月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8分)

24.

(10分)读一读。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主要写了(

A

.

李白十分喜爱夜晚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B

.

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夜晚的景色。通过________可以看出。

(3)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4)看看夜晚的天空,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5.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往高处搬家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忽然一声雷响,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1)请在第一自然段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2)你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________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_。

(3)小蚂蚁为什么往高处搬家呢?

(4)要下雨了,自然界还有哪些变化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0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8分)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静夜思李白范文2

关键词:意象 月亮 思乡

一、引言

意象论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直是中国诗学、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近些年来,意象论也是古诗英译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意象作为诗歌意境中的基本元素,是构成其肌体的细胞,是古诗审美形象的外在物化。近来,翻译界逐渐重视意象的翻译问题,此举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静夜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作,诗中的“月亮”寄托了诗人对故土无限的思念之情,如何传神地翻译“月亮”,做到既保留中国文化,又传达出古诗的意象美,是诗歌翻译者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试从意象角度来评析《静夜思》中“月亮”的英译。

二、意象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换言之,“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是一种借物抒情。当诗人有了一个想法,就会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说:“用你的想象套上人间的这辆大马车去飞奔。”意象不是神秘的东西,是诗人头脑中灵动一瞬间的想法,读者通过作品读出其中的意象之美感,也就是“审美刺激”。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论和美学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主观情感和外在物象的结合。《周易》中可见意象作为哲学范畴的雏形而出现,到了汉代,意象则作为审美概念出现,而后,陆机在《文赋》篇中提出“隐”“曲”“喻巧”的用法,拓展了意象的内涵。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谈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指出了意象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意”和“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也是中国诗学所重视的内容。谢榛称“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意象在西方诗歌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Image(意象)指的是运用想象、幻想、比喻构成各种具体感知的意象,倡导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意象中并通过意象暗示给读者,这也恰恰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庞德说,意象是智力和情感在时间上的瞬间复合体。这表明,西方人眼中的image(意象)类似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意象,也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统一体。

三、“月亮”意象

诗歌是凭借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也是意象的语言。意象在诗歌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对于诗歌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此,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谈到,“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月亮作为一种古往今来人们所熟悉的自然景物,常常通过人们感官上的微妙变化,升华为一种特定的情绪,直至成为某种意象,从而诠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静夜思》是借明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千古佳作。比起李白的同类作品,显得别具匠心:诗人将月亮与自己对故土的怀念之情有机结合,借明月抒发对故乡的眷恋,创造了“思乡的明月”。这是李白的首创,开创了全新的“月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作者主观的情意)与境(客观的物境)的交融分为“移情入境、体贴物境、物我情融及情随境生”三种形式。所谓“情随境生”,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解释到:“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换言之,诗人起初并没有自觉的情意念,当他在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然有所感怀,于是便借物抒情,达到意和境的交融。由此而看,李白的《静夜思》是即景之作的代表,它的意境交融形式属于“情随境生”。

以下是《静夜思》的英文译本,为了节省篇幅,我们仅评析诗中有“月亮”的译文。

(1)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徐忠杰译

(2)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

And wondered if it were not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TR.S.Obata译

(3)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I 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Tr.Amy Lowell译

(4)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Tr.Witter Bynner译

(5)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Tr.Herbert A.Giles译

(6)Athwart the bed

I watch the moonbeams cast a trail

――Tr.L.Cranmer-Byng译

(7)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Tr.W.J.B.Fletcher译

(8)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许渊冲译

(9)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noon.

