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文学范文1
关键字: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语言文学
一、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区域性普通本科高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及其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对象的不同要求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一些地方区域性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大调整中对教育市场化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所谓应用性人才,是指适应社会需求、动手能力强、基础宽的多面手。这里包括如下涵义:其一,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以基础为主;其二,在知识结构上要求面比较宽:其三,在综合素质上要求实践能力强:其四,在培养方向上以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特征。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学的指挥棒.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实际上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如何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是专业课程在教学上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无疑迎来了一次教学上的挑战,必须进行改革。
高校设置的专业从性质上分为理论素养型和应用技能二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传统专业,属于理论素养型的。它主要是以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而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低.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一致的。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所设置的专业及其课程应该是技能型的。这种疏离现象也造成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尴尬。目前,由于专业源远流长的惯性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和许多课程一样,在教学上依旧照搬素养型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授课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即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也仅增加了一些内容的直观性,并没有偏离教师讲授这个中心:教学内容依旧按照传统的要求进行安排,知识传播居于主导地位,能力的培养依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考试考查中,依旧偏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力的测试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就明显地形成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要打破这种现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并不是普适性原则。教育的普通适性原则是因材施教。对教育对象来说,其成才要求是多向的,其成才的潜质、潜力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地方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成才上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思想型,即希望成为更高级的人才,具体表现为对读硕读博的期待,目前只占少数,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二是现实型,即满足现状,希望学有所用,期望本科学习能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毕业就业打好基础,这是大多数:三是模糊型,既没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更没有理想期待,这是极少数.这种情况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无疑适应不了,必须进行改革。
二、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文学课作为中文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大多教师都把专业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文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强调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思潮、论争等等,而忽略了现当代文学课的“文学性”特点。在这种教学思想主导下,丰富的文学个案都塞纳进一个静态的文学史框架中,鲜活的文学作品成为文学史知识学问的填充物,这样,文学便成了枯燥乏味的东西。如果文学课上缺乏活力,缺乏碰撞,那么我们的文学课教育也就有了问题。这种死气沉沉的文学课堂令我们反思,现当代文学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文学史知识还是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是知识的灌输还是审美能力、欣赏力的训练?反思的结果让我们认识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根据这一认识,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减少文学知识的授课时间,突出作家作品,回到文本分析中来。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学生可获得对作品的丰富感受,培养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的转变,使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由专业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升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层面。
2.教学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贯通、运用,提升出新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教学模式,采用三种教学方式:
