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化建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参数化建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参数化建模

参数化建模范文1

关键字:BIM;辅助建模系统;参数化编程;Revit

0 引言

BIM技术飞速发展,广大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都在探索运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项目的探索。运用BIM技术,在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返工、降低项目成本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大多数企业采用BIM技术是先完成CAD二维设计,再由BIM专业人员手工翻模方式建立三维模型,主要应用BIM技术解决管线综合碰撞、施工图深化等问题。在设计时由于BIM软件模型投影方式出图,所以设计往往无法兼顾管线实际位置和清晰表达这两方面的矛盾,如果按照实际位置绘制,管线平面全部挤到一起,管线内在关系无法清晰表达。目前很多设计院都采用CAD设计,之后再采用人工翻模,重复工作量大、翻模不准确等问题急需解决。

文章通过参数化编程技术实现CAD与Revit之间数据互通,实现自动、精细化建模

1 技术架构

为了实现从CAD图纸快速转化三维模型,我们开发了数据提取转换模块、数据读取模型生成两个模块。

(1) 基于CAD平台的数据提取转换功能模块,可以实现自动读取CAD图纸信息,对特殊数据进行人工补充,并生成中间数据文件,为生成三维参数化模型提供数据支撑。

(2) 基于Revit平台开发参数化模型自动生成模块。插件能自动读取中间数据库数据信息,驱动Revit生成三维参数化模型。

2 功能实现

实现CAD与Revit之间数据互通,精确生成墙、梁、柱、轴网、管道、桥架、设备、管道附件等构件,在确保建模精准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 墙:通过读取CAD图纸信息,人工添加墙底部标高、顶部标高以及墙类型参数生成墙体数据,运行程序读取信息,自动生成墙三维模型。

(2) 门窗:在AutoCAD中读取一层门窗位置及标注信息,自动生成数据文件,在Revit中绘制简单的墙体平面,然后用C#编程实现Revit墙体坐标输出为文本文件,供AutoCAD读取。运行程序,调用门窗位置及族名信息,自动生成一层所有门窗。

(3) 楼梯:输入楼梯标高、梯段宽、梯段长度等属性信息,读取图纸中楼梯定位信息,运行程序自动生成楼梯模型。

(4) 柱:运行模块一读取CAD图纸中柱位置信息,输入标高、截面信息实现自动建模。

(5) 管道:由于管道在CAD图纸中管道是单线,所以要对图纸进行程序处理,读取管道平面位置信息,输入标高、管径进行快速生成。

(6) 机电设备:在图纸中读取风机、卫生洁具、灯具、插座、开关、配电箱、火警设备等机电设备位置、类型信息,输入安装高度运行程序生成机电设备。

3 程序运行测试

喷淋系统管道建模带给设计师很大的工作量,通过某学校图书行政楼、体育馆项目进行测试,建筑面积:14417.50m2其中:地上部分9927.50m2,地下部分4490.00m2建筑层数:地上主体四层、地下一层,设备管线复杂。对喷淋系统管道建模具体实践运行情况如下:

(1)喷淋主干管道绘制

1) CAD管道图纸处理,将实际上是一根管道图纸上用多线表示的管线进行合并,变成一条线。

2) CAD中按颜色或者图层显示主管道,读取管道位置数据写入数据库,并进行分类标号处理。

3) 写入相应管道的标高、管径等数据

4) 运行程序在Revit中自动生成管道。

(2)绘制喷头及喷头连管

1) 读取CAD中喷头位置、立管位点,输入标高信息形成数据文件

2) 运行程序,在Revit中读取数据文件,自动调用相应类型族,根据位置信息自动将喷头连接到喷淋主管上。

经过实际运行测试,喷淋系统模型可在40分钟内完成,通过这种方法比设计师手工完成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可以把设计师从繁琐的建模工作中解脱出来。并且通过程序定位能保证模型精准,解决了人为建模失误造成不准确的问题。

通过对施工图反复的分析和总结,程序可以实现90%的左右的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解决了人工建模效率低下、失误等问题,实现精准建模、提高了工作效率。插件还可以完成复杂形状族的创建,如通过结合空间结构计算软件自动生成管桁架、变截面工字梁、异形构件等辅助工作。在钢结构厂房项目中能快速准确的生成屋面网架。通过网架准确的空间位置,设备专业进行管线绘制,实现了BIM技术在管线综合领域的强大优势。

总结

虽然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是我们倡导的方向,从概念设计开始就引入BIM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是,不可否认,在实际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工程是在项目中后期才开始引入BIM。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已有图纸,让图纸信息传递下来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努力将各种软件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整合到BIM应用中,尤其是CAD与Revit之间通过编程实现了BIM模型快速生成,从而大大减少了翻模的工作量,使得设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优化设计本身以及后续的分析计算与施工图完善,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建平,余芳强,李丁.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集成BIM建模技术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3(4):6-13.

[2] 王建宇,王昕妍.二次开发实现从AUTOCAD到REVIT快速翻模技术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6(3);111-115.

[3] 张洋.基于BIM 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与管理研究[D].北京: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2009.

[4] 王勇,张建平,胡振中.建筑施工IFC数据描述标准的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1,3( 4) : 9-15.

参数化建模范文2

关键词:OpenGL ES;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化建模;移动端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TH1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3-0077-05

机械类基础课中有很多抽象的原理知识不易被学生接收,又不能随意删减,然而在真实的情景中讲述就能轻松释义[1]。虚拟模型库因其三维模型造型逼真、控制灵活而在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但是,已开发的虚拟模型库都是基于PC 平台开发的,而由于PC 平台的在便携性方面的限制,使得虚拟模型库的应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手持移动设备的出现,为解除这种束缚提供了条件,该类设备最重要的属性即是其便携性,而且随着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运行平台的实用性也日益增强,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APP)在移动设备平台上得以实施。若采用在工程软件中建渐开线圆柱齿轮模型,再把这些模型加载到APP中,会导致APP的安装包过大,并且由于齿轮的参数不同,要把所有的渐开线圆柱齿轮显示在手持移动设备上,需要建几百个齿轮。本论文以渐开线圆柱齿轮形成原理为基础,以移动设备的图形渲染库OpenGL ES为工具进行研究,得出渐开线圆柱齿轮建模关键技术,该技术可应用到各种开发环境中。总结出移动端可视化流程,采用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制作出可以在手持移动设备上使用的APP。参数化设计方法就是将模型中的定量信息变量化,使之成为任意调整的参数。对于变量化参数赋予不同的数值,即可得到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零件模型[3]。参数化设计大大减少了重复设计量、缩短了设计周期和提高了设计效率,使机械类构件完美的呈现在移动设备上[4]。

