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还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故此,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完善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一、借助相关的图片或是视频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信息设备来播放一些事先在网上找好的图片或是视频,然后通过观看相关的图片或是视频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识,并且很好地丰富所学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济南冬天》时,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提高学生对于雪的认识,老师可以事先在网上收集一些关于雪的图片,并下载关于“雪的形成”的物理教学视频。通过观看“雪”的图片以及形成视频,学生就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雪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济南的冬天》里面描写雪的语句,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制作更高水平的教学课件

要实现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确保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都会操作相关的信息设备。如果初中语文老师不会制作课件或是不会操作课件,那么信息化教学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初中语文老师要学会基本的教学软件的使用,特别是PowerPoint的使用,因为对PowerPoint的熟悉程度,不仅会影响到老师的课件质量,还会影响到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故此,要实现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老师一定要掌握基本的一些信息技术操作,这样才能制作出更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教师间进行课件共享,提高课件的利用率

为了节省老师制作课件的时间以及共享优秀的课件,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老师之间可以进行课件共享。为了节省制作课件的时间,初中语文老师还可以用另一种共享方式,就是上网下载优秀的教学课件,从而更大范围地共享教学课件,更大范围地借用别人的优秀课件。

总的来说,实现初中信息化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件的制作,所以,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从而制作出更好的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2

【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著名现代文学家老舍的文章《养花》,因为我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慕名已久,所以现在捧在手里,读得格外仔细。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的养花实践,所体会到的养花的乐趣。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收获很大。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对于文章里的这句话,我是有很深的体会的。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劳动,想不劳动便得到劳动果实,那只能是空想,只会一事无成。就拿我的学习来说吧,以前,我很懒,连课堂笔记都不记。到了考试时,便来了“临时抱佛脚”,东抄西借,蒙混过关,所以我的成绩很不稳定,总是晃来晃去,这就是我没有付出劳动缘故。今后,我要一改以前的坏习惯,在学习上多付出一些劳动,稳扎稳打。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学到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才会使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

“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对于这点,我的体会就更深了。我现在是毕业班,学习非常紧张,作业也非常多。我们的学习任务也异常繁重,每天放学后,带着被硬塞进去的知识胀得隐隐发痛的脑袋回到家里,二话不说,又要马不停蹄地打开书本开始做作业。如此争分夺秒,却事与愿违,常常做不到一会儿,便会有头昏脑胀的感觉。时间稍长,眼前就会直冒金星。如果我再坚持会儿的话,人就摇摇摆摆,不能坚持了……我就做一会儿作业,就到屋外跳几下,活动活动筋骨,借此换脑子,然后再写会儿作业,又出去,这样反复循环,我觉得好多了。而且,我觉得采用这种方法后做的作业,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读了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既懂得了真理,又学到了好的学习方法。

【范文二】:

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写得情真意切,富有哲理。读后,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进一步体会到“爱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的深刻含义。

散文一开始,老舍先生就明确地告诉读者:“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读罢全文,就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养花的过程中,老舍先生的“喜”是爱,“优”是爱,“笑”是爱,“泪”还是爱;是爱的力量使他坚持不懈,并享受到“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乐趣。一个贯穿全文的“爱”字,很有启发性。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对某事物充满了爱的感情,那么这种爱就是追求的动力,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面临多大的阻力,都会锲而不舍,追求到底。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以前我不爱读书只贪玩,拿起书来就昏昏欲睡,玩起来就忘了一切,因此,学习成绩始终稀松平常,尤其是作文总是干干巴巴那几句话,只能混个及格的水平。后来,在老师和父母的引导下,我逐渐懂得了知识的重要,对书产生了爱的感情,而且越爱越深,有时读起书来会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因此,学习成绩,尤其是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人问我其中的奥秘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他:爱,爱读书,爱思考。你看,老舍先生爱花,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鲜花的飘香;我爱书,用勤奋的努力换来学习成绩的“步步登高”。

