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试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地理试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试卷

高中地理试卷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试卷讲评;高中地理

【分类号】G633.55

地理讲评课的内容有试卷、作业、学生观点的评价等多方面的。讲评课教师常常感觉容易但又觉得最难上,下面以试卷的讲评为例,对地理讲评课的策略做一些探究,旨在抛砖引玉。

一.地理问题解题的一般步骤

一是审题;地理题目一般格式是“在某某时间某某地点发生某某现象”,看看时间、地点、现象那个成为解题的充要条件。二是审图;主要包括图名、图例、经纬线度数、纵横坐标轴表示的要素和数值,图中的注记、名称、数值。看看那些成为解题的显性条件。三是根据设问和选项进行二次题并作答。

例如,地理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1)认真阅读题目所给材料,正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含义,包括材料本身、注解、图表及一切文字说明,任何一项不可遗漏。(2)仔细分析题问,准确把握题问的要求;根据题问的要求分析材料,并将其回归到教材系统和教师的教学中去,找准和课本内容相结合的切入点;进行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归纳、整理以简炼准确的文字表达。

二.地理试卷讲评的基本策略

1.强化基础注意查漏补缺

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精心准备,认真仔细地写好讲评教案,要对阅卷过程中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抽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评,哪些该粗讲,哪些该细讲,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如果在做自然地理的试题时发现自己对于时间计算、地理原理、规律掌握不好,那教师就应该多在这方面下些功夫;如果是答题方法不对路,教师就应该去找学生在做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给他们讲答题的方法。

2、注重分工-合作-探究学习

讲评课上的合作有学生之间也有学生和教师之间,这种合作是为达到共同解决疑惑、获得思维训练、情感体验、科学知识的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和协同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学习动力。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充分暴露问题,将不同的见解包括错误的摆在桌面上,通过讨论、问答和教师的讲解加以解决。当然教师也要控制过分的冲突,以免带来不和谐的音符,保护学生的自信,维护学生之间的团结。

3.精心构建试卷中的微专题

教师在讲评时应有意识地把遗漏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牢固的微专题,以便在下一次考试中能迅速判断和提取有关信息。试卷分析还需从侧重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训练上来,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也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上,要从地理学科的能力角度进行试题分析,对于学生能力结构的欠缺点加以重点分析和指导。加强横向联系,注意学科渗透、提高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例如,区位理论中的农业、工业、城市、旅游景点的选址问题时归纳出共性因素和差异性因素。

4 .注重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

在试卷讲评时,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应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重视解题技巧的指导。对于选择题而言,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直接法、排除法、推理法等怎样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解题方法;对于读图综合分析题,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从材料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阐述和论证地理问题,归纳地理区域特征和分析区域差异。

5.有效进行规范和拓展教学

很多学生综合试题的得分不高,反映综合运用地理知识与能力的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教师讲评时,一定要由点扩大到面,联系综合复习课讲授的知识体系,尽可能多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拓展学生地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通过综合试题的反复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地理能力的水平。

在试卷讲评课中,运用发散性的原则从题目出发寻找疑问、复习知识,进行思维的训练注意知识辐射。讲评内容要反映地理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成因、分布和规律。讲评时,不能只针对某个错误就题论题,而应通过典型的例子,联系到若干相关或相通的其它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扩展思路,这样的讲评学生才能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之目的。

三、 讲评课教学注意的问题

教学是双边活动的,讲评课中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都要确定好自己的地位与作用。就教师来说,要注意做到: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讲评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不能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应把握好讲评的“度”,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先让学生谈自己是如何思维的,错在哪儿?其他学生可进行评议,教师最后总结,其目的是找到学生出错的根本原因。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坚决避免讽刺或借题批评,尤其是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从问题的多方面给予认真剖析,鼓励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2、突出试卷讲评的高效性

试卷的讲评应注意及时性,一般试卷应在考试的当天或第二天批改完及时评,这样做,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原则。教师讲评前首先要认真分析统计试卷中知识点(即考点)的分布情况,并对各单元各考点所占分数比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要分析试卷中各题的难易情况,明确各难、易点所占分数的比例;其次要认真分析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掌握学生在各考点的得分、失分情况及典型错误,根据以上的统计信息,设计讲评的内容,明确哪些该讲,哪些重点讲,做到心中有数,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3、忌只讲评不练习,走过场不反思

高中地理试卷范文2

如图1,O、A、B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沿竖直方向,∠BOA=60°,OB=32OA.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q>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OAB所在平面平行.现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A点,到达A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该小球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B点,且到达B点的动能为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参考答案解法如下.