①讲授与讨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的观点。更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探究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让学生跃出教材的刻板与束缚,系统地、立体地、动态地研究讨论作家作品。
②学生走上讲台主讲。
学生自选作家作品,经过大量阅读、研究,上讲台对作家作品作富有个性的讲评、这样,学生不但积极主动阅读作品、查找资料、确立论题,质疑先贤定论,而且,通过讲评,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全班学生都拓展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公众场合的仪态仪表等综合素质。
③认知实践活动。
尽可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作家故乡实地考察,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和文学底蕴。
3.改革教学内容,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即包括已经过去的文学,如“十七年”的文学,“”十年的文学;和刚刚发生不久的文学,并且,随着当代文学的历史延续,中国当代文学还将包括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的21世纪的文学。而以往的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限于时间的关系,常常把“十七年”的文学做为教学重点。而常常忽略中国当代文学最切近当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的文学现象,这应该由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来关注和研究。所以在兼顾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有定论的名家精品的同时,应该把最新产生的文学做为研究的重点,甚至应该专门讨论那些最新发生的、没有定论的、甚至引起争议的文学现象。
4.变革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终保障。一方面,考试方式要由全闭卷考试改为半开放式的考试。也就是说不只是凭期末一卷定成绩,平时作业、小论文要在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上要作调整。减少客观题目的内容比例,增加主观发挥题的比重。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为学生出的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你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如“或许一个略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尽管我承认这有些勉强。但似乎比由于称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认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我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躲在戏剧背后控制一切的、不可知的宇宙间的神秘力量。”“我们可以把《雷雨》的主角,定义为‘最挣扎的人’,我以为周萍无疑是‘最挣扎的人’”。等等。这类考题没有标准答案,测试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文学感受能力及分析能力。再如“你怎么看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我眼中的阿Q”,“我眼中的方鸿渐”等这类题目,都可以做成小论文,发挥学生的水平,考察出中文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评析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当代文学范文2
微博文学与当代文学创作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微博文学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的新媒体技术的新的媒体形式,其传播形态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完全不同,但是无论是微博文学还是当代文学,其实都是出自自媒体时代的作品序列。自媒体时代的微博传播,是完全自主性的传播,传播内容涉及到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对过去的纸质传媒甚至是以书写为前提的传媒形式的颠覆,而且深刻地改变人们的传统思维范式,形成了微博文学独特的即时阅读、浅阅读、表层阅读、跨文化阅读等阅读形态,微博文学不知不觉对大众阅读方式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基于上述影响和作用,微博文学被认定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传播形式并被固化,这种被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
二、自媒体时代微博传播与传统传播方式的差异
自媒体时代的微博媒体传播,与传统的媒体存在着几个比较大的差异。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浅化、泛化、图像化、视觉化、游戏化、娱乐化等趋向,这让文学阅读进入了一个充满着自主性和自由度的新空间,读者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自主参与,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一)微博信息具有极度的开放性,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博文学构成现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系统,微博文学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微博文学传播渠道十分简便,只要有最基本的网络传播技术和相关设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信息传播,传统传播方式对包含微博传播在内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制约已经很有限,并且以微博传播为代表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在实际传播中,信息虽然长度有一定限制,但由于其发送的及时性,信息荷载量大,因此被广大的受众喜欢。
(二)微博信息具有便捷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以几何增长的方式传播开来
在过去的以纸张媒体和空中信号为传播方式的传统媒体中,信息的荷载量并不大,而且会受到传播路径的影响,传播速度有限,而且路径会因为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形成中断。以互联网为传播途径的微博传播方式,一旦网络本身渠道畅通,就可以以网络作为媒介将信息传播出去,信息传播渠道本身的立体化链接后,就可以将信息传播到每一个角落里面去。
(三)传播方和受众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形成了平等和开放性的关系