1 齿轮参数化建模关键技术及过程

1.1 OpenGL ES绘图原理

OpenGL ES 是一个跨平台的图形库,是专门为嵌入式系统(如Android系统、IOS系统等)而设计的,提供了功能完善的 2D 和3D图形应用程序接口API,创造了软件与图形间加速灵活强大的底层交互接口[5]。OpenGL ES 2.0及更高版本的渲染管线可编程,其绘图原理如图1所示。

OpenGL ES中支持的绘制方式大致分3类,包括点、线段、三角形,每类中包括一种或多种具体的绘制方式[6],本论文采用GL_TRIANGLES,此方式是三角形类之一,其将传入渲染管线的一系列顶点按照顺序每3个组织成一个三角形进行绘制。如图2所示,所绘矩形由三角形V0V1V2、V3V4V5而得,其中顶点V2、V5以及顶点V1、V3位置相同。

根据OpenGL ES绘图原理和本文采用的GL_TRIANGLES方式,在齿轮参数化建模中,需要确定顶点数组、法向量数组和颜色数组。其中顶点数组控制齿轮形状,法向量数组控制齿轮对灯光的反射,颜色数组控制齿轮颜色。设三个数组类型均为单精度浮点型,顶点数组命名为Vertex_List,法向量数组命名为Normal_List,颜色数组命名为Color_List。

1.2 齿轮参数化建模数据的确定

根据设定目标,确定齿轮参数化建模所需要的参数。本论文设定的目标是构建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能动态生成直齿轮和斜齿轮两种类型,斜齿轮的螺旋角可以调节;通过调节模数、齿数、齿轮厚度改变齿轮的轮廓特征,通过调节颜色的RGB值改变齿轮显示颜色,通过调节齿孔半径,给齿轮开不同大小的孔或槽,具体的参数名称、参数代号,参数取值如表1所示。

本论文构建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因此对部分参数取标准值,该参数在计算中始终是常数。另有一些基本参数根据表1中输入的参数而确定,具体参数名称、参数代号、计算公式如表2所示。

1.3 齿轮绘制过程

如图3所示,为展角,为压力角,为基圆半径,为渐开线在任意点K(1、2、3等)的向径。渐开线极坐标方程如公式(1)[7],将基圆圆心作为原点,圆心与渐开线的起始点A的连线作为x轴,与x轴垂直的方向作为Y轴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按照渐开线形成原理得出渐开线的方程如公式(2)[8],其中。

(1)

(2)

当时,齿根圆包含于基圆,齿廓曲线必然由径向直线和渐开线两部分组成,且齿廓曲线处于基圆与齿根圆之间的为径向直线,处于基圆与齿顶圆之间的为渐开线;当时,齿根圆包含基圆,齿廓曲线全为渐开线[9]。由此可以确定公式(2)中的取值范围,当时,最小取值为,取最大值的条件为,即,其中和取值根据公式(3);当时,最小取值的条件为,即,其中和取值根据公式(4),的最大值与时的最大值一样。

(3)

(4)

本论文以时为例,的取值范围为[],设其长度为,将t平均分成n份,将、、到带入公式(2),求出点1、2、3到n的坐标。将坐标点按三角形排列方式,102、203、304等所有坐标点放入Vertex_List,当n取合适值时,就可以得到平滑的渐开线面,如图4中的①。

当计算出一个齿的右部分顶点后,采用对称的方法求出左部分的顶点。首先确定对称直线,在图3笛卡尔坐标系中,直线就是该直线,设斜率角为,取值根据公式(5),设该直线的斜率为,则该直线方程为。从Vertex_List中遍历每个点,根据公式六求出对应点,增加到Vertex_List中,得到图4中②部分的区域,b区域为三角形形状,根据边界点可以得出。

(5)

(6)

设齿槽对应圆心角为,当时,;当时,。根据公式(7),计算相关坐标点增加到Vertex_List中,得到图4中③部分的c区域,其中的取值范围为[]。

(7)

当绘制好一个完整齿后,需要复制出z-1个齿,这些齿是以原点为中心,根据公式(8),旋转复制而得,并将复制后的坐标增加到Vertex_List中,绘制的结果如图5中⑤,其中的取值范围为[][10]。

(8)

这样,齿轮的正面绘制完,将所得数组命名为Vertex_List_1,并将所有顶点的坐标值设置为。齿轮侧面的数组命名为Vertex_list_2,齿轮背面数组命名为Vertex_list_3。在斜齿轮中,设齿轮正面的齿与齿轮背面的齿投影夹角为,根据公式九和公式八,对Vertex_List_1中的顶点计算,并将得到的每一个三角形顶点按顺时针重新排列,坐标值设置为,存入到Vertex_List_3,其中时,为直齿轮。将Vertex_List_1和Vertex_List_3中对应位置的顶点按照三角形方式排列,存入Vertex_List_2中,即得到齿轮侧面数组。将Vertex_List清空,将Vertex_List_1、Vertex_List_2、Vertex_List_3按照顺序存入Vertex_List中,至此,齿轮顶点数组制作完成,绘制后的效果如图5中的⑥。

(9)

根据存入到Vertex_List中的点,计算齿轮面法向量,存放到Normal_List中。计算方法是从Vertex_List中提取一个三角形的三个点,设为点A、B、C,由点A点B构造向量,由点A点C构造向量,则点A、点B、点C的向量是,存放到Normal_List中。然后遍历Vertex_List,计算所有对应点的向量,存放到Normal_List中。本论文研究的齿轮,每个顶点的颜色相同,并且由光的三原色R、G、B确定,Color_List中存放所有顶点的R、G、B值,其中R、G、B的值由参数传入而确定。