――翁显良译

纵观《静夜思》中有关“月亮”的译文,我们发现大多数译者都忠实于原文,将“月亮”翻译成“moonlight,gleam,moonbeams,moon”,如译文例(1)~(7)。只有许渊冲和翁显良两位先生对原诗中最重要的意象――“月亮”进行了再创造,将它翻译成“a silver light”和“a splash of white”。

清冷的秋夜,寂寥的庭院,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独居异乡的李白抬头望见那同照故乡的明月,随即产生无限遐想,想到了家里的亲人,想到了故乡的一切。李白由望月到思乡,完成了诗歌构思的初始阶段──意境交融过程。译者也正是抓住诗人当时的心里,将月亮译成“a silver light”。月亮同银子本无联系,但从颜色角度看,两者还是具有相似之处,恰如银子般颜色的月光,写出了月光的冰冷苍凉,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让人顿觉悲从心来,开始无尽地想念起自己的故乡。

类似地,在翁显良先生的译文中,“月亮”被译成“a splash of white”,这是从液体的角度来描写月光,寂静的夜晚,月光如同流水般洒在诗人的房间内,这儿的水既可表示月光之色,又可显示月光的流动感。下雨的时候,人们的情绪往往是伤感忧愁的,译者在此别具匠心地将月光和水联系在一起,也是为了凸显诗人李白在寂静夜晚看到月光如流水般洒在房间时,那种因空寂冰冷的环境而产生的孤独感,继而引发悲凉的思乡情绪,同样突出月光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

翻译的重点应该放在移植诗歌精髓或诗种上,放在移植意象、创造意境上。译者要首先移情入境,融入原诗所创造的意境之中,进而在对象(意象)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对其在目的语中重新构思,进行再创造。然后采用突出(foreground)渲染或转换添加等手法,在译诗中突出中心意象。中国诗歌评论中有“诗眼”一说。“诗眼”是一句诗或整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是诗歌的点睛之笔,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诗句。在诗歌翻译中,抓住原诗中的意象,对它进行加工创造,是其在译文中变得传神突出,成为整首诗的关键词句,是每位诗歌翻译者应有的追求。

四、结语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解读意象则是在解读心灵,解读情感,是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扩展作品的情境,从中领会和捕捉作品中更深远的东西。读诗不仅要读其语言本身,而且要透过语言的表象,读出它背后所蕴涵的深意。“诗在言外”,译者应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再现原诗的意象美。

参考文献:

[1]林玉鹏.移植诗种――论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罗竹风.现代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静夜思李白范文3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秦皇岛玩,住了好多天。晚上我回家了,独自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地上好像就铺上了一层白霜。便想起了自己的故乡白银,我想爷爷奶奶正在干什么呢?院子里的小朋友还等着我来玩吗?半个多月不见了,我心里非常想念他们。想着想着,我就进入了梦想,我梦见我和小朋友一起玩。玩三个字、五根蜡烛、吃汤圆……等我半夜醒来,睁开眼一看,还是在秦皇岛的家里,结果我更加的想念白银的家。此时我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那首流传千古的名诗—静夜思,我也对这首诗又有了更深的体会了!

静夜思李白范文4

第十二章 月光下的许愿湖

冯楚楚朝米小扬走来。夏夜的凉风吹得草丛像海面一样起伏着,也吹得冯楚楚的蓝色连衣裙飘扬起来,像海面上的一朵蓝莲花。

米小扬急忙迎上去,大声喊:“冯楚楚!”冯楚楚朝他招了招手。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公园里亮起了许多橘黄色的小灯。冯楚楚看了看天空:“星星还没有出来吗?”米小扬说:“还要等一等吧,你想好许什么愿了吗?”

冯楚楚说:“我想为奶奶许愿。从去年开始,奶奶就一直闷闷不乐,因为爷爷去世了。”米小扬问:“你想念你的爷爷吗?”冯楚楚点点头:“爷爷可疼我了。妈妈说,就算我想要天上的星星,爷爷都会给我摘下来,他是全世界最好的爷爷。可惜,我再也看不见他了。”

米小扬忽然想起了那颗召唤豆。如果我召唤冯楚楚的爷爷,他会不会出现呢?米小扬试着默念:“我要见冯楚楚的爷爷。”他刚念完,就听旁边的冯楚楚惊叫一声。

果然,冯楚楚面前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爷爷,慈祥地朝她微笑。

冯楚楚怔怔地看着爷爷,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她生怕一眨眼,爷爷就会像梦一样消失了。