在信息相互交互的过程中,传播方和受众之间是可以相互交流的。因为沟通之间仅仅是依靠网络和基本的设备进行,人与人之间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显得更加平等开放,自己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做出反馈并形成链条反应,而二者之间的互动随时都在进行,因此显得更加的积极和迅速。
三、微博文学促进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新的当代文学概念
(一)微博文学促进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全面发展
最初的网络文学并不被人看好,但是却在短的时间里面吸引了数量巨大的观众,据统计我国文学网民超过两亿人,其中十分之一在网络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其中百分之一是各个文学网站上注册的。这些依靠网络进行写作甚至将写作作为职业的人,现在也开始转向而来以微博传播为传播方式的写作。这些写作范式比较简短但是贴近生活,阅读轻松自如,能够在手机、数字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阅读,因此很快就被广泛接受。微博传播受到了商业运作的影响,但是相对于过去传统媒体的传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相对于这个时代两千万名上网写作的庞大人群,微博传播已经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传播方式。
(二)微博文学彻底改变了文学创作的观念和环境,形成了新的文学创作概念
微博文学是与过去的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文学概念,文学已经从所谓的“政治文学”、“应景文学”等走向的大众传播系统,而过去“高大全”式样的文学形象已经被微博文学彻底颠覆。现代微博文学,更加强调娱乐性和阅读受众的接受程度,甚至会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成为商业化运作的文学样式,其消费性更加突出,而其电子出版物的方式也更加的商业运作。
(三)微博文学转化了传统的创作方式,形成了新的创作方式
“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对主流文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而他的价值观、操作方案、产业化模式等等也开始向整个文学界蔓延。”微博文学的出现,和现代信息技术,还有与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的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手机技术分不开的。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对主流文坛上造成的意见和建议,很多和读者之间甚至形成了合作关系。微博文学进入了读图时代,形成了新的表达方式———以图片或者表情符号进行表达,文字表达居于从属地位———甚至是无文字的表达方式。
四、愿望与展望
当代文学范文3
一、视图时代的文学创作与传播
与文字相比,图像在信息传递上更加直接,影像感官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和眼睛,使之产生的愉悦感大大超过对文本的接受,其直接后果是阅读文学文本的群体数量大幅度削减,人们沉浸在由文学改编而成的影视视图中难以回归文本本身。虽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人在意犹未尽的情况下对文学文本进行购买和研读,加剧文学与影视的互动,但是这很大程度上要看影视文本精彩与否。图像征服语言,并不是意味着语言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它只不过说明图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变化而已。这种变化映射到文学创作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文学创作方式的图像化,其次是文学传播方式的图像化。在视觉符号凌越语言符号转变为文化的主导形态后,读图就成为文化的一种时尚,随之带来的是“图文配”书籍的流行,这一流行趋势与文学创造者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三联书店出版的傅雷插图本作品中,用了二百多幅图片、山东画报社出版的老照片一经问世就掀起了老照片热,与此相似的“知青照片”“黑镜头”“上海风情”风靡全国。从中可见,无论是文学创作者还是出版社都对读图时代的到来持肯定态度,且对人们的审美愉悦需求做出了迎和的姿态。在图文气氛里寻找各自的过去、未来和梦想成为20世纪末文学发展的一大景观,视觉文化也因之变得更加缤纷。随着影视、网络等视觉媒体的兴起,图像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大众对视觉图像的认同程度远高于文字媒介,大众阅读行为集体向图像阅读发展。原先许多仅以文本形式存在的文学名著开始以绘本、画册、音像的方式出现。在图像对文字阵地大力挤压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可,文学在创作和传播上不得不走上了“视觉转向”“图像转向”的发展道路,就连唐诗宋词这样优美的语言经过迁移也以图像的形式重新展现。文学的转型,虽说使文学走下神圣的殿堂,由精英形态向大众文化转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文学生产与传播的空间得以拓展,无论是网络文学、青春文学还是动漫文学,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文学与视听影像融合的身影。
二、文学接受心理与环境图像化
从本质上来讲,文学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它其中蕴含的深刻的社会价值,是人类审美及人际交流的一种对话方式。文学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后,使图画发展成为一大景观,集绘画性、文学性、音乐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影像作品,笼络了大批对视觉影像无限沉迷的观众。他们手拿鼠标或遥控器,自由选择“阅读”的内容。与古典阅读带有的令人羡慕的优雅气质相比,今天的阅读有着更加浓烈的全民气息,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形式。这是社会生活高效率、快节奏发展的结果,它标志着人们的审美已经进入被动观看的时代。每天打开电视、电脑、手机,各种信息纷沓而至,各种影视形象不停地对人们进行影像轰炸。可以说,人类在创造影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被影像文化所包围的生活,造就了一个思想和行为都饱受影像文化浸透的环境。以电视为例,自从1985年中国第一部由小说改变的电视剧新星在电视上播出后,电视就成为广大文学工作者和优秀文学作品展现自我的另一高地。随着电视的普及,大众的阅读兴趣、审美视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逐渐从文字解读转移到影像欣赏上来。小说、诗歌等纯文学作品距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电影和电视等视听“阅读”形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其直接后果就是阅读群体数量的大幅度滑落及大量图像文化形式的涌现。今天,图画文化(漫画、动漫、卡通等)和视听影像(电影、电视、广告等)对我们的生活已经形成包围之势,在沉重的生活、工作压力下,饱受形象、影像审美习惯熏陶的普通大众,显然更乐于选择简洁、生动、直观的信息获取方式,这一心理反过来又促使更多的文学作品转化为视听形象。可以说,在信息传播打破时空限制后,虽说纯文学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在不断加大,但是文学艺术却因影视艺术而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这一文化方式的接受已成心理定势,这也是快餐性文艺环境形成和出现的根本原因。