2 移动端可视化流程

移动端可视化流程,如图6所示,第一步设定目标,即制作的APP要满足的功能。第二步,确定齿轮参数化建模数据,根据第一步设定的目耍参数分为固定参数和可变参数,其中可变参数需要通过界面交互传入,因此界面设计除满足美学要求外,也要满足可变参数的改变。第三步,选择移动端APP开发工具,如针对Android系统开发的Eclipse软件、针对iOS系统开发的XCode软件、跨平台开发软件Cocos2d-x、Unity3d、Unreal Engine 4等,不同软件所使用的开发语言不同,如Eclipse使用Java,Unreal Engine 4使用C++。第四步,根据本论文第一节齿轮参数化建模关键技术及过程和选择的开发工具及其相应的开发语言,确定顶点数组(Vertex_List)、法线数组(Normal_List)和颜色数组(Color_List)具体值。第五步,结合app界面设计进行程序设计。第六步,图形测试,检查是否有剖面,形状、颜色是否正确等。第七步,针对移动端,生成相应的APP文件。

下面展示移动端可视化流程的一种案例:

第一步,本案例设定目标为能展示标准直齿、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其中斜齿轮螺旋角可以改变;能够在齿轮中间开圆孔和槽孔,孔径大小可以改变;齿轮模数、齿数、齿厚、颜色可以改变;可以远近观察齿轮。第二步,根据第一步设定的目标,除需要表1和表2,需要增减直齿轮和斜齿轮切换参数,以及远近观察参数,由此APP的界面设计如图7所示,图中间部分放齿轮模型。第三步,本案例选Unity3D为开发工具、C#为开发语言。第四步,图8所示,为将公式三转换成代码形式,确定渐开线面的顶点,形状如图4中的①。按照此方法,计算出所有部分的顶点后,放入Vertex_List中,得到顶点数组。法线数组(Normal_List)和颜色数组(Color_List)方法一致。第五步,进行程序设计,如图9所示。首先在Unity场景编辑器中建立GameObject,命名为Gear_Watch;其次,为Gear_Watch构建脚本(Script),命名为GearMode.cs,脚本文件中的变量与第二步确定的相对应,并与界面设计的图标进行关联;最后,为Gear_Watch添加材质(Material),命名为Material_Gear.mat,材质的着色器(shader)选择专门为本案例编写的Shader_VF_Gear.shader,控制齿轮的颜色。开发工具选择的不同,顶点数组(Vertex_List)、法线数组(Normal_List)、颜色数组(Color_List)输入到渲染管线的方式可能不同。如图10所示,脚本GearMode.cs的部分代码,顶点数组的输入,需要将Vertex_List转换成只存储坐标点的vertices数组和只存储顶点三角形索引位置的triangles数组,然后传入渲染管线。由于所有的顶点颜色一样,根据着色器(shader)的编写,只需要传入三个颜色值即可,不用传入Color_List数组。第六步,图形测试,如图11所示,改变不同的参数,生成的齿轮部分图片,经测试,结果正确。第七步,在Unity中的File菜单下的Build Settings面板中,选择移动端系统的选项,点击Build,即生成相对应系统的APP安装文件,如图12所示。

3 APP运行及结果

首先点击手机桌面上名称为Gear的APP,进入APP的界面,如图13所示。界面右侧的参数面板分点击和滑动两种操作,改变相应的参数,界面中间的齿轮形态同步改变。当连续改变某一参数,可动态观察齿轮的变化。手指选中中间的齿轮,可以任意角度的旋转,进行观察。界面左侧的滑动条用来调整APP内的摄像机与齿轮的远近位置。图14为斜齿轮,螺旋角调到20,选择槽孔,孔径52mm,模数选择5.5,“第二系列”文字提示用红色显示,因为在机械行业模数要优先选择第一系列的数值。齿数选择39,齿厚为模数的6倍,齿轮的颜色R、G、B值分别是0、127、131。

4 结语

在研究OpenGL ES图形库的基础上,以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形成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几何学相关知识,总结出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化建模的关键技术,即确定顶点数组、法线数组和颜色数组。根据所得数组,结合开发环境,同时参考交互设计、界面设计、计算机编程等知识,得出移动端可视化流程。并使用Unity3D制作出可安装到移动端的APP,动态展示不同参数下的齿轮形状和颜色,验证了基于OpenGL ES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化建模在移动设备上展示的优越性。此外,根据总结出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化建模关键技术、移动端可视化流程,为构建其它机械构件提供了指导,如构建锥齿轮、凸轮等。对机械构件在移动设备上进行虚拟演示奠定了一定基础,使机械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更加方便、高效。

参考文献

[1]管巧娟.基于认知过程的机类基础课组合式学习[J].图学学报,2015(04):638-643.

[2]邱辉,楚电明,叶琳.基于智能手机的工程图学虚拟模型库的研究与实现[J].图学学报,2013(01):83-86.

[3]卢杰,米彩盈.基于SolidWorks 的联合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J].图学学报,2013(6):64-68.

[4]胡一钦.变结构体参数设计的一种新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5):41-42.

[5]Hu Xueyan, Xia Zhonglin. Study on Image Deformation Simulation based on ARM Linux and OpenGL ES[J].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011(8):303-306.

[6]吴亚峰.Android3D 游戏开发技术宝典--OpenGL ES2.0[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7]孙恒,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李华敏,韩元莹,王知行.渐开线齿轮的几何原理与计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参数化建模范文3

关键词:关节动画;骨架;比例;运动捕捉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7-1630-03

人物角色动画作为关节动画领域的一项热点的研究对象,它的重要性逐渐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广泛的应用于影视动画,游戏娱乐,工业设计,人体运动分析以及运动捕捉等多个领域。