“你为什么不走过去牵着爷爷的手呢?”米小扬小声说。冯楚楚如梦初醒,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把头轻轻地靠在了爷爷的怀里。爷爷伸出温暖的手掌,抚摸着冯楚楚的长发。米小扬看见,冯楚楚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在淡淡的月光中闪闪发亮。

夜空中,一阵阴云飘过来,遮住了月亮。当月亮穿过阴云,再次把月光投向百树公园的时候,冯楚楚身边的爷爷已经不见了。

“许愿真的很灵呢。”冯楚楚幸福地笑着,眼角还挂着两滴晶莹的泪珠。

米小扬笑而不语。他抬头看看月亮,不禁想起了《静夜思》,于是默念:“我要见李白。”

一道白光闪过,米小扬和冯楚楚惊讶地看见,草地上出现了一个白衣飘飘的古代男人。

“他是谁啊?怎么穿得怪模怪样的?”冯楚楚问。米小扬笑着说:“他就是李白。”

只见李白右手举着一只青色酒杯,饮了一口酒,望着月亮,摇头晃脑地吟道:“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冯楚楚有点怀疑:“你……真的是李白吗?”李白挥了挥衣袖:“信不信由你,我懒得跟你解释。”冯楚楚说:“可是,你念的《静夜思》为什么跟我们学的那首不太一样呢?”

李白淡淡地说:“我翻过你们的语文课本,上面的那首《静夜思》其实是经过后人修改的。改得一塌糊涂,简直岂有此理!唉,后人乱改我的诗,岂止一首《静夜思》!读者满天下,知音难求也!”说罢掷下酒杯,飘然而去。

“你还想见谁?”米小扬看着冯楚楚。冯楚楚想了想,说:“昨天晚上我读《安徒生童话》,还在想,如果我能看见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话……”

冯楚楚话音刚落,就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朝她走来。她的光脚踩在草地上,手里捏着一大把火柴。

冯楚楚急忙站起来,开始掏自己的口袋,一边掏一边小声问:“米小扬,你现在有多少钱?”米小扬把兜里的钱都拿了出来:“我只有十一块五毛钱。”冯楚楚一把抓过来,笑着说:“我有二十块钱。我们把钱凑在一起,把她的火柴都买下来吧!”

卖火柴的小女孩接过三十一块五毛钱,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她向冯楚楚和米小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迈着布满伤疤的脚丫,远远地去了。

冯楚楚划亮了一根火柴,顽皮地一笑:“我想看看,我最漂亮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米小扬在旁边默念了一句,他们的眼前顿时出现了十三年后的冯楚楚。

“冯楚楚,这个新娘真的是将来的你吗?天哪!她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美丽的新娘!”米小扬叫道。冯楚楚兴奋得满脸通红。

“但是,”米小扬沮丧地说,“你身边的新郎长得太难看了,他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难看的新郎!唉,冯楚楚,你真不会挑新郎!”米小扬的口气酸溜溜的。

冯楚楚笑着说:“谁说难看?我觉得他挺帅的嘛!”

米小扬说:“嘁!就是难看,难看得要死!上帝真不公平,竟然让一只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让一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冯楚楚有点生气,于是转过话头:“米小扬,你也许一个愿吧,看看你最帅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米小扬默念了一句话,长大后的米小扬也现身了。

米小扬刚要夸自己帅,忽然,他和冯楚楚齐声惊呼:“咦!”

这个长大后的米小扬竟然就是十三年后的新娘冯楚楚身边的那个新郎!