三、文学传播与媒介环境的互动共生
当文学变成“看图说话”之后,许多文学作品的版面越来越标题化、立体化、色彩化,其包装和转变也变得更为形象化。其中,文学与媒体的互动就是媒介对文学文本价值确认、感受、破译的一个方式,近些年,这一方式渐成潮流且在立体的影视媒介方面表现得最具代表性。影像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浓郁的世俗性、大众性和艺术性,它善于通过世俗神话的构建来刺激生活平淡的民众的大脑、激发大众的狂欢。当然,影视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呼应互动是影视圈和文学界都极为关注的话题,也是社会发展中一个最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文学作为大众艺术产生的母体,影视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其精神补给与文化支撑,文学创作所关注的焦点、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几乎是时代影视最重要的价值坐标。20世纪末期以来,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文学艺术市场品格的不断提高与影视有着割不断的关联,影视作品对大众心理和社会美学形式的解读大都以时代文学美学规范为参考。两者复杂、热烈的交融和互动,在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方面表现得最为彻底。文学与影视,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它们在对世界塑造和艺术根源探索方面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却有着共同的多主题、多声音、多线索的复式结构。当文学以丰富的内容给其他艺术形式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时,影视也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对文学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并反作用于文学,促使它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以中国电影为例,对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进行改编并将其搬上银幕已经成为影视界的一个惯例。从1921年管海峰的红粉骷髅开始,中国电影人就尝到了电影与文学联姻带来的甜头,并将这一创作方式毫不动摇地贯彻下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人对文学作家优秀作品的吸收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谢晋的芙蓉镇天云山传奇到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到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一九四二,文学的艺术魅力在优美抒情的影视意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观众在直观的艺术欣赏中感受了文学与影视的双重魅力。文学与影视联姻,不仅让中国电影艺术借助文学这一方深厚的土壤获得了长远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电影艺术形式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力,更多的观众是通过影视而非文学认识了长期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及他们的作品的。著名作家刘恒、苏童、余华、陈源斌、实等人,都是在其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才为更多的人所熟知。著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等人都一致认为,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学的支持,离开了文学这根拐杖,中国电影不可能走远、走好。这对文学来说,是鞭策,更是鼓励。在文学对时代价值构成提供丰富营养的大环境下,如何依托文学母语进行影视创作,将自己的艺术风格、精神信仰进行恰当定位,是处于创作高峰期的第五代导演及后来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影视任何时候都不应忽略的问题。
当代文学范文4
(一)文艺受众接受方式的转变
文化主体向度的变化使文艺受众由传统的欣赏型向消费型发生转化,其中以20世纪90年代文艺受众的改变最为明显,消费心态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艺术意识方式。在“消费”已成人们生活中心的21世纪,消费观念也在不知不觉间渗透到整个文学生产流程中,当代文学开始走向商业化。在某项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中外文学名著,有60.5%是经由非文字传播途径了解的,但其中只有18.5%的受众会在影视作品的影响下观看原著。由此看见,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出现也给文学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相比于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人们更喜爱观看色彩缤纷的动态图像。影视作品不但可给受众带来视觉的冲击,而且可为其带来听觉的享受。20世纪90年代后,影视行业的繁荣发展,使视觉文化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在其巨大的吞噬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以书面语言为载体,无论其所要表达的内涵有多丰富,也只能通过这单一的语言载体表达出来。而影视则可将音乐、影像和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思想隐藏于图像之下,让作品反映出生活。相对于文学作品的抽象、间接,影视作品画面生动、声效震撼,其所带来的立体观感和表现空间,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因而更容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
(二)网络文学的大众“共鸣”
文学创作曾被视作一项神圣的工作,作家也被认为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但是,在商业化和网络文学的冲击下,文学创作成了普罗大众的事情,作家的传统地位也受到了质疑和颠覆。现今,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大量时间阅读文学名著,更多的人宁愿把有限的时间花在阅读无太多实质性内容的“畅销书”上。近年来,网络文学越来越受到群众的追捧,有的作品更获得了出版商的赏识。信息技术的进步赋予了网络文学便利性,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搜索并阅读,而且网络文学传播范围广泛,因而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其有了认识,在无形中加大了其知名度。网络文学多由社会基础阶层创作,其思想普遍与时下大众的思想相符合,给人们带来了娱乐和享受,让人们产生了共鸣,使他们于压力过大的生活中找到了快乐和安慰。因此,网络文学的受欢迎不无道理。而网络文学的受热捧现象引起了当代导演的关注。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已经拥有一定的话题性和知名度,若将其进行改编,其影视作品可以保证有一定的观众基础,而且喜爱该作品的读者必定会对该作品是否适合影视化进行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影视剧做了免费宣传。此实为一举两得之策。