人类比较熟悉自身的运动特点,而且人体的骨架包括多个运动关节,具有很多的自由度和运动参数[1],因此获得真实感的人物动画非常困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绘制各个关键帧的运动。关节角色动画是由一种层次结构的骨架模型来驱动角色动作,骨架作为关节模型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生成良好的动画效果至关重要。如何能够获得合适的模型骨架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2]当今比较流行的运动捕捉技术,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外部设备定位人体主要的运动关节,记录人体各关节的运动参数,从而获得真实的人体运动动画。如何重用运动捕捉数据,使运动捕捉数据满足相似层次结构但不同比例的骨架模型需要,正是我们希望研究的问题。传统获取人物角色模型的方法,是通过一些动画建模软件,如3Dmax,Maya,Poser等[3],由动画师手工建立适合模型的骨架,然后与模型的网格连接来驱动模型动作。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建立合适的骨架模型,而且对于不同特征的模型,需要重新建立骨架。另外,还有采用三维扫描仪的方法来获取真实人体表面的几何数据,通过几何重构的方法获得人体模型,在关节动画的应用中需要再次提取模型的骨架或者构建满足于模型需求的骨架模型,需要专门的扫描设备,成本高,速度慢,不满足于实际应用的需求。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人体骨架模型参数化建模方法。基于人物角色骨架特有的自然比例特征,以及某些关键部分满足黄金分割率,从而采用H-Animation标准的骨架层次结构,建立标准的参数化骨架模型。该方法不仅可以获取标准的人体骨架模型,并在应用中根据模型大小特点的不同灵活并自动的生成合适的骨架模型,尤其对于运动捕捉技术领域具有 重要的意义。

1人体骨架

1.1 人体骨架特点

自然人体的骨架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骨骼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骨骼通过绕关节旋转来达到运动的效果。人体的自然结构是以头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轴的对称结构,四肢对称的分布于身体的两侧。人体的四肢是主要的运动部分。头部通过颈部关节与身体连接;手臂通过肩部关节与身体连接,肘部关节连接小臂,手腕关节连接手部;腿部通过胯关节连接身体,膝部关节连接小腿,脚腕关节连接足部。因此,我们可以将人体骨架看作是一种层次的结构。

1.2 骨架比例分析

人体的骨架结构满足一定的自然比例特点,早在公元1世纪,罗马工程师马克 维特鲁威就将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并且总结出了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达芬奇著名的画作《维特鲁维人》形象的展示了人体自然比例的特点,后来人们常以这一精准的比例来形容男性“完美比例”。虽然西方人和东方人以及男性和女性的骨骼长度存在差别,但是骨骼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而且骨骼的长度满足一定的比例特点。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头骨和腿骨的变化最大,而躯体外形变化很小,人体结构中有许多部分比例都接近黄金分割率1:0.618。其中,1)脐部:作为头顶――足底的黄金分割点;2)咽喉:作为头顶――脐部的黄金分割点;3)膝部关节:作为脐部――足底的黄金分割点;4)肘部关节:作为肩部关节――指尖的黄金分割点;5):躯干纵方向的黄金分割点等。另外还存在一个黄金矩形,即长宽比为1:0.618。它是躯体的轮廓矩形,长为肩顶到臀底的长度,宽为肩宽和臀宽的平均数。

在我国的人体绘画领域,通常还有着这样一个标准,“立七坐五蹲三”;另外还有头高比例标准,头高为身高与头长的商,头高=身高/头长。通常,正常成人的身高和头长比值在6到8之间,在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可8头高这个说法,8头身作为一个完美的身体比例,许多教科书采用这一比例来刻画人体,8头身也对我们人体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便利。另外,还有9头身标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采用这一标准,通常我们使用这一标准刻画英雄人物,或者动画中完美的人体形象。

图1 标准人体骨架8头身比例分割图

接下来我们分析标准8头高的人体骨架结构比例特点。除了关键关节点以及部分人体长度遵循黄金分割率之外,人体八头身比例分割如图1所示。我们在建模的时候依据头高长度为基准,依次确定人体正常站立姿态各部分骨架比例分布。其中人体躯干部分,肘部关节作为手臂的中心分割点,膝盖关节作为腿部的中心分割点,其中大腿与小腿等距,并且约等于两倍的头长。人体脐部作为人体的质量中心平分上体下部与大腿部关节的分割点。 因此,我们通过人体八头身比例分割示意图的分析,可以在给定头高的情况下,建立参数化的骨架模型。

2 骨架模型参数化

2.1 H-Animation标准

在VRM1.2.0中定义了H-Animation标准来构造人体骨架。H-Animation标准在VRML97/X3中定义了具有骨架关节特点的人体骨架层次结构模型。 H-Animation标准也明确了不同的骨架层次级别,其中最简化的模型级为LOA0;LOA1是适合于底端的实时3D层次模型;LOA2是采用简化了脊椎部分骨骼的模型;LOA3则是目前最完备的人体骨骼结构,其中主要包括了手指部分各关节的结构。由于我们关心骨架关键运动关节的节点位置,因此我们采用H-Animation标准的LOA1层级。而且此层级的人体骨架结构与运动捕捉数据中的骨架结构相似,同样采用关节点连接关键的运动骨骼部分来构造满足于人体运动特点的拓扑骨架层次结构。

2.2 运动捕捉数据骨架层次结构

运动捕捉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捕捉对象的主要运动关节加装传感器设备来记录现实角色运动信息数据的技术。通过运动捕捉数据来驱动虚拟角色骨架动作来实现运动动画。运动捕捉数据中建立了模型的骨架层次结构,人体骨架以位于人体模型几何中心的位置作为根节点,通过各个主要骨架运动关节的特点连接头部和四肢形成一种具有层次结构的骨架模型,并且利用运动捕捉技术记录的各个主要运动关节的运动数据来驱动根节点位移以及其他各关节点的旋转来实现运动动画。通过使用参数化骨架模型的方法,可以依据人体某一特定关节的长度来构造整个模型骨架,使得运动捕捉更具实时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捕捉对象骨架和预先建立骨架模型的不匹配的运动重定向问题。

2.3 参数化骨架模型建立

我们从之前所介绍的人物结构比例画法以及标准人体八头身比例分割示意图中可以知道,如果给定初始长度值,我们就能够利用这个定长来构造出整个人体结构层次骨架。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参数化的方法调整骨架参数从而构造满足不同特征的人体骨架。另外,针对人物关节角色动画的应用,我们还可以利用参数来限制骨架各部分的自由度以及运动参数.