解 (1)设小球的初速度为v0,初动能为Ek0,从O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为t,令OA=d,则OB=32d,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dsin60°=v0t(1)

dcos60°=12gt2(2)

又有 Ek0=12mv20(3)

由(1)、(2)、(3)式得 Ek0=38mgd(4)

设小球到达A点时的动能为EkA,则

EkA=Ek0+12mgd(5)

由(4)、(5)式得 EkAEkO=73(6)

(2)加电场后,小球从O点到A点和B点,高度分别降低了d2和3d2,设电势能分别减小ΔEkA和EpB,由能量守恒及(4)式得

ΔEpA=3Ek0-Ek0-12mgd=23Ek0(7)

ΔEpB=6Ek0-Ek0-32mgd=Ek0(8)

在匀强电场中,沿任一直线,电势的降落是均匀的.设直线OB上的M点与A点等电势,M与O点的距离为x,如图2,则有

x32d=ΔEpAΔEpB(9)

解得x=d,MA为等势线,电场必与其垂线OC方向平行.设电场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可得

α=30°(10)

即电场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30°.

设场强的大小为E,有 qEdcos30°=ΔEpA(11)

由(4)、(7)、(11)式得 E=3mg6q(12)

本题考查了小球在重力场的平抛,以及带电小球在重力场和电场复合场中的抛体运动.第一问很简单,从平抛运动位移偏角入手易于得分;第二问不是难题是易错题,关键是学生容易忽略掉小球所受的重力,另外笔者从能量守恒角度入手对学生来说是要求思维很高,不宜入手.对于恒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如果利用运动的分解则相对容易入手.下面对于第二问笔者给出两种解答方法:方法一运用运动的分解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对于分别到达A、B两点各列方程求出小球运动的水平及竖直加速度大小,进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所受合外力. 方法二运用正交分解将电场力分解,分别求出水平及竖直上的力做的功,再由动能定理求解,可能比参考答案的解法更能让学生接受.下面给出这两种方法的详解过程.

方法一 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建立如图3所示的坐标系,设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ax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ay,到达A点和B点时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分别为vAx、vBx,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vAy、vBy.

令OA=d,则OB=32d,对A、B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Eqsinα=max(1)

Eqcosα+mg=may(2)

v2Ax-v20=2axdsin60°(3)

v2Ay=2aydcos60°(4)

v2By=2ay32d(5)

由已知条件得

12m(v2Ax+v2Ay)=3×12mv20(6)

12m(v20+v2By)=6×12mv20(7)

由第一问可得 12mgd=34×12mv20(8)

由以上各式解得 α=30°,E=3mg6q.

方法二 小球从O到A和从O到B分别由动能定理得

Eqsinα・dsin60°+(mg+Eqcosα)・dcos60°

=3×12mv20-12mv20(1)

(mg+Eqcosα)・32dcos60°=6×12mv20-12mv20(2)

由第一问可得

12mgd=34×12mv20(3)

由以上各式解得 α=30°,E=3mg6q.