(三)名利双收的“诱惑”
传统的作者在作品中主要是抒发自我主张,弘扬时代精神,赞美高尚情操,不计较作品是否能带来经济收益。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经济诱惑,一些作家的创作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作家王安忆曾说,“电影是非常糟糕的东西,电影给我们造成了最浅薄的印象,很多名著被拍成了电影,使我们对这些名著的印象被电影留下来的印象所替代,而电影告诉我们的通常是一个最通俗、最平庸的故事”。虽然王安忆所言甚是,但面对文坛的喧嚣,少有作家能不被诱惑只执著于真正的文学创作,坚持下来的少部分作家甚至被一些人以怜悯的目光看待。文学作家的稿酬与电视剧编剧的稿酬相差甚大,对大部分作家来说,电视剧创作的经济收入诱惑巨大。同时,影视化作品如果获得成功,不但可给作者带来收益,而且对提高该作者的声誉也有很大帮助。面对名利的驱使,当作品有被改编为影视剧的机会时,作者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二、文学作品影视化对当代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现在是一个以影视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消费时代,是文化正发生巨大变迁的时代。自有了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媒介实现了其价值,并获得成功的例子后,影视文化与文学创作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的转变,文学作品影视化无疑会给当代文学创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促进文学的创新与拓展
在影像的影响下,很多作家也把电影的表现手法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如闪回、蒙太奇。张承志在《北方的河》这一作品中,现在与过去交替变换,利用蒙太奇的手法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让读者紧跟着小说中人物的脚步,并随其意识流动,把自己带入角色中,身临其境,同时增加了读者对作品的了解和阅读的趣味性。因此,将文学语言与影视手法融合,不但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表现方式,而且也促进了文学本身的创新。虽然,影视的兴起对文学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文学创作并不会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文学作品影视化不过是将文学作品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于人们眼前,让其大众化,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影视永远不可能替代文学创作,影视业绝不会是文学的坟墓。相反,因为要与新媒介进行竞争,为了让文学的生存空间有所拓展,当代文学作家必定会不停地提升自我,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从而使文学在文化舞台上更加地发光发亮。
(二)引发了作家观念的转变
电影理论家张骏祥曾言,“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大部分的影视导演获取灵感除了通过体验生活外,还会适当地阅读当代文学。文学有其独特的叙事观点、描述手法及艺术韵味,如果将文学的独特之处在影视作品中加以运用,不但可使影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而且也会增添其魅力和内涵。因此,影视导演渴望能收获更多的受欢迎、能引起话题并适于改编的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倾向,使其作品倾向影视化。同时,当代文学的入市,让作家的灵魂被巨大的商业利润所侵蚀。文学作品影视化后,如果其电视剧或电影受到大家的热捧,会连带让其原著大受欢迎,同时也会增加该作者的知名度。此现象的出现,更让大量作家有意识地朝影视剧这一领域进发。文学能借助影视获得成功的事实让一些希望能在文化领域上大展拳脚、获得更多财富的作家开始改变其创作观念和写作策略,在创作的时候有意识地迎合影视作品。在这个书籍讲求销量、电视剧讲求收视率、电影讲求票房的年代,出版书籍获得的微量稿费与版税不能满足大部分作家的正常生活需求。对这部分作家而言,影视所带来的丰厚经济收益及其巨大的影响力深深地诱惑着他们,驱使他们将作品商业化、市场化,这也导致某些作家放弃了应该坚守的原则,创作动机不再单纯。
(三)导致文学严肃性消解并向大众化发展
在大量文学作品被影视化的当下,导演对可以影视化的文学作品的选择极度不严谨,对其真实性、逻辑性也不过多研究,致使不符合历史、逻辑的影视作品面世。将一些无法还原历史的作品影视化,使其他作家以此为榜样,认为作品只要能娱乐大众,受到群众认同即可,其他不重要。另外,传统文学的主要功能是“载道”和“启蒙”,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独立的都市大众在文学消费者中占相当份额后,文学的功能中心开始发生了转变。都市大众之所以阅读作品,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长见闻、充实自我,而是希望能满足其心理与欲望。如时下所流行的小白文、雷文、玛丽苏文等不被主流所认同的网络文学,虽然其作品可能会出现立意不清、言辞稚嫩、架构混乱等问题,但由于其大大娱乐了读者,虽然可读性不强,但仍有不少人乐意去阅读和追捧。现今,这种低层次文学作品不但为文化层次偏低的群众所需要,甚至也吸引了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士。因此,“载道”“启蒙”不再为文学创作者所关注,文学创作的娱乐性与消遣性被无限放大,其严谨性也被大幅度削弱,最终导致了文学严肃性的丢失,消解了其哲学意味。
大众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其基本原则是能满足大众基本消费需求,主要是通过迎合、娱乐和取悦大众来实现其价值追求。影视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文化传播手段,可把最大数量的群众纳入其传播范围中。而文学作品的阅读则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因而其受众范围有限。在讲求节奏快、效率高的当下,大众更喜爱利用简单直接的方式体验文化———观看影视作品。因为影视剧可将文学作品中的场景、人物及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形象具体化,不需要人们再去费力地想象和思索,能让人通过视觉与听觉双重享受,轻松而直接地完成审美体验。自影视传媒成了文学产生传播机制之一后,纯文学期刊逐渐为大众所忽视,而通俗的文学读物则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并成了大众的新宠。在商业化、市场化文学传播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文学作品影视化对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三、结语