通常,我们定义人体模型脐部为整个人体骨架的根节点,用Root表示。人体模型的运动利用根节点Root的位移,以及各主要运动关节的旋转来得到动画,我们利用Ri来定义各关节部分的旋转,Troot表示根节点的位移,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整个骨架的运动方程:

其中i=(1.....n) 表示骨架关节点的标号。因此我们得到人体骨架Skeleton=(D1.,D2...Di-1),Di(1,2...i-1)表示人体骨架各部分长度。Joint =(J1,J2...Jn-1)来表示骨架各关节点位置。

在人体骨架模型中,我们假设人体头顶至足底为身高H,头高为H头高,f为黄金分割率0.618,h为各部分骨骼长度。脐部作为头顶至足底的黄金分割点,然而我们在8头身比例分割图中看到,以脐部分割,上身与下身的比例为3:7,但是我们在此遵循黄金分割率的条件,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更加美观的人体模型。我们利用骨架各部分的比例特点,通过定义头高为定值,从而得到各关键部分骨骼的长度值:

根据H-Animation标准的LOA1层级的定义以及为了满足运动捕捉数据结构的要求,我们将人体骨架解构为16个主要关节部分,J1,J2,......J15 ,ROOT。骨架各关节点定义如图2所示。

在构建人体骨架比例模型的应用系统中,我们将以上16个关节长度定义为由统一的头高H表示,通过利用各部分关节长度的比例特点计算得到各部分长度的参数化公式,并将此统一化的骨架层次结构作为模型模板,根据不同应用的要求,通过调整骨架各部分参数来构造不同特征的骨架模型。

3 实验结果

本文实验系统运行于Intel Core2 Duo CPU P8600 2.4GHz, RAM 4GB的PC机上,Windows 7 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 Visual Studio 2010 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并结合OpenGL软件包实现。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物骨架长度比例特点的参数化骨架模型建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得标准的人体骨架。对于Poser等软件,可以方便的建立整个标准人体骨架。并且根据运动捕捉数据的骨架层次结构建立骨架,能够良好的满足人物角色运动捕捉的要求,在Motion Builder,Maya等软件中可以方便的将运动捕捉数据运用于骨架。然而,我们的方法是针对标准的人体骨架,当今的动画电影领域要求我们能够获得拟人化的动画形象。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研究能够快速并且方便的提取模型骨架的方法,建立关节骨架模型并获得不同特点的动画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三元.数字化仿真人体模型的设计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0,12(1).

[2] 吕治国,李焱,贺汉根.基与Poser模型的三维人体建模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8,34(13).

[3] 李健,万群生. VRML交互研究与基于H-Animation人体骨架的个性化定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1999.

[4] M.Meredith,S.Maddock. "Motion Capture File Format Explained",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University of Sheffielf.

[5] J.E Chadwick,D.R.Haumann,and R.E.Parent.Layered construction for deformable animated characters[C].In SIGGRAPH '89:Proceedings of the 16th annu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1989.

[6] CMU. CMU Graphics Lab Motion Capture Database[DB]. http://mocap.cs.cmu.edu,2001.

参数化建模范文4

关键词:平板钢闸门;三维参数化设计;Autodesk Inventor ;骨架模型;自适应

一、概述:在中、小型水利枢纽及水电站金属结构闸门中,平面钢闸门运用较为广泛,工程布置多在水库的输水洞、渠道及水电站进水口、尾水渠,是泄洪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一批大型水电工程的上马,坝工技术和辅助设计水平的提高使得钢闸门的设计趋于复杂化,迫切需要在传统设计的手段和思路上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的设计趋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产品设计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三维可视化设计阶段, 三维参数化设计和二维设计相比有直观形象、容易事先发现设计缺陷等明显优越性,有助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质量。

二、三维参数化建模思想

参数化技术是用一组参数来约定设计对象的信息模型,通过参数之间的关系与参数和设计对象的信息模型的关系,部分参数的修改可以直接导致设计结果的自动修改。参数化技术在CAD软件中应用会方便了零件的设计修改过程,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平板钢闸门三维参数化建模以Autodesk Inventor制图软件为平台,采用目前先进的自顶向下的设计理念,它强调从设计实体入手,从设计实体上衍生出设计人员需要的分析计算模型,二维工程图模型,通过实体的参数化模型带动分析模型和二维工程图模型的改变,达到提高设计效率的目的。因此,我们首先构建一个骨架模型,然后在此骨架模型上进行新零件的构建或已建零件的装配,通过添加装配约束使零件与骨架模型相关联,部分参数的修改可以直接导致设计结果的自动修改,从而实现参数化建模的思想。

三、平板钢闸门门叶装置的参数化建模过程

平板钢闸门一般是由可以上下移动的门叶结构、埋固构件和启闭闸门的机械设备三大部分所组成,本模型只是对平板钢闸门的门叶结构及装置进行了参数化建模。

1、门业结构的参数化建模

(1)主骨架的设计

以某拱坝平板钢闸门(事故检修闸门)为研究对象,先初规划出计出该设备的主骨架。主要是门叶结构的构建,其他设备都是在门叶结构的基础上而建的。而门叶结构主要是对面板、主梁、次梁、边梁、横向隔板的空间位置的规划,由此构建了以下主骨架模型,如图2所示。

本钢闸门门叶结构由底叶门叶结构、中叶门叶结构和顶叶门叶三部分组成,主骨架中不包含具体的零件,只是对平板钢闸门中面板、主梁、次梁、边梁、横向隔板的空间位置作出了规划,主骨架中包含了各个子装配体的设计基准,改变主装配体的参数,子装配体的空间位置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

(2)子装配和零件的设计

当代表顶层装配的骨架模型确定,设计基准传递下去之后,可以进行单个的零件设计。这里,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零件的详细设计:一种方法是基于已存在的顶层基准,设计好零件再进行装配;另一种方法是在装配关系中建立零件模型。零件模型建立好后,管理零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用添加方程式的形式来控制零件与零件之间以及零件与装配件之间的关联性。

本文零件是在装配环境下的骨架模型上所建立的,在构造骨架模型时创建了许多工作平面作为建立零件的参考面;在工作平面上新建草图,完成零件的二维轮廓绘制,尺寸是随意的,没有进行约束,处于欠约束状态;选取截面拉升设计厚度(也可参数约束),利用Inventor强大的自适应功能,将零件的各个面与框架的对应参考面添加相应的约束。零件会定位在相应的位置,它的尺寸与骨架模型对应的尺寸相关联。当框架的尺寸发生变化时,零件与它相关联的尺寸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参数化建模。