米小扬和冯楚楚都呆住了。米小扬觉得自己的心里乐开了花,冯楚楚觉得自己的心在怦怦乱跳。湖边安静了下来,在溶溶的月光里,只能听见吹过柳树的风声。

“冯楚楚,你最喜欢谁的歌?”米小扬终于开口了。

“我最喜欢王心凌的《月光》。”

米小扬点点头,心中默念:“我想见王心凌,我想让她为我们演唱《月光》。”

但是等了很久,王心凌也没有出现。米小扬叹息了一声,他知道,召唤豆也失效了。

就在米小扬垂头丧气的时候,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阵轻柔的歌声:“弯弯月光下,蒲公英在歌唱,星星照亮在起风的地方,乘着微风,飘向未知的远方……”

静夜思李白范文5

关键词:床;胡床;井栏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42-03

作者:蒋晓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邵磊,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7级专门史硕士研究生;四川,南充,637009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妇孺皆知的思乡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术界多把诗中的“床”解释为睡觉用的床,认为李白躺在床上夜不能眠,看着床前的明月和地上的月光,开始思念自己的故乡。但也有少数学者持有异议,王晓详《“床前明月光”新解》、朱鉴珉的《床・井栏・辘轳架》、傅业的《疑是明月照井栏――再读李白》等文章都认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应解释为“井栏”。2008年初,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里抛出一个新的观点,他认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既不是平时人们睡觉用的床,也不是井栏,而是古代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类似于今天的“马扎子(可折叠的小板凳)”(图一)。此言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上述三种看法孰是孰非?本文拟首先从文献记录和文物考古实物的角度对古代的胡床和井栏的情况进行初步梳理,在此基础上对《静夜思》中的“床”作进一步考证,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

一、床与胡床

所谓胡床,是我国古代中原人对来自西域的一种坐具的称呼。有关它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它最先起源于古代埃及和希腊,后来由于战争和民族的迁徙、融合,胡床在秦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了中原地区。到东汉末年,胡床得到了广泛流传。《后汉书・五行志一》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此服妖也。其后董卓多拥胡兵,填塞街衢,虏掠宫掖,发掘园陵。”这说明至少在东汉灵帝时(168-189年),胡床已经在宫中出现,并开始流行。另据《三国志・魏书・魏帝纪第一》中《曹瞒传》记载:“公(曹操)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邰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这表明当时胡床已经出现在战场上,并且曹操就是坐在胡床上指挥打仗的。

从上述两段史料可知,胡床已经开始被上层社会所喜欢,那么胡床究竟是一个什么模样呢?南朝时期梁代诗人庾肩吾在《咏胡床应教》一诗中写道:“佳名乃域外,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足征。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忉其中“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两句,显示了胡床的最大特点是坐面上穿绳子,两个横足倾斜交叉,当胡床两足成“文”字形交叉打开后,上面就平整可以坐人了。

宋代程大昌在帻繁露》卷十四中记载:“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桓伊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唐穆宗长庆二年十二月,见群臣于紫宸殿,御大绳床,则又名‘绳床’矣。”依据上述文献可知,胡床在隋炀帝时改称“交床”,到唐穆宗(821~824年在位)时又改称“绳床”,皆因其坐面穿绳斜叉的特点得名,但其体型和功能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既然在隋朝时胡床已改称“交床”,那么到了李白(701~762)生活的年代,还有“胡床”这一称谓吗?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助于进一步考证李白的《静夜思》。接下来看看李白的其它诗句:在《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中有“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两句,一个“坐”字,表明了“庾公”是坐在胡床上赏秋月的;在《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中有“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之句,依据诗的意境,应知主人公是坐在胡床上吹的紫玉笛;他在《寄上吴王三首・其二》写到:“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觚。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一个“挂”字,突现出了胡床折叠自如、可方便挂在墙上的特点。

再看以下有关胡床的描述:李白《草书歌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岑参《题华严寺瑰公禅房》:“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钱起《避暑纳凉》:“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这三首诗中都提到了“绳床”,绳床由胡床的发展而来,坐面穿绳,体积稍大,起初主要流行于寺院僧侣中,后因佛教的发展开始在民间传播。又如杜甫在《树间》写道:“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诗中“坐胡床”三个字,明白的告诉我们,作者是坐在胡床上赏月的,而且只有坐在房屋外面,才能看到树叶上的露水。白居易《咏兴五首》中有:“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此诗中“胡床”和“床”前后衔接,一语道出了在舟中的是坐具“胡床”,而不是用来睡觉的“床”。