当代文学范文5
一、现当代文学批评的作用
文学批评的哲学作用,需要利用批评实践和理论并进行思考和评价,从而形成一定的思想理念,或研究途径,以此来实现人们感知世界的理想。文学批评的哲学作用不仅体现于文学批评、理论以及文学史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文学批评与思维方式二者之间需要利用批评这一手段对自身进行深刻反省,对自我认知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推翻。对现当代文学展开批评时,需要明确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并予以充分重视。此外,还需要对文学批评的意义进行讨论。就目前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而言,文学批评还有以下几个作用。
1.现当代文学批评促进文学发展。现当代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文学的前进和发展,这种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文学发展的定位,还引领者整个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因此,现当代文学批评对于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们需要正确的利用文学批评手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我国文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成长。并以此来确保文学批评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文学发展需要,为整个文学发展和壮大奠定基础。
2.现当代文学批评能树立好正确的文学发展观。现当代文学批评有利于明确文学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并产生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从某种角度而言,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评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成为树立正确文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目前,我们对文学发展观的形成进行研究和讨论,并以其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引领整个文学界向前发展。此外,还需要与现当代文学批评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基础,利用好文学批评这一手段和途径,从根本上对我国的文学发展观起促进作用。
3.现当代文学批评促进文学创作发展。文学创作作为文学创作形式之一,其特征较为特殊和复杂。为了确保文学作品的创作质量需要对文学创作原则进行了解和把握,充分发挥文学批评的积极作用,在满足文学创作正确方向以及丰富内容的前提下,必须要符合实际要求。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正确的创作方向和创作内容能够确保文学创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文学批评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该作用进行充分利用,发挥好文学批评的内在潜能。
二、我国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分析和批判
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现状而言,文学批评对文学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推动文学向前发展的首要手段之一。我们主要结合现当代文学批评手段的具体实际运用,并对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分析和批判。
1.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是文学批评的总结。现当代文学批评观主要基于文学批评的手段,并由此形成的一套总的理论和观点。在我国文学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现当代文学批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是对文学领域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我们要对现当代文学的观点进行充分的理解。
2.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是文学批评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基于现当代文学的批评观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特征,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来说,该观点成为整个文学领域发展的阶段性概括和总结,对于现当代文学的批评的发展来说,意义较为重大。通过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总结,并对其进行分析,那么我们要怎样把握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优势和特征,并对相关的理论观点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从而确保文学批评研究的研究效果。为了使得文学批评工作的顺利展开并取得良好成效,我们要充分重视文学批评的各个环节,包括形成以及发展,从根本上确保整个文学批评领域的正确性的全面性,以此来满足文学领域现实发展的需要。
3.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是文学发展的促进手段。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整个形成过程,对文学批评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对整个文学史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现当代文学批评观为文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为各类文学作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指导性作用,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日益繁荣,我国现当代文学也不断发展。现当代文学批评观作为一种思想风潮,贯穿于整个文学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现当代文学批评的作用,并对我国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分析和批判,并充分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提升对文学批评观的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丕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批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当代文学范文6