以底叶结构面板为例:

1)在装配环境中单击“创建零部件”按钮,进行创建在位零部件设置,然后在草图环境中骨架模型所对应的参照面上进行面板的二维轮廓绘制,面板轮廓绘好后---右键菜单---点击结束草图--退出草图环境。

2)零件转到了特征面板,单击“拉伸”按钮,进行相应的特征设置,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单击右键,点击“完成编辑”按钮,结束零件特征,特征面板转到部件面板。

底门叶面板是创建的第一个零件,inventor自动将该零件固定,要想实现零件的自由拉伸,必须右键单击该零件,弹出对话框中,在取消固定按钮前边的“√”,并且开启自适应按钮前边的“√”。

3)零部件的装配约束:

单击“添加装配约束”按钮,出现添加装配约束对话框,点击“装配”中的“配合”,在“选择”中单击“第一次选择”选取面板的上边缘,单击“第二次选择”选取创建的工作平面,在“方式”中选取“表面平齐”选项,单击应用按钮。

按同样的方法,将底叶面板的其他三个面与所创建对应的工作面参加相应的约束,这样底门叶结构的面板按我们的设计要求固定在了主骨架模型上(图3)。把主骨架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对应面板的尺寸也会随主骨架尺寸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达到参数化建模的效果。

同理,把钢闸门门叶结构的其他面板、主梁、次梁、底梁、顶梁、边梁、吊耳等零件也建立在主骨架对应的参照面上,这样完成了平板钢闸门门叶结构的参数建模工作

2、平板钢闸门门叶装置的参数化建模

由于主轮装置、笼罩装置、止水装置、配重装置和反滑块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我们是作为独立的零部件设计的。#p#分页标题#e#

零件的参数化设计流程为:创建零件→创建表→将表连接到现有零件→为现有特征尺寸制定参数→通过改变一个参数值来调整零件大小,利用 Autodesk Inventor的装配模块运用配合、对准角度、相切、插入等约束条件消除其自由度,将创建好的零件进行装配。最后在装配模块中将主轮装置、笼罩装置、止水装置、配重装置和反滑块装置对其添加相应的约束安装在平板钢闸门门叶结构上,至此平板钢闸门总装置的参数化建模工作完成,

3、平面钢闸门的干涉检查

利用inventor进行虚拟零部件装配,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约束设置不当,就有可能造成两个或多个零部件同时占用相同的空间。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inventor中设有干涉检查功能,在零部件交叠处,干涉部分临时显示为实体。

干涉出现后的修改方法:首先确定主因,例如螺栓和螺丝连接出现干涉,可能原因有:连接强度不够,尺寸设计不匹配;测定修改数据;修改模型特征;重新干涉检测,如果没有问题,说明模型准确可行。

4、工程图

模型设计完成后,在Autodesk Inventor工程图模块中,读取三维模型到IDW图纸中,通过投影消隐生成需要的各个视图,再添加中心线,尺寸配合,形位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等能清楚传达设计信息的各个要素,便成为指导设计生产和施工的平面图纸。

四、结论

本文以Inventor作为建模工具,以平板钢闸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三维参数化建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通过上述参数化建模方法,可得出如下结论:

(1)利用Inventor作为钢结构建模,形象直观、容易事先发现设计缺陷等明显优越性,有助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质量。

参数化建模范文5

关键词:空间结构;动力特性;质量参与系数;动力模型简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TU311.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仍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希望减少振型动力方程的计算,只叠加相对较少的低阶振型[1],获得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地震反应.然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适用于多高层结构,由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动力特性本质上不同于多高层结构,研究表明,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若截取振型数量不足,则计算精度很低,有时甚至不准确.

大跨度结构常支承于刚度及质量相对较大的下部结构,在整体结构中,大跨度结构的质量较小且竖向刚度较弱.因而,在动力激励下,大跨度结构的动力反应显著大于其下部结构,且竖向反应明显.由于这一特征,使得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整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时,结构质量参与系数累积速度很慢,难以达到规范90%的要求.

尹越、黄鑫[2]采用质量参与系数指标截取振型进行老山自行车馆屋盖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所截取的振型数远超过《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3]建议的阶数.廖冰[4]在总结大量现有大跨度结构计算实例时发现,大跨度结构的竖向质量参与系数累积很难达到90%.另外,大跨度结构的风动力响应分析与地震反应分析具有相似性.Nakayama[5]提出应用振型应变能准则遴选主振型并对球面壳进行风振响应研究.田玉基[6]根据Nakayama的方法,提出用背景响应下的振型能量参与系数来遴选振型,振型能量参与系数准则本质上仍然是应变能准则,都假定结构在脉动风作用下为纯静力响应.同济大学罗永峰、王磊[7]对地震作用下的空间结构主振型选择准则进行研究,建立了网格结构振型遴选阈值法理论.王磊[8]还提出与阈值法结合的改进Lanzcos振型迭代法以及修正的非线性模态方法.

本文研究大跨度结构的动力特性,通过典型数值算例分析获得大跨度结构地震反应的内在特征、变形机理及其振型分布规律.针对采用振型叠加法分析大跨度结构地震反应时质量参与系数累积速度慢的特点,研究质量参与系数定义、振型截断原理及两者间的理论关系,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动力分析整体计算模型的简化方法.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及计算效率.

由表1可见,该结构频率分布非常密集且成簇出现,如第1~4阶振型集中在1.2 Hz区域,第5~8阶振型集中在1.3 Hz区域,各区段内振型频率差异很小.由图1可见,该大跨度结构频率相同或相近的振型,表现为钢雨棚的竖向对称或竖向反对称变形,而下部混凝土看台几乎无变形.该结构前800阶振型X,Y和Z方向质量参与系数累积分别为0.67,0.71和0.073 6,远小于规范90%的要求.