由此我又想起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事。他从小就爱观察小蚂蚁,不知厌倦。中学时,他更对生物着了迷,采集到的昆虫标本多得双手拿不住了,就用嘴叼着带回家。父亲执意让他在大学学医学经济,可到头来他还是转学了生物。毕业后,又不辞千辛万苦,随海船周游世界,采集标本,研究生物的演化。爱的力量激励他追求。爱的心血孕育出成功之果,他终于写出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巨著《进化论》。还是达尔文说得好:“爱自己的事业吧!爱,能使你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取得事业的成功。”

爱就是动力,就是《养花》一文给我们的启示。爱知识,爱自己的事业吧,因为爱的感情是扬起的帆,荡起的桨,使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范文三】:

老舍写济南,首先推出的一组散文,共七篇,总题叫:《一些印象》。

在《一些印象》里,老舍用了一种近乎诗的语言,把一个遥远的如梦如幻的中古老城,整个地由远而近地推到读者面前: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这个济南“印象”,不仅酷似一幅写意的宋人水墨山水,而且也颇像一幅印象派的现代油画。

老舍不仅写了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夏天,还在《春风》中写了济南的春天,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光影驳离,色彩斑斓。

为了凸现济南独有的魅力,扩展读者想象的空间,老舍不仅信手拈来瑞士、西湖与济南作对比,还不断请出伦敦、芙劳那思(意大利)、南京、北平、青岛等城市与济南相映衬、相参照,使画面的意境更加幽远。

诗云: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程资源 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课改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在现阶段尤显重要。

众所周知,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仅仅依赖课本是不够的,适当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势在必行。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对课程资源开发资源和途径来说,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作为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我们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母语教育课程的优越性,在教学实践中适量、合理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呢?下面,我想借此机会就我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做法与体会与广大同行做下交流。

一、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处处留心皆学问。”我想说的是,在初中校园学习生活中,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学校里潜在的教学资源很丰富,可谓是“处处留心皆教材”。

(一)校园环境――语文学习的沃土

美丽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长廊等等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如我校的文化长廊里就张贴着很多名人励志故事、杰出校友事迹、名人名言等等,我经常鼓励学生去参观、去欣赏,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激励。比如某次教学描写校园风景命题作文时,我把校园当做大课堂,把操场变成了户外教室,让学生自主地徜徉在校园中,用自己敏锐的双眼去发现校园的美,学生热情高涨,从而很轻易地把写作变成了乐事。

(二)班级文化――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班级文化应尽显人文化、个性化、温馨的特色。我和学生一起努力,把教室的每一面墙都充分利用了起来。设有“作品角”,专门展示班上同学的优秀作文;设有“美文赏析”,鼓励同学们推荐一些优秀作品,供大家课下欣赏;设有“手抄报”专栏,让大家“我手抒我心”;还有后墙上“黑板报”,我则要求全员参加,按组别轮流策划、撰稿、誊写。这样,教室既是大家学习的地方,也成了大家提高语文能力、展现自我的一个重要阵地。

(三)班级图书角――丰富语文的桥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班教室里有个图书柜,图书的来源是同学们自发捐赠的。我鼓励大家利用空余时间,多读书,多读好书,并要求人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可摘录好词好句,可对所读的书进行点评,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让大家交流读书心得,长期坚持下来,学生获益匪浅。除了自习课交流读书感受后,我还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大家进行展示,可讲述故事,可朗诵美文等,焕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网络资源的开发

(一)借助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不仅仅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而且已成为一种巨大的课程资源库。教师要善于利用,既能为自己的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也可以大大促进语文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利用网络资源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了济南冬天风景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进去,这样再进行课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老舍笔下济南特有的冬景。

(二)利用网络资源,开辟学生阅读新途径

《课程标准》 指出:“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网络是一座无形的图书馆,平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开拓阅读空间,有效增加课外阅读量,使学生通过阅读变得思想开明、心胸开阔、思维敏捷、热爱生活。我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建立个人的阅读网页,延伸语文课堂,营造语文学习氛围,进行自主学习,使语文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能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便于和志趣相投的同学交流和分享,获得新体验。

三、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教师可抓住这一点让教材再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目的。