高中地理试卷范文3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信息化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了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积极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可以起到催化的作用,而面对当今教育需要转变观念,以素质教育为归宿等要求,信息技术至关重要,从文中具体论述。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占有一定的地位。长期以来,高中生识图能力较弱始终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我们在进行高中地理地图教学中难以用板画形式表达,主要应用的是课本插图、地图册和挂图,这样难以做到把地图叠加或拆分,这种地图展示法自然地表现出它的如形式较单一、无法充分体现动态进程等缺点,难以达到地理空间分析的要求。以计算机为先导的多媒体信息化技术辅教手段则以其声像结合、动态展示、色彩丰富、表现效果强烈等优点成为新时期开展教改探索的首选方式,它正好弥补了上述传统地图教学中的许多不足。但值得指出的是,CAI仅仅是“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而不能完全取而代之,因为以我们现有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条件,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考查中均还不允许淡化教材,相反,是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来强化教材,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地图表示法不是计算机或其他媒体可完全取代的。因此,我们所开展的探索属于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促进地理教学的教改模式,而不是寻求一种替代教材的全新“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有利于多种教学策略的实现,深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因而新课程地理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教材的多媒体化、教学的个性化与自主化、情景的虚拟化和地球的数字化地理教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地理学科整合的重要性及发展的必然性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扩展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获得更多的地理课程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扩展教学资源的来源;二是扩展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三是扩展教学资源的内涵。扩展教学资源的来源是指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诸如计算机、网络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查询、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以往的教学常常依赖于印刷型教材资源,教学资源十分有限。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可以来自于多种渠道。比如,可以来源于电视节目,可以来源于互联网络的学术论文、教学视频、网络讨论、虚拟实验信息等等。

扩展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指教学资源的表征与呈现可以突破传统常用的文字方式,而是以动画、音视频、图片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加以表现,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呈现时机与方式(比如以非线性方式来呈现,更加符合学生的非线性思维)更好地呈现教学资源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扩展教学资源的内涵是指可以通过动画或虚拟实验等方式有效地表现原理性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原理性知识更为系统地加以呈现与拓展,让学生不仅可以感知学习内容,也可以体会内容中蕴含的原理。

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评价

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评价常常借助课后习题以及试卷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环节的引入可以变革课程教学评价过程与方式,更为客观、全面、系统地评价教与学的效果。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评价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子学档等方式来收集、整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材料,促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评价从总结性评价为主转向兼顾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以便更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评价信息。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制作试卷的工具软件制作试卷,可以制作在线试卷,可以通过电子评阅系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判,通过 Excel等工具记录、分析学生的成绩。

3.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成功导入新课

高中地理试卷范文4

一、要引导学生多看地图,强化重要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认知

从近些年的地理高考试卷看,几乎每一道试题都离不开对地图的考查,而考查的这些地图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区域地理部分内容。所以在平时区域地理复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当把地图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地理事物、区域特征,并把涉及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落实到区域地图上。如在复习区域地理《北美》内容时,我要求学生把涉及到该区域重要的海洋、河流、湖泊、高原、山脉、矿产、森林、城市分布等都在北美的空白区域地图上描绘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既落实了这些地理事物在北美区域地图上的具置,又能落实一些重要地理事物在本区域的相对位置,还可进一步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存在又对周围的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等。

二、要处理好区域地理与高中地理的关系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不必按照课本顺序一章一节复习,应主要复习与高中地理内容有关系的内容上,如:经纬网知识、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知识、世界及中国各区域的地图、世界及中国地形、河流、气候等的分布内容上,故而我们老师在平时可以把与高中地理教学有关的地图或内容找出来,并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将高中地理的观点、规律、原理落实到具体区域中,进行综合考查,加深学生对这些地图的认识和理解,最好能说明这些地图和知识对学习高中地理的作用。如江苏省08高考试题28题:

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有利影响:―.;不利影口向:。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3分)

该题的三个小题均以初中地理东亚、南亚区域棱廓图为载体,进行综合考查。学生解答第①题时,只要能根据棱廓图准确判断此区域是东亚、南亚地区,那么就很容易运用高中地理所学习的原理(气候类型成因)及规律(气候特征)来解答了;第②题考查的是农业区位因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注意有利和不利的方面,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第①题的答案(气候特征)来进一步解答第②题了;第③题以国际粮价上涨的时事新闻为切入点,考查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其实考查的是高中地理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今后发展措施。

三、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并落实到区域地图上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考试,越来越关注生活、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此来考察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解决自然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对能力要求的考查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与地理知识有机联的时事新闻系资料、图片漫画等有关内容,并将它们落实到具体区域地图上,以备作试题背景素材,故而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适时地设计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如在复习世界自然地理时,为了适应高考的要求,我结合时事新闻设置如下问题:

背景材料:我国“神州”七号飞船发射相关的报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

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据此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此时,“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地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

2、“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以后,在大气圈的哪一圈层中运行?