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大跨度结构竖向刚度通常较弱,其动力特征表现为大量竖向反对称变形的低阶振型且频率成簇分布,而竖向对称变形的振型数量很少且分布在高阶频率区.这一特征使结构低阶振型与地震加速度分布的空间相似度降低,导致低阶振型质量参与系数变小.另外,对包含下部结构的整体计算模型,竖向对称变形振型通常分布在高阶频率区,采用现有的数值方法很难获得精度可靠的高阶主振型.因此,由于大跨度结构独特的动力特征,采用振型叠加法进行包括空间结构及其下部支承结构的整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结构质量参与系数的累积常难以达到规范90%的要求[9].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振型截断原理

3大跨度空间结构动力模型简化

大跨度结构常支承于刚度和质量相对显著偏大的下部结构上,而大跨度结构则具有较大跨度及相对较弱的竖向刚度,易产生竖向振动形态.由质量参与系数定义式(8)可知,在结构整体计算模型中,大刚度和大质量的下部结构将导致结构质量参与系数的分母偏大,这就意味着只有当截断振型中包含下部结构变形显著的振型时,结构参与振动的有效质量才会显著提高.另外,在结构整体动力计算模型中,由于下部结构通常抗侧刚度相对较弱而竖向刚度通常很大,使得结构低阶振型中多出现下部结构水平振型,而竖向振动显著的振型常出现在高阶频率区段.数值分析表明,高阶振型中下部结构的振动对上部大跨度结构地震反应的贡献很小,可在上部结构地震反应计算中忽略其影响.因而,在整体结构动力计算模型中,可对下部结构竖向刚度和质量进行合理的简化,忽略其高阶振型效应,减小质量参与系数的分母,减少所需截断振型数量,提高结构竖向质量参与系数的累积速度.

一网壳结构(图2)在Z向地震激励作用下,结构动力荷载空间分布{s}可表示如图2所示.建立结构整体动力计算模型,将其质量矩阵\[M\]进行两次分块.首先,分别根据上部大跨度结构和下部支承结构的自由度进行分块,然后,再分别按X,Y和Z三个方向的集中质量进行分块,分块后的质量矩阵如式(10)所示.

由图4可见,原模型第1,2阶振型为网壳整体水平侧移,第9阶振型为网壳整体竖向对称变形,其余振型均为明显的网壳局部竖向反对称变形,且反对称振型都成簇出现且模态相同,仅总体变形方位有差异,如Mode03和Mode04所示.由图4和图5对比可见,原模型和修正模型的各阶振型基本相同.此外,原计算模型和修正模型均在第26,34,39和85阶出现网壳整体竖向正对称变形的振型,但下部框架结构几乎无变形.而在原计算模型中,第113和483阶振型主要为下部框架横梁和立柱的对称竖向振动以及与其连接局部杆件的变形,网壳主体本身没有明显变形,如图4所示.

由表3可见,截断振型较少时,原模型与修正模型Z向质量参与系数累积值相差不大,到截断前70阶振型,两者系数累积分别达到了40%和49%,差异较大;至截断前85阶振型时,原模型的系数累积只有75%,而修正模型已经达到了92%,基本满足规范90%的要求.而原模型要截断至前483阶振型,系数累积才达到93%.当选择全部振型时,原模型和修正模型的各方向质量参与系数累积均达到100%.

以上振型特征和质量参与系数比较表明,整体结构中的单层网壳竖向对称主振型数相对很少,但对Z向质量参与系数累积影响很大,且各主振型频率差较大,均分布在相对高阶频率区段.从主振型模态比较可知,上部网壳整体变形的振型对原模型和修正模型的系数累积均有显著贡献,而且对后者的贡献大于前者,其中第85阶振型的上部网壳整体变形最为突出,但下部框架结构基本无变形,因此,该振型控制着Z向质量参与系数累积,必须包含在结构地震反应叠加计算中.

4.3地震波输入的反应特征和比较

4.3.1Z向输入时程反应比较

5结论

分析研究得到,大跨度空间结构动力特性的两个重要特征分别是:大量低阶振型呈反对称形态,且频率成簇分布;竖向对称形态振型数量很少且分布在高阶频率区段.这一动力特征导致整体结构模型质量参与系数累积很慢,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90%.因此,合理的振型截断数量是应用振型叠加法不可逾越的关键.本文深入研究质量参与系数定义、振型截断原理及两者间的理论关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动力分析整体计算模型的简化方法,数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1)包括下部支承结构与上部单层网壳结构的整体模型经简化修正后,结构振型特征与原模型完全一致.而结构质量参与系数累积速度明显提高,所需振型截断数显著减少.

2)地震波输入计算结果表明,修正模型振型叠加法和原模型直接积分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修正模型反应谱组合值和原模型时程反应峰值也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简化方法的有效性;

3)计算结果表明,原模型下部立柱自身惯性力引起的竖向反应可忽略不计,立柱轴力主要为上部网壳的竖向振动效应,说明简化方法有效.

参考文献

[1]CLOUGH R, PENZIEN J. Dynamics of structures [M]. Berkeley, CA, USA: Computers & Structures Inc, 1995.

[2]尹越, 黄鑫. 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大跨空间结构抗震设计研究[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07, 26(3):87-90.

[3]JGJ 7-2010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0-24.

[4]廖冰. 基于竖向质量参与系数的大跨度空间结构计算模型简化 [D]. 上海: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09:12-18.

[5]NAKAYAMA M, SASAKI Y, MASUDA K, et al.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vibration modes contributory to wind response on domelike roofs [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1998, 73(1):31-43.

[6]田玉基, 杨庆山. 大跨度屋盖结构脉动风振响应的振型能量参与系数 [J]. 振动工程学报, 2007, 20(3):17-21.

[7]王磊, 罗永峰. 空间网格结构抗震分析中的阈值法理论 [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3):204-209.

[8]王磊. 空间网格结构振型遴选阈值法理论研究 [D]. 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1:38-60.

参数化建模范文6

关键词:UG软件;参数化设计;标准件库;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arametric modeling technology based on UG software, and then carry 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UG parametric standard part library based method, and the tapered roller bear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part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the model of parts library, application of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o study UG 3D standard part library.