(一)充分挖掘生活资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关联起来。比如,针对家长用车接送孩子,针对“光盘行动”等等,我曾组织学生开展”初中生该不该用车接送”、“对光盘行动你怎么看”等为辩题的辩论赛。赛前,我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分析、准备资料。语文活动课上,让正反双方展开辩论,阐明观点。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充分挖掘自然资源

以我们区域为例,我们学校附近有座著名的旅游景点―――浮山,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浓厚,这为我的语文教学提供了非常可观的课程资源。在这方面我也花了一些心思,我利用春游、秋游机会,让同学们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去考察浮山的旅游资源,让他们出谋划策,如何为家乡的旅游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学生们能力不可小觑,课堂交流时,他们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不仅如此,他们群策群力,制定出好几份有价值的旅游规划书,获得了浮山景区管委会的认可。每次季节变换时,我便布置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去郊外捕捉不同季节的美。通过这种途径,我就很自然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有效地开发了语文资源。

(三)及时凭借时事资源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4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累观察;写作借鉴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一提到作文,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望而却步,思维陷入僵持状态,如果教师再不作必要的指导,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会愈演愈烈。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怎样让学生从容下笔,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意观察,积累素材

教师要让学生平时留意身边发生的事,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学生缺乏多姿多彩的生活,写作时必将脑中空白,任凭怎样链接也徒劳。陆游也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外的功夫即是对生活的体验,感情。同样道理,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接触的人,亲身经历的事、体会、感悟等等及时地记下来,以便平时习作时参考,信手拈来,轻松自如,而不必临时胡编乱造,让人一看便觉得虚假。

二、在阅读中感悟

仅仅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我们语文教材选编的均是比较好的范文,无论是谋篇布局,过渡衔接,情感表达,还是用词的准确,句子的通顺连贯,修辞手法的运用,体裁的运用等等,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对薄雪覆盖下的山,描写形象,富有动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句中的“卧”字把小村庄当作活物来写,活灵活现,这些都是通过读来感悟的。

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适合他们年龄以及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课外读物。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做好读书笔记,摘录好词佳句,优秀片段,可丰富词汇,积累语言材料,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一些写作技巧,以便在今后的作文中采用,润物细无声。为了鼓励学生们做好读书笔记,可定期在班里进行读书笔记交流,比如以“我最喜欢的写景片段”、“我最欣赏的一段心理描写”等等为题目,让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为今后更好地写作奠定基础。

三、选材力求新颖

写作最忌讳落入俗套,人云亦云,嚼之无味。选材要有新意。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奇。”选材好的作文能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例如以《我的妈妈》为题的作文,多数学生写自己在生病时,妈妈是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赞扬母爱的伟大,缺少新意,让人感觉俗,有的甚至是虚假的,就是为了完成作文而作文。有位学生则与众不同,他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来写,既写了妈妈的优点,又写了妈妈的缺点,写缺点时他选取的题材是妈妈花六十元钱给她自己买了一件毛衣,邻居的阿姨在羡慕款式、颜色、质地的同时顺便询问价钱,妈妈却报出了二百六十元的价位,这让儿子着实吃了一惊,妈妈爱慕虚荣的特点立刻清晰地跃然纸上,而且也让人感觉真实可信。应该鼓励学生选材要新颖,突出自己的个性。

四、抒真情,写真意

学生不仅要写出见闻,还要写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认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例如有一次让学生写一个命题作文——《我的愿望》,班里有一位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自己一个人在家不但要干家务,还要学习,同时还要忍受着思念亲人的孤独之苦。他写道,有一天中午,他照例匆匆忙忙地回家准备做饭,没想到快到家门口时,他看到房门的锁是开着的,窗户里飘出了菜香味,啊!父母回来了!一刹那间,眼泪簌簌地流下来,那久违的亲情在心中荡漾,他多么希望父母能天天和他在一起呀,就是这样一个愿望,发自内心的愿望,这其中蕴含的感情朴素、真挚、感人。所以好的作文一定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五、创设实践氛围,轻松作文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稍难一些,如果提前告诉学生,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不能轻松上阵,可以先开展一些活动,把学生带人到情境当中,最后再引出要写的题目,效果会更好些。例如让学生写《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作文,如果一开始布置题目,学生会觉得思维枯竭,硬让他们写,学生也无从下手。其实学生天天和语文打交道,只是他们没有注意到而已,读书、看报、看电视、聊天、逛超市等等哪一样也离不开语文。