3、在美国旅游的小明想看“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现场场景,他应选择在当地什么时候才能收看到发射现场场景?

高中地理试卷范文5

一、目前高中地理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地理讲评普遍存在“逐题机械式地讲评、缺少师生互动、就题论题”等问题,使得讲评课乏味、单调,不仅一些教师不喜欢上讲评课,而且学生往往也是兴趣不高。目前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大体有三种:

1.少数教师将试卷答案以书面的形式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订正,有的教师在课堂只展示答案缺少讲评,这样做使许多学生不容易理解一些题目的答案,更缺少针对性的练习强化。这是对讲评课不负责的处理方式。

2.许多教师讲评时,题题不放过,这样往往要花上二、三节课才能讲完讲一份试卷。这样的讲评课效率不高,不仅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3.还有一些教师在讲评时,会根据批改试卷时发现的问题,以及从学生那得到的反馈,对讲评内容有所侧重,选出学生错误率高的题目或自己认为比较复杂的难题进行讲评。这样做比前面两种的效果好,但是存在教师自己讲、学生被动听,缺少必要的师生互动;单纯就题论题,缺少必要的拓展等问题,造成许多学生只获得某一道题目的解答,而不能有效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效果也欠佳。

二、高中地理讲评课的实践模式

如何克服上述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开展积极高效的讲评课呢?通过不断实践,我从“有利于知识点的补缺补漏,有利于教学上薄弱环节的解决,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的讲评课目的出发,思考高中地理讲评课的教学模式,现从“课前准备、课堂讲评、课后辅导”三方面阐述个人观点。

1.第一步:课前准备——重视相关信息收集、分析

课前,教师要及时批改地理检测卷,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的实际问题,要有第一手材料。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为后面的试卷讲评作好准备工作。

(1)对学生试卷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班级整体情况。如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还可和“对照参考班级”对比数据,以确定本班级成绩状况。

(2)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抽取学生试卷进行统计(以班级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试卷为样本,这些学生比较具有代表性),详细了解学生各题的得分情况:统计每题得分率、答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同时,对有创见的解答及相应的学生,应心中有数。

(3)对试题进行分析。一方面分析试题的出题方向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现阶段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分析试题覆盖的知识点、着重对哪些地理能力进行考查,以及命题者的意图等等。

(4)收集学生意见。课前将试卷答案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先订正,并以书面形式提交自已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我把学生的意见加以梳理,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讲评课结合典型试题,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则在课余,进行单独针对性辅导。

总之,课前分析要尽量翔实准确,并且要注重时效性,及时讲评,讲评越及时效果越好。

2.第二步:课堂讲评——发挥讲评课特色,提高教学效果

讲评课与其他课型相比有明显区别,发挥讲评课特色,增强讲评的目的性,能有效提高讲评课的教学效果。

(1)重视学生心理,遵循鼓励性原则

多数学生对考试成绩,甚至每题得分是很重视的,所以讲评课应及时从试卷中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表扬激励应贯穿于整个讲评始终。对成绩好的学生,尤其是那些答题思路清晰、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善于捕捉闪光点,使之树立信心。在讲评课上,要充分发挥讲评课特色,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切忌对学生答卷中的失误埋怨、指责、讽刺、挖苦,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互动性原则

讲评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课堂上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评过程中应遵循互动性原则,不断地设问引发学生思考甚至讨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那些答题精彩的学生,可以请他们来叙述自己的见解或者是解题思路;而答题错误的学生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请他们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大家分析错误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帮他们纠正错误。