由上述文献可知,至迟在李白生活的年代一直上溯到汉灵帝时期,中原地区始终有“胡床”的称谓,那时所流行的胡床,就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一种小巧轻便的折叠凳――马扎,而不能理解为胡人用来睡觉的卧具。其用途广泛,不仅应用于行军作战中,而且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场合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

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进展,已经发现了不少胡床的具体图像资料,如河南新乡博物馆藏有东魏武定三年(545年)的石刻画像,其中有一幅画像是一个人坐在胡床上手抱着婴儿(图二),此图可见胡床的样式是上面用绳连接,下面两叉着地,坐上去非常牢固。1973年,在陕西三原县发掘了淮安靖王李寿墓,墓内石椁上雕刻有精美的图像,其中有两幅侍女手捧胡床的图像(图三):图中显示的是胡床的侧面像,可以看到左右两张胡床均成“文”字形,两足相交,轻便易携。

以上考古发现向我们展示了胡床的清晰造型,因此可以肯定说,胡床就是面上系有绳条,可以折叠的小板凳,同我们今天的“马扎子”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无论明确具有“胡床”二字的文献还是考古发现的具体胡床图像,都只能说明“胡床”是类似于马扎或就是马扎之类的折叠凳子,还不能断定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就是可折叠的坐具“胡床”,因为在该诗中并没有“胡床”二字,而“床”的所指除“胡床”外,还有其它的涵义,如下文将要讨论到的“井栏”。

二、床与井栏

关于“床”的解释,《辞海》中是这样说的:一是供人睡卧的用具,如《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古时亦指坐榻,如“胡床”。二是安置器物的架子,如“笔床、琴床”。亦指水道的底。如“河床”。三是井上围栏,如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既然古代“床”有“井栏”之意,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井栏。所谓井栏,就是井上的围栏,是古代在水井周围建造的井台,上面竖立有井架。井台一方面用于防护 之用,另一方面用来固定上面的井架。井架相当于今天汲水用的轱辘架,上有滑轮,滑轮上绕有绳索,以方便打水,节省人力。井栏有木制、石制、陶制、砖石制、玉制几种;有“井床”、“井圈”、“井台”、“井干”、“银床”、“玉床”、“轱辘架”,等众多称谓(图四、五)。

把井栏称做“床”的情况在唐诗中很常见,试举几例说明。

杜甫的《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有:“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苏味道《咏井》:“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李商隐的《富平少侯》有:“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郑贰督蜓裘攀》:“石鱼岩底百寻井,银床下卷红绠迟。”无名氏《河中石刻》:“雨滴空阶晓,无心换夕香。井梧花落尽,一半在银床。”在这些诗里,都同时提到了“井”和“银床”,很明白的说出了“床”就是“井栏”。这里的“银”,应理解成白色的光泽,“银床”应理解成洁白光亮的井栏。李峤《银》:“玉壶初下箭,桐井共安床。”唐彦谦《红叶》:“薜荔垂书幌,梧桐坠井床。”从这两首诗可知,古时的井栏旁大都种有桐树,古人爱在诗词里写入“梧桐”、“芭蕉”,以烘托诗情画意。许浑《病中二首》:“秋色鬓应改,夜凉心已宽。风衣藤簟滑,露井竹床寒。”寺中描写了在漫漫寒夜里,井台和井栏在凄凉的月光的映衬下更显得寒气袭人。

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云浮西北盖,月照东南隅。宝帐垂连理,银床转辘轳。”李贺《后园凿井歌》:“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陆龟蒙《井上桐》:“美人伤别离,汲井长待晓。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独立傍银床,碧桐风袅袅。”花蕊夫人《宫词》:“鸡人报晓传三唱,玉井金床转辘轳。”上述四诗中均有“床”和“辘轳”的描写,更加直白的道出了“床”就是井上“辘轳”架,即“井栏”。