1.1传统书籍的装帧
传统文化中将书籍设计称为书籍装帧,对书的封面和板式采用二元化的思维进行设计。传统的书籍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情况的影响,其书籍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变迁。书籍的装帧从字面上讲就是将许多的书页装订成书,其中“装”字的来源主要是传统的卷轴书制作中的装裱,也可以说成对书籍的装潢。帧是数量单位的表示。传统书籍最早的装帧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较为接近现代的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的浪潮推动了书籍设计的更新,出现了现代书籍的设计。
1.2现代书籍的设计
受到的影响使得中国书籍形态脱离了传统形态的约束,在设计中更能体现一种整体性。从传统的书籍装帧到现阶段的书籍设计体现了设计过程中思维模式的转变。书籍设计打破了书籍装帧堆叠装订的形式,在设计中对书本内容和书中的元素进行了结合,使其形成一种较为和谐的空间。现代书籍的设计主要是由设计人员通过对书籍内容进行阅读,然后在设计中突出主题,对设计进行知性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在设计中,通过对各种数据精心的计算和把握,有条理的构建整个书籍的框架。综上所述,现代书籍的设计内容相当广泛,无论是外在造型还是文字信息都能体现书籍整体的设计。
2、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思维分析
传统书籍的装帧设计中不但能够体现人类精神的内涵,还体现了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物质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阶梯性的过程,这个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体现一定的连续性。新文化通常是在旧文化的基础上诞生发展的,由于文化的不断融合和分离,在分合之中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和特点,通过不断的沉淀形成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作为五千年文化的源泉,体现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知识的浩瀚和中国人伟大的思想。从传统的诗集到现代的散文,无不显示书籍的丰富内涵。书籍装帧随着现代思维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书籍装帧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传统文学中,对书籍的装帧注重书籍本身的内涵,除了在装帧中体现书籍内容的可视化,将所有书籍内容使用可视化符号表示出来之外,还对书籍的外在美观度相当重视。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会将书籍中抽象的内容使用具体的图像表示出来,这样跟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书籍本身在创作中遵循可读性的原则,在设计中也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传统的设计思维也不是守旧思维,而是书籍表面的图形和色彩带有一定的古代文学、文化的气息,传统和现代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设计者本身对书籍的艺术加工程度的不同,而书籍的功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3、“反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思维分析
“反传统”思维是现代思维模式的一种体现,它不受各种常规的约束,能够突破传统的思维设置和限制,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不可预知性。反传统的思维模式往往运用在行为艺术和概念艺术之中。由于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反传统思维一定程度上受到定型思维的偏向性较为严重。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书籍装帧不会使得书籍本身的功能有所改变,其含义的变化也相对较小,随着现代书籍发展的影响,书籍设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设计手段更加繁荣,与此同时,书籍设计中也出现一些较多的流派,使得设计中各种艺术思维相互融合,相互竞争。除此之外,在书籍的设计中还出现了各种奇怪的设计和思维模式,使得书籍设计更加体现一种反传统的韵味。反传统思维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更能显示出人类思维的跨越和信息时代的思维变迁。在这样的发展中,设计成为新型思维模式的代言。在反传统潮流的推动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是的《析世鉴—天书》,他的书籍体现的是一种符号化的伪文字,相对来说已经失去交流甚至是阅读的功能,虽然具备了书籍的外表,但是却拒绝读者进入书籍深层的领悟,实际意义上体现的是一部严肃认真的、不可释读的艺术作品。
4、传统书籍装帧和反传统设计的辩证统一
传统书籍的装帧和反传统书籍的设计本质上体现的是矛盾的统一体,将这种辩证关系置于文学书籍的装帧设计中更加具有概念化的内涵,有时甚至是超越了概念化本身,成为了精神内涵的抽象化产物。传统因素不能将其单纯的理解为过往经验的叠加亦或是相对陈旧保守的思维,反传统因素也不能将其简单的看作是对传统书籍装帧的,叛逆的思维。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反传统书籍的设计就是将传统的装帧设计推向一个非理性的书籍设计阶段,其实不然,只有传统书籍的装帧和反传统设计相互辩证存在,才能为书籍设计和发展开拓新的方向和途径,才能锻炼读者的跳跃性思维模式,促进他们在学习吸收文化知识的同时活跃思维,方便思考和创新。反传统思维的出现使得书成为了一种阅读的符号,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工具,只是成为艺术家表达感情的符号产品,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更加体现了传统和反传统的辩证关系,传统和反传统的思想既是辩证的关系又是相互统一的关系,他们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的是书籍本身概念化的诠释。传统和反传统也是矛盾的统一体,主要是这种概念化的思维被现代思维进行了深层次的解释。最具有传统和反传统过渡代表性的是现代文学书籍。相对于传统书籍而言,反传统书籍的出现从内容和书籍设计的形式上完全背叛了传统书籍的设计,更加体现了书籍设计上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反传统思维的背叛,使得书籍设计的空间维度不断扩大,主要具有表现性的是概念书籍的装帧设计,由于概念书籍的形式相对怪异,给读者的视觉带来一定的冲击,将人类的审美观念进一步强化,更深层次的体现了人类思维的进步。随着书籍设计的不断发展,不论是激情澎湃的可诠释性传统书籍,还是具有概念化符号的反传统书籍,他们都是作为矛盾的统一体相互支撑和发展,传统思维逐渐转向反传统思维,在相互对立的过程中使得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深层的改变。不断对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进行影响,不断教育人们,使得人们的境界不断的得到提升。
5、结束语