(3)重视解题思路、答题技巧的培养

通过讲评课前的分析,常常会发现有些试题是考过、讲过的,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不对,甚至有的同学告诉我“自己做时不知道下手,但是我—讲评就觉得很容易”。这往往是由于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因此,地理试卷的讲评,关键在于能否开出“良方”,使学生避免再犯同样的“病”。教师讲解过程中,要清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生解题思路、答题技巧的培养,要讲清“如何审题”、“用何种方法解题”、“答题规范化”等,要鼓励学生在平时应该多思考,多总结,多反思。

在题型方面,试卷中的选择题往往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地理基本概念、地理规律和特征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排除法、推理法、直接法等解题方法;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往往要求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加以解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原理、区位影响因素等,分析地理区域特征和地域差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要在讲评课上展示严谨、富有逻辑性的解题思路。在具体试题讲评时,要教学生解题时寻找准确的突破口,进而理清思路,选择最佳的解题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归纳能力和规范的表述能力。例如,回答地形特征首先要回答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然后是地势特点以及其它方面的特点;回答水文特征要从流量、水位变化、含水量、冰期、水能等方面进行概括;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概括。

例如,在高中地理总复习的测试卷中,关于“气温、降水与河流”的一组题得分率较低,需要予以讲评、分析。题目:下图表示在某水文站观测到的径流分配、降水、气温及该河段的补给类型,请回答问题。【1 】

(Ⅰ)如图所示,①的补给类型是()。

A.冰雪融水补给B.湖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降雨补给

(Ⅱ)如图所示,造成②类型补给在春季多、夏季少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

D.冬季积雪多,春季增温快

向学生分析:本组试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清楚图示中的气温、降水与河流三种补给之间的关系。补给类型①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判断①是雨水补给。补给类型②在春、夏季节较多,秋季较少,冬季没有,可以判断②是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其主要原因是春季的气温回升快,冰雪融化量增加;夏季随着冰雪融化量增加,积雪量也减少,因此它的补给量反而没有春季的多;冬季气温低,出现结冰现象。补给类型③随季节的变化很小,常年稳定,可以判断③是地下水补给。

归纳拓展:河流的补给方式与径流量的变化关系: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比较稳定;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随气温及积雪量的大小而变化,这类河流往往在春季形成汛期。

(4)重视讲评内容的选择、深化和归类

课堂时间有限,要重视讲评内容的选择、深化和归类。讲评时要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进而对要讲评的试题有所侧重。一是侧重在知识、技能和解题方法上与考点关系密切的题,同时尽量对试题进行恰当归类,进行比较讲评;二是选挥学生卷面上出错较多的题拿来进行讲评,在按原题讲评后,教师要把原题进行变化,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对某个知识点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发散。当然要注意不刻意求难,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要有阶梯性、渐进性,让学生感到别开生面,深受启发。

3.第三步:课后辅导——巩固讲评课效果

讲评后,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消化、反思,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补缺补漏”。首先,引导学生再次认真分析试卷、整理并登记失分知识点;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对答题方法进行提炼,总结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第三,因为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所以尽管教师在课堂上有些题目已经讲得很详细,但可能还会有些学困生对有些问题仍搞不清,课后很有必要关心这部分学生,及时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讲评课的目的。此外,教师还要选出试卷中出错率较高的问题或知识点,有意识地放在平时的讲练之中,增强知识的再现率,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巩固讲评课效果。

总之,到高中复习阶段,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较多状态是练习、考试与讲评,更应重视讲评课这一重要教学课型,让其成为知识链接的枢纽和桥梁。而要取得良好的讲评课效果,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教师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交流,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方面,要懂得讲评的重要性,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消化、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迁移应用等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高中地理试卷范文6

关键词:高中地理、复习方法、答题模板

学习高中知识不仅要讲究在课堂上面的掌握,还要求可以在复习的时候更加有效率,课堂上对知识的第一次了解和掌握只能说是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要想将知识长时间的留在脑海里,需要在复习的时候掌握更好的复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任课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问题的相互探究,走进学生,从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中进行总结,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生们构建出适合他们的答题模板。与此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总结,针对某一类型的题目有着自己的解题办法,万变不离其宗,构建了合适的答题模板,就不用担心题干的不断变化,根据模板做题,不仅可以提高答题效率,还可以提高准确性,给学生以信心,值得借鉴。