在指导学生写这样的作文时,我没有刻意告诉他们要写作文,而是先让学生设想一下自己已经长大成为一个书店的老板,为了让生意更好一些,给书店起一个能吸引顾客的店名,写一些能让顾客动心的广告。哗,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的还加了一些图画,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设计的店名、广告很好,当众在黑板上展示。我又趁热打铁,问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运用了语文,学生气氛活跃,回答得效果很好,思维被激活了,自然就有内容可写了,这时再布置题目也不迟,学生兴趣盎然,轻松自如地开始下笔。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5

【关键词】 原因 听说 积累 记诵 说普通话

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简言之,就是在中学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方式,它是养成学生技能技巧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听说的习惯;积累的习惯;记诵的习惯;讲普通话的习惯。

目前,中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农村中学生学习习惯更差。听,不能听懂文章的大意主旨;说,不能言之有物、有条理、有中心;读,读不出文句的深层;背,只能是机械死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教学观念陈旧,管理僵化落后。虽然素质教育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多数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仍在原地踏步,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号上。师生们固守着已有的教学模式,围绕着中考、高的指挥棒,在书山题海中拼耕时间。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仍然是围绕"考了几个重点"这一中心来考评。

二、信息闭塞,资料奇缺,教学条件跟不上,不能给师生提供读课外书的条件。

三、教师的因素。多数教师读书期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走出校门实践的还是应试教育,在整个受教育及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些陈旧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困扰、禁锢了他们。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中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培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依托教材,以常规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听说的习惯。

1、根据课本中安排的听说内容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均分布一些听说知识的训练点,如教材中的课堂听讲、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故事、叙述事件、说明事物、发表议论、讨论问题、致词、演讲等,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主要"抓手"。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学会运用这些形式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的听说技巧。

2、结合讲读课教学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讲读课中师生的简答活动,使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讲读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关键地方"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培养其听说的习惯。

3、重视学生记笔记,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讲读课文中学生听讲、记笔记,是最好的最经常的听力练习。开始时,老师将要记的重点、难点说得懂一点,慢一点。如果是同学发言的,则由老师把重点内容再反复叙述一遍,作些适当的暗示。同时,指导他们如何记下老师讲授要点。以后,记录的速度逐渐放快,直至和平常说话一样。这样不断训练,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听课笔记了。

4、规范教师的语言,保证训练质量。

在讲课中,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对学生是最好的说话示范。因此,在讲读课文时,教师必须做到吐字清晰,表达准确。内容上要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表达上要做到简洁明了,抑扬顿挫,从而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与写作课相结合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在写作课上,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写作前,老师讲授一定的写作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听取这些指导本身就是进行听力练习。写作课上老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确定作文要表现的主题,引导学生谈自己所选择的题材以及自己对文章的构思,这些环节都是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极好机会。因此,写作课上最有效的说话训练是动笔之前的口头作文,可以锻炼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地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经过口头作文训练,学生作文的思路清晰了,语言丰富了,也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基础。此外,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习作讲评,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听说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培养中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1、博览。即广泛阅读。学校应该是书籍的王国,多读好书,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也是开拓视野、积累精华、体味人生,健全人格的途径。每个班应建立图书角,一周安排一两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丰富学生的知识。

2、品味。对积累的生活素材,重要的在于体味感悟,即仔细地品味、分析、挖掘材料的蕴涵,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不少学生,对"品味"素材有很深的感触。例:我的一学生读了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认的心灵。"她说,我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我想拥有一个伟大的心灵。

3、运用。积累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在于训练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和陶冶美好的情操。①直接运用。如名言,古诗之类,在作文、口述时,原文照录。②灵活运用,即引用的事例不抄录原文,经过内化,变成自己的话,用在作文里。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记忆)的习惯