Keywords: UG; parametric design; standard parts librar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参数化设计是新一代智能化、集成化CAD系统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三维CAD技术的研究热点。由于UG软件是目前来说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数字化的设计制造以及解决方案,此款软件能够提供建模技术、UG/WAVE技术以及二次开发工具,因此,研究UG参数化技术有利于建立具有可扩展性和实用性的三维标准件库。

一、UG参数化建模技术

所谓的参数化设计技术主要是指相关的设计人员依据工程以及几何关系,指定自身的设计要求,利用尺寸参数对产品所具有的几何图形进行定义,如果尺寸参数发生了改变,通过参数化设计技术能够及时地更改几何图形,从而促进产品几何模型进行相应的更新。

(一)参数化模型

参数化设计首先要建立适当的参数化模型。参数化模型是通过捕捉模型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约束关系,将几何图形表示为几何元素及其约束关系组成的几何约束模型。参数化建模的关键在于建立几何约束关系。

建立参数化模型必须满足以下两点:

(1)确定几何元素之间的约束关系,保证几何拓扑关系一致,维持图形的几何形状不变。

(2)建立几何信息和参数的对应机制,图形的控制尺寸由一组参数约束,设计结果的修改受到尺寸的驱动,实现参数化设计。

(二)UG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UG通常有3 种参数化建模方法: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基于草图的参数化设计和基于装配的参数化设计。通常综合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和基于草图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就可以完成绝大部分零件的参数化设计。本文由于篇幅关系,仅以基于特征的参数化技术为例介绍UG参数化建模方法。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是将特征造型技术与参数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建模方法,主要是将参数化设计的思想用到特征造型技术中,用尺寸驱动或变量设计的方法实现参数化特征造型。它是参数化设计的一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

下面以螺钉紧固轴端挡圈为例来说明特征参数化建模的步骤:

(1)选择并创建特征的几何体素。螺钉紧固轴端挡圈的几何模型是由几个形状特征构成的:圆柱体、螺钉孔、圆柱销孔和倒角。依次创建圆柱体特征、埋头孔特征、简单孔特征和倒角特征,实现模型的建立。

(2)设置几何特征参数D、D1、d、d1 和C,控制模型的几何形状。

(3)设置定位参数L,确定特征的位置以及相关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形状特征参数设置

(4)调整参数,验证模型。调整模型中的几个参数,检验模型是否随之改变。

二、使用UG参数化设计技术建立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库

(一)基于UG的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库的建立方法

目前UG标准件库的研究与开发大致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电子表格法、关系表达式法、用户自定义特征法和程序设计法。

1、电子表格(Spreadsheet)法

UG 提供了Microsoft Excel 及Xess 与UG 系统间的接口,便于数据管理及参数化设计。利用UG 的部件族电子表格(Part Families),可以实现标准件库的创建和管理。该电子表格可以将一个系列零件的可变参数管理起来,通过改变或添加记录以驱动已存在零件或生成新零件,避免重复建模。

2、关系表达式(Expression)法

表达式是UG系统中建立参数和参数关系的机制,用来表示参数的数值含义并建立参数之间的关系。UG通过表达式提供了参数驱动与零件模型的控制尺寸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的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将尺寸关联起来以实现参数化。

3、用户自定义特征(UDF)法

用户自定义特征(User Defined Feature,简称UDF)是UG提供的造型特征之一,由部件抽象出结构相似性,可以将一个简单的实体生成用户化的特征,并具有参数化的形状和位置尺寸,特征的参数由用户定义。通过提取特征参数,建立模板零件,形成用户专用的UDF库,提高用户设计效率。

4、程序设计法

程序设计法一般采用 UG/Open Grip 或UG/Open API 直接编写参数化程序,并从建立的数据库中获取标准件的参数信息,实现三维标准件建模以及与UG 的接口,对每一系列的标准件,采用一个独立的子程序来实现。

(二)创建三维参数化模型零件库

由于电子表格法在实际运用中使用较多且较为简单,下面我们以圆锥滚子轴承模型零件简化三维模型的建立为例,详细叙述使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技术与电子表格法结合建立三维标准件库的方法。

1、提取相应的特征参数并建模

此款零件模型具有如下的尺寸特征:轴承内径d、外径D、宽度方向的尺寸参数T、B和C以及圆角r、r1和尺寸参数A。其中参数A不是主要的设计变量,但可以由设计变量d和D表示,即A=(D-d)/2。利用UG的expression功能建立圆锥滚子轴承主要控制尺寸的数学表达式,并确定其相互间的变量关系,根据表达式以及圆锥滚子轴承的各种特征,建立参数化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参数化建模

2、制作三维零件样板

采用UG软件中的有关工具,能够比较方便的对零件主要参数进行定义,进而得到系列化的零件数据库。具体做法如下:先进入Tools- Part families页面,将表达式里面的主要参数d、D、B和r当做提取参数,选择合适的Create命令,然后进入相关的Excel表格中,如图3所示。

图3 提取主要参数图

在Excel中,依据有关标准对零件的控制参数所具有的数值进行录入,同时把Part_Name(文件名)分别设置成对应的轴承代号,如图4所示。表中第一行为各个设计变量,以下每行为一个记录,表示确定某一尺寸零件的一组参数。这一数据形式可以直接和UG链接,从而实现了零件的三维参数化模型。输入完毕后,对输入的每个记录进行验证,以确保参数的正确性,能够生成正确的零件模型。最后保存该零件族的各项参数,并退回UG系统,则圆锥滚子轴承的模板零件库建立完毕。

图4 参数数据表

3、对三维零件库进行调用

我们可以将三维零件样板当做是装配件,并将其引入进主模型中,由于匹配成员的列表中具有以前在Excel表格中录进去的全部规格,我们只需要挑选自身需要的规格,就能够生成零件了。

三、结语

本文对参数化设计技术以及基于UG的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库的建立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了解到,采用UG软件所具有的参数化建模的功能,可以比较方便地对参数进行编辑与修改工作,并且设计的进程相比较而言更加快捷,能够快速而又准确地建立三维模型库。

参考文献:

[1] 张开运.基于UG的产品级三维参数化设计研究[J].机械,2011,(02)

[2] 王相兵,王宗彦,吴淑芳,等.大规模定制下的参数化设计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2009,(15)

上一篇英语散文

下一篇软件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