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

对以往的题目进行分析

每个地区每年的高考地理试卷各不相同,命题人在出题目的时候会综合考虑该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该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特点,因此,在进行复习时,需要对以往的试卷、题目进行汇总分析,自己也要自己动手做一做,体验一下做题的感觉和速度感。对于一些比较经典的题目,不仅要学会解题方法和技巧,还要从中发现出题人是从哪个角度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单独命题的地区来说,一般都会考察一下周边的地理热点话题,因此需要根据出题的特点,时常关注一下周围的地理热点问题,比如以下地震、霜雪等自然灾害等。

强化解决主观题目的能力

在地理试卷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涵盖了诸多知识点的图文信息或者图像信息的题目,这些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了大气、地球运动,还包括了一些农业、交通、城市的知识点,尤其是在时间的计算、区域的划分和差异的比较上,这些主观题目需要学生狠下一番功夫。因此,在复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要强化自己的解题技巧,针对图文信息或者图像信息找到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整理整个的复习提纲,学会用比较严谨、逻辑性强的语言回答问题,特别是要注意对时间线的划分,这也是复习的重点。

学会利用整个地图进行复习

地理知识的学习始终离不开对于地图的掌握,在复习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阅图习惯将整个地图划分为几个具有明显特点的地区,同时还要注意对原理分布图、结构图、一些特殊的统计表格的掌握,利用地图来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对于碰到的熟悉的题目,要记住仔细审题,一般来说是不会出现同一个题目的,找到不同之处,仔细进行解答。不要盲目的套用以前惯用的解题思路,利用题目中的特色信息和自己大脑中的共同信息对题目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在平时的复习中注重对一些结构图的掌握,以及一些画图的基本技巧的练习也是十分必须的。

构建合理的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知识繁多,不可能说对每个知识都进行一一的掌握,即使做到了也是比较花费时间、花费精力的,一旦大脑中出现了混淆,就容易导致做题时出现审题或者答题错误,所以说,针对每个题目一一找到解题办法根本不现实。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总结考试经验或者老师的教学经验,构建一些比较适合自己的答题模板,使得自己的答题更加具有效率和准确性。

地貌、地形特征

面对出现问道地形、地貌特征的题目时,第一选择是从该地区所具有一些地形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三角洲、山谷以及冲积扇等方面进行作答,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些地形所具有的海拔、地面的起伏情况以及相对高度差等,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就可以抓住结题的核心。

考察地表环境

在一些地理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考察某地区地表环境特点的题目,此类题目因为包含的范围十分宽广,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作答十分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特点的概括:一是抓住该地区的植被特点和土壤的类别,将该地区划分为草地、荒漠、耕地或者林地,之后就需要从该地区的气候方面进行作答,还要包含该地区的河流流向以及发育情况,尽量做到全面、逻辑性强。

生产特点

一般来说,生产特点包含了农业和工业,因此,在面对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将其划分为具体的生产类型。如果是农业生产,就需要从所处地区的特点、农作物的产量、机械化水平、作物类别、管理经营模式、生产部门结构划分等诸多方面进行作答。如果是工业生产特点,就要抓住工业各部门之间的结构特点、所拥有的技术水平、原料的采集和应用、发达程度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总结,尽量做到细致划分,完美作答。

总结

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相当的枯燥,知识点太多、太广,掌握起来难度相当大,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或者是怕考等情绪,面对这种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地理老师可以及时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与学生互相学习,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进行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并且碰到不会或者比较困惑的问题要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任课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问题的相互探究,走进学生,从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中进行总结,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生们构建出适合他们的答题模板,让学生不再惶恐,更加有信心的去面对高考,考出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林建影;;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思考――以《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研究性学习为例[J];快乐阅读;2011(04):152-156

上一篇纳米材料

下一篇教育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