关于背诵的重要性,潘菽认为:"背诵时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课文、提高写作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积极的独特作用。"

基于上述观点,我在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培养的背诵习惯的。

1、教师范背,增强学生的信心。很多学生畏惧背诵,没有背诵的习惯,缺乏自信。为此,我先讲背诵的重要性;其次,适时作一些示范背诵,使学生坚定信心,自我加压:老师能背出来,我也肯定能背!最后,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告诉一些背诵技巧。这样,学生有信心了不存在畏难情绪了。

2、课堂背诵,给学生们一个甜头。在扫除文字障碍、弄懂词意、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层次结构、中心思想后,抓主背诵的有关要领,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进行背诵,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背诵的效率。

3、同学之间对背,互相鞭策。课外练习,一要时间,二要指导。时间可以由学生自定。根据语文程度的好差,自觉性的强弱,将全班同学四个个编为一组,好差搭配,互相鞭策,互相促进。

四、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既可以提高的语文能力,也能为以后社会交流打下基础。为此,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

1、夯实基础。加强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养成讲普通话习惯的重要途径。选择一些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让学生反复朗读,要做到语言准确,语句流畅,声音响亮且富有情感。

2、普通话说话训练。一天一人,轮流上台,或朗读精选名篇,或新闻,或就校内外、班内外事件进行评论。

3、开展普通话活动,激发兴趣。如朗诵赛、演讲赛、辩论赛等。

此外,还应注重练字;查工具书、写日记等习惯的培养。

总之,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有规范的教育制度保驾护航,还要语文老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6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就很是全面。不仅对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和阅读量等都作出了规定,而且要求学生要对阅读理解所得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感悟,谈体验,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驾驭阅读这一环节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成为学生积极探索,锐意创新、自由发挥个性的精神支柱和感情支撑。

民主性,首先表现为人格的平等。老师与学生的思想、意见及情感都应受到相互尊重,包括不盲从老师,也不迁就学生,彻底打破师传生受的旧观念的框框。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不轻信他人,要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其次,学业上要宽容,要允许、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老师意见不一致的观点,并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二、落实阅读的具体任务

有的学生阅读文章容易流于形式,收获甚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每次对学生都作具体要求,布置任务和目标,课外阅读也不例外。学生每人备有阅读笔记本,读书时要做好记录,老师定期检查。如在每周的晨读课上,安排落实阶段任务,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在课堂笔记上做好记载,老师抽查。如在预习《济南的冬天》时,先让学生分组利用工具书认识理解文中生字新词;再让学生自由阅读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最后同桌一起研究文章中写景的层次和结构。每一遍阅读都规定具体的阅读任务,学生很自然地就能深入细致地完成阅读任务,由表及里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规定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例如,七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文质兼美的叙事性作品和优秀诗文,八年级学生除了继续阅读有关叙事性作品和优秀诗文外,还可以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等;九年级学生可以阅读中外名著。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落实了具体任务,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从阅读中得到收获。

三、激发学生全员参与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是平等的,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应引起重视。课堂上,老师不能只关注少数学习好的学生,后进生的能力更需要提请高,因此地,在阅读教学中,只有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了,阅读教学才会体现出其革命性的意义。如在阅读文言短文《两小儿辨日》时,我分别提出要求:A组学生借助工具书意译全文,写出寓意,结合实际谈出感受,并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个生动的故事。B组学生借助工具书意译全文,说出寓意,说出自己的体会。C组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原文大意,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理解寓意。结果,B、C两组的学生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争着完成其他组的作业。这样做,使全体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活动开展起来也生动有趣,学生在活动中阅读能力也得到解决了提高,使阅读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另外,老师要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会等,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来,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寓阅读教学于活动中,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促进学生的阅读交流。在教学中我们定期组织的名著阅读交流“读书会”、“古诗吟诵”表演、“古诗词背诵擂台赛”等一系列的活动都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四、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上一篇我的路

下一篇防震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