李白的诗中也有这样的情况。

《长干行》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该诗中的床,应理解成“井栏”,无论古代还是今天,农村的孩子都爱在屋外的水井旁边看大人洗衣涮碗,更爱围着井栏嬉闹追逐、和泥玩水。如果理解成睡觉用的床,那么,《长干行》中的“郎”就没法“绕床”了,因为屋子里的床习惯上都是至少一边是紧贴墙而放的。如果把床作“胡床”讲,试想,一个低矮的马扎,一碰就容易倒,那么“郎”一抬腿就可以迈过去,自然也就谈不上一个女孩在前面拿着青梅围着一个小小的胡床跑,后面一个男孩骑着竹马在后面调皮地去追逐了。其它如《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客远行,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峥嵘。”这两首诗中的床同样也指井栏。

在文献记录之外,考古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井栏”实物,“图五”为东汉陶井栏,高11.3厘米,口长22.3厘米,口宽15.4厘米,其上刻有“戒火、东井”四个字,该井栏相传是清光绪年问出土于河南开封,现藏于辽宁博物馆。2001年6月,金华文物处的工作人员在浙江东阳市的吴宁镇东郊4公里的一都许村村南,发现了一座南朝陈代的石井栏(图四),上面刻有“陈永定二年(558年)”和“紫金里许氏志”等字样。这些井栏实物的出现,对于考证文献记录具有重要的意义。

静夜思李白范文6

一天晚上,我做完作业,甜甜地睡着了。

半夜醒来喝茶时,忽觉金光一闪,自己便置身于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我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不禁吓了一跳,我身上竟穿着唐装,而且我还女扮男装了呢。正在疑惑不解之际,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大片桃林,现在正值春天,桃花开了,一大片一大片粉嘟嘟的,像是天边的晚霞。桃林旁边有一位长须飘飘、正在饮酒的长者,咦,那不是李白吗?我立即走上前去,拱手弯腰道:“敢问阁下是‘诗仙’李白吗?”“‘诗仙’不敢当,在下正是李白,不知贤弟尊姓大名,找在下有何事?”李白问道。“愚弟姓赵名竹松,正欲进京赶考,路过此地。”我忙瞎说一通。李白道:“贤弟既要进京赶考,那愚兄就出几道题考考你吧!”“那就有劳仁兄了!”我心里不禁有些发毛,但口上又不好拒绝。“不知贤弟是否会背《静夜思》?”《静夜思》?哈哈,我上二年级时就学过了,于是我不慌不忙地背道:“床前明月光……”“那《望庐山瀑布》呢?”李白又发问道。我在心里暗暗高兴,这诗真容易啊:“日照香炉生紫烟……”“那《峨眉山月歌》呢?”“峨眉山月半轮秋……”

我背了几首诗后,李白捋捋胡子,点点头说:“真没想到贤弟知道的诗还挺多,李白佩服,佩服!”“不敢,不敢,愚弟哪里比得上仁兄博学多才呀!”我拱手弯腰道。“那愚兄再考考你对对子吧!”李白道,“窗前莺共舞。”嘻嘻,这对子学过:“帘外燕双飞。”李白又道:“勤劳门第风光好。”哈哈,这对子我早就见过了,心里暗暗叫好,忙道:“和睦人家幸福多。”李白很吃惊,没料到我年纪轻轻竟会吟诗作对,他哪知道我是现代人啊!这时,李白竖起大拇指夸奖道:“贤弟真是才高八斗啊,愚兄再出一对吧,‘烟锁池塘柳’。”我心里想:想难住我,可没那么容易。我胸有成竹道:“此联乃绝对,无下联,只因此联各字分别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这下李白更是大吃一惊,他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贤弟进京赶考一定能高中状元!”我还没来得及答话,又感觉金光一闪,耳边传来“丁零零”的声音,我睁眼一看,原来是小猫闹钟在喊我起床呢。唉,刚才的一幕全是梦啊!

真是好有趣,好奇